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之疾與對治
秘境·映像(圖:龍泉視界)
一、身心二苦困擾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疾病,簡單來說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體方面的問題、身體的痛苦;心病,就是內心的問題、內心的痛苦。
佛教一直以來都與「醫」有著密切的關係。釋迦牟尼佛被稱為「大醫王」,《雜阿含經》中說:「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醫院裡的醫生主要解決的是人身體方面的疾病,而佛教的出家人主要是引導人們斷煩惱、解除內心的痛苦,去除心病;但實際上,身病和心病是有聯繫的。我們活在無明大病當中,對這些身心的疾病往往認識不清楚,渾渾噩噩、懵懵懂懂、糊糊塗塗,分不清病因、病灶。所以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人生,常常會出現一種搖擺不定、模稜兩可的狀態。好一點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再好一點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但是,我們如何能夠一步一步的提升,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人生的實相、人生的問題、人間的痛苦,以及我們身心的毛病?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儒家講,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說,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比不上的。所以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與內心的智慧、靈性、覺悟是並存的。我們對外在執著、追求,放不下、看不清,而所追求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那我們是不是智慧、靈性、覺悟在起作用?如果不是,那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瞋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不健康。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我們以清凈善良的心修集相應的善業,就可以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彼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
二、苦樂根本在於業果,安忍隨緣身心自在
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追求。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室文獻類史書《尚書》中,將「長壽」列為人生五福之首,「康寧」位居其三。兩千多年後的1999年,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也是:健康。
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給出了一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的健康。可以說,健康是人們生活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從社會的角度看,健康的標準不單單是身體的無病,還包括精力充沛、情緒樂觀、身心快樂等等,有了這些,人們才能生活得比較幸福、快樂。
世間對健康的追求主要是基於現世安樂的,但是對佛教修行者而言,健康,或者說現世安樂並不是最終的追求。《華嚴經(四十卷)》里說到:「菩薩初學修菩提時,當知病為最大障礙。」「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豈能修習諸波羅蜜?」初發心的菩薩,要了解病就是最大的修行障礙。如果我們身體有疾,心裡就不能安寧,就沒辦法來修六度。「菩薩起化,先療國王,次治眾生,令無患苦,然後說法,調伏其心。」菩薩度化眾生,首先要治療國王、皇帝,然後治理眾生,令他們都能夠遠離痛苦,然後為他們說法,調伏他們的心。
《成實論》里也談到:「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又有不適定難,謂行者有冷熱等病。」「若疲極失眠,謂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垢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少病的人能在初夜、後夜精進修行不止,若多疾病,則對行道造成妨礙。諸多疾病不適,也會讓內心不能安穩,從而不容易得到禪定,所以要把身心都調治在一個很好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身心不適,妨礙修行,那麼就要積極主動地調整身心,以利修行。而且菩薩自利利他,從自他兩方面都要這樣去做。
佛陀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所以我們生病、治病也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回歸到佛法的修學上來。我們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業力形成,因緣形成。善因就有善果,惡因就有惡果。正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苦受,無有是處。」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惡的因緣;這些惡因斷除了,惡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能安樂。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疾病就能夠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余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
因我們對因緣果報並不能如實觀見,所以常常不能十分信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里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我們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佛眼能夠看到。我們現在用顯微鏡才能夠看到水裡其實有很多微生物。另外,佛陀在兩千多年前所講的《佛說胞胎經》里,對於胎兒在母胎三十八周中發育狀況的記載與現代醫學對胎兒發育的認知、描述是一致的。作為大覺者的佛陀,是能夠如實地觀見一切的。
既然疾病同人的業報有關,同內因和外緣有關,那麼如何讓外在的因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一方面,我們可以主動避免一些不利的外緣。但是外緣常常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反過來說,遇到對身心安樂、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緣,怎麼辦?我們要有一種隨緣的心,不執著的心,無住生心,對於不好的因緣不能去住相,就是要讓我們內心能夠自在,身心自在。否則,如果對一個不好的環境起了瞋恚之心,那內心的毒就會被引發出來。如果我們是一種超越的心理,解脫的心理,去觀照外在的因緣,就更能有一種理性的、智慧的認識問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佛法告訴我們,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我們來到世間,無論哪一個人,都不曾擁有什麼;我們死去之後,離開這個世間也不會帶走什麼,帶走的只是我們的業力,來到這個世間也是由於我們的業力,所以佛教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再愛護這個身體,也不能帶到下一世去。《龍舒增廣凈土文》(卷第十)云:「天人禮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開,寶衣隨念至,玉食自然來。謝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華時再拜,人世莫驚猜。又餓鬼鞭死屍偈云:因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貪快樂,不肯暫回光。自業錙銖少,黃泉歲月長。真須痛棒打,此恨卒難忘……人神托於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則為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則為惡器械。故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為餓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當時。」
