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千萬不能忘記,無論修什麼法都不能離開菩提心(四)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當我們看到性格下劣的眾生遇到很大痛苦的時候。譬如說:在屠宰場里,看到畜生遭遇被宰殺的痛苦;或是知道某人正在承受難忍的病痛之苦,卻沒有錢去看病;或是其他眾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痛苦,需要我們去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把這些眾生當作寶藏一樣對待。
一般來說,在遇到金礦、鑽石礦或者珠寶聚集的寶藏之際,我們會迫不及待地去挖掘,去開採,這樣就可以發財。同樣的,當我們發現這些眾生受痛苦的時候,千萬不能逃避,而應積極主動地、高興萬分地投入到幫助眾生的事業當中。為什麼要高興呢?是不是看見這些眾生受痛苦而感到高興?當然不是!眾生痛苦菩薩怎麼可能高興呢?高興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這個機會去利益眾生。
譬如:前幾年發生海嘯的時候,作為佛教徒,就不能找種種原因退卻,說什麼「那個地方很危險,我不願意親自去幫助他們,而只能給他們捐點錢」等等,平時我們修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時候想得也很好——要為眾生如何如何,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命都馬上捐出去,但真正在眾生遇到危難的時候,就退避三舍,這就不是大乘修行人的做法。
我們雖然也有煩惱和痛苦,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人,也需要佛菩薩的加持和幫助,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幫助其他眾生,這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非常難得的,我們不能忘記這一點!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墮入地獄、餓鬼道或者旁生道,有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不要說三惡趣的眾生,即使是天人,有沒有利益眾生的機會也很難說。雖然天人因前世的善業,而擁有健康、長壽、受用等世間福報,但他們卻不一定有利益眾生的念頭,非天就更沒有了,唯一擁有這種機會的,就只有人。
利益眾生的機會千載難逢,做一個有錢、有權、有名利的人不是很難。如果我們真正相信因果,哪怕在佛像前供一朵花,這個福報都足夠我們在多世累劫中做有錢、有權、有名利的人,但是,做一個有利益眾生機會的人,卻是非常難得的。
本來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機會,然而,很多人卻沒有這樣的概念。我們很幸運,不但有了這樣的機會,而且也懂得怎樣去利益眾生。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今天有人告訴我們:你只能選擇一個東西保留到後世,你們會選什麼?金錢、健康還是智慧呢?我認為,其他什麼都可以不保留,但有一件事情不能不保留,那就是利益眾生的機會。假設沒有利益眾生的機會,那我們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吃喝玩樂嗎?保留這些值不值得?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生命,他們吃的、穿的、用的都不一樣,但他們都可以維持自己的生命,吃穿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
你們一定要好好地思維一下,如果你們最終選擇了利益眾生,我認為至少你們的想法是很好的,即使不一定走上了大乘的路,但至少往大乘佛法靠近了一點。
凡夫的心非常不穩定,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即使我們想保留這種機會,也不是想留下來就能留下來的。如果想保留利益眾生的機會,第一是要發菩提心,第二是要積累資糧。
我們一定要發自內心地思維,不要只是表面上念念經,說什麼「我要修加行,要是不修加行,我就不能聽密法、修密法;如果不修密法,我就會墮地獄,那樣好痛苦呀」等等,凡事都以自私為宗旨。當我們充分了解自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既沒有出離心,也沒有菩提心,那就是十分可悲的事情了。
譬如說:在飛機激烈顛簸,即將發生空難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被扔下去,其他人就可以存活的話,我們能不能選擇被扔下去,那個時候就很懸了!都不想死了!你們有沒有想過這種情況,我是想過的,真的很難!在生死關頭,就不一定像在飛機走得很平穩,或在地面上修菩提心時想得那麼容易了,所以,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才能真正考驗自己。
再譬如說:在沒有生病,或沒有痛苦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可以做到自他相換、自輕他重,但是,真正要把別人的病痛和苦難轉移到我們身上的時候,很多人就準備往後退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凡夫肯定是這樣,但也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慢慢地進步,只要在飛機顛簸的時候,在生病的時候,能有一點點類似的發心,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要鼓勵自己。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認為自己的價值觀不錯,但實際上全都是顛倒的。因為我們的價值觀是顛倒的,所以我們的選擇也是顛倒的;因為我們的選擇是顛倒的,所以我們的後果也是顛倒的——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不想要的東西偏要源源不斷地來。
我認為,建立一個準確的價值觀,比任何一個理論都重要。我們一定要樹立起正確的生存目標,並往這個方向奮鬥,如果除了吃喝玩樂,沒有任何理想,那就跟動物完全一樣了!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但我發自內心地同意佛的這種說法。
如果沒有聞思修行,沒有利益眾生,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你們能不能找出,除了聞思修行以外,還有什麼可取的人生目標?反正我想不出來,如果你們也找不到,就最好接受佛的勸告,將成佛利眾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這個目標以後,就要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奮鬥。什麼是奮鬥?修行就是奮鬥!
