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發現心靈的智慧07-08
《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 第7節作者: 明朗之陽光因為我們第一個人的智慧和潛力是很難界定的,平常沒受到什麼刺激,可能就一輩子庸庸碌碌地過下去了,但一旦獲得一個強大的動力,一念貫注之下,付諸於十倍甚至百倍的行動,很可能就激發出連自己都想像不到的智慧和潛力來。漢初的韓信在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韓信少年時,喜歡佩帶寶劍,一個殺豬為生的小夥子看不慣他,找茬說:「你雖然長得高高大大,又喜歡佩帶寶劍,但我看你就是一個膽小鬼。」並得寸進尺地提出一個十分無理的要求:「你如果不怕死的話,就拿劍刺死我;如果怕死的話,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聽了這話,盯著他看了很久,當時韓信內心的思想鬥爭可能也是非常激烈的,這小子實在太欺負了,「士可殺不可辱」,真想一劍殺了他。不過韓信想了很久,終於俯下身子,慢慢地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這時滿街的人都嘲笑韓信。後來,韓信憑著自己的努力,做了劉邦的大將軍,四處征戰,所向披靡,成就了一番驚世偉業。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召見了那個當年侮辱他的小夥子,賜給他一個官職,對部下的將領們說:「這是個成就了我的壯士啊。當年他侮辱我時,我難道就不能一劍把他殺了嗎?不過我想如果殺死他,自己也得償命而死,這樣死掉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大家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遭遇過這樣或那樣的痛苦或打擊,為什麼有的人能選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最終改變命運的道路,而大部分的人卻選擇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甚至仇視社會或他人的道路呢?關鍵在於他們能不能把握住自己。把握住了自己,就能讓能量在正確的軌道上流動,推動自己不斷完善自我,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獲得一個有意義的生命歷程。其實我們對陽明先生真的存在許多誤解,就拿通常被批判的「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來說,一些唯物主義的哲學家的理解,就是王陽明先生把封建制度當作天理,拚命維護封建制度的存在,而要人民大眾放棄應有的物質追求,什麼都不要了,渾渾噩噩地、毫無慾望地活著,並藉此抨擊陽明先生所謂「滅絕人性」。縱觀陽明先生的言論和行為,他又何嘗不是希望人們能過上富裕、幸福、安逸的生活呢?如他在《告諭浰頭巢賊》一文中,就明確提出「你們冒著被官兵剿滅的危險做賊,落下一個「賊」的千古罵名,這是何苦呢?為什麼不把你們這種甘冒生命危險、又辛苦萬分的勇氣、魄力和精力,而用之於農事生產和做生意經商上面,那樣一定能夠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樂的生活。」王陽明並不象其他一些大儒一樣,鄙視農工商,一味倡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明確提出「以勤苦精力,而用之於耕農、運之於商賈」,也「可以坐致饒富而安享逸樂。」可以看出,富裕的生活並不是王陽明所排斥的,他摒棄的,只是那些不切實際、過於奢侈的慾望和沒有窮盡的物質追求。破心中賊之難,可見下面兩個例子。明道(程顥)曰:「吾年十六七時,好田獵,既見茂叔,則自謂無此好矣。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旦萌動,復如初矣。』後十二年,復見獵者,不覺有喜心,乃知果未也。」這可見變化氣質之不易。明道在澶州日,修橋少一長梁,曾博求之民間。後因出入,見林木之佳者,必起計度之心。因語以戒學者,心不可有一事。在看《王陽明全集》時,我常常在想,象陽明先生這樣的人物,如果放到現在的社會,不知會幹出怎樣的一番事業來?是政壇明星,軍事大家,還是商界奇才,抑或是教育巨匠?在明朝那個年代,王陽明已經是政治、軍事、教育樣樣都精通了,在重視商品經濟的今天,他的才能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一個能把打仗玩成藝術的人,他下海經商一定也差不到哪裡去,因為商海創業強調的是眼光、組織能力、決策能力及行動能力等等,而這幾點都是一個合格軍事指揮家必備的素質。如果有哪一個企業家能具有王陽明那種洞察力、智慧和執行力,恐怕在商場上同樣也能戰無不勝。素其位而行的智慧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傳習錄》王陽明認為,作為一個有見識、有學養的讀書人,應當在他所處的地位上採取適當的行動,思考問題不要越出自己的所處的地位。大凡謀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強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為致良知。這裡所說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以往很多時候被認為是思想保守,沒有進取精神。其實,王陽明所說的意思是有其深刻含義的,對今天的我們也不乏啟發意義。通俗地說,王陽明是反對那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進取。一個年輕人剛從學校出來,一心想干「大事」,叫他從基層做起,他不屑一顧,認為那是胸無大志之人乾的,結果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如果能改變一下求職角度,按照「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方法去做呢?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學新聞專業的年輕人,畢業後想留在上海發展。