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奇書--孫祿堂《拳意述真》
06-02
拳意述真自序 夫道者,陰陽之根,萬物之體也。其道未發,懸於太虛之內;其道已發,流行於萬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所以內家拳術有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式不同;其極,還虛之道,則一也。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若偏陰、偏陽皆謂之病。夫人之一生,飲食之不調,氣血之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陰陽不和之故也。故古人創內家拳術,使人潛心玩味,以思其理,身體力行,以合其道,則能復其本來之性體,然吾國拳術門派頗多,形式不一,運用亦異,畢生不能窮其數,歷世不能盡其法。余自幼年好習拳術,性與形意、八卦、太極三派之拳術相近,研究五十餘年,得其概要。曾著形意、八卦、太極拳學,已刊行世。今又以昔年所聞先輩之言,述之於書,俾學者得知其真意焉。三派拳術,形式不同,其理則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勝於人者則一也。按一派拳術之中,諸位先生之言論形式,亦有不同者,蓋其運用或有異耳。三派拳術之道始於一理,中分為三派,末複合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誠一也、八卦拳之萬法歸一也、太極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得其一而萬事畢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虛無而始,以虛無而終,所以三派諸位先生所練拳術之道,能與儒釋道三家誠中、虛中、空中之妙理,合而為一者也。余深恐諸位先生之苦心精詣,久而淹沒,故述之以公同好,惟自愧學術譾陋無文,或未能發揮諸位先生之妙旨,望諸同志,隨時增補之,以發明其道可也。 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直隸完縣孫福全序 第一章形意拳 第一節郭雲深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 一、三層道理 1、練精化氣;2、練氣化神;3、練神還虛(練之以變化人之氣質,復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練之以築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 2、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云:筋長力大),其勁縱橫聯絡,生長而無窮也。 3、洗髓:練之以清虛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三種練法 1、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2、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3、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四、詳論明勁、暗勁、化勁 1、明勁 明勁者,即拳之剛勁也。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無不善,體無不健,根無不固,純是先天。以後,知識一開,靈竅一閉,先後不合,陰陽不交,皆是後天血氣用事,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後宋岳武穆王擴充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又製成拳術,發明此經道理之用。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復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2、暗勁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柔勁與軟不同:軟中無力,柔非無力也),即練氣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練明勁,而後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神即意也)合住,兩手往後用力拉回(內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後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裡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裡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拳之包裹拳。拳經云:「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云:「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後腳蹬」,是後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意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3、化勁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云:「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牆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是此意也。三回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化至虛無而還於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呼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採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呼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後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與丹道合而為一者也。 二則 形意拳起點三體式,兩足要單重,不可雙重。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前足可虛可實,著重在於後足耳。以後練各形式亦有雙重之式。雖然是雙重之式,亦不離單重之重心。以至極高、極俯、極矮、極仰之形式,亦總不離三體式單重之中心。故三體式為萬形之基礎也。三體式單重者,得其中和之起點,動作靈活,形式一氣,無有間斷耳。雙重三體式者,形式沉重,力氣極大。惟是陰陽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顯,剛柔不判,虛實不明,內開外合不清,進退起落動作不靈活。所以形意拳三體式,不得其單重之中和,先後天亦不交,剛多柔少,失卻中和,道理亦不明,變化亦不通,自被血氣所拘,拙勁所捆,此皆是被三體式雙重之所拘也。若得著單重三體式中和之道理以後行之,無論單重雙重各形之式,無可無不可也。 三則 形意拳術之道,練之極易,亦極難。易者,是拳術之形式至易至簡而不繁亂。其拳術之始終,動作運用,皆人之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者也。