實際上各種各樣的行為是受我們思想的影響,如果思想是健康的,那我們的行為也是健康的;反過來說如果思想不健康,那我們的行為也就不健康,我們的身體也就會有病。這些都是有連帶的關係。所以,我們的思想就很重要。
三、現代文明誘發新疾,健康危機危害身心
近代以來,工業化和全球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看似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人們卻並未因此而更健康、快樂。相反,一些從未出現過的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給人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一些疾病集中表現,規模之大,範圍之普遍,發展之迅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當代人共同面臨著一場健康危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個個體都在這個共業環境之中深受影響。
(一)個人不良習慣引起的現代文明病
2008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一篇報告里談到:「全球化還被看作促使生活方式改變並促使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統性疾病成為流行病的主要因素。與使用煙草、不健康的節食、身體不運動和有害地飲酒等有關的健康問題在中低收入國家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那裡的各種趨勢正在都市化和社會經濟決定因素的背景下迅速地變化著。2005年,全球60%的死亡者,是因患非傳染性疾病而死亡。」
報告中提到的諸如吸煙、酗酒,追求感官刺激與享樂,實際上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被感覺所控制,從而喪失了智慧的覺察,明明是對健康有害的事情,卻沉迷其中,不願遠離。
(二)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心理病
現代人的壓力非常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也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際關係也更加複雜。在這種競爭中,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愈演愈烈,與他人的對立感越來越強。另外,網路、媒體技術迅猛發展,也使人們更多陷入虛擬生活,與外界人、事、環境越來越疏遠。久而久之,自閉、孤獨、憂鬱、茫然、焦慮等種種負面情緒逐漸遮蔽人的內心。這些精神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心靈的力量越來越脆弱,人們變得沒有能力去查找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自殺未遂者達1000萬人以上;造成功能殘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個屬於精神障礙。
(三)過度開發自然導致的環境污染病
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物質財富的巨大增長,而代價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破壞。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屬污染等種種名目的污染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中國新聞網2013年4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世界衛生組織監測102種疾病當中有85種是受環境的影響。一份由公益人士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在互聯網上受到廣泛的關注,村子的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的《全球疾病負擔2010年報告》中指出,2010年空氣污染在中國導致120餘萬人死亡。
(四)群體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
民以食為天,在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一些不法商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不惜犧牲他人的健康,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不斷被曝光的二惡英、甲醇、激素、洗衣粉油條、陳化糧毒米、蘇丹紅染色的鴨蛋、瘦肉精、鐵醬油、毛髮醬油,乃至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用染色劑熏過的饅頭,養殖業亂用的抗生素、食品工業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嚴重超標等等,這些都對我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種行為對人心的影響也非常大,會導致人們常常處在一種擔心和害怕之中。
四、危機根本在於內心,解脫煩惱要靠佛法
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健康的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而深究其根源,還是在於人內心的無明煩惱。無明使人們看不清緣起因果的真理,認識不到自己與他人、環境息息相關,因而做出種種自他俱損的行為。這樣的結果是,由於貪慾和無明的驅使,人們做出許多努力試圖獲得幸福與快樂,卻因為不具備真正的智慧而最終陷入危機。正如《法華經》中所說:「深著於五欲,如氂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說到:「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
佛教把貪慾、瞋恚、愚痴名為三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欲本身有善有惡,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而是從智慧、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對人究竟是有害還是有利,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個抉擇就非常關鍵。如果一味為了經濟發展,不擇手段,不顧對他人、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這樣的行為多起來,整個社會的人都會深受其害。
