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喻| 混球的7種大腦武器(上)(16.5.24)
你是一個混球嗎?
一、
英國女演員和鋼鐵俠之間,並非一個簡單的美女文青與野獸總裁的故事。Talulah Riley,,出演過《傲慢與偏見》和《盜夢空間》,自編自導自演了《Scottish Mussel》。馬斯克08年遇到她時,正處於人生低谷,老婆離婚,SpaceX 和 Tesla 面臨破產。Riley將馬斯克的生活視為莎士比亞式的悲劇,看他頻繁從噩夢中驚醒。這是一個關於擇偶觀的極端樣本,Riley嫁給了馬斯克,陪他歷經商業絕境大反轉,兩年後離婚,過後一年半再復婚,然後再離婚。
女性的擇偶觀,是一個橫跨生物學、社會學、星相學的複雜事物。除了不可迴避的繁衍後代之本能,女性還表現出社會屬性極強的愛情觀,例如那些嫁給老科學家或者黑老大的。我聽有人聲稱,自己的理想就是給為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男性做小三。女性對精子供應商的選擇(簡稱「精選」),對人類進化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Riley稱復婚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她想不到第二個人比馬斯克更自我,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不受任何事的影響,但有時卻可以任她擺布。顯然,她對馬斯克的愛,綜合了女性對科學家的仰慕式犧牲、及對黑老大的改造使命感。
復婚後一年半,兩人再次分手。畢竟,馬斯克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混球。
二、
人類的相當一部分歷史是由混球創造的,我不確認這是女人擇偶觀的原因,還是結果。
聲稱「人生最大幸福是被身邊的人愛」的巴菲特,生活中也是個混球。孩子遇到車禍,回家告訴他,他頭也沒抬,第二天才想起來去安撫;凱瑟琳.格雷厄姆聽說巴菲特女兒因為買不起彩電,當面罵了他一頓;收購公司時,創始人希望保留極少一部分股權作為家族紀念,巴菲特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不消說喬布斯了。還有谷歌的佩奇。2001年,他突發奇想要解僱所有的項目經理,不顧施密特及其他高管的反對。當著130多位同事的面,事先沒得到任何通知的項目經理被宣布炒魷魚,「他的話傷害了很多人」。
還有韋爾奇,他如犀牛衝進瓷器店般改造GE,作為一個有博士學位的混球,他摧毀了從董事會到底層員工的一系列溫情脈脈或約定俗成。他的兒子甚至因為父親毫不留情的管理,被同學揍了一頓。
馬斯克是集混球之大成者。「他和其他人搶奪創始人地位和控制權,被踢出局的那位血淚控訴;他被指冷酷無情,獨斷專行,勤懇工作的老員工因為提出加薪要求就被掃地出門;他對產品的想法反覆無常,工程師們被來回折騰,痛苦不堪;他喜歡錶現,說大話,發布連影兒都見不到的產品計劃。前妻也寫博客披露這位矽谷明星的不堪家醜......」
可是,在生產混球方面,咱們的國貨早就勝出了。如果要研究「為什麼混球統治著世界」這一命題,我們需要再向前推進一步。
三、
1985年,12歲的佩奇閱讀特斯拉的傳記之後哭了。30年後,谷歌為SpaceX投資十億美金。佩奇說,他寧願死後把財產捐給像馬斯克這樣的人來改變世界,也不願捐給慈善機構,他對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非常欣賞。
佩奇說:
隨著時間推移,我驚奇地意識到,要讓整個團隊都保持超級雄心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大多數人接受的教育並非「登月式」思考。他們傾向於認為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不是去基於真實世界去思考並計算什麼是真的有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花了很大精力為谷歌招聘獨立思考者、以及設定宏偉目標的緣故。如果你招到了正確的人,擁有足夠大的夢想,你通常就能實現目標。即便你失敗了,你也可能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
如卡斯帕羅夫所言:
如果下棋的時候沒有長遠目標,那麼你的決策將只是純粹的反應,對局將被對手主導。
馬斯克的目標遠大到猶如一個現實的神話,充滿著末世論的生存危機感,他認為人類只有通過能源的多樣化,並成為多星球棲居的物種,才能建造起一艘方舟,以規避「單點失效風險」(Single Point of Failure),使人類這束微弱的「生命與智慧之光」,在無盡黑暗的宇宙中能夠永不熄滅。
用「讓人類登上火星」的偉大理想,博眼球,換資源,榨員工,這類套路咱們中國企業領袖們也會玩兒啊。難道本文只是講一個流氓會武術,君子耍無賴,為了目標可以不擇手段的主題嗎?