周身動作運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學時,手足動作運用無有規矩而不能整齊,所教授者,不過將人之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平常所運用之形式入於規矩之中,四腳動作而不散亂者也。果練之有恆而不間斷可以至於至善矣。若到至善處,諸形之運用,無不合道矣。以他人觀之,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運用,奧妙不測之神氣。然而自己並不知其善於拳術也。因動作運用皆是平常之道理,無強人之所難,所以拳術練之極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難者,是練者厭其拳之形式簡單而不良於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著形意拳術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務遠,看理偏僻,所以拳術之道理,得之甚難。中庸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即此意義也。 四則 形意拳術之道無他,神氣二者而已。丹道始終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呼吸之變化耳。拳術之道亦然,惟有鍛鍊形體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復靜也;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桓而復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動,即速迴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意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忘息,以致採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復煉,煉至不動,為限數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妒。此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呼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柔,隨時消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過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與拳術並行不悖,故形意拳術,非粗率之武藝。余恐後來練形意拳術之人,只用其後天血氣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陽之氣,故發明形意拳術之道,只此神氣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後再論拳術之詳情。 五則練形意拳術有三層之呼吸。 第一層練拳術之呼吸,將舌卷回,頂住上齶,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於呼吸,因手足動作合於規矩,是為調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 第二層練拳術之呼吸,口之開合、舌頂上齶等規則照前,惟呼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息之法則,此是息調也。前者口鼻之呼吸,不過藉此以通乎內外也。此二層之呼吸著意于丹田之內呼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練氣化神之理也。 第三層練拳術之呼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於外,二層是暗勁,有形於內。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此三種呼吸為練拳術始終本末之次序,即一氣貫通之理,自有而化無之道也。 六則 人未練拳術之先,手足動作,順其後天自然之性,由壯而老,以至於死。通家逆運先天,轉乾坤,扭氣機,以求長生之術。拳術亦然。起點從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轉其機,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成為三體式。其姿勢:兩足要前虛後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於其內,要純任自然虛靈之本體,由著本體再萌動練去,是為拳中純任自然之真勁,亦謂人之本性,又謂之丹道最初還虛之理,亦謂之明善復初之道。其三體式中之靈妙,非有真傳不能知也。內中之意思,猶丹道之點玄關、大學之言明德、孟子所謂養浩然之氣。又與河圖中五之一點,太極先天之氣相合也。其姿勢之中,非身體兩腿站均當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規矩之法則,縮回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於內,正氣復初,血氣自然不加於其內,心中虛空,是謂之中,亦謂之道,心因此再動。丹書云:「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所以拳術再動,練去謂之先天之真意,則身體手足動作即有形之物,謂之後天。以後天合著規矩法則,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還虛,以至末後還虛,循環無端之理,無聲無臭之德,此皆名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術最初積蓄之真意與氣,以致滿足,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無形無相,此謂拳中之內勁也(內家拳術之名,即此理也)。其拳中之內勁,最初練之,人不知其所以然之理。因其理最微妙,不能不詳言之,免後學入於歧途。初學入門,有三害九要之規矩。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八卦拳學詳之矣)。手足動作合於規矩,不失三體式之本體,謂之調息。練時口要似開非開,似合非合,純任自然。舌頂上齶,要鼻孔出氣。平常不練時,以至方練完收勢時,口要閉,不可開,要時時令鼻孔出氣。說話、吃飯、喝茶時,可開口,除此之外,總要舌頂上齶,閉口,令鼻孔出氣,謹要!至於睡卧時,亦是如此。練至手足相合,起落進退如一,謂之息調。手足動作,要合不於規矩,上下不齊,進退步法錯亂,牽動呼吸之氣不均,出氣甚粗,以致胸間發悶,皆是起落進退、手足步法不合規矩之故也。此謂之息不調。因息不調,拳法身體不能順也。拳中之內勁是將人之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勁也。丹書云:「以凡人之呼吸,尋真人之處」,莊子雲「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調呼吸,從後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後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總要呼吸純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老子云:「綿綿若存」;又云:「虛其心,而靈性不昧;振道心,正氣常存」,亦此意也。此理即拳中內勁之意義也。 十則 拳經云:「上下相連,內外合一」。俗雲上下是頭足也,亦云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呼吸之氣與下呼吸之氣相接也。