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精靈——奧黛麗·赫本的演藝道路之巔峰時代(上)
三、巔峰時代(1959年——1967年)
奧黛麗·赫本,[蒂凡尼的早餐]。
「...如此這般耕耘著我的靈魂,我所體驗的一切已經在沃土中播下種子...」——奧黛麗·赫本
從1959年至1967年,奧黛麗·赫本進入電影事業的全盛時代,在之前已出演正劇、喜劇或愛情片、史詩片和歌舞片基礎上,奧黛麗還出演了傳記片、西部片、驚悚片、偷盜片、公路片和恐怖片。在導演方面,除了又演出威廉·惠勒和斯坦利·多南的作品外,還先後與弗雷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布萊克·愛德華茲(Blake Edwards)、喬治·庫克(George Cukor)、特倫斯·楊(Terence Young)等大師、名導或商業片導演合作。 這一時期的奧黛麗,在角色和表演上均呈現出同時期女演員未有的多樣和變色,出演不少曖昧、古怪、暴力、具有爭議性的角色,而其中角色反差極大、表演完全不同的修女、妓女和盲女給她帶來了三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此外奧黛麗還飾演了印第安女孩、同性戀教師、底層賣花女、偷盜賊和自負妻子等各式紛繁的角色。
1960年代奧黛麗·赫本依然是世界上最具票房號召力和片酬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20、電影 [修女傳](又名:修女的故事,The Nun"s Story) 1959年
導 演:弗雷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 類 型:劇情 國家/地區:美國語 言:英語 出品 公司:華納兄弟(Warner Bros.)色 彩:彩色片 長:149分鐘 主 演: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彼得·芬奇(Peter Finch) 伊迪絲·埃文斯(Edith Evans) 佩吉·阿什克羅福特(Peggy Ashcroft) 迪安·賈吉爾(Dean Jagger)
米蕾·唐娜克(Mildred Dunnock)
比阿特麗斯·史崔特(Beatrice Straight)
帕特麗夏·柯林芝(Patricia Collinge)
露絲·懷特(Ruth White)
芭芭拉·歐內爾(Barbara O"Neil)
瑪格麗特·菲利普斯(Margaret Phillips)
尼爾·麥金尼(Niall MacGinnis)
萊諾·傑弗里斯(Lionel Jeffries)
史蒂芬·穆瑞(Stephen Murray)
...... 內容 簡介:女主角嘉比兒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路加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路加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比利時淪陷後,路加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決定請求還俗。
電影宣傳劇照。
導演弗雷德·辛尼曼和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開拍前的準備。
電影拍攝間隙的抓拍。導演弗雷德·辛尼曼和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在比屬剛果拍攝的間歇。
