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絕妙華章背後的故事共129頁 作者:望於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07 17:03 作者:望於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14 00:47 第六十三句 孝當竭力(1) 《說文》中說:「孝,善事父母者。」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所養,沒有一個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所以最初的「孝」並不屬於道德範疇,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然情感。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 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孝」字,「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和封建皇權的道德準則。有人認為,「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有人認為,「孝」是扭曲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制約中國社會發展的文化糟粕。為什麼有這麼巨大的反差呢?作為一種自然情感,「孝」和道德規範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當社會上長期通過倡導來實現一種情感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道德的軌道上來。從西漢開始,統治者把「孝」泛政治化,使孝道完全僵化為一種道德教條,進而成為專制社會皇權的一種附屬物,淡化了自然情感的本質。 三下五除二 一說到孝,自然會想起一句名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很多上些年紀的人會經常以此為理論依據,勸說年輕人趕緊結婚生子,否則就是不孝。我就多次聽過這種勸說,但是以我目前的狀況,無力在贍養父母的同時又撫育下一代,如果真的有了下一代,對父母在精神上的關懷和物質上的給予都會減少很多,又怎能稱為孝呢? 這句名言是誰說的呢?原來是孟子他老人家。孟子的這句話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古至今,無數人為了有「後」(這個「後」必須是兒子,女兒都不行,就算女兒當了皇后也不算是「後」)而無所不用其極,有過繼的,有抱養的,還有借腹生子的。當然,因涉及爵位世襲和財產繼承等問題,也不是說隨便弄個孩子來養就行,比如唐律規定,無子者可以在輩份相當的同宗中選擇男孩收養,對於收養異姓人家孩子的,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提供孩子的人也要挨五十大板。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後,仍有人踏踏實實苦耕耘、一心一意要兒子,如果生了個女兒,就接著生,非要創造一個帶「把」的才行,於是,在一段時期內,小名叫「招娣」、「來娣」的女孩特別多。 在「孝」這個問題上,難道作為儒家開山鼻祖之一的孟老夫子除了創造人類、傳宗接代就沒點更高層次的追求了?難不成他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成員?讓我們聯繫上下文,研究一下孟子到底在說什麼。 《孟子 離婁上》中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段話給我們留下了兩個迷題:一個是 「不孝有三」指的是什麼內容,另一個是「無後」是什麼意思。 後人開動腦筋,試圖揭開孟子留下的迷題。東漢經學家趙歧在《十三經註疏》中認為:「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意思是說:按照禮法來說不孝有三種類型:一是絕對聽話乖孩子型,父母錯了也不指出來,陷父母於不義;二遊手好閒懶漢型,甘當「啃老族」,面對貧窮的家境和年邁的父母,仍不去想辦法當官賺錢;第三種是自由自在單身型,不討老婆沒孩子,斷香火絕後代。 趙歧的這種觀點被普遍接受併流傳至今,儼然成為對孟子「不孝有三」說法的最權威解釋。不過,也有不一樣的聲音,如元代戲曲作家高明在《琵琶記》中寫到:「他生不能養,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這三不孝逆天罪大,空設醮,枉修齋。」 