剛開始,他的目光鎖定那些大報社、大雜誌社,不斷地去投簡歷應聘職位,可是卻極少得到回應。即使某些單位叫他去面試,也因競爭過於激烈而敗下陣來。他找了很多家報社、雜誌社,都遭到了拒絕,心裡鬱悶極了,深感懷才不遇。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放下架子,選擇了「無編打工」,即先到一家報社跑跑龍套,做些打雜的活,如接些電話,整理資料、稿件什麼的,總之是個處於「試用期」的編外人員。他十分珍惜這個機會,每天都利索地把自己的活兒做得妥妥貼貼的,份內的活兒做完後,又幫同事們買盒飯、打開水、搞衛生等等,與大家的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過了一段時間,領導見他不錯,社裡人手緊時,便派他去完成一些採訪任務,年輕人很用心地去做,把採訪任務完成得很好,慢慢地他有了一些固定的稿源。後來領導見年輕人的能力還可以,便把一個房地產版塊交給他做。年輕人從未接觸過房地產,開始時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好這個欄目,對那些專業性很強、滿是房地產術語的稿子更是一頭霧水。但他從不叫苦,而是虛心地向同事們請教,下班後更是一股勁兒地鑽研起房地產知識來。很快地,他在房地產這方面由一竅不通到漸漸入門,接著成了內行,把這個版塊辦得有聲有色,社裡的領導很滿意。終於有一天,領導把他叫去:「年輕人,現在你可以到人事部門簽聘用合同了。」沒過幾年,年輕人又憑著他的能力,順理成章地坐到了部門主任的位置上。其實這就是「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智慧。如果年輕人剛到報社,還是「編外人員」時,就存著非份之想,整天妄想著怎樣才能弄上一個部門主任來噹噹,恐怕他早就被報社掃地出門了。但是他很聰明,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先把本職工作做好,讓社裡的人都離不開自己。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事時的態度和能力他一定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如果一旦有了需要,他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你。憑著這種策略和智慧,年輕人打敗了許多比他更有資歷和能力的對手,不僅如願應聘了報社的工作,還坐上了社裡部門主任的寶座。
《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 第8節作者: 明朗之陽光在修身過程中,私慾還是比較容易意識到的。既然能意識到,就比較容易排除。如果是難以意識到的習氣,好比是習慣成自然了,這些習氣已牢固地在潛意識中生了根,似乎成了自己的第二天性,自己做起來覺得是出於自然而為之,這就難以意識到,更別提去破除它們了。不知良弓兄有沒有靜坐的體驗?在靜坐時,通過初步的調整心態和呼吸,慢慢堅持下去,隨著呼吸漸趨緩慢、細長與柔和,就會體驗到一種非常美妙的忘我境界,自己的身體彷彿不存在了,外在的呼吸也不存在了,或是說已覺察不到了,這時就引發了「內呼吸」,非常深長,非常自然,這是一種不為外物所動、非常美好的境界。很多人到達這個境界,都很想長久地保持下去,但這種狀態不會保持太久,這是因為我們雖然排除了大腦外層意識的一些干擾,如一些物慾、私慾等,但由於心境到了一定的靜境,洞察能力也相應提高了,就會體察到大腦更深一層的意識,也就是還有更深層的內部干擾發生,各種各樣緣於習慣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雜念,都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干擾著我們。這時就得下更深一層的修心功夫,體驗自然的狀態,把這些雜念轉化掉,才能獲得更深的靜境。正因為習氣的深厚及根深蒂固,不容易根除,所以古人修身強調「悟道」後還有功夫,就是見道了還要下磨練的苦功,以求把習氣徹底除去。如王陽明在龍場就悟道了,但他以後還是時時刻刻都做致良知的功夫的,這樣才能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其實現在已有一些有見識的學者,已經意識到了中國哲學的特殊性,認為簡單地把哲學家的思想分為唯物、唯心是不妥當的。如《社會科學報》張豐乾載文: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以天人和諧為價值取,以陰陽平衡為行動指南,在貫通有無中展現深遂,在徹悟生死處安身立命。從中國哲學所特有的天人、陰陽、有無、理、氣、心、性等範疇出發,才有可能把握傳統哲學的精粹。把自己做到最好「夭壽不貳其心」,乃是教學者一心為善,不可以窮通夭壽之故,便把為善的心變動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見得窮通壽夭有個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動心。——《傳習錄》王陽明認為,「夭壽不二」的意思,是教導學習的人一心嚮往好的念頭和行為,並努力地去實踐,決不能因為環境好壞或壽命長短而讓為善的心改變了。只去修身等待命運的安排,即使認識到人的困厄通達長壽短命是所謂「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因此而動心。其實王陽明何嘗不是告訴我們,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外界的環境,但我們應該能夠掌握自己的選擇方向。一個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當你具有更高的身心素質時,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蘇秦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蘇秦沒有古代聖賢那樣高的道德修養境界,但他那種對待人生挫折的態度,以及永遠不言失敗、堅持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哲學,也十分難得的。