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丹」蒙曼:正說武則天

  「小于丹」蒙曼:央視正說武則天

  -本報記者 孫 磊 見習記者 沈勇兵

  蒙曼:我欣賞武則天

  人民大學副教授孟憲實評價她說:「語言風格極具現代化,能淋漓盡致且極具人性地剖析各種歷史事件。

  《百家講壇》編導評價她說:「她可能會為《百家》創造新的高峰,她似乎是為這個講壇而生的主講人。」

  「學術超男」易中天稱呼她為「小于丹」。

  她在一片褒獎聲中登上《百家講壇》,成為「講壇」開辦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32歲)。

  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在《百家講壇》這個「造星工廠」的全力打造下,正從大學教授走向明星學者。

  11月27日,蒙曼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從未返工的主講人

  「接到《百家講壇》的邀請時猶豫過嗎?」記者開門見山提出疑問。

  「沒有。」蒙曼的回答也是快言快語,「對教師來說,所做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從本質上來說,《百家講壇》和學校的講台沒有任何區別,我沒有理由拒絕它。」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種想法,蒙曼對《百家講壇》出奇地適應。節目編導張長虹誇獎她時曾說:「錄節目時,從未返工,在講壇中絕無僅有。」

  據記者了解,蒙曼上百家講壇的過程很簡單,先是人民大學副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向央視推薦了蒙曼。接著節目製片方專程到中央民族大學聽她上課,因覺得她所講的主題、風格都與節目適合,因此在今年1月底讓她進行試講,3月份正式開始錄製。

  「雖然之前沒有上過電視,但是我並沒有覺得緊張,對我來說,還是像上課一樣,只不過聽眾換了,他們年齡層不同,又來自不同領域和行業。」

  蒙曼對自己的演講風格也是相當自信:「我不會簡單地按照時間線索去講述,也不會平鋪直敘地介紹整個事件的起落,而是帶著問題講,用懸疑去吸引讀者,這是與傳統講法最大的區別。」

  「我和武則天挺有緣分」

  談及為何選擇武則天這個人物時,蒙曼直言是與節目組「不謀而合」。

  「說實話,我和武則天還挺有緣分的:我在本科教學實習時講的是武則天,後來到中央民族大學求職試講時也是講的武則天,這次上《百家講壇》講的還是武則天。」蒙曼笑著補充說。

  事實上,蒙曼讀碩士、博士的時候研究專業就是隋唐史,在史學界看來,武則天在隋唐史里是一個無法跨越的人物。

  蒙曼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對武則天的欣賞:「武則天確實偉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無動於衷,所以願意為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經歷和感情。」

  一說到武則天,蒙曼的語速明顯加快了:「武則天的定論就是一個傑出的女政治家。我個人也是這樣看的,她的權力得到了正面運用。這也是她與慈禧、呂后的區別。與此同時,武則天也是一個被歪曲很多的歷史人物,說她殺兒子、殺女兒、包養男寵啊,有一些是真的,但很多都是假的。在歷史貢獻問題上,武則天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轉型,由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型。」

  走紅只是時間問題

  《百家講壇》的造星效應是顯著的。

  雖然到11月27日為止,蒙曼主講的《百家講壇》只開播了七期,但是在觀眾中卻產生了相當大的反響。目前百度里已經有蒙曼的貼吧,她的粉絲們自稱為「鰻魚」。許多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還在網上打聽如何能聽到蒙曼上課。

  對此,蒙曼顯得很驚訝:「都有貼吧了呀,我還不知道呢,在學校里也沒感覺有什麼變化呀。以前我在學校開社會史、宮廷政治史一類的選修課,來聽課的學生曾經達到200人。不過,我現在在帶研究生,不上大課了,可能其他同學暫時沒機會聽我上課了。」