《琵琶記》寫的是一個叫蔡伯喈的人,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進京趕考,留下老婆趙五娘在家奉侍雙親。蔡伯喈本無心於功名,但他太有才了,隨便那麼一考就中了狀元,被牛丞相看中,強行招為女婿。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又躲不掉。正趕上災荒之年,蔡伯喈雙親亡故,趙五娘靠彈琵琶賣唱賺路費去京城找老公。最後的結局是夫妻大團圓,蔡伯喈辭官,帶著舊婦和新妻一起回家守孝,並得到皇帝的表彰。「蔡伯喈」這個名字在古代跟現在的「王濤」、「李明」一樣,比較熱門,據考證,除了《琵琶記》里虛構的這個之外,各種文獻上記載的曾真實存在過的蔡伯喈就有四人(包括蔡邕,字伯喈),另外,《太平廣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叫蔡伯喈的鬼。這還不算,蔡伯喈還被人當成炒做菜高手,成為「廚神」候選人呢!明代馮夢龍編寫的《古今笑史》中說:「江南一驛吏,以幹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曰:『驛中畢備,請閱之。』刺史入酒室,見一像,問之,曰:『是杜康。』又入茶室,見一像,問之,曰:『是陸鴻漸。』刺史大喜。又一室,諸菜畢備,亦有一像。問之,曰:『是蔡伯喈。』刺史大笑,曰:『此不必。』」 杜康是釀酒業的祖師爺,陸鴻漸就是陸羽,精於茶道,被譽為「茶仙」。這個驛吏認為姓蔡的名人肯定是炒菜高手,於是把蔡伯喈當成廚藝界的鼻祖了。有些說法就是通過這種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方式流傳下來的,最終難辨真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解釋就屬於這種情況。 高明列舉的「三不孝」與孟子的話似乎沒有什麼關係,更沒有「無後」這一項內容,所以人們更願意相信趙歧的解釋。但是,請繼續往下翻閱《孟子》,你又會發現問題:《孟子 離婁下》中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先生也真是的,剛說完「不孝有三」,這裡怎麼又整出個「不孝者五」來呢?既然這樣,我們為何不來個「三下五除二」,從後面的五個裡面找出前面的三個來呢?還等什麼,趕緊找吧!但是將趙歧的解釋的三不孝與孟子的五不孝對比一下,你會發現,除了「家窮親老,不為祿仕」與「惰其四支」稍微沾點邊之外,其他幾個連邊都沾不上!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問題可能就在這個「三」上。「不孝有三」中的「三」,不是一個確數,而是一個概數,表示很多,與「三思而行、三緘其口」中的用法是一樣的,還有舊時商鋪通用的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中的「三江」,不是指固定的三條江河,而是流河水系裡眾多江河水道的總稱。孟子的意思是說,不孝有很多種,「無後」最為嚴重。 按照趙歧的解釋,「無後」的意思就是沒有後代,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這種解釋似乎有點牽強:舜不是為了解決後代問題才娶妻的,而是堯帝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來考察他居家過日子時的品行,而且在孟子的著述中,再也找不出一處以沒有後代為不孝的說法來。於是,有人認為孟子說的「無後」,不是沒有後代的意思,而是指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責任。按照這種解釋,孟子的那段話應該這樣解釋:「不孝有很多種,以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責任為最嚴重。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老婆,就屬於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責任,不過,由於舜和他父母的特殊關係(總是想弄死舜), 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父母,也可以視同為稟告過了。」這種解釋似乎更為合理一些,我們還可以進行簡單的驗證。《論語 為政》中說:「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無違,不是說要完全順從父母、做個逆來順受型的乖孩子,而是說不要違背「禮」,「禮」是怎麼要求的就怎麼做,這就是無違;做到了「無違」,就是孝,相反,「違」就是不孝。孟子的思想與孔子是一脈相承的,孟子說的「無後」,很可能就是孔子說的「違」。孟子的原意是不是這樣的呢?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永遠無法得知了。 