蘇秦少年時,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業,拜鬼谷子為師,學習遊說縱橫之術。學成返鄉後,蘇秦權衡了一下天下形勢,覺得先到當時最強大的秦國去,獻上自己的良策,一定會得到渴望統一天下的秦國國君的重用。於是就置辦行裝,前往秦國。據《戰國策》記載,蘇秦此次去秦國,穿著非常名貴的黑貂皮製作的大衣,很有派頭,還帶著黃金百兩,可以說下了很大的資本。很可能之前蘇秦就先遊說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拍著胸脯說,自己這次去秦國,一定會得到秦王的賞識,讓大家大力投資支持他去,回來後他一定加倍地報答大家。有這等好事誰不心動?大家於是便籌集了錢交給蘇秦,以作此行的路費及活動經費。沒想到,蘇秦言辭懇切地上了十多回書,但秦王自認為秦國還不夠強大,不肯冒險對六國用兵,始終不接受他用武力統一六國的建議。這下蘇秦慘了,自己在秦國不受歡迎,呆了這麼久,那件撐門面的黑貂皮大衣破了,帶的百兩黃金也花完了,眼看連房租都快交不起了。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他只好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回家。當蘇秦回到家時,他的家人嚇了一跳,因為這個反差實在太大了。離家時的蘇秦意氣風發,身穿名貴大衣,坐著豪華馬車,一副名士派頭。而現在的蘇秦呢,腿上打著裹腳,腳上穿著草鞋,挑著一副擔子,擔子的一頭是自己的一些書籍,那時還沒發明紙張和印刷術,書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是絕對不能丟的,擔子的另一頭呢,則是自己的行囊。而且經過了日晒風吹的長途跋涉,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慚愧難當的樣子。一看他弄成這副模樣回來,大家的反應十分冷淡,正在織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給他做飯,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說話。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換作其他人,也許絕大多數人的反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四個字——「怨天尤人」,或者仰天長嘆:「此天亡我,非我蘇秦之過也。」但蘇秦並沒有怨天尤人,把過錯推給老天爺或他人,而只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深深地自責反省:「妻子不以我為丈夫,嫂嫂不以我為小叔,父母不拿我當兒子,都是我蘇秦的過錯啊!」從這件事中,蘇秦的靈魂深處受到很大刺激,連夜打開翻檢挑回來的那一堆破書,裝了有數十個小箱子,找到《太公陰符》這本自己最中意的權謀之書,趴在桌上誦讀起來,認真地在心中反覆揣摩其中真意,日夜苦讀。有時他讀到半夜,實在太困了,就用繩子把頭髮拴起來,系在屋樑上,這樣打瞌睡時,頭一低垂下去,就會被繩子一拖,而痛醒過來;有時人雖然醒著,精神卻振作不起來,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強迫自己振作精神,繼續苦讀下去。「頭懸樑,錐刺股」的典故便出自於此。經過一年的苦學,蘇秦掌握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同時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質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他相信,自己已達到了掌握天下大勢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自信地說:「現在真的可以遊說當世的國君了!」於是他重新遊說諸國,終獲得器重,掛六國相印,聲名顯赫,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蘇秦衣錦還鄉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處均盛情接待,周顯王率領百官親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鄉親及家人更是誠惶誠恐,早早地就裝修房子、打掃清潔衛生,等待他榮歸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頭不敢起來,蘇秦見此情景,心中感慨萬千。我們心中永遠有一個最好的自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氣餒,只要有勇氣和信心,再加上足夠的行動,我們都能夠把自己做到最好。從「心」改變孩子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持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讎而不俗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傳習錄》王陽明說:近代那些教育兒童的人,每天只是督促學生句讀和課業練習,要求他們約束自己,而不知道以禮儀來誘導他們;只希望他們聰明靈巧,卻不知道以善來培養他們;把犯錯誤的學生當囚犯看待,只知道鞭打繩捆。這樣,少年兒童就只把學校當成監獄而不肯上學,把老師和家長當成仇人而不想看到。於是,他們就藉機逃學,以便嬉戲耍鬧,撒謊搗蛋,以致肆意頑皮,逐漸趨向輕薄下流。這樣,就在無意中驅使他們作惡,但又希望他們為善,二者只會抵觸,豈能行得通?在今天,我們看來,王陽明的這番話,簡直就是象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現象說的一樣。
上一篇 下一篇:【陽明心學】發現...| 原創:愛與哀愁簽名檔
推薦閱讀:
※也許你身邊也有這樣一個默默守護的人,只是你還沒有發現~
※張藝謀挑選女一號的特點,你發現了沒?
※研究發現可通過面相判斷男人智商
※男子以為患癌欲跳橋輕生 檢查後發現是咽炎|癌症|自殺
※堆糖 發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