幕後:1957年奧黛麗休息一整年,並陪伴梅爾在墨西哥拍片,經紀人弗林斯發電報通知她,有一部以1956年暢銷小說改編的新片,她回電同意一讀。三天後,小說送到她的手上,奧黛麗一口氣讀完凱瑟琳·休姆(Kathryn Hulme)所著的[修女傳](The Nun"s Story),對故事情節、文筆、書中主角的真誠勇氣,以及描寫的深入覺得非常感動,梅爾同樣為之動容。奧黛麗和故事主角有著相同點,她們都是出生於比利時,同樣離開了父親,兄弟一樣淪為戰俘。 凱瑟琳·休姆與書中的原型瑪麗·路易斯·哈比茲(Marie Louise Habets)有著36年情誼,休姆以路易斯故事寫的小說[修女傳]1956年出版後,僅在英國就售出300萬冊,其他語言的版本同樣銷售達數百萬冊。弗林斯在後續的電報中催促奧黛麗到好萊塢,與製作人亨利·布萊克(Henry Blanke)及接下改編工作的編劇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會晤。 當時已功成名就的導演弗雷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在加里·庫柏的推薦下讀了[修女傳]的小說,與各大製片公司接觸,結果眾人一致表示不感興趣,「誰會想要看一部成為修女的紀錄片」一位製片公司高層這樣表示。直到奧黛麗·赫本表示演出的意願,擁有該書電影版權的華納兄弟才興趣陡起並同意投拍,派拉蒙則同意將奧黛麗出借給華納兄弟。1957年4月底時,華納兄弟、布萊克、辛尼曼和安德森都在等待奧黛麗首肯參與演出,奧黛麗不負眾望回赴好萊塢,與他們見面商討拍片計劃。1957年7月初,奧黛麗與梅爾在歐洲度過短暫的假期後,在夏末時節,與華納兄弟簽下了合約,奧黛麗片酬為25萬美元,並得到10%的票房分成權利,結果奧黛麗共收入400萬美元,這個收入在當時好萊塢首屈一指。 安德森的劇本非常忠於原著,片中的對話幾乎都可以在小說中找到,但他去蕪存菁,本子出色。1957年9月底,奧黛麗在羅馬與剛從比屬剛果收集資料回來的辛尼曼和安德森會面,他們在比屬剛果勘查拍片地點,並找到當地的醫師,提供他們1930年代的手術用具。奧黛麗則學會了當時如何使用手術的工具,也了解修道院生活的點點滴滴。回到加州之後,奧黛麗租下黛博拉·蔻爾的房子(後者赴英國拍片),那棟房子位於洛杉磯布萊塢(Brentwood)艾金路(Elkins Road)685號,高居坡頂,俯看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而奧黛麗則常從那裡去拜訪原著作者凱瑟琳·休姆和書中原型瑪麗·路易斯·哈比茲,詢問修女穿著、作息和言行等,「她覺得這個故事是我私人的生活,因此只坐在那裡盯著我瞧,沒有任何問題」路易斯·哈比茲對於奧黛麗最開始的印象這樣說到,之後休姆和路易斯·哈比茲與奧黛麗聊起了生活、事業、比利時等話題,不久奧黛麗放鬆了心情,三人聊得開心,成為了朋友,因為她們三人的姓氏都是H開頭,所以有人稱她們為「三H俱樂部」(3-H Club)。奧黛麗在洛杉磯讀了辛尼曼修訂後的第二次劇本草稿,她的反應顯示出她對這個角色深入的了解,以及敏銳的感受,「我認為我們對路加修女的想法略有差異」奧黛麗在1957年11月19日寫給辛尼曼的信中說到,「我對路加在劇終時自稱『失敗者』有些困擾,她聰明過人...我依然希望表達她覺得自己當修女雖然失敗,但能夠恢復自由之身,有更多風險,讓她的希望和信仰獲得了重生...能感受到某種堅強的新開始,而非讓她沮喪挫折,刻意為修道院找藉口...希望故事的結局是一半一半,讓修女和修道院都不成為負面的角色」奧黛麗言之成理,劇本做了修改,[修女傳]的片尾就像原著的結尾一樣,路加修女不僅不是失敗者,更談不上罪惡。該片上映後,幾乎每一個影評人和觀眾都在討論奧黛麗飾演的失敗修女。奧黛麗準備拍攝演藝生涯最具挑戰性的角色—最困難、最讓人身心疲憊的角色。「我們聚在一起談路加修女這個角色。」導演辛尼曼描述道。1958年1月的前面兩周,他、奧黛麗和編劇安德森齊聚羅馬,四處造訪修道院、精神病院,並請修士擔任顧問。這種作法一方面是為了保險起見,以免不了解以前修士、修女生活的天主教徒心生不滿。辛尼曼說到:「我們談到路加修女的個性如何發展,她與其他角色如何應對。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商討細節,並談論路加修女的想法。」華納兄弟、布蘭克和辛尼曼不僅希望忠實呈現天主教各種儀式,以及修道院生活的種種細節,還要避免各種指責非難,而主要的工作人員沒有一位是天主教徒,所以他們更需要天主教修士和修女的協助認可。於是許多倍受敬重的修士出面協助,如耶穌會學者兼[美國]周刊(America)文學主編哈洛德·加迪納神父(Rev. Harold C. Gardiner)等人,使辛尼曼和安德森大喜過望。加迪納神父和同事不僅對劇本完全沒有異議,還讚美它相當深入。此外,為教廷處理電影協助拍攝或同意事宜的羅馬電影辦公室(Cinema Office in Rome),也派了一群道明會(Dominican)修士和劇組人員合作。