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點江山》 觸摸歷史上最動人的胭脂痕迹(2) 斷弋

《「脂」點江山》 觸摸歷史上最動人的胭脂痕迹

作者:斷弋

察必皇后 忽必烈的女人  一位樸實的女人 一位聰明的皇后,演繹著她和一位傳奇男人的平凡愛情故事……    美人小傳  察必弘吉剌氏,元外戚濟寧忠武王按陳(居地今克旗達里諾爾)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皇后。察必生性仁明,隨事諷諫,多裨時政。世祖在位30年,察必立為皇后,始終勤儉自律,事事用心。據傳在其所居王宮丹墀前,她親手栽種了一株從成吉思汗興業故地帶回的青草,名為「誓儉草」,用以告戒皇宮子孫保持崇儉風尚。史稱「其性明敏,達於事機,國家初政,左右匡正,後有力焉」。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病逝。死後追尊昭睿順聖皇后。      美人傳奇  一位簡約不簡單的環保專家  察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  這位皇后出自弘吉剌部,是地地道道蒙古大草原哺育的姑娘。她最大的美德便是繼承了草原人民勤勞樸實的優點,勤儉為本,非常懂得過日子。便是她後來當了皇后,這個優點依然完美地保留下來。據傳在她所居住的王宮丹墀前,她曾親手栽種了一株從成吉思汗故地帶回的青草,名為「誓儉草」,以此告誡皇宮子孫不要忘舊,要保持過去節儉淳樸的風尚。  《元史·后妃傳》里有這樣的記載,說有一次,皇后派人去國庫里支取絲帛表裡各一匹,忽必烈知道了,便責備皇后說這是軍國所需,不是私人庫房,你怎麼能去支取呢?當然,忽必烈可能只是和皇后開個善意的玩笑罷了。但樸實的察比皇后卻當了真,回到後宮,竟親自率領宮女,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廢物回收利用」環保活動,大力提倡「節約型」皇宮新生活運動。她讓宮女收集用舊用壞的弓弦,繼而煮之練之,織成綢帛,然後做成衣服,竟然非常堅韌密實,當然,這樣的衣服估計可以給前線的軍士做輕型「防彈衣」了。察必皇后親煮宮弦,自織絲帛的壯舉,被朝臣傳為佳話,為當朝國母大膽的創造性和勤儉持「家」的美德所折服,並被史官認真地記錄在皇后的傳記中。一百多年後,明太祖馬皇后聽說前朝有此軼事,以為賢德,於是效仿察必皇后,在宮中親自織布紡紗,也被傳為美談。  這樣的小事,也被史官細細記錄,並有皇上的朝臣的讚揚,進一步激發了察必皇后對廢物利用的積極性。於是,她一天到晚,在宮裡四處奔走,東翻西揀,尋找可回收再用的廢棄物。這一日,來到專為皇宮造酒的宣徽院里,竟在庫房裡發現許多舊的羊臑皮,棄置無用,被擱置了好多年。察必皇后非常高興,覺得她又可以大展身手了。於是命人將其搬到後宮,與宮人們洗晒乾凈,裁剪妥當,然後細細縫合,做成地毯。當然,這察必皇后的「廢物利用」壯舉還有許多,環保運動也搞得相當成功,使得宮廷里「勸儉有節而無棄物」。後來,還有人專門寫詩讚揚皇后的這種儉樸美德。詩曰:「深宮篡組夜遲眠,貼地羊皮步欲穿。漫道江南綾綺好,織紬方練舊弓弦。    一位傑出的服裝設計師  除卻把宮廷廢物回收利用的環保運動搞得有聲有色外,察必皇后對服裝設計也很有造詣。當時,元朝人戴的胡帽沒有前檐。有一次,忽必烈騎馬打獵回來,告訴皇后,眼睛總是因太陽炫射而睜不開,心靈手巧的皇后想了想,便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縫了一個檐,後來再一試,果然解決了這問題,忽必烈非常高興,便下令以後的帽子都照這個樣子製作。  還有一次,她發現忽必烈騎馬時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便騎馬弓射,於是就嘗試著做了一種新的衣服,用舊衣改制而成,後邊比前邊長,沒有領子和袖子,兩邊各綴一排襻扣,穿起來舒適方便,皇后還給起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叫「比甲」,這種衣服便於弓馬,而且形制特別,穿上去感覺非常瀟洒,因此時人爭相仿效,或許這就是現在馬甲的由來。這兩件小發明都是緣於察必皇后對忽必烈的愛。至元十八年察必皇后去世,忽必烈很悲痛,感嘆沒有人再像皇后一樣關心自己了。如果察必皇后再多活幾年,說不定還能創造出更多的發明呢。  察必皇后的縫衣技術,有時還被忽必烈用作攏絡人心的利器。忽必烈對於漢學儒術非常感興趣,當他還沒做皇帝之前,有一次聞聽儒士趙璧之名,便把趙璧召至身邊重用。為表示對趙璧的尊重,只呼趙璧為「秀才」,而不直呼其名。另外,還讓自己的妻子,即未來的察必皇后,親自給趙璧縫製蒙古袍,做好後,忽必烈讓趙璧試穿,有不合適的地方,還叫察必一一修改。由此可見,察必皇后不但能夠為夫君縫補衣物,也可以縫補天下。      一位聰明的心理學家  史書上稱察必皇后「其性明敏,達於事機,國家初政,左右匡正,後有力焉」。因此也很受忽必烈的寵愛,而察必皇后生性仁明,也愛隨事諷諫,多裨時政,對此,忽必烈都非常上心,對於她的建議也往往笑納。  《元史》上記載,由於忽必烈喜愛打獵,可京城從上都開平遷到大都燕京後,遊獵一直不便,因此忽必烈讓他的禁衛軍長官在京城郊區開闢遊獵場。下面的人立馬抓緊去辦,並將圈定的徵收土繪成圖給他看。當時察必皇后在場,認為此事不妥,因為只要忽必烈御筆一揮,那片區域內的居民就要被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流離失所。皇后不忍,但也知道不能強行勸諫。所以她先打發走禁衛軍長官,然而扶忽必烈進內室休息。這時,太保劉秉忠有事奏報,察必皇后看時機成熟,便將其攔在外室,又故意提高嗓門對劉秉忠說:「陛下要徵收京郊的農田為遊獵場,像這樣的大事,你作為國家重臣,怎麼不知道呢?土地在國都沒遷來之前,已經分配了。如今,新徵收遊獵場,土地的主人豈不要遷往他鄉,會引起百姓的怨氣,造成混亂。皇上事多,日理萬機,像這樣的小事想不到也是有的,你們做臣子的應及時提醒。若陷陛下於不仁不義之中,可怎得了。」劉秉忠會意地笑了笑說:「我馬上帶圖親自查看,然後再作稟報」。察必皇后說:「這麼做就對了!」 察必皇后與劉秉忠對話,忽必烈聽的一清二楚,後來便命令劉秉忠先去視察,然後再做定奪。  察必皇后也經常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勸諫忽必烈,給他提醒。至元十三年,元朝滅掉南宋,並將幼主恭帝與全太后全都擄到大都,然後忽必烈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大家都非常高興,飲酒作樂,惟有察必皇后悶悶不樂。忽必烈問道:「我終於征服了江南,以後不用再打仗了,大家都很高興,為什麼惟獨你不快呢?」察必太后意味深長地回答道:「從古至今,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千年帝國,將來我和你的子孫們不要搞到像南宋這步田地就是萬幸了。」忽必烈為了討得皇后歡心,便將從宋宮裡搶來的珍寶玩物堆在殿前,請皇后來看,察必匆匆看了一遍,就走了。忽必烈叫太監追問她想要什麼,察必說:「宋朝皇帝積蓄了這麼多財寶留給子孫,可子孫沒有守住,而歸了我們,我怎麼忍心拿呢!」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時,南宋的全太后在大都,因為水土不服,也不習慣北方風俗,察必皇后善心大發,請求忽必烈放她回江南,忽必烈不肯答應,一直求了三次,忽必烈才說:「爾婦人無遠慮,若使之南還,或浮言一動,即廢其家,非所以愛之也。」然而要求皇后多做兩位的思想工作,多加體恤,使其心安。察必皇后蘭心蕙芷,一點即透,以後不再提放還之事,而是配合夫君的指示,大搞懷柔政策。後來,母子二人覺得南歸無望,便出了家。察必皇后還特此撥了三百六十公頃免除租稅的土地作為二人的生活費。難怪全太后對自己的家國讎人心生感激,這都拜察必皇后的「統戰」工作做得好呀。    千古一嘆  這是一位率真的女子,聰明、大氣、能幹,而且樸實得可愛。雖不如歷朝漢族大家閨秀伶牙俐齒,可樸實的語言更有震撼力。她的行動也更令人敬仰。她是一位賢惠的妻子,也是一位稱職的皇后。她是一個男人的摯愛,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  美人語錄 「妾聞自古無千歲之國,毋使吾子孫及此,則幸矣。」

馬皇后 朱元璋的愛與痛  政治或歷史文化中,母性力量的缺失,必將導致一個時代的性格向冰冷、殘酷或者黑暗變異……    美人小傳  馬皇后,名秀英,鳳陽宿縣(今安徽宿縣)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養女。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興將其許配給部將朱元璋。明史上稱她仁慈有智鑒,好書史,當年朱元璋受到了郭子興的猜忌,馬氏多次從中調解周旋,後不遺餘力的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冊封她為皇后,對她十分信賴,多次聽從她的意見寬免大臣過錯,因此有人將她與歷史上的賢后唐代長孫皇后相提並論。  

美人傳奇  患難好夫妻 革命佳伉儷  馬皇后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據說有一對著名的大腳。農村家的姑娘,大腳便於幹活,又逢元末亂世,大腳也便於逃亂,所以估計沒錯。  馬皇后自幼喪失父母,後被紅巾軍頭領郭子興收養。後來,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的帳下,造反鬧革命。明史上說他長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長得如何奇特,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是嚇了郭子興一跳,但一想這樣的人物在戰場上能「長自家威風,滅敵人志氣」,遂收為親兵,後來,因朱元璋作戰勇敢,屢戰屢勝,以為是個人才,便將閨女嫁給了他。  史書上說馬皇后「有智鑒,好書史」,這就說明她是個有才華的女知識分子,當年,在農民起義軍中,自然是個不可多得的「寶」呀。因此,朱元璋在部隊里的花名冊、記賬單等簿籍,都交給馬皇后掌管。馬皇后是個很有責任心的革命好乾部,無論兵多荒,馬多亂,也未曾遺忘丟失。也許是朱元璋的仗打得太好,在軍中威望甚高,導致別的部將嫉妒,就在郭子興耳邊進些讒言,使得老郭對自己的乾女婿產生懷疑,準備將其「清洗」,純潔自己的革命隊伍。好在是馬皇后深刻懂得,革命隊伍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敵人能吹風,她也能。因此,她大做郭子興的老婆,也就是她乾媽的思想工作,耳邊風的工作卓有成效,郭子興和朱元璋終是「嫌隙得釋」,又好成一家人了。  郭子興雖然對馬皇后有養育之恩,而且視為己出,但嫁出去的閨女就如潑出去的水,所以結了婚後心就自然偏到老公這一邊了。當年,她和朱元璋一起鬧革命的時候,正碰上大欠之年,加上當時郭子興又懷疑朱元璋,正給他小鞋穿,故意欠其糧餉,不給吃飽。馬皇后心疼自己的老公,便偷偷從娘家偷來燒餅,帶給朱元璋吃。史書上說:「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想想看,為了讓自己老公吃到熱燒餅,竟不惜把皮肉燙壞,可見情有多切,愛有多深了。一個女人愛起男人來,常常會閃耀出母性的光輝,止不住的呵護之情往往讓人動容。除了從娘家偷燒餅,她還想盡辦法積攢些乾糧肉脯給朱元璋吃,而自己卻常常餓得睡不著覺。  除此之外,馬皇后還善於利用自己「領袖夫人」的身份,把革命隊伍的婦女工作抓得有模有樣,有聲有色。當年,朱元璋攻克太平後,為了犒勞前線將士,便組織將士們的妻妾渡過長江,集體慰勞。打下南京後,因為周邊是陳友諒、張士誠另外兩個軍閥,天天打仗,於是,馬皇后親自帶領一幫婦女,縫衣服、做鞋襪,做支軍模範,為前線戰士們提供軍需。還有一次,朱元璋率師親征,為鼓勵士氣,她還將後宮的金銀財寶、綢緞絲帛全拿出來犒勞將士。最值得一提的是,馬皇后對於戰爭的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曾不斷提示夫君,定天下要以德服人,而非「殺人為本」。她說得很有道理,朱元璋覺得也是。當然,定了天下後,功臣就不算「人」了,所以想打屁股就打屁股,想砍頭就砍頭,這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這些事情給朱元璋留下很深的影響。後來,他坐了皇帝,不忘夫妻患難之情,將馬皇后扶上正位,還經常在大臣面前回憶往事,說那一段崢嶸歲月可與漢光武帝劉秀與部下未成事時在河北饒陽滹沱河畔蕪蔞亭吃麥飯喝豆粥的典故相比,並誇讚馬皇后的賢德可與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後來他把這話講給馬皇后聽,馬皇后趁機委婉進諫,勸他善待大臣。她說:「我聽說夫婦互相扶助比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難了。陛下既然能不忘與我共同度過的貧賤歲月,但願也能不忘與您的臣下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況且我又怎敢與長孫皇后相比呢?」    後宮楷模 好學模範  馬皇后做了國家元首第一夫人後,特別勤於內治,對於內宮的治理工作,積極發揮女知識分子的特點,「講求古訓」,注意借鑒前朝的經驗。當時,她覺得宋朝有許多賢惠的皇后,便命女史摘錄她們的家法,經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后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后反問道:「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  又有一天,她問女史道「漢朝的竇太后為什麼那麼喜歡黃老之學呢?」女史說:「清凈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后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其實馬皇后大談特談仁義之道,是別有用心的,因為她深知她丈夫稟性嚴峻,剛愎自用,特別是當了皇帝以後,一直疑神疑鬼,對大臣總是刻薄寡恩,完全不把人命當一回事。