  在網路上,粉絲們對蒙曼在《百家講壇》中的表現評價甚高,稱之為「語言流利,妙趣橫生,玄機不斷,層層深入」。但也有網友發帖稱:「整個節目的編排太單調,蒙曼口才一般,講的就像是背書一樣,很難吸引人。」

  不論是捧是罵,蒙曼的走紅似乎只是個時間問題。但蒙曼表示,自己還是會以正常生活為基準,「我的教學、科研任務都很重。」

  蒙曼全面揭秘武則天

  武則天「殺長子」之謎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正因為她的特殊身份,給這位女政治家帶來 許多罵名,其中就包括為了登上皇位毒殺長子李弘。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蒙曼認為這種說法應該屬於歷史誤判。李弘是武則天和唐高宗的第一個兒子,隨著武則天成為皇后,李弘也子以母貴,當上了太子。因為和母親的這種特殊關係,小時候的李弘備受寵愛和重視,8歲就開始監國聽政,積累行政經驗。

  但被寄予了厚望的李弘卻並不具備人君應有的素質。他的身體比高宗還差。高宗得風疾(心腦血管疾病)是在成年之後,而李弘從小就體弱多病。

  根據《舊唐書孝敬皇帝傳》的說法,李弘患的是瘵病,就是肺結核,這在古代是很難治的一種消耗性疾病。正因為身體不行,李弘雖然頻頻受命監國,但也無法真正親理朝政,總要委政宰相,從而引發了他與武則天之間的權力衝突。

  高宗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武則天因為長期參政,對朝政已經有相當的影響力。而李弘一方,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監國次數的增多,身邊也已經積累起了一批自己的勢力。如果唐高宗去世,這批人將和新皇帝一起組成新的政府。到那時候,武則天還能夠控制政權嗎?

  即便如此,蒙曼認為,武則天當時仍然沒有殺死兒子的必要。

  「武則天以一個妻子的身份能夠駕馭唐高宗,未必不能以一個母親的身份駕馭李弘。況且,李弘病體纏綿,是否能活得比唐高宗長還是問題,武則天何必要冒這樣大的風險殺死他呢?」

  因此,蒙曼判斷,李弘的死應該如《唐實錄》、《舊唐書》的記載所言,是肺結核晚期,自然死亡。

  武則天避位之謎

  一般認為,武則天的權力欲強烈,但是,蒙曼介紹說,武則天也曾經主動要求解除權力,放棄來之不易的皇后身份。

  麟德元年(664),武則天取得了和高宗李治一起上朝的權力,從此垂簾聽政,與高宗並稱「二聖」。

  可是,就在4年之後,咸亨元年(670),武則天卻又向唐高宗提出避位,要求放棄皇后的名號。

  分析這段歷史,蒙曼覺得武則天此舉實為以退為進。理由有三:

  第一,咸亨元年,唐朝政府出現暫時的困難局面,需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咸亨元年,常勝將軍薛仁貴討伐吐蕃,結果全軍覆沒。這可是唐朝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軍事慘敗。其次,咸亨元年天下大旱,關中饑饉,朝廷不得不下詔任由百姓往各州逐食,政府班子也準備東幸洛陽,解決吃飯問題。而武則天此時還面臨著個人的困境。她的親信許敬宗因為年老退休了,武則天一下子面臨著朝中無人的困境。另外,武則天的母親楊夫人也在這一年去世了。這讓武則天又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幫手。在個人勢力下降的情況下維持強硬姿態會招致反感,而武則天針對時局作出避位表態,容易贏得天下人的諒解。

  第二,對高宗擺出低姿態,容易換取唐高宗的同情。武則天請求避位,就意味著向唐高宗表態,我雖然和你合稱二聖,但是依然在你的領導之下,我的命運由你決定。

  第三,以一個皇后的身份要求對國事負責,等於把唐高宗逼到了非常尷尬的境地。因為責任和權力具有對等性,如果接受武則天辭職,就等於肯定了武則天的政治地位,這是一個皇帝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唐高宗拒絕了武后的避位請求。