所以社會需要道德,人需要信仰,需要有善惡是非的標準。人們只有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能止息有害的慾望,這些危害自他的行為才能得到中止。由此可見健康問題與社會人心關聯之密切。
那麼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因為煩惱無明做一些沒有道德的事情損害他人,不僅這個共業環境會回饋於自身,令自身受損,其實煩惱多了,心病發作,本身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慾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於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正法念處經》中說:「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意思就是說如果人的內心清凈,他的血就清凈,那麼病也就會比較少。
那麼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煩惱呢?就是因為我們對事物不能如實地認識。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執著、分別。而一旦有了妄想、執著和分別,那我們所緣的一切就都會有問題,都是無明。
所以,有覺悟的人,對佛法參悟比較通達的人,就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修行用功,也就是用自己內在的覺性,而不是內心的分別、執著、妄想來面對生活、工作和學習。如果能夠這樣做,那麼所有的煩惱、障礙、問題,當下就能夠超越。有句話叫「不離本處,即得菩提」,菩提,就是在煩惱中當下的徹悟。我們一天24小時都應該要知道自己起的什麼心,動的什麼念,這就是修行。不過,因為我們意識心的分別非常快,末那識的執著非常堅固,阿賴耶識的妄想也非常多,所以必須要靠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才有辦法來對治。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減輕我們的心意識對外在事物分別、執著、妄想的程度。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減輕了,我們的內心才能夠解脫,痛苦才能夠減少,身體才能夠健康。所以佛法的作用就是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我們才能夠做更多事業利益眾生,利益社會。
五、五蘊色心相依不二,超越對立自他一體
人的身心是由五蘊構成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五蘊和合的整體。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它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我們讀過的書,乃至我們心裡的活動都能夠記住,這都是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內心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我們的心識、心所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構成了我們這個人。
《瑜伽師地論》里談到:「諸色法為心、心所之所執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因為有心和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我們的色身才能夠不斷、不壞、不爛。色身與心識,有如一對安危與共的密友,不能分離。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實際上我們所緣到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我們如果能夠覺悟到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就不會為外在的種種境界所擾亂,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就能夠從世間種種名言概念以及是非評判標準中解脫出來,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也就能夠頓悟、解脫,能夠自在、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的境界扭曲、誤解所造成的。實際上,對外境的認識跟我們的心有很大關係。有我執在,就會產生煩惱,那麼六根對六境的時候就夾雜著煩惱,我們對所緣境的認識就會有問題。
反過來說,我們沒有用智慧去觀照,外在的這些境界就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有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世間的一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同喝水一樣,水溫到底合適不合適,是燙還是涼,我們應該有正確的感受。有了正確的認識,我們才能做出如理的取捨,這樣才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無序、混亂、迷茫的狀態中。
所以我們學了佛法之後,存在的本身就能夠超越,就能夠解脫,而不是說另外有所謂的解脫和超越,存在的本身就超越了種種的對立。所以有了佛法智慧的觀照,我們就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和他人是相互依存的。
每個人從小到大、從生到死都需要外緣。穿的衣服,吃的飯,喝的水,裡面都有很多人的付出。生病的時候要看醫生,要吃藥;出門時要坐車,即便是走路,也需要道路,這些都要有人提供,我們才有辦法生活。我們需要外緣,沒有外緣我們就不能生存,也不能發展。世間的一切都是相依共存的,都是緣起法。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那我們對外在的種種就會視而不見。
同樣,我們要獲得某種成就,也依賴於他人。比如,一位老師教了很多學生,那麼他的學生成就了,這位老師才有大的成就。如果一位老師教了學生,學生都不成長,很難講這位老師有多大的成就。反過來說,因為老師學識很淵博,道德很高尚,所以學生才能夠學習到有益的知識,才能夠在人品、人格方面受到很好的啟迪,最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也就是說,我們的成就是因為別人的成就,所以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愛因斯坦曾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的勞動,我必須儘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如果我們認識到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就會把外緣作為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來看待,就容易啟發感恩的心,這樣我們與外在的關係就會很和諧。對環境也是如此。如果認識到外在環境與自身的密切關係,那麼就會非常注意,因為如果不注意保護環境,整個環境污染,我們的身心也會受害。
不過,我們因為煩惱的原因,常常會傷害自己周圍的人——親戚、朋友、同學、老師,最容易觀察他們種種過失,這樣心裡就會扭曲,就會導致關係緊張。如果我們一直觀過,那麼可能別人說正面的話,我們都會反面去理解。比如,別人為你好,看你身體不好,讓你多休息,你都會覺得他在嘲笑自己。我們帶著煩惱去看別人,所緣的就都是顛倒的,再以煩惱情緒回應別人,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都是因為我們智慧覺悟欠缺所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超越的、解脫的、圓滿的認識,不能有偏頗的認識,這樣我們才能夠活在一種快樂、安詳、自在的氛圍當中,才能夠保持一種善良的情緒。有了善良的情緒,我們才能夠做善良的事業。
六、契合因緣積極療治,篤信因果善護心念
既然知道了問題的根本在於內心,那麼對待身心的疾病,具體我們應當怎樣做呢?