混球有情懷,就能統治這個世界嗎?
四、
讓我們像一個混球那樣,不管不顧、不講道理地跳到另外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話題。
阿爾法狗大戰李世石時,它表現出了某種驚人的「靈性」。
有些人認為,阿爾法狗的「感覺」,並非真實,即使其「思考」,也是一種假象。
也有人說,AI這次在圍棋上戰勝人類頂尖高手,基本證明了所謂的「棋感」、「棋風」、「大局觀」等圍棋高手所談論的虛的能力,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經過訓練的神經網路也會有。所以,隨著技術的進步,電腦也會能夠欣賞藝術(音樂、畫作、小說、笑話),能夠創作文學、藝術作品,能夠針對不同的情況形成自己的「情緒」。
幾十年前,加扎尼加博士思考到:「為什麼會這樣?假如我們的大腦擁有各個獨立運作的系統,是不是意味著大腦有統一的意識?」
腦科學家發現 「左腦 - 右腦」 模式不過是大腦最明顯的分工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專門的模塊(specialized modules),各自對應專門的技能,比如計算距離、分析音調等等。所有這些都在同一時間進行,不同的信息在縱橫交錯的大腦網路中傳遞,跨半球交流也是常有的事。
簡言之,大腦不僅僅是在控制左右腦協作時表現出統一意識,自始至終大腦都需要在針鋒相對的各種雜音中取得平衡,神經系統就好像喧鬧的股票交易所一樣。
大腦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
通過對腦裂人的研究,加扎尼加終於發現了一個秘密:
左腦不過是在編造理由。
左腦半球在其接收信息的基礎上編造出條理清楚的故事,並告知人的意識。日常生活中這個過程不斷在上演,大部分人都有這種行為,比如偷聽到別人閑話的片段,然後用自己的揣度把故事補充完整。
大腦中各種聲音吵吵嚷嚷,卻依然能保持一致,其原因就在於左腦半球中某個模塊或是某處網路一直在滔滔不絕地敘事。加扎尼加說:「我花了 25 年,提出了正確的問題,並且找到答案。」加扎尼加博士決定把左腦敘述系統命名為「詮釋者」。
「詮釋者」不僅扮成一副條理清楚的樣子,還創作看似富含深意的劇本。它整天忙忙碌碌,大刀闊斧地重組事實;不僅編造故事,還捏造原因,這裡加入動機,那裡添上意圖,諸如此類。而這一切都是基於有限的,有時甚至是經不起推敲的信息。
這一結論又引出了心理治療和文學創作的老生常談:我們自以為了解自己,其實不然。在講述自己生活之時,我們會修飾每一個細枝末節;甚至回過頭去修改事實劇本,而大部分時候我們對此根本沒有意識。講故事的人從來不肯停歇,除非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才有可能閉嘴。
回到圍棋,人類天才棋手們引以為榮、並自認為電腦程序無法超越的「棋感」和「大局觀」,或許也是「詮釋者」的傑作罷了。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技術與思路,阿爾法狗是從「棋感」入手來「思考」的。它的棋感和人類的棋感也許是一回事情。只不過人類為自己的「棋感」作出了文藝色彩濃厚的「詮釋」罷了。
五、
「外界信息並非連續地進入意識認知,而是大腦在離散的時間點收集這些信息,經處理後呈現出來。就像每秒24幀的電影膠片,因為放得太快而讓我們誤以為是連續的。」
(下面引自新聞:)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網站報道,該校與其他大學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了一種兩階段模型,解釋了大腦是如何處理無意識信息,並把它們從無意識轉入有意識的。按照這一模型,意識並不是連續生起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生起一瞬間,意識之間是長達400毫秒的無意識狀態,在這段間隔里沒有時間感。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最近《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上的論文中指出,人們感覺周圍的世界是流暢無間的,但這是一種幻覺。近來一些實驗表明,外界信息並非連續地進入意識認知,而是大腦在離散的時間點收集這些信息,經處理後呈現出來。就像每秒24幀的電影膠片,因為放得太快而讓我們誤以為是連續的。