  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的辭職既為她贏得了天下人的諒解、皇帝的同情,還讓她的皇后位置更加穩定,堪稱以退為進的政治妙棋。

  唐高宗力促天后攝政之謎

  在大多數人看來,武則天對唐高宗應該是絕對掌控的關係,但蒙曼認為,武則天與唐高宗的關係並不是這樣的,他們不僅僅是平等的關係,他們更是戰友,存在很多共同的目標。

  太子李弘因病去世後,他的弟弟李賢被立為太子。但是,在李賢入主東宮三個月後,唐高宗忽然召集宰相商議,要讓天后(武則天時稱天后)攝政!這是怎麼回事呢?

  蒙曼稱,所謂攝政就是臨朝稱制,這是一項非凡的權力,如果這個動議通過,武則天就將獨自面對群臣,處理國政,而唐高宗就等於退出政治舞台,武則天的地位將等同於皇帝,只不過沒有皇帝的頭銜。

  那麼唐高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有人解釋為唐高宗病體難支,有人則指責唐高宗昏庸,不愛江山愛美人。蒙曼認為這兩種解釋都很難成立。

  「首先,如果唐高宗真的病體難支,可以直接傳位給太子,當時的太子李賢已經二十二歲,隨時可以接班親政。其次,唐高宗並不是一個昏聵的皇帝,他和武則天的關係也應該是以他為主的二人合作,因此沒有理由認為他會為了取悅武則天而放棄統治。」

  那麼,唐高宗為什麼要提出天后攝政的議案呢?蒙曼認為,這個提案恰恰證明了唐高宗的權力慾望。當時的唐高宗已經纏綿病榻,無法親政。如果他傳位太子,那就只能當太上皇,而當太上皇就意味著徹底放棄權力,永遠不能再收回。而如果讓武則天攝政,一旦唐高宗身體好轉,他還可以收回權力。

  「所以說,唐高宗讓武則天攝政,不是因為他不愛江山愛美人,恰恰是因為他太愛江山了,即便身患重病,也不能讓別人,哪怕是親生兒子奪走!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他為什麼不怕武則天取代自己的位置呢?我想,我們之所以覺得武則天可能奪取權力,是因為我們是站在今天的位置回頭看歷史的,我們知道了武則天最後當皇帝的結局,才會認為給她任何一點權力都是危險的。但是,唐高宗不可能有我們這種事後的聰明,在武則天以前,無論皇后多麼有權力,最後都沒有取代皇帝,所以,唐高宗沒有這種防範皇后的先見之明也就不足為奇了。」

  天后攝政的議案最終因為大臣的反對沒能實現。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到,武則天的崛起其實是她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縱橫捭闔的結果,而唐高宗在此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並不是我們心目中懦弱丈夫的角色。

  武則天私生活之謎

  對於武則天的私生活,蒙曼認為,武則天一共有四個男寵,這是事實。應該從兩個角度評價這個事情。第一,武則天是皇帝,而中國古代的皇帝都是三宮六院,武則天沒有超越一般皇帝。第二,在她當皇帝的大部分時間裡,她一直力圖把男寵控制在私生活的範圍內,男寵的參政能力有限。

  武則天第一個男寵是薛懷義,他原名馮小寶,在白馬寺出家當和尚。唐太宗死後,武媚娘(武則天)作為太宗的嬪妃,都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為尼。白馬寺和感業寺只有一牆之隔,二人因此相識。

  唐高宗死後,武則天就讓馮小寶隨便出入後宮,為了掩人耳目,對外說是讓馮小寶進宮搞建築,後來又把他的名字改為「懷義」,賜給他薛姓。

  薛懷義憑著過人的聰明,加上當年的感情,很得武則天的愛惜。

  武則天寵薛懷義寵了大概十年左右,又寵上一個叫沈南蓼的御醫。薛懷義出於嫉妒,一把火燒掉了耗資巨萬的萬象神宮,武則天卻不予追究。而後薛懷義日益驕橫,終於引起武則天的厭惡,指使人將其暗殺。薛懷義死後,已過中年的沈南蓼溫和有加,卻身心虛弱,滿足不了武則天的要求。

