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根探源,你的姓氏究竟從何而來?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姓氏的起源

姓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因此,秦漢以來,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麼多姓。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據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

至於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姓氏,在不同的時期,統計的數字也不一樣。漢代應劭《風俗通.姓氏篇》中收錄近500個姓氏,唐代林寶《元和姓纂》中收錄1232個,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收錄1745個,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明代王圻《續文獻通考》收錄4657個。今人陳歷甫編寫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錄10129個,其中漢族姓氏8000多個,少數民族姓氏2000多個。

姓氏的命名

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命名,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

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

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

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

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

8以官職為氏

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滿人更改漢姓的方式有二,一是複姓改單姓,如佟佳氏改為佟氏,董鄂氏改為董氏。二是音譯為漢姓,如阿古佔滿文為雷之意,即改為雷姓。

11以謚號為氏。

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後謚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謚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姬姓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姓氏,如今卻不多見。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避「姬」與「基」的音諱,大量姬姓人被迫改為周姓。如今,「姬周一家,姬周不分」的說法就源於此。

姓氏的演變

隨著歷史的發展,姓氏也在不斷的演變,其演變的情況大致有以下幾種。

民族融合

從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到元明清時期,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民族大融合,少數民族融入漢族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其姓氏也成為了華夏諸多姓氏中的一部分。

北魏的拓跋氏是鮮卑人,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間大力改革,加快鮮卑人「漢化」就是一項重要內容,他率先將姓氏改為「元」。北魏分裂以後,執掌西魏大權的宇文泰下令,將包括宇文、獨孤、達溪、賀拔、賀若等鮮卑姓氏在內的36個大姓99個小姓都改為長安人,使其融入到漢人中間。

隋唐時期融入中原的少數民族也不在少數,在長安區至今還有漢化的遼朝耶律人後裔,元朝散居在全國各地的蒙古人多改用了漢人的姓和名。

同樣,清朝結束以後,許多滿族人也都改用了漢人的姓名,如今北京地區的安、金、關等姓氏中就有不少人是滿族後裔。

「賜姓」

封建帝王往往給一些有功的大臣「賜姓」。漢初的婁敬,因為建議建都長安之功,被賜以「劉」姓。漢武帝有一位大臣金日磾,是匈奴休屠國的王太子,入漢以後,漢武帝因休屠人崇拜金人故賜日磾姓金,如今江西省仍有其後代繁衍生息,類似的現象幾乎歷朝都有。隋煬帝特別喜歡垂柳,專門賜其以楊姓,在位皇帝給樹木賜姓,這在歷史上別無僅有。

改變姓氏

改變姓氏者也屢見不鮮,有的是迫於無奈,有的是順其自然。春秋時期,陳國內亂,公子陳完逃到齊國遂改姓田;興平望族馬姓是在秦統一後遷入關中的趙國貴族,當年名將趙奢曾因功封馬服君,其後代便以馬為姓;同為趙國後代的還有主父或主姓,因為趙武靈王退位後自稱「主父」,他死後其部分後人便以主父為姓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主姓;史聖司馬遷去世後,家人害怕受到牽連,將「司」、「馬」兩字分開,一部分人在「司」字左邊加一撇改姓「同」,另一部分人則在「馬」字左邊加兩點改姓「馮」,在韓城馮、同兩姓共同祭祀「史聖」司馬遷。

其他原因

姓氏的更改還有以下幾種情況:入贅男子改女家姓的,母親改嫁子女隨繼父姓的,父母離異改變子女姓氏,女子出嫁後隨夫家姓,將父母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作為子女姓氏的。另外,作家、藝術家的筆名、藝名,因工作需要改用假名的不屬於更改姓氏。

姓氏的分布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2015中國姓氏排前十的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我們就以這些姓氏為例,探尋中華姓氏的歷史分布。

李姓起源

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饑,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

  • 出自他族改姓

  •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 出自他姓改李氏

  • 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李姓目前人口已達950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其次分布於廣東、湖南、湖北,雲南、安徽五省,約佔李姓 人口的25%。東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較高,大約佔10%。河南為李姓第一大省,大約佔李姓總人口的10.3%。全國形成了中原、華北、雲川、東北四大塊李 姓高密度聚居區。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

    王姓起源

  • 出自姬姓

  • 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

  • 出自媯姓

  • 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 出自子姓

  • 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 出自田姓

  •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 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

  • 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還有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 出自燕太子丹之後

  •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

  • 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

  • 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 由複姓簡化而來

  • 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 出自元朝王室

  • 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

    王姓總人口大約在889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大約佔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為王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 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

    張姓起源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揮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其子孫賜姓張氏。

  •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

  •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

  •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

  • 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張姓總人口在848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07%。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27.5%,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 28.5%。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

    劉姓起源

    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 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是陝西劉氏。

  • 出自姬姓

  • 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是河南劉氏。

  • 出自他姓

  • 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劉姓的總人口數在646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5.38%。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大約佔劉姓總人口的31%,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遼寧、廣西、黑龍江、安徽、江西七省,又集中 了37%。山東居住了劉姓總人口的8.4%,為劉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冀魯豫、川鄂湘桂贛皖、東北三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地區。

    陳姓起源

    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陳公子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陳氏(田氏)代齊。

  • 出於陳國公族後裔

  • 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

  • 出自白永貴之後

  • 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是為萬年之陳氏。

  • 少數民族融合

  • 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陳姓的總人口數大約在544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4.53%。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福建、江蘇、浙江五省,大約佔陳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河南、湖南、安徽、湖北、台灣、山東、廣西、貴州、 江西九省,又集中了38%。廣東為當代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陳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北少陳姓、南多陳姓的局面。形成了粵閩浙陳姓 高聚集中心,然後向西北方向呈梯度減少。