道明會修士的作風向來並不寬大,尤其對教士形象更是苛刻,但出乎劇組人員意料的是,他們只批評了一、兩個小細節。「他們的謹慎最終成了信任,最後化為慷慨的協助;若非他們,這部影片不可能完成。」辛尼曼說。導演辛尼曼這時已經找來一群國際知名演員:英國舞台劇女演員佩吉·艾許克洛夫特女爵(Dame Peggy Ashcroft)、伊迪絲·埃文斯女爵(Dame Edith Evans)、彼得·芬奇(Peter Finch)、米蕾·唐娜克(Mildred Dunnock)、比阿特麗斯·史崔特(Beatrice Straight)、帕特麗夏·柯林芝(Patricia Collinge)、露絲·懷特(Ruth White)、芭芭拉·歐內爾(Barbara O"Neil)、瑪格麗特·菲利普斯(Margaret Phillips)、尼爾·麥金尼(Niall MacGinnis)、萊諾·傑弗里斯(Lionel Jeffries)、史蒂芬·穆瑞(Stephen Murray)和迪恩·賈格爾(Dean Jagger)。所有演員很快同意加入,原因有二:能參與角色活潑生動的演出,以及能夠與奧黛麗同台合作。「當時我很少接電影片約,」佩吉·艾許克洛夫特說「但這部片子絕不可以放棄。我極欣賞奧黛麗·赫本,而且劇本實在寫得精彩。」找龍套角色時,辛尼曼相當幸運:他面談了700多位女性,從裡面挑出109位動作自然的女性參與演出,「還向羅馬歌劇院的芭蕾舞團借了20名舞者,由兩名道明會修女訓練,其中一位修女是大學教授。至於修女的特寫鏡頭,需要性格和個性,而我們在羅馬的貴族身上看到這些特色:每天清晨5點,一堆公主和女爵乘著勞斯萊斯或賓士來上工,她們穿著修女服,感覺簡直好極了。」訓練這些演員的當地修女對她們的表現讚不絕口,甚至回到修道院還會訓誡新近的年輕修女說:「你們應該有更好的表現,辛尼曼的修女可是十全十美!」安德森推薦參與[修女傳]的帕特麗夏·包斯華(Patricia Bosworth)是年輕的紐約舞台劇演員,她飾演在宣誓前一天落跑的修女,和奧黛麗等人一起做拍片前的準備:「辛尼曼安排我們造訪羅馬的修道院,並且到救世主醫院(Salvator Mundi Hospital)觀察醫療程序。我們在那裡學習照顧病人的修女如何受訓。」包斯華還記得,只要拍攝重要場景,一定會有擔任顧問的牧師時時刻刻在旁邊,指導「修女」如何坐立言行。這些「修女」在羅馬待了兩周之後,轉赴巴黎,這回導演又有前所未見的安排。他讓奧黛麗等人與修女進行長時間的討論,甚至住進修道院幾天,辛尼曼說:「有一個法國教會准許我們,讓幾位主要的女演員分住不同的修道院,使她們體驗修道院生活,從清晨5點半的早禱,到一日結束時的靜思。我把我的『修女』全部安排到不同的修道院...我每天到各個修道院去看她們適應得如何,當我鑽出溫暖的計程車(當時是一月中,巴黎的冬天酷寒,而修道院多半沒有暖氣),往往看到她們一個個凍得發紫,對劇中角色卻非常投入又很興奮。」辛尼曼說,整個準備過程就是「一個發掘內在的心路歷程,對每一位參與[修女傳]的人來說,都是極私密的經驗」。演員和劇組人員打了熱病的預防針,動身前往比屬剛果。1958年1月28日,[修女傳]正式開拍,進行到2月23日的場景主要設在史丹利維爾(Stanleyville)的舊火車站、當地市場、醫院、教會學校、村莊、以及麻風病院。片中所有臨時演員都是當地人,有些人對拍片的用具非常困惑,但很樂於與陌生的訪客合作。當地熱氣逼人,有蚊蟲和蛇蠍出沒。「拍片過程非常艱苦,」奧黛麗後來說:「有時讓人精疲力竭,但因為我們和當地社群親密互動,那成為我最棒的拍片經驗。」3月23日,奧黛麗在羅馬急症發作。她在電影城拍內景時突然腹部疼痛昏倒,原來是腎結石發作,打了嗎啡減輕疼痛。大家一整天都在擔心她得冒險開刀,還好最後腎結石排出。雖然拍片因而暫停了幾天,但奧黛麗不久就回到工作崗位。整段製片過程都在場的辛尼曼太太蕾妮(Renee)在寫給凱特和路(周邊人對原著作者凱瑟琳·休姆和書中原型瑪麗·路易斯·哈比茲的親切稱呼)的長信上,詳細說明了2月在比屬剛果拍片的情況。她描述在當地醫院拍攝的幾個場景:「女孩們(奧黛麗和其她女演員)和弗雷德看了幾次血淋淋的手術,一次是切除惡性腫瘤,一次是剖腹產(寶寶死了),對大家都是慘痛的經驗。因為除了弗雷德之外,沒有人親眼見過手術的情形。」很久以後,辛尼曼描述對女主角的印象:「25年來,我對奧黛麗表演的巧妙和穩定的進步非常驚訝,在她的潛意識中,對所有演出都有獨立的表現。例如拍攝遲到的一幕時,她匆匆跑來,卻流露出內心的沉靜。