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詩詞世界》第3期  論壇園地

王青松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的融合點在哪裡?

縱觀近百年詩歌創作發展的歷史,橫看百萬創作大軍的現實,種種現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現代新詩雖有一定文學地位,古典詩詞也空前地繁榮,卻市場疲軟。兩者面臨的現實都很悲哀,卻不能相容,不僅互相排斥,而且彼此否定。現代詩歌派嘲諷古典詩詞是「夕陽文學」、「回光反照」;古典詩詞派譏笑現代新詩「太自由了」,「自由得沒有規矩」。從「本是同根生」的角度講,古典詩詞應是現代新詩之母。兩者不說是母子關係,至少是姊妹關係。若不承認這一點,我們的子孫可能要問:新詩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因此,我們認識事物,必須歷史地、全面地、辯證地看,不能割斷歷史,違背唯物史主觀。只要你的血管里流動的是中華民族的血,就應該承認古典詩詞是中國的優良傳統。為了認清這一重大問題,我們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三千多年來,中國詩歌詩體經過多次重大的演變。以《詩經》為代表的周代詩歌,基本上是四言體;戰國時期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楚辭,突破了四言句式,完成了以六言為主體兼以雜言的《騷體》;漢詩上承《詩》、「騷」,融匯樂府民歌,發展為五言詩;到唐代形成了格律嚴謹的律詩;宋上承唐、五代發展成了名為「詞」的長短句而又有嚴謹格律的新體;元、明發展了另一新體——散曲。「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吸收西方文化思路偏激,割斷歷史,否定古典詩詞,全面推行「白話詩」,這是歷史造成的悲哀。整個詩歌發展的歷史表明:任何一種新詩體的出現,並不排斥否定古體,而是在繼承中發展創新。近二十年來,全國詩片語織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詩詞刊物數以千計,創作隊伍號稱百萬大軍。許多過去寫現代新詩的作者也寫起了古典詩詞。無數詩人詞家的創作實踐證明:古典詩詞這種文學藝術形式,不僅未過時,而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既可言志抒情,又可表現新時代的內容。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的融合點在哪裡?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這兩種詩體,除了形式有區別外,很多創作要素都有共同點,我把它們歸納為「七要素」:即源、根、魂、葉、花、果、火。如果解釋一下,那就是:生活是詩歌創作的源泉,激情是詩歌創作的根,創意是詩歌創作的靈魂,語言是詩歌創作的枝葉,韻味是詩歌創作的花朵,意境是詩歌創作的果實,理念是詩歌創作的火種。無論寫古典詩詞還是寫現代新詩,要把主觀創意變為客觀果實,誰也離不開這「七個要素」,有的先生看到這裡,可能覺得有些抽象,不好掌握,那我們就用事實說話。請看學者型兩棲詩人傅占魁創作的詞《滿江紅·詠馬》:「何處奔來,狂飈起,潮翻浪激。閶闔下,鬃揚赤焰,蹄生霹靂。嘯海嘶雲昂驥首,旋天挾地伸鵬翼。問蒼茫,萬里踏崎嶇,無羈櫪。躍壕塹,馳峭壁,騰雨淖,追朝夕。思神行八駿,橫空無極。伯樂情逢知己淚,沙場血伴英雄滴。謁崑崙,莽莽騁高懷,坡雲立。」再看他寫的新詩《江心一片葉》:「江心一片葉/素魂坦蕩一朵碧蓮/未曾枯黃的生命/漂泊在這波谷浪尖/是枝的疏遠/還是花的泣別/是棄之纖纖之手/還是受笞於風的長鞭?江心一片葉/素魂坦蕩一朵碧蓮/多少次淹沒/多少次站起/身底壓著波濤萬疊/欲到岸邊/難到岸邊/綠色的夢/總在浪里顛……」看完這兩首範例,你不僅會驚奇地看到駿馬馳騁的雄風、蒼涼、悲憤和無奈;一片葉的孤獨、感嘆、哭泣和頑強:還會看到作品大氣磅礴、穿透風雲、寓意含蓄、意境深遠、驚天地、泣鬼神。從研究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融合。對接的角度講,你會發現他的《滿江紅·詠馬》有現代新詩的味道,而《江心一片葉》,雖說採用了寫現代新詩的形式和手法,卻保留了古典詩詞繪畫美、韻律美和意境美的傳統特色。同時,還能看到詩歌創作必須遵循的「七要素」已貫穿兩首作品創作的始終。綜上所述,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都有自己的優勢。古典詩詞的優勢是有規則、講格律、可操作、有章法可循,創作的作品具有繪畫美、韻律美、意境美,這是古典詩詞空前繁榮的重要因素;現代詩歌雖說有觀念新、思路新、語言新、意境新的優勢,但寫作太自由,千詩千法、千詩千面,自由得無規則,只可會意、無法言傳,這可能是現代新詩「市場疲軟」的主要原因。為了不辱使命,共同肩負起弘揚國粹,繁榮文學的歷史重任,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應親如姊妹、聯起手來、立足民族、學貫中西、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展開雙翅、高歌翱翔。


推薦閱讀:

黃之鋒等人抵台參加「台獨」論壇 ,你怎麼看?
澳洲論壇
多圖:幾款日系中端表和低端瑞表使用感受比較(機械篇),精工,愛表族論壇
中國論壇大全
天下精品論壇-【書籍交流專區】-其它書籍交流-瀏覽:排八字之快速方法

TAG:世界 | 詩詞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