標籤:

《論語》孝弟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好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好觸犯上級,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物〔基礎工作〕,根本建立了,〔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做人治國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基礎吧!〕」

注釋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弟子。《論語》記載孔子弟子一般稱字,獨曾參和有若稱子(冉有和閔子騫偶或稱子),據此推測,《論語》可能系二人弟子所纂。有若在孔子死後一度為孔門所尊崇。他曾提出諸如「禮之用,和為貴」等許多著名主張,豐富了儒家學說。

孝弟——孔子倡導的重要道德規範。孝弟觀念是孔子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孝順父母,尊兄愛弟。實際上包括了對待父母以及兄弟之間的全部正確態度和做法。孝弟二者,孔子更重視孝。孝的一般意義指奉養、孝順父母。孔儒把孝看作仁的根本。《孝經》:「夫孝,德之本地,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個人修養的出發點,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倫理基礎。弟同「悌」,敬愛兄長。朱熹《集注》:「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

為仁之本——意思是以孝弟作為仁的根本〔基礎〕。另解,「仁」即「人」(古時二字時或混用),「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提示

有子的話可以分作兩部分看。前一部分是「擺事實」:孝悌之人不會犯上作亂,這樣有利於穩固以宗法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政治體制,有益於維護社會安定。後一部分是「講道理」:重在「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一論斷。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孝弟是「仁」的基礎,是實行仁德的根本;二是:孝弟是做人的根本。無論是儒家的「孝道」,還是中華民族心理的孝觀念,這兩種解讀都是被認同的。

應當注意的是「孝」作為倫理思想、道德規範在傳承過程中,被「誤讀曲解」,形成消極因素,如愚孝愚弟等,須認真識別。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出門在外,要尊從師長;〕寡言少語,說則誠實可信,〔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就去學習文獻〔文化〕。」

注釋

弟子——有二義:(一)年紀幼小之人;(二)學生。

出、入——《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為「入父宮」,「出」為「出己宮」。

謹——楊伯峻《譯註》:「寡言叫做謹。」朱熹《集注》:「謹者,行之有常也。」亦可作「謹慎」,「慎重小心」解。

仁——指代有仁德之人,仁人。

提示

孔子之教,德育為首。養德,以孝、悌為本。「入」、「出」於「孝」、「弟」之間,在此基礎上培養仁德。力行之餘,「學文」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理性認識,增長知識,加強學養。

清人李毓秀根據這段「聖人訓」的文意加以發揮,寫成訓誡類(兒童守則)的蒙書《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經清人賈存仁改編,易名),成為清代中葉以後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啟蒙教材,有「童蒙養正寶典」之譽。1080字的《弟子規》,內容翔實,涵蓋深廣,已經超越時空顯示了它的普世價值。《弟子規》為「弟子」們提供做人做事做學問的規範。學習、踐行《弟子規》將為人的一生紮下善根,打下良好基礎。推廣《弟子規》也將有益於深植中國傳統文化之根,促進社會的文明建設。應當歷史地看待《弟子規》,對其內容進行必要的識別,這是不言而喻的。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做父母的只是為孝子的疾病發愁。〔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

注釋

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之子,「武」是謚號。魯國人。

其——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這句中指代父母,抑或兒女?父母憂子女,還是子女憂父母?歷來有兩種解讀。

提示

父母對子女的疼愛、關心無微不至。做子女的,如果能讓父母除疾病之外,對自己什麼都不擔心,就是盡孝了。

讓家長(父母)省心,放心,開心是最大的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

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至於犬馬都能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如果供養父母不存心誠敬,〕那麼養活父母與飼養犬馬怎樣去分別呢?」

注釋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弟子。言游的後學在戰國時期曾形成一個較大,較有影響的學派。

養——朱熹《集注》:「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它說不取。

敬——有二解。(一)尊敬,不違禮。(二)敬慎,嚴肅認真。

提示

「孝」包括養親,事親,敬親幾個方面。強調「敬」重,並將其與順從和諫諍作為子女對待父母的價值標準、行為準則。這也是儒家孝道的獨特之處。「孟懿子問孝」孔子答以「無違。」(見《為政》二·五)就是說,對待父母要事事依「禮」而行,無所違。不違禮,也就意味著「敬」;不違禮,也能做到順從;不違禮,必要時也應諫諍。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看到父母的心裡不願聽從,〕仍然尊敬而不觸犯他們,憂愁但不怨恨。〔替他們勞苦而不抱怨。〕」

注釋

幾——音ji,輕微,婉轉。

違——觸忤,冒犯。

勞而不怨——另見《堯曰》二〇·二:「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意謂「勞動百姓,百姓卻不怨恨」。作為成語,「勞而不怨」兼有「雖然勞動很辛苦,很勞累,卻沒有怨言」(多用於孝子事親),以及「合理地調用人力,人民雖勞苦,也不埋怨」兩種意義。「勞」又有「憂愁」之意。《詩經·國風·邶風·燕燕》:「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提示

孝順,並不意味著絕對服從。「父有爭(直言敢諫)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孝經》有《諫諍》章專門闡述此孝道。當然,「諫」須注意態度,方法。《禮記·內則》也說:「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

子夏問孝道。孔子說:「兒女在父母面前經常有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最不容易的是對父母始終和顏悅色。〕有事情,年輕人效勞;〔兒女替父母去做;〕有酒有餚,年長者〔父母〕吃喝,難道這竟可以認為是孝嗎?」

注釋

色難——兩種解讀。另解為「侍奉父母的容色」,今不取。

弟子——年幼者;晚輩,兒女。

先生——年長者。另見《憲問》一四·四四:「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先生饌」之「先生」又「謂父兄」(見何晏《集解》)。

曾——副詞,難道,竟然。

提示

孝,體現於不同方面、不同層次。最根本的是要發自內心,由衷。誠於內,形於「色」。孝集中表現於容色上。《禮記·祭義》:「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推薦閱讀: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05
論語(為政第二)
我讀《論語》○47樊遲請學稼
《論語解悟》為政 第三章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十四·憲問第十四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