再如所有女孩面對總修女都會伏在地上,她卻好奇地露出一雙眼睛。」奧黛麗的演出,其實是從無數摸卻演員與角色距離的演出中積累出來的。而編劇安德森多年後寫了一封給凱特和路信中說到:「請為我向奧黛麗致意,我很期待聽到她的訊息。她是如此美好——既是偉大的演員,也總是樂於助人。」電影上映後,導演的顧問之一,一位名叫瑪麗-埃德蒙(Marie-Edmond)的修女和姊妹們一起觀賞,她在看完影片從巴黎寫信給他,她的評價可以代表1959年歐美宗教界女性共同看法:「義工那部分似乎有點誇張...奧黛麗·赫本把她那個困難的部分詮釋得很好,她和其她女演員都沒有任何荒唐之處,不像其他電影...」。在拍片將結束時,辛尼曼寫信給弗林斯說:「我從沒見過比奧黛麗更有紀律、更親切、更忠於工作的人。她不自大,也不要求額外的待遇,總是非常體恤共事者...她在非常艱困的環境下,證明自己是偉大的演員。」接下來幾年,辛尼曼與幾位演員通信時,常讚美奧黛麗對每一場戲的體會和了解。奧黛麗在比屬剛果拍戲精疲力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她。」辛尼曼寫信給華納兄弟的主管史蒂夫·崔林(Steve Trilling)說:「我試著加快拍戲的速度,還有一兩次延長工時,但如果拍戲時間超過晚上7點,即使精力和紀律都過人的奧黛麗,第二天都一定會精神不濟,看起來很糟。我在影壇還沒有看過像她這麼拚命的。」
那些巴黎和非洲修女的虔誠讓奧黛麗和辛尼曼深受感動,有些修女照料貧困的人,辛尼曼說:「但她們自己就住在熱氣蒸騰的叢林里最原始的生活環境中。」他還記得一位年邁的荷蘭修女主持麻風診所,她已經在那個窮鄉僻壤工作了35年。「雖然成天面對垂死的病人,卻是生命喜悅的典範。我問她是否曾回歐洲,她大感驚訝地看著我說:『我為什麼要回去?我又沒生病!』這是她認為該回歐洲的唯一理由。這種平靜、執著和奉獻,在任何外人看來都是了不起的特質——尤其是電影導演。」
奧黛麗因這個角色而改變了,她自己明白這點,1958年4月7日,奧黛麗在羅馬拍攝內景,她寫信給凱特和路:「...我只能告訴你們,現在的赫本和1958年新年([修女傳]開拍前)的赫本,已經大不相同。我看到、聽到、學到如此多的東西,豐富的經驗讓我收穫豐碩,使我脫胎換骨...探究路加修女的心靈和想法,讓我不得不深入探索自己。如此這般耕耘著我的靈魂,我所體驗的一切已經在沃土中播下種子,希望能收穫一個更美好的奧黛麗...希望這一切聽起來不會太花俏,只恨我的辭藻太貧乏,難以形容你們快樂神學生的喜悅和感激與萬一...摯愛的,奧黛麗」。在拍片過程中,奧黛麗度過29歲生日,就像凱特和路說的「期待更多」,復活節時,奧黛麗發電報向她們賀節,上面寫著:「喜樂復活節,你們摯愛的奧黛麗修女」。其實奧黛麗就是沒有宗教的修女,她信仰愛,而她的理念比較接近所謂的新教徒,但對各教派沒有門戶之見。奧黛麗過世後,她晚年的伴侶羅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無法再觀賞這部影片,他說:「最能反映奧黛麗個性的影片就是[修女傳],因為她雖然生性幽默,但就像路加修女一樣喜歡思索反省。這部影片和劇中角色最像她在騷動混亂中的時刻,在她面對難解的困境時。」奧黛麗的大兒子肖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談到母親對這部影片的看法時說:「母親最自豪的影片就是[修女傳],劇本精彩嚴肅,一點也不虛浮。她認為這部影片非常重要。」
[修女傳]整部電影探討的都是少有電影嘗試的深入題材,一般導演、作家或演員處理路加修女這類主題的方法,不外是賺人眼淚的文藝悲劇,或者冷嘲熱諷一番,但該片不僅忠於凱特發人深省的文學原著,也忠於真人真事。這部電影有著嚴謹的構架,比如女主角在開始和結束時都脫下了戒指,兩個戒指及意義截然不同,結尾奧黛麗演出了最讓人萬般揪心和蜿蜒迴腸的一幕,觀眾和鏡頭都看著她離開,鐘聲低沉響起,呼應片首鐘聲。
1959年6月18日,[修女傳]在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上映,與之前在同樣地點上映[綠廈]冷淡反應大相徑庭。19日,安德森寫信給凱特和路說:「昨天音樂廳的情況實在精彩極了。一整天人龍都幾乎排到第五大道,成千上萬的觀眾湧向那裡,這是無線電城音樂廳歷史上最偉大的首映日之一...費雷德(辛尼曼)和我一起看晚上那場放映。當然,對於我們來說,[修女傳]永遠不會結束。」連續一個月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附近的街上都排滿兩條人龍,觀眾為了買票,甚至排隊5小時。7月,影片在全美上映,華納兄弟的會計忙著計算票房,這絕對是該公司當時票房最豐的電影。
