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 (11)

黃五、由畢竟慈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生起畢竟無復退轉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這是利行這一科的第九科、「清凈利行」,這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標,第三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二大科,第一科是依外清凈,第二科是依內清凈。「外清凈」是約所度化的眾生說的,「內清凈」是約能度化的菩薩說的。「內清凈」裡面分五科,第五科就是「由畢竟慈」。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又很多的菩薩對所度化的眾生,「生起畢竟無復退轉慈愍之心」,「畢竟」就是究竟,「無復退轉」,眾生不管是怎麼樣地難度化,菩薩的慈愍心不退轉,特別的堅固、堅定不移。這樣的慈愍心而行利行,行利益眾生的行,能令眾生得聖道的行。

玄三、結

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凈五種利行。

這是「內清凈」的第三科,結束了。「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於菩薩內心的清凈有這五種差別的利行。下面第四科是結束這一段。

天四、結

如是依於內外清凈各五利行,總有十種。是名菩薩清凈利行。

「如是」就是前面這二大段:一個外清凈、內清凈。依內外的二種清凈,各有五種利行,「總有十種」總計合起來有十種利行,是名菩薩的清凈利行。下面是第三科「同事」,四攝事是一共四科,「布施」這一科略去了,就是愛語、利行、同事,所以第三科是「同事」,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釋。

酉三、同事(分二科) 戌二、征

云何菩薩同事?

什麼叫作菩薩和所度化的眾生同做一樣事情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總顯略義,「同事」有很多的意義,現在總合起來顯示它的要義,分二科,第一科是釋同事的名字。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總顯略義(分二科)

天一、釋同事名

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於是善根,勸他受學;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如是菩薩,與他事同,故名同事。

「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是說很多的菩薩對於「若於是義」,假設對於這種所想要成就的事情,叫作「義」。「於是善根」,這樣的事,若是眾生肯誠懇地努力栽培,那就成為「善根」。「勸他受學」菩薩的慈悲,勸導眾生能夠接受這樣的智慧,能夠努力地學習。「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眾生要能接受這樣的義,其實也就是這樣的法門,菩薩也就會對於「此義」,對於「此善根」或者和眾生相等的,或者是比眾生更能殊勝。「自現受學」,菩薩自己也表現出來,也是這樣地努力學習修行。「如是菩薩,與他事同,故名同事。」這句話結束這一段文,就是這樣子,菩薩與所度化的眾生的他,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所以叫作「同事」。

《披尋記》p1461——「若於是義者:〈攝異門分〉說:是所求事故,能引義利故,名之為義。」這《披尋記》的作者,引〈攝異門分〉的文來解釋這個義。「若於是義,即於此義」,這個「義」是什麼意思呢?「是所求事故」是我們希求的事情、希望成就的事情:我希望得四禪八定、我希望得阿羅漢道、我希望得無生法忍,那麼這是所求的事情。「能引義利故」,這種事情如果成功了,你會得大利益的,所以是「所求事」。「名之為義」這個「義」是這樣含意。「可愛樂故,無有罪故」,「義」是我們所歡喜的,它是沒有罪過,是有功德的。所以我們應該求,應該成就它,所以叫作「義」。(陵本八十三卷十一頁)上說的。「此中義言,應准彼釋。」此一段文裡邊說的義,應該准照〈攝異門分〉的解釋,我們應該那樣解釋。

天二、成就所作(分三科)

地一、標

所化有情知此菩薩所修同事,便於自己受學善根,堅固決定無有退轉。

前邊是釋同事的名,解釋「同事」的名字。下邊第二科、成就所作,同事就是所作,所作的事情能夠成就,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所化有情」,所教化的眾生,「知此菩薩所修同事」,知道這位菩薩也這樣修學戒、定、慧,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各式各樣的法門,所修的是和我修的一樣:菩薩叫我這樣修行,菩薩自己也這樣修行,彼此所修的法門是一樣的。

「便於自己受學善根堅固決定」,眾生因此對於自己所受學的、所接受的法門努力地這樣修行,成就的善根。「堅固決定」,信心就堅定了,無論有什麼樣的困難,或者有什麼樣的事情來擾亂,他都不會受影響,決定而不動搖。「無有退轉」,不會說是這件事可相信嗎?不相信了,要改變主意,不會的。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

地二、征

何以故?

什麼理由啊?他會這樣堅定呢?下面第三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令無疑慮。

地三、釋(分二科)

玄一、令無疑慮

彼作是思:菩薩勸我所受學者,定能為我利益安樂。由此菩薩所授我者,即於其中自現行故。無有知無利益安樂,自現行者。

「彼作是思:菩薩勸我所受學者」,就是那位受菩薩教化的人,他心裏面這樣思惟,「勸我所受學者」,這位善知識,勸我所接受的法門,我這樣學習,「勸我所受學者」。「定能為我利益安樂」,決定能令我修學此法門得到利益、得到安樂的,他不會欺騙我,令我得到大利益,不會令我白辛苦,這叫作「利益安樂」。「利益」,是指所成就的功德說的,「安樂」,成就了這樣的功德以後,內心的覺受,感覺快樂,所以又是利益、又是快樂。

「由此菩薩所授我者,即於其中自現行故」是怎麼知道我所受學的法門,定能為我利益安樂呢?這等於是一個問,下面就回答這個問題,由於此位菩薩,這位善知識,他教授我這個法門啊,「即於其中」菩薩,我這位善知識自己也在這個法門這裡,「自現行故」自己也是很努力地修行這個法門,他叫我學這個法門,他自己也修行這個法門,「故」因此啊,一定會有好處的。

