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 學佛三要門
佛法要義
學佛三要門
一、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
諸佛出世,無非為了引導眾生回邪向正、回小向大、回縛向脫的大事因緣,引導眾生趣入佛乘。諸佛所說的法門都是適應眾生不同時代、不同根性、不同習尚、不同因緣而有千差萬別的修學方法,這一切法門可說都是菩薩的修學歷程、成佛的菩提正道。
儘管修學佛法的方法千差萬別,統攝一切學佛的法門卻只有三大綱要: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這學佛的三要門是與人的三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以及佛的三德:大智慧、大慈悲、大雄力互為因緣、互為因果的。菩薩廣修六度萬行,遍學一切法門,這一切法門不外修福修慧。修福修慧就是依這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三句來修學的。一切依此而學,一切依此而修,失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得之則十二部經如對白日。啟發信心,引生智慧,長養慈悲的學佛三要,就是菩薩事業的主要內容。
學佛三要就是《大般若經》所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之意。《大般若經》著重廣明菩薩的學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發菩提心,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意念。
1.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一切智智就是無上菩提。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是修學者的心與無上菩提相應,發心求證無上菩提,也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信願。信(saddha)是信三寶、信四諦。初學大乘法,首先要發起信心,例如念佛(菩薩)、禮拜佛(菩薩)、贊佛(菩薩)、隨喜(mudita)、供養、懺悔、勸請等,都是攝導初學、長養信心的善巧方便。信願能莊嚴凈土或往生他方凈土,信為一切功德母,想學佛成佛,必須深信佛身佛土功德,發願積集功德。沒有信,一切佛法的功德不生,有了堅固的信心,就會有強烈的願欲,也一定會有實行善法的精進。信為欲依,欲為勤依,信心清凈,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凈信生起時,內心清凈,能斷一切疑惑,成就一切佛法功德。真正有信心的人,內心是充滿法喜的,不像未學佛前,內心充滿恐怖、憂慮、煩惱。
2.大悲為上首:大悲是慈悲喜舍。慈(metta)是給予一切眾生福樂。悲(karuna)是拔脫眾生一切痛苦,喜(mudita)是見人行善、見人離苦得樂,深生歡喜。舍(upekkha)是對於慈悲喜三者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僧。有了慈悲喜舍的福德智慧,才算菩薩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慈悲是佛菩薩的心髓,菩薩的一舉手、一投足,無非是慈悲的流露。菩薩是以眾生的需要為行動的方針,與樂拔苦是慈悲的內容。嫉妒成性,仇恨在心,私情過重,絕對不能引發無私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薩不但要有慈悲心,也要有喜舍心,必須是慈悲喜舍的總合,才是真正的菩薩心,才是大悲。
從緣起的相關性來說:世間的一切都不是獨立獨存的,而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在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現實存在中,彼此是互為關係的存在。這種緣起的人生觀,是互助的人生觀,是無我的人生觀,是知恩報恩的人生觀,是慈悲為本的人生觀。人不能離社會而生存,人際之間、眾生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彼此密切相關,依於共同意識而有親切的關愛、而有與樂拔苦的慈悲心行。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曾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婦兒女,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恩、三寶恩。這種從自他的輾轉關係到一切眾生為命運同體的共同意識,引發了利樂一切眾生(慈),求濟一切眾生(悲)的報恩心行。可見慈悲是人心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出來的關切同情。
