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逆向種族歧視?華裔二代迴流為何易遭排斥?

[溫哥華頭條 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編輯]

樂活按語

我有時候會想家,但又不知道我想的那個家在哪裡

【加拿大頭條(ID: Canadanews)特約撰稿人方圓撰寫】有次回國在飯店吃飯,筆者的小兒子在飯桌上說個不停,剛上幼兒園的他更喜歡說中文。在我看來,他的中文挺正常,因為是我教出來的,也聽習慣了,但是旁邊的人聽了就感覺口音怪怪的,好奇問,「這個孩子從哪裡來的?」。是啊,小兒子外表看起來跟國內其他孩子無任何不同,但一說話就顯出不一樣來了。有親友認為他說的中文有台灣口音,難道是從小看台灣動畫片巧虎看的?有人認為他的口音象外國小孩說中文。

年齡大些的女兒由於經常上中文課,口語要比弟弟流利很多,去髮廊剪髮時和理髮師正常對著話。理髮師起初一點沒發現她和其他國內女孩有何不同,直到他說話時帶出一兩個成語,女兒一臉糊塗問,「你說的什麼意思啊?」。理髮師這下發現女兒不同尋常之處,問了才知來自加拿大,然後開始誇她中文還是不錯的。在一旁的我聽了此話,感覺挺尷尬。

回國的時候還有些不大不小的尷尬,去餐館吃飯時女兒和其他回國的華裔二代一樣,看不懂菜單,不僅僅是中文字認識不夠多的問題,還因為她不知道那些食材和食物都是什麼,原諒廚藝不佳的媽媽沒有在加拿大展示給他們更多中國傳統美食。餐館一般會給食客在桌子上擺放筷子之類,而我常常不好意思地麻煩服務生拿兩個勺子來,再次原諒我這個懶惰媽媽沒有從小教會他們用筷子吃飯。服務生非常奇怪地打量兩個孩子,尤其是女兒,心裡肯定在疑惑,「怎麼那麼大的人一定要用勺子吃飯?」

在國內的公共場所,我特意叮囑子女要說中文,但他們一不注意,還是會說出一連串英文,周圍人看他們的眼神帶著好奇和探究。這種眼神筆者很熟悉,在加拿大公共場所,如果我們對話時使用中文,有些旁邊的人也會拿這種眼神看我們。看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加拿大,華裔二代們都會遭遇與眾不同的尷尬時分。

寫下這些感慨,是有感於網上的一篇文章。一位23歲的美籍華裔鄭凱成(Victor Zheng)從小吃著美國菜、說著美式英語、受著美國文化熏陶而長大。父輩都是來自中國的移民,黑頭髮、黃皮膚的他對中華歷史文化興趣濃厚,決定回國發展,問題隨之湧現。

這個問題一開始就被種下了,卻常常被忽視。移民到他國的華裔第一代,許多人是為了孩子的美好將來才移民,但子女的將來是子女決定的。父母當初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認為它們對孩子更好,就自行決定把孩子帶了過去,然而長大後的孩子呢,他們會真正喜歡哪裡?該留在出生地,還是血緣來源地?當然,大多數華裔二代還是非常享受父母移民地的生活,不過人和人不一樣,23歲的華裔鄭凱成就屬於愛尋根的那種年輕人,只是尋根之旅聽起來雖美,卻充滿尷尬。

華裔二代回國發展真的不容易,和他們的父母當初來到異國他鄉打拚一樣,遭遇了另一種文化和人群。不同的是,他們就象些被人拿走的拼圖方塊,從小被人帶到另一個地方養著,再回去的時候卻卡不進去原來的地方了。周圍的人總感覺他們怪怪的,但又沒有怪到和華人完全不同,如果不同到沒有長著黃皮膚、黑頭髮倒好了,國內對金髮碧眼的老外一向很喜愛,尷尬就尷尬在這裡。

筆者從子女短暫回國經歷的點點滴滴小事上,完全可以推斷出他們長大後,如果自願回國發展會遭遇什麼,和上述文章主人公鄭凱成他們遭遇的一樣。鄭凱成沒有想到,「他這輩子受過的最意想不到的白眼和『歧視』,竟然是來自遙遠的大洋彼岸,來自那群和他擁有相同血脈的人們。」

他學過中文,在清華大學做過交換生,普通話流利,和朋友組建了樂隊,翻唱中國流行歌曲,其中用英文翻唱的《難忘今宵》很受歡迎,但在即將與國內大型音樂公司簽約時卻被「淘汰」了,理由是他「長著一張中國人的臉」。鄭凱成被告知,「如果我是個真正的中國人,中國觀眾會非常喜歡這樣一個能夠說流利英文的年輕人;又或者我是一個能說流利中文的純正「外國人」,亦會有相當大的市場。」

不倫不類的鄭凱成是否真會激起一些本土中國人的敵對情緒呢?事實是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會有敵對情緒,但他肯定不如會說中文的純正老外更受歡迎,會被一些人指責「假洋鬼子,跑來中國撈錢了」、「賣國賊還回來做什麼?」。

文章提到另一名華裔二代黃淑琳也有類似經歷,她在中國尋找一份「面向外國人招聘」的英文教學工作時,因為華人面孔屢屢碰壁,三十幾個面試都沒有結果只好放棄。面試官委婉地拒絕她,說他們更願意招聘長著「非華人」面孔的英文外教。

筆者看了他們的遭遇,突然想到自己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即使子女長大後決定回國發展,還要不要鼓勵他們去?被父母帶走的一塊塊拼圖,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很艱難,即使模樣沒有改變一絲一毫。這種尷尬不是僅僅要求周圍人多一些包容和開放就能解決的,問問我們自己,處於國內人的狀態,能接受這些說話怪怪、想法怪怪,又長得和中國人沒什麼兩樣的香蕉人么?他們如果真要卡回到原來的位置,需要許多年的辛苦磨合和融入,就象他們的父母最初來到異國他鄉一樣。

那麼,加拿大的華裔二代們是不是最好還是留在移民地生活?最近有個好消息是,一份報告指出,「加拿大移民第二代在教育程度和經濟社會地位上,相比於歐洲、美國及澳洲移民第二代更為成功,其中加拿大華裔移民第二代表現尤為突出。移民子女的收入平均已與本地出生加拿大人所生下的子女一樣好,甚至超越本地人的子女。當中又以中國及印度移民子女表現最為優越。」

加拿大的華裔移民父母是否該慶幸,我們選擇移民到更包容的加拿大,而不是其他國家,下一代的機會可以更多些。無論將來他們心屬加拿大,還是心屬中國,都希望他們能找到讓自己心靈寧靜的家園,那種彷徨迷惑,不知道家在何處的華裔二代是我們這些父母最不想看到的。

「我有時候會想家,但又不知道我想的那個家在哪裡」

作者:方圓


推薦閱讀:

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心
"中國人就是特別好欺負!" 海外對華人的歧視可以惡劣到什麼地步?
18.歧視(深化)
反對種族歧視就不要人為編造更多的族裔
從「#ChineseLivesMatters」 看精緻利己主義如何用衝動使華人蒙羞

TAG:歧視 | 種族歧視 | 種族 | 真相 | 華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