「無有知無利益安樂,自現行者。」沒有這樣道理,他知道這件事你怎樣用功修行都不會有什麼好處的,而這樣子,自己還會去做這件事,沒有這個道理,若是沒有利益安樂,白辛苦做什麼。下面第二科、令無反詰。頭一科,令無疑慮,就是菩薩自己也這樣學習這個法門,使令所教化的有情,就不會有疑慮了。現在第二科、令無反詰。

玄二、令無反詰

非諸菩薩如是同事勸導有情,他得詰言:汝自於善不能受學,云何以善殷勤勸導、數數教授教誡於他?汝應從他殷勤諮受,教授教誡。

「非諸菩薩如是同事勸導有情,他得詰言」,詰者,問也。不是那些位諸菩薩,這樣子和所教化的眾生共同學習這個法門,勸導有情這樣修行,而那些有情還能夠問這個菩薩就說了:「汝自於善不能受學,云何以善殷勤勸導、數數教授教誡於他?」,就是這位受學的學生,對這位老師,這麼發出一個問題說是:「汝自」,你自己啊,「於善不能受學」,你讚歎這個法門這麼好,但是你自己不接受,自己不修行。

「云何以善殷勤勸導」,為什麼自己會用這個良善的法門,「殷勤勸導」,勸導我們去修學呢?「數數教授教誡於他」一次又一次地教授給我們、教誡我們這些人呢?「汝應從他殷勤諮受,教授教誡。」,你自己不修行,所以你不應該冒充善知識,應該從別的人「殷勤諮受」,去請問怎麼樣學習這個法門,請求別人來教授你、來教誡你,應該這樣子才對。這段文就是「令無反詰」,因為菩薩叫受學的人,用功修學這個法門,菩薩自己也這樣修學,所以就不會有人這樣反問他。下面第二科、四句分別,前面是總顯略義,這一段講完了。下面是第二科四句分別,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

亥二、四句分別(分二科)

天一、總標

有諸菩薩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有諸菩薩是他同事,亦自顯現與他同事;有諸菩薩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

「有諸菩薩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前面說「同事」,若是廣分別有四種不同,有的諸菩薩實際上的情形,他和所教化的眾生同事:同修此一法門。「而不自顯」但是他自己不顯示他,「與他同事」,與別人共同修學這個無上法門。他事實上是相同的,但是不顯示出來,這是第一句。

「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有的菩薩他不和別人一樣,但是他顯示出來與別人一樣,這是第二句。下面第三句:「有諸菩薩是他同事,亦自顯現與他人是共同修學這個法門」。「有諸菩薩非他同事」,這是第四句,和別人不一樣,亦不自顯與他人是相同的,也不顯示。這加起來是四句,這是總標。下面第二科、別釋,分四科,第一科、解釋第一句。

天二、別釋(分四科)

地一、第一句

第一句者:謂有菩薩,與諸菩薩功德威力皆悉平等;於菩薩道自謂為師功德威力與等菩薩,隱自善故,而不顯己功德威力。

「謂有菩薩,與諸菩薩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他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是平等的,現的神通威力也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樣的,彼此沒有高下,都是平等。「於菩薩道自謂為師功德威力與等菩薩」,「於菩薩道」,這位菩薩對行菩薩道教化眾生這件事,「自謂」,不是別人說,他自己說,「為師功德威力」,這位菩薩自己說:我要去教化眾生,為人師的功德威力,我和那位菩薩是一樣的,我不次於他。

「隱自善故,而不顯己功德威力」,他功德和那位教化眾生的菩薩是平等,但是他隱藏自己的功德威力,而不顯現自己的功德威力,有這樣的菩薩。

《披尋記》p1462——「於菩薩道自謂為師等者:謂彼功德威力與等菩薩於彼徒眾教授教誡正現前時」,那位菩薩正是在教化眾生的時候,這件事顯示出來的時候,「名於菩薩道自謂為師」這就叫作「自謂為師」。看這個文會怎麼解釋,從這段文的大意來說,就是這位菩薩沒有去教化眾生,但自己觀察自己的功德和那位教化眾生的菩薩功德威力是平等的,應該是這麼的意思。

地二、第二句

第二句者:謂諸菩薩見有下劣信解有情,於甚深處心生怖畏;便正思擇為欲方便化導彼故,自現己身與其同法。所謂下於旃荼羅類乃至狗類,欲作饒益、欲除災患、欲調、欲化,故思於彼旃荼羅狗同分中生。

第二句是「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這是第二句。這裡面解釋「謂諸菩薩見有下劣信解有情」,菩薩那大悲心、大智慧看見有的眾生是下劣信解,什麼叫作「下劣信解」,下文再解釋;「於甚深處心生怖畏」,這個下劣信解的有情,對於佛法的「甚深處」心裏面有恐怖心。「便正思擇為欲方便化導彼故」,我們漢文佛教,因為很久以來也不去修止觀的問題,對於「於甚深處心生怖畏」這句話好像沒有什麼滋味,不感覺到這滋味是甜的、是辣的,沒有感覺。若是多思惟∣∣聞、思、修,多思惟就能有一點感覺。《大智度論》上說:「小乘部派五百部」,就是小乘佛教裡邊有很多的學派,「聞畢竟空如刀傷心」,聽大乘佛教學者說一切法畢竟空,就像那刀刺到他的心裡邊似的,他的感覺是這樣子,所以是非常地憤怒,也非常地不高興。這句話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講這件事,龍樹菩薩據印順老法師的《佛教史》上說:「他是第三時期」,就是西曆一百五十年到二百五十年之間,那個時代的人。龍樹菩薩就感覺到小乘部派佛教對大乘佛教的不高興,到了什麼程度了?那句話裡邊可以感覺到他們有怖畏。

