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統訪華談人權了,德國網友卻笑了……

德國總統訪華談人權了,德國網友卻笑了…… 獨家網 半夏 2016-03-24 17:22

今日,德國總統高克將結束為期五天的訪華,於晚上返回德國。高克此次訪華,中德兩國媒體的關注點截然不同。瀏覽國內各大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映入眼帘的關鍵詞基本上是「工業4.0」對接「中國製造2025」、「新絲綢之路」等等,而西方媒體的標題都刻意凸顯高克「人權活動家」和「反共主義者」以及「前民主德國公民」等身份,並且對高克此次訪華「寄予厚望」,因為高克此次訪華將談及人權問題。

德國明鏡在線標題《反共主義者訪華》

德國世界報標題《反共主義者令北京擔憂》

德國各大媒體都期待著周三高克在同濟大學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講,然而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一下子把德國媒體的注意力都拉到布魯塞爾。各大媒體都在連篇累牘地報道布魯塞爾最新進展,提出對現狀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不過媒體還是不忘醞釀幾篇讚揚高克的評論文,稱讚高克不忘初心,沒有給德國丟臉,說了英國法國不敢說的話,甚至連默克爾都不敢說的話。稱讚高克既高調地批評了中國人權問題,又低調地讚美了中國,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德國明鏡在線《高克在上海:強硬的批評,華麗的包裝》

德國世界報《高克恰如其分的外交技巧避免了爭執》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高克批評了中國的人權問題》

高克在演講中指出,"人權並不受空間或時間的限制,而是與個人的本質密不可分。""人對自由的嚮往總會為自身開闢道路","物質財富或社會地位無法持久替代個體的自由權利"。

高克還強調,人權理念並非只是西方的發明,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之起草委員會副主席就是中國人。而在法治國家議題上,高克表示,戰後的西德民主所吸取的核心教訓就是"權力決不應再凌駕於法律之上"。

筆者懷著忐忑的心情讀完了所有德國網友的評論,發現稱讚高克總統的話語卻寥寥無幾,網友大多認為高克總統多管閑事,自己國家的事情視而不見反倒跑去別的國家傳道授業,自己國家的爛攤子還沒收拾好,卻對別的國家指指點點,而且還是德國重要的貿易夥伴。

以下是一些網友的評論:

當然傀儡高克訪華主要是服務於經濟利益。但高克總統無權去批評另一種制度:德國因為巨大的武器生意成為危機製造者,給世界上很多人帶去不幸。令人難以置信地是,德國總統竟然好為人師地跑去亞洲指指點點。這個男人實在是可笑。

我們德國歷史上最理性的總統!

德國要是能夠解決懸殊的貧富差距問題,高克再去指點別的國家吧。這樣顯得太可笑了。德國有幾百萬人沒有合適的工作。中國那些每天工作10個小時的小商小販比德國低收入者過得好多了。沒去過中國,別指手畫腳。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選擇道路的權利不需要別的老師來教。聯邦銀行數據顯示德國2014年基尼係數是76%,比歐盟區平均水平(69%)要高,接近美國(80%)。總統先生也應該說說德國的收入差距。

高克提到貧富差距問題。我們的政府也應該知道高克對中國提出批評,也知道高克提出的批評大部分也適用於德國。高克只是個總統,不能改變什麼,只能說說。但我們的政府可以有所作為啊,但卻碌碌無為。

中國的民主是「橫向民主」,西方是縱向民主(實際上中國民主是「縱向民主」,西方民主是「橫向民主」)。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有什麼好指責中國的呢:中國又沒有發明殺傷性武器去攻擊別的主權國家,中國有著現代化基礎設施,中國有最大的高鐵系統。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世界第一,中國讓14億人吃飽飯。然後一個前民主德國的自由戰士就跑來了,指責中國哪裡哪裡做錯了。這讓人說什麼好呢……?

批評只會讓自己不討好,讓中國轉向別的國家。我們德國人不應該好為人師。

他要是把他在中國說的那一套說給我們的聯盟聽,說不定會有人對他致以敬意。可惜沒有人聽他在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在巴林-在卡達-在土耳其,說起過人權問題。不去說說自己國家的弊端跑去別的國家指指點點,真的是虛偽。

高克的表現很不明智,這樣做一點用都沒有。我們不可能喜歡中國所有。但中國人有自己的路走,這條路可以和我們的截然不同。

我真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西方總是對中國指指點點,就好像中國是一個完全封閉專制的國家。有幾分是嫉妒中國?我們熟悉的人從中國回來都對中國很滿意。肯定人們想要清潔的空氣和水,但這和人權一點關係都沒有,和民主也沒關係。對別人指指點點很容易。自己國家的爛攤子還沒收拾好呢。作為一個客人,他的表現非常不明智。試想一下,你的客人來到你家,當著你的面教訓你的孩子。我們應該高興的是,中國主人並沒有把他的無禮當回事。

中國不僅經濟上超過我們,在民主層面也比我們強。德國發生的這些極端的近乎自我毀滅的事情在中國不可能發生。

高克的所作所為讓我對德國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深深憂慮。

中國人知道,高克旁邊的人是他的女友,而不是他的老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那麼應該有人告訴他們。(德國總統高克的婚姻一直是德國人很關注的話題,因為高克並未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但和小自己20歲的女友丹妮爾·夏迪特生活在一起,此次也是攜帶女友訪華。)

相比於德國媒體對華態度的一致性,德國網友的評論倒是比較多元,更加客觀,畢竟作為普通的德國人,還是希望兩國更好地交流,給民眾帶來好處,而不是不切實際夸夸其談。

不管是沒來過中國的政治家還是在中國居住了幾年的駐華記者總是喜歡刻意放大一些中德兩國之間的差異,帶著刻板印象來到中國,不去體會中國的方方面面,消解刻板印象,而是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的刻板印象,加強刻板印象,然後再把這樣的刻板印象傳達給別人。筆者認為,理性的批評是好的,但為了批評而批評確實顯得虛偽。


推薦閱讀:

TAG:德國 | 人權 | 網友 | 總統 | 德國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