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期: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上)
作者/魏坤梁 ⊙ 編輯/張宏婉
導讀:文章信息量比較大些,故而小編分為兩期發表,以免拳友為之所「累」,產生煩躁!
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上)
太極拳的古代經典拳譜多次提到了「氣」和「勁」,近代的太極拳前輩們尤其強調練太極拳要用「勁」,要「用意不用力」。這「氣」究竟是什麼?這「氣」與氣功之「氣」、中醫所說的人體生理之「氣」是一回事嗎?這「氣」能在中醫所說的十四經脈中流行嗎?這「氣」能放出體外攻擊人嗎?這「勁」究竟是什麼?這「勁」與「力」究竟是不是一回事?這「勁」能儲藏在身上某處嗎?「用意不用力」究竟是何意?「意」究竟是什麼?「意」和「力」是什麼關係?等等這些問題,一直令現代太極拳界絕大多數的鍛煉者感到困惑。由於這些問題至今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具有科學根據的解釋,中國近代所有眾說紛紜的不同見解層出不窮,加以細細分析,可以發覺其中有很多見解是牽強附會的、故弄玄虛的、不科學的、沒有根據而臆想的,因此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有意或無意的誤導就得以滋生,太極拳的真面目因此遭到了蒙蔽和誤會,太極拳的學練和發展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和破壞。所以這些問題應該值得我們探討清楚。
一、太極拳之「氣」不是氣功之「氣」,也不是中醫所說的所有人體生理之「氣」。必須清楚,「氣」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可以表示宇宙、精神、物質、行為、現象、狀態等等任何概念的代詞,相當於古今語言中的「東西」。所以,不同概念的「氣」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根據太極拳古代經典包括《王宗岳太極拳論》、《楊氏老譜》等文獻和中國近代楊澄甫先生等太極拳家的著作,可以肯定眾多太極拳古拳譜中所說的「氣」是指太極拳動作的原因,所謂「意到氣到力到」也反應了「氣」是因、動作是果這一事實。現代太極拳界不少人把這個因果顛倒了,這使太極拳之「氣」被蒙上一層撲朔迷離的神秘面紗,弄得不識其廬山真面目,這是以致不少誤說萌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太極拳古拳譜反應動作原因的太極拳之「氣」具有「主宰於腰」與「其根在腳的特點」。而氣功之「氣」、中醫所說的所有人體生理之「氣」,則都是沒有這些特性的。
佛家及其他氣功是沒有「氣」這個概念的,氣功之「氣」是道家的說法。道家氣功的文獻介紹道家氣功之「氣」又稱為「真氣」,這種「氣」與人體小腹部的下丹田關係密切,是由這下丹田培養發生的,這種「氣」在練功結束時必須回歸下丹田,這種「氣」在靜坐等功法中與動作無關,在動功中動作對這種「氣」有一定的影響,在自發動功中這種「氣」則對動作有影響。太極拳之「氣」顯然沒有這樣的情況,顯然這氣功之「氣」與太極拳之「氣」是不同的,氣功之「氣」的實質究竟是什麼,現在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除了自發動功之外,它不是引起動作的原因。雖然不少拳家往往拳與道家內功同練,但直至1949年為止,哪一本道家的功法書籍和太極拳書籍也都沒有說過道家內丹功之「氣」就是太極拳之「氣」。可見太極拳之「氣」與道家內丹功之「氣」沒有直接關係。