此是上下相連,心腎相交也。內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于海底,腹內靜極而動,海底之氣微微自下而上,與神意相交,歸於丹田之中,運貫於周身,暢達於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連,手足自相然顧,合內外而為一者也。 十一則 練拳術不可固執不通。若專以求力,即被力拘;專以求氣,即被氣所拘;若專以求沉重,即為沉重所捆墜;若專以求輕浮,神氣則被輕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順者,自有力;內里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於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故此不可專求。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 十二則 形意拳術之橫拳有先天之橫,有後天之橫,有一行之橫。先天之橫者,由靜而動,為無形之橫拳也。橫者,中也。易云:「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即此意也。拳經云:「起無形」,「起為橫」,皆是也(此起字是內中之起,自虛無而生有,真意發萌之時,在拳中謂之橫,亦謂之起)。此橫有名無形,為諸形之母也。萬物皆含育於其中矣。其橫則為拳中之太極也。後天之橫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動即名為橫也。此橫有名有式,無有橫之相也。因頭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動即名為橫,亦為諸式之干也,萬法亦皆生於其內也。 十三則 形意拳術,頭層明練,謂之練精化氣,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層暗勁,謂之練氣化神,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層化勁,謂之練神還虛,為丹道中火候純也。火候純而內外一氣成矣。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練虛合道。以致行止坐卧,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經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至此無聲無臭之德至矣。先人詩曰:「道本自然一氣游,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 十四則 拳意之大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數理兼該,順其人動之作之自然,製成法則,而人身體力行之。古人云:天有八風,易有八卦,人有八脈。拳有八勢,是以拳術有八卦之變化。八卦者,有圓之象焉。天有九天,星有九野,地有九泉,人有九竅,拳有九宮,故拳術有九宮之方位。九宮者,有方之義焉。古人以九府而作圜法,以九室而作明堂,以九區而作貢賦,以九軍而作陣法,以九竅九數(九數者,即九節也。頭為梢節,心為中節,丹田為根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三三共九節也)而作拳術,無非用九,其理亦妙矣。河之圖,洛之書,皆出於天地自然之數,禹之范,大撓之歷,皆聖人得於天地之心法。余蒙老農先生所授之九宮圖,其理亦出於此而運用之神妙,變化莫測。此圖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矣。其圖之形式,是飛九宮之道,一至九,九還一之理,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當中一根。竿不拘粗細。起初練之,地方要寬大,竿相離要遠,大約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餘,或兩丈,不拘尺寸,練之已熟,漸漸而縮小,縮至兩竿相離之遠近,僅能容身穿行往來,形如流水,旋轉自如,而不礙所立之竿。繞轉之形式用十二形:或鷂子入林翻身之巧,或如蛇拔草入穴之妙,或如猿猴縱跳之靈活。各形之巧妙,無所不有也。此圖之效力,不會拳術者,按法走之可以消食,血脈流通;若練拳術而步法不活動者,走之可以能活動;練拳術身體發拘者,走之身體可以能靈通;練拳術心中固執者,走之可以能靈妙。無論男女老少,皆可行之,可以卻病延年,強健身體,等等妙術,不可言宣。拳經云:「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武藝都道無正經,任意變化是無窮。豈知吾得嬰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三回九轉是一式」之理,亦皆在其中矣。此圖明數學者,能曉此圖之理;練八卦拳者,能通此圖之道也。此圖亦可作為遊戲運動。走練之時,舌頂上齶。不會練拳術者,行走之時,兩手曲伸,可以隨便;要會拳術者,按自己所會之法則運用可也。無論如何運動,左旋右轉,兩手身體不能動著所立之竿為要。此圖不只運動身體已也,而劍術之法,亦含藏於其中矣。此九根竿之高矮,總要比人略高。可以九個泥塾,或木塾,將竿插在內,可以移動練。用時可分布九宮,不練時可收在一處。若地基方便,不動亦可;若實在無有竿之時,磚石分布九宮亦可;若無磚石,畫九個小圍走之亦無不可。總而言之,總是有竿練之為最妙,此法走練,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此圖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當中一根,又共比喻九個門。要練純熟,無論何門,亦可以起點,要之歸原,不能離開中門,即中五宮也。走之按一至二,二至三,至九,返之九至八,八至七,又還於一之數。此圖一圈一根竿也。一至九,九返一,即所行之路也。名為飛九宮也,亦名陰八卦也。河圖之理藏之於內,洛書之道形之於外也。所以拳術之道體用俱備,數理兼該,性命雙修,乾坤相交,合內外而為一者也。走練此圖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敵九,左右旋轉,曲伸往來,飛躍變化,閃展騰挪,其中之法則,按著規矩;其中之妙用,亦得要自己悟會耳,其圖之道,亦和於乾坤二卦之理。六十四卦之式,皆含在其中矣。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得之莫不有拳術之奧妙之道焉. 第二節白西園論形意拳 練形意拳之道,實是卻病延年,修道之學也,余自幼年行醫,今年近七旬矣。身體動作輕靈,仍似當年強壯之時也,並無服過參茸保養之物。此拳之道,養氣修身之理,實有確據,真有如服仙丹之效驗也。惟練拳易,得道難;得道易,養道尤難。所以練拳術第一要得真傳,將拳內所練之規矩,要知得的確,按次序而練之。第二要真愛惜,第三要有恆心,作為自己終身修養之功課也。除此三者之外,雖然講練,古人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就是終身不能有得也。就是至誠有恆心所練之道理,雖少有得焉,亦不能自驕。所練之形式道理,亦要時常求老師或諸位老先生們看視,古人云:「人非聖賢,誰能無過」,若以驕,素日所得之道理,亦時常失去。道理以失,拳術就生出無數之病來(即拳術之病非人所得吃藥之病也)。若是明顯之病,還可容易更改,老師功夫大小、道理深淺可以更正也。若是暗藏錯綜之病,非得老師道理極深,經驗頗富,不能治此病也。錯綜之病,頭上之病不在頭,腳上之病不在腳,身內之病不在內,身外之病不在外,此是錯綜之病也。暗藏之病,若隱若現,若有若無,此病於平常所練之人亦看不出有病來,自己覺著亦無毛病,心想自己所練的道理亦到純熟矣,豈不知自己之病入之更深矣。非得洞明其理,深達其道者,不能更改此樣病也。若不然,就是晝夜習練,終身不能入於正道矣。此病謂之俗自然勁也。