從緣起的平等性來說:從緣起的重重關係而深入到底,就通達一切法的無自性,而體現平等一如的法性。了達法性一如的緣起法時,不再單單是相依相成的關切,而是進一步無二無別的平等。在平等一如的心境中,自然發生同體大悲。若有眾生在苦迫中,或有眾生迷妄而未成佛,就等於是自己的苦迫,等於自身功德的不圓滿。
一切眾生,特別是人類,不但由於緣起性的相依共存而引發共同意識的仁慈,而且直覺對眾生、對人類的苦樂有共同感,無論對於自他都有傾向於同一根源的直覺與渴仰平等的和同。慈悲只是人心契合於事理真相——緣起法的自然流露,大乘法中,慈悲利濟眾生的心行,能盡未來際而永無休止,原因在此。
慈悲心,人所共有,只是不能擴充而已。「虎為百獸王,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頭」,殘忍(himsa)的老虎尚且如此,所以慈悲心的修習,重在怎樣擴充凈化狹隘自私(pema)、雜染濁混的情愛情見。
長養慈悲有三個方法:
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②怨親平等,別人犯錯不妨想想他生性並非如此,只是受了物慾的誘惑、邪見(micchaditthi)的鼓舞,由於煩惱驅迫才不得自在。對方為非作歹、愚昧無知,應憐憫他、容恕他、救濟他。
③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可以消除我見,增進慈悲。了達生死涅槃都是如幻(maya)如化,也就不會像凡夫(anariya)戀著生死、住於執著了。緣起的假名眾生畢竟空,僅有如幻假名的我、法,而畢竟空中不礙眾生。惟有大乘的無緣慈,才是通達我、法畢竟空,悲智平等、悲智融貫的實證。慈悲是利他的動力,損己利他的布施,節己和眾的持戒,制己恕他的安忍,都是慈悲心的表現。
3.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是般若慧,是不住一切相(lakkhana)的真空見。孕育於悲願中而成長的空慧,不是沈空滯寂,而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性空般若智慧,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果。
一般宗教特重信仰或仁愛心行的表現,佛教異於其他宗教的殊勝處,在於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出世(lokut-tara)法,是超勝世間(1oka)一切宗教學術的法門。佛法甚深如海,而主要行門,不外信願、慈悲、智慧,修學佛法必須三者相攝,圓備的修持,才能達到圓滿的境地。
聲聞乘依戒修定,依定修慧,發慧而得解脫,真正導致解脫的是智慧。大乘法門以六波羅蜜為總綱,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廣集一切福德資糧,依禪定修得般若波羅蜜多(pannaparamita)的般若智慧,才能成就大乘果證,斷盡所有生死煩惱。所以大乘經典中,常常贊說:於無量劫中遍修無邊法門,不如一頃刻間於般若波羅蜜多經典、四句偈等,如實思惟、受持奉行。可見,無論大乘法、聲聞法,要了生死、斷煩惱、證真理,都必須依藉般若智慧之力來完成。
修得禪定,並不就能發慧,而是依定力為基礎,於定心修習觀慧(vipassana),如此止觀雙運,才能引發不共世間的如實般若智慧。外道也能獲得或深或淺的定境,就是不能如同佛教聖者一樣,發智慧、斷煩惱、了生死,只有慧學才能直接通達佛法深奧之處。
佛、菩薩、獨覺、聲聞四聖,皆依智慧成聖,不離覺慧,只是大覺小覺而已:佛陀(正遍知、世間解)義譯為覺者,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覺了萬有諸法的實相,而佛所證得的究竟果德,稱作無上正等正覺,無論從名號或果德來看,佛都以覺慧為中心。菩薩義譯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辟支佛譯為獨覺或緣覺。聲聞是聞佛聲教而覺悟。
覺慧是在悲智理性的統一中,引發出來的如實智慧。初修為觀,觀行成就為慧,到達圓滿的果證時,般若轉名薩婆若(一切智)或菩提(bodhi覺),以信心啟發智慧,更以智慧助長信心,達到信智一如。慈悲越廣大時,智慧越深入,智慧越深入時,慈悲越廣大,真正的智慧是悲智交融。七地菩薩定慧平等,才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把心安住於無生無滅的道理上,忍是認可的意思。這時,深入無生,是不會退失大乘了。這時,真實智慧現前,證得法性深理,理智平等。這時,真實智慧與其它功德相應,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這時,自證化他,以智慧為先導,以無邊的方便善巧化度眾生。
二、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
詳細來說,智慧有三種:1.生得慧2.加行慧3.無漏慧。
1.生得慧:是與生俱來的慧性,生來就有抉擇是非可否的智慧,例如聽聞佛法、披閱鑽研、對佛法的了解、甚至能說空說有、說心說性、高論佛果聖德這種能知能解的慧力。
2.加行慧:是慧學全部修程的三個階段。這三階段的有漏(煩惱)慧,是到達現證無漏慧應修的加行,這加行慧即聞思修三慧:
①聞慧(suta-maya panna):依聞所成就的慧,是通過內心清凈心念而引發的特殊智慧。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信根成就。由於多聞熏習,就可信得深切而起正見,具備不計利害得失、勇往直前、永無退轉的堅決信念。