太極拳之「氣」也絕對不是中醫所說的所有人體生理之「氣」。中醫所說的人體生理之「氣」有很多種類,如先天之氣、後天之氣、宗氣、營氣、衛氣、精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三焦之氣、元氣等等,現代研究總結指出,這些「氣」既有功能性的,也有物質性的。比如「營氣」主要是指營養物質,現在來說主要就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衛氣則指抗病因素、熱量、調節控制肌膚腠理開合和汗液排泄的功能等;「臟腑之氣」中的「心氣」大多是指心臟的生理功能;「脾氣」既指消化功能又包括了與消化有關的一些腺素、酶、有益菌等等;「腎氣」既表示腎泌尿功能、性功能、免疫功能,也可能包含多種有關腺素;中醫所說的所有人體生理之「氣」與下丹田都沒有直接關係,都不是人體動作的直接原因。顯然這些「氣」既與道家氣功的「氣」不同,與太極拳之「氣」也是不同的。
根據《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的論述,十二經脈是經絡之氣循行的通路,其中的營氣行於脈中,每日寅時從肺經開始,一晝夜依次循行十二經脈及有關臟器一周如環無端;衛氣則行於脈外,日夜沿全身經脈循行五十周,並且數經並行,日行陽經,夜行陰經,經絡之氣的循行既與下丹田沒有直接的關係,其循行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固定的次序與時間規律;中醫針灸可以引起針感。緩慢地沿近體表的某一段經脈路線循行也被古人稱之為「氣」,但這是針刺效應,現代被稱為「循經感傳」,現代研究大多認為其實質主要是針刺引起微血管活動,使得外周神經受到刺激發生的感覺。中醫認為在人體中有「任脈」和「督脈」兩條奇經,合稱為「任督」。兩條經脈都是由小腹下的「胞中」向上,經過頭面部,各止於上下唇,而道家所說的「任督」是「中黃直透」的別稱,是不經過頭面部的。明清時的著名內丹功家柳華陽還明確指出道家所說的「督脈」是行於脊柱之前的,而中醫所說的「督脈」則是行於脊柱之後的;中醫所說的「任督」不參加「氣」之循,行並且與丹田都是沒有關係的,而道家所說的「任督」則是不斷由下丹田出發向下過尾骨之前進入頭內,由咽喉部向下進入下丹田,如此循環周流不休,練功結束仍回歸下丹田。可見中醫所說的「任督」與道家所說的「任督」是兩回事,太極拳之「氣」與氣功之「氣」也是不同的,與十二經脈以及「經絡之氣」既不相同也沒有直接關係,與中醫所說的「任督」也是沒有關係的。
從古拳譜中可知,太極拳之「氣」的發生與氣沉丹田有根本性的關係,是由腰所主宰、始於腳、發於脊的,是人體動作的原因。而上述這些「氣」都沒有這些特性。雖然氣功之「氣」與丹田之間關係密切,但這種關係反映為孕育、始發與回歸,太極拳之「氣」與丹田的關係則反映為沉聚與發生,不存在回歸,在這點上兩者有很大的不同;至於太極拳之「氣」的活動部位,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意氣即骨外肉內流動物也……必使流動物滿身能跑」(「意氣」之意為楊澄甫先生在同書同文中所說的「意為嚮導氣隨行」),按中醫理論的說法,這「骨外肉內」就是十二經筋,也就是現代解剖學所說的全身的運動肌部位,不是近人體體表的經脈,這不但完全符合太極拳鍛煉的實際體會,也是符合運動解剖學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說太極拳之「氣」就是「經絡之氣」,說可以隨動作不同在經脈間任意穿行活動。這既不符合太極拳的所有經典理論,也根本不符合中醫理論。因為按照中醫理論,即使是經絡之氣,也是不可能這樣的。至1949年為止,沒有任何一本太極拳書籍說過太極拳之「氣」就是經絡之氣。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把氣功之「氣」和中醫所說的經絡之氣混為一談,這純屬牽強附會。