無論什麼事,不調查也不研究,只憑一時情緒,就「揮灑自如」地把好人或者輕罪之人統統殺了,所以她期望以這樣的方式提醒丈夫要寬待臣民。   朱元璋脾氣很壞,除了常在朝廷里里拿大臣撒氣,回到後宮後,也常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每當老朱發飆的時候,馬皇后也會裝作很發怒的樣子,然後命令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事後朱元璋問老婆幹嘛這樣做?馬皇后意味深長地說:「作皇帝不能因為自己一時高興或生氣就給人獎賞或懲罰。當陛下生氣的時候,恐怕會給予過重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司法機關的。」  當然,馬皇后也深知行動是最好的榜樣。她把仁厚道德總結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為了讓丈夫明白什麼叫愛,她做了許多細緻有效的感化工作。首先,她愛自己的老公。她深知要溫暖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應溫暖他的胃。因此關於領袖的飲食問題,她一直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都要親自去御膳房「躬自省視」。其次,她愛別人的孩子。馬皇后有效地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若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之」。再者,她愛天下的百姓。這方面,馬皇后主要是從勤儉持家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她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後來聽了元世祖察必皇后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又揀起年輕時的手藝,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后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天桑艱難」,老百姓不容易。  這樣的好皇后,自然得到大家一致的愛戴。便是如朱元璋這樣本性酷烈的人,對於馬皇后也是一往情深,在她死後痛哭不已,並不再立皇后。而後宮的宮女們更是念她的好,曾作歌以示紀念,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仁慈微諫 教化老公  朱元璋曾這樣誇獎馬皇后道:「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  這話一點不假。馬皇后的偉大之後,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壞脾氣,並敢理直氣壯地吹耳邊風。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女人干政,他認為「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為「寵之太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還特地命人纂述《女戒》,以示警誡。但馬皇后是個例外。  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么?」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后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為天下之母,那麼子民們安康,為何不能問!」也許正是馬皇后文化水平高,說的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對她的話,大多言聽計從。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殿前開國務辦公會議,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發起脾氣來,常要別人掉腦袋。他太過剛愎自用,許多事情,不調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會大開殺戒。馬皇后雖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從不考慮改變他的思考方法和處事原則。對此,馬皇后只能盡最大努力,想著辦法勸他。好在是,馬皇后的話,他還能聽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有一次,一名叫郭景祥的封疆大吏鎮守和州,有人揭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朱元璋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後來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  還有一次,大學士宋濂因為孫慎罪一案受到牽連。逮捕入獄後,按案情嚴重程度當斬。皇后聞其賢,不忍讓他這樣無辜死去。便對皇帝說:「老百姓家都知道為子孫而寬待老師,以求禮教有始有終,你是天子,豈能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肚量?何況宋濂年紀一大把了,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朱元璋正在氣頭上,不聽。過了一會兒,皇后伺候他用餐,但不上酒肉。皇帝問何故。馬皇后說:「我是為先生作福事呀,」皇帝聽了心裡一動,惻隱之心頓生,放下筷子飯都不吃了。第二天終於想通了,赦免了宋濂,將其安置到茂州。  另一個關於馬皇后賢德的有名故事,與安徽的大商人沈萬三有關。當時,沈萬三富可敵國,有「財神爺」之稱。朱元璋看他有錢,就想詐他一筆,讓他為造築南京城牆出點銀子。沈萬三財大氣粗,竟把城牆工程費用的三分之一全包下來。後來,意猶未盡,或是想拍朱皇帝的馬屁,又主動提出為朝廷犒軍,沒想到沒拍對地方,拍到馬腿上,朱元璋一聽,大怒:「小小匹夫竟想犒勞天子的軍隊,賊心不小,亂民呀,該殺!」 馬皇后覺得不妥,一個勢利商人,只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罷了,罪不至死。所以就勸道:「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皇帝一聽,有理,便改變想法,把這個倒霉的商人發配到了山高水長的雲南去了。  馬皇后身為女知識分子,除了仁慈寬厚的一面,還有她更深刻的一面。有一次,明朝將領攻克了元朝的首都,把繳獲的金寶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這些寶物喜形於色,而馬皇后卻在一邊潑涼水:「元朝有這些財寶卻不能保住國家,我想,大概帝王們另有寶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說:「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寶。」馬皇后接著說:「陛下說得對。我與陛下從貧賤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擔心驕橫縱恣由奢侈而生,國家危亡比細小之處而起,所以希望廣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 馬皇后接著又說:「法屢更必弊,法弊則奸生;民數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皇帝一聽,真是至理名言呀,馬上叫來女史錄入史冊。史書說,類似這樣規正的話,還有很多。  便是在她生命的最近關頭,她還是進諫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馬皇后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可皇后知道朱元璋的壞脾氣,害怕治不好而連累醫生,竟堅持不肯服藥。彌留之際,朱元璋問她還有什麼話講。她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史書上還說,馬皇后奉安(出殯)那天,除宮廷上下,南京百姓幾乎傾城出動,自發為她送葬。時值盛夏,史載那天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那扶老攜幼的萬千草民在大雨中慟哭,竟然沒有一個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從馬皇后死了以後,朱元璋愈加孤獨,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頻繁了,腦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霉的大臣宮女妃嬪們,只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馬皇后。    千古一嘆  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生在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極不平凡的業績。馬皇后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       美人地理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於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明孝陵的附屬工程一直延續到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孝陵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美人留芳  南京繡球山上至今還留著她的一個一尺八寸長的碩大無朋的腳印,且已成了遊人必至的一個景點。

陳圓圓  「傾國」的紅顏  美人小傳  陳圓圓( 1624 ~1681 ):陳圓圓本姑蘇名妓,常州武進(今江蘇)人。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時為蘇州名妓,殊色秀容,能歌善舞,色藝冠時。崇禎年初為田畹歌妓,後增吳三桂為妾。李自成破京師,擄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攻破李自成,圓圓復歸三桂。後吳三桂為滇王,圓圓隨往,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美人傳奇  圓圓有多美?  這位美人的名字,雖然在民間口熟能詳,可在正史上還有待考辯。《明史》寫作「沅」,字畹芬,而在《庭聞錄》里,則明確記載:「陳姬,名沅,字圓圓。」據說她本姓邢,只因母親早逝,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  她是江蘇武進縣金牛里(即今奔牛鎮)人。因為後來成為名人,所以當地的《武進陰湖縣誌》(道光版)還特地提到她能歌善舞,是受父親好歌的熏染。縣誌里說「父業驚閨,俗稱陳貨郎」,因為職業關係,走街串巷,需要唱歌吆喝,所以「日夜謳歌不輟」。  後來大概是家裡太窮的緣故,流落至蘇州,「賣身為妓」,十八歲那年,正值豆蔻年華,隸籍梨園。因為有傾城之色,更具天籟之音,所以時人盛讚她「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按鈕琇《觚剩》的說法,她「每一登場,花明雪艷,獨出冠時,觀者魂斷。」與她曾有一段萍水之緣的冒辟疆,也說她「擅梨園之勝」,並在《影梅庵憶悟》里回憶到:「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而聽了陳圓圓「咿呀啁哳之調」,簡直要「欲仙欲死」。  提及冒辟疆和陳圓圓,還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情事。從某種程度講,陳圓圓後來被皇親擄去,與他還有些扯不清的關係。當初,陳圓圓對這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辟疆)可謂情有獨鍾。初次見面後,就「牽衣訂再晤」,期望冒公子偕她遊玩,或看光福梅花,或觀虎丫叢桂,一副情竇初開的嬌痴樣,真是可愛得緊。只是冒辟疆有「省覲」的大事,「不敢遲留」,方才作罷。後冒辟疆再訪陳圓圓,卻聽說「已為竇霍豪家掠去,聞之慘然」。本以為「佳人難再得」,卻是一場虛驚。可能是陳圓圓得到好心人通報,所以被搶去的是一個假的陳圓圓(以勢劫會者,贗某也)。在朋友的引薦下,復見陳圓圓。大概這個時候,陳圓圓已經預感到危險將至,所以第二天一早,便淡妝登舟拜詣冒母,隨後卒然以終身相托:「余此身脫樊籠,欲擇人事之。終身可托者,無出君右。」冒辟疆大概一時回不過神來,只好尷尬回絕道:「兩過子,皆路梗中無聊閑步耳。子言突至,余甚訝」。當時冒辟疆正苦惱如何處理老父親的禍事(君調已破之襄陽),因不想連累陳圓圓,所以「堅謝」。失望的陳圓圓只好約定等他處理完老父親的事後再細細商定。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春,處理完家事的冒辟疆再過蘇州,準備踐約謝答陳圓圓時,卻不料十天前,陳圓圓已被皇戚田弘遇的門客強行買去。當然,這一次是真的。雖然陳圓圓身為蘇州城的「超級巨星」,有數量眾多的「FANS」,曾將其又搶了回來(吳門有昵之者,集千人嘩動劫之),可人家是皇親國戚,又是用「大言挾詐」,又是「不惜數千金為賄」,所以陳圓圓又被「劫出復納入」,其美色終被田弘遇強行「採購」,作為「大禮」送至京城。