②思慧(cinta maya panna):以聞慧為基礎,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諸法的甚深法性與因緣果報等事相,使有更深湛的體認了悟,但仍然未與定心相應,仍是散心觀。八正道中,先是正見、正思惟,然後才有正語、正業、正命,這就是說,有了正思惟的思想成就,無論動身發語乃至經濟生活等等的一切,就能納入佛法正軌,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起的圓滿戒德。凈戒可長養慈悲,也惟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凈戒,也由於凈戒引發深切悲願才能悲智交融。佛教制戒,在於消極的防非止惡,積極的利生濟世,即自利與利他。自利可以壓制煩惱不生,得到身心清凈。利他是見到眾生苦惱,不忍再加損害,先是實行不損他的善行,繼而發為利樂饒益有情的悲行,是大乘悲心的成就。因此,布施、忍辱、精進等大乘功行,都與凈戒俱起。
③修慧(bhavana-maya panna):本著聞思所成智慧,止觀雙運而引發智慧。修所成慧是與定相應,不依文言章旬而觀於法義,修慧依智不依識,必須觀察一切法無法畢竟空寂,才可從有漏修慧,引發無漏的現證慧。識是有漏(煩惱)有取(執取)的,是以我、我所為本的妄想分別。智具有勘破我執、遣除邪見的功能。無自性、無分別的慧觀,能夠降伏自心煩惱而引發現證無漏智慧。修慧成就時,具足正定,是定成就。
3.無漏慧:加行慧尚未到達真正的實證階段,從修慧再不斷努力上進,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更深徹的簡擇觀照,就可引發無漏慧,無漏慧又名現證慧。漏即煩惱,由此無漏慧而斷煩惱、證真理,才是慧學的目標所在。學佛是要修證清凈身心,體悟真理,了斷一切煩惱的,有了般若智慧的正智,自然就能身口意三業清凈,舉止如法。學佛不是僅僅為了要成為一位佛教的學者而已。
菩薩的智慧有般若與方便兩種。般若是自證空性,方便是方便化他,兩者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勝用。般若就像根本智,證畢竟空性,再起方便後得智、通達緣起、嚴凈佛土、成就有情,如此漸漸轉進漸合,到真俗圓融,二智並觀,就是佛陀最究竟圓滿的中道智。智慧與方便二者相互依成,相互攝導,福慧雙修,發揮離縛解脫的殊勝妙用。
所以在證得法空性後,還須不斷熏修,將所悟真理,證驗於諸法事相。透過真理了達世俗,真俗圓融無礙,生活與理性彼此相應,即世間而出世間,世與出世無礙。
一個人在未得佛慧,甚至未學佛前就多聞博學,對世間有助弘揚佛法、有利社會民生的知識學問多多明了通達,一旦歸信佛教有所證悟時,即能說法無礙,化度無量眾生,這種法施最有意義。努力於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教化,是功德無量的,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於與人同樂、為人拔苦的同情,是無條件的施與,不是為了自身的名聞利養,不是為了果報或現生功利。菩薩當於五明處學: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內明這五明都是有助弘揚佛法,有利社會民生的學問。世間學無礙出世的佛學,而是佛法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
慧學(panna sikkha)先是知因果、知善惡、知有前生後世、知有沉淪生死凡夫(anariya),知有超出三界的聖者(ariya)等等,信解這些才算具有世間正見的世俗慧。進一步,知道生死由煩惱貪愛(tanha)而來,煩惱的根本在無明(avijja),無明就是對於諸法實相——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三法印的不如實知,因為不如實知,所以引起種種執著(upadana),由執著引起一切不合理不正確的錯誤行為。這無明為本的妄執主要是無常執常(nicca),無我執我,不凈執凈,無樂執樂。眾生有了這種顛倒妄執(upadana),引生種種非法行為,造下無邊惡業(akusala kamma),感受無邊生死苦果。所以慧學的另一方面就是契悟三法印(ti-lakkhana),在世間一切有為法中,如。實(yatha-bhuta)體證(abhigama)念念生滅的無常性、眾緣和合的無我性、了達一切虛妄不實的寂滅性,能徹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證得清凈解脫的涅槃(nibbana)。我們之所以滯留世間顛倒生死,根源就在不能如實證信三法印。透過無常、苦、空、無我的觀慧而悟入寂滅就是證人甚深法性。二乘的觀境只是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觀,而菩薩行者不但觀察自我身心,並且對身心以外的塵塵剎剎、無盡世界、一切事事物物,無不遍觀。