我有一次看見法舫法師從錫蘭回來,在講《金剛經》他提到一件事說:「龍樹菩薩以前,同一時代稍前的時候,小乘佛教很興盛,龍樹菩薩出世以後,弘揚大乘般若,就把小乘佛教開始衰弱了。」法舫法師說這麼一句話。這裡邊說於下劣信解有情,於甚深處心生怖畏,這樣的眾生,菩薩對他也還是有慈悲心,怎樣度化他呢?「便正思擇」,菩薩就很慎重地觀察這件事,「為欲方便化導彼故」,菩薩發了大悲心,想要善巧方便地教化這個下劣信解有情。

「自現己身與其同法」,怎樣來度化他呢?菩薩自己顯現自己的身體就和對方是一樣的,和那下劣有情是一樣的,這個「一樣」是怎麼講法呢?「所謂下於旃荼羅類乃至狗類,欲作饒益、欲除災患、欲調、欲化」,「所謂下於旃荼羅類」,菩薩現出來與所教化眾生同一類身,是什麼樣呢?「所謂下於旃荼羅類」,旃荼羅還是人啊,不過就是以屠殺為業,這種職業的人,「下於旃荼羅類」,還不如旃荼羅類。「乃至狗類」,這不是人了,是狗,菩薩也會現這種身,這上面表示這「下劣信解」就在這句話裡邊看出來,什麼是「下劣信解」,就是旃荼羅類乃至狗類,他們的思想就叫作「下劣信解」,那麼菩薩要度化這種眾生的時候,要示現同類的身形。

「欲作饒益」,他那慈悲心想要示現如是身來利益他們。「欲除災患」,想要除滅他們的苦惱,「欲調、欲化」,就是想要調伏他們的煩惱,想要轉化他們成為聖人、成為佛教徒,令他們進一步 ,這叫作「欲調、欲化」。「調」,調伏他們的煩惱、消滅他們的業障。「欲化」呢,就是轉化他們,使令他們能有智慧、能有清凈的功德,從苦惱的境界里解脫出來。「故思於彼旃荼羅狗同分中生」,前面說菩薩的慈悲心。「故思」,是故意地發動慈悲心,菩薩就在彼旃荼羅類裡邊,在「狗同分」,狗與狗同分的色受想行識裡面也現出這樣的身形,這真是大悲心。這是解釋第二句「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這句話這麼講,這叫作「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

地三、第三句

第三句者:謂諸菩薩見所化者所受善根,猶可搖動;為令堅住,現與同事,或等或增。

第三句者是「有諸菩薩是他同事,亦自顯現與他同事」這是第三句。「謂諸菩薩見所化者所受善根,猶可搖動」,菩薩看見所教化的眾生,所接受的法門努力地栽培善根。「猶可搖動」,雖然是依教奉行了,但是所成就的善根呢,還不堅定、不堅固,「猶可搖動」,還有可能會退轉的,那怎麼辨呢?「為令堅住,現與同事,或等或增。」,菩薩為令所化眾生的善根能夠堅住、不退轉。「現與同事」,菩薩顯現出來和他同事,也是現出這樣的身形,也這樣的修學聖道。「或等或增」,或者和他一樣的用功修行、或者是比他更殊勝,這樣子來引導他,使令他的善根堅住。

地四、第四句

第四句者:謂諸菩薩自行放逸,棄捨他事。

這第四句:「有諸菩薩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這第四句怎麼解釋呢?「謂諸菩薩自行放逸」,這位菩薩應該是凡位菩薩,也可能是資糧位的菩薩,他自己不能夠學習戒、定、慧來約束自己,放縱自己,「棄捨他事」,棄捨了修學戒定慧,同人共同修學聖道這件事,不做這件事。這是菩薩的菩提心失掉的關係,就把這四句解釋完了。

午二、總辨(分二科)

未一、作業(分二科)

申一、標略說

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所有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

這是第二科總辨,六度四攝這一大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別廣,把六波羅蜜和四攝事說完了,這是別廣。第二科是總辨,分二科,第一科是作業,就是栽培這樣的善根,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略說:「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很廣喔,己經宣說了多種的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每一樣都是九種,所以叫作多種的施、多種的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也是多種。「其中所有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這裡面說它的大意,其中所有六波羅蜜多,它的大意是什麼呢?「能自成熟一切佛法」,菩薩去修學六波羅蜜多,能使令自己成熟無量無邊的佛法,就是一切種智了,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六波羅蜜之後,就說到攝事,說到那三科就是:愛語、利行、同事。這是攝化眾生的事情,「攝事」它的大意是什麼呢?「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就是能令有情成熟無上菩提,就是這樣的意思,是一個自利、一個利他。「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就是六波羅蜜和攝事總合起來,你應該知道那就是「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他修行一切善法的事情,這一科說完了,這是標略說。下面是辨因緣,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

申一、標略說(分三科)

酉一、總標

又如前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如是眾多助菩提分無量善法,由三因緣,應知現行;由二因緣,應知最勝;由三因緣,應知清凈。

「又如前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每一樣都是九種。「如是眾多助菩提分無量善法,由三因緣,應知現行」,「如是」,指前面說的「眾多助菩提分法」,「助」字就當作「成就」講,成無上菩提的因;「菩提」是果,「分」是因,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因啊,也就是無量的善法,「由三因緣,應知現行」,這樣的善法,怎樣能夠顯現成為事實呢?「由三因緣,應知現行」,這是標出來三個因緣。「由二因緣,應知最勝」,有二個理由,你應該知道這些善法是最殊勝,「由三因緣,應知清凈」,這善法是清凈的善法,而不是有過失的,這是總標。下面別釋。

酉二、別釋(分三科)

戌一、現行

謂由身語意三因緣故,應知現行。

「三因緣」指什麼說的?就是身和語和意,這三個因緣。「應知現行」,你要知道,這無量無邊的善法,由這三因緣、由身、語、意使令他成為現行,就能成為事實了。如果你的身、語、意,你不肯努力的這樣做,那就不能成為善法了。

