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11:日本災後半年遊記

2011-09-15 07:55:15 加藤嘉一 「3.11發生後,陷入低谷的外國人赴日游最近逐漸復甦,來自歐美、韓國、台灣等遊客人數已經恢復到災前水平。中國遊客人數也在慢慢恢復,但從其經濟增長規模和速度,以及政府對中國個人遊客赴日簽證放寬等現狀看,恐怕不是特別理想。」

9月11日,災後半年的紀念日之際,日本觀光局一名高官在東京對我說。

2011年5月21至22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日本,先赴重災區,與當地災民們進行交流,然後出席中日韓首腦會議。與溫總理交流的這位高官跟我分享感想:「溫總理對我們說,中方準備通過促進觀光事業支援日本的災後重建,並對日本與中國之間的觀光交流給予高度的重視。」

據他介紹,溫總理回中國後,中國旅遊局局長立即率領100多名有關人士訪問日本,與日方同行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意見。日本觀光局北京代表處所長回顧當時的情況對我說:「溫總理和旅遊局局長訪日,其政治意義相當重大。緊接著,中國傳媒界,尤其是官方媒體改變此前態度,開始積極關注日本觀光業。不少媒體來採訪我,進行相關報道。此前,他們是很冷漠的,中國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國家。」

綜合各方面消息,大約從6月份開始,中國遊客的赴日情況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但大部分都是少數或個人游,而個人遊客的八成以上屬於首訪。日本政府正在探索「如何才能使他們再訪」。另外,受到「核恐慌」影響,大規模的團隊游和中學生的修學旅行「始終處於低迷狀態」。

我在東京參加「日本觀光業復甦戰略會議」時,國會議員、地方官員等就災後回祖國去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在農業、水產業、紡織業等產業進行研修的年輕人至今仍然『不回來"的狀況唉聲嘆氣,並對我打聽:「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其它國家的留學生、工作人員都早就回來了,他們過得很好的,除非住在離福島核電站20公里以內的地方,對人身沒有任何傷害。怎麼僅有中國留學生這麼消極呢?」

我回答說:「我認識的大部分年輕人是願意回來的,他們對日本有感情,希望能夠與日本國民共度難關。要命的是家長,中國家長捨不得把孩子放走,非要干涉或溺愛不可,嚴重不利於孩子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當然,這也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有關。今後政策如何放寬,也與物價、房價上漲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等一系列狀況息息相關。我想,前景不容樂觀。」

至於「如何重新吸引中國遊客和留學生赴日」這一戰略議題,我在內部會議上提倡「官民一體」。

首先,中央政府必須做到主動傳播能夠使外國遊客放心的信息。與核輻射相關的信息尤其關鍵,政府發言人必須不斷應用各種最新數據證明「日本是外國人宜居、安全、人性化的社會」。

其次,作為行政上的支持,政府也應該逐步放寬簽證限制。2011年9月1日開始,中國個人赴日游簽證之門檻進一步放寬,把2010年設定的「富裕階層,有一定經濟水平,在政府機關或大企業工作的人能在日本居留15天」改成「有一定經濟水平(大約年薪10萬元以上群體)的人可居留30天」。相信,這一門檻今後繼續放寬下去。

2010年,中國人訪日人數為141萬次(韓國244萬;台灣127萬;美國73萬;香港51萬),相比之下,日本人訪華人數為332萬次(韓國人為320萬次)。隨著日本政府放寬簽證政策,中國赴日人數必將遞增,兩國間的「互訪」達到均衡將是時間問題。另外,2009年10月,在鳩山由紀夫首相和前原誠司國土交通大臣的主導下,內閣成立了「觀光立國推進本部」,把觀光定位為日本經濟成長戰略的核心領域,並提出「外國人訪日人數3000萬」的宏偉目標。政府把時間表設定為「2010年1000萬、2013年1500萬;2016年2000萬;2019年2500萬;2025年左右3000萬」。據觀光局統計,2010年訪日外國人次數為861萬,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地方政府該做什麼呢?這些天,我赴外地參觀,考察日本地方城市的旅遊現狀。我再次發現,日本社會是充滿多樣性的、觀光資源相當豐富的公民社會。

從東京站乘坐1964年開通的東海道新幹線,在京都換乘前往奈良。這兩座代表日本的古都之間僅有半小時的距離。從奈良站出來就碰到了野生的小鹿,這些小鹿不怕人,完全融入了奈良市的城市。我眺望四處,大大小小的寺廟林立,包括東大寺、藥師寺、唐招提寺、興福寺等,氛圍與關東地區完全不同,當地人熱情,好客。

