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看待樓價的奇特心態

香港房價高企,世界排名第四。港府為抑制樓價特親手干預,未料遭各路抨擊,特首感嘆港人心態奇特,難為樓價解困。

港人看待樓價的奇特心態

□ 本刊記者 溫秀雲

房價太高、市民買不起、地產商暴利、炒樓瘋狂、政府打壓、房價一再反彈,這不是大陸才有,香港也是一樣。

說起樓市,香港和內地真是很像:地產商缺乏誠信,政府依賴土地財政,窮人買不起房子。其實,一開始內地發展房地產就是向「香港模式」學習,現在香港和內地共戰「高房價」,一邊是「9招12式」,一邊是「國10條」,還真是巧得很。

不過,也有不同之處,面對高房價,港人似乎忍耐力更強一些,抱怨高房價的人群比例亦遠低於大陸。

因為大部分香港市民幾乎都被高房價「綁架」,希望房價高企,以期保值,一旦房價跌,大部分人出現負資產則社會不穩。對於買不起房的平民來說,港府提供了大量的福利廉租房,已有63%窮人住上,因而怨房價高的聲音也不算太多。同時,高房價也是狙擊移民大量湧進,預防堵塞城市有限空間的法寶和絕招。

香港政府抑樓價,反遭各路人士抨擊,這倒是香港社會一大特色。

據調查,香港囤地甚多,到現在為止香港土地才開發了其可用面積的16%,但政府需依賴賣地來支持香港的低稅率和高福利,而大地產商拍到手後再次加高房價,房價自然高企。

高房價「綁架」民眾

香港人多地狹,寸土寸金,其高昂的房價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

全香港僅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還有80%的山地和島嶼,主要的商住區集中在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導致最集中地區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0萬人,因此香港房價總是能夠進入世界前十也就可以理解了(目前排名全球第四,每平方英尺1373美元)。

即便是香港周邊的普通商品房,房價一般也在2000-5000元港幣/英尺(1英尺=0.3048米),大約摺合2-5萬元人民幣/平米。

作為自由發展的市場,很多年前,香港樓市就興起了炒房,還出現買房貸款,開始一般是借九成,後來政府為了打壓炒風改成七成。但是,改成七成之後,樓市調整了一段短時期,再次炒上,炒至1997年的最高潮才垮掉。炒至今日,人人已習慣了搶買高價樓房。

高房價之後,把自己全家的財富都放進去,以後,就不能指望房價跌。香港私人樓房加居屋佔了整體樓房的65%,換言之,高房價把居民都給「綁架」了。一旦樓價下跌,將直接導致負資產,損失定比高房價帶來的更加嚴重。所以,現在香港的老百姓跟內地的老百姓不一樣,內地老百姓都希望跌,香港是不希望跌。

香港的房價不但高得嚇人,折騰起來也很嚇人。自1997年香港回歸十幾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波動,香港樓價也漲跌互現,很多投資者的境況,也跟隨樓價的大漲大跌,如坐「過山車」般變化。對沒有半點心理承受能力的購房者來說,估計還沒怎麼享受就先被「嚇暈」了。

提起負資產,市民先生還心有餘悸。1997年他用300多萬元買來自住的房子,七成是貸款。「當年的利息高達10厘,每月要還2萬元,供樓真是供得很辛苦。到2003年最慘的時候,剛剛只值100萬。」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好轉,先生任職的公司盈利大升,自己也升職加薪了,兩年前已經不再是「負翁」。供樓壓力減少很多,現基本供完,「不過還是希望噩夢不要重演」。其實,香港有很多業主都有曾先生這樣的經歷。

依賴「公屋」平民忿

近年來,房市波動讓人膽戰心驚,社會卻較內地平穩,老百姓也都彷彿事不關己地過著自己的日子,只有一些為數不多的人天天吵鬧卻總不見買房。人們不禁好奇,香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原來,在香港,自己掏錢買高檔私人住宅的,都不是普通平民,而是以律師、會計師、醫生、經理人員等為代表的高收入人群,而佔香港人口一半的人居住的是價格十分低廉的政府保障房屋,叫做「公屋」和「居屋」,樓市漲跌跟他們沒多大關係,反正始終是買不起。

據了解,在香港,有大約1/3人口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相當於內地的廉租房)里,1/6的人從政府手裡購買居屋(相當於內地的經濟適用房)。從總體上看,約一半人在政府的資助下解決了住房問題。