戌二、最勝(分二科)

亥一、標

彼諸善法由廣大故,無雜染故,應知最勝。亦名無上,亦名不共。

前面說現行,這是說最勝,分二科,第一科、標,彼諸善法由廣大的因緣故,由無雜染的因緣故,而成為最殊勝的善法,這是標。「亦名無上,亦名不共」,由這二種因緣對善法是最無上的,就是沒有再比它更殊勝。「亦名不共」,這個「不共」,應該說是不共於聲聞、緣覺、不共於一般的世間法,這是大乘佛法最殊勝的地方。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廣大,分二科

戊二、釋(分二科)

天一、由廣大(分二科)

地一、標

當知此中,由有情無別故,事無別故,時無別故,名為廣大。

這還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這有情無別。

地二、釋(分三科)

玄一、有情無別

有情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處所,普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非專為己。

,這叫作「有情無別」,「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最初發心的時候,都是沒有簡別地要饒益一切眾生,所以「普於一切有情」。這上面說到「處所」,就是眾生居住的地方「普於一切有情處所」。「普為一切法界有情」,這「法界」應該指色受想行識說,色受想行識的組合,名之為「有情」。「有情」是個假名字,這假名字在那裡建立的呢?就在法界上,在色受想行識上建立有情,就是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菩薩呢,在一切有情的地方,「普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來饒益一切眾生,這叫作「有情無別」。「非專為己」,菩薩修學六波羅蜜等種種善法,不是專為利益自己,也是為利益自己,但是也為普度一切眾生。

《披尋記》p1462——普為一切法界有情者:謂諸有情於法界無量中,由種種法或染或凈差別可得,是故名為一切法界有情。這麼解釋,下面是第二科、事無別。

玄二、事無別

事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及一切種施等善根,精勤受學。

前面是菩薩慈悲心的廣大,現在是說栽培善根的事情,也是無差別的。「謂諸菩薩普於一切及一切種施等善根」,這是二個一切,下面那一個一切「一切種施等善根」,前面的那「一切」是什麼?我們就這樣解釋,就是一切的佛法。「普於一切佛法及一切種施等善根,精勤受學」,菩薩能夠清凈地、精進地去學習這麼多的佛法,也去做這麼多的功德利益眾生。這叫作「事無別」,這些無量的善法是無差別的,「無差別」這話的意思,應該是說:「無量無邊的善法,菩薩每一樣善法都是修學」,所以叫作「無別」。

玄三、時無別

時無別者:謂諸菩薩恆常無間,不離加行,不舍善軛。若晝若夜,現法後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善常行無替。

這是時間無差別,「謂諸菩薩恆常無間」,常時沒有間斷的,不遠離加行,時時地努力去修學善法的,「不舍善軛」,沒有一個時候說是,我棄捨了善法,我休息、休息,我告假幾天吧!沒有這回事。「若晝若夜,現法後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無替。」,「若晝若夜」,這個晝夜啊,我們人世間的眾生,有晝夜的問題,晝的時候、或者是初夜、後夜也要努力的栽培,中夜可能是休息,白天也沒有休息的時候。但是,若是得了聖道、得了無生法忍以後,恐怕沒有這回事、沒有晝夜的差別了。「現法、後法」,「現法」是現在;「後法」是將來,若我們人的壽命,或是我們的壽命二百年,這二百年內就是現法,二百年結束以後,又得一個生命,那就是「後法」了,可以這麼說,若是沒有生命得、失的差別的時候,那都是現法,沒有後法的事情。「現法、後法」。

「即由此因」,由於這樣精進的關係,「施等善根常行無替」,六波羅蜜、四攝法常常這樣做,沒有停止的時候,這是在時間上說,這是三種無差別:有情無別、事無別、時間無別。下面第二科、由無雜染,前面是說到廣大,就是有情無別、事無別、時無別這叫作「廣大」。現在解釋「由無雜染」,分三科,第一科、標。

天二、由無雜染(分三科)

地一、標

當知此中,由四種相,成無雜染。

成就菩薩修學一切善法,都是清凈的,沒有污染。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凈歡喜俱

地二、釋(分四科)

玄一、凈歡喜俱

謂諸菩薩懷歡喜心,修諸善法;由是因緣,無苦、無憂、無諸變悔。

「謂諸菩薩懷歡喜心」,內心裏面很歡喜,什麼叫作歡喜?就是修諸善法的時候,心情歡喜,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切的時候,心情都是歡喜,歡喜地修學一切善法。譬如說是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天人和人間的人這是果報,這二種果報,都是由於修學善法而得果報,得果報為什麼會有天、人的分別呢?就是歡喜心修學善法,將來的果報就生到天上去,如果修學善法的時候,也願意做,但是勉強了一點,那將來得果報,就是在人間。天上的果報呢,果報是自然的,他那衣、食、住都是自然來的,人間的果報自然來的,恐怕不多,除非是你父母有錢,遣囑給你一千萬美鈔,你沒有做什麼就來一千萬美鈔,但是除了這件事以外呢,要工作;你要發財不管有錢也好、沒錢也好,你要有行動,才能發財,由於你的行動,才能得到財,所以你要做不是自然來的。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心裏面不是太願意做這件功德,有點勉強,所以得果報的時候要用點力,有差別。現在說菩薩,他修學一切善法,利益一切眾生的時候,他的心情是什麼?他懷歡喜心修諸善法,是有這種情形。當然這種事情啊,我相信這不是指凡夫菩薩說的,一定是聖位的菩薩,聖位的菩薩就是有禪定的功夫,他一定得到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有禪定、有智慧、有慈悲,這是聖人的境界,他這時候修學善法的時候,心裡發歡喜心修諸善法,「由是因緣無苦無憂」,由於他是歡喜心修諸善法,修善法時內心沒有苦的感覺,也沒有憂愁的感覺。「無諸變悔」,因為若有苦、有憂啊!唉呀!做這件事這麼苦惱,我不要作了,就變了。因為他沒有這個苦和憂的感覺,他是歡喜心的感覺,所以做這件事情一直地能這樣做,中間不會變悔的。所以看這個文的意思,應該是指聖人說的,這個菩薩不是凡夫菩薩,所以「無諸變悔」。我們凡夫有這個問題,我以前曾經說過。我的目的是為這件事,我來努力地發心,把這件事成功,其他的事情是小小的事情,本來不在你的發心之內的,但是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那件小小的事情來衝擊你,你原來的目的計劃就放棄了:「我不做了!」就走了,就改變計划了,凡夫會有這種事情。你原來的計劃就停下來,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損失。現在這個文上說:「謂諸菩薩懷歡喜心,修諸善法;由是因緣,無苦、無憂、無諸變悔。」聖人沒有這個變悔的事情。

