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母愛如歌:《遊子吟》新唱

一. 那些關於母愛的詩

母親節那天,「新派歌詩」欄目發了一期《凱風》。那首詩所描寫的風雨飄搖的家境,懺悔自責的孩子,勞苦動搖的母親,都感人至深。《詩經》里還有另一篇歌頌父母的詩,就是《小雅》里的《蓼莪》。這首詩情感更為激烈,是「孝子不得終養」之情,讀起來就更加催淚,乃至刺心。到了清代,清苦而浪漫的詩人黃仲則,也寫過一首感人的《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詩中的自責和苦楚,比《凱風》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在更多情況下,母愛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母子情是「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在我看來,如果一定要選一首最優美、最溫柔、最敦厚的歌頌母愛的詩,也許非孟郊《遊子吟》莫屬。因為它抓住的是最樸實、最細小的生活瑣事,吟詠的是清淡自然而又汩汩不絕的母子深情,就如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一般。這樣的詩,最適合涵養人性,美化心靈,應該成為每個孩子心底里的美境,每個成年人記憶中的童話。二.《遊子吟》的詩體

《遊子吟》題目中有個「吟」字。但凡包含「吟」、「歌」、「曲」、「調」、「篇」、「引」之類字眼的詩題,都要注意它與樂府詩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可能曾經入樂演唱,或是作者有意學習了某些歌曲的創作手法。有關樂府詩的歸類和歷史線索,往往保存在宋代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中。這部總集中的「解題」,是我們今天研究樂府詩的重要依據。在《樂府詩集》中,我們查到,《遊子吟》歸於雜曲歌辭中。解題曰:「漢蘇武詩曰: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又有《遊子移》,亦類此也。」後面第一首,就是孟郊的《遊子吟》,接下來還有顧況、李益的《遊子吟》,這三首都屬於五言古體詩。其中,顧況的《遊子吟》最長,李益詩在其次,這兩首都寫了傳統的「盪子」、「思婦」的主題,這種主題切合蘇武詩所謂「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的情感內涵,應該屬於《遊子吟》的「正腔正調」。而篇幅最短的孟郊《遊子吟》,卻擱置了這個老主題,用舊瓶裝新酒,寫出了截然不同的境界。所以,孟郊雖然用了樂府舊題,但寫出的卻是「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新樂府」。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需要解讀一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三.《遊子吟》背後的故事

我給學生講課,一直強調要閱讀好版本。天下最差的版本,就是今人的各種選本。因為它們把作品從原來的詩集中強行割裂出來,一邊割還一邊扔,把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拋棄了,比如作者的自注、詩歌的小序、相關唱和作品、歷代的集注集評,等等。就好比我們吃瓜果蔬菜,很多是可以連皮吃、帶根吃的,現在卻洗剝得乾乾淨淨,丟掉了多少好營養。 《遊子吟》這首詩,題目下有一條非常重要的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這可以幫助我們確定這首詩的作年,以及詩中情感的發起點、落腳點。

先簡單梳理一下孟郊的生平(據華忱之《孟郊年譜》)。孟郊早孤,由母親撫養成人。前半生在隱居、旅居中度過。後來應舉,成了「落榜大戶」、「大齡高考青年」。貞元八年、九年(792、793),他兩次應進士試不第。直到貞元十二年(796)始登第,時已四十六歲了。登第後他寫了一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詩寫得多「嘚瑟」啊!然而,此時有多「嘚瑟」,之前他就有多苦楚! 唐人登第,並不立刻授予官職,還得「待選」,有些人一等又是好多年。孟郊登第後寄居汴州,直到貞元十六年(800)年滿五十歲,才在洛陽參加銓選,終於得到了生平第一個芝麻官,溧陽縣的縣尉。這官職比縣令還低,故韓愈有「酸寒溧陽尉」之嘆(《薦士》)。又據韓愈為孟郊寫的《貞曜先生墓志銘》,孟郊試進士和參加銓選,都是「以尊夫人之命」,也就是遵照母親大人的指示。所以,孟郊得到官職,既是自己多年辛苦的一點收穫,也是母親心愿的完成,於是他馬上把母親接到任所,並寫下《遊子吟》,這就是所謂「迎母溧上作」。大家想想,一個五十歲的官場「老鮮肉」,終於可以用微薄的薪水,報答母愛、奉養母親了,他心裡該是多麼興奮!而看看自己的白髮,想想自己苦讀漂泊的歲月,心裡又是多麼波瀾迭起、百感交集啊!這才有了千古傳唱的《遊子吟》。四.《遊子吟》的細節美

孟郊對母親的感情,千言萬語也道不盡。然而,最深的感情有時真的只能用最簡單質樸的方式才可表達,稍加增飾,就覺不敬不實。《遊子吟》就是把幾十年來的全部母子親情故事,都濃縮在一個小細節中——慈母手中線。