總之,學佛的三大事,就是起信心,生正智,長大悲的三德,這三德的修持必須平衡發展,不可偏重。這學佛、學菩薩的三大宗要,超勝一切,含容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發心學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要從菩薩心行去修學,才能成佛。菩薩心行是信願、慈悲、智慧的總和,是三者完整的協調,不是顧此失彼。
發心學佛,因眾生根性不同,修學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方便,例如:貪行人從慈悲門入,瞋行人從智慧門入,痴行人從信願門入,然而,卻也不能永遠滯留在這樣的階段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大涅槃經》與《大毗婆沙論》都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長邪見」,而有智無悲,有悲無智,也根本不成菩薩行。就是悲智雙修,若悲願不足而急求智證、求解脫,也是墮落小乘。若悲心深切而智慧不足,也要成為敗壞菩薩而退墮凡外。必須信願、慈悲、智慧三事齊行,才能互助互成。
三、二道五菩提
學佛三要的信願、慈悲、智慧三事不可偏缺,然而在修學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進修次第。進修的歷程,經論說得很多,大體可分為二道五菩提:二道是般若道,方便道。五菩提是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菩提是覺悟佛道的正智,就是般若智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般若道是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性空離相。方便道是徹悟法性無相後,進人修行,一直到悟證佛果,這一階段主要是菩薩的方便度生。
1.發心菩提:是立菩提願,以般若扶大悲願,重願。發菩提信願是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也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anuttara sammasambodhi citta)。
2.伏心菩提:是修悲濟行,以般若導六度萬行,重行。是菩薩於發心後,依信願去修慈悲利他的菩薩行,在六度中修集一切福德、智慧,漸漸降伏煩惱,漸漸與性空慧相應。
3.明心菩提:是住性空見,以般若悟證如實義,重證。是折伏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除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
以上三種菩提是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個階段,屬般若道。這時雖得聖果,尚未圓滿,須繼續修行。
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來說,是證悟。而望後方便道來說,是發心、發勝義菩提心,這是聖者的信願,是經由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凈化,達到信智合一、信智平等的菩薩信願。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了一切法本清凈、本來涅槃的清凈菩提心,把心安住於不生不滅無生法忍的道理上。
大乘行者悟入無生法忍,證到真如實相,這真實智境,沒有時空相,沒有心識相,沒有青黃赤白各種分別相,經中常說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可念就是。發心菩提的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伏心菩提的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明心菩提的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證理。
4.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法忍後,從此漸漸莊嚴國土、成熟眾生,漸漸出離三界,往究竟圓滿的目標前進。
5.究竟菩提:是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覺)。
這二道五菩提也可以總合為三:①發心菩提是發心;②伏心、明心、出到三菩提是修行,從悲行到智行,又從智行到悲行;③究竟菩提是證果。這二道五菩提是凡夫到達佛果的過程,是有漏雜染、意欲本位的凡夫從凡夫地起信願,經慈悲而入聖智(聖者的信願),又依此菩薩清凈的信願,經慈悲廣行的熏行,智慧的融合,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菩提,到達智慧、慈悲、信願三佛德的究竟圓滿。由此證明,智慧、慈悲、信願就是凡夫發心學菩薩行,以至成佛的三大心要。
中國佛教一般所修的法門,例如念佛、吃素(放生)、誦經,是菩薩行的勝方便,學佛學菩薩行,必須從這些妙方便中,認清目的:我們是為了策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吃素,引生智慧而誦經。要從念佛中,策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精進。要從吃素放生中,長養慈悲、去做種種有益人世的福利事業。要從誦經中,進一步研究義理,引發智慧。以這些初方便奠定菩薩學的初基,邁向無邊的、深廣的佛法才對。
