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語堂編藏】張豈之教授談中國傳統文化

【自語堂編藏】張豈之教授談中國傳統文化 張豈之 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1927年生於江蘇南通,1950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同年考入清華大學讀研究生,1952年被時任西北大學校長的侯外廬先生聘至西大從教。歷任西大歷史系主任、副校長、校長。現任西大名譽校長、西大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張豈之從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近50多年,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協助侯外廬整理《中國思想通史》,與侯外廬、邱漢生主編《宋明理學史》,主編、自著《中國思想史》《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理學·實學·新學》《中華人文精神》《春鳥集》《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中國歷史大辭典·思想史卷》《陝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國歷史》(六卷)、《顧炎武》(合著)、《中國學術思想編年》(六卷)、《中國思想學說史》(六卷九冊),其中《宋明理學史》《中國歷史》(六卷)分別榮獲郭沫若歷史學榮譽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最近在西安召開的中國思想史學科建設研討會上,記者就讀者關心的文化熱點問題採訪了張豈之先生。記者:張先生,您好!近兩年,國內興起「國學熱」,以及爭論不休的「于丹熱」、「易中天熱」,對這種現狀,您如何評價?

答:「國學」原指西周時期由政府辦的學校。春秋末期,大教育家孔子第一次辦起私學,首倡「有教無類」,給我們留下寶貴的教育文化遺產。當歷史演進到19世紀末,西方文化與科技大量傳入我國,稱之為「西學」,與此相對的本土文化被稱為「國學」或「中學」。我們現在稱謂的「國學」,指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整體,涵蓋了哲學、歷史、考古、文學等學術領域。

當前「國學熱」表現在許多方面:有少數大學辦國學院,許多綜合大學開設「國學概論」選課,不少大學面向社會開辦研修班,其中不乏「國學講座」;媒體上紛紛開「講壇」欄目,宣傳中華文化,還有在假日為少年兒童開辦的所謂國學少年班,這都是好事。

國學熱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文化復興、民族復興的需要。中國有悠久的、連綿不斷的文化傳統,擇其優者使今人了解,適當加以宣傳介紹,是必要的,人們文化生活有此需要,這正是「國學熱」興起的主要原因,應當肯定。當前,不少人文學者在關注民族優秀文化的普及工作,這也是社會的需要,是文化繁榮的表現。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不同風格、不同方法的普及,應當並行而不悖,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才有可能使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于丹、易中天等中年學者在央視宣講國學,學術上的問題可以進行商榷,但他們的宣講對普及傳統文化功不可沒,應該肯定。

關於「國學」的議論也不少見,所謂「國學熱」的主流是好的,作為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調節緊張生活的一種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需要能真正充實我們心靈的東西。現在也有人講「國學熱」要降溫,我認為不是降溫、加溫的問題,而是正確對待的問題,真正把優秀的東西吸取過來,就不需要降溫;糟粕的東西,如宣傳迷信、束縛人性、看相占卜等問題,就不是要降溫,而是要曝光、消除的問題。

記者:歷史上對傳統文化或者說「國學」有過多次批判,大的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您對此如何評價?

答: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在喪權辱國的危機時期爆發的,「五四」先驅者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但他們主要是對「三綱」進行批判,這與反對封建主義有著密切關聯。五四時期文化先驅者對傳統文化的批判並不是全部否定,對儒家學說也不是全部否定,主要是批判「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實際上是人身依附,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自由的思想。「五四」時期,思想要解放,首先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考,因此,在當時對「三綱」的批判是必要的。

記者:任何民族傳統文化中均有精華和糟粕,對中華傳統文化,或者說「國學」中的精華與糟粕,該如何分辨?以使我們在學習中學會揚棄,發揮精華,弘揚傳統文化?

答:中國傳統文化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總結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和「會通」精神。我現在越來越意識到: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

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產生和歷史的演進是同步的,文史資料中就有記載,炎黃時期就產生人文精神的萌芽,經過夏、商、周至春秋末期,人文精神才以系統而完整的理論形式出現,這要歸功於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人文精神,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了。

中華人文精神包括文明之初的創造精神,窮本探原的辨證精神,天人關係的探索精神,人格養成的道德精神,博採眾家之長的文化會通精神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精神。

中華人文精神的特徵是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與學習,成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重視家庭倫理在社會中的地位,希望建立「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這種精神培養了中華民族的美德:積極進取,堅韌不拔,敬老養老,救濟孤殘,勤儉持家,修身齊家治國,這些美德至今仍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但古代的人文精神,在某些方面也被引向片面化和絕對化,比如過分地強調道德的作用而忽視制度和法治,塑造所謂「聖人」,將其描繪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從而忽視社會整體對社會發展進步所作的貢獻,等等。