評論熱烈而樂此不疲討論這部電影和赫本的表演。
[綜藝]雜誌評價到:「弗雷德·辛尼曼拍攝了一部高聳耀眼的電影,奧黛麗·赫本演出她最嚴苛的角色,同時也給出最好的表演。[修女傳]吸收了劇情、悲愴、幽默的元素,以及難以忘懷的場景和人物的畫面。」
[電影評論](Films in Review)的影評人亨利·哈特(Henry Hart)指出:「在[修女傳]中,赫本小姐揭示了表演的天賦才能,投射出內省情感的深度和複雜如此精妙,你必須仔細研究目不轉睛地再看三看,才能了解她是怎樣辦到的。她飾演的路加修女是銀幕上偉大表演之一。」
[星期六評論]影評人霍利斯·阿爾帕特(Hollis Alpert)說:「我已不知如何表達更多對[修女傳]代表成就的尊敬,電影充滿技藝、尊嚴、剋制和微妙,以及一個反映巨大聲望來自弗雷德·辛尼曼的導演、羅伯特·安德森的編劇、以及奧黛麗·赫本的主演...赫本小姐的臉在不說話時候常常是一面鏡子...當她孤獨做決定,寂靜包圍著一個精神折磨的女孩。這裡一切都是令人欽佩的——赫本小姐的演出,以及辛尼曼先生無可挑剔的品位。」
[紐約世界電訊報]影評人奧爾頓·庫克(Alton Cook)說到:「在銀幕上幾乎一直是奧黛麗·赫本的情緒心境的輻射,當角色成長帶來的懷疑和危險,以及新發現的無言熱情...」
[紐約時報]影評家波斯利·克勞瑟評論說:「描述這部俊美的電影...在圖像意義和想法輝煌合成中,包括驚人顏色對比,節奏的動作和情緒,辛尼曼先生拍攝出非傳統劇情拋物線般的精神靈感描述...在修女的角色中,赫本小姐是流利光輝的。從她的眼睛和意味深長的表情浮現出一個溫暖而複雜的性格,一流的電影配樂來自弗朗茨·沃克斯曼(Franz Waxman)讓這部極為高品位的電影完全藝術性。 」
[生活]雜誌的意見是:「改編一本著名小說成電影,導演辛尼曼使[修女傳]縈繞於心頭的美麗,一位修女靈魂悲劇導致持續了17年的鬥爭。給辛尼曼幫助的是一個完美的演出陣容以及來自奧黛麗·赫本的卓越表演。」
[修女傳]在奧斯卡上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提名,但由於宗教題材敏感等原因,最終遺憾的一項未中。奧黛麗·赫本收到了自己第三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第二次摘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頭銜,同樣第二次折桂英國學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國女演員獎,聖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等諸多獎項。[修女傳]在美國國家評論會奪取最佳電影獎、聖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金貝殼獎,辛尼曼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21、電影 [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又名:[不可饒恕]) 1960年
導 演: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 類 型:劇情/西部國家/地區:美國語 言:英語 出品 公司:詹姆斯製作公司(James Productions)/Hecht-Hill-Lancaster/聯藝(United Artists)
色 彩:彩色片 長:125分鐘 主 演:伯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麗蓮·吉許(Lillian Gish)
奧迪·墨菲(Audie Murphy)
約翰·薩克松(John Saxon)
查爾斯·比克福德(Charles Bickford)
約瑟夫·懷斯曼(Joseph Wiseman)
道格·麥克洛(Doug McClure)
......