冒辟疆在《影梅庵憶悟》中對於此事件的回憶,是相當坦然的。這本書是為記念亡妻董小宛而寫的,所以文中提及陳圓圓,多以「禮」待之,間或夾雜點「你有情,我無意」的公子哥的得意來。便是陳圓圓被皇親擄去,他也只是「悵惘無極」,並是從心理和道義上,他也以為「急嚴親患難,負一女子無憾也。」  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田弘遇為什麼要搶她?  田弘遇如此霸道,全是沾他女兒的光。由於這位田貴妃「能書,最機警」,很受崇禎的寵愛。身為國舅爺的田弘遇自然身價十倍,官至右都督。據張岱《石匱書後集》的記載,他仰仗女兒得寵,「竊弄威權」,京城裡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氣勢非常囂張。  然而,建立在美色恩寵基礎上權勢,總是不牢固的。孫承澤的《思陵典禮記》記錄了這樣一件事,說當時的大太監曹化淳從南方掠來不少美女,供崇禎玩樂。崇禎一時被女色迷住,,竟「累月未與(田)妃相見」。看著女兒失寵,田弘遇心裡自然也不好受,危機感更是日益俱增。這位讓他「一步登天」的寶貝閨女本就是養女,如今寶貝不靈光了,那就不妨換一個好了。  因此皇家大盜田弘遇打著皇帝的旗號,趁南海進香的機會,攜帶千人,沿途所經之地,非搶即奪,一是劫財,凡遇貨船客載,「擄掠一空」。二便是劫色了。只要聽說有點姿色,不論娼妓,還是良婦,或暴力行搶,或高價賄買,定要到手方才罷休。地方官吏懼其勢力,誰也「不敢詰問」。田弘遇這樣做,便是期望尋找另一個可以取悅崇禎的「寶貝」,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與地位。陳圓圓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田弘遇看中的。可令田弘遇鬱悶的是,當他興沖沖地把陳圓圓進獻給崇禎時,此時大明朝已是大廈將傾之際,焦頭爛額的崇禎早已沒有精力和心情顧及美色了,這使得田弘遇如意算盤落空,大為掃興。更令田弘遇坐立不安的是,田貴妃也於崇禎十五年七月病逝,這使得田弘遇倍受打擊,沮喪之際,田弘遇只好先把陳圓圓領回自己府第,將其收為養女,好好供養,尋找「交易」的良機。  動蕩之秋,要保住權力和財富,自然是擁有兵權的最有用。此時,他看中了年輕有為,擁有重兵,又深受吳三桂器重的吳三桂。便有心與之交結,癸未年即崇禎十六年夏,三桂進京陛見皇上,田弘遇趁機請邀至府上「觀家樂」,以博取其歡心。  酒宴上,陳圓圓且歌且舞,其舞姿,體態輕盈,飄飄欲飛;其歌聲,音質清麗,恰似夜鶯啼鳴。三桂看得「神移心蕩」。對於傾城之色的圓圓更是讚不絕口,田弘遇一看激起吳將軍的興緻,便不適時機授意陳圓圓親自為其斟酒。酒過三巡,兩人眉來眼去,已經你濃情,我有意了。老謀深算的田弘遇,隨機以圓圓慷慨相贈。大喜過望的三桂也不想白要,從崇禎所賞銀兩中拿出千金付給了田弘遇。吳三桂滿意了,陳圓圓也應該不會反對,畢竟託付一位英武的大將軍,遠比一個糟老頭子強得多。而田弘遇在得到「寇至,首先保護君家無恙」的承諾,也應該滿意了。因為他以陳圓圓為誘餌,終於釣到了一隻能夠看守門戶的狼。    衝冠一怒真是為她么?  吳三桂背負「重色輕國」的千古罵名,全拜他同時代的一位著名詩人吳梅村所賜。吳梅村在《圓圓曲》中寫道:「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另有「不為君親來故國,卻因女子下雄關」的詩句,都是諷刺吳三桂只為私己紅顏,竟將大好河山送於清廷之手。據李克敬《儒林瑣記》所載,當初吳三桂讀了這幾句,很不舒服,便偷偷派人「貽三千金請改其語」,詩人則是驕傲地拒絕了。  對於這件事,《明史李自成傳》里說「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清史稿吳三桂傳》里說「聞其妾陳為自成將劉宗敏掠去,怒」。而在《庭聞錄》里,對於吳三桂的態度,描述更為生動,說是在將山海關交付李自成手下後前往北京途中,吳三桂得知父親吳襄被捕,家產被抄,起初反應都不在意,可當得知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掠走後,氣得咬牙切齒,恨恨說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見人耶!」立馬反軍攻克山海關。  由此看來,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一點也不為過。對此,有人稱其為實錄,並盛讚詩人為「詩史之董狐」。但也有人以為《圓圓曲》是文藝作品,不是史筆。並推想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民憤甚巨,才想尋出一個陳圓圓,用以鄙薄他「為君親報仇」的冠冕堂皇的口號。後來又因為吳三桂成為「貳臣」、「叛賊」,所以二三百年後的史官,無論治《明史》或《清史稿》,也就別有用心地採信傳說,「如是我聞」了。  那麼,吳三桂到底為何引清兵入關?對此,我們不必急於下判斷,不妨從歷史的細節作以合理的推斷。這就要從吳三桂的複雜矛盾的性格說起。首先,他「英略獨擅」,是明朝一員有勇有謀的虎將,勤於讀書習武,「終日無惰容」,而且善於治兵,20歲榮升為游擊將軍,27歲時就被任命為寧遠團練總兵。《明史》記載,他所率領的部隊「膽勇倍奮,士氣益鼓」,「凡三戰,松山、杏山皆捷」。特別是他當總兵後,「忠可炙日,每逢大敵,身先士卒,絞殺虜級獨多」。  明人看重「求忠臣於孝子之門」,而吳三桂要算忠孝的傑出典範。他曾率數十家騎,冒死殺入數萬清軍的圍困去拯救父親,可謂孝子,後在錦州城下,面對自己的親舅舅祖大壽來信招降,他用戰鬥來回應,可謂忠臣。然而,他的性格及其矛盾,轉瞬又會「衝冠一怒」,棄全家生命於不顧;他雖然神勇無比,可在明清戰爭命運的松山決戰中,一向「敢戰」的他卻突然全身而退。而在京城告急,崇禎下旨命他「勤王」時,從駐守的寧遠(今天遼寧興城)到山海關僅一百二十公里距離,本應晝夜兼程趕赴,可他「遷延不急行」,整整走了八天。這中間他有沒有別的考慮,那就不得而知。  以這樣的速度「勤王」,看來吳三桂並不是很把崇禎的死活放在心上。而在一直在盤衡利害。李自成佔領北京後,隨即「令諸將各發書招三桂」,並在三月底攜帶四萬兩白銀前往山海關,賞賜已經14個月沒有軍餉的吳部,後再次派人「攜帶萬兩白銀和黃金千兩給吳三桂,並發書封侯」,同時令吳三桂父親吳襄寫信招降吳三桂。再三盤算後,吳三桂終於決定「報使於自成,卷甲入朝」。可就在把山海關交付李自成的人馬後,搬兵回京的路上,聽說自己的女人劉宗敏掠去,不禁怒髮衝冠,理性的天平開始傾斜。憤然引兵反擊「自成所遣守關將」,徹底與李自成決裂。也就是為爭這口氣,向滿清乞兵。當然,他肯定不會說是為了一個女人,而是以「亡國孤臣」名義,懇請滿清出兵助他復仇。為示決心,竟不惜「剃髮無恨」。  坦率地講,當初吳三桂並非誠意降清,只是想借力復仇罷了。所以多爾袞欲封他為藩王時,他則在回信中對是否「來歸」並沒任何明確表示,只是含糊說道,若得民心與財土,「何事不成」。而《諛聞續筆》里也曾記載吳三桂請求多爾袞「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後吳三桂起兵反清,在討清檄文中還指責多爾袞「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居燕都,竊我先朝神器」,清廷對此不敢正面回答,這就說明吳三桂當年與清朝的盟約並非子虛烏有。  然而,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被吳三桂擊敗後,竟殺全家40餘口,徹底杜絕了吳三桂的幻想,也將吳三桂逼上道義的絕境。在他看來,國讎(明朝的滅亡),罪全歸於流寇李自成,家恨(全家被殺),也應歸結李自成。於是,他終於棄民族利益於不顧,死心塌地投降了滿清,在征戰殺戮中一泄抑鬱的憤懣,以及炫耀他的軍功和得意。    不算圓滿的結局  關於陳圓圓的結局,有一種說法是死在寧遠。其憑據是依據錢士馨《甲申傳信錄》中的片言碎語,說是劉宗敏向吳三桂之父吳襄索要陳沅(即陳圓圓),吳襄回答說,陳已被送到寧遠(今遼寧興城)吳三桂處去了,而且已經死了。劉宗敏不信,便拷掠吳襄,「酷甚」。嚴刑拷打之下的逼供之詞,自然不足為信。況且書里也曾清楚記述吳三桂是留圓圓於京而隻身出關的。再者,劉宗敏搶陳圓圓,在《明史》、《清史稿》及《平定三逆方略》等正史里都有記載,也不應是空穴來風吧。  而最普遍的說法,則認為吳三桂將李自成趕出北京後,陳圓圓又回到了吳三桂的身邊。吳梅村在《圓圓曲》中這樣描繪道他們的戰場相逢:娥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此後,陳圓圓便跟從吳三桂轉戰南北,十幾年隨侍軍中。至到後來吳被封為平西親王,留鎮雲南,陳圓圓也隨居昆明。    據現有史料大體推知,圓圓至滇時已35歲左右,可風韻猶存,特別是能歌善舞,通情達理,「故專房之寵,數十年如一日」,兩人相愛甚歡。明季遺民李介立在《天香閣筆記》還記載說,吳三桂曾向江南各省發文,責令地方官員代為尋找陳圓圓的父母和大哥。找到後,「以禮款」,頗為敬重,由此可見吳三桂對圓圓的情義。這件事在(道光)《武進縣誌》里也有所記載,應有事實根據。  鈕銹《圓圓》還說「群姬之艷而進幸者,輒殺之。唯圓圓能順適其意。」可見吳三桂愛戀陳圓圓,除卻美色,更在其體貼。幾十年一同走過的風雨,大概也只有陳圓圓了解他的冷熱吧。隨著時間的推移,美人容顏凋謝,加上吳的大老婆(正妃)「悍妒絕倫」,所以「屏謝鉛華,獨居別院」,潛心修佛,遠離紅塵是非恩怨。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野心茂盛的吳三桂再次舉兵反清,從而招來滅門之禍。城破之日,也便是陳圓圓的生命終了之時。劉健《庭聞錄》說:「辛酉城破,圓圓先死。」不過怎樣死的,則有多種不確定的說法。或說自縊而死,或說絕食而死,或說投滇池而死。如道光年間,雲貴總督阮元之子阮福查訪陳圓圓遺迹,作《後圓圓曲》,也提出「城陷時,圓圓自沉蓮花池」的類似自盡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陳圓圓隨吳入滇不久,便「病歿,葬商山之側」,道光時編修的《昆明縣誌》持同樣看法,只是缺乏證據,所以只是謹慎地記載道「父老雲,有圓圓墓焉。其旁即梳妝台遺址。」父老雲,就是鄉間流傳的野史了,自然不足信。據近史學者考證,認為民間傳說的圓圓墓實為永曆帝冢,當時滇人擔心清兵掘墓,才偽稱為梳妝台。  耐人尋味的是,清軍攻入昆明後,查吳三桂的籍簿,上面的確沒有陳圓圓的名字,也不見其人。於是,便有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陳圓圓沒有死。康熙年間,有人寫詩《野園歌》歌詠陳圓圓,其中有:「夷光未去走麋鹿,紅牆碧樹鳥棲哀。」的隱晦詩句。詩人怕別人看不懂,還特地註上:「滇城破,圓圓猶在。」  那麼,陳圓圓最終結局如何呢?最通行的說法是清兵平滇時,陳圓圓已歸隱三聖庵,出家為尼,年八十死,葬于歸化寺側的曇花庵旁。這個說法源於黎木庵(雲南省巡鹽道尹)《三聖庵訪陳圓圓遺像記》上的記載。而傅以禮的《吳逆始末記跋》,也有類似的記載。  不過,還有一種令人稱奇的說法,那就是陳圓圓在吳兵敗之際,為不使吳三桂絕後,在大將馬寶的護送下,帶著吳三桂的兒子吳啟華到思州(今貴州省岑鞏縣)的鰲山寺避難,並在山下定居,終老此地。如今,那裡的獅子山上有一座古墓,立有一塊隱諱的石碑,當地人說那便是陳圓圓的安息之地。山下馬家寨有1000多口人家,都姓吳,均稱是吳三桂的後代。  當地還有馬寶的墳墓,墳前同樣刻有蘊義晦澀的石碑。不過,這個有護送之功的馬寶,《清史稿》早明確記載他於康熙二十年兵敗投降,第二年春天就被磔(車裂)於市。但也可能另有隱情,此馬寶非彼馬寶。不管如何,若是這個當地人諱談的「陳老太婆」真是陳圓圓,那這個愛情故事也算「圓滿」了。「衝冠一怒」的吳三桂,便是背負歷史罪人的惡名,遭世人唾罵,可「香火」得以延續,陳圓圓終不負他,吳三桂也應坦然了。    千古一嘆  吳三桂以「全家白骨成灰土」的代價,換來「一代紅妝照汗青」的愛情傳奇。平心而論,這絕非他的本意。身為男人,他「衝冠一怒為紅顏」也沒什麼錯。只是把亡國(明)的罪過全歸於他一人頭上,未免有點苛刻了。而陳圓圓在這個頗有爭議的事件中,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劇符號罷了。    美人留芳  田弘遇府舊址  現在的張自忠路23號,就是陳圓圓住過的田弘遇府舊址。  崇禎帝有個寵愛的田貴妃,其父田弘遇官拜左都督,府邸前立有一對鐵獅子,因此其所在衚衕稱鐵獅子衚衕,即今張自忠路。  吳三桂舊宅  在西單中友百貨的北側是東西向的小石虎衚衕,衚衕中有一座規模頗大的青磚瓦房院落,現為「民族大世界服裝市場」。這裡在民國時期先為北洋政府的蒙藏院,後為蒙藏學校。據北京地理風物專著《燕都叢考》記述,西單小石虎衚衕蒙藏院原是吳三桂故宅。1922年曾在院中出土印有吳三桂別號「月如」的蛐蛐盆。  雲南省博物館:陳圓圓畫像  名畫家蘇芳田(字萬鍾)照三聖庵陳圓圓遺像舊本摹臨,並題曰:玉庵禪師小影,下款署名陳圓圓小像,滇南蘇芳田萬鍾臨(此本今藏雲南省博物館)。稍後,同治十年陳昆鳥臨蘇芳田舊本。並據此增畫陳圓圓道妝像(亦藏雲南省博物館)。雖然古代畫人只重視「神似」,但亦可略見中年陳圓圓在清代人心中的樣子。