第五句頌詞的大概意思,就是講如何把煩惱轉為道用: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在我們沒有任何錯誤,至少沒有故意傷害任何人的情況下,倘若他人沒有任何理由,純粹是以嫉妒心誹謗我們——無論是從世間角度,還是出世間角度來誹謗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呢?
如果是不修行的世間人,特別是不修大乘佛法,不發菩提心的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對付這個人,或是誹謗、或是傷害,不達目的,誓不甘休。
但大乘佛法卻要求,大乘修行人絕不能與眾生爭論、計較,寧可做失敗者,不能做勝利者。要心甘情願地接受虧損失敗,並將勝利與利益奉獻給別人。
我們能不能做到呢?肯定是很難,難沒有問題,也很正常,因為我們剛剛開始修行,沒有一個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是非常完美的。不僅是我們,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的以前很多的修行人,在剛剛開始修大乘佛法的階段,也和我們一樣,但他們有耐心、有精進,所以能逐漸克服自私心,並最後獲得菩提果位。我們現在也要這樣去做——無怨無悔地把勝利奉獻給眾生,自己去領取失敗。
可能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尤其是受過西方文化教育的人就更覺得不可理喻,但佛的要求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按照這個要求去做,最終真正的勝利者是自己;如果我們在這些問題上一定要去爭鬥,一定要當勝利者,我們也可能會在一些場合、某些環境下成為勝利者,但這不是真正的勝利者,而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入行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凡夫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切問題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從來都沒有考慮大眾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計後果地殺、盜、淫、妄等等,什麼都敢做。任何時候都是為了自己佔領好的位置,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謙讓眾生。即使有一點慈悲心,也只是針對自己的親戚、朋友等等,這樣的發心是非常狹窄的,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講,還不是什麼發心。
而佛卻與此截然相反,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眾生,以眾生為中心,以眾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從來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
二者最終所得到的結果也是相反的,雖然佛從來沒有考慮自己,但佛已經成就了;凡夫一直都在為自己著想,最終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如果我們想成就,第一個要放下的肯定是自私心。自私心放不下,什麼都不會得到。當然,放棄自私心也是有過程的,程度可以逐漸加深。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放下所有的自私心,佛也沒有這樣要求,即使佛這樣要求,我們也很難做到。
首先我們要做到的,是斷除殺、盜、淫、妄等惡劣行為,然後在此基礎上,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業,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遇到事業上的競爭等問題時,第一,不能傷害對方;第二、能讓多少就讓多少,目前我們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但佛的要求不是這樣,而是無緣無故地把勝利讓給別人,高高興興地接受失敗。
即使今天做不到,也不用灰心喪氣,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修行,很多身、口、意的行為與動機,和世間人基本上是一樣的,最多懂一點道理而已,所以我們做不到,但只要能開始修行,開始走上菩提道,開始推翻自私心,就已經很不錯了。有朝一日我們的修行到位了,則無論在任何問題上,都能做到將勝利奉獻給眾生,失敗自己去接受。
雖然有些宗教也強調利益他人,也做了很多值得隨喜的慈善事業,但他們的修行深度卻不夠。佛教卻與之不同,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大乘修行人首先要盡量幫助眾生,其次是在這個基礎上修行,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不強調修行,所謂的菩薩道也只能在人世間幫助一些眾生,其他就無能為力了,但這樣的幫助卻不是很究竟,所以一定要修行。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只強調自己的修行,而不需要幫助別人,這兩個都是極端。大乘佛教就是這樣要求我們的。
有些人會有疑問:雖然自己發了菩提心,但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卻顯得很自私,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很正常的,答案很簡單,就是修行深度不夠的表現。
在修行還沒有到位時,打坐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無論發生了什麼爭論,自己也能不和眾生計較、爭論,心甘情願地把勝利奉獻給眾生,自己甘當失敗者,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面對時,要做到就很難了。
菩薩從來不會設法從眾生身上得到什麼,而是一直考慮自己可以幫助眾生獲得什麼,能為眾生做點什麼,所以,當我們遇到具體問題時,至少要想起這一點,這是我們的原則。這些大乘的偉大發心,有時看起來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有時又離我們很近,如何拉近這個距離呢?就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所有剛剛修行的人都是這樣的。