我入住的「奈良酒店」,是奈良最古老的傳統旅館。我早上要到旁邊的奈良公園與小鹿一起跑步,但不知道怎麼走。年輕的女服務員就主動陪同我,親自帶我到公園。我有點擔心,問她:「你會不會耽誤工作,沒事吧?」她說:「沒事,我也很開心,咱們好好參觀吧。」

退房離開酒店時,針對我一名遊客,酒店五名骨幹工作人員都走到門口,直到我坐的計程車消失之前,他們始終以45度的姿勢鞠著躬。這令我感慨,日本最大的觀光資源還是人,還有由人提供的貼心服務。這一點與占日本國土60%的森林和環繞島國的大海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晚上,乘坐火車返回兩天前路過的京都。京都比奈良繁榮很多,折射著國際大古都的風格。我從京都站出來打車,去東山區八坂神社附近的小旅館入住。住一晚1萬日元,含早餐,衛生間是共用的,這是一家位於小丘上、有著京都傳統風格的旅館。老闆介紹說:「歐美的遊客最多,他們被日本傳統風格所吸引,尤其喜歡榻榻米和溫泉,還有日式早餐,他們也很喜歡吃納豆。」

我第二天參觀的銀閣寺實在太優美,文明14年(1482年)由室町幕府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建立,叫東山殿,至今通稱銀閣寺。當天,碰到了不少外國友人。大家被傳統的日本文化所吸引,集體感嘆說:「Beautiful!」「Incredible!」這令我自豪,銀閣寺反映出日本人自古以來堅持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文明。

離開京都,再次乘坐東海道新幹線,前往我的家鄉伊豆半島,在三島站換乘「伊豆箱根鐵道」,到達伊豆長岡,入住著名的「古奈別莊」。溫泉、日式建築、庭園、榻榻米、還有服務,作為伊豆人,我為家鄉感到自豪。

旅館的老闆娘竟然是我的小學校友,雖然比我大40歲,年齡上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我們能聊到一起。我們用伊豆方言聊天,她對我說:「我只有一次接待過中國遊客,幾位顯得很富裕的女性來集體旅遊,最近少了很多。隨著災後日本地方城市不景氣狀況進一步惡化,觀光業受到巨大打擊,從業者不得不以『低價牌"展開競爭。但這樣不好,我們是從事高端服務業的,不能以低價來犧牲質量,你說呢?」

我完全同意,無論是家電、汽車,還是旅遊業,日本要打的不是「低價牌」,而是真正的「品牌」,無疑是由服務、維修、環保、健康、人性化、耐用程度等各方面的質量組成的Made In Japan。

突然想起上次跟佳能公司經營者聊天,他跟我分享決心說:「三星當然很厲害,人家稅收也低,日本稅收很高,勞動成本也不低,我們不能跟三星打價格戰,我們要追求的,哪怕昂貴一點,我們數碼相機的質量必須世界第一,必須最為耐用。」

我跟地方政府官員交流時表示說:「你們應該積極邀請中國記者、導演等訪問參觀,他們對日本鄉村風俗文化特別感興趣,無論是做專題報道,還是拍一部電影,日本的觀光資源一定能夠令人滿意。」

完成地方考察,回到東京,順便去參觀著名電子街秋葉原。所有家電店都有會講中文的人員,中國消費者還是巨多,一次購買力相當強。從JR秋葉原站出來,就看到了很顯眼的問訊處。一位中年女員工正在進行貼心服務。我在旁邊觀察10分鐘,日本遊客、歐美遊客、阿拉伯遊客、俄羅斯遊客、中國遊客等紛紛過來,打聽「某某店怎麼走?」「這裡能用銀聯卡嗎?」「有沒有存包處?」等等。

那位女員工相當熟悉業務,拿著地圖和海報,精通日文、英文、中文,基本屬於母語水平。我過去偷偷看了下她的「名牌」,她姓王。


推薦閱讀:

日本的影視作品中為什麼經常出現名字叫錯的吐槽梗?
為什麼部分日本明星仍然是非主流的髮型?
日本房產是否比北京上海便宜?具體原因是什麼?
關於京都大學的AAO制度
高價鏡框與平價鏡框有什麼佩戴上的區別嗎?

TAG:日本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