說起「公屋」,還得從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一場大火開始。在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屋區石硤尾村,人們正準備把一幢已有50多年樓齡的「美荷樓」建成「公屋博物館」,但在1953年的聖誕節,石硤尾木屋區遭遇了一場火災,造成5萬香港居民無家可歸。為了安置災民,港府建起了8幢「H」形的大廈,以相當低廉的價格租給災民們居住,此舉開始了香港的廉租房建設。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約有150萬人住進了這種廚廁公用的廉租屋。

以公屋作為起點,半個世紀以來,香港政府保障住房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1978年,香港推出了「居者有其屋」和「私人參加公屋」兩項計劃,為那些收入超過了廉租屋規定,但是又不願意租住私人房屋的人提供售價低廉的房屋,稱為「居屋」。

這些房屋價格比私人住宅低20%到40%,而且,購買人還可以拿到低息特惠貸款,所以申請購買的人非常多,每次發售時都要排隊抽籤。

1984年以後,香港又推出了私人蔘建居屋和「久遠房屋政策」,讓私人機構也參與到房屋開發中來,同時變過去僅向居民提供便宜的出租屋,改為通過補助鼓勵市民購買房屋。隨後又繼續推出「深遠房屋規劃」,重點轉向提供優惠貸款來贊助買房市民。

因此,香港的整個住房體系是一汪能自如流動的「活水」。低收入的先有保障,有了實力後就自覺退出對社會資源的佔用。很多香港人都是這樣慢慢走過來的,所以對公屋很有感情。

但是,香港公屋的批建和審查制度很嚴格。如果發現有造假行為,申請者不僅會被取消資格,還會視情節輕重予以罰款,甚至會追究刑事責任。

除此之外,香港對於公屋和居屋的安置流轉方式,也有十分嚴格的規定,比如居屋處於非完整產權的話,在轉讓制約期內只能由房委會買回,而不能在市面上轉讓。廉租屋就完全沒有產權,不能買賣。而且香港的公屋、居屋面積還受到嚴格限制,全部都在100平方米以下,小的只有20-30平方米

「9招12式」遭抨擊

當然,也有港人住得很小,甚至有人住的是鴿子籠。加上各地熱錢流入,投機活動熾盛,於是現時明明經濟前景暗淡,天價樓卻出完一棟又一棟。投機炒賣得到財富,代價卻是壓迫基層,窮人無房。香港不但豪宅炒風日熾,二手樓價也不斷上漲。研究報告警告,香港房地產泡沫有可能超越九七高峰。

樓市虛火旺盛,急需調理,港府為治理房價精心出台了「9招12式」。

早前,出台了加收豪宅印花稅以及收緊住房貸款的相關政策後,當局又接連推出「9招12式」規管樓花銷售及增加售樓透明度。

「9招」指的是規管新盤銷售的9個規定,包括小型發展項目一次性開盤最少須提供30個單位或可供發售單位的30%;大型發展項目則須提供至少50個或50%可供出售單位,並且需在開售前7日提供售樓說明書;發展商出售任何數目的單位給任何人,必須提前3日公布價單等。

「12式」是指12項規管示範單位,包括示範單位的面積跟交樓標準要一致;「清水房」示範單位要有由發展商向地產建設商會認可人士簽發的證書,以證明其「清水房」的外牆厚度同交樓一樣;容許參觀示範單位人士度尺寸等。

據了解,自港府推出「9招12式」後,就出現批評聲音,整體樓市亦續跌。

有多個團體組織上百名居民到何文田房委會總部外,帶備印有蝸牛及居屋圖樣的紙牌,諷刺現時置業難,要求當局復建居屋及夾屋,並檢討居屋申請資格及活化二手市場。有請願代表指責說,政府這些措施不能壓住樓價,無助穩定樓市,僅能規管樓花銷售和增加買賣透明度,使買樓者得到更多確切的信息而已,政府應該多置地並復建居屋,以滿足更多平民需求。

樓市也迅即下滑。新樓花成交量急劇下跌,炒家業主卻迅急出貨求甩身。大角咀港灣豪庭短炒半月炒家,急急以240萬元賣出單位,卻明賺暗蝕,帳面微賺2萬但實蝕數萬手續費;另樓市寒暑表港島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尺價低見6000元,創一年新低。

此招式還影響到地皮拍賣。在5月11日的港府東涌海景地王55B區地皮拍賣中,場面極為冷清,僅3家開發商參與投地,拍賣最終由南豐集團以34.2億港元(下同)競得,這僅比28.76億的拍賣底價溢價18%,遠低於市場預期42億的下限。