總而言之,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就是從人而發心學菩薩行,由學菩薩行而成佛。先從凡夫發菩提心,由初學、久學而進入大菩薩地,福慧圓滿才成佛,著重在學習一切菩薩行。
聲聞(sutavant)聖賢持戒、愛物、教化眾生,與凡夫的自私自利完全不同,卻過分著重自心煩惱的調伏,忽略了積極的利他。
大乘(mahayana)行者並非不重視自己身心的調治(自利),只是著重利他,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進程中完成,達到自利利他的統一。眾生受無量苦,菩薩起無量悲行,所以大乘道是以大悲為上首,然而發心利他並不忽略自己身心的調治,否則未能自度,焉能度人。如若不解不行,既無智慧,又無能力,怎能利他。所以為了要度一切眾生,一定要廣學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六波羅蜜(paramita)。由於出發於悲心,所以深山修禪、結夏掩關,也都是為了造就救度眾生的能力。菩薩為眾生、為人群服務,作種種事業,說種種法門,任勞任怨,捨己為人,是直接的利他。菩薩修禪定、學經法等等是間接的利他。菩薩的一切是為了利他,所以對身內的、身外的一切,不作一己私有,一切功德迴向眾生,得到優越的果報,也願與大眾共享其利。功德迴向眾生,便是大乘利他精神的表現。
菩薩的自利,從利他中得來,一切與利他相應,從利他中去完成。隨分隨力的小事,也一樣是自利利他的實踐。譬如在一塊空地植樹栽花,不是為兒孫打算,不是為自己徒弟著想,只因花可供人欣賞,枝葉可以供人乘涼,果實可供人摘食或作葯、作建材就去栽植它。存著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眾生的事,就是實踐菩薩行。自利利他,同時成就,就是趣向佛果。
中國佛教,一向重玄理、重證悟、重死後往生,尤其唐宋以後,山林氣息格外濃厚,這與老年的心境,特別契合。對於了生死,青年人不太容易領會,青年的血氣旺,志氣強,意欲如海浪奔騰澎湃,不太能警覺到生死這回事,若是專以了生死為教,是不易獲得青年的信受的。然而,學菩薩法,著重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發心普利一切眾生,就與青年的心境相似。中國雖稱大乘教區,行持卻偏重急急的了生死、求禪悟,結果青年與佛教愈隔愈遠。反之,錫蘭、泰國、緬甸等國家被稱為小乘教區,青年人都學佛法,他們不是開始就學了生死,而是歸依三寶,深信因果,增進向上。
弘揚人間佛教,應以攝化青年為主。了生死當然還是佛法的一大要事,但修學大乘,要以利他為先,適應廣大的青年群,讓更多的青年眾發心學佛,才是發揚大乘的真正目標。大乘佛法中的文殊、善財、常啼菩薩,都是現青年身,發廣大心,大勇猛、大精進、學不厭,教不倦,他們自身現青年相,也歡喜攝引青年學佛。人間佛教要重視培養青年人的信心,培養青年人發心修菩薩行。
大乘菩薩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是出世又入世。大乘法中,在家菩薩占絕大多數,在家菩薩通常在大城市、人煙稠密的地方弘法利生。《華嚴經·入法界品》、《維摩詰經》、《菩薩本生談》都顯著記載在家菩薩在社會上現身說法的種種情形,大乘菩薩的偉大,全從人世精神中表達出來。惟有大乘法以出世心作入世事,同時從入世法中,攝化眾生趣向出世,這樣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任何人都可漸次修學,上求佛道。
中國從前天下不太平時,可以到深山闢土開荒,維持生活,佛法也因而延續。像山西的五台山,陝西的終南山,每逢亂世,出家人都前往避亂專修。現代情形不同了,城市山林漸無差別,隱入深山遁世修行的可能,已今非昔比。佛教本來是在人間的,佛與弟子們就經常游化人間。佛法是人類的佛法,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論都市鄉村,菩薩行者就應到處去傳播法音,去作種種利人的事業,在不離世事、不離眾生的情況下,凈化自己,覺悟自己。
中國佛教的崇尚山林,受了印度佛教中,一部分苦行瑜伽僧的影響,又與老莊的隱退思想互相融合,二千年的中國佛教才與人間的關係不夠緊密。現在,正是恢復佛教真精神,讓佛法深入人間的時候了。
自利的斷煩惱、了生死,依團體的力量更為容易。學佛者進入佛教團體,過著規律的生活,行住坐卧、語默動靜,一切都不能違反大眾共守的制度,因為佛教的集體生活是互相教授教誡、互相慰勉、互相警策的,這也是中國禪宗能陶賢鑄聖,延續中國佛教一千年壽命的主要原因。
佛教的集團,不只在生活中一起上殿過堂就算了,而是在共同生活中引導大眾走向正常向上的境地,人人向上,和樂共處,養成光風霽月的胸襟,清凈莊嚴的品格,凈化自己,健全佛教,發揚正法。
推薦閱讀:
※[轉載]自在學佛
※西方極樂世界詳細介紹(三)--學佛網
※上馬殺賊 下馬學佛
※學佛最後變成魔了,很多!我們看到的就在身邊
※慧傳法師:青少年學佛生涯規劃—以星雲大師度化青年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