研究人員研究了以往發表的心理和行為實驗的數據,用一個兩階段模型描述了意識的信息處理過程。首先是無意識階段:大腦處理某個事物特徵,如顏色、形狀、持續時間等,在無意識狀態以很高的時間頻率分析它們,在此期間沒有時間感,也感覺不到事物特徵的變化,時間特徵被編碼為數字標記,就像編碼顏色、形狀那樣。然後是意識階段:無意識處理完成後,大腦同時給出所有特徵,形成最終「畫面」,即大腦最後呈現的東西,讓我們意識到這些信息。
整個過程從外部刺激到意識認知,持續時間可達400毫秒。從生理學角度看,這段延時相當長。論文第一作者、EPFL精神物理學實驗室的邁克爾·赫佐格解釋說:「因為大腦想給你最好、最清晰的信息,這要花大量時間。讓你意識到它的無意識過程沒什麼好處,因為這會讓人非常困惑。」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第一個關於意識如何生起的兩階段模型,為大腦如何管理意識提供了一種更複雜的解釋,對大腦處理信息與我們認知世界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有益見解。
六、
大腦巧妙地把「決定」和「行為」在記憶中的順序顛倒了,讓你以為是自己的決定導致了行為。
Adam Bear寫到:
按掉鬧鐘,從衣櫃挑出一件衣服,從冰箱拿出一瓶啤酒,這樣的事情日復一日地發生著。在這每件事情中,我們都以為自己是自由行為者(agent),能夠有意識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但是這些日常經驗真正的根源是什麼?看看科學怎麼解釋。
近20年前,心理學家丹·韋格納(Dan Wegner)和塔利亞·惠特利(Thalia Wheatley)發表了一篇經典的文章,並提出了革命性的觀點:自由支配自身行為的體驗,只不過是通過事後歸因得出了「思想產生行動」的錯誤結論罷了。就感知本身而言,它與行為的產生並沒有任何因果關係。這樣,我們有時會以為自己做出了一個選擇,而事實上卻沒有,又或者是事實上我們做出了一個選擇,而我們以為自己做出的是另外一個選擇。
但這樣就有了一個疑問。根據韋格納和惠特利提出的理論,我們觀察到自己(無意識地)執行某個動作,比如從商店挑選一盒麥片,然後才會推斷出這個動作是有意為之。如果這是事件發生的真實順序,那麼我們是如何被矇騙的,以至於相信我們在觀察到行為結果之前有意地做出了選擇?這種解釋我們的「自我支配」感的理論似乎需要超自然的時光倒轉因果關係,因為如果這麼說的話,我們有意識的體驗不僅是行為的產物,也是行為的表面原因。
在剛剛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項研究中,保羅·布盧姆(Paul Bloom)和我一起探究了這個謎題,找出了一個激進但並不魔幻的解釋:可能在我們體驗到自己做出決策的時刻,大腦正在重寫記憶,新的記憶愚弄了我們,讓我們以為這個選擇是自己先前做出的,而事實上這個選擇是在其結果被下意識地感知到之後才完成的。
七、
如以上「四、五、六」所述,我們的意識、感覺、其實是大腦加工後的「錯覺」。
從不同學科角度呈現類似觀念:
1、《揭秘大腦》一書說:當大腦同時感覺到兩種事物時,或會把它們錯誤地聯繫起來。如狗仔隊,大腦也很八卦白痴,見到一男一女便是緋聞。無論這兩種事物如何風馬牛,大腦也能為其建立看起來還是那麼回事的因果關係,邏輯上還有一套。像巫婆、股評家、經濟學家等所有可隨時校正理論的「果因專家」一樣。
2、歸因。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行為原因的推論過程。具體的說,就是觀察者對他人的行為過程或自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