  武則天七十多歲的時候,又有了兩個男寵,一個叫張易之,一個叫張昌宗,這兩個人很年輕,長得很白,武則天開始並不敢把他們公開弄到宮中,而是以讓他們到宮裡寫書作幌子。她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寵了八年,最後這兩個人一直陪她到死。

  蒙曼稱,武則天最終被政變廢黜與男寵有關。因為二張在後宮恣意專橫,結黨營私干預朝政,引起了眾怒。終於在神龍元年,張柬之等策動了「宮廷政變」,殺掉二張,武則天也在病榻上被「請」下御座,讓位於中宗。

  千古女帝,史家觀點大PK

  歷史上對於武則天這一唐初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褒貶不一。從唐中宗時期起,陸贄、李絳、宋洪邁,清趙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則天,對她的評價很高。隨著宋明理學的發展,男尊女卑思潮的泛濫,對武則天的歷史評價也越來越低。那麼,現代史學界對武則天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11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隋唐史專家吳麗娛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新中國成立後,史學工作者擺脫了封建倫理的觀念束縛,開始從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及其對歷史發展的貢獻評價其歷史地位。」吳麗娛告訴記者,「人們對武則天的看法也發生重大變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肯定武則天的還是居多。」

  據介紹,在武則天是非功過的問題上,史學界總體上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武則天是一個遭否定的歷史人物。熊德基先生在他的論著中稱:武則天以阿諛奉承的手段騙取信任,當上皇后,掌握大權;培植黨羽,建立宮廷奸黨集團;用兩面派手法擴大權勢消滅異己;任用酷吏實行恐怖政策,崇信宗教,愚弄人民;失掉安西四鎮,危害國家的統一。總之,武則天上台是「歷史的一次逆轉」,全面倒退,使「唐朝的全盛時期的到來,比量明清都要推遲三五十年」。還有的專家補充說:武則天打擊士族不具有調整生產關係的關鍵意義,因此不能把這看成她的功績。又指出她破格用的人是幫她剷除異己的酷吏和擁護她稱帝的小人;她並沒有緩和高宗以來的階級矛盾,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激化。她過大於功,是一個應否定的歷史人物。

  另一種意見認為,武則天的歷史地位應當肯定。她繼承了唐初「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天」的省徭役、不奪其時的政治方針,比較重視農業,獎勵農桑,興修水利,因此,社會經濟上升,人口增長。同時認為,她是注意破格用人,知人善用的,不僅在當時,也為開元初保留了許多有作為的政治家。還認為,她在鞏固封建國家邊防,改善唐和邊疆民族關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此外,她還保持了唐太宗的納諫作風。在她當政時期,階級矛盾還是比較緩和的,貞觀以來的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對開元全盛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但是,史學界在肯定武則天的同時,對她任用酷吏,大肆殺人,崇信佛教也作了深刻的批判,並指出她是一個封建時代的專制君主和地主階級最高政治代表。

  「我認為武則天是鞏固發展了當時的政治基礎,沒有武則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沒有玄宗的『開元之治』。」吳麗娛向記者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但目前對武則天本人評價上,還沒有一個定論,大多學者研究的只是跟武則天有關的歷史事件或者當時的政治制度等,一般都是從客觀的角度去評價的。」

  一代女皇的淫亂野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一的一個女皇帝。人們說到皇帝,常常會首先想到「三宮六院」、「佳麗三千」。那麼作為女皇帝是否也需要「三宮六院」、「俊男三千」呢?

