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的三種神態

孔子的三種神態

――讀《論語》第一至三章雜感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理論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我讀《論語》第一至三章,似乎從文字中看到了孔子的表情、神色和姿態。

謙遜謹慎的神態

在《論語·學而第一》的開篇是這樣一句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將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語氣,大意如下:

孔子說:「對於學過了的東西,又時常加以溫習、複習、練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事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不生氣,不也算是一個有氣質、有氣節、有氣度的君子嗎?」

翻開《論語》,讀到孔子的第一話,就可以猜測、猜想、猜度出孔子謙遜謹慎的神態。

在《論語·學而第一》里,有這樣一句話: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大意如下: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又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好犯上,而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做那些帶根本性的事情,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說:「利用花言巧語而使人歡喜,這不屬於仁的行為。」

是啊!一個連父母兄長及家人都不愛的人,他能愛別人,這似乎是極不可能的。

我體會,從《論語·學而第一》中,讓我感悟:學習,尤其需要謙遜謹慎。

懇切誠摯的神態

在《論語·為政第二》里,孔子圍繞「為政以德」展開精闢的論述,言辭中肯、摯切、誠實,可以從中感受到孔子懇切誠摯的神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說:「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安居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都環繞著它。」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做的事情,觀察他做事所用的方法,了解他內心的寄託,那麼,這個人怎麼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麼能隱藏得了呢?」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先按照你想說的去做,做了之後再說。」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與人團結但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卻不與人團結。」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魯哀公問:「怎樣做才能使老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提拔重用正直的人,位於邪佞者之上,老百姓就服從了;若是提拔重用邪佞的人,位於正直者之上,那麼,老百姓就不會服從。」

……如此等等。

我體會,從《論語·為政第二》中,讓我感悟:為政,尤其需要以德無邪。

端莊嚴肅的神態

在《論語·八佾第三》的開篇是這樣一句話: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將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語氣,大意如下:

孔子談到季氏,說:「居然在自己的庭院中,用六十四個美女表演天子享用的八佾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出來呢?」

其實,隨著歷史的前進,六十四個舞女算什麼?好多人連二奶三奶都不止六十四個。

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即使老洛克菲勒如此巨富,也簡樸節制一生。即使貴如周公晏嬰,也節儉力行。您說的那些不管他們多富貴,其實也就是人渣而已。

在《論語·八佾第三》里,孔子論禮評樂,神情嚴厲、嚴峻、嚴正,可以從中感受到孔子端莊嚴肅的神態。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說:「如果做人沒有仁德,又怎麼對待禮呢?如果做人沒有仁德,又怎麼對待樂呢?」

我體會,從《論語·八佾第三》中,讓我感悟:生活,尤其需要仁德知禮。

推薦閱讀:

論語里有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不能把對一個人的氣憤發泄到另一個人的身上」?
孔子是「野合」而生嗎?
孔子的謚號是什麼?
大家怎麼看《論語》里「毋友不如己者」這個觀點?
33、論科舉——孔乙己人生悲劇的根源不是科舉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