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精講:一首詩兩大考點三種題型

古代詩歌鑒賞精講:一首詩兩大考點三種題型(一)

【一首詩】

經典題例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③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注] ①山光:照在山上的陽光,這裡指太陽。②池月:指月亮。③軒:窗。

1、請簡要分析前兩句中「忽」「漸」二字的妙處。

2、「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為納涼消暑之名句。請細細品味賞析該聯之妙處。  

3、孟浩然在詩中所描繪的景有什麼特點?由景相生的是什麼情?  

以上三道題涉及詩歌鑒賞中的兩大考點:,鑒賞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三種題型:鍊字型,鍊句型;思想情感型

【兩大考點】

考點精講

考點一、鑒賞詩歌的語言

(1)、鍊字。古典詩歌要求用極少的文字表現儘可能多的內容,因而其語言講究以少勝多,一字傳神。

鍊字(詩眼)鑒賞型試題答題指導

詩歌創作講究鍊字,那麼,詩歌鑒賞活動就變成了品味這些字在詩歌中的妙處了。也正因為如此,這類試題基本上每年都能夠在部分省市試題中出現。所以,考生也應該熟練掌握這種題型的答題規範與技巧。

答題思路

在此首先特彆強調的是,這類試題儘管是考查對詞語運用的理解,其實也是在考查詩歌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意境。因此,做題時不能孤立地鑒賞某個字,而應該把字放在具體句子中作立體分析,這樣答題才能豐滿,才有說服力。

下面是較為理想的答題內容規範:

第一步:(指明要鑒賞的字)簡明解釋這個字在具體詩句中的含義。

第二步:把該字還原到詩句中,展開想像和聯想描述這個字(與整個詩句)所展現的景象。

第三步:簡明指出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情境或者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l鍊字型

1、請簡要分析前兩句中「忽」「漸」二字的妙處。

【例題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鍊字的能力。答題時可先從字的作用入手分析。其作用一般有:再現景物特點,展現景物的特徵;賦予景物以情趣、情感;創造和諧優美的意境;強化詩人的感情。然後再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作答即可。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 

答案:這兩個字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的實際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一「忽」一「漸」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心理上的快感。

(2)鍊句。古典詩歌還十分講究鍊句,四言、五言、七言和雜言,在詩句結構上變化多樣而又有規則可循。有時出於格律上的需要或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經常突破常規語序,採用倒裝句式,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如杜甫《秋興八首》中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從字面看,不好理解,細品方知是妙句。(此種題型,單純考「鍊句」的較少,往往與表達技巧相結合來考查)

鑒賞詩歌的語句,必須前聯後勾,知人論世,整體觀照,從而賞析出詩句的義、境、情、理、法(方法)

、義:詩句的含義;對詩句的賞析主要是寫景句子,先對詩句表現出的場景具體描摹,再對表現力強的字用什麼樣的方法寫出對象的什麼特點進行賞析。

、境:詩句中的意境;運用鑒賞術語概括意境特點。

、情:詩句中蘊含的情感;詩句所表現的心情,要對詩句具體賞析,通過詩中景和細節來分析作者的心情;詩句所表現的思想情感(感慨)或情感變化;所抒感情: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麼感情

、理:詩句中蘊含的哲理;對詩句寓意的理解,大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詩句,根據詩句所展現的事物特徵,知人論世,聯繫現實,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徵意義和社會意義。

、法:詩句中的寫作手法。指詩句中的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詩句的修辭手法的解題格式:揭示手法+修辭對象的具體特徵+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l鍊句型

2、「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為納涼消暑之名句。請細細品味賞析該聯之妙處。  

【例題解析】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詩人是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

答:上句從嗅覺著墨,下句由聽覺落筆,既切合夜中不容易見物的實際,又似近似遠,營構起幽美靜謐、縹緲空靈的境界。

古代詩歌鑒賞精講:一首詩兩大考點三種題型(二)

考點二、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

考點精講

古代詩歌思想內容的評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內容主題的評價,二是思想感情的評價,三是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內容主題方面包括意義的表層與深層評價、常識典故傳說評價、背景現實評價、經歷主張志向評價;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貫性的意象評價、情感傾向評價。

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時,要做到「七看」:

一、看詩題

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類型和內容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答題就有了針對性。相反,如果忽視題目,有時便很有可能因思考失去著落點而盲目答題。

二、看題材

依據題材的不同,可以把詩歌分為不同的類別。這些不同類別的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一般是不同的。其中包括:

1.山水田園詩

通過描寫山水田園風光來表達思想感情,有對自然山水的熱愛,有對官場仕途的厭惡,有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還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閑適生活等的感情。

2.邊塞詩

通過描寫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有的表現出戍邊的艱辛,有的表現出對戰爭的厭惡,有的表現出建功立業的豪情,有的表現出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3.詠物詩

描寫某種客觀事物,表現其特徵,藉以抒發思想感情。

4.懷古詩

敘述登臨憑弔之事,描寫所見所聞所想,常常運用今昔對比手法,表達出物是人非的惆悵,滄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賢建功立業的雄心,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愴等感情。還有的借古諷今,勸諫或批評當今統治者。

5.送別詩

親人或朋友之間送別,寫詩相送。有的依依不捨,有的情深意長,有的坦陳心志,有的勸勉鼓勵、積極樂觀。

6.閨怨詩

有的是對出門在外為商為官丈夫的思念,關切丈夫的生活和事業狀況,感嘆自己虛擲韶光,青春易逝;有的是對戍邊和出征的丈夫的思念,關心對方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戰爭的殘酷。