當寫字用工入了俗派,始終不能長進之道理相同也。所以練拳術者,練一身極好之技術,與人相較,亦極其勇敢,到容易練,十人之中可以練成七八個矣。若能教育人者,再自己功夫極純,身體動作極其和順,折理亦極其明詳,令人容易領會,可以作後學之表率,如此人者,十人之中難得一二人矣。練拳術之道理,神氣貫通,形質和順,剛柔曲折,法度長短,與曾文正公談書法,言乾坤二卦之理相同也。 第三節劉奇蘭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之道,體用莫分,自己練者為體,行之於彼為用。自己練時,眼不可散亂,將視一極點處,或看自己之手,將神氣定住,內外合一,不可移動,要用之於彼,或看彼上之兩眼,或看彼之中心,或看彼下之兩足。不要站定成式,不可專用成法,或掌或拳,望著就使,起落進退,變化不窮,是用智而取勝於敵也。若用成法,即能勝於人,亦是一時之僥倖耳。所應曉者,須固住自己神氣,不使散亂,此謂無敵於天下也。 二則 形意拳經云:「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敵將之用者,「起如鋼銼,落如鉤竿。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好似箭卷地風,束身而起,長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膽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鑽。遇敵要取勝,四梢俱要齊(是內外誠實如一也)。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也。此是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所用之法也。 三則 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古人云:「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真空」。雖空,乃至實至誠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並非有意打他(無意即無火也),隨彼意而應之。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即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也。此是養靈根而靜心者所用之法也。夫練拳,至無拳無意之境,乃能與太虛同體,故用之奧妙而不可測。然能至是者,鮮矣。 第四節宋世榮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之道,是先將拳術已成之著法,玩而求之,而有得之於心焉,或吾胸中有千萬法可也,或吾胸中渾渾淪淪,無一著法亦可也。無一法者,是一氣之合也,以致於應用之時,無可無不可也;有千萬法者,是一氣之流行也,應敵之時,當剛則剛,當柔則柔,起落進退變化,皆可因敵而用之也。譬如千萬法者,是一形一著法也,一著法之中,亦皆能生生不已也。譬如練蛇形,蛇有拔草之精,至於蛇之盤旋曲伸,剛柔靈妙等式,皆伊之性能也。兵法云:「譬如常蛇陣式,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道應,擊其中則道尾皆應」,所以練一形之中,將伊之性能格物到至善處,用之於敵,可以循環無端,變化無窮,故能時措之宜也。一形之能力如此,十二形之能力皆如是也。內中之道理,物之伸者,是吾拳之長勁也;物之曲者,是吾拳之短勁也,亦吾拳之劃勁也;物之曲曲彎轉者,是吾拳之柔勁也;物之往前直去猛快者,是吾拳之剛勁也。雖然,一物之性能剛柔曲直、縱橫變化、靈活巧妙,人有所不能及也。所以練形意拳術者,是格漸十二形之性能而得之於心,是能盡物之性也。亦是盡己之性也。因此練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萬物之道也。此理存之於內而為德,用之於外而為道也。又內勁者,內為天德;外法者,外為王道。所以此拳之用,能以無可無不可也。 二則 形意拳術,有道藝、武藝之分,有三體式單重、雙重之別。練武藝者,是雙重之姿勢,重心在於兩腿之間,全身用力,清濁不分,先後天不辨,用後天之意,引呼吸之氣,積蓄于丹田之內,其堅如鐵石,周身沉重,站立如同泰山一般。若與他人相較,不怕足踢、手擊,拳經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此謂之濁源,所以為敵將之武藝也。若練到至善處,亦可以無敵於天下也。練道藝者,是三體式單重姿勢,前虛後實,重心在於後足,前足亦可虛、亦可實,心中不用力,先要虛其心,意思與丹道相合。丹書雲靜坐要最初還虛,不能見本性,不見本性,用工皆是濁源,並非先天之真性也。拳術之理亦然,所以亦要最初還虛,不用後天之心意,亦並非全然不用。要全不用,成為頑空矣。所以用勁者,非用後天之拙力,皆是規矩中之用力耳。還虛者,丹書云:「中者,虛空之性體也。執中者,還虛之功用也」。是故形意拳術起點有無極、太極、三體之式,其理是最初還之功用也。丹書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是此意也。三體者,在身體,外為頭手足也,內為上、中、下三田也。在拳中形意、八卦、太極三派之一體也。雖分三體之名,統體一陰陽也。陰陽總一太極也,即一氣也,亦即形意拳中起點無極之橫拳也。此橫拳者,是人本來之真心,空空洞洞,不掛著一毫之拙力,至虛至無,即太極也。所謂無名天地之始,但此虛無太極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此虛無中含此一氣,不有不無,非有非無,非色非空,活活潑潑的,又曰真空。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有名萬物之母。虛無中,既有一點生機在內,是太極含一氣,一自虛無兆質矣。此太極含一氣,是丹書所說的靜極而動,是虛極靜篤時,海底中有一點生機發動也,邵子云:「一陽初發動,萬物未生時」也。在拳術中,虛極時,橫拳圓滿無虧,內中有一點靈機生焉。丹書云:「一氣既兆質,不能無動靜」,動為陽,靜為陰,是動靜既生於一氣,兩儀因此一氣開根也。動極而靜,靜極而動,劈崩鑽炮,起鑽落翻,精氣神,即於此而寓之矣。故此三體式內之一點生候發動,而能至於無窮,所以謂之道藝也。 三則 靜坐功夫以呼吸調息,練拳術以手足動作為調息。起落進退,皆合規矩;手足動作,亦俱和順。內外神形相合,謂之息調。以身體動作旋轉,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無端,謂之停息,亦謂之脫胎神化也。雖然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二者似乎不同,其實內中之道理則一也。 第六節張樹德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不言器械。予初練之時,亦只疑無有槍刀劍術之類。予練槍法數十年,訪友數省,相遇名家,亦有數十餘名,所練門派不同,亦各有所長。予自是而後,晝夜勤習,方得其槍中之奧妙。昔年用槍,總以為自己身手快利,步法活動,用法多巧。然而與人相較,往往被人所制。後始知不乎形式法術,有身如無身,有槍如無槍,運用只在一心耳(心即槍,槍即心也)。槍分三節八楞。用眼視定彼之形式,上中下三路,或梢節,中節,根節,心一動而手足與槍合一,似蛟龍出水一般,直到彼身,彼即敗矣。方知手足動作,教練純熟,不令而行也。予自練形意拳以來,朝夕習練,將道理得之於身心,而又知行合一,故同一長短之槍,已覺自己之槍,昔用之似短,今用之則長。更覺善用者,不在槍之形式長短,全在拳中神意之妙用也。又方知拳術即劍術槍法,劍術槍法亦即拳術也。拳經云:「心為元帥,眼為先鋒,手足為五營四哨,以拳為拳,以拳為槍,槍扎如射箭」即此意也。故此始悟形意拳術,不言槍劍,因其道理中和,內外如一,體物而不遺,無往而不得其道也。 