我們在讀《論語》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孔子對於孝的解釋,基本上類似於就事論事,每一次都不一樣。子游問孝,孔子說要「敬」;孟懿子問孝,孔子說要「無違」;子夏問孝,孔子說「色難」;孟武伯問孝,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等等。此外,《禮記 檀弓下》中記載:「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子路感慨自己太窮,在父母活著的時候沒辦法讓他們有足夠的物質享受,在父母去世的時候沒有辦法舉辦隆重的葬禮。孔子說:雖然只有一般的飲食條件,但只要一家人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在一起生活,那就是孝。這些例子說明,孔子更多地認為孝是一種自然情感,是因人而異的。 雖然如此,孔子還是有意無意地將孝道德化了。《論語 陽貨》中記載:「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學生。他覺得孔子提倡的三年喪期是太長,會耽誤很多事,就建議孔子把喪期縮短為一年。孔子聽後,就問他:「父母去世了,你還好吃好穿的,你覺得心安嗎?」宰予一聽,老師這是不想正面回答問題啊,索性我就難為難為老師,於是就說:「我心安理得啊!」孔子還在那等著宰予說心不安呢,已經做好了因勢利導講一番道理的準備,沒想到宰予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弄得孔子張口結舌,只好悻悻地說:「你要是心安就那麼做吧。君子在喪期是吃肉不香、聽音樂不樂、住別墅都不覺得舒服,所以才不會縮短喪期。你心安就去做吧。」 宰予走樂之後,孔子罵宰予不仁,說嬰兒三歲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三年的喪期是天下通行的標準,難道宰予他沒得到過父母三年的懷抱之愛嗎? 從孔子對宰予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年喪期並不是硬性要求,你要是覺得心安,減兩年也無所謂,到這裡我們看到的還是那個認為孝是一種自然情感的孔子。但是,宰予一出門,孔子就變臉了,開始罵人了。由此看來,孔子對學生的學術質疑和挑戰是不能容忍的,這種絕對權威性的教學方式極易壓制學生的創造性,但是卻一直被延用到了今天,並被我們敬愛的教授們發揚光大,由背後罵人變成了當面侮辱:2008年元旦剛過,南北兩所著名大學相繼爆出猛料,南方某教授忽悠、侮辱、打罵、甚至飛腳踹學生;北方某教授則在自己的課堂上大罵未到堂學生,並鎖門點名,與學生發生肢體衝突。唉,這年頭,教授都成「叫獸」了。孔子罵人宰予不仁,明顯是從道德的角度對宰予的否定,而孟子將不孝歸了類,為孝道畫出了具體的條條框框,已經帶有明顯的道德規範之意味了。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以儒家學說為代表,已經開始將孝道從自然情感向道德規範轉變了。
-作者:望於江湖 提交日期:2008-01-15 21:49 第六十三句 孝當竭力(2) 一孝解千愁 孝道作為一種自然情感,大約形成於氏族社會時期,在西周時期達到全盛,但是隨著社會形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以及東周宗法制度的逐漸崩潰,作為自然情感的孝道漫漫沒落了,但是並沒有因此走向消亡,而是與時俱進,搖身一變,成為一種強有力的道德規範。 當然,孝道不可能像孫悟空一樣說變就變,而是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歷史時期才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孝道的變化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戰國時期變得最多,到了西漢時期終於大功告成。在這個過程中,儒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埋頭苦幹,基本將孝道的道德體系建立起來了,西漢初期一些儒家學者從皇帝集權統治的實際需要出發,雜糅了法家君權至高無上、忠高於孝的思想,以及部分墨家、道家的個別認識,創造性地提出了讓孝道服務於皇權的孝道新主張。最後,由被漢武帝重用的儒生董仲舒同志進行總結陳詞,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精闢(如果你非要理解成「精緻的屁」可與我無關)論斷,標誌著孝道從自然情感的向封建倫理性質的道德規範這一重大轉變工程徹底竣工! 有一部儒家經典承擔了成功轉型後孝道的載體,它就是《孝經》。