  據野史記載,武則天稱皇帝後,後宮養了很多面首,其中武則天較為寵幸的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和沈南蓼、薛懷義等。但風流的武則天一旦有了性自由以後,她是不可能只擁有幾位面首就滿足的。她開始大膽放縱自己,嗜欲無度,通過各種渠道為自己搜羅面首。

  武則天面首的來源有很多渠道,首先是一些朝廷大臣為討好女皇,自薦為武氏廣擇「美男」,如挑選美女一樣,挑選貌美體健的男子,結果被選入宮中的,個個貌比潘安。然而選嬪妃有姿色就夠了,但作為面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不夠的,綉幃之間,武后不能夠隨心所欲,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可憐那班徒有其表的俊男兒,往往進宮不出三五天就被侍衛捆了手腳,扔在御苑的萬生池中,餵了蛇蠍。

  其次,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太平公主所獻。作為武后的女兒,太平公主獨具慧眼,一眼看穿母后的苦楚,於是親自出馬,以身試驗,終於物色到難得的「寶物」,送予母后。張易之、張昌宗、沈南蓼這些以「陽道壯偉」而受武則天寵愛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經過太平公主親自體驗、細心挑選的。唐朝享樂事件中,母女共用一男,大家共享,也成為時尚。

  另外,還有一個渠道就是那些自我感覺很好的男子向女皇「毛遂自薦」。

  據《舊唐書》載,柳良賓是由自己的父親推薦的,同時被薦的有侯祥雲,「子良賓潔自美鬚眉;左監門衛長吏侯祥雲陽道壯偉,過於薛懷義,專欲自進奉宸內供奉」。除了自己的女兒推薦、官僚推薦、男寵自薦,武則天還經常密派宮廷內的官員到民間秘密搜羅。據說當時宮中女才人上官婉兒就曾接受過這樣的任務。上官婉兒出發前,武則天還就如何挑選男子向她面授機宜:男子鼻子大、隆直,必陽道壯偉。

  經過這眾多途徑,武則天的後宮自然「面首三千」了。為了對這些面首加以管理,公元698年,則天女皇成立了控鶴監。控鶴監是則天朝所獨設的一種機構,它的設立,大概是與則天女皇的崇道思想有關。

  公元699年元月,則天女皇又設控鶴監丞、主祭官;到了公元700年初,則天女皇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與過去「三宮六院」無異,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

  「戲」說武則天

  根據曠世女帝武則天改編的影視作品也不勝枚舉,而多數帶有戲說的成分。

  李麗華版

  戲說指數

  《武則天》

  1963年出品

  在這部由邵氏公司出品的電影中,出身梨園世家的李麗華成為了「銀幕武則天第一人」。

  潘迎紫版

  戲說指數

  《一代女皇》

  1985年出品

  這部經典之作當時在台灣創造了收視神話。潘迎紫版武則天更具有女皇風範。

  歸亞蕾版

  戲說指數

  《大明宮詞》

  1999年出品

  歸亞蕾把武則天演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股天生皇族般的氣質。

  馮寶寶版

  戲說指數

  《武則天》

  1984年出品

  馮寶寶扮演的武則天成為了大家的摯愛,可以說她將一代女皇的獨立與倔強凸顯得最為強烈。

  劉曉慶版

  戲說指數

  《武則天》

  1995年出品

  這部央視大戲跨度長,較為尊重歷史。已44歲的劉曉慶使出了渾身解數,把武則天從十幾歲不諳世事的少女一直演到老。

  賈靜雯版

  戲說指數

  

  《至尊紅顏》

  2003年出品

  典型的戲說版,武則天若真要像她那樣,早被弄死過千回了。

  個人檔案

  蒙曼,1975年生,滿族人。1992年至1999年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隋唐史專業,獲博士學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


推薦閱讀:

唐高宗與武則天乾陵
武則天退位之謎:武則天是怎麼下台的?
武則天挑選男寵的三大條件,您都符合嗎?
武則天連親人都殺,為何讓他得以善終?
武則天27  小寶興衰

TAG:于丹 | 武則天 | 蒙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