第五節車毅齋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合於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廣大,至易至簡,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羅萬象,體物不遺,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惟是起初所學,先要學一派,一派之中亦得專一形而學之,學而時習之,習之已熟,然後再學他形。各形純熟,再貫串統一而習之。習之極熟,全體各形之式,一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動,一意如同自虛空發出。所以練拳學者,自虛無而起,自虛無而還也。到此時,形意也,八卦也,太極也,諸形皆無,萬象皆空,混混淪淪,一渾氣然,何有太極,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所以練拳術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而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拳經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陽之氣,運化於周身,無微不至,以至於應用,無處不有,無時不然,所謂物物一太極,物物一陰陽也。中庸云:「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亦是此拳之意義也。所以練拳術者,不可守定成法而應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門教人之規則,可以變化人之氣質,開人之智識,明人之心性,是化除後天之氣質,以復其先天之氣也。以至虛無之時,無所謂體,無所謂用,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是體用一源也。體用分言之:以體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得其道也;以用言之,無可無不可也。余幼年間,血氣盛足,力量正大,法術記的頗多,用的亦熟、亦快。每逢與人相比較之時,觀彼之形式,可以用某種手法正合宜,技術淺者,占人一氣之先,往往勝人;遇著技術深者,觀其身式,用某種手法亦正合宜,一至彼之身邊,彼即隨式而變矣。自己的舊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變換手法,有來不及處,一時要進退不靈活,就敗於彼矣。以後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將體式法身全都脫去,始悟前者所練體式,皆是血氣;所用之法術,乃是成規。先前用法,中間皆有間斷,不能連手變化,皆因是後天用事,不得中和之故也。昔年有一某先生,亦是練拳之人,在余處閑談。彼憑著血氣力足,不明此拳之道理,暗中有不服之意,余此時正洗面,且吾洗面之姿勢,皆用騎馬式,並未注意於彼,不料彼要取玩笑,起身用腳望著余之後腰用腳踢去。彼足方到予之身邊,似挨未挨之時,予並未預料,譬如靜坐功夫,丹田之氣始動,心中之神意知覺,即速又望北接渡也。此時物到神知,予神形合一,身子一起,覺腰下有物碰出。回觀,則彼跌出一丈有餘,平身躺在地下。予先何從知彼之來,又無從知以何法應之,此乃拳術無意中抖擻之神力也。至哉信乎。拳經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也。至此拳術無形無相,無我無他,只有一神之靈光,奧妙不測耳。拳經云:「混元一氣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內藏真精神,神藏氣內丹道成。如問真形須求真,要知真形合真相,真相合來有真訣,真訣合道得徹靈。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武藝雖真竅不真,費盡心機枉勞神,祖師留下真妙訣,知者傳授要擇人。」 第七節劉曉蘭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無他,不過變化人之氣質,得其中和而已。從一氣而分陰陽,從陰陽而分五行,從五行而還一氣。十二形之理,亦從一氣陰陽五行變化而生也。朱子云:「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即敷焉」,即此意也。余從幼年練八極拳,功夫頗深,拳中應用之法術,如攙肘定肘擠肘挎肘等等之著法,亦極其純熟,與人相較,往往勝人,其後遇一能手,身軀靈變,或離或合,則吾法無所施,往往拘守成法而不能變,尚疑為自己功夫不純之過也。其後改練形意拳,習五行生剋應用之法則,如劈拳能破崩拳,以金克木;鑽拳能破炮拳,以水克火。習至數十年方悟所得之道,知行合一之理,心中極其虛靈,身形亦極其和順,內外如一。又知五行拳互相生克:金克木,木亦能克金;金生水,水亦能生金。古人云互相遞為子孫之意也。以前所用之法則,而時應用,無不隨時措之宜也,亦無入而不自得也。因此始知形意拳是個中和之體,萬物皆涵育於其中矣。 第八節李鏡齋論形意拳 常有練拳術者,多有體用不合之情形,每見所練之體式,功夫極其純熟,氣力亦極大,然而所用之法則,常有與體式相違者,皆因是所練之體中形式不順,身心不合,則有悖戾之氣也。譬如儒家讀書,讀的極熟,看理亦極深,惟是所作出之文章,常有不順,亦是伊所看書之理,則有悖謬之處耶。雖然文武不同道,其理則一也。 第九節李存義論形意拳 一則 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化勁練神還虛之用也。明、暗勁之體用,是將周身四肢鬆開,神氣縮回而沉于丹田,內外合成一氣,再將兩目視定彼之兩目或四肢,自己不動,而為體也。若是發動,剛柔曲直,縱橫圜研,虛實之勁,起落進退,閃展伸縮,變化之法,此皆為用也。此是與人相較之時,分析體用之意義也。若論形意拳本旨之體用,是自己練趟子為之體,與人相較之時,按練時而應之為之用也。虛實變化不自專用,因彼之所發之形式而生之也。 二則 余練習拳學,一生不知用奸詐之心,先師亦常云:兵不厭詐。自己雖不用奸詐,然而不可不防他人。終身未嘗有意一次用奸詐之勝人,皆以實在功夫也。若以奸詐勝人,彼未必肯心服也。奸詐心有何益哉。與人相較,總是光明正大,不能暗藏奸心,或是勝人,或是敗於人,心中自然明曉,皆能於道理有益也。雖然奸詐自己不用,亦不可不防。惟是,彼之道理剛柔、虛實、巧拙不可不察也(此六字是道理中之變化也。奸詐者,不在道理之內,用好言語將人暗中穩住,用出其不意打人也)。剛者,有明剛,有暗剛;柔者,有明柔,有暗柔也。明剛者,未與人交手時,周身動作神氣皆露於外。若是相較,彼一用力抓住吾手,如同鋼鉤一般,氣力似透於骨,自覺身體如同被人捆住一般。此是明剛中之內勁也。暗剛者,與人相較,動作如平常,起落動作亦極和順,兩手相交,彼之手指軟似棉,用意一抓,神不只透於骨髓,而且牽連心中,如同觸電一般,此是暗剛中之內勁也。明柔者,視此人之形式動作,毫無氣力,若是知者視之,雖身體柔軟無有氣力,然而身體動作身輕如羽,內外如一,神氣周身並無一毫散亂之處,與彼交手時,抓之似有,再用手或打或撞而又似無。此人又毫不用意於己。此是明柔中之內勁也。暗柔者,視之神氣威嚴,如同泰山;若與人相較,兩手相交,其轉動如鋼球,手方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去則彼身中又極靈活,手如同鰾膠相似,胳膊如同鋼絲條一般,能將人以粘住或纏住,自己覺著諸方法不能得手,此人又無有一時格外用力,總是一氣流行,此是暗柔中之內勁也。此是余與人道藝相交,兩人相較之經驗也。以後學者若遇此四形式之人,量自己道理深淺,神氣之厚薄,而相較量。若是自己不能被彼之神氣欺住,可以與彼相較;若是見面先被彼神氣罩住,自己先懼一頭,就不可與彼較量。若無求道之心則己,若是有求道之心,只可虛心而恭敬之,以求其道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能如此視人,能如此待人,可以能無敵於天下也。並非人人能勝方為英雄也。虛實巧拙者,是彼此兩人一見面,數言就要相較,察彼之身形高矮,動作靈活不靈活,又看彼之神氣厚薄,一動一靜,言談之中,是內家是外家,先不可驟然取勝於人,先用虛手以探試之,等彼之動作,或虛或實,或巧或拙,一露形跡,勝敗可以知其大概矣。