二、人類所使用的力,有性質不同的兩種,人體動作的原因就是由於力的作用。太極拳之「氣」既然是動作之因,所以,這太極拳之「氣」的實質就是力。其實古今漢語中都存在著將「氣」和「勁」、「力」相通稱的情況,有合稱為「氣力」的,也有合稱為「力氣」的。古代太極拳經典《楊氏老譜?太極力氣解》也有這種情況的反應;很多太極拳家也都有這種認識,如李亦畲先生的《五字決》、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使用法》中,都有把「氣」與「勁」視為同一的反應,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有時也把「氣沉丹田」稱為「勁沉丹田」,孫劍雲前輩在《孫式太極拳詮真?孫式太極拳的特點》中也把「氣」視為是「勁」,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人身纏絲正面圖說》中則更直截了當地指出「勁即氣」。但是,實質為力的太極拳之「氣」與一般所說的人體之力是不同的。一般所說的「力」,按照現代生理學分析,是由於運動肌發生了緊張收縮造成骨槓桿所引起的,肌肉的收縮分為肌束向心的縮短收縮、肌束離心的拉長收縮和肌束長度不變的等長收縮。由於肌肉的縮短收縮和拉長收縮協同從而形成了骨槓桿,於是人體發生了各種動作;而由於肌肉的等長收縮,人體能夠進行保持姿勢不變的持續性靜態用力。比如絕大多數武術動作中的手臂伸縮都是由於手臂中有些肌肉發生了縮短收縮、有些發生了拉長收縮而所造成骨槓桿變化引起的;而用手臂保持姿勢不變持續提拎某一物體,則是手臂肌肉發生等長收縮所引起的;人類習慣的、絕大多數所使用的力都是這樣的「力」。
但是,人類也使用另外一種力。運動力學指出力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在物體中傳遞的,這種傳遞的力稱為「動量傳遞」。人體中也有「動量傳遞」發生,比如腿腳發生的力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傳遞到手臂,這種「動量傳遞」發生和傳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體相關各環節的「相向運動」。從網上的討論可見現代羽毛球技術的研究中就發現利用「動量傳遞」擊球,效果要比用手臂局部肌肉緊張收縮用力要佳。研究認為這種技術擊球的發力是從腳上開始的,動量以波浪形式進行傳遞,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說這種傳遞的效率是最高的。具體地說可以把人的軀幹、手臂以及球拍總體上視為「多節棍」、「鏈條」或者是一條柔性的鞭繩。如把人體與球拍總體視為一條鞭繩,球拍就相當於鞭梢,揮拍的過程相當於把人體的動量由腳開始通過波浪回彎的形式傳遞達到球拍,翻腕擊球相當於鞭子的回彎傳遞到鞭梢。這種方式擊球要求得到瞬間很高的拍速,要領是人體各關節均要放鬆,如果身體僵硬、關節發緊,就會把動量抵消掉許多,隨之動量傳遞的效率就不高,相應的拍速也就不會高了。身體放鬆能使人體與球拍這條「多節棍」更加趨於柔性,就能和鞭子的「動量傳遞」更加相似,揮拍過程中完成動量的波浪式傳遞,身體各部位的動作是有先後也是連貫的;如果動作協調了,拍子就能獲得很大的速度,使得擊球很有力。一條鞭繩的動量波浪式傳遞效率能夠極高依靠的就是連續而基本無阻力,鞭繩的「動量傳遞」中,鞭繩本身是沒有動力源的,鞭繩的動力僅僅來源於鞭竿,只是在傳遞動量過程中,因參與運動的部位(質量)不斷減小,由於動量能夠基本保持不變,因而速度不斷增大,才造成末端速度非常大;而擊羽毛球這個人體與球拍所組成的「多節棍」的每一節,本身又都是動力源,在傳遞動量的過程中,軀幹、肩、大臂、小臂和手腕不僅可以像鞭繩那樣傳遞動量,同時也可在傳遞動量的同時有序地添加衝量。所以,羽毛球技術中的「動量傳遞」與鞭繩的「動量傳遞」又是有區別的。總結鞭繩與羽毛球技術中「動量傳遞」的研究,這種「動量傳遞」有三個共同的特性:①這種「動量傳遞」是一種力的傳遞。身體的動量是通過腿腳、軀幹、肩、大臂、小臂和手腕逐漸傳遞過渡而達到球拍上的;②這種「動量傳遞」必須以身體放鬆為重要條件,應該使身體具有類似繩索那樣的柔性,這樣才能獲得動量傳遞的高效;③這種「動量傳遞」必須使身體各環節都具有先後順序的「相向運動」的正確反應。「相向運動」的身體姿勢能夠與動作實施有正確連貫性,才能把發生的力高效地、不間斷地傳遞到拍面。