內容 簡介:1850德州牧場扎克立家族來了一位流浪漢稱扎克立家女兒是印第安凱歐族孤兒,引起凱歐族來此要人,整個問題是因為上一代白人與印第安相互尋仇,白人抱走印第安嬰兒回家撫養,而該流浪客的兒子亦被印第安人擄走,向扎克立家族要求以女嬰交換其兒子被拒而遭殺害,使其四處追蹤迫害,最後水落石出,引起白人和印第安人的交戰。
電影劇照,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在騎馬拍攝。
奧黛麗·赫本拍攝間隙打毛線衣。
伯特·蘭卡斯特與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與麗蓮·吉許簽名劇照。
幕後:1958年末,奧黛麗和梅爾返回瑞士過耶誕節,並高興地發現奧黛麗懷孕了,不過卻覺得似乎不是時候,因為明年一月她就要到墨西哥拍攝一部艱苦的電影,片子中有牛仔和印第安人,是一部西部片,赫本還答應要在片中親自騎馬上陣。由於之前經歷過意外流產,所以她顯得憂慮不已。
當時已經執導過20部電影的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自然是導演的不二人選,該片由伯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自己參與投資的公司和詹姆斯製作公司聯合拍攝,並由他擔任男主角。片子開拍不久,蘭卡斯特一度想取消拍攝,只是礙於投資和個人損失,只得勉為其難地進行。當時66歲的麗蓮·吉許(Lillian Gish)自默片時代出道以來,經驗可謂不豐富,就連她都對[恩怨情天]這部片子疑惑不解,這些演員都只收到劇情概要,他們都是沖著休斯頓才接下此片,休斯頓向他們保證,在距離墨西哥市西北600英里的杜蘭戈(Durango)開拍之前,一定會給他們詳細的劇本。
不過演員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完整、明白的劇本,之前曾與休斯頓合作的作家本·麥多(Ben Maddow)在墨西哥夜以繼日的工作,唯一的成果是常常宿醉。此外,休斯頓與拍片公司理念衝突,休斯頓注意到電影題材涉及到德州邊境種族主義衝突。面對這樣的情況,赫本和吉許只有交換一些該片的閑話,消除內心的焦慮,而休斯頓對此頗為不悅。其實當初休斯頓之所以接下[恩怨情天]的導演工作,除了電影是改編自艾倫·李梅(Alan Le May)的小說,製片公司敲定的男女主演很吸引他之外,他從未確認或否認,他拍攝[恩怨情天]實際是拿來填補等待知名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為他的下一部電影,也是對他更為重要一部電影[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潤飾劇本的空檔。
1959年1月28日,發生一樁可怕的意外,讓影片暫停拍攝,當時休斯頓安排讓奧黛麗騎馬逼近鏡頭,然後下馬,她試了幾次之後,終於抓到合適的角度,這時工作人員突然揮舞手臂,跳到馬面前,要馬停步。那匹馬吃了一驚,人立起來,奧黛麗被彈到空中,碰的一聲摔落在地上。她疼痛難當,但只擔心會流產,所有人都怕她會癱瘓。還好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只是奧黛麗傷情比較嚴重,被緊急送往杜蘭戈醫院。她在那裡等待第二天從洛杉磯專程飛來的梅爾和醫師(當時梅爾正在洛杉磯拍攝[世界、肉體與惡魔](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隨行的還有[修女傳]的故事原型路。梅爾通知路關於奧黛麗受傷的消息,她立刻自告奮勇來當看護,在墨西哥和加州悉心照顧了奧黛麗兩個月。