被人所敗不必言矣。若是勝於人亦是道理中之勝人也。就是被人所敗,亦不能用奸詐之心也。余所以練拳一生,總是以道服人也。以上諸先師亦常言之,亦是餘一生所經驗之事也。以後學者,雖然不用奸詐,不可不防奸詐,莫學余忠厚,時常被人所欺也。 第十節田靜傑論形意拳 形意拳術之理,本是不偏不倚,中正和平,自然一氣流行之道也。拳經云:「身式不可前栽,不可後仰,不可左斜,不可右歪」,即不偏不倚之意也。其氣卷之則退藏於密(即丹田也),放之則彌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內三合也。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外三合也)。練之發著於十二形之中(十二形為萬形之綱也)。身體動作因著形式,有上下大小之分,動靜剛柔之判,起落進退之式,伸縮隱現之機也。雖然外體動作有萬形之分,而內運用一以貫之也。 十一節李奎元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之道,意即人之元性也,在天地則為土(土者,天地之性;性者,人身之土也),在人則為性,在拳則為橫。橫者,即拳中先天圓滿中和之一氣也。內包四德,即劈崩鑽炮也,亦即真意也。形意者,是人之周身四肢動作,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外面形式之順,則內中神氣之和;外面形式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是故見其外,知其內;誠於內,形於外,即內外合而為一者也。先賢云:「得其一而萬事畢」,此為形意二字大概之意義也。 坐功雖雲靜極而生動,丹田之動是外來之氣動,其實還是意動,群陰剝盡一陽來複,是陰之靜極而生動矣。丹書練己篇云:「己者,我之真性,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也。不靜則真意不動,真意不動,而何有妙用乎」。所以動者,是真意。練拳術到至善處,亦是性至靜,真意發動,而妙用即是神也。至於坐功靜極而動采,取火候之老嫩,**升降之歸根,亦不外性靜意動,一神之妙用也。 二則 練形意拳術,頭層明勁,垂肩墜肘塌腰,與寫字之功夫,往下按筆意思相同也。二層練暗勁,鬆勁往外開勁縮勁,各處之勁與寫字提筆意思相同也。頂頭蹬足,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也。三層練化勁,以上之勁,俱有而不覺有,只有神行妙用,與之隨意作草書者,意思相同也。其言拳之規則法度,神氣結構,轉折形質,與曾文正公家書輪書字,言乾坤二卦,並禮樂之意者,道理亦相同也。 三則 形意拳術之道,勿拘於形式,亦不可專務於形式,二者皆非正道,先師云:法術規矩在假師傳,道理巧妙須自己悟會。故練拳術者,不可以練偏僻奇異之形式,而身為其所拘。亦不可以練散亂無章之拳術,而不能通其道。所以練拳術者,先要求明師得良友,心思會悟,身體力行,日日習練,不可間斷,方能有得也。不如是,混混沌沌一生,茫然無所知也。俗語云:「世上無難事,就怕心不專」,世人皆雲拳術道理深遠,不好求,實則不然。中庸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天地之間,萬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為一小天地,亦天地間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陰陽,即天地之陰陽也;萬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大學注云:「心在內,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於心」,易注云:「遠在六合以外,近在一身之中,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天地之大,六合之遠,萬物之理,莫不在我一身之中。其拳始言一理,即形意拳中之太極三體式之起點也,中散為萬事,即陰陽五行十二形,以至各形之理,無微不至也。末複合為一理者,即各形之理,總而合之內外如一也。放之則彌六合者,即身體形式伸展,內中神氣放開,圓滿無缺也。高者如同極於天也,遠者如至六合之外也。卷之則退藏於密者,即神氣縮至於丹田,至虛至無之意義也。遠取諸物者,譬如蛇之一物,曲屈天矯,來去如風,吾欲取其意也。近取諸身者,若練蛇形須研究其形,是五行拳中何行合化而生出此形之勁也。勁者,即內中神氣貫通之氣也。所以要看此形之行動,頭尾身,伸縮盤旋三節一氣,無一毫之勉強也。物之性能,柔中有剛,剛中有柔。柔者,如同絲帶相似;剛者,纏住別物之體,如鋼絲相似。再將物之形式動作靈活、曲折、剛柔之理,而意會之,再自己身體力行而效之,功久自然得著此物之形式性能,與我之性能合而為一矣。此形之性能,格物通了,再格物他形之性能。十二形之理亦然。以至於萬形之理,只要一動一靜,驟然視見,與我之意相感,忽覺與我身中之道相合,即可仿效此物之動作,而運用之。所以練拳術者,宜虛心博問,不可自是。余昔年與人相較槍拳之時,即敗於人之手,然而又藉此他勝我之法術,而得明我所練之道理也。是故拳術即道理,道理即拳術。天地萬物無不可效法也,即世人亦無不可作我之師與友也。所以余幼年練拳術,性情異常剛愎,總覺已高於人,自拜郭雲深先生為師,教授形意拳術,得著門徑,又得先生循循善誘,自己用功,晝夜不斷,又得良友相助,忽然豁然明悟,心闊似海,回思昔日所練所行,諸事皆非,自覺心中愧悔,毛髮悚懼,自此而知古人云:「求聖求賢在於己,功名富貴在於命」。練拳術者,關於人之一生禍福,後學者不可不知也。自此以後不敢言己之長,議人之短,知道理之無窮,俗云:「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能人」,心中戰戰兢兢,須臾不敢離此道理,一生亦不敢驕矜於人也。 四則 形意拳之道,練之有無數之曲折層次,亦有無數之魔力混亂,一有不察,拳中無數之弊病出焉。故練者,先以心中虛空為體,以神氣相交為用,以腰為主宰,以丹田為根,以三體式為基礎,以九要之規模為練拳之具,以五行十二形為拳中之物,故將所發出散亂之氣,順中用逆縮回,歸於丹田,用呼吸鍛煉,不用口鼻呼吸,要用真息積于丹田。口中之呼吸,舌頂上齶,口似張非張,似吻非吻,還照常呼吸,不可有一毫之勉強,要純任自然耳。所以要除三害(挺胸、提腹、努氣,是練形意拳之大弊病也)。或有練的規矩不合,自己不知,身形亦覺和順,心中亦覺自如,然而練至數年功夫,拳術之內外不覺有進步,以通者觀之,是入於俗派自然之魔力也。或有練者,手足動作亦整齊,內外之氣亦合的住,以旁人觀之,周身之力量,看著亦極大無窮,自覺亦復如是,惟是與人相較,放在人家之身上,不覺有力,知者云:是被拘魔所捆也。因兩肩根、兩胯里根不舒展,不知內開外合之故也,如此雖練一生,身體不能如羽毛之輕靈也。又有時常每日練習身形亦和順,心中亦舒暢,忽然一朝,身形練著亦不順,腹中覺著亦不合,所練的姿勢起落進退亦覺不對,而心中時覺鬱悶,知者雲是到疑團之地也。其實拳術確有進步,此時不可停工,千萬不可被疑魔所阻,即速求師說明道理而練去,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之無不到,而吾拳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至此,諸魔盡去,道理不能有所阻也。邱祖云:「經一番魔亂,長一層福力也」。 第十二節耿誠信論形意拳 幼年練習拳術之時,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視同道如仇敵,自己常常自煩自惱,此身為拙勁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有友人介紹深州劉奇蘭先生,拜伊為門下,先生云:此形意拳,是變化氣質之道,復還於初,非是求後天血氣之力也。自練初步明勁之功夫,四五年之時,自覺周身之氣質,腹內之性情,與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之事,對於人所發之性情言語,時時心中甚覺愧悔。自此而後,習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矣。