玄二、無不平等

又諸菩薩,不損惱他、不著見趣、不雜惡行,修行施等無量善根。

這是第二科:無不平等。前面是凈歡喜俱:清凈的歡喜心一直地在你這裡,你在做這件功德的事情的時候,一直有歡喜心在這裡,「俱」就是同時的。現在第二科:無不平等。

「又諸菩薩不損惱他」,諸菩薩他不損惱眾生,他在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雖然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菩薩不損惱他,不會去惱亂他、去傷害他,不會這樣做。

「不著見趣」,這個見,就是斷見、常見、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這一切的執著,有所得的都是見。這個見有各式各樣的見,就叫做「趣」。菩薩修學佛法得了正見的時候,尤其是得了聖道以後,滅除一切見趣,他心裏面無所得,度眾生無眾生可度,沒有這個有所得的執著,所以不著見趣。

「不雜惡行」,他做善法、做種種的功德的時候,不會在中間有做了一點錯誤的事情,不會間雜錯誤的事情。

「修行施等無量善根」,他是不損惱他、不著見趣、不雜惡事的修行施等無量善根,要這樣做,那麼這叫做「無不平等」。如果說是損惱他,那就是不平等了;若是著見趣,也就不平等;若雜惡事,也就不平等。除掉了這三樣事,那叫做平等。這樣子修行施等無量善根。

玄三、殷重

又諸菩薩殷重遍體,於其施等無量善法,唯見功德,唯見真實,唯見寂靜,極善決定;不從他緣,非余引奪,而正受學。

這是第三:殷重。解釋無雜染,分這麼四個科,四個理由。一個歡喜,一個沒有不平等,這下面第三個殷重。

「又諸菩薩殷重遍體」,諸菩薩修種種功德善法的時候,他是有殷重心。殷重,實在就是誠懇的意思,誠懇心。若是我們凡夫做事情,也有的時候心裡很誠懇,但誠懇裡面還有一點虛偽,還有點不老實,就不是普遍。體者,心也。在你的心體上,有的地方清凈、有的地方污染。現在菩薩完全都是誠懇,真實不虛。

「於其施等無量善法」,對於他所做的六波羅蜜等無量的善法「唯見功德」。當然,這是正見,他的大智慧看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善法,而不會在這裡說:「這個地方不對!」又有一點邪知邪見出來,沒有這回事情。「唯見功德」。

「唯見真實」,唯見真實怎麼講?前面這個功德應該是清凈的依他起,唯見真實就是遠離一切分別戲論,那就是第一義諦了。

「唯見寂靜」,什麼叫做寂靜?有生有滅是動亂,不生不滅就是寂靜。就是他的內心也好、所修的功德也好,都是寂靜、都是不生不滅的。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名為寂靜。

「極善決定」,他修學善法的時候「極善」,就是最高的那種良好的境界,而沒有猶豫的事情。

「不從他緣,非余引奪」,他做種種功德,是由他的清凈的戒定慧來成就這件事,而不會須要別的因緣的幫助,不是的!「不從他緣」。「非余引奪」,而這種自己努力地去做功德利益眾生,其他的魔王、魔鬼不能夠動搖他的、不能夠擾亂他的。

「而正受學」,這位菩薩能這樣子受學一切善法、利益眾生的,這一定是聖位的菩薩、高位的菩薩了。

玄四、無依

又諸菩薩不因所修施等善法,希異熟果;或轉輪王、或天帝釋、或魔、或梵。亦不於他,希求返報。無所依止,不依一切利養恭敬世俗名譽,乃至不依養活身命。

第四科,無依。這個無依,明白點說就是無所求,應該是這麼說。

「又諸菩薩不因所修」,這麼多的菩薩,他做這麼多的功德,他不因為他修造的施等的善法「希異熟果」,希望在生死的世界得一個好果報,沒有!異熟果是有漏果,是在世間享受榮華富貴,沒有這種心情、沒有這個希望,不希望這些事情。這個異熟果是總說,下面別說。

「或轉輪王」,或者是說在世間上作個轉輪王,「我希望作國王。」做這件事。「或天帝釋」,或者我超越人間,到三十三天作釋提桓因,沒有這回事情。或者是到六欲天的頂上作魔王去。或梵天,或者是生色界天,到梵天去。不這樣,不希望獲得異熟果。

「亦不於他希求返報」,菩薩修學無量善法,利益眾生,也不於一切眾生希望眾生酬謝我!也沒有這種想法。

「無所依止」,菩薩做這麼多功德,心無所求,就是無所依止。

「不依一切利養恭敬、世俗名譽」,也不求世間、社會上的一切眾生要來供養這個菩薩││利養。希望眾生要恭敬菩薩,希望在社會上有廣大的名譽,沒這個意思!