孝庄文皇后 偉大的國母  美人小傳  孝庄文皇后(1613-1687),名布木布泰,蒙古族人,博爾濟吉特氏,本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十二歲時嫁給比她大二十歲的親姑夫皇太極為側室福晉,後被冊封為永福宮庄妃。生兒子福臨,即順治帝。順治帝在位十八年,因患天花,二十四歲身亡。年幼的康熙皇帝在孝庄文皇后的扶持下,八歲登極,十四歲親政。其間輔政大臣鰲拜伺機篡權,康熙皇帝智擒鰲拜,奪回大權,也得助於孝庄文皇后的幫助。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母親,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歷經清初四朝。曾輔佐兒孫兩代幼主,死後累加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因此史稱「孝庄」。    美人傳奇  她受皇太極的寵愛么?  她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蒙古族人,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  她的傳奇從13歲時嫁給比她大二十歲的皇太極開始。早在她兩歲的時候,皇太極就娶走了她十五歲的姑姑(名叫「哲哲」)為嫡福晉。天命十九年(1634),在她嫁給親姑父為側福晉的九年後,她二十六歲的姐姐(海蘭珠)也嫁給了皇太極,正所謂姑侄三人同嫁一夫。  這樁關係複雜的婚姻,是「滿蒙聯姻」的奇特產物。當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了籠絡驍勇善戰的科爾沁蒙古,便極力推行「滿蒙聯姻」的政策,雙方互相嫁娶,從清開國之前一直延續到清末不斷,即所謂的「北不斷親」。而在清代,蒙古族皇后共有六位,其中四位出自科爾沁部,而且皆屬寨桑家族,根據《清史稿》的資料統計,從清崇德年間到嘉慶年間,六朝共有十二位公主嫁往科爾沁部,其中六位嫁入了寨桑家族之門,由此可見孝庄的家族是承蒙何等「浩蕩皇恩」了。正如《清史稿》載,「科爾沁以列朝外戚,荷國恩獨厚,列內扎薩克二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從」。  也正是因為科爾沁家族的「外戚護戴之力」,才使得滿清得以一統天下,中外帖然。正因如此,在後宮中,庄妃姑侄的地位也就自然舉足輕重。她的姑姑哲哲被封為「中宮皇后」,姐姐海蘭珠被封為「關睢宮」宸妃,而她則被封為「永福宮庄妃」。  從現有的史料分析,嫁給皇太極後,庄妃並不是很得寵。在皇太極五位正妃中,她進宮時間排在第二,可位次卻列在最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她連續生了三個閨女,沒有皇子,而且五宮中,她們姑侄便占其三,皇太極可能還要考慮政治聯姻的平衡問題,加上她年紀太小,才對她刻意冷落吧。當時,皇太極最寵愛的人是比她大四歲的姐姐海蘭珠。特別是生了一個男孩後,皇太極更是異常高興,特地頒發了清朝第二道大赦令:「今蒙天眷,關睢宮宸妃誕育皇嗣……」這就是要把宸妃所生皇子立為皇位繼承人,如果不是這個小皇子早早夭折,歷史可能因此而更改。後來,皇太極在外面打仗,聽說宸妃病重,扔下將士不管,立即騎馬回返,後來傳報說宸妃已斷氣,皇太極竟悲傷的不能自持,慟甚,陷入悲痛的迷惘中不能自拔。  當庄妃為皇太極生下皇九子福臨時,她的地位才稍稍改觀。《清史稿》記載:「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紅光繞身,盤旋如龍形。」後人分析是庄妃「耍心眼」,將珍珠寶石藏在紗裙內,宮燈照耀下使其發光,製造一種神秘的假想罷了。後來進一步製造氣氛,又說夢見神人抱一男孩交付給她,並告知:「此統一天下之主也」。這樣大家都說庄妃有呈祥吉兆,傳至皇太極耳中,自然也非常歡喜。那時,孝庄已經二十五歲,懂得學她姐姐一樣討皇上歡心了。    她與多爾袞的愛恨恩怨  孝庄之所以能夠擁子登極,做了皇太后,民間傳說是因為下嫁給擁有兵權的皇叔皇太極,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難以下此論斷。不過,在福臨繼位上,皇太極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初,皇太極猝死,沒有遺詔,加上江山初創之際,諸王兄弟都戰功赫赫,擁有兵權,誰也不服氣誰。當時勝算最大的要數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但兩邊勢均力敵,誰做皇上都必然激起一方不服。豪格雖是皇太極長子,但是庶出,五宮所生,福臨為長,再考慮到孝庄寵貴的地位及背後強大的蒙古貴族支持,多爾袞便提議立福臨繼皇位。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爭執,終達成一致,這樣,年僅六歲的福臨登上皇位,多爾袞也如願以償地做了攝政王,而孝庄「母以子貴」,被尊為皇太后,時年32歲。  順治元年(1644),多爾袞佔領北京,他將兩宮皇太后及幼帝福臨迎到北京,清朝從此入主中原。入關後,多爾袞繼續分兵南下,並取得節節勝利。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才是實質上大清王朝的締造者和統治者。因此,他的攝政王也做得理直氣壯。當時,皇帝年幼,他總攬朝政,居功自傲,甚至把皇帝的玉璽搬到自己的王府里使用。對此,孝庄皇太后只能一再忍讓。從清宮檔案的記錄來看,他的稱號先是「叔父攝政王」,第二年又改為「皇叔父攝政王」,再過三年,定稱號為「皇父攝政王」。後人推測,只有皇帝的母親下嫁了,多爾袞才有可能被稱為「皇父」。在朝鮮的《李朝實錄》中,也有「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的記載。  與孝庄皇太后同時期的明遺民張煌言在《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這首詞寫於順治七年,以當時人記當時事,似有所據。但老一輩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在《太后下嫁考實》里對以批駁,以為張煌言是故明之臣,對清朝懷有敵意,所做詩句難免有誹謗之詞。而胡適先生認為孟森在《太后下嫁考實》中「未能完成釋皇父之稱的理由」,但由於都沒有更確鑿的實證,遂成疑案。  不過,清宮檔案中有一個有趣的歷史細節,值得我們回味。在順治因乳母病故而降諭的文中,有這樣的記載:「睿王攝政時,皇太后與朕分宮而居,每經累月方得一見,以至皇太后縈懷彌切。乳母竭盡心力,多方保護誘掖,皇太后眷念慈衷賴以寬慰。」皇太后和兒子分宮而居,倒不奇怪,可見面不自由,一個月才能見一面,就有些奇怪了。皇太極不讓見,最大的可能便是他和孝庄之間有同居的嫌疑或將其霸佔的可能。而根據蔣良騏《東華錄》記載,詔告多爾袞的罪狀中,不僅有自稱「皇父攝政王」,還有「又親到皇宮內院」,這些都說明多爾袞和孝庄之間關係非同尋常,但有沒有嫁,就是個難解的謎了。  更值得深思的是,順治對多爾袞前後反差極大的態度。多爾袞做了七年攝政王后,在一次出塞打獵時突然發病暴死,年僅39歲。當時,順治下詔書以皇帝的規格來安葬他,後來又追封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升拊太廟。但第二年順治親政,馬上反臉,宣布多爾袞十大罪狀,說他獨擅威權、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挾制皇上等「僭妄不可枚舉」。一直「畏威吞聲」的順治終可以揚眉吐氣,他把多爾袞原來所受封的爵號統統罷免,然後撤其廟享,誅其黨羽。除此之外,根據當時傳教士衛匡國的《韃靼戰記》記載,還掘了多爾袞的墳,將其鞭屍,由此可見順治對多爾袞有多恨。  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孝庄一直保持沉默呢?如果孝庄和多爾袞有私情,按孝庄的性格和為人來看,也不至於如此絕情,便是真為兒子皇位著想,那麼多爾袞暴死,恰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不必後來那樣大張旗鼓地報復張揚。何況順治親政才13歲,還是一個孩子,他做這些事情時,雖有過激之嫌,但根據皇太后在順治選妃、駕崩後修改罪己遺詔等來看,若沒有皇太后的默許,他不可能這樣做,群臣也不敢那樣起鬨。因此,可以大膽推測,孝庄和多爾袞的關係應該一直緊張,絕非民間傳說中那樣纏綿和恩愛。一是年輕時他倆沒有感情基礎,也不存在產生感情的可能;另一方面當時推舉福臨登上帝位,只是多爾袞出於政治博弈的權宜之策。而在此後,孝庄和順治也是他手中的棋子,任其擺布罷了。  也許正是多爾袞太過霸道,太過專權,他連順治的哥哥豪格(功苦勞高,擁有重兵)都敢冤殺,還霸佔其福晉,並「僭用龍袞」,那麼,這個小屁孩皇帝和柔弱的孝庄太后又算什麼呢?如果他再多活幾年(他死時不到四十歲,有的是時間),會不會篡位,也不能說沒有可能。  從現有史料分析,多爾袞攝製時期,孝庄皇太后無所作為(多爾袞也不可能給她這樣的權力),一切都由多爾袞把持,包括自封皇父攝製王等,可能都是他的政治陰謀的組成部分吧。一百多年後,聰明的乾隆皇帝終於看出問題來。正如他封殺雍正帝的《大義覺迷錄》一樣,他為多爾袞平反,便是期望抹殺後宮的爭鬥真相。把所有問題都推及「宵小奸謀」,愛新覺羅家族的宮闈醜事,也就容易被後人遺忘了。    她與順治的尷尬母子情  多爾袞死後,十三歲的順治開始親政。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及其他史料分析,順治是一個容易頭腦發熱,性格特別激烈的性情中人。  在美國人恆慕義《清代西人見聞錄》里,有這樣的記載,說順治十六年(1695),鄭成功率十萬大軍北伐,圍困南京,攻克蘇皖四府三州二十四縣,清廷為之震動。順治皇帝驚慌失措,竟有退走關外回老家盛京的打算,孝庄申斥這是丟祖先功業的懦弱行為;他又頭腦發熱,說要統帥大軍御駕親征,孝庄再次批評這是輕率魯莽之舉。連續兩次被母后批評,順治帝心裡非常惱火,「使他勃然大怒,據說他受到了這番阻攔,一怒之下,劍劈了寶座」。由此可見順治的年輕任性。  《清史稿》關於孝庄和順治帝的記載,只有短短几十字,可見母子二人關係並不融洽。而兩人分歧最大的便是在順治的婚姻方面。當初,從穩定江山社稷的大局出發,也夾有可以理解的個人私情,孝庄從科爾沁左翼中旗幾個哥哥那裡共招來四個蒙古姑娘為兒子納入宮中。其中,立為皇后的便是孝庄大哥吳克善的女兒,但順治帝很不喜歡她。忍了三年,順治帝竟要以「無能」為由廢后。孝庄不允,群臣亦百般勸阻,於是他又鬧情緒,後來他在《端獻皇后行狀》便寫道此事:「……廢后之性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曲,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由此可見孝庄皇太后對這個寶貝的任性兒子是非常寬容的,沒有辦法,只好做出讓步,對此,《清史稿》里史官俏皮地寫道:「於是後竟廢。」  後來,孝庄太后又將她的侄孫女嫁給兒子當皇后,可順治還是不喜歡。當時,他最喜歡的女子是董鄂妃。這位董鄂氏並非民間傳說的名妓董小宛,而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根據當時宮廷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記載,董鄂妃起初嫁給順治的弟弟襄親王,但被順治帝看上,「起了一種火熱愛戀」,後來襄親王因嫉妒便怒斥了他的夫人,竟被順治聞知,「打了他一個耳光。這位軍人於是因憤致死。」於是,順治便將她納入宮中,很快就進封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  順治深愛著這位曾經的「弟媳」,恩愛有加,特別是董鄂妃生下四皇子時,他更加高興,甚至想再次廢后,立董鄂妃為皇后。在順治後來寫的《端敬皇后行狀》來看,這位董鄂妃溫柔賢惠,知書達禮,非常懂得體貼人,而且「至節儉,不用金玉」,對順治的勸誡既明理又順耳,還可以和順治一起參悟禪學,可謂順治的「紅顏知己」。正篇文章揚揚洒洒,竟有四千餘言,滿是順治柔情、甜蜜而痛苦的細節回憶。  董鄂妃縱是有一千個好,可皇后的廢立,是國家大事,絕非兒戲。不能因兒女情長而壞了祖宗規矩,毀了百年基業。順治的衝動自然招來孝庄的不滿和憤怒,可對於太過性情的兒子又無可奈何,於是,便把氣全撒在董鄂妃身上。  當時,孝庄在南苑(北京永定門外20華里,是專供皇家冬天狩獵閱兵的地方)居住。就在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庄便以自己身體欠安為理由,傳下口諭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董鄂妃只好拖著產後虛弱的身體,前往南苑照顧孝庄,這使得她的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更為不幸的是,董鄂妃的孩子不到2虛歲便突然夭亡了。對原本心裡苦悶的董鄂妃而言,這無疑是致命一擊。此後不到三年,董鄂妃便在病痛中早早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死時年僅22歲。  董鄂妃的死對順治來講,真是痛苦萬分。萬念俱灰下,竟決定削髮出家。在僧人傳記《續指月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說就在董鄂妃火化後的當月,這位自號「行痴」的皇帝便請來一位名叫茆溪森的僧人為自己舉行了淨髮儀式。後在各種壓力下,順治只好決定蓄髮留俗,繼續當他的皇帝。回到宮中不到三個月,順治便一病不起,因為心有不甘,就把自己身邊的近侍吳良輔送到憫忠寺代替他削髮為僧。五天後,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夜(公元1661年2月5日),順治帶著無限的惆悵,在紫禁城養心殿永遠閉上了眼睛,年僅24歲。三個月後,他的遺體在景山壽皇殿火化,而主持火化的人,就是高僧茆溪森。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史稿世祖本紀》里關於他的死,竟只有短短的11個字。而同樣在《清史稿》里,單是順治到南苑狩獵的記載就多達22次,這說明順治是個身強體壯、精力旺盛的皇帝,可為什麼在短短几天能就突然死去呢?關於他的死因,有各種版本,但最大的可能是因是天花。當時的翰林院學士王熙,因為奉命起草遺詔,得以在養心殿聽順治親口所說,在他的《自撰年譜》里有此記載。  因為天花是當時是一種傳染性極強,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大概是為了不引起朝野的恐慌,正史上才有意隱去這個事實吧。當時有一個叫張宸的官員在個人筆記中記載說,正月初七這一天,也就是順治駕崩的第二天,朝廷在傳諭大赦的同時,還傳諭民間不許炒豆,不許點燈,不許倒垃圾。由此也可以算是有力的「民間」佐證吧。    她和康熙的融洽祖孫情  如上所述,順治和孝庄的關係並不融洽。而孝庄對這個兒子似乎也不太滿意。這一點,在後來順治的罪己遺詔里有明顯體現。史載它經過皇太后的多次修改,文中提出順治施政的諸多不是,這一點都不像皇帝臨死的話,倒像換屆皇帝的執政新綱領。  順治死後,在孝庄的扶持下,出過天花的8歲康熙登極。第一件事便是殺了太監吳良輔,裁撤大批太監,取消十三衙門。當時,順治效仿明朝,重用太監,孝庄太后及時發現了苗頭,並毫不留情地將其除掉。史書上載,太后「不預政」,這正是她的聰明和過人之處。