首先,何為身病,何為心病?《大智度論》里談到:「種種內外諸病名為身病,淫慾、瞋恚、嫉妒、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百纏、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 《四諦論》中說:「病有二種:一、身;二、心。身病復有二種:一、因界相違,名『緣內起』;二、因他逼觸,名『緣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漏、癩、癰、疽、氣、瘚、腫、癖、瘧、風、狂等。因差別者,謂痰、風、膽及等分病,或單或二或三或四。如是痰等有六十二,為病家因。處差別者,謂頭、眼、耳、喉、心、腹等。是名身病。……心病者,因邪妄起,謂憂煩等。此病亦有二種:一緣內境,名內門惑;二緣外為境,名外門惑。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貪、瞋、慢、痴、見、疑、諂曲、欺誑等。因差別者,謂凈相、失相、有無等相為心病因。處差別者,謂色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經說色愛乃至法愛。」(卷第一)
對待身病,我們首先要識知身病的因緣。《大般涅槃經》云:「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風,三者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強作,二者忘誤、墮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卷第十二)隋朝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將引發疾病的因緣概括為六點,「病起因緣有六:一、四大不順故病;二、飲食不節故病;三、坐禪不調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為;六、業起故病。」(卷第八)
認識了疾病產生的因緣之後,在治療方面,要契合相應的因緣,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說:「治法宜對不同,若行役食飲而致患者,此須方葯調養即差。若坐禪不調而致患者,此還須坐禪善調息觀乃可差耳,則非湯藥所宜。若鬼魔二病,此須深觀行力及大神咒乃得差耳。若業病者,當內用觀力,外須懺悔,乃可得差。眾治不同,宜善得其意,不可操刀把刃而自毀傷也。」
倘若方法不對,病就治不好,甚至會錯過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橫死。《法句經》里說:「佛告長者:人生世間,橫死有三:有病不治為一橫死;治而不慎為二橫死;驕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聖,矜濟窮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陰蓋。奉行如此,現世安吉,終無枉橫,戒慧清凈,世世常安。」(卷下)
還有一些因緣也會對疾病的療治產生很大影響。《增一阿含經》中說:「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瘥,恆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瘥。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瘥。云何為五?於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瘥。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舍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卷第二十四)
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調身修善以預防疾患。第一,合理飲食。《華嚴經(四十卷)》中說:「如是身病從宿食生。若諸眾生能於飲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氣力強弱、時節寒熱、風雨燥濕、身之勞逸,應自審察,無失其宜,能令眾病無因得起。」(卷第十一)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中說:「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卷第六)合理飲食能夠避免諸多的疾病。
第二,經行運動。《十誦律》載:「經行有五利益:勦(矯)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復有經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勞故,除風故,消冷熱病故,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
第三,修善離惡。《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有十業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癒,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修集善業,遠離惡業,自然能夠健康少病。
佛法告訴我們,緣起緣滅。人生病,就是緣起,這個因緣起的時候,我們想辦法把它去掉,就是緣滅。要真正滅掉生病的緣起,還是要從根源下手。萬法都是有因果的。因為有因果,所以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會有不好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健康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就會為惡。所以,一個貪心很重的人,可能做夢發大財;瞋心很重的人,可能做夢跟人吵架,乃至於跟人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那我們的心如何能夠擺脫煩惱的束縛,不再造作惡業呢?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我們死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死的時候怎麼自在?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外相上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也認識不完。我們每天接觸的境界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內心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那麼緣的境界越多,內心越受影響,最後在內心裡裝的都是無用的垃圾。
