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善孝為先,但不可愚忠也不可愚孝

儒家提倡孝,特別是漢代獨尊儒術,以孝治天下,每一個皇帝去世以後,在謚號前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講:"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後代流行於世的一對口號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今人稱此口號為愚忠愚孝。人們以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這種愚忠愚孝的。其實不然。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君臣關係是對等的關係。雖然說"君為臣綱",但並不是絕對服從的關係。儒家有的說"君不正臣投別國",有的說無道之君,要誅之,或者換掉。

關於孝的問題,孔子也不是主張愚孝。在《韓詩外傳》有這麼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蘇醒過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讚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在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拿著大棒亂打,如果打死、打傷或者打成殘廢,他冷靜後會感到十分懊悔。這會給父親的心靈上留下沉重的陰影,永遠無法擺脫。這是"不逃"給父親造成的精神創傷。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親的盛怒,避免給父親造成精神傷害。不管當時魯國人怎麼誇獎曾參,孔子還是嚴肅地對待此事,以便給後人留下正確的意見。很顯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說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該死的,就不能輕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戰國後期的大儒荀子認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當魯哀公問孔子:"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孔子沒有回答,出來告訴他的學生子貢說:"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同上)子從父,怎麼能說是孝子呢?臣從君,怎麼能說是貞臣呢?要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從命,才可以說是孝、是貞(忠)。可見,聽話、盲從的,孔子不認為就是忠孝的臣子。

按儒家文化的本意,忠是下屬對所分擔的職責、事業的忠誠即忠於職守、誠實守信,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對上司所分配工作恪盡職守、認真負責。並沒有人身依附關係的所謂無限忠於。「良鳥則佳木而棲,良才擇明主而仕」,這就是有選擇的忠誠,並沒有愚忠,按儒家思想的本意,只有兒女對父母及晚輩對長輩、後人對祖先行跪拜禮,哪有天下人對皇帝老兒行跪拜禮的道理呢??這是封建御用文人對儒家文化的歪曲、篡改、閹割,是對皇帝老兒淫威的屈從、是對百姓意志的強姦。由此可見,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忠誠」是指對單位領導分配給自已所主管的工作要「忠於職守、誠實有信」盡職盡責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不是指對領導個人的奉承、討好、巴結,像哈巴狗一樣做領導手中的寵物;目前有些公務員,對本職工作馬馬虎虎,對領導個人比對他爹還孝順。這些不良公務員對上司點頭哈腰像哈巴狗一樣、對下屬和老百姓盛氣凌人像惡狼一樣。

對父母的孝順,絕不是愚孝,<<弟子規>>中就講父母有過怎麼孝的問題: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也就是說: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這裡有愚孝嗎?


推薦閱讀:

弘揚孝道 不能變成愚孝
婆媳長達8年的戰爭,讓我老了20歲?
愚孝,對婚姻是一種巨大傷害

TAG:愚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