「自然」精神,側重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在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中表現得很充分,「道法自然」就是基本出發點,追求「天人合一」的協調。

「奇偶」精神,要求人們從「奇」和「偶」中探索自然的奧秘,尋找和把握人與自然的規律,如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中庸學說、宋儒的「一分為二」學說,等等,無不滲透了「奇偶」精神。

「會通」精神體現了文化的兼和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它勇於學習、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與本土文化融合貫通。如先秦諸子學說的相互對立又相互吸收,如儒、法、道的融合互補,如佛教、伊斯蘭教的傳入,如清末明初的西方文化的傳入,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雍容博大。

傳統文化里確有糟粕,確有精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今天仍沒有過時。區別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糟粕仍然是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很多人認為,精華和糟粕辨別起來很難,其實並不難,關鍵要認真開展學術研究。

傳統文化流傳至今,不可能沒有負面的東西。傳統文化有兩個最大的缺點:缺乏實證科學和民主傳統。此外,還有在長期農業經濟和專制主義下形成的「國民積習」乃至「封建迷信」,以庸俗價值觀為核心的「處世之術」等。如果這些陳腐的東西清除不徹底,仍將是現代化的嚴重阻礙。因此,對於殘渣泛起,以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冒充精華、為牟取私利而打著「國學」招牌的現象和行為,應當加以曝光,使之偃旗息鼓。人們在觀察問題時,不可以此支流作為主流。

記者:儒家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軸心,請您談談儒家文化的價值何在?

答:儒家文化的價值核心在於孔子提出的道德理論,即孔子為「文明」制定了人們應當遵守的若干道德規範,認為人們經過學習,可以成為講文明的君子,包括反對野蠻而讚賞文明的文野之分理論;主張人們內心和行為、內容和形式應當完美結合的文質彬彬理論;主張道德與行為「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主張胸懷寬闊、博採眾家之長的和而不同理論;以及主張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育的寓教於樂理論。這五個方面的原則,是中國道德倫理學說史上的偉大創造,在當前和未來的道德倫理教育中,只要用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加以充實和發展,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孔子之後,孟子對中國古代道德心理學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將孔子所提倡的執著精神進一步發揮為「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個人倫理的最高境界。這樣的道德心理學堪稱中國道德倫理史的珍品,在任何時候都丟棄不得。

記者: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的高科技時代,請問傳統國學在21世紀有哪些價值?

答:21世紀的發展趨勢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在這個大勢走向下,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成為全球文化的主體,必然使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我想文化多元化應是另一個表現特徵。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幸福,也帶來了不幸,比如人口增多、環境污染、現代病等種種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只有一種良方,要靠全球的綜合治理,人類需要更加健全的精神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如重視家庭倫理價值的觀點、中庸之道、重視自身修養、和諧觀念和返璞歸真的思想,對於醫治現代工業帶來的弊病都有一定的作用,都能啟發人們更加實事求是地展開理論分析和社會實踐。這些,我在《中國傳統文化》一書中有詳細論述。

在21世紀,中華文化的長處將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吸收。對於中國人來講,一方面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優點,去掉其消極影響;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以充實和發展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記者:如何在繼承中國優秀文化的同時吸取西方文明的優秀成果?

答:中華人文精神在中國近代歷史的洪流中受到挑戰和考驗,人們在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的奮鬥中逐漸認識到,中國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之一,需要加以繼承和發展,並與世界上的先進文化和科學精神相結合。

近代文化的先驅者們提出,在中國固有的文化中,既有精粹也有糟粕,應當加以辨別,而其中精粹部分的發展,需要和世界先進的科學思想相結合。也就是說,不能僅僅看到自己國家的過去,還應當放眼世界,從世界的廣闊視野去審視我國的古代文化,以中華文化的開放和「會通」精神,學習外國的優秀文化,使中華文化具有現代普世價值,為人類文明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今天倡導發揚民族優秀文化,有一個標準,這就是有利於我國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那麼,什麼是現代公民意識?概括地說,這就是法律意識、文明意識、科學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義務意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這些意識的培養,是會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讀《草蟲》:你在,是我最想要的美好
古人如何給孩子起名的?
談傳統文化對人生的指導意義
看道 | 雲水生涯一沙彌 選題篇
第三十四章 慧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