「乃至不依養活生命」,他也不希求世間上有什麼名利來養活他的生命,他沒有這個希求。因為他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得的,一切眾生都是不可得的,所做的一切善法也都是無所有的,他心裏面無有少法可得,所以沒有這些希求,沒有這些戲論的境界。聖人是這樣子。

地三、結

由如是相凈歡喜俱,無不平等、殷重、無依,修行施等,廣說乃至同事為後,無量善法,名無雜染。

這下邊是第三科,結束這段文。

「由如是相」,就是前面說的這四種相貌,就是:凈歡喜俱,是第一科;第二科無不平等;第三科殷重;第四科無依。

「修行施等」,由這樣的大智慧呀!這是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的大智慧境界,來修行施等這些善法,「廣說乃至同事為後」,施等是最前面的,同事這一段文是最後,總結起來就是無量善法。「名無雜染」,由這四種原因所修的功德,是沒有染污的。

這是已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境界,他們修止觀成功了,他那個大智慧能出現這個境界。

看《披尋記》p1463:「無不平等者:此不平等,謂不善行。」你修的是有罪過的事情,那就是不平等了。「〈決擇分〉說,由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故。」非愛果,就是三惡道的果報是不可愛的果報,那就是名叫做「不平等行故」。由這個不平等行,你得到不可愛果。「陵本六十二卷四頁」,這在後文。「此配前說:不損惱他,不著見趣,不雜惡行。」前面那個科文,就是和這段文是相配合的。

戌三、清凈(分二科)

亥一、標

由熾然故,無動轉故,善清凈故,應知清凈。

這是第三科:清凈。解釋這個清凈。由三因緣故,應知現行;由二因緣故,應知最勝;由三因緣故,應知清凈。這是第三科。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由熾然故」這是一句,「無動轉故」是一句,「善清凈故」,這是三句。所以叫「應知清凈」,這個清凈的含意就是這三個理由。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熾然無動。又分兩科,第一科,標。

亥二、釋(分二科)

天一、熾然無動(分二科)

地一、標

若諸菩薩已入清凈意樂地者;一切善根,熾然無動。

「又諸菩薩已入善清凈意樂地者,一切善根熾然無動」,先解釋熾然無動。若是諸多的菩薩已經證入清凈意樂地的時候,清凈意樂地就是極喜地,就是他這個時候由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得無生法忍了,這時候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都已經消除了,他得到畢竟空的智慧了,所以他內心是清凈的。「意樂」就是意願,他那個大慈悲心也是清凈的。

「一切善根熾然無動」,他所修的一切的善法,非常地有力量。「熾然」是廣大、有力量的意思。「無動」,世間上塵勞的事情,不能擾亂他的。所以叫熾然無動。這是標,下邊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熾然。

地二、釋(分二科)

玄一、熾然

言熾然者:謂此菩薩意樂凈故;一切善法,不由思擇,熾盛現前。

謂此菩薩他的內心非常地清凈,他的慈悲心也是清凈。智慧清凈,慈悲心也是清凈。

「一切善法不由思擇」,他所做的這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不由思擇」,不須要去思惟觀察來推動自己,就是「熾然現前」,就很殊勝地善法就能出現。我們凡夫有的時候雖然知道這件事是有意義,但是不願意做。有的時候如理作意現前:「喔!我應該去做這件事,這件事是有功德的,是沒有過失的,我應該做。」這樣子自己勸自己,那就可能會去努力了,到禪堂去靜坐了。若是自己如理作意不現前的時候:「我何必去呢?我不要去,我在這兒躺一會兒也很舒服啊!」那就是這句話就是不及格了:「不由思擇,熾然現前」。若是由如理作意來推動自己,就是由思擇熾然現前。更殊勝一點,不由思擇熾然現前,這是分三個階級。

玄二、無動(分二科)

黃一、無減

言無動者:謂此菩薩意樂凈故,隨所獲得、隨所積集所有善法,皆無退轉,於當來世,能無退減。

前邊是解釋熾然,現在解釋無動。分兩科,第一科是無減。

「無動」這句話怎麼講呢?「謂此菩薩意樂凈故」,就是這位菩薩他有無相的慈悲心,「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意樂凈故。

「隨所獲得、隨所積集」,隨順因緣所獲得的功德、所獲得的善法;「隨所積集」,他那無所得的智慧,他不斷地栽培善根,所以,善根又增多了,所以叫「積集」。所有的善法、所獲得的善法、所積集的善法,「皆無退轉」,而不會失掉這個功德。這也不容易!

「於當來世,能無退減」,不是現在,就將來也不會退減。不會說:「我不做這個功德了!」能無退減。這個退減,我們沒得無生法忍的人,就會常常有退減的事情。一個是自己自動的退減了,「我不做這件事,這個功德我不做了!」一個是另外有點因緣,或者師長說一句,不高興:「我告假了!我走了!」叫退減。現在這上面是說「於當來世能無退減」,不是現在沒有退減,將來都沒有退減。這不退減的原因,就是智慧高、煩惱輕的關係。

黃二、唯增

如是菩薩隨所經歷彼彼日夜,隨所過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無減。

前面說無減,這是說唯增。

「如是菩薩隨所經歷」所經過的「彼彼日夜」,那一天、那一夜,一個月三十日夜。「過度」,隨所經過的,「彼彼自身」,是他的自身從晝夜經過來,他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做了很多的功德││「所有善法」。「如明分月」,一個月裡邊,有半月是黑月,有半月是白月。這明分月就不是那黑分月;月亮由初一、初二、初三,逐漸地增長。「唯增無減」,唯有增加而沒有減少。用明分月表示、譬喻菩薩的功德也是有增無減。這樣子無減唯增,所以叫做無動。

