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以為「職場天花板」離你很遠嗎?

脈脈數據研究院是脈脈旗下的一家泛行業、泛職場型趨勢研究與數據分析機構。

該研究院的數據核心建立在脈脈平台的職場大數據基礎之上,並結合大量案例採訪,以獨立、親和、鮮活和故事性為四大工作準則。

作者 | 呂文龍、魯璇夢

來源 | 脈脈互聯網(ID:taoumaimai)

職場天花板是當一個人職場資歷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出現了停滯發展,尤其是職位的晉陞顯得渺茫的職場普遍狀況。

脈脈數據研究院近期調研了近兩千名脈脈職場用戶,覆蓋十餘個行業和近二十個工種,並對幾個各具特點的職場人進行了訪談,力求展現當下國內職場人群在面對職場天花板時的心理狀態和職場選擇。

1

超六成職場人稱自己遇到職場天花板

半數以上苦尋無方

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調查顯示,63.3%的職場人表示自己面臨職業天花板問題,稱自己沒有遇到職業天花板的職場人僅佔21.9%,另有14.8%的職場人表示不確定是否遇到了職場天花板,沒有太多意識。

同時,在感覺自己遇到和不確定是否遇到職業天花板的人群中,超9成表示會因為職場天花板而煩惱,其中表示非常煩惱的占近半數,一點也不會為天花板問題煩惱的不足一成。

在遭遇職場天花板的問題上,超過半數表示面臨職場天花板僅一年時間;面臨天花板五年以上時間的職場人僅為4.5%;遭遇一到三年天花板的職場人佔29.2%;面臨三到五年職業天花板的職場人為12.3%。

在地區維度來看,令人意想不到是,一線城市職場人更容易感受到職場天花板;其次為三四線城市的人群;相對來講,二線城市的人的職場天花板問題,不如前兩者那般凸顯。

2

年齡越大天花板更凸顯

26歲開始感受觸頂

越向上發展,人才精英集中趨勢越明顯,競爭的壓力也就越大,能發揮的空間相對越小。

況且,中層以上的職位提升,有時候並不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還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諸如機會和關係。

而大多數公司的行政構架都是金字塔式,能夠得到職位晉陞機會的人永遠是少數。

調查顯示,26 歲以上的職場人群中,遇到職場天花板的比例均過半數,並且年齡越大,對職場天花板的感知越強烈。

其中,

41歲以上的人群中,表示遇到職場天花板的比例高達76.9%;

36到40歲的人群中有72.2%稱遇到天花板;

31到35歲的職場人里,遇到職場天花板的比例為66.1%;

26到30歲的人群里,有63.9%的人表示遇到職場天花板;

22到25歲的年輕人中,表示遇到職場天花板的佔比僅為20%。

喬慕從業二十年,一直在外企工作,現在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國際貿易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他從 2004 年工作至今。

他坦言在不同的階段,都會碰到天花板和瓶頸期,往往過了那個階段,隨著公司本身的一些變化,也會變化。

喬慕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一家外貿技術服務外企工作,工作得比較開心,待遇和福利在行業里都算不錯。

但他覺得公司缺乏變化,一段時間後,覺得做多做少都差不多,在與同事交流過程中,他們亦有同感。喬木決定再去提高一下,繼續考研讀了MBA,通過深造度過了這個瓶頸期。

學習結束,喬慕短暫在新加坡一家服務於能源的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便又回到了老本行。

2004年他來到了現在這家公司,十多年間,他也經歷了一些天花板。如在某一個崗位做著做著發現沒有新的挑戰,再或者崗位設置本身就很難給人以發展前途。

這個時候,喬慕選擇有一些新機會來時,雖然自己不熟悉,但會勇於去嘗試。而往往嘗試過程中,就出現了更好的機會和轉機。

所以,他覺得通過一些崗位的轉換,會幫助自己突破天花板,跳出瓶頸期。

目前,喬慕在這家供職了十三年的公司里,主要做協調性工作,從銷售到執行、到售後都有他去協調。

3

平台發展有限

被職場人認為是天花板的最大癥結

經脈脈數據研究院調查,平台發展有限以 54.5% 的極高佔比,被職場人視為遭遇職場天花板的最大癥結。

此外,知識儲備有限、能力有限、行業沒發展前景、身邊精英多競爭壓力大、企業論資排輩,也是大家認為遭遇職場天花板的原因。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一半以上職場人在職場天花板面前會感到束手無策、苦尋無方。