7.即景敘事詩

有的詩,通過描寫景物,表達喜怒哀樂的情感;有的詩,通過敘述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美醜,揭示事件的意義,表達自己或肯定或否定或讚頌或批判的觀點態度。

三、看注釋、小序

出現在高考古詩鑒賞題中的所有信息都應看成是有效信息,包括注釋、小序。注釋、小序一般是對題目、作者、朝代、寫作背景等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解釋或提示,很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的解題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看關鍵詞

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

五、看關鍵句

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

六、看意象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許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涵義。如:松,往往寓含堅貞;梧桐,常常表現凄苦之情;殘月,往往暗示離散;柳,表示離別時的難捨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鵑,往往表示凄涼、哀傷。平時備考應加強這方面知識的積累,考試時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七、看錶達技巧

有些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態度的表達主要是藉助於某些特定的表達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襯等。因此,把握詩中的表達技巧、分析它們的表達特點,也是鑒賞詩歌的有效方法。如2010年的山東卷,全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徵的表達技巧。只要掌握了這一知識點,考生就能夠準確而快速地把握住全詩的思想情感是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的悲傷情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樂景寫哀情」這種表現手法。古代借景抒情類詩歌絕大多數是以樂景來表樂情的,但也有一些詩歌卻以樂景來寄託哀情。我們在解讀此類詩歌時,不能被詩歌中明快的景象所迷惑而誤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這首詩就是以「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的熱鬧、繁華之景(樂景)來表達盛衰無常的慨嘆(哀情)的;還有杜甫的《旅夜書懷》中「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雄渾開闊之景)寄寓的則是詩人孤獨傷感之情。

l思想情感型

2、孟浩然在詩中所描繪的景有什麼特點?由景相生的是什麼情?  

【例題解析】

畫面清美,懷人情深。夕陽一霎時間,就悄悄地西沉落山,東方的明月漸漸地升起來了,月光輕輕瀉入了庭院荷塘。這是一種令人十分愜意的美景,人覺恬淡、閑適。晚風清涼,我披散頭髮,無拘無束,一個人推開了窗躺卧於家,心情舒暢。此時四周靜寂,我眺望素淡月色,忽然聞到了荷塘邊傳來的陣陣荷香,露珠在竹葉上潺潺滴響。在如此良夜,我多麼想彈琴奏起一曲悅耳的清音,只可惜啊,沒有知音共同欣賞。假若現在老朋友辛大你能和我在一起,該多好啊,我痛苦傷心一晚上在夢中把你懷想。

詩歌前二句,太陽下落,池月東升,交待了懷辛大的時間,同時寫出了懷人的起因。後二句寫詩人無拘無束的自由洒脫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眼前美景的熱愛,同時也流露出了詩人的寂寞孤獨。下面「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表面是寫詩人聞到了荷香的芬芳,聽到了竹葉上潺潺的露珠聲,表層寫詩人的喜悅,實則寫詩人的孤獨惆悵,作者以動寫靜,狀其心中莫名的寂寞悲哀。為什麼這樣講呢?正由於南亭靜,所以才會聞到荷香,正由於靜,所以才聽到竹葉上的露珠聲,連露珠的聲音都能聽見,你說這地方靜不靜?正由於南亭靜得可怕,靜得無奈,所以詩人自然會想到琴,希望用琴聲打破這寂寞,希望用美妙弦音與眼前美景相諧和。可是遺憾啊,故人不在,我縱能彈山高山流水陽春白雪般的高雅深曲,可是誰能與我共欣賞,誰能讀懂我的意,與我共鳴?同歡?詩人想到此,懷人之情已不可收,到「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懷人的心思達到高潮。

這首詩思路明晰:山光落池月升——乘夕涼——聞香知響——欲取琴——終宵勞夢想。詩歌中詩人情緒起伏明顯:起初明月東升,心境恬適,接著自己散發開軒,心境激奮放縱暢快,跟下來,聞香聽清響,心境漸趨寂寞,欲取鳴琴恨無知音,心境轉入無限遺憾,最後,儘管無人賞,但懷人依然不已,終宵勞夢思念達到極點。可以說,詩人的感情並不單一,而是一波三折,經過一個恬適——放縱歡快——寂寞——遺憾——無盡思念無邊惆悵的過程。

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還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白描,開頭「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簡筆勾勒出了一個恬靜可人的月夜圖。二是重細節,重襯托,如「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反襯出人的寂寞。三重含蓄,言有盡而意無止。如最後兩句「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句,作者如何懷人,心情怎樣難受,心態如何變化,這都留給了讀者。

答:夏夜清幽、清澄悠遠之景。 閑居懷人之情。

【附相關資料】

《夏日南亭懷辛大》,五言古詩,作者孟浩然,年代盛唐。

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閒情逸緻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

《夏日南亭懷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漸東上③。

散發乘夕涼,開軒④卧閑敞⑤。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⑥無知音賞。

感此⑦懷故人,中宵⑧勞⑨夢想⑩。[1]

【注釋】①山光:傍山的日影。②池月:池邊的月色。③東上:從東面升起④開軒:開窗。⑤卧閑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⑥恨:遺憾。⑦感此:有感於此。⑧中宵:整夜。  ⑨勞:苦於。⑩夢想:想念。  

【譯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披散著頭髮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卧在幽靜寬敞的地方。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2]

【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

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

開窗閑卧多麼清靜舒暢,

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

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

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推薦閱讀:

(1)《滴天髓鑒賞》第五講「總論干支」 法園老師
古代詩歌鑒賞專項提升訓練(含解析)
唐詩鑒賞辭典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學案
詩歌鑒賞指導2

TAG:詩歌 | 古代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