每見同道之人,無不相合。遇有技術在我以上者,亦無不稱揚之,此時自己心中之技術,還有一點吝嗇之心,不肯輕示於人。嗣又遷於化勁,習之又至五六年功夫,由身體內外剛柔相合之勁而漸化至於無此,至此方覺腹內空空洞洞、渾渾淪淪,無形無象,無我無他之境矣。自此方無有彼此之分,門戶之見,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或有練習未及於道者,無不憐憫而欲教之。偶遇同道之人相比較者,並無先存一個打人之心在內,所用所發皆是道理,亦無入而不自得矣。此時,方知形意拳是個中和之道理,所以能變化人之氣質,而入於道也。 第十三節周明泰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練體之時,周身要活動,不可拘束,拳經雲十六處練法之中,雖有四就之說(就者,束身也),束身非拘也,是將身縮住,內開外合,雖往回縮,外形之式要舒展,順中有逆,逆中有順,是故形意拳之道,內中之神氣要中正相交,外形之姿勢,要和順不悖,所以練體之時,周身內外不要拘束也。練體之時,不可拘束,然而所用之時,外形亦不可有散亂之式,內中不可有驕懼之心,就是遇武術至淺之人,或遇不識武術之人,內中不可有驕傲之心存,亦不可以一手法必勝他人。務要先將自己之兩手,或虛或實,要靈活不可拘力,兩足之進退要便利不可停滯。或一二手,或三五手不拘,將伊之虛實真情引出,再因時而進之,可以能勝他人也。倘若遇武術高超之人,知其功夫極深,亦見其身體動作神形相合,己心中亦讚美伊之功夫,亦不可生恐懼之心,務要將神氣貫注,兩目視定伊之兩眼之順逆,再視伊之兩手兩足,或虛實、或進退。相交之時,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剛我柔,彼短我長,彼長我短,亦得量彼之真假靈實而應之,不可拘定一成法而必勝於人也。如此用法,雖然不能勝於彼亦不能一交手,即敗於彼也。故練拳術之道,不可自負其能,無敵於天下也。亦不可有恐懼心,不敢與人相較也。所以務要知己知彼。知己不知彼不能勝人,知彼而不知己亦不能勝人,故能知己知彼,可以能勝人,而亦能成為大英雄之名也。 第十四節許占鰲論形意拳 一則 練形意拳之道,萬不可有輕忽易視之心。五行十二形,以為七日學一形,或十日學一形,大約少者半年,可以學完,多者一年之功夫足以學完全矣。如此練形意拳,至於終身不能有所得也。所會者,不過拳之形式與皮毛耳。或者又知此拳之道理精微,不易得之於身,而有畏難之心,總疑一形兩形,大約三年五年,亦不能得其精微,若於全形之道理,大約終身亦得不完全矣。二者有一,雖然習練,始終不能有成也。二者若是全無,再虛心求老師傳授。第一三害之病不可有,第二九要之規矩要真切,第三三體式要多站。九要要整齊,身子外形要中正,心中要虛空,神氣呼吸要自然,形式要和順。不如此,不能開手開步練習也。若是誠意練習,總要勿求速效。一日不和順,明日再站;一月不和順,下月再站。因三體式是變化人之氣質之始,並非要求血氣之力,是去自己之病耳(拙氣拙力之病)。所以站三體式者,有遲速不等,因人之氣質稟受不同也。至於開手開步練習,一形不順不能練他形。一月不順,下月再練;半年不順,一年練。練至身體和順,再練他形,非是形式不熟,亦是內中之氣質未變化耳。一形通順,再練他形,自易通順,而其餘各形,皆可一氣貫通。拳經云:一通無不通也。所以練形意拳者,勿求速效,勿生厭煩之心。務要有恆,作為自己一生始終修身之工課。不管效驗不效驗,如此練去,功夫自然有得也。 二則 形意拳術三體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頭、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極拳三派合一之體也。此式是虛而生一氣,是自靜而動也。太極兩儀至於三體式,是由動而靜也。再致虛極靜篤時還於本性。此性是先天之性,不是後天之性,此是形意拳術之本體也。此三體式,非是後天拙力血氣所為,乃是拳中規矩傳受而致也。此是拳術最初還虛之道也。此理與靜坐之工相合也。靜坐要最初還虛,俟虛極靜篤時,海底而生知覺,要動而後覺,是先天動,不可知而後動,知後而動,是後天忘想而生動也。俟一陽動時,即速迴光返照,凝神入於氣穴,神氣相交,二氣合成一氣,再有傳授文武火候老嫩,呼吸得法,能以鍛煉進退升降,亦可以次而行功也。因此是最初還虛,血氣不能加於其內,心中空空洞洞,即是明心見性矣。前者自虛無至三體式,是由靜而動,動而復靜,是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也。中者,是未發之和也。三體重生萬物張者,是靜極而再動,此是起鑽落翻已發也。已發,是拳之橫拳起也。內中之五行拳十二形拳,以致萬形,皆由此而生也。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動是未發之中也。動作能循環三體式之本體,是已發自和也。和者是已發之中也。將所練之拳術,有過由不及而之氣質仰而就,仰而止,教人改氣質復歸於中,是之謂教也。故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俗語云拳中之內勁是鼓小腹硬如堅石,非也。所以形意拳之內勁是人之元神元氣相合,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無過不及,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小而大,由一氣之動而發於周身,活活潑潑無物不有,無時不然,中庸云:「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是拳之內勁也。善練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三體式,無論變更何形,非禮不動(禮即拳中之規矩姿勢也),所以修身也。故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行止坐卧皆有規矩,所以此道動作是純任自然,非免強而作也。古人云:內為天德外為王道,並非霸術所行,亦是此拳之意義也。 第二章八卦拳 程廷華論八卦拳 練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師傳授,曉拳中之意義,並先後之次序,其實八卦,本是一氣變化之分(一氣者,即太極也),一氣仍是八卦、四象、兩儀之合。是故太極之外無八卦,八卦兩儀四象之外亦無太極也。所以一氣八卦為其體,六十四變,以及七十二暗足互為其用。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縮者,是由高而縮於矮,由前而縮於後。從高而縮於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而縮於後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於天,往遠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古人云:「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所以八卦拳之道無內外也。研者身轉如同幾微的螺絲細軸一般,身體有研轉之形,而內中之軸無離此地之意也。旋轉之,是放開步法,邁足望著圓圈一旋轉,如身體轉九萬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於身體剛柔,如玲瓏透體,活活潑潑,流行無滯,又內中規矩的的確確不易。胳膊百練之純鋼,化為繞指之柔;兩足動作,皆勾股三角;兩手之運用,又合弧切八線。所以數不離理,理不離數,理數兼該,乃得萬全也。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無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彌陀佛,行動不離聖賢之道。心中亦不離仙佛之門。非知此,不足以言練八卦拳術也;亦非如此,不能得著八卦拳之妙道也。第三章太極拳 郝為真論太極拳 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拳經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即此意也。