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自覺地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能夠讓我們非常理智地認識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要護持自己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自然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清凈,煩惱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我們去寺廟親近良師益友,其目的就是要護持內心中這種善的力量,讓我們善的力量能夠不斷萌發。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發心,發善心、發大心、發菩提心。
七、修心超越身體執著,明識苦本精進求道
雖然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身病的痛苦,但是我們要認識到,這個身體是宿業所感、四大假合的,老病死的痛苦其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對這個身體越執著,內心的痛苦就越大。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是通過修心來超越身苦,乃至最後轉凡成聖。
《增一阿含經》中說:「此身多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須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當使心無患。」(卷第六)《大智度論》中說:「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這就是聖者與愚者的區別。
《瑜伽師地論》中也講到:「應知略有二種變壞:一者諸行衰老變壞,謂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邁,由是因緣名身老病;二者心憂變壞,由是因緣名心老病。第一變壞,若愚,若智,皆於其中不隨所欲。第二變壞,智者於中能隨所欲,非諸愚者。又諸愚夫若身老病,當知其心定隨老病。其有智者,身雖老病,而心自在不隨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別。」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轉凡成聖,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
那麼要怎樣遠離內心的憂苦,破除對身體的執著呢?首先,我們可以緣念他人的付出,他人的苦樂,避免陷入對自己苦樂的執取中。《增一阿含經》說:「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病非獨一己,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另外,如果能換位思考,想到親友、他人因自己陷於疾病而愁憂苦悶的心情,自然會生起為遣除親友擔心而積極振作的利他之心。這些如理思維都能幫助我們從對自我感受的執取中超越出來。
進一步,還應觀察無我的道理。《大方廣圓覺經》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維摩詰所說經》中說:「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我們常常會執著於這個身體是「我」或「我的」,那我們四大分離時,哪個是「我」,哪個是「我的身體」?哪個是疾病的領受者?其實這個身體並不是「我」,也就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受病者。佛法告訴我們「無我」,既然無我,就沒有「我所」;因為沒有我所,所以病也就不實。
所以說我們不能有太多的執著,不能有常見。所謂常見,就是我們對一件事物總認為它是不會變化的,比如認為生病永遠生病,不生病永遠不生病。生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恐懼焦慮,擔心病會不會好。而身體健康時卻不會想到自己可能會生病,所以疾病來臨時便常常手足無措。實際上,我們之所以害怕,就是因為無明愚痴,不能正確了知無常無我的道理。如果我們了知了病因、病源,也就不會害怕。
《大集經》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維摩詰所說經》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有句話講,「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有智慧的人不求外在的佛,佛實際上是在我們的心裡。而愚痴的人總是向外求,不從自己內心著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調心,愚痴的人只知道調身。
一切世間的樂受都是短暫的,向外追求最終還是會導致痛苦。如《大智度論》說:「一切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無有實者。……雖欲求樂,能得大苦。」只有啟發內心的覺悟,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永恆不變的快樂。《大涅槃經》云:「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成佛,就是為了得到覺悟,究竟離苦得樂。印光大師說:「儒釋無二道,生佛無二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稟真如佛性而得建立。」(《增廣文鈔》儒釋一貫序)我們悟到了真如法性,悟了諸法實相,就能夠斷除煩惱,徹底解決一切痛苦。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祛除妄想,妄想沒有了,也就沒有妄念。那麼如何來祛除我們的妄想和妄念?必須要悟到「無所得」,悟到了「無所得」、「諸法畢竟空」,種種的妄想就沒有了。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我們造了種種的惡業,都是由於我們有不好的動機,也就是不好的念頭,如果知道惡業的源頭在哪裡,那我們在動機方面把它斷掉,這個惡業就不能相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知道善心善念是怎麼生的,怎麼滅的,怎麼讓它不壞滅,那麼善業就能夠增長。所以我們常常講發菩提心,就是來培養這種力量。
我們的一生是很短暫的,幾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甚至在這幾十年當中也會遇到無常。《四十二章經》里講:「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實際上是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人就死了,就成了下一生。所以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有限的人生,精進修道,成辦我們無限生命的究竟大利。我們這個有限的人生,不應該是一個桎梏的人生,一個被煩惱纏縛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解脫的人生,覺悟的人生,無我的人生。【學誠法師文選】
文:摘自《法音》雜誌
圖:摘自【龍泉論壇】
推薦閱讀:
※值乎統一作答(1)--如何做動作?
※若追求極致 你要知道這些
※我師父說丨身心一致的人生,就是精彩的
※永嘉禪 ---調和身心五事
TAG: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