《孝經》的作者和成書時間一直眾說紛紜——到這裡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很多先秦著作都存在弄不清楚作者和成書時間的問題,看來我們老祖宗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太淡薄,直到今天,這種情況也沒有太大改觀,我們對於滿大街上公然買賣盜版碟的狀況一般會採取習以為常、積极參与的態度——司馬遷在《史記》認為《孝經》是曾子作的,而《漢書 藝文志》中說「《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認為《孝經》是孔子他老人家親自作的,但是這好像不符合孔子的「述而不作」性格。隋唐以前,人們比較相信其作者是孔子或曾子,宋代以後出現了很多新的說法,最後終於攪成了一鍋粥,難以有個定論。 一般認為,《孝經》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但是直到西漢時期才被空前地重視起來。西漢建立後,統治者摸著石頭過河,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最終摸到了以儒家為主幹的統治思想,並開始利用維護家族血緣關係的孝道來維護皇權,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口號,於是把《孝經》提升到儒家經典之一的高度。 有人提出疑問了:《孝經》成書於戰國時期,符合西漢時期的國情嗎?還真說著了,《孝經》非常符合當時的國情,為什麼呢?笨!把不符合的地方改了就行了唄!西漢統治者通過《孝經》把「孝」的概念擴大,使之凌駕於其他道德規範之上,並將家庭和社會、孝父與忠君混為一體。與此同時,採取各種手段和措施大力宣揚和倡導孝道。首先,皇帝要起表率作用,不僅要讀《孝經》,還要用《孝經》來教育太子;兩漢一共有二十六個皇帝,其中二十一個帝號前冠有「孝」字。其次,樹立孝之典型,並使之制度化。兩漢時期,除了對孝悌人士進行經常性的表彰之外,還以孝取士,選拔人才,這就是「舉孝廉」,讓在孝的方面有突出表現的人走上仕途,以此來刺激民眾加大對「孝」的需求量。需求上去了,大家不知道怎樣做才算孝該咋辦哩?有辦法,政府動用一切力量對整個社會開展孝道教育,《孝經》成為朝廷培訓官員的指定教材,也是官辦學校的必修課,並普及到鄉村。 漢武帝以孝治天下,解決了當時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大家都覺得孝道真是個好東西,「以孝為綱,其他都是目,綱舉目張」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家覺得只要抓好孝道,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於是,社會上普遍以《孝經》為指導,來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 早在范曄前,三國時吳國人謝承寫過一本《後漢書》,其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覽為縣陽遂亭長,好行教化。人羊元兇惡不孝,其母詣覽言元。覽呼元,誚責元以子道,與一卷《孝經》,使誦讀之。元深改悔,到母床下,謝罪曰:『元少孤,為母所驕。諺曰:「孤犢觸乳,驕子罵母」。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於是元遂修孝道,後成佳士。」說一個名叫仇覽的地方官,喜歡教育民眾,有個叫羊元的人不孝,他老媽受不了了,到仇覽這來告狀。仇覽把羊元叫來,說了一番大道理,送給他一本《孝經》,讓他好好閱讀。羊元終於明白了「孤單的小牛頂母牛,寵壞的兒子罵老娘」的道理,最後改邪歸正,成為孝子。 《孝經》可以感化兇惡不孝之徒,也可以因之得到重用。《漢書 韓延壽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韓延壽當地方官的時候,有一次出行,一個騎吏遲到了,他便下令有關部門給予相應處罰。等他回來的時候,門卒欄住了他的車,說要和他交交心,韓延壽就下車和他交心。門卒以《孝經》中「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一句為開場白,解釋了騎吏遲到的原因。原來,騎吏早上等韓延壽出來的時候,他老爹來了,於是趕緊去見老爹,因而耽誤了時間。如果因為尊敬父親而被處罰,豈不是有損教化嗎?韓延壽說:「如果沒有你,我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呢。」於是,他提拔重用了門卒。 我們在評書《楊家將》中也聽過一個叫韓延壽的,那是一個反派人物,是楊家將的敵人,其原形為遼聖宗時的大臣韓德讓,遼國蕭太后的老情人。漢代的韓延壽是韓義的兒子,韓義是燕王劉旦手下的一名郎中。漢武帝死後,他的小兒子劉弗陵繼位,就是漢昭帝,作為漢武帝三兒子的劉旦當然不服氣了,總惦記造反,韓義多次勸阻,劉旦一生氣就把他給殺了。