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偵探》全面失利?這裡有一點不同意見!

今晚,推理綜藝《我是大偵探》將播出第四期。

作為由傳奇網綜《明星大偵探》同一製作團隊打造的姊妹篇,也是它由網轉檯的實際載體,《我是大偵探》的起點不可謂不高。但這既給《我是大偵探》帶來很高的天然關注度,又不可避免地要與《明星大偵探》作全方位比較。

《明星大偵探》是罕見的三季一季比一季豆瓣評分高的綜藝(8.9—9.0—9.2),而《我是大偵探》上來就被豆瓣網友冠上不及格的成績(5.7);《明星大偵探》播放量和拉動會員增長的成績有目共睹,而《我是大偵探》播出後,一期比一期播放量低(截至目前,第一期1.5億、第二期1.4億、第三期7200萬)…

諸多數據證明《我是大偵探》沒有延續《明星大偵探》的好口碑和熱度,那麼,原因究竟在哪呢?是否有改善的可能?以下稍作分析。

推理部分佔比小,線索豐富,主線故事卻過於簡單

在目前播出的三期中,私以為第一期最差。

限於在衛視播出的原因,節目中一律不出現兇殺案,而是被小孩失蹤案、NPC重傷案、寶石失竊案所代替,「兇手」也隨之轉稱為案件的關鍵人物「K」。

這是由小眾觀眾群體的網綜轉向面對主流人群的台綜,必然要做出的改變。當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節目推理的緊迫性,不利於觀眾入戲。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讓人不適的,是整個節目的推理如同小孩子玩過家家,戲份少而且缺乏專業性。

以第一期為例,K偷孩子的手法簡直有點侮辱「推理」這兩個字——剪兩個孩子的剪影,放在燈下做出孩子還在的假象,然後偷偷摸摸將孩子帶走。

這手法很眼熟吧?對,就是《少年包青天》曾出現過的作案手法。但是,這個手法在《少年包青天》的案子中,只是皮上的推理,關鍵之處並不在這裡。

這一點,其實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因為這也是《明星大偵探》常用的方式——從經典的推理劇、推理故事中借鑒作案手法,再運用至節目中。

因為作案手法過於簡單,而且像第一期的「K」吳磊節目結束後所說的,「客棧地圖貼出來,我嚇了一跳,因為只有我的房間能通到院子里去,幸好沒人發現」,找出「K」的方法也是如此簡單,就讓擅長講故事、製作豐富線索的節目組,有種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何炅和韓雪的十年情緣、鄧倫的身世,甚至還有韓雪和張天愛莫名其妙的情緣,這些都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因為跟主線故事的關係並不大。

同時,《明星大偵探》受到歡迎的一個重要元素,《我是大偵探》做得不太好,那就是對社會的警示和告誡。每一期結束後,《明星大偵探》的嘉賓都會在撒貝南和何炅的帶領下,對一些社會現象或是犯罪行為做出倡議和告誡,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起到一些積極作用,而《我是大偵探》的現實意義相對就要差一些。

嘉賓磨合度不夠,分工不夠明確,搞錯節目重點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是大偵探》的六位主要嘉賓——何炅、吳磊、馬思純、鄧倫、張若昀、韓雪、大張偉——的配合不太默契,導致何炅常常給人帶任務的感覺。

《明星大偵探》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幾位主要嘉賓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完成線索搜索、推理找「兇手」的任務。

在《我是大偵探》中,何炅是元老級玩家,吳磊、張若昀也是曾經在《明星大偵探》中有過精彩表現的高級玩家,大張偉負責活躍氣氛,馬思純、韓雪是新手,按理說,這樣的人員搭配,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但是,從第一期開始,幾位嘉賓的表現就不如人意。

首先,表演成分太重且誇張。張若昀、鄧倫幾乎是同一屬性的角色,但不論是張若昀盯著兩個孩子的動作,還是鄧倫坐在桌子上練功,都讓人有種刻意的感覺。張天愛的女漢子將軍、韓雪的痴心客棧當家都有種演過了的感覺,給人感覺最舒服的,當屬年紀最小的店小二吳磊。

尤其在發現孩子失蹤的時候,幾個人都表演浮誇,顯然自己都還未入戲,更別提帶觀眾入戲了。

其次,綜藝效果不好。其實,節目中還是設計了不少梗,比如鄧倫的比心功,但是綜藝效果卻不太好。這裡的原因,並不只是嘉賓,還有節目後期。

在《明星大偵探》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都是節目後期做火的,比如注孤生的小白,撒貝南的「狗頭偵探」、鬼鬼的「搜證犬」稱號等等,但是在《我是大偵探》中,還未看到諸如此類能給觀眾對嘉賓一個明確印象的標籤。

再次,推理能力欠缺。這幾期下來,嘉賓們的「專業」能力漸漸清晰:基本上吳磊負責開腦洞、推理,何炅負責搜證,鄧倫、馬思純、大張偉負責活躍氣氛,韓雪則負責有關顏值的角色。

鄧倫雖然三期都猜對了關鍵人物「K」,但真說到作案手法、過程的推理,還是有所欠缺。

第一期的表現非常明顯,何炅幾乎在一帶五,既要讓推理過程合情合理,又要控制時長,所以很多時候給人一種帶任務的感覺。而其他幾人,則一幅綵排過演一遍的感覺,讓人頓覺乏味。

另外,嘉賓們好像對節目的定位有些模糊,這是一檔推理節目,並不是考驗演技的表演類節目…

真誠的製作態度還在,只是需要時間來磨合

以上,只針對於《我是大偵探》與《明星大偵探》的比較而言。實際上,單純作為一檔台綜,與那些請明星們玩莫名其妙遊戲的通告類綜藝相比,《我是大偵探》還是很優秀的。

首先,《我是大偵探》的製作團隊是非常真誠的。第一期的「有間客棧」,第二期的90年代街景,第三期的博物館,場景很逼真,道具的擺放也很用心,也延續了《明星大偵探》線索設置豐富的優點。同時,延用了《明星大偵探》的一些概念,比如「嘿嘿嘿偵探社」等。

其次,主線任務類的綜藝,比起承擔宣傳、介紹藝人的通告類綜藝,天然比較好玩。雖然相對推理節目來說,手法、推理方式都比較簡單,但相對普通的綜藝來講,已經是「智商在線」了。

最重要的是,《我是大偵探》一直在進步。

其實,今晚播出的這一期《我是大偵探》,與第三期是上下篇的關係。而看過《明星大偵探》的觀眾,應該會知道,上下篇一般都比單獨的篇章更吸引人,因為故事更加曲折、推理也更有懸疑性、豐富的線索能夠儘可能地展開。

這些因素,對於《我是大偵探》來說,顯得更重要。

把《我是大偵探》放在國內整個綜藝市場中比較,它絕不止豆瓣上的5.7分。隨著嘉賓默契度的提升、講故事方式的優化,它可能會有很大進步,一切交給時間,但願不負期待。


推薦閱讀:

消夏錄(1):一條狗狗對我的意見
中巡組巡視意見透出哪些反腐新風向?
來自孩童的意見

TAG:偵探 | 意見 | 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