可見「動量傳遞」與一般的力是有很大不同的,因為一般所使用的力,是使力發生作用的肢體局部的肌肉產生的,必需這局部的肌肉緊張收縮,力是不發生傳遞的,力的使用也不需要「相向運動」;而「動量傳遞」之力則不是使力發生作用的肢體局部的肌肉產生的,必需全身肢體肌肉放鬆不緊張。力是發生傳遞的,還必需有「相向運動」的發生。由此可見,人類一般所使用的力與「動量傳遞」之力是性質不同的兩種力。「動量傳遞」是一種特殊的力,一般所說的「力」,也就是廣義的「力」,理論上雖然包括了這種「力」,但實際上一般所說的「力」都是忽略了、不包括這種特殊之力的。
三、太極拳之「氣」。從太極拳古拳譜中大量對「氣」的論述可知,實質為力的太極拳之「氣」是明顯具有「動量傳遞」特性的:①太極拳之「氣」具有傳遞的特性。古拳譜中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運若抽絲處處明」等就明顯反映了這一情況。古拳譜尤其將「氣」的傳遞比喻為舞動的長綢,更明顯反映了這「氣」的傳遞是以波浪的形式進行的。②太極拳之「氣」的發生與傳遞必須以身體放鬆為重要條件。古拳譜中的「松靜」、「柔而不剛」、「極柔軟」、「腹內松凈氣騰然」、《楊氏老譜》中的「決不可失其綿軟」、「實有心之柔軟也」等等都反映了這一情況。尤其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等更指出了「松凈」、「柔軟」的實質。③太極拳之「氣」的傳遞,必須依賴身體各環節有順序之「相向運動」的正確反應。古拳譜中的「沉著」、「主宰於腰」、「氣如車輪,腰如車軸」「有前即有後」、「力由脊發」、「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等都反映了這一情況。所以,太極拳古拳譜中出現的絕大多數的「氣」指的就是「動量傳遞」。
實質為「動量傳遞」的太極拳之「氣」雖然與現代力學所說的鞭繩的「動量傳遞」和現代羽毛球研究所說的「動量傳遞」的性質是相同的,但其具體方而還是有所不同的。其一是因為太極拳之沾連粘隨要求肢體使得別人感到「終不得力」,比如別人去推按用「氣」練拳的手臂,應該感到如推按浮在水面上的斷臂,別人作用於該手臂的力不能通過這條手臂達到其軀體;所以這「氣」之力的強度是很小的,如鄭曼青先生所說是不能超過「四兩」的,為了使得這麼小的力能夠從腳傳遞達到手,既能引起動作,又對外沒有作用力,太極拳對全身放鬆的要求尤為高,對於太極拳之「氣」而言,肢體局部為了動作而主動所用的力都是其傳遞的障礙,所以要力求肢體局部「不用力」;同時,也只有這種「氣」能夠順遂地從腳傳遞至手,全身肢體局部也才能有了可以「不用力」的有效保征。這種肢體局部主動所用的力,古拳譜稱其為「純剛之力」。所以,古拳譜說:「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這句話是一種主要存在於先秦至明代的互文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有氣者無純剛之力,無氣者為純剛之力」。意思是:如果動作是「氣」所引起的,肢體中就沒有「純剛之力」;如果肢體中沒有「氣」,動作就是「純剛之力」所引起的。這就是說「氣」與「純剛之力」是相互排斥的,肢體中「純剛之力」達到一定程度,「氣」就難以發生和傳遞;「氣」能夠發生和傳遞,「純剛之力」就必然在被消除;這「純剛之力」在《楊氏老譜》中則被稱為「力」。這些是太極拳之「氣」的「動量傳遞」的一個特殊性。其二是太極拳為了能夠以弱勝強,尤其注重使用「氣」,所以「動量傳遞」所必須的身體各環節的「相向運動」尤其被強化,而這種「相向運動」是一般用「力」所沒有的身體反應,所以尤其需要形成特殊的神經反應,這種特殊的神經反應在古代漢語中只可以用「意」來表示,所以,練太極拳尤其重視「用意」的鍛煉。打個比方說,這「氣」的傳遞有些相似於水波的擴散、海潮的推進,或者像是排成直線的幾個撞球,擊中最近的一個球,這個球向前滾動撞擊到第二個球的同時,把動量傳遞給了第二個球就停了下來,第二個球則由於得到了動量而繼續向前滾動撞擊到第三個球,又把動量傳遞給了第三個球也停了下來,第三個球則繼續向前滾動,這樣,第一個球的動量就傳遞到了第=三個球;在這傳遞過程中,三個球的運動方向往往相互是相反的。