特首感嘆難為樓價解困

雖然樓價問題困擾不少市民,但政府干預卻並不得人心。說港人看待樓市心態奇特,只不過是相對於大陸老百姓為政府控調樓價叫好聲一片顯得奇怪。但是身為香港特首的曾蔭權也感嘆港人心態「奇特」,叫政府好難做。

行政長官曾蔭權17日在新城電台節目上,談及市民最關注的樓價問題時說,過去數月樓價出現不尋常升幅,政府會確保土地供應以及房地產市場透明度。但現時香港人的買樓習慣跟過往很不同。他以個人為例,年輕時候即使已婚,亦需要工作一段時間才考慮置業問題,但時下不少年輕人一畢業便說要買樓。他形容港人買樓心態「奇特」,「樓價高企時就個個搶住買,但當樓價下跌,成交量便會很低,這令政府感到難做。」但他強調,政府會致力保持樓市平穩。

近日,確有市民熱切關注置業問題。公屋聯會稱,小型住宅供應不足,加上樓市飆升,中型住宅「豪宅化」,基層市民無法置業。有公屋居民表示,子女已經長大,但無力負擔私人樓價,若不復建居屋,下一代難以置業居住。有年輕人認為,復建居屋是幫助他們「上車」的最有效方法。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17日開會,討論有關三招活化居屋二手市場的建議及復建居屋問題。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認為,措施可增加居屋流轉的靈活性,但由於未必有很多業主願意騰出單位,所以相信措施未必會增加樓宇供應;但卻會刺激需求,可能令二手居屋樓價攀升。

至於復建居屋的議題,房委會將於下月舉行大會,討論復建居屋的框架文件,但考慮到會損害有房市民利益,有委員擔心,資助房屋小組會議上也未能就復建居屋達成共識,到大會時贊成復建居屋的聲音可能較細。

外來資金入港洶湧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自然吸引了大量外來移民投資,大量外來資金隨之滾滾而來。

業內推測,最近交易的1000萬港元以上高價公寓中,約20%是由內地人購買。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梁兆基表示,香港的新增貸款增長近期持續處於低水平,甚至達到負數,對比日益上升的樓價,房屋的買家主要來自港外。

去年10月14日,香港富豪聚集地——香港島半山一個複式樓盤創造「全球最貴」分層豪宅紀錄:一名中國內地富豪以4.39億港元買下位於干德道39樓盤68層的複式公寓,成交價每平方英尺7.128萬港元,約合每平方米70萬元人民幣。此價打破2008年英國分層豪宅「Onehidepark」公寓創下的每平方英尺6000英鎊的全球最高單位面積售價紀錄。

儘管樓市頻遭調控,香港豪宅在部分內地購房者看來仍具較大投資價值,其中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之一是「超過650萬港元有資格申請移民」。目前,內地購房者在港購買豪宅仍持續升溫。

戴德梁行報告顯示,一季度,香港的投資市場相對平靜,成交總金額為83.24億港元,但其較低稅率和較高的市場透明度對於內地投資者尤其有吸引力。預計在未來的香港房地產投資市場,還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

戴德梁行中國投資部聯席主管葉國平認為,很多內地人在香港有生意,比較方便資金進出。他預計,內地資金所佔的比重今年有機會增加15%-20%。

根據港府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投資移民計劃的申請人數已有11034人,已獲批人數為1134人,累計在港投資達473億港元。今年首季的單季數據顯示,投資在房地產的比率已升至四成之高,超過20億港元,環比增幅6%。

葉國平介紹,流入物業投資市場的內地資金主要來自投資移民、買豪宅自住的內地富豪以及購買寫字樓自用的上市公司。

香港置地集團住宅物業負責人黎漢群也印證了這一點。她說,香港政府的移民和投資計劃一定程度上也鼓勵了內地資金流入香港。此外,部分內地買家買豪宅還會靠近學區,為子女日後教育投資。

有港人認為,香港樓盤價格暴漲與內地富豪有關。但特首曾蔭權表示,香港的房子有兩種,不斷飆升的只是「豪宅」,還沒有影響到「普通民眾所需」類的房價。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小山竹?
怎麼看待孫新?
如何看待知乎最近頻繁出現的「占坑,等會寫」一類的回答?
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厭女症」?
如何看待大鵬新拍攝的搞笑電影《縫紉機樂隊》?

TAG:心態 | 樓價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