如果說在皇太極攝政時期,她還沒經驗和能力,那麼經過順治一朝的磨練,她已經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太皇太后了。  據《清聖祖實錄》記載:「甲子,江南桐城縣生員周南詣闋奏十款……請垂簾以勸盛治之隆。」但這個請求被孝庄婉絕,但正如《清史稿》記載:「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後行」,。她對朝政的干預,更多的是一種巧妙的斡旋,制衡和退讓。也正是在孝庄的苦心教導和悉心指點下,康熙才可以十四歲智除權臣鰲拜,十六歲平定三藩,以及後來收復台灣,平定準葛爾,終成為一代英主。可以說,康熙大帝一生的文治武功,都與孝庄的細心教導分不開。正如康熙自己所說:「全賴聖祖母太皇太后鞠養教誨以至成立。」   《清史稿》里記載,孝庄經常面授機宜,培養康熙處理政務的能力。告誡他:「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馳,用人行政上虛公裁決。又作書以誡曰: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一身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必深思得眾得國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綿曆數於無疆」。這些諄諄的教誨,為康熙一生奠定了紮實的治國思想基礎。  而孝庄的另一過人之處,便是超前的眼光和開放的心態。除了讓康熙熟讀四書五經,從傳統文化里汲取治國經驗外,還鼓勵他多學習西方科技知識。據《清代西人見聞錄》記載:當時常來宮中給康熙上課的外國人有:德國人湯若望、義大利人利類思、葡萄牙人安文思、比利時人南懷仁等,為康熙教天文、數學、地理、繪畫、醫學……而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康熙就讓比利時人南懷仁設計適合山區作戰的輕型火炮,在作戰時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孝庄在悉心培養孫子理政的同時,也很注重自己「母儀天下」的作用。清初戰亂頻繁,國庫空虛,兵餉不足。因此她一生崇尚節儉,終其一生,竟不曾修造過一處園林。便是她過生日時,為了不產生浪費,還明令不擺宴席。如《清聖祖實錄》里載,「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太皇太后宮行禮,遵懿旨,停止筵宴」。孝庄還經常將後宮省下的錢物拿出來賑濟兵民。《清史稿》載:「十年,上以皇太后諭:發節省銀八萬兩賑兵民」,還如「吳三桂作亂,頻年用兵,太皇太后念從征將士勞苦,發宮中金帛加犒。」  孝庄的身教言傳深深地影響著康熙。康熙統治期間,從宮中到政府都比較廉政。《聖祖聖訓》奏文中,曾將清宮的開支與明代做過比較,有著這樣的記載:「宮中用度,木炭明代二千六百萬斤,今止七、八萬斤;紅螺炭,明代用一千二百萬斤,今用百餘萬斤;前明各宮床帳、輿轎、花毯等項每年用銀28200餘兩,今俱不用。」。而在《康熙起居注》記:「昔年光祿寺一年用銀百萬兩,今止用十萬兩;工部一年用二百萬兩,今止用三十萬兩,必如此,然後可謂節省也」。  有這樣的祖母輔政,可謂康熙之大幸。 加上他八歲喪父,十歲喪母,自小是由孝庄撫養成長,所以祖孫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可謂千古罕見,而康熙對祖母的孝順,也是自有帝王以來所未有。《清史稿》里,在孝庄太后傳記中,用了大半篇幅描述康熙和他奶奶之間的細節小事,至今讀來依然是暖暖的感動。  而在《清聖祖實錄》依然有多處同樣溫馨的記載,譬如:「過八達嶺,上至山麓下馬,扶太皇太后輦,太皇太后念上步行勞苦,諭乘馬,上奏曰:此處道險,必扶御輦,於始心安」。再如「上恐懷來城東浮橋不固親馳視驗,方請太皇太后輦行」。還如祖母病時,康熙「親嘗湯藥,晝夜不離左右,傳諭內閣,非緊要事勿得奏聞」。每一件小事都流露出康熙孝敬、愛戴祖母的真情實感。  孝庄七十五歲崩於慈寧宮,留遺詔,遺詔寫自己盛年喪夫,中年喪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遂使兩世哀感之懷,大為寬釋」,並稱讚康熙「皇帝純孝,亘古所無,大孝性成,超越古今」。而在孝庄死後三十年,康熙已是六十多歲的老翁了,但與朝臣一起談起祖母舊事,還是 「輒涕下如雨,哀不自勝」。至今讀起這些真摯的文字,依然令人不勝唏噓。    千古一嘆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位絕頂聰明的女性,近乎完美,除了再次回味她的故事,已經無話可說。    美人地理  清西陵 暫安奉殿  孝庄後生前在慈寧宮東面新建了一座宮寢,她多次向康熙帝稱讚這座宮殿,可是孝庄後未住多久就死了。為此,康熙帝就決定把這座宮殿搬遷到東陵,按原樣重建。大殿在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底竣工,因為還不是陵寢,所以命名為「暫安奉殿」。  神道碑亭  昭西陵前鑒神首碑一統,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孝庄後的謚號。在有清一代,首開皇后陵建神道碑亭之例。  昭西陵大殿  昭西陵的建築規制在清代諸陵中獨具風格,其奇特之處,主要在以下幾處:清代陵寢,無論是入關前建的,還是入關後建的,無論是帝後陵,還是妃園寢,大殿都是歇山頂的,而昭西陵的大殿則為重檐廡殿頂的。清代一般陵寢的三座門都在大殿後面,而昭西陵的三座門則在大殿前面。一般陵寢只有一層圍牆,而昭西陵則有內外兩層圍牆。昭西陵無溝河橋涵和砂山。  

慈禧 美人的災禍  美人小傳  慈禧,葉赫那拉氏,生於1835年,死於1908年,滿洲鑲黃旗人,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征之女。咸豐元年大選秀女,葉赫那拉氏中選,二年五月九日入宮,時年十八歲,封為蘭貴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為懿嬪。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時,葉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於儲秀宮。第二天便晉封為懿妃。七年正月封為懿貴妃。咸豐帝駕崩,懿貴妃二十七歲,同治帝尊她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去世,卒年74歲。1909年11月15日,葬入清東陵的普陀峪定東陵內。  -----《清宮檔案》    美人傳奇  她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1835年十月初十卯時,一個女嬰誕生在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衚衕。她就是未來統治中國48年的慈禧太后。  童年的慈禧非常聰明,由於個性過於強烈,並不太受父母寵愛。在喜歡《詩經》的父親的熏陶下,從小就對詩文繪畫感興趣。家裡給慈禧請了老師,她四歲就開始學詩文學畫,直到16歲入宮。這為她打下紮實的文化基礎。  17歲那年,也就是在咸豐二年(公元1852),她以蘭貴人的身份被二十一歲的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也就是清文宗)選中。蘭貴人姓葉赫那拉氏,閨名是什麼,就不得而知,只是因為一進宮就被封為蘭貴人,所以大家都叫她蘭兒。這位蘭貴人能獲得咸豐帝的寵愛,除卻她的嬌容媚貌以及特有的體香外,還在於她的多才多藝。她善於唱江南的艷曲小調,猶如婉轉鶯歌,非常圓潤動聽,另外,她還通曉《詩經》、《論語》,能生動地講解《燕燕》、《式微》、《簡兮》諸篇,連飽讀詩書的咸豐都聽得入神。何況她的書法、繪畫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素養。這般妙人兒,咸豐皇帝豈有不愛的道理?  等到慈禧26歲成為太后,常常在儲秀宮裡和其他妃子及太監吟誦詩詞,彈琴作畫。慈禧雖是小女子,可不愛寫小楷,書法很有「大丈夫」的氣勢。據信修明《老太監的回憶》載:「太后喜寫龍、虎、福、壽大字,六尺、八尺,極有氣魄。」想想看,一個身高四尺有餘(一米五幾左右)的小女人,竟要寫八尺大的字,可見其心性之浩然與霸氣。也正因為個子小,所以她寫大字時,便有一個有趣的細節,那就是「須拉紙者乘勢一拉」。  除卻心性的浩然,在生活中,慈禧其實是一個相當精緻的女人。她喜歡美,喜歡豐富的色彩,喜歡淡淡蘭香的清新氣味。她生活的寢宮,不允許有一點異味,終日飄逸著水果味的清香。她還喜歡自己細膩的肌膚,相信自己的體內散發著一股清香。她喜歡喝杏仁露以及清香的茶葉,還特別喜愛飲用一種特製的香品,稱為駐香露,使她「面膚去黑素,媚好溢香氣」。為了美容,她嘗試各種養顏美容的秘方,精心呵護著她的皮膚。她細心製作各種各樣自己喜愛的化妝品和美容品,特別喜愛武則天喜用的益母草,喜歡喝人乳。直到70多歲,慈禧依舊風姿綽約,皮膚白嫩,光鮮潤滑,富於彈性。她每天都要花費兩三個小時坐在窗前梳妝打扮,描眉刷鬢,敷粉擦紅,直到衣服鞋襪周正之後,這才光光鮮鮮地出來,蹬著高約七八寸的盆底鞋,邁著輕盈盈的步子,滿面春風,容光煥發。  慈禧能在後宮粉黛中脫穎而出,更得益於她柔中帶剛的性格。慈禧很欣賞康熙皇帝的名言:心欲細而膽欲大。她的人生原則是: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要讓他一生都不痛快!這一點在她一生的決策中多次體現。從16歲入宮獲封懿貴人到26歲成為皇太后,所遇的種種政治風波,她都可以化險為夷,無往不勝。她的狠和柔,藝術性地融入玩弄權術和收攏人心上,使得她成為一個收放自如、恩威並用,令所有男人為之顫抖的女皇。  她便是在打入冷宮後,也可以靠精明的算計收服皇帝的心,並有本事把冷宮咸福宮變成皇帝的寢宮,最終贏得皇帝的愛情,懷孕、生子、並且正式參政理政。從26歲發動政變掌權到74歲去世,從咸豐到宣統,她統治中國48年,近乎半個世紀,始終是一個成功者和控制者。她巧妙地利用女人的心機和優勢,聯合王公大臣,發動祺祥政變,乾脆利索地清除了顧命八大臣。她也會不拘一格地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等漢臣,平衡滿漢官員的矛盾,收拾內亂殘局。她也可以在談笑間收拾了自以為手握大權的光緒皇帝,再次訓政。而對她的第一位合作者,頗有才幹的恭親王,就因為太過狂妄,對她曾有不敬,便屢遭貶黜,其榮譽被剝奪殆盡,讓他一輩子不舒服,嘗盡了苦頭。  面對每況愈下的清王朝危機,慈禧終其一生緊抓權力不放,其心理動機正如美國作家荷德蘭先生在《慈禧與光緒》一書中表述的觀點:「從慈禧攝政之後所採取的政策看來,人們不會不感到,她完全明白自己曾經做過咸豐皇帝的妻子、現在是同治皇帝的母親的這個皇室,正在腐爛……皇室的腐爛、外國的蠶食,再加上漢人對滿族統治的反抗,使慈禧太后意識到,如想保住她的人民和這個朝代,必須要由一隻比她丈夫有力的手來掌舵!」這隻有力的手,在慈禧太后看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而且也只能是自己。」    她為什麼要賣國?  慈禧太后雖有玩弄權術的頭腦和機智,可缺乏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在她眼裡,無論多大的國家大事,也都沒有她自己的尊榮重要。她只有小聰明,稀乏大智慧,說到底,她也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俗女人罷了。  章太炎先生曾以一副對聯說盡了她對國家所犯的大罪:「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慶疆無!」  譬如1885的《中法條約》,竟然是在清政府取得「鎮南關大捷」,將法軍逐出郎甲,擊傷法軍統帥尼格里,並因此使得法國茹費里內閣垮台等一系列軍事勝利和政治優勢的前提下籤訂的。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荒唐局面,只是緣於這個女人一心掂記著自己的五十大壽。  過壽和修園,是這個寡居女人一生最大的嗜好。1884年,她最敬畏的慈安太后已經過逝三年,最大的政敵恭親王也被罷黜,50歲的西太后大權獨攬,終可以無所顧忌,為所欲為了。她決定花費白銀1萬萬兩,傾全國之力修建頤和園。相對國家大事而言,為她修一座高級花園,供其遊玩解悶倒是成了當務之急。這1萬萬兩白銀是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清廷一年半的國庫收入,也完全可以增建十支10支「北洋艦隊」!更令人感慨的是,據當時在華的高層洋人(如赫德、李提摩太、丁韙良等「中國通」)估計,經過20多年(公元1861~1884),或明或暗地沒命的搞錢,在光緒初年她已積有私房錢兩萬萬兩白銀。然而她竟捨不得花自己的錢,而是利用海軍的名義,玩些挖「昆明湖」來「辦海軍學堂」,「建軍祝壽」等無恥的花樣,變相挪用海軍經費為自己造園!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十年後,就在中日甲午戰爭開戰的家國存亡之際,慈禧太后棄國家利益和尊於不顧,依然是一門心思地惦記如何給自己過一個豪華、體面的六十大壽慶典。不但不肯將自己慶壽的經費改做軍用,又一次挪用軍費揮霍,致使中國軍隊終於大敗,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向日本賠款兩億兩白銀,同時將台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都割給日本。  究其失敗的原因,史學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值得一提的是,自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以後,正當日本海軍全力向前推進之時,中國海軍竟然「未購一艦」!而到1892年,又正式宣布以太后萬壽需款,海軍停購艦艇二年!