    楊姓起源

    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 出自賜姓

  • 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 出自他姓改楊姓

  • 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楊氏。

  • 出自他族改姓

  • 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盧氏改為楊氏。

    楊姓的總人口數有3700萬左右,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3.08%。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兩省,大約佔楊姓總人口的17%,其次分布於雲南、湖南、貴州、山東、湖北、河北六省,又集中了34%。四川為當代楊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楊姓總人口的9%。全國形成了雲貴川湘、豫冀魯鄂兩塊楊姓聚集區。

    趙姓起源

    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九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 帶得到八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昆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疾馳而回,,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

  • 出自他族改姓

  • 如漢朝時有趙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時有趙曳天,本南蠻人,五代時有趙國珍,本牂牁(今廣西、貴州一帶)蠻族人。

    趙姓的總人口數在2750萬左右,-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29%。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全國趙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黑龍江、江蘇、雲南、四川、陝西、山西、安徽、遼寧八省,又 集中了38%。山東為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大約12%的趙姓人群。全國形成了沿黃河省份、黑吉、雲川、蘇皖四塊高比率趙姓分布區域。

    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 源自官位

  • 以官職稱謂為氏。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 源於改姓

  • 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黃姓的總人口數大約在268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23%。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廣西二省,大約佔黃姓總人口的32%,其次分布於四川、湖南、江西、福建、湖北五省,又集中了31%。廣東為當代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黃姓總人口的17%。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長江以北少黃姓、長江以南多黃姓的局面。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 出自姬姓

  • 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

  • 由他氏或他族改姓

  • 如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複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漢字單姓周氏。南朝陳時,有一著名將領叫項猛奴的被周薈撫養改姓周。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

    周姓的總人口數在2540萬,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1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佔周姓總人口的34%,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貴州、廣東、江西、安徽、重慶、廣西、山東九 省,又集中了42%。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沿長江的省份、豫魯、粵桂三塊高比率周姓區域。

    吳姓起源

    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 出自吳回氏族

  • 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舜把掌管火種的光榮使命交給重黎。後來,重黎因罪被舜殺了,讓吳回繼任祝融氏。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

  • 出自姚姓

  • 舜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東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史稱有虞氏。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這一吳姓的後裔。

  • 出自姬姓

  • 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吳姓的總人口數為2460萬左右,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05%。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廣東居住了吳姓總人口的8.5%,為吳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華南、華東、川鄂貴湘三大吳姓分布區。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每一種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沒有貧、高、低、富、貴、賤之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萬根同姓,根在羲皇,同屬炎黃子孫,姓氏所蘊含的精深文化,必將一代代傳承和發展下去。

    中國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

    前十名總人口約為5.5億人

    01李02王03張04劉05陳06楊07趙08黃09周10吳

    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

    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

    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

    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

    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漕89錢90湯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 100文

    2015全國各省市姓氏排名前10位

    廣東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李、黃、張、梁、林、劉、吳、羅、楊。

    海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王、李、吳、符、林、黃、張、周、鄭。

    重慶市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張、陳、劉、王、楊、周、黃、羅、唐。

    山東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孫、趙、楊、陳、徐、馬。

    福建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林、黃、張、吳、李、王、鄭、劉、楊。

    浙江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王、林、張、李、葉、鄭、吳、徐、劉。

    江西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劉、李、陳、張、黃、王、吳、周、胡、徐。

    內蒙古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趙、楊、郭、孫、高、陳。

    湖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劉、陳、張、王、周、黃、楊、唐、羅。

    河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楊、趙、陳、郭、孫、馬。

    北京市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趙、楊、陳、孫、高、馬。

    江蘇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陳、李、徐、周、朱、劉、吳、楊。

    山西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趙、郭、楊、陳、武、高。

    湖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劉、張、陳、楊、胡、黃、王、徐、周。

    天津市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楊、趙、陳、孫、高、馬。

    寧夏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楊、陳、趙、吳、馬、孫。

    遼寧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李、張、劉、趙、孫、楊、陳、於、高。

    上海市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張、王、陳、李、朱、徐、周、沈、吳、陸。

    河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張、王、李、劉、趙、楊、高、陳、馬、郭。

    安徽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陳、劉、楊、吳、周、徐、孫。

    新疆自治區漢族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楊、徐、吳、朱、郭、黃。

    黑龍江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趙、孫、楊、陳、於、徐。

    四川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張、王、劉、陳、楊、周、黃、羅、吳。

    廣西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黃、李、梁、韋、陳、陸、楊、劉、盧、張。

    壯族十大姓:「黃、莫、韋、覃、農、蒙、藍、趙、羅、梁」。

    雲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張、楊、王、陳、劉、趙、馬、周、朱。

    貴州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李、陳、張、楊、劉、周、羅、吳、黃。

    陝西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張、王、李、趙、劉、馬、楊、陳、吳、郭。

    甘肅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楊、馬、陳、趙、魏、周。

    青海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張、王、劉、趙、楊、陳、馬、郭、吳。

    吉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台灣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

    據台灣當局「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地區共有姓氏1989個,前10大姓氏佔總人口數的53%


    推薦閱讀:

    胡姓女孩子什麼名字好聽?
    付姓和傅姓是一個姓氏嗎?
    顧姓的來歷?
    台灣原住民姓氏的漢化,這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
    呂秀芝身上號碼布寫的LU,不應該是LV嗎?

    TAG:姓氏 | 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