為了鼓勵我們,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也曾有過種種示現:有一次,一個婆羅門女人在肚子上放了一個裝食品的盆子,外面用衣服包起來,顯得肚子很大,她去到僧團裡面,當眾誹謗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佛讓她懷孕了。
大家都知道,佛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斷除了這些業力,他不可能真正遇到這樣的問題,但釋迦牟尼佛知道,末法時代的大乘修行人是不好當的,就算你全力以赴地幫助眾生,一心一意地度化眾生,哪怕對眾生再好,眾生在煩惱熾盛的情況下,也不但不會感恩圖報,反而會以怨報德,設法誹謗我們、打罵我們,這些都是事出有因的。佛之所以這樣故意示現,就是為了讓末法時代的大乘修行人在受到眾生傷害時,能回想起佛陀的偉大、智慧與慈悲:連佛陀當年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這點委屈不算什麼,這是很正常的,不值得斤斤計較。我現在是一個凡夫,本來就有煩惱,也有很多錯誤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眾生誹謗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不能因此而倒退,我要往前看,把所有的眾生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
如果沒有這樣的示現,有些修行人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一旦眾生對他不好——誹謗、傷害等等,他就會失望:哦!原來利益眾生不是很容易的事,眾生的事我管不了,我還是乾脆去修自己的解脫道,自己證悟阿羅漢的果位吧!從而選擇了後退之路,佛陀通過當年的「表演」,就在最大限度上防止了這些問題的出現。
這種領受失敗,奉獻利益的選擇不但不會造業,而且還會積累很大的資糧;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在與眾生發生爭論時,一定要當強者、勝利者,則哪怕暫時是勝利者,但因為我們這次當勝利者傷害對方而造下了惡業,將來一定會在極不願意的情況下,非常被動地接受失敗。這是因果的自然規律,不是釋迦牟尼佛在嚇唬我們,更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以前,在有些人痛苦、低落,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付出了很多人力、財力、物力等等去幫助他,從正常的角度來說,對方應該有所回報,這種回報不是指因果的回報,而是純粹依據世間倫理道德、為人處事等規則所做的回報——在受到別人幫助以後,要以知恩圖報的原則去報恩。
但是,在我遇到困難、痛苦的時候,不但沒有得到這個人的幫助,反而遭到他的傷害,從世俗人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不應該的,非常難以理解的。在這個時候,一般的世間人會非常失望、非常仇恨,會生起很大的嗔恨心,從而導致雙方的墮落。
修大乘佛法的人應該怎樣看待這種待遇呢?我們不但不能失望,不能生起嗔恨心,而且要把這個人當成善知識來看待。
什麼叫善知識呢?讓我們走上正確道路的人就叫善知識,而僅僅教給我們一些世間知識的老師不叫善知識。善知識不一定顯現為上師的模樣,就在普通人當中,也會有很多讓我們走上解脫道的善知識。
比如剛才所說的人,因為這種人能夠讓我們非常清楚、非常透徹地深深體會到輪迴的過患,體會到人世間的無常,這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因活生生的事例而切身體會到的,在有了體會以後,就會深切地意識到:我以前對這個人付出了那麼多,現在他反而來傷害我,雖然從因果的角度來說,我以前的付出並不會白白浪費,但現在我還不能斷除對方的嗔恨心和煩惱,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不但不幫助還要傷害我,這都是凡夫的個性,凡夫的過患,像我這樣的人並不能真正地利益眾生。輪迴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地方,一定要走解脫道。如果沒有走上解脫道,我就無法真正利益眾生。
當他非常透徹地全部了知真相以後,就會像米拉日巴一樣自覺自愿地走上解脫道。
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也許一時半會會想不通,但經過慢慢地思維,就會促使我們走上解脫道,這樣的傷害就不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極大的順緣。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對方沒有傷害我們,而是幫助我們的話,我們就不會有什麼失望,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出離心,更不會走上解脫道。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平時我們認為好的不一定好,很多不好的反而是一種順緣,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看我們怎樣去利用這些機會,怎麼樣對待這些問題,這是很重要的。
在真正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達到要求,萬事開頭難,能做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也很不錯了,這樣逐漸逐漸地提高,無論世間的學習,還是出世間的修行都是這樣,只要自己努力,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越來越習慣,越來越自然。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微信號
推薦閱讀:
※常福法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記(06)——通過觀察以後發起的菩提心才會堅固
※菩提心與感恩心
※卍新續藏第 58 冊 No. 1010 勸發菩提心文
※如何發菩提心?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