當時朝鮮局勢吃緊,李鴻章循部下之請,要求海軍衙門撥款60萬,購快炮20尊,以替代各主要艦艇上之慢炮,而戶部和海軍衙門兩處,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乃自海軍日常糧餉給養之中,擠出20萬兩,聊購次等快炮12尊,以平艦上官兵之積憤。想想看,堂堂國家部門,官員捂著錢袋子不放,棄國家利益、法律程序不顧,竟只是為了供一個婦人揮霍之用!  而我們的慈禧老佛爺是如何揮霍的呢?據滿清王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李蓮英的接班人)的回憶:慈禧皇太后當年一天的生活費,大致是紋銀40000兩!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那就是宮廷半月之費,可買吉野級巡洋艦一艘。兩月之費,可購一超級主力艦。一年之費,足可以裝備一支高踞全球前十位的海軍艦隊!  這麼多錢又是如何用掉的呢?因為她老人家場面大嘛。9千多間的大宮殿,細細核算下來,也不算多嘛!何況,辦事的官員還要中飽私囊呢?據康有為的調查,清宮中一切的用費都是三七開。三成是實際用費;七成是層層經手人的分潤,這是例規。譬如西太后在頤和園賞王公大臣看戲。怕露天有陰雨,要搭個「涼棚」,就需花費30萬兩,算下來一個涼棚的實際用費也要9萬兩?!這涼棚是怎麼造的,也只有天曉得了。  宮廷的貪污是可怕的,也是可恥的。《李鴻章年(日)譜》里記載著這樣一件事。當年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返京兩宮召見。太監們竟要左氏出陛見關節費3000兩。左宗棠不出,為了不壞宮裡的規矩,最終還是李鴻章代左出了。後來左宗棠將軍奏對稱旨,慈安太后大為感動,乃賜以先帝(咸豐)墨晶眼鏡一副,以獎有功。誰知太監公公捧旨頒賜時,又按例索禮金數千兩。脾氣耿直的左將軍一氣之下,皇家的恩賜乾脆不要了,最後又是和稀泥的李中堂,替大將軍出了半價買下了事。後來,李鴻章出使德國,俾斯麥曾暗喻李只會打內戰。李悵然嘆日:「與婦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也。」箇中滋味,又怎一個「心酸」了得?  這個揮霍慣了的女人,好像對於金錢沒有概念。不平等條約一個接一個的簽,地一塊一塊地割,銀子大把大把地賠,她眼睛眨也不眨。當然她也有點心疼,有點不爽。可在想借義和團教訓(消滅)洋鬼子的陰謀不成,鬧出「庚子之變」後,嚇怕了的「老佛爺」只能再一次簽訂不平等的《辛丑條約》,向眾國賠償軍費4億5千萬兩白銀為代價,以求得列強不追究她的「罪過」。只要能夠繼續她的統治,繼續享受她的榮華富貴,那麼「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又有什麼不可的呢?    她和光緒帝的恩怨  權力對慈禧太后有著莫大誘惑力。特別是對她這樣一個有著極強控制欲的女人,一直不願意,也從沒打算將皇權讓出。慈禧太后為了穩住自己的寶座,在自己親生兒子同治帝暴卒後,又煞費苦心地將自己親妹妹與醇親王所生的兒子立為小皇帝,以便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做她的皇太后。  一直拖到光緒十三年正月,光緒帝已經十六歲時,這才不得已為小皇帝舉行了親政典禮。後又拖了兩年,等到光緒帝大婚後,這才在太和殿舉行了歸政儀式,正式撤簾。為了在幕後操控皇帝,她又弄出了個《訓政細則》,以法令的形式穩固她的地位和權力。  為了能牢牢操控光緒帝,慈禧太后在光緒帝的婚姻大事上也是獨斷專行。她根本就不顧及光緒帝的喜好和感受,非是把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兒沁鳳(或曰靜芬)推上皇后的寶座。按清帝初選后妃的慣例,一般是要選一後三妃嬪成雙數,可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侄女後宮的地位,竟自作主張,只是隨便(或是賭氣)地將一對姐妹(瑾嬪和珍嬪)硬塞給光緒,敷衍了事。既不遵祖宗的慣例,也不顧皇帝的面子,由此可見慈禧的霸道和光緒的可憐。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後來為光緒帝舉辦的婚禮共耗銀一千一百餘萬兩,據光緒帝師翁同龢的調查,除婚禮應有花銷外,還有500多萬兩是被慈禧太后的親信們中飽了私囊。  不幸的光緒帝,唯一慶幸的就是可供他挑選的三個嬪妃只還有一個「順眼」的,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珍妃了。當時剛入宮的珍妃(當時還是珍嬪),年僅十三歲,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與木訥粗劣的皇后和寡淡無味的瑾嬪相比,率性天真、聰明伶俐,而且善於應對,珍嬪自然更討光緒的喜歡。起初,也博得慈禧太后的賞識,經常讓她陪伴在自己身邊。當慈禧太后知道珍嬪喜歡書畫,還特地派親信的才女繆嘉惠做她的書畫老師。光緒二十年,適逢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還循例將珍嬪晉封為妃。  光緒帝開始親政的最初的幾年裡,他還算聽話,凡是軍國大事,都會親自聽取「親爸爸」的「最高」指示。而當時珍妃年幼,還算討喜,所以宮闈里便是有些風波,整體還算一團和氣。然而,由於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后不甘心「放權」,而年少氣盛的光緒帝的又欲有一番作為,於是朝廷勢必分成兩大勢利範圍,即帝黨和後黨。  甲午之戰的慘敗,雖然對光緒帝和慈禧太后都是莫大的刺激。光緒帝受刺激,是因為條約簽訂,蓋的正是他本人的玉璽,自然覺得是大清帝國和自己的奇恥大辱。可慈禧太后慈祥受刺激,一是覺得日本人以後真是不敢得罪,二是覺得養子光緒帝不把她放在眼裡,先是提出要將她的壽誕用款改做軍用的「不敬」建議,其次是不向她彙報,就敢將自己的寵臣李鴻章給予拔三眼花翎、褫黃馬褂、革職留任等處分,這分明是向她示威,給她「眼色」。於是,慈禧太后決定殺雞儆猴,給光緒帝一點顏色看看。  而這時已經長大成人的珍妃,仗著光緒帝的恩寵,非常任性,甚至有點得意忘形。不但不把慈禧太后的侄女皇后放在眼裡,甚至參預朝政,做了些「非法」的勾當——賣官。由於得寵,珍妃賣官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功率甚至比慈禧太后還高。有一次,她居然將上海道兼管海關的肥缺賣給了一個從未踏足仕途的富商魯伯陽,令朝臣側目。光緒帝也覺得有點過分,為了在朝臣面前挽回臉面,他卻採取了一個欠考慮的辦法,那就是堅決否定了養母慈禧許諾給木商玉銘的四川鹽茶道官職。因為前有魯伯陽之事,這樣的否定,就使得慈禧太后很下不了台,羞怒交集的她,決定利用這次機會,祭出「殺威棒」,滅滅帝黨的威風。  她先是用後宮的「家法」,將珍妃當眾杖責,打得死去活來,並其降為貴人,然後又明旨給皇后,賜予她打探光緒帝與嬪妃一切事宜並隨時上報太后的權力。隨後又召見軍機大臣,嚴責光緒帝包庇寵妃,並將光緒帝及珍妃身邊「涉案」的太監或殺或充軍,死者達六十餘人。  坦率地講,把玩政術,慈禧太后無論心機還是手段,都遠比光緒帝強得多。光緒帝空有一腔激情,卻缺乏做個皇帝(政治家)的資質,身邊幕僚的水平,也多是些腐儒酸臣罷了。當初,帝黨成員不冷靜分析現狀,也不懂政治謀略,只會一味刺激光緒帝,竟說出「太后雖穆宗(同治帝)之母,實文宗(咸豐帝)之妾。皇上入繼大統為文宗之後,無以妾為母之禮。本非母子,宜收攬大權」的「混賬」話來。耳目眾多的慈禧太后聽到這番「離間母子」的話後,怒不可遏,立即對帝黨官員進行圍剿——文廷式革職、翁同龢革職、汪鳴鸞革職……  皇帝就是這樣一個容易衝動的皇帝,帝黨就是這樣的一批異想天開的「人才」,也難怪後來的「百日維新」會失敗了。對此,《清史稿?德宗本紀》嘆曰:「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正是因為鼠是「碩鼠」,器是「瓷器」,所以不管光緒帝怎麼折騰,牢牢控制著軍權的慈禧太后,輕而易舉就可以把他「拉下馬」,將其囚禁於瀛台,而把一直支持光緒帝的珍妃打入冷宮。後來,慈禧覺得光緒帝太麻煩,已經控制不住,便有了廢帝的想法。她以光緒帝「病重」為由,加上光緒帝無子嗣,故匆匆選中端郡王載漪十五歲的兒子溥(亻雋 )為皇儲。這時慈禧與光緒的母子關係已經惡化到極點。  光緒帝的維新雖然漏洞百出,可因制度構想西化而得到了外國公使的歡迎,他們都反對廢帝,甚至還派軍艦在中國沿海示威表示支持光緒帝。這就使慈禧感到很是頭痛,後竟想利用義和團的勢力,把洋人的勢力滅了。然而面對洋槍洋炮,空有匹夫之勇的義和團圍攻各國使館達56天,毫無戰果,反而惹怒了洋人,組織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慈禧太后當然不願將光緒帝留給支持他的洋人,所以挾持光緒帝,匆匆西逃,那一年是中國的庚子年(公元1900),所以史稱「庚子之變」。  慈禧太后西逃之前,或是恐懼或是泄憤,竟遷怒於珍妃,乾脆將其溺死在後宮的井中,可憐的珍妃死時,年僅二十四歲。而光緒帝則成了慈禧太后向列強示好的平安符,雖是保住了性命,可過得卻生不如死。慈禧太后對他毫無憐惜之情,而是異常虐待。冬天他的寢宮中不糊窗紙,平常飯菜還常有餿臭之物。光緒帝就在這樣身心全重的煎熬中度過了他餘下的人生。  至死慈禧太后也沒放過光緒。最蹊蹺的是光緒帝的死,僅比慈禧早一天,難道是巧合么?據說慈禧太后病時,曾問李蓮英道:「我病了,皇上在幹什麼?」李蓮英恭敬地回答:「皇上在看書,面帶喜色。」面帶喜色?那就是盼「老佛爺」早點歸天了?  一生好強的慈禧太后,在最後的關頭,又豈會如他所願呢?當時光緒雖然體弱多病,但畢竟年輕,在御醫的精心治療下,病情一直很穩定。據當時的起居錄記載,光緒皇帝去世前的兩天,身體良好,親謁儀鑾殿,拜見慈禧太后,給她請安。然而第二天,皇帝就病情突變,史官鄭重寫道:「上不豫」。第三天,史官直書:「上遘病大漸,酉刻,龍馭上賓!」是什麼原因讓光緒的病急轉直下呢?據當時御醫屈桂庭在日記的記載:「余診視一月有餘,藥力有效……至十月十八日……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亂滾……帝所居地更為孤寂,無人管事……最可異者,則頻呼肚痛——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者!」後人據此猜測光緒是被毒死的,是否老佛爺的意思,又是誰下手的,在溥儀《我的前半生》、德齡《瀛台泣血記》以及英國人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等書中都有不同說法,不過由於缺乏確鑿的證據,遂成眾說紛紜的千古疑案了。  不過,根據現有史料分析,光緒帝的死肯定與慈禧脫不了干係。因為她便是再精明,再能掐會算,也不會算得那麼精準,安排得這樣及時。就在光緒駕崩的前一天,病中的慈禧太后,突然連發三道諭旨,令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同時命載灃為攝政王,這分明是在安排光緒死後皇位交接的事宜。第二天,也就是光緒「猝死」的當天,又連發三道諭旨,順理成章地將溥儀推上皇帝的寶座。  安排好這一切,慈禧太后的病情急轉直下,突然病危,彌留之際,她發布了一生中的最後兩道懿旨,一道是「交權」,「命報攝政王載灃監國,所有應行禮節,著內閣各部院會議具奏」;另一道則是有點不放心,又適當「收權」,特彆強調「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由攝政王隨時面請施行。」由此可見,這位女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不願放棄對於權力的掌控。  耐人尋味的是,臨終前,慈禧太后留下「女人不可預聞國政」的遺訓,而且強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這大概不是醒悟後的懺悔,恐怕她是要後世當記只有她一個特例吧。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下午2時左右),慈禧太后咽下最後一口氣,這時,離光緒皇帝崩逝也就十個多小時。「母子」間的是非恩怨,大概只有帶到陰間,讓閻羅王去明斷吧?    死後的榮光和恥辱  慈禧皇太后終於死了,時年七十四歲。與光緒帝冷冷清清的身後事相比,這位執掌政權近五十載的皇太后的喪事辦得異常奢華隆重。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李蓮英親自參加了慈禧棺中葬寶的儀式,據他和他的侄子所著《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上三層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多。而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其中冠上最大一顆珍珠重四兩,大如雞卯,價值一千萬兩白銀。另身邊還有七百多件奇珍異寶,甚至還在寶物殮葬完畢後,又倒進四升珍珠和紅、藍寶石二干二百塊,填補棺內空隙。據當時人估計,不算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私人的奉獻,僅皇家隨葬品入賬者,即值五千萬兩白銀!需要說明的是,清朝每年的國庫收入也有7000萬兩白銀呀。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慈禧雖然生前反對變法,可死後,還是用許多西洋玩意陪葬。據當時的新聞報道,當時焚燒的不但有紙糊的新軍(穿現代歐洲軍裝)士兵,甚至還有一輛優雅的歐式布魯厄姆車以及兩匹身材高大,有灰色花斑的歐洲馬。看來,慈禧也不是不喜歡「維新」,只要是供她享用,合她的意,那一切都好商量。  她大概沒想到,在她死後的第三年,大清王朝便宣告覆滅。她更沒想到的是,僅過了十幾年,她的陵墓就被盜掘,屍骨也被遭踐。後人談及這位女人,感慨的是她不可思議的奢華,激憤的是國家珍寶的遺失,又有幾人把她那具腐臭屍體的歸宿放在心上?    千古一嘆  有一位學者這樣評價慈禧:「她是一個精緻的女人,一個富於個性的女人,一個無所畏懼的女人;一個大膽的女人,一個不顧後果的女人,一個敗家亡國的女人。」這樣的一位女人,若只是純粹地做個女人還好,可一旦與政治有染,和社稷相關,女人的是非和優劣便被無限放大。政治放大鏡里的女人,毫無美麗可言,只可能是變形的怪物。百年一嘆,倒底是埋怨紅顏釀成了禍水,還是感嘆禍水玷污了紅顏?    美人語錄   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要讓他一生都不痛快!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美人地理   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衚衕:今辟才衚衕,是京城的一條大衚衕,東臨西單北大街,西接太平橋大街,大衚衕套著小衚衕,經緯分明,據說慈禧出生此地。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距市中心約19公里,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和行宮。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建成於1764年。它佔地290公頃,其中水面220公頃。園內分為宮廷區、前山前湖區、後山後湖區三大景區,共有殿堂樓閣、亭台水榭3000餘間。這裡也是慈禧一生呆的最多時間的地方。  清東陵定陵(慈禧陵)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的昌瑞山下,西距北京125公里。它是清王朝入關統一全國後在北京附近所修建的兩個帝、後陵寢之一,另一個陵區在河北省易縣城西永寧山下,東距北京120公里。定陵(慈禧陵)隆恩殿內輝煌的金飾。這些精美裝飾把慈禧陵三殿裝點得金碧輝煌,精美絕倫。這種精美豪華的裝修不光在明清兩代的皇陵中獨一無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難以見到。  