天二、善清凈

若諸菩薩住到究竟地或系屬一生最後有者,所有善法,名善清凈。此上更無菩薩地攝,勝凈法故。

這是第二科:善清凈。這善清凈怎麼講呢?「若諸菩薩住,到究竟地」,勝解行住、清凈意樂住,乃至到最後十地菩薩、到等覺菩薩││到第十地菩薩就是究竟地。「或系屬一生最後有者」,第十地菩薩後心就是等覺菩薩,叫做「系屬一生」,就是這一生過去就是佛了,所以叫做系屬一生。「最後有者」,這最後有就是系屬一生,這一生就是最後有。到佛以後是清凈法身的境界了。

「所有善法,名善清凈」,這個最後有,就是「這一生就成佛」的這一生,他的善法是究竟清凈,名善清凈,因為他這個時候微細的所知障都清除了,所以他是善清凈。

「此上更無菩薩地攝勝凈法故」,在這位最後有的菩薩以上,更沒有菩薩地所攝的勝清凈法,就是這個勝清凈法到這裡究竟了!

酉三、總結

如是施等同事為後無量善法,三因緣故,應知現行;二因緣故,應知最勝;三因緣故,應知清凈。

這是總結這一段。「如是施等」,這些六波羅蜜。「同事」,愛語、利行、同事「為最後」,這就包括了無量無邊的善法。

「三因緣故應知現行」,為什麼能夠現行這麼多的善法呢?就是你的身口意。「二因緣故應知」是「最勝」,「三因緣故,應知」道是「清凈」的。總結這一段文。

未二、感果(分二科)

申一、別辨(分八科)

酉一、一切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廣說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無上正等菩提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

這是第二科。前面那一科是作業,現在是說感果,就是得到了無上菩提果了。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分八科,第一科是一切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這六波羅蜜,加上愛語、利行、同事,每一樣都有九科。九科的第一科是自性,第二科就是一切。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凈,一共是九科。自性這裡沒有說;就從一切這裡開始說,一切施、一切戒、一切忍、一切精進、一切靜慮、一切般若,都是從這裡開始。「廣說乃至」到「一切」的「同事」。

「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就是這麼多的善法,你這位大菩薩能夠多修習,去利益眾生。「若善清凈」,所修習是那麼多,而每一樣事兒都是非常清凈,所以叫做善。「若具圓滿」,就是無量的善法又多又善,都圓滿了,多圓滿、善圓滿,名為具圓滿。多是指數量說的,這個善是約他裡邊的性質說的,這兩方面都能圓滿。

「能感無上正等菩提」,無量的善法,若多修習、善清凈、具圓滿了,將來能感得無上正等菩提,就是一切種智。這個無上正等菩提是指智慧說的。

「金剛堅固身」,他得到像金剛那麼堅固的身體,不可破壞,還有個正法久住的果報,「正法久住果」。我們的身體當然是老病死的身體,完全是不及格了。若生到天上去,天上的身體不老、不病,但是有死亡也不好。若是到了色界天上的身體,比欲界天的好一點,但是也有死亡這一天。在《成唯識論述記》,窺基大師他說:若是菩薩能得到色界禪定,你能夠得無生法忍,得了色界定,這個人間的身體死掉了,生到色界天上去,色界天上的人的壽命是很長的,還有個延壽法,就是他那個壽命還可以延長,延長就可以到無量壽,乃至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窺基大師說出這麼一件事來。那個延壽的身體,還不能算是金剛身。就是成佛以後所得的那個身體,是金剛堅固身。沒有成佛的時候所得的身體,就是從初歡喜地以後所得的身體,也比我們人的身體好一點。就算是那個歡喜地菩薩是人間的人,他比我們身體好一點;但是也難免有老病死。若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的時候,棄捨了肉身,得了法身了。得了法身的時候,那個法身也還是有變異。就是你所修的善法沒有究竟圓滿,善法是因,由善法因所得的法身是果。這個善法因,它有逐漸逐漸趨向於圓滿,你那個果報它也逐漸逐漸向於圓滿,中間有微細的變化,不能稱之為金剛堅固身。若到了佛的境界以後,善法到圓滿以後,就停在那裡了,再不變化了,所以叫做金剛堅固身。這個金剛堅固身,說兩種,實在應該說一種,就是那個自受用身是金剛堅固身。但另外一個清凈法身,那是法性,那個法性身和凡夫都是一樣的,我們沒有修學聖道的人,我們的清凈真如的境界,和佛是平等。所以,這個金剛堅固身應該指自受用身說。那麼,這個身是不可破壞的。

「正法久住果」是什麼呢?就是由這個身,他由大悲心、和他的大智慧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這件事是長時期的;長時期的為眾生宣揚佛法,所以稱為「正法久住果」。

看《披尋記》p1464:「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者:謂於金剛喻定位中」金剛喻定是等覺菩薩後心,他那個定叫金剛喻定。「能斷二障,證得菩薩不可思議轉依」,能斷去俱生的我執、俱生的法執兩種障礙。證得菩薩不可思議的轉依,那就是轉得清凈法身了,清凈法身現前,自受用身也是現前了,那叫做不可思議的轉依,「是名金剛堅固身」。「現等正覺宣說正法」,這時候成佛了,就是為這些法身菩薩,乃至一切眾生宣說正法,「乃至般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滅,正法未隱,是名正法久住」。這個地方把化身也放在裡邊了。「乃至般涅槃後」,就是這位佛現了化身,在眾生世界宣揚佛法。到眾生世界的這位化身佛,他有入涅槃的時候。入了涅槃以後,經那麼多的時間正行未滅,就是雖然佛不在了,佛教徒還能夠修學聖道,叫正行未滅。「正法未隱」,佛宣說的正法也沒滅。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還沒有滅,是名叫做「正法久住」。