又云: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或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捧履擠按也),工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倘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為人,用兩手,或身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外總要虛空靈活,工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或是自己與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著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工,無有伴侶之法則也。郝為真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用之法術,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 陳秀峰論太極拳 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與程廷華先生言游身八卦並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陳秀峰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並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程廷華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余遠,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節,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用亦各有所當也。 第四章形意拳譜摘要(略 第五章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意 余自幼練拳以來,聞諸先生之言,云:拳即是道。余聞之懷疑。至練暗勁,剛柔合一,動作靈妙,一任心之自然,與同道人研究,彼此各有所會。惟練化勁之後,內中消息與同道人言之,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故筆之於書,以示同道。倘有經此景況者,可以互相研究,以歸至善。余練化勁所經者,每日練一形之式,到停式時,立正,心中神氣一定,每覺下部海底處(即陰橋穴處)如有物萌動。初不甚著意。每日練之有動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日久亦有動之甚久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漸漸練於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書坐功,有真陽發動之語,可以採取。彼是靜中動,練靜坐者,知者亦頗多,乃彼是靜中求動也。此是拳術動中求靜,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經亦有「處處行持不可移」之言,每日功夫總不間斷。以後練至一停式,周身就有發空之景象,真陽亦發動而欲泄。此情形似柳華陽先生所云:復覺真元之意思也。自覺身子一毫亦不敢動,動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術之法以化之。內中之意,虛靈下沉,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穀道,內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和,綿綿不斷。當時尚不知採取轉**之理,而丹田內,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四五小時,方漸漸安靜,心想不動之理,是余練拳術之時,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於不練之時,雖言談呼吸,並不妨礙內中之真息,並非有意存照,是無時不然也。莊子云:「有真人呼吸以踵」,大約即此意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將此動物消化,暢達於周身也。以後又如前運用,仍提在丹田,仍是練拳趟子,內外總是一氣,緩緩悠悠練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穩處,動作練時,內中四肢融融,綿綿虛空,與前站著之景況無異。亦有練一趟而不動者,亦有練二趟而不動者,嗣後亦有動時,仍是提至丹田,而動練拳之內呼吸,轉**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轉息而轉之,從尾閭至夾脊,至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轉而不動者,亦有三四轉而不動者,所轉者與所練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後有不練之時,或坐立,或行動,內中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後甚至於睡熟,內中忽動,動而即醒,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後睡熟而內中不動,內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況。睡時,亦有如此情形,而夢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後,已知夢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後練拳術睡熟時,內中即不動矣。後只有睡熟時,內外忽然有虛空之時,白天行止坐卧,四肢亦有發空之時,身中之情意,異常舒暢。每逢晚上練過拳術,夜間睡熟時,身中發虛空之時多;晚上要不練拳術,睡時發虛空之時較少。以後知丹道有氣消之弊病。自己體察內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無減,以後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以上是余練拳術,自己身體內外之所經驗也,故書之以告同志。 拳術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其心,至於忽然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能到至誠之道者,三派拳術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見不聞之知覺。其餘諸先生,皆是見聞之知覺而已。如外不有測之事,只要眼見耳聞,無論來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閃。因其功夫入於虛境而未到於至虛,不能有不見不聞之知覺也。其練他派拳術者,亦常聞有此境界,未能詳其姓氏,故未錄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夜空晴的【武學】
※從武學中看丹道的蹤跡
※道教|張三丰不只有金庸筆下的武學太極功,《玄機直講》才是秘訣!
※【武學古籍】《拳經拳法備要》全本(一)
※第396期:百花武學講座(10)--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