賽金花 紅顏無罪  中國有兩個活寶,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劉半農《賽金花本事》     美人小傳  賽金花(1872-1936)  初名傅鈺蓮,又名彩雲,安徽黟縣人。幼年被賣到蘇州 「花船」上為妓。1887年(光緒13年),嫁給前科狀元洪鈞為妾。第二年以「公使夫人」身份隨洪出使俄、德、澳、荷四國,後在柏林居住數年,到過聖彼得堡、日內瓦等地,周旋於上層社會。洪均死後,被迫重操舊業,先至上海,改名「曹夢蘭」,後至天津,藝名「賽金花」。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居北京石頭衚衕為妓,曾與部分德國軍官有過接觸。庚子之後,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獄,遣返蘇州原籍。後重返上海,晚年生活窮困潦倒,1936年病死於北京。    美人傳奇  從妓女到狀夫人   自從有了照相術以後,對於歷史的考證,便少了幾份浪漫的想像。文字的描述也開始大幅度縮水,少了幾份詩意的張揚。當歷史更接近真實的時候,我們反而有了幾份失落和寡然。  譬如說晚清名妓---賽金花,她有著「公使夫人」、「東方第一美女」、「第一位出入歐洲上流社會的中國公關小姐 」、「最後一位裹著小腳的具有明星氣質的交際花」……等等能激起我們豐富聯想的稱號,但是,當你看過現存的一些老照片後,你會發現不過爾爾。  除卻當時照相術不發達,可能部分失真的原因外,也許更多的緣由在於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和流行偏好。當年,寫《賽金花本傳》的商鴻逵先生曾在回憶的文章里寫道「我見著她的時候,已是花甲之歲,望之猶如四十許人。記得劉半農先生向余上沅(戲劇家)說,看這個女子當是清末時期的標準美人。」  就是這樣一位無法用現代眼光判定美的美人,有著不一般的坎坷人生和傳奇經歷。她原名傅彩雲,祖籍安徽,幼年被賣到蘇州 「花船」上為妓,由於先後賣身於趙、魏兩家,故又有「趙靈飛」和「魏趙靈飛」兩別名。1887年,她嫁與洪鈞為妾,洪鈞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的狀元。故後來有「狀夫人」美稱。賽金花嫁給洪狀元時方十幾歲,而狀元公洪鈞已50開外,兩人年紀相差極大。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廷派洪鈞出使俄、德、澳、荷四國,同時可以攜帶夫人同往。然而洪鈞的大夫人年齡大又是一個纏足的小腳女人,而且也不願意隨其出國,於是年輕貌美的賽金花以「公使夫人」隨洪出使。後在柏林居住數年,到過聖彼得堡、日內瓦等地,周旋於上層社會。  光緒十八年(1892年),洪均任期滿,奉命回國,不久病逝。也許太過年輕(那時她剛剛20歲),又受了西洋文化的影響,所以不願從此獨守空房,為一個死去的男人守節,也許早已經預料洪家容不下她這個當過妓女的小妾,遲早會將她掃地出門庭,因此就在扶樞南歸的時候,在青陽港攜帶細軟,潛逃至上海。在彥豐里,年輕的狀夫人掛起「趙夢鸞」、「趙夢蘭」的牌子,重操神女生涯。據說在雲屏綉箔間,特意懸掛一幀洪鈞的照片,使得走馬王孫與她相依相偎之際,一睹狀元的丰儀。為能一親狀夫人的芳澤,生出些別樣的情調來,一時車馬盈門,生意極其紅火。  當上海對她失去興趣後,她又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夏天,移師天津,再次亮出「狀夫人」的招牌,轟動津沽一帶。那時,26歲的她已經升為鴇母級別,有了自己的妓院。她以自己的名氣,特地招募一批較漂亮的女子,正式在江岔衚衕組成了南方韻味的「金花班」。「賽金花」的名號也就是從此開始,成為人人艷羨的名號。    護國娘娘和賽二爺  賽金花的人生傳奇,在庚子八月聯軍侵入北京之後達到一個高峰。後世傳說,有多種版本,大致意思是說她曾以使節夫人的身份去過柏林,懂得一些德語,還與一名年輕的陸軍尉官瓦德西發生過一段浪漫的邂逅,後來入侵北京的八國聯軍統帥便是她的老相好瓦德西。然後她便利用這層特殊的關係,吹了許多枕邊風,不僅制止了聯軍的大屠殺,而且保護了皇宮不受焚毀,甚至在議和的時候,連李鴻章都束手無策的時候,由賽金花出面成功勸說了克林德夫人(克林德系義和團運動時的德國駐北京公使,在運動中被殺)接受了立碑道歉的條件,從而做了許多救國救民的「義」舉來。這個「妓女救國」的故事,雖然老套,但大多人都信以為真,民間甚至把她尊稱為「護國娘娘」。對於這件事情,賽金花向來持曖昧態度,不承認也不否認。後來在老年潦倒不堪時,為了求得生計,迎合時人口味,才編了不少假話、瞎話,前後矛盾,實在不足為信。  其實,時任聯軍統帥的瓦德西官至陸軍上將,德皇威廉的侍衛長,年已近古稀,便是假定早十年在德國和賽金花相識,也是近60歲的上層高官了,而不可能只是一個「年輕的陸軍尉官」。因此,這種說法很是靠不住。另外,以她的文化教養判斷,可能也只是粗通德語罷了。根據曾親歷「八國聯軍禍亂」的同文館學生齊如山(梅蘭芳的老師)回憶說,那時他和賽金花打過交道,為她的廚子向德國佔領軍說過情。也就是說,賽金花只會極簡單的德語,連與德軍打交道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去結交德軍統帥瓦德西了。而另一位親歷禍亂的丁士源在所著《梅楞章京筆記》,也提及說賽金花只是在遠處望見瓦德西統帥一眼。  當初,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曾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然後各國對北京實行分區佔領,著手恢復秩序。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北京最早恢復的商業活動,竟然是娼業。而賽金花當時就住在京城著名娼寮集中地的八大胡同之一的石頭衚衕繼續她的賣笑生涯。而石頭衚衕又恰歸德軍管轄。也就是說,她是有機會和德國軍官接觸的,當然,也可能裡頭有一個同姓瓦德西的尉級軍官。  30年後的一個秋天,她應邀去「世界學院」接受德國讀者採訪時,當問及她與瓦德西將軍的關係時,她只是含混地搪塞過去。而問她在八國聯軍進駐北京時做了哪些事情時,她舉的兩個例子到是頗為可信。她說有一次,聯軍把北京很多老百姓趕到一個大寺院里,準備了許多磚頭瓦塊,叫老百姓用磚頭去打佛像。凡是打了的老百姓站在一邊,不肯打的另站一邊。她聞聽此事後,急忙趕到現場,經了解,原來聯軍想用這個辦法判明誰是義和團,誰是好百姓。他們認為凡是不想打佛像的都是義和團,準備一律處死。於是,她就給他們解釋,說這個廟是關帝廟,不是佛像,關帝最講義氣,老百姓對他十分崇敬欽佩,怎能用磚頭去打呢?不打又怎能就是義和團呢?經過她的這番質問和解釋後,聯軍就把這一批老百姓放走了。  而講的另一件事,是說聯軍與清廷「議和」時,很長時間達不成協議,主要爭端就在德國要求恢復和賠償克林德名譽,條件十分苛刻。後來是她出面與德方交涉,說服了克林德夫人。她的原話是這樣的:「『你們外國替一個為國犧牲的人作紀念都是造一石碑,或鑄一銅像;我們中國最光榮的辦法卻是樹立一個牌坊。您在中國許多年,沒有看見過那些為忠孝節義的人立牌坊嗎?那都能夠萬古流芳、千載不朽的!我們給貴國公使立一個更大的,把一生的事迹和這次遇難的情形,用皇上的名義全刻在上面,這就算是皇上給他賠了罪。』經我這樣七說八說,她才點頭答應了。這時我心裡歡喜極了,這也算我替國家辦了一件小事。聽說條約里的頭一項就是這事哩!」   不管如何,她懂得些外文,了解些國際社交規矩,又曾是大清朝的公使夫人,由她出面去勸說另一位公使夫人,也是合情合理的。國難當頭之際,那些迂腐的權貴恰需要這樣一個女人從中斡旋。依她的口述,她所認識的清末當權人物確實很多,如載勛(庄王)、奕劻(慶王)、立山、蔭昌、孫家鼐、陸潤庠、許景澄、陳璧以及李鴻章等。據說「賽二爺」的稱呼,就是立山戲弄出來的。那座克林德紀念碑建在東單大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紀念碑被遷移到中山公園。據說在拆遷克林德牌坊儀式上,辜鴻銘曾對賽金花講過:「你做過一些義舉,於社會有功,上蒼總會有眼的。」  歷史真相依然離我們遙遠。不能否認的,就是她確實與瓦德西接觸過,確為聯軍籌措過軍糧,也確智勸過聯軍的蹂躪和殺戮,但絕沒有後世描述的那麼誇大。不過,許多文人還是善意相信她曾起過莫大的作用。蘇曼殊《焚劍記》里記述:「庚子之役,(賽金花)與聯軍元帥瓦德斯(西)辦外交,琉璃廠之國粹,賴以保存。……能保護住這個文物地區,不使它遭受搗毀破壞,也應算她作了一樁好事。」而在林語堂的《京華煙雲》里,也有這樣的話語:「北京總算得救,免除了大規模的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都有賴於賽金花。」  倒是魯迅先生在《這也是生活》里冷冷地說了一句:「義和團時代,和德國統帥睡了一段時間的賽金花,也早已被封為九天護國娘娘了。」給予我們當頭棒喝的警醒。如此津津樂道妓女捨身救國的故事,是不是說明我們這個民族男人的某種心理情結,實在是要不得?    最後的魏趙靈飛   庚子年的風光之後,賽金花可謂是厄運連連。先是1901年的辛丑年,也就是有她一份「功勞」的《辛丑條約》簽定之後的那一年,因為毆殺一名妓女而被監禁,雖行賄託人打通關節,終因人命關天,被遣送回原籍黟縣(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清代刑部檔案1147號卷宗有明確記載)。回到家鄉的賽金花,還是扮演次鴇母的角色,繼續她的賣笑生涯。再後來,賽金花回上海先給曹姓男子作妾,但不久老公便暴病身死命。再後來,她與時任民國政府參議員的魏斯耿結婚,過了三年幸福、平靜的生活,再次孀居。  十三年後,當商鴻逵採訪她,準備編寫《賽金花本事》時,年過花甲的她還是「最愛談嫁魏事」,而且「每談起」,就要「刺刺不休」。為她作傳的商先生很厭煩她這樣,以為她嫁魏後之一切生活,已極為平凡,無何足以傳述矣!」當時,商還是個學生,很年輕,不懂得這位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女人,最羨慕、最需要的恰是這「極為平凡」的生活。  而那位寫《賽金花故事編年》的瑜壽,同樣不懂。他譏諷地寫道:「賽氏晚年,特別珍視他們所照的結婚象,懸在房中,逢人指點。在這張照片中,魏著大禮服,胖得象一口豬,賽氏披紗,繡花服,面色蒼老。」在這位瑜先生內心深處,這樣一位風塵女子絲毫激不起他一點同情心和憐憫心。  在賽金花晚年,她只稱自己是魏趙靈飛,不再是那個獨佔花魁的狀夫人,也不是名滿京城的賽金花。她只願歸於平淡,安靜地守著一個男人曾給予的名份和幸福,在回憶中打發餘生。  然而,世人好奇的,卻還是她前半生做妓女的傳奇生涯。大家要聽的只是色情的故事,把玩的只是臆想的傳奇,沒有人懂得尊重她,更談不上真正了解她。但有一個,與眾不同,他就是商鴻逵的老師------劉半農教授。他不同於那些一心從她那裡獵奇換錢沽名釣譽的人。他對她多有同情,寫書動筆之前就確定了一個原則,以她本人作敘述人,盡量忠實於她本人的回憶。那時,有許多人反對他給妓女寫傳,認為有失學者尊嚴。後來劉半農急病暴卒,但在忽視先生的支持下,《賽金花本事》還是得以寫成問世。在劉半農的喪儀上,賽金花獻上了一副由別人代筆的輓聯:「君是帝旁星宿,下掃濁世秕糠,又騰身騎龍雲漢 ;儂慚江上琵琶,還惹後人揮淚,謹拱手司馬文章」,以此表達她的敬重和哀悼。  賽金花的晚年,命途崎嶇,生活相當凄涼。他和一名叫顧媽的老僕在居仁里一處平房內閉門寡居,靠著典當和借債度日。當時,有叫陳彀的記者過去採訪,看到的窮困窘況是:「時天已甚冷,無錢加煤,爐火不溫,賽擁敗絮,呼冷不已。顧媽伴賽,同居此室凡十五年,賽有卧榻,顧媽則對榻睡於一極狹極狹之春凳上,十五年如一日。此時卻惟有現賽同卧偎抱以取暖」。那時,她連一月八角的房捐都付不起,當時的報紙以《八角大洋難倒庚子勛臣賽二爺》做了詳細的報道。  民國二十五年(1936)的冬天,賽金花終於油盡燈滅,病逝於居仁里16號家裡,時年64歲。在她死後,經各界捐肋,她才得以落葬於陶然亭錦秋墩南坡上。她的墓表,原擬請《孽海花》的作者金松林撰寫,可金深以為恥,說「賽之淫蕩,余不屑污筆墨」,「我有我之身份,不能為老妓諛墓」,斷然拒絕。那時,倒有許多人願意給這位奇女子寫墓表,但後被一個叫潘毓桂的爭得。他是個漢奸,北京淪陷後曾出任偽職(抗戰勝利後被處決),1939年,在他上任後不久,便特意為賽金花寫了一篇志文,文中恭維她在庚子年間的作為「媲美於漢之『明妃和戎』」,「其功當時不可知,而後世有知者」。這明顯是借人喻已,為自己的漢奸行徑辯護。不知被人利用了一輩子的魏趙靈飛,若在天有靈,對此會有何感想。    千古一嘆  對於這樣一位離我們並不遙遠的奇女子,不知是贊是嘆。因為離我們太近,所以史料豐富,演繹也非常豐富。然而,那些史料的記載,依然多是獵奇的產物,那些生動的演繹,還是毫無新奇之處。罵她也好,贊她也好,說到底還是在重複著一種變味的人文情結。難道每逢國難當頭之際,我們能指望的就是以身報國的女人么?中國重複了幾千年歷史悲劇,什麼時候才可以止演?陳腐俗套的「紅顏救(亡)國」論,何時得以休矣?    美人語錄  「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 -----賽金花手跡  美人留芳   《孽海花》 金松岑 曾樸著   《賽金花本事》劉半民 商鴻逵 著  《賽金花故事編年》 瑜壽著  《賽金花》(戲劇) 夏衍著  《凡塵》 王曉玉著  《紅顏無盡》張弦 秦志鈺著  《彩雲圖》 張大千 繪    美人地理   歸園 賽金花故居   在安徽省黟縣建有賽金花故居,建築的任何設計都有其歷史依據,除了圍牆是新的,內部一磚一瓦、一切構件和設置都是修舊如舊。除了依據原貌恢復舊的賽金花故居外,還修復了賽氏祖居——歸園。這些建築集中體現了以石雕、磚雕、木雕藝術為特色的徽派園林建築的獨特風韻,並詮釋出徽派園林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溫婉意境。  陶然亭 賽金花墓  賽金花去世後,被葬在陶然亭香冢和鸚鵡冢之間。墓為大理石砌成,墓前立有高1.8米的花崗岩巨碑。195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修整陶然亭時,將賽金花墳墓和墓碑一併遷走,後遭「文革」破壞,現存墓碑,陳放於慈悲庵石刻陳列室內。    