遊子的情緒,就隨著這條線,緩緩展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對仗的魅力。對仗可以省略掉很多因果邏輯的交待,省略掉很多語法上的桎梏、累贅,而只是把一些意味深長的事物,放置在彼此的對面,從而產生新的意味。我們固然可以把這個句子理解成:「慈母手中線,成為了遊子身上衣。」但這就把場景固定死了。在這麼短小精悍的詩歌里,作者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理清前因後果,他要做的,就是用一個個細節的剪影,來製造整體的感覺。無數個夜晚的針線,與無數個時間點上的衣襟袖口,產生了多少對比和關聯!這邊縫著,那邊破了,那邊在嘆息,這邊在牽掛,這邊在等待,那邊在歸來,那邊又要踏上征程,這邊又是滿戶搗衣聲。多少故事、多少場景又要展開了啊!然而作者還是那麼吝嗇他的妙筆。他緊緊抓住「手中線」這個細節,繼續寫下去:「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兩句,與下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屬於「不完全對仗」,即一半不對仗,一半對仗。唐代是律詩成熟的時代,對仗的風氣也會影響古詩。對仗的確是一種很高明的技巧,但是,古詩的味道往往需要寄寓在一種拙樸、粗糙的形式中。那麼如何調和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仗和不對仗的交織使用,有時是隔幾句對一下,有時則是一句之內找幾個字對一下,隨機應變,隨物賦形,乃是古體詩的慣用調和手段。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臨行」和「意恐」不對仗,它們很自由地提示情境和心理。而「密密縫」與「遲遲歸」相對仗,則是對情境、心理的重新組合和進一步表現。這兩種「緩慢」被並列在一起,會引起讀者去想像它們之間的關係——母親縫得慢,是因為想縫得更結實;為什麼要縫那麼結實呢?因為怕兒子出去太久,磨損太厲害,無人縫補。此時多縫一針,兒子也許就能多穿一天,少挨一天的凍。所以,如果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對生活畫面的精心剪輯,那麼「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則是對心理活動的高度提煉。這兩個段落,其實寫的是同一件事,即「慈母手中線」,而作者的筆觸,卻越來越走入心靈的深處了。果然,在最後兩句中,作者用近乎獨白的方式,說出了內心深處對母親的感恩和愛戴:「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裡,「不完全對仗」再一次發揮了它的奇妙功能。「誰言報得?」這裡沒有對仗,只是酣暢的反問:「誰說我可以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這麼一點微薄的名祿,我這麼一點可憐的感恩心,怎麼可以和母愛相比?」如果只這樣寫,情感足夠強烈了,可是,形象性很差。在這麼短小的詩歌里,是不允許你用大白話抒情的!你必須把最精彩的形象和境界拿出來,撐開一個豐富的想像空間。於是,孟郊選擇了一組非常精彩的對仗:「寸草心」對「三春暉」。「寸草心」是多麼渺小!「三春暉」是多麼廣大!春光與小草之間的佑護關係,和母子之間的養育關係,又是多麼相似!小草努力地生長,就是對春暉的報答,但卻又是永遠報答不了,這和孟郊這位官場「老鮮肉」的人生處境,又是多麼地吻合!這首詩,就這樣在春光里結束了。

總的來看,《遊子吟》一詩對母愛的描寫和讚美,具有一種「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境界。精微,可宛轉於針線之際;廣大,可翱翔於春暉之下。《遊子吟》的感動千古,或在於此吧!五. 賈老師心裡的母子情

我們已經看到,孟郊如何寫他心裡的母子情。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對母子情的記憶與理解。每一個人讀到這首《遊子吟》,都會浮想聯翩,千差萬別。那麼,我們今天來聽一聽,賈建軍老師如何用音樂來闡釋《遊子吟》,如何用旋律來表達他內心所體驗的母子情? 歌曲一出來,非常安靜、祥和。歌者就像一針一線縫製衣服一樣,編織著旋律。鋼琴清亮,女聲悠揚,隱然有種小屋燈光的感覺。唱到「意恐遲遲歸」,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緩慢和壓低,好像就要訴說衷腸了。於是,「誰言寸草心」的旋律再次上揚,「報得三春暉」到達一個很高的音區,音色變得絢爛飽滿。再復沓唱「誰言寸草心」,卻又降音、放慢、拖長,像是一聲嘆息,又像是思考。最後再唱「報得三春暉」,收回至安靜祥和的氣氛中。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段。第二段又從「慈母手中線」開始,唱完四句,有一段鋼琴的過門,然後再次推向深情的高潮,繼而回到小屋燈光的感覺之中,在「意恐遲遲歸」的詠嘆中結束全曲。


推薦閱讀:

母愛如山
父愛 母愛
母親也是一座山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第二天《久違了的感覺》

TAG:母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