酉二、難行施等

此中所有難行施、難行戒、廣說乃至難行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成就無等希奇法果。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一切施等,得成無上菩提。現在難行施等:「此中所有難行施、難行戒、乃至難行的同事,前面都說過了。「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成就無等希奇法果」,「感」就是成就,能感得如來成就的無等││沒有與他相等的那樣的希奇法果,就是無量的神通變化那個果報。

酉三、一切門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廣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一切最勝有情天人所供養果。

第三科,一切門施。「此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廣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一切最勝有情天人所供養果」,天人是最勝有情,他們對於佛供很多很多殊勝的供養,這也是佛所得的果報。這是一切門施等,下面第四科善士施等。

酉四、善士施等

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廣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於諸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以非想非非想處、於此一切有情類中最尊勝果。

「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廣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於諸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眾生裡面,有的是沒有足的;有的眾生有兩足、有的眾生有四足、有的眾生有多足。

「有色」界眾生、「無色」界的眾生:欲界眾生也是有色,色界天的眾生也是有色,無色界的眾生沒有色。「有想」和「無想」:這個有想,欲界的眾生也是有想,色界天眾生也是有想;但是色界天的第四禪天裡面,有個無想天的眾生無想,所以叫無想眾生。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也都是有想。

「及以非想非非想處」,這個世界的眾生。「於此一切有情類中最尊勝果」,就是佛在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的,這是最尊勝果。

酉五、一切種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種施、一切種戒、廣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無量殊勝福德所攝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果。

這是第五科。「此中所有一切種施、一切種戒、廣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的話,「能感如來無量殊勝福德所攝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果。」能得佛陀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的果報,是由這樣的因緣成就的。

酉六、遂求施等

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廣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惱觸不傾動果。

這是第六科。「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廣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坐菩提座」坐在菩提樹下,「一切魔怨不能惱觸、不傾動果」,佛坐在菩提樹那裡,要得成無上菩提的時候,這些魔怨││魔王與佛有怨,但是他不能惱觸於佛,不能傾動。佛的境界,一切魔怨不能傾動。我看到《大毗婆沙論》上也說這件事。

佛在菩提樹下的時候,在得無上菩提之前,先放光明通知魔王,說:「我要在這裡得無上菩提了。」佛沒有偷偷地成佛,不是!告訴你:「我要在這兒成佛了。」魔王就來了,魔王一來了,所有的諸天善神完全都走了。這個悉達多太子坐在那裡,就是一個人,和魔王、很多很多的魔軍同他作戰,這些諸天善神一個也不來幫忙佛,等到佛降伏了魔王以後,這時候諸天來讚歎。

這上面說是:一切魔怨不能惱觸於佛,不能傾動於佛,佛得這種果報。

酉七、二世樂施等

此中所有此世他世樂施、此世他世樂戒、廣說乃至此世他世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最勝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樂果。

最勝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解脫應該是指八解脫說。等持應該是空、無願、無相三等持。等至,就是無色界的四種等至;色界的四靜慮也是等至,但是前面列出來,這裡就不說了。佛能感最勝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樂果。

酉八、清凈施等

此中所有清凈施、清凈戒、廣說乃至清凈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四一切種清凈果。謂所依凈、所緣凈、心凈、智凈。亦感如來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極善凈果。

這第八科。「此中所有清凈施、清凈戒、廣說乃至清凈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凈、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四一切種清凈果」,四一切種清凈果是什麼呢?是「所依凈、所緣凈、心凈、智凈」,這四種清凈。

亦感如來的三種不護,還有十力的智慧、四無所畏,還有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極清凈果。

看《披尋記》p1464:「如來四一切種清凈果等者:此中四一切種清凈、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如〈建立品〉別釋其相。」〈建立品〉在那裡呢?「陵本四十九卷十五頁」,在那裡解釋這一段文的這些名相。「不共佛法總有百四十種,今說一切,是彼少分應知。」

申二、總結

如是菩薩施等善法,能感無上到究竟果;當知亦感生死流轉順菩薩行,所余無量無邊可愛無罪勝果。

這是第二科:總結,總結這一段。「如是菩薩施等善法」能感無上的、到究竟的果報。前邊說的這麼多的果,還有一部分沒有說到,這裡說了。

「當知亦感生死流轉」,就是成佛以後,佛也會來到生死的世界,也有父親、母親,有入胎、住胎、出胎,作童子的這些事情;乃至最後得無上菩提、得涅槃這些事情。這是一種果報。其次,沒有成佛的時候,在得無生法忍以後,也在生死的世界度化眾生的時候,也有一些果報。所以在生死流轉裡面有「順菩薩行」,就是或者他做人、或者是做天,也可能到三惡道去度化眾生,所有的這些境界都是順於菩薩行的。這是前邊說的果報所剩餘的,無量無邊可愛的、無罪││沒有過失的殊勝果報。

從這裡看出來,菩薩所有的功德果報,乃至成佛的功德果報,完全是由於他的菩薩行而成就的,沒有一樣事情是自然而有的。這是說得的果報。其中有一樣事兒,就是由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乃至後邊愛語、利行、同事,每一樣都有九種,這裡面只說八種,而沒有說第一種:「自性」的功德所得的果報。應該是那樣說,這個「自性」是約總說的,其他的那八種功德是別說的。合總為別;離開了別,另外沒有總,所以不另外說「自性」的功德果報了。


推薦閱讀:

孫宋形意參研系列之四
一位資深瑜伽老師的肺腑之言:體式正位的哲學
瑜伽孔雀式(Mayurasana)真的那麼難嗎?
踝關節韌帶損傷,習慣性崴腳和練習蓮花坐有關嗎?
瑜伽與健美操有什麼區別?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