朝廷為了表彰韓義的大無畏精神,特意提拔他兒子韓延壽任諫議大夫、穎川太守等職。韓延壽為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後人為紀念韓氏父子,將韓氏所居之山命名為「韓家山」。這座山現在可是一座名山,說出來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一般人可沒資格、也不願意去那住:它就是北京的八寶山。 不過,也有人真把《孝經》當成萬能鑰匙的,碰到問題就用《孝經》,結果不光沒解決問題,而且身敗名裂,甚至丟了性命。 《後漢書 蓋勛傳》中記載:「梟患多寇叛,謂勛曰:『涼州寡於學術,故屢致反暴。今欲多寫《孝經》,令家家習之,庶或使人知義。』勛諫曰:『昔太公封齊,崔杼殺君;伯禽侯魯,慶父篡位。此二國豈乏學者?今不急靜難之術,遽為非常之事,既足結怨一州,又當取笑朝廷,勛不知其可也。』梟不從,遂奏行之。果被詔書詰責,坐以虛慢征。」說涼州太守宋梟覺得當地賊寇太多,就想了個高招:教當地人學習《孝經》。他讓漢陽長史蓋勛負責具體落實工作,蓋勛不同意,說在姜太公的齊國、伯禽的魯國也有崔杼殺君、慶父篡位的事情發生,難道這兩個地方缺乏學習之人嗎?現在你不趕緊想辦法平亂,凈整些沒用的,不僅會鬧得涼州民怨沸騰,而且還被朝廷笑話。宋梟不聽,蓋勛也沒辦法,誰讓人家官大呢?只好按宋梟說的去辦。後來宋梟果然因此被朝廷通報批評,並治了罪。 《後漢書 獨行列傳》中記載:「會張角作亂,(向)栩上便宜,頗譏刺左右,不欲國家興兵,但遣將於河上北向讀《孝經》,賊自當消滅。中常侍張讓讒栩不欲令國家命將出師,疑與角同心,欲為內應。收送黃門北寺獄,殺之。」 向栩這個想法比宋梟的還簡單,只要對著敵人讀《孝經》,敵人自己就完蛋了。世界上居然會有這種好事?難怪張讓懷疑他和張角是一夥的,把他給殺了。 向栩是東漢末年的一個比較另類的人物,經常有些怪異的舉動,比如他「常於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積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處」,能把硬板床坐出印痕,這也算是硬功了,由此還產生了一個詞:隱灶,指死讀書但不成才。 在漢代,但凡有點文化的,幾乎都會背《孝經》,否則你都不好意思出來。《孝經》一共大約兩千字,背下來也不難,但也不是說隨便那麼一背就能讓領導滿意的。《三國志 吳書 張顧諸葛步傳》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權嘗問衛尉嚴畯:『寧念小時所暗書不?』畯因誦《孝經》『仲尼居……』。昭曰:『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乃誦『君子之事上』,咸以昭為知所誦。」孫權問嚴畯小時侯背過書沒有,嚴畯就開始背《孝經》,他是從第一句開始背的,正背著,張昭打斷了他,對孫權說:」嚴畯這個笨蛋,連《孝經》都不會背,請讓我來給您背一遍吧。」他是從《孝經》的第十七章《事君章》開始背的,大家都認為張昭背的才是領導想聽的。 看了上面這個故事,大家就能明白《三國志》中為什麼把張昭排列在吳國所有大臣之首了,人家擅於揣摩領導的心思,凈揀領導愛聽的說,單就這一方面就勝出嚴畯一籌了。但嚴畯也不是一般人,官職最高當到尚書令,算得上是東吳的重臣了。魯肅死後,孫權想讓嚴畯接魯肅的位子,大家都來祝賀嚴畯陞官,但嚴畯上書孫權,說我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魯肅那攤活兒我真幹不了,孫權這才改任呂蒙。那麼張昭當著領導的面給他難堪,他不會生氣嗎?不會,因為他是個「性質直純厚」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能進入東吳統治集團,靠的是張昭的舉薦。不過,這次難堪讓嚴畯對《孝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傳世著作《孝經傳》之寫作動機,或許與此有關。 從漢代開始,對父母的孝順與對君主的忠誠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忠與孝發生衝突的時候,提倡以忠為先、移忠作孝,進而出現了很多愚忠、愚孝的人物。這是儒家孝道的初衷嗎?請看下一句:忠則盡命。
本文由<貼庫網>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58.html
推薦閱讀:
※詩詞丨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百首長詩之十九《俠客行》:永遠的江湖俠客夢
※古龍小說里選個你相比主角更欣賞的角色?
※搓澡的江湖
※人間別久
TAG:故事 | 背後的故事 | 江湖 | 《千字文》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