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很委屈
韓信是西漢著名的開國元勛,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劉邦也很佩服,曾當面稱讚:"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作為統帥,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天下。那麼這樣的名將為何被殺?
韓信被殺很委屈,如果造反,他早就造反了,當年做齊王的時候,謀士蒯通就勸他: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裡。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採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佔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麼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不過被韓信拒絕了。可見韓信骨子裡是不想與劉邦為敵的。
韓信不想造反,可劉邦對韓信有敵意,因為韓信有時候太狂:劉邦被項羽圍攻,派人請求韓信出兵,韓信不僅不派兵,還以做齊國假王要挾,劉邦雖然在張良等人的示意下,答應了韓信的要求,但內心充滿著對韓信的不放心。
如果說這次僅僅是不放心,韓信做的另外一件事讓劉邦傷透了心。劉邦身邊有個謀士,叫酈食其,曾經平三寸不爛之舌,取下陳留,弟弟是西漢名將。酈食其口才極佳,欲逞口才之辯拿下齊國,韓信聽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坐在車上跑了一趟,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心中很不服氣,就乘夜幕的掩護,帶兵越過平原偷偷地襲擊齊國。齊王田廣聽說漢兵已到,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酈生說:"干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老子不會替你再去遊說韓信!"這樣,齊王便烹殺了酈食其,帶兵向東逃跑而去。後來韓信雖然攻下了齊國,但是劉邦從骨子裡很反感韓信,畢竟自己身邊一個重要的謀士就這樣渾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
韓信被殺,對於韓信來說,確實很冤枉,自己根本沒有造反之心。不過做事太不低調了。韓信被貶到淮陰侯的時候,一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樊噲何許人也,乃是呂后的妹夫,劉邦手下一等一的大將,遭到韓信如此嘲諷,居然沒有吭聲,但無疑為韓信的覆滅埋下伏筆。
韓信這個人之所以造出來那麼大的動作,什麼封王做大將軍不過是早年貧困給他帶來的巨大陰影,那時候在家鄉小河邊釣魚的時候,往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並且曾受胯下之辱,骨子裡想叫別人別人看得起自己。可惜用錯了地方,在劉邦和呂后看來,殺韓信,近則可以消除潛在危險,韓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歸山,那後患,想想都怕,不如殺掉,一了百了;遠則可以震懾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謂「佐高祖定天下」!如果不殺韓信,劉邦活著也還罷了,威望在,久戰陣,能夠壓得住;可是,如果劉邦死了怎麼辦?還有誰能駕馭韓信之流?
韓信被殺很委屈,有點。不過功勞太大不知道急流勇退,雖死不遺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