歸因是人類的一種普遍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套從其本身經驗歸納出來的行為原因與其行為之間的聯繫的看法和觀念。由海德(Heider)提出,最初僅包含一個維度,即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
美國心理學家維納(B.weiner)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
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external attribution),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stability),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controlability)。 內因,指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個人特徵。如將行為歸因於個人特徵,稱之為內歸因。
外因,是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外部條件,包括背景、機遇、他人影響、工作任務難度。如果將行為原因歸於外部條件,稱之為外歸因或情境歸因。
綜合歸因: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之發生並非由內因或外因單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響,這種歸因稱之為綜合歸因。
在成敗歸因中,成功時,個體傾向於內歸因,失敗時,個體很少用個人特徵來解釋,而傾向於外歸因。成功內歸因有利於自我價值的確定,失敗外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則是一種自我防衛。
在競爭條件下,個體傾向於把他人的成功外歸因,從而減少他人成功對其帶來的壓力,如果他人失敗了,則傾向被內歸因。對他人的成敗歸因,個體均有明顯的使自己處於有利位置,以保護自我價值,這種傾向叫動機性歸因誤差。
3、《真是巧合?用數學來解釋奇蹟》一書說:「我們之所以喜歡驚人的巧合」,數學教授 Joseph Mazur 認為,這是因為巧合為我們的庸常生活增添了一層意義。但根據大數定律,這些巧合都是可以被用概率論來解釋其必然性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七十億人口在做著數以萬億計的事情的世界裡,即使再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概率統計上來看也一定會發生。
這本書里,Mazur 先生為我們 「期盼奇蹟」 的憧憬上潑上了一盆冷水。他耐心地剖析了那些日常中的奇蹟為何一定會發生,包括彩票贏家、非凡的科學發現和錯誤的政府政策等。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所篤信的事,在一個世紀以前還是飽受懷疑的天方夜譚。我們的宇宙誕生於隨機之中,而我們的觀測工具又實在有限,因此,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
4、星相學、成功學、營養學、股評家、推理小說家,大多利用了大腦的這一特點。
5、哈佛的一項研究:我們的minds(大腦意識),有近47%的時間是迷失在各種思緒(thought)中。
八、
蠢人干蠢事,天經地義。
但是聰明人為什麼干蠢事?尤其是聰明的好人。
更何況,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是聰明的好人。
大約80%以上的原因,並非大腦的計算力不夠,而是因為「自欺」和「非理性」。
因為聰明,我們的認知,更容易先入為主地「發現」或「假設」那些並不存在、或過於虛弱的秩序和規則;
因為好人,我們花了太多時間於「外部積分卡」,以社會及他人的評價,而非事物最終的正誤,來思考、決策、行動。
回到本文的主角:
混球。
混球們,先天具備某種天分,或者先天缺陷:他們驅逐了自己的「詮釋者」(參見「四」),不相信美好的模式和意義,他們不排斥隨機、混亂、無意義,以及另外的混球,和混事。