小鳳仙 知音的代價  最為津津樂道的民國妓女,大概就算小鳳仙了。她恐怕是中國千百年來傳統文化情結中「女人救國」的最後一位,也是最鮮活的一個文化標本了。那個時代,她以特殊的身份,碰上一個特殊的人物,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卻因為觸動了文人心中的某種情結,於是衍生了一段英雄與美人之間的佳話傳奇。    美人小傳  小風仙,浙江錢塘人,流寓袁啞,墮入妓籍,隸屬陝西巷雲和班,相貌乏過中姿,性惦齟是孤傲,所過人一籌的本領則粗通翰墨,喜綴歌詞,又生成一雙慧眼,能辯別狎客才華。她自言「本良家子,因父被仇人陷害,乃致傾家破產,鬻己為奴,輾轉入勾欄」。民國四年(1915年),小鳳仙結識蔡鍔,時年十七歲,同年11月中旬,袁世凱稱帝前夕後助蔡鍔逃出了北京。都中人士,贊稱她為俠妓。  

美人傳奇  蔡將軍的難處  蔡鍔是民國初年的風雲人物。  他是湖南寶慶(今邵陽)人,雖然出身貧寒,可是聰明好學,幼年即有「神童」之稱,後留學日本,於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3期,又因成績優秀,被列為中國「士官三傑」之一。辛亥革命爆發後,蔡松坡和滇軍將校起而響應,一舉光復昆明,並被推舉為雲南首任都督,時年僅有29歲。  但此時的袁世凱鬼迷心竅,一心要復辟帝制。而要坐上皇帝的寶座,就必須掃清障礙。隨著二次革命的失敗,袁世凱深知蔡鍔與梁啟超、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關係密切,所以視軍界新銳的蔡鍔為心腹大患,遂於1913年10月,採用調虎離山之計,調蔡進京,封為「昭威將軍」,並責大公子袁克定拜蔡為師,同時還曖昧地向蔡鍔透露,更輝煌的前途是陸軍總長。貌似重用賢能,實則驅虎入籠。  起初蔡鍔將軍對滿口共和的袁世凱還抱有很大的熱情和幻想。但很快就看穿了袁的把戲,對他一人獨裁、賣國求榮,以及妄想稱帝的種種行徑大為失望。而袁在對蔡鍔百般拉攏無效後,便派人嚴密監視。  羈留北京的蔡鍔將軍,看似顯赫,可擔任的都是些有名無實的職務,終日無所事事,還要遭受種種監視,何況身為共和元老,卻要整日里和一群搞帝制的群醜廝混,心情自然非常鬱悶。後來,在老師梁啟超的授意下,欲要「為四萬萬人爭人格起見」,完成「擺脫羈繫,再造民國」的大業,那他就必須暫時放下自己的「人格」,假裝贊成帝制,並要表現得「忠心耿耿,積極勸進」。同時,為了避袁世凱耳目,他還要故作韜晦之計。於是,蔡將軍懷著非常使命,經常到北京八大胡同走動,並在那裡認識了小風仙。    小風仙的妙處  不管我們如何感慨小鳳仙與蔡鍔將軍的愛情傳奇,也不能改變一個有點令人沮喪的事實,那就是這個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更多是文人的演繹和世俗的附會,與真實已經有了很大的距離。或者說,我們可能太過美化,或放大了他們之間的愛情。  小鳳仙本就是北京八大胡同陝西巷雲吉班(據考證,應是雲和班)一個普通的妓女,《民初史略》上說她「相貌乏過中姿,性格且是孤傲」,只不過「粗通翰墨,喜綴歌詞」,倒也惹得許多風流文士的追捧讚賞。另外,書中還說她還生有一雙慧眼,能「辨別狎客才華」,所以在蔡松坡初次與她相見,她便第一眼認定蔡松坡是一位非常人物。這個說法也可能只是文人善良過度的想像吧。  因為民國四年(1915年),當小鳳仙結識蔡鍔時,也才17歲的年紀。而根據後來小鳳仙對梅蘭芳的回憶追述,她強調的也是對蔡將軍的敬重以及後來蔡將軍托她幫忙的詳細過程,倒看不出後來文學作品裡描述的那般濃情和纏綿。便是在她晚年的時候,經常拿出蔡的照片端詳,有人問及,她也是淡淡地回答,說是一個朋友。為何要將心愛的人兒界定為「朋友」關係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她的態度確實耐人尋味。  還有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兩人之間的感情見證,除卻後來文人附會的詩詞作品以及一些照片外,蔡鍔竟沒有給小鳳仙留下更值得紀念、更具愛情特色的信物,在隨後的一年時間內,蔡將軍竟也沒有給小風仙捎去任何口信。如果說是蔡鍔將軍走得太過匆忙,以及軍務繁忙,或是走得太過匆忙,都無法令人完全信服。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論,蔡鍔將軍對小鳳仙的感情,若說逢場作戲,有點殘忍,但肯定不是純粹的兒女情長。根據當時許多重要的當事人回憶,蔡將軍的出逃,是預謀已久的。也就是說,他當初去八大胡同,與小鳳仙邂逅,有偶然因素,還有另一層「找掩護,遮耳目」的動機。  於是,感情雖有不純之嫌,好在是相處日久,蔡將軍也將實情告知於她。而她也算深明大義,成全了英雄,並落下一個「俠妓」的好名聲。只是對於愛人而言,這樣的名份就有點太過生分了。    助將軍出逃  無論如何,於國於家,蔡鍔都必然要出逃,這是鐵板釘釘的事。但小鳳仙是否協助蔡鍔出逃、以何種方式協助出逃,則是很有意思,也是很有爭議的話題了。由於蔡將軍出逃的意義重大,加上成功潛逃的經過神秘離奇,扣人心弦,以致後來流傳有多種版本。  譬如根據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轉述小鳳仙自述。她最初並不知道蔡鍔的真實身份,也不知道他反對袁世凱做皇帝。只是覺得他氣度不凡,很是神秘。特別是每次一來,總有些不三不四的人跟到班子里來,給人鬼鬼祟祟的印象。其實這些人就是袁派來監視蔡鍔的密探罷了。而蔡鍔日日到八大胡同雲吉班「廝混」,本也是借小鳳仙打掩護的,後來相處時間長了,有所信任,才向她吐露了真情。後來,待時機成熟,準備出逃時,正是在小鳳仙的幫助下,借掌班過生日那天人多雜亂的機會,先是有意把窗帘挑起,讓外面的密探可以看見屋裡的情況。然後蔡鍔裝作去廁所,衣服、懷錶都沒拿,使監視的人以為他不會走遠。此時小鳳仙讓人把捲簾放下,外面無法判斷蔡鍔是否還在屋裡。蔡鍔就此從容逃走。  而根據蔡鍔的密友,蔡鍔出走事件的重要當事人之一的哈漢章回憶,民國4年(1915年)11月10日,是哈漢章的祖母80壽辰,蔡鍔應邀出席。當夜與友人通宵打牌,使得袁所派的監視密探徹夜未眠,疲倦至極。清晨7時,蔡鍔由哈漢章宅馬號側門出去,直入新華門總統辦事處,先煞有介事電告小鳳仙,午後12點半到某處同其吃飯,監視的密探因此麻痹大意,「不虞有他,乃小寐傳達處」於是,蔡藉機溜出,直奔火車站,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陶菊隱所寫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書上說蔡鍔從10月下旬開始,就經常請病假不上班。然後借著與小鳳仙乘車出遊的機會,溜到東車站,而梁啟超早已派人在車站接應,後混在三等車廂里,安然逃至天津。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演繹或生造的出逃版本,由於僅是一家之言,缺乏證據,所以不足採信。而以上三種出逃版本,或多或少都與小鳳仙有關。這也比較接近歷史真相。那就是小鳳仙確實在出逃中起到了一定的「掩護」作用,但其精心策劃及周密安排,估計是有更重要的人物在暗地裡幫忙。而不是像後人演繹的那樣,將全部功勞都歸於小鳳仙一人。  根據小鳳仙的回憶,她也沒有邀功,更沒有如賽金花那樣憑空演繹,胡編亂造,她只是樸實地道出一個小女子曾經如何幫助一個大人物出逃的經過罷了。然而,不管革命黨人或蔡的友人等這些「綠葉」在出逃計劃中的貢獻如何大,世人更關注,也更願意提及小鳳仙這朵「紅花」。因此,劉成禺在其《洪憲紀事詩》中,才會採信流行的說法,饒有興趣地記錄到:「當關油壁掩羅裙,女俠誰知小鳳仙。緹騎九門搜索遍,美人挾走蔡將軍。」  成功出逃的蔡將軍「以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組織「護國軍」,通電全國,宣布討袁,終完成「再造民國」大業。然而,天妒英才,連日征戰蔡鍔將軍因舊疾複發,加上勞累過度,於1916年11月8日不治病歿,年僅34歲。蔡將軍去世後,北京政府追贈他為上將軍,並舉行國葬典禮,同時在北京中山公園設靈堂弔唁。據傳小風仙也曾白馬素車,到靈堂致祭,並寄輓聯一副,這樣寫道: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哪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這副對聯據後人考證,並非小鳳仙親筆所作,而是大名士易宗夔代作。而另一副有名的輓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據說是民國另一位名士樊增祥(也有說是羅癭公手筆)的代筆之作。名士替美人代筆,為英雄兒女抹點「重彩」,添些佳話,倒也相得益彰,詞句更很是妥帖,讀來倒是令人替美人英雄一起唏噓不已。    落寞的結局  蔡鍔將軍故去後,小鳳仙的個人歷史便又開始模糊不清了。據她後來寫給梅蘭芳的信,說1917年曾和梅蘭芳在北京觀音寺由徐姓省長做東的飯局有一面之緣。由此推斷,在蔡將軍故去後的相當長時間裡(至少兩年),她依然可以參加這樣高規格的社交活動,可見當時還是京城的社交名媛。據她與梅蘭芳的談話,到1949年解放前,她先是嫁給東北軍一個師長,移居到瀋陽,後來又改嫁給一位叫李振海的工人。這三十多年的是非苦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解放後,她先是進被服廠工作,後又給東北統計局某幹部做保姆,日子過得大概太過清苦,所以在1951年,趁梅蘭芳到瀋陽演出之便,托其幫忙,後「經梅同志之援助」,遂「前途光明」,被安排到東北人民政府機關學校當保健員。耐人尋味的是,那時的小鳳仙給自己起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張洗非」。  這位曾經冠蓋京華,名動公卿的一代名妓,經過歲月的洗禮,終是洗盡鉛華,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嫁給普通人家。據她養子李有才斑駁陸離的記憶中,小鳳仙「吃穿坐行就透著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而她的養女李桂蘭則以女性的角度總結:「愛美,整潔,不愛幹活。」同時,還特地指出有一個有趣的生活細節:「剛建國的時候,大家都穿得很土氣,可是她特別愛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側別著一個小手帕。1米6左右的個兒,不穿高跟鞋,走起路來也一扭一扭,特別美……」在後輩的回憶中,這位遲暮之年的美人兒,不但乾淨漂亮,而且樂觀隨和,可就是不輕意向別人訴說心事。  對於如煙往事,縱是驚心動魄,對於驚世愛情,縱是刻骨銘心,如今已然物是人非,還是不談為好。不談不等於遺忘。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年,她最珍貴的東西便是留存的大堆照片。蔡將軍當年英姿颯爽的照片,大概是她最好或是最榮光的精神寄託了。若有人好奇問及那位將軍是誰,小鳳仙也只是「淺淺一笑」,以「一個朋友」淡然回應。   「不信美女終薄命,從來俠女出風塵」,這副對聯的後半句,算是早早應驗了,但對前半句而言,小鳳仙沒有交付一個滿意的答案。1954年春,她突然患上類似於老年痴呆和腦血栓的病症,或說在3月份或說是秋天的時候,依然滿頭青絲的小鳳仙,生命的時鐘竟嘎然而止。據說在小鳳仙去世前一周,一直想開口說話,但就是說不出,7天後才咽下這口氣。一身傳奇的她,終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完成了人生最後的謝場。陪她一起進入棺材的,除卻她「最喜歡的照片和衣服」外,大概還有那一肚子沒說出的哀怨和憂傷吧。    千古一嘆  一瞬的甜蜜愛情,一時的光鮮名份,需要付出的是大半生的苦澀和凄涼。傳奇再是精彩,也終是別人的臆想,與現實的小鳳仙倒無多大關係。這樣慘重的代價,以及漠然的結局,不知小鳳仙曾持何感想?  美人地理  長宮飯店  蔡鍔與小鳳仙的雙棲之所——櫻桃斜街11號的小樓,現為長宮飯店  西城區棉花衚衕66號  1913年至1915年,蔡鍔困居北京的那段日子裡,所住的地方在如今的西城區棉花衚衕66號,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所普通的宅院中。經近百年變遷,現在是普通民宅。院內的建築已多有變動,但基本還保持著原先的格局,前後院之間的過門似乎仍是當年的模樣。院內尚有數株老槐,癭節累累,給人以歷經滄桑之感。  


推薦閱讀:

胭脂魂的【婚姻家庭情感】

TAG:歷史 | 痕迹 | 胭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