在杜蘭戈醫院做了幾天檢查之後,醫師認為奧黛麗有4塊脊椎骨骨折,腳也嚴重扭傷。1960年2月2日,她搭乘急救專機飛到比弗利山治療修養,在那裡對等候的記者微笑說到:「我一定會在片子完成之前再騎那匹馬。」胎兒保住了,讓她鬆了一口氣。奧黛麗沒有抱怨,也未要求特殊待遇。1959年3月5日,她回到墨西哥,4天之後繼續拍片,一如承諾騎上那匹馬。只是在經歷這個事件之後,出於對胎兒考慮,她工作顯得分心,其實所有人都在勉強忍耐拍完此片。這部戲對於奧黛麗來說多災多難,在電影殺青後不久,她最終還是不幸流產了。
[恩怨情天]本來是一部很有嘗試電影,西部片里女演員中作為主角非常罕見,奧黛麗扮演角色有著陰暗的曖昧,故事不但在充滿暴力與種族衝突夢魘的西部邊陲,女主角和她的養兄有著幾乎可視為亂倫的糾葛關係。不過拍攝出來的電影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奧黛麗飾演的女主角前半部分還是故事發展核心,有著多種發展的可能性,但到後半部分卻變成了配角,顯得無關緊要,故事最後變成了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仇恨大戰的商業大戲。
整部片子變得難以挽救,在一些外在條件上也顯得先天不足,比如奧黛麗飾演的女孩是一個農場女孩,後來得知自己的身世原來是基奧瓦族(Kiowa)印第安人。但她在片中化妝很不連貫,有時像北美原住民那樣黑,有時又如英國玫瑰那麼白,還有她的口音也不連貫,有時是帶有美國中西部的鼻音,有時又是字正腔圓。劇情也相當不合理,重要角色一下出現一下消失,還有一群牛,一下從田裡跳到屋頂,一下又跳到懸崖絕壁。同樣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劇中在蠻荒西部的戶外,竟然出現古董鋼琴彈起了莫扎特。
20年後的1980年,赫斯頓一針見血談到這部影片。他先提到奧黛麗墜馬以及兩位演員差點淹死的意外,然後坦誠:「最後,最糟就是我們拍出來的影片。有些作品我並不在意,但[恩怨情天]我真正不喜歡的作品...全片誇大不實。最近一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到這部片子,大約10分鐘後就把它關掉了。我看不下去。」
在拍攝現場無聊時間,奧黛麗時常在打毛線衣,她和飾演母親的麗蓮·吉許相處得很融洽,她還織了一件灰色的氈式羊毛衣給吉許,在後來赫本辭世時,吉許傷感的表示:「一到冬天,我每天都會穿著它,現在,我永遠都不會脫下它。」而導演休斯頓對奧黛麗的看法是:「她和另外一個赫本一樣好。」
1960年4月6日[恩怨情天]上映,影評的反應困惑不已。有的很冷淡,[視與聽]的佩內洛普·休斯敦說:「莫名其妙...」[紐約時報]的波斯利·克勞瑟冷諷到:「...片中的馬兒倒是很活潑。」電影不好,連赫本也難免挨批,[電影拍攝]的影評戈·登高(Gordon Gow)說:「她的表現只比片中出現的老鋼琴稍協調些。」有的則說有好的部分但又奇怪,[紐約世界電訊報]的影評人奧爾頓·庫克評論說:「約翰·休斯頓導演的[恩怨情天]是一部奇怪的西部片...既迷人又讓人費解。」[電影評論]阿爾伯特·特納(Albert Turner)的看法是:「拍攝的壯麗風景由美麗寬銀幕呈現是電影最大的資產。」有影評對於奧黛麗新角色給予讚賞,[綜藝]雜誌的意見是:「赫本小姐作為一個邊境家庭收養的棄兒給出閃光的表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