進而言之--
混球重新定了聰明與智慧的定義:
I.傳統概念上的聰明大腦,有一個強大的「詮釋者」;而混蛋的大腦,能夠對抗「詮釋者」;
II.傳統概念上的聰明大腦,善於將不同的元素串起來,但也依賴於那種連貫感;而混蛋的大腦,既有長線路徑,又能一步一步地死磕,壓根兒不管「情節」多不合理;
III.傳統概念上的聰明大腦,過分自信、先入為主、格外自憐、自欺欺人,還多愁善感;而混球知道自己是混球,不僅不自欺,而且沒心沒肺,神經粗壯。
九
混球可能是上帝的特別設計,作為一種天然機制,他們是「詮釋者」的天敵,是對抗大腦謊言的抵抗軍。混球們不上大腦的當,不管「詮釋者」的故事多麼精密、多麼無法拒絕。
混球們從不相信美好的、善意的謊言。
混球們不騙自己。
毛姆說:如果對別人撒謊有時確有必要的話,對自己撒謊則在任何時候都是卑劣的。
混球們從來不管不顧。
混球的反義詞,是:善良的笨蛋。
善良的笨蛋,不僅不笨,甚至可能很聰明,而且充滿想像力與浪漫主義色彩。
越是聰明的人,大腦中越容易被一個強大的「詮釋者」佔據。
短線而言,(關於理性)邏輯越完美,(關於感性)情緒越美好,越站不住腳。
聰明、智慧、符合邏輯的推理,在現實的演進中,都可能是錯誤的。這類預設,越聰明越容易出現偏差。
1、理性方面:
推理是脆弱的。想想諸葛亮的敗績。
就像摞鵝卵石的遊戲,超過3個就很容易倒塌,難度是成級數增長。
丘吉爾說:錯誤的做法是向前看得太遠。命運的鏈條只能一環扣一環。 (It is a mistake to look too far ahead. Only one link in the chain of destiny can be handled at a time. )
阿爾法狗的秘密之一,就是擺脫了每一步都算透的「窮盡法」,找到最好的當下的一手。
愛因斯坦也洞察到: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產物有賴於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混球能夠擺脫對「邏輯」的慣性依賴。(當然,混球是科學主義者,他們擅長邏輯,只是沒有成為概念的奴隸。)
2、人文方面:
人類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大腦喜歡將一些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串起來。有些人是靠行為串起來,有些人是靠習慣串起來,文藝青年是靠講故事串起來,情節的預設其實很脆弱,就像摞得抬高的鵝卵石,經不起現實的一陣小風。
混球們不相信簡單的美好。他們信奉《權力的遊戲》(前幾季)里的殘酷規則。
3、情緒方面:
善良的笨蛋總想兼顧方方面面,以為自己大腦發達行為高尚玉樹臨風,婆媳敵友都不耽誤。
善良的笨蛋每每高瞻遠矚,算路深刻,絕不輕舉妄動。
然而現實如丘吉爾所言: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臨終時說,一生中煩惱太多,但大部分擔憂的事卻從未發生過。
善良的笨蛋非常擅長於總結經驗教訓,一朝被蛇咬十年十年拒草繩。他們沉迷於差一點點就成功的過去。
而在混球眼裡,這世界就是一個混球。他們能夠接受、應對現實的混球屬性。
十、
混球統治世界的7種大腦武器:
1、鈍行;
2、鈍感;
3、鈍情;
4、殘忍的坦率;
5、達爾文式的樂觀;
6、搞清原理和路徑,但不重複發明輪子;
7、追尋無法實現的意義。
本文的下半部分,將詳細講述這7種武器。我們將看到的,絕非「叢林法則」的另一鍋雞湯。
你,是一個混球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各國的反坦克炮發展史上都有37mm火炮?
※未來是否有可能造出清潔環保的原子彈?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參戰步兵連武器裝備是像《芳華》里那樣嗎
※銀角大王的葫蘆是怎麼判定稱呼對象是否答應的?
※歷史上有過哪些最終沒能完成列裝的兵器或者僅存於計劃中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