徐旭今年三十歲。工作八年間,他先後遇到了幾次職業天花板,基本上通過跳槽和轉崗去突破。

他大學專業是人力資源,畢業去了一家夕陽行業的央企,工作兩年半,感覺一眼看到了老,於是在各方親友的勸說下,離開了溫水煮青蛙的環境。

跳出來後,徐旭到了一家小諮詢公司,職業發展進入了上升期,做了兩年成為公司里最年輕的項目經理。這時他日漸覺得專註通信行業的人才測評,知識面太窄。

最終,他選擇了第三跳,來到了一家中型的諮詢公司。在這家公司,他覺得比之前公司強在,能夠將自己逐漸塑造成「T」型人才,即專業上有深度、在知識結構上有寬度。

不過,工作量比之前同樣增加了很多,晚上十一二點才結束工作是常態,忙到凌晨一兩點鐘也不在少數。

初到這家公司,徐旭做的是學習發展經理,主要做人才發展類的項目、領導力培養、企業大學諮詢、培訓體系搭建之類的工作。

這個崗位做了一年半後,他又覺得遇到了瓶頸。同時,外面也有機會找上來,其中不乏有離家近的,讓他有些心動。

在他看來,公司老闆很有洞察人心的本事。當他正打定主意想走的時候,老闆請他和高管吃了次大餐。

在飯桌上,老闆和他分享了自己年輕時的人生經歷和創業故事,並告誡他 30 - 35 歲要拼一拼,35 歲前不幹出點名堂來,35 歲以後基本沒有什麼太大想像空間了。

這一次談心,老闆給打得雞血確實奏效,給了徐旭很大的激勵。最終,老闆讓徐旭通過換部門轉崗做諮詢經理,來嘗試再一次突破。工作內容從分公司的人才發展項目變成了總部的戰略諮詢項目。

轉崗後的三個月,徐旭由於表現突出,項目交付速度快,客戶比較滿意,同時所帶團隊成長快。老闆給他升了諮詢總監。

徐旭覺得突破職業瓶頸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跳出舒適圈,專業精深的同時,還要橫向拓展知識面。

與此同時,在這家公司的幾年間,徐旭從個人貢獻者轉型為團隊管理者,這在他看來也是突破瓶頸的一種方法。

老闆前段時間找徐旭談心,讓他繼續在公司好好乾,明年爭取快速升為合伙人,拿年薪百萬。並鼓勵他之後可以去讀 EMBA,稱 EMBA 接觸的人員層級高,未來都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客戶,繼續提升業績。

4

跳槽成職場人突破職業天花板首選

當職業生涯遭遇「天花板」,如何才能突破重重關卡,不斷向上攀登。

跳槽、重新梳理職業規劃、培訓充電、向優秀的人溝通學習,是職場人更傾向選擇的突破職場天花板的方式。

轉行、辭職深造、參加講座沙龍排在次選,也被視為突破的途徑。

除此之外,還有很小一部分人會選擇什麼都不做,等待轉機,他們或許更願意相信計劃趕不上變化。

褚健目前四十齣頭,在一家IT公司做西南區總經理。他覺得職場天花板和瓶頸期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特別是在一家公司里做得太久時。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醫藥類國企里做市場,很快升到了部門小主管。但他同時也感受到了所在國企的整體環境,向上突破比較困難。

內部天花板不容易打破,他選擇了沖向外部,尋找更寬闊的市場。褚健離開了工作五年的國企,轉行到了陌生的IT行業做渠道管理。

雖然有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但是在看來,職業天花板的突破口,就是學習新的東西,挑戰新的工作內容。

在IT行業,褚健陸續也換了幾家單位。每一次更換,都是在原有崗位上做得時間比較久,習慣了過往的工作,擔心容易將就下去。

他覺得突破都是要去學習,去了解新生的事物、接受新東西。

同時,之前的積累也很重要,如果沒有積累,想要向上發展也會比較困難。把每一步都視為一個積累,讓職業呈現階梯向上或者螺旋向上的狀態。

至於更細的方法,褚健指點到,不同的職業階段,選擇突破職場瓶頸的方式應該有所不同。

最初階段,培訓充電了以後,才有機會跳槽;但是如果到到了職業生涯中期,感覺遇到瓶頸,最好還是重新梳理一下職業規劃。

同時,參加一些活動講座沙龍,積累一些人脈,這些都有助於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唯有如此,才可能得到改變,否則沒辦法突破。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射手座、雙魚座和金牛座,位居最易遭遇職場天花板的前三位。摩羯座在十二星座中,成為首屈一指最無懼職業天花板問題的星座。

魔羯座的人是以事業為主的,常常把個人生活置之度外,工作起來拚命三郎。一切都從最現實的觀點出發,腳踏實地的從零做起,並追求實實在在的結果。

摩羯座渴望成功,從來不會把感情與事業混為一談。同時,摩羯座的邏輯思想、客觀態度和組織觀念,往往有助於使他們進入職場高職要位。

如同山羊攀登山峰一樣,魔羯座的人的光輝前程,需要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去換取,摩羯座的成功主要靠其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工作能力,而不傾向指望運氣的恩賜。

摩羯座不喜歡碌碌無為,無所事事,其所擁有的實際感,促使他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質量和生活環境。

推薦閱讀:

在職場上,哪些話不能隨便說
上進心是一種慢性病
職場:有三種人不適合跳槽!
公司擔心員工跳槽, 年後發年終獎, 打開老闆的紅包後, 我果斷辭職
你是只什麼股?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