這就形成了「相向運動」。具體地說,「氣」引起動作,往往手與身軀的運動趨向是相反的,而身軀與腿的運動趨向又是相反的。舉例說,如起勢的兩手上平舉,是向前運動,而身軀卻收腹、含胸,是向後的趨向,其實兩手的向前運動是身軀的向後趨向引起的;白鶴亮翅轉摟膝拗步的右手落於胸前去接手,是向前運動,而身軀卻以左胯為軸微向右轉動,是向後的運動,其實右手的向前運動是身軀的向後運動引起的;摟膝拗步的手捋化向後,身軀卻是收腹、含胸向前的趨向,其實手捋化向後是身軀的向前趨向引起的;摟膝拗步的推按手向前運動,身軀卻是撐脊,拔背向後的趨向,其實手的向前運動也是身軀的向後趨向引起的。如果不是這樣,「氣」的傳遞必然受到妨礙,引起動作的就不是「氣」而是「力」了;而這樣相反的反應也才是符合沾連粘隨的化解需要。正因為如此,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才說:「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此語中的「而」是表示並列的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和」、「又」,現代不少人把這「而」當做了表示轉折的連詞「卻」,把這句話當做是對用「力」與用「意」的選擇,這是錯誤的理解。此語的意思並不是要麼是用「力」與要麼是用「意」,而是既要不用「力」又要用「意」。也就是說,由於不用力放鬆了,隨著「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即「用意」,這實質為「動量傳遞」的「氣」就能夠發生和傳遞而引起動作了。鞭繩「動量傳遞」的回彎傳遞和羽毛球「動量傳遞」的身體動態具有較明顯的波浪形,而太極拳之「氣」的傳遞身軀則是沒有明顯波浪形的,這是太極拳之「氣」的「動量傳遞」的又一個特殊性。
由於人類習慣予由局部肌肉持續緊張收縮而引起肢體活動,以「氣」來引起肢體活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既陌生又不習慣,所以是不可能豁然貫通的,即使是能夠明白,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地就能獲得這種技能的。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不習慣全身放鬆,更不習慣於這種「相向運動」的「用意」,但是,只要能夠不斷地進行放鬆不用力和「相向運動」之神經反應,即「用意」的鍛煉,以「氣」引起肢體動作就必然是指日可待的。當能夠用「氣」引起動作了,手臂的動作尤其明顯,總會感到有像被抽絲般地抽動、催動、撐動、拉動、拖動、攪動等被帶動的感覺,形成是主動的,但內在的無論是對於別人還是自身的其他部位都是被動的,出現了太極拳所特有的「雖動猶靜」,楊澄甫先生稱之為「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古拳譜又將這種情況稱之為是「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就是說身體任何部位的一個動作,都是全身連續連貫動作的結果,因而是「一動無有不動」,而全身各部位又似乎都是被動的,因而是「一靜無有不靜」。
[本文來自《精武》2009年9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十月初五765期
推薦閱讀:
※(7)轉載:格局實例探討(三)
※探討手指肚的經絡屬性
※南泉斬貓(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杜曉紅 李強:對《周易》與太極拳內在聯繫的探討
※探討余線使用最大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