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天懂一點人情世故》

名人推薦在這個江湖裡頭混吧,你總得通曉人情世故,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得這麼說,什麼話得那麼說。不通人情世故,恐怕活下去都有困難。——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主持人 竇文濤人情大於王法,甚至人情大於聖旨,甚至人情大如天。也就是說在中國老百姓看來,人情在中國幾乎相似於西方所講的那種自然法了。那麼一般有什麼問題,就愛用這種人情解決,而且法律也是不脫開人情的,人情搞久了,就成為習慣,習慣搞久了,就出來法律,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所謂的法律,是要跟人情拉上關係的。——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主持人 梁文道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如何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不懂人情世故。——讀者 小豬狗無富貴爹媽未嫁入豪門,註定這輩子要靠自己打拚的人都推薦看下這本書。扭轉命運的機會就是玩轉人情世故!看這本書之前,只模糊的知道人情世故的厲害,但不清楚他真正的威力和作用,對於經營人情世故的方法更是知之甚少。讀後收穫頗豐,醍醐灌頂,尤其推薦那些努力但並未掙到錢的人看此書。——讀者 夜裡挑燈序一 為什麼有的人飛黃騰達,有的人窮困潦倒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甚至有著上天入地的本領,但為何最後卻落了個窮困潦倒、一事無成的下場呢?而許多並沒有什麼才華的人卻能功成名就、春風得意?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竟會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否懂得人情世故,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飛黃騰達,還是窮困潦倒!大凡成功的牛人,無一例外都明白這一點。他們讀懂了社會的本質和人際交往的潛規則,知道對方需要什麼,知道對方腦子裡在想什麼——要想釣到魚,就要像魚那樣思考!你幾乎看不見他奔波勞碌,但是在不動聲色中,他就已經實現人生目標。他們成功的密碼是什麼?其實很簡單,人情世故四個字而已!出來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這是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個人還出來混什麼呢?因為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沒有成功的可能,這樣折騰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費精力。而一個對人情世故運用純熟的人,哪怕剛開始能力差一些,出來混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只要他掌握了這一獨門絕技,就遲早能夠迎來命運的轉機。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長久,肯定會混到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動腦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邊的事實。你會發現,真正的聰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處、滴水不漏,不僅收穫了實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則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幫別人的忙,卻沒有一個說他好,培養了不少敵人在身邊。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緣故。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殘酷的競爭!因為不懂人情世故,歷史上很多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名將,最後落了個被誅殺的下場——他們沒有倒在敵人的劍下,卻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鮮血橫濺、腦漿塗地,世上無處可售後悔葯。即使有,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光輝燦爛的一生,就這樣草草收場。如此用鮮血和腦漿寫下的沉痛忠告,我們怎可不懂?出來混很難,混好更是難上加難。一不小心就會窮困潦倒、一事無成。事業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都將淪為狗屎不如!如果事業有成,哪怕是一個酒囊飯袋,也會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中國人太多,生存壓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個名堂,就必須讓自己懂一點「混」的遊戲規則。的確如此,人生就像一場遊戲,不懂遊戲規則的人,最終會死得很難看,而對遊戲規則運用純熟的人,才能在遊戲中玩得痛快,玩得開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這是一本敢於說真話的書,一本將千年潛規則一語道破的書!每一個出來混的人都要讀!序二 老祖宗們用鮮血和腦漿寫下來的忠告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換原則,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驚世的才華也只能淪為無用的白紙!永遠不要瞧不起那些現在看起來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後,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鋒芒太露沒飯吃——這是跌過跟頭的老祖宗們用鮮血和腦漿寫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業的人,都應該修鍊好「藏露」之功。當智則智,當愚則愚。必要時,甚至裝一裝「低能兒」,做一做「糊塗人」,都是明智之舉。天橋上擺攤算卦的老頭,隨便弄把鬍子就能冒充大師,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們。為什麼可以得逞呢?人類趨吉避凶的本性使然。這一與生俱來的天性,可不是讀了幾天《三字經》就可以徹底抹殺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個不懂趨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猶豫地給你一百萬!從另類角度來看,嫌貧愛富的人性本質推動著社會發展。如果人人喜歡貧窮落後,那麼誰還願意從事體力勞動?誰還願意從事腦力創造?哪兒來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這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們應該將嫌貧愛富看做一種社會正常現象。別人憑什麼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給你?換句話,你會把自己辛苦掙來的午餐給別人嗎?如果覺得不可以,那麼為什麼相信別人可以做到呢?所以,與其把毫無根據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掙自己的午餐!面對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我們說話辦事需十分謹慎,不能急著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給他。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計也比較多,如果你說話辦事欠考慮,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過來利用你!親友之間大多只能同患難,卻不能共享福。老闆和員工之間,則大多只能同享福,卻不能共患難。人不怕不聰明,就怕太聰明。聰明一過頭便會盲目,便會目中無人,便會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這個時候看似很聰明的人其實就已經等於半個傻子了!古今得禍者絕大多數都是精明的人,現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極點,這才是愚蠢。一個美麗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麗時,就開始變得醜陋了。一個聰明人炫耀自己的聰明時,就開始變得愚蠢了!一個有才華的人,當炫耀自己的才華時,就開始變得一文不值了!如果利潤10%是合理的,本來你可以拿到11%,但還是拿9%為上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後續的生意源源而來。在官場混的人,須處處小心、時時注意。哪怕你榮耀了大半輩子,如果最後犯個大錯,可能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種田,最後收成才是評定的標準。「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意思就是說,如果一開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後達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開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後達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後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在一些特別場合中,有些聰明人,主動將主角的位置讓給別人,而自己心甘情願當配角。這並不是失敗,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策略性的勝出,他讓出的只是一個主角的虛名,而贏得的卻是真正的實惠。有句話說:「呼喚什麼缺什麼。」中國人雖然呼喚中庸,但在實際生活中卻處處走極端。正因如此,現在國家才提倡和諧社會,其核心含義就是中庸,讓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極端。對一個中國人來說,生命有多寶貴,面子就有多寶貴。你給足他面子,他就會給足你一切!可如果你傷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會對你恨之入骨,徹底把你推向他的對立面!不要用情緒化的方式批評別人,尤其注意就事論事,避免評價別人的人格、興趣與家庭教養。批評時若能提出解決方案,就更有建設性,同時不忘肯定別人的長處。此外,如果批評時能採用幽默的語言,效果往往會更佳。愛聽甜言蜜語是每個人的弱點,無論是誰都容易上當。世上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歡聽甜言蜜語,許多女人正是因為男人的甜言蜜語嫁錯了人。最高明的情感投資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一開始先給下屬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你的厲害,然後再慢慢放寬尺度,讓他們感激你的退讓和隨和。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不管對方的話有多難聽,我們都要讓對方把話說完,聽聽他到底想表達什麼。上蒼總是厚愛那些沉默和隱忍的人。年輕時看到他人的風光,我們不必眼紅嫉妒。只要持之以恆地做事,積極認真地做人,每個人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成功!要想釣住魚,就要像魚那樣思考。無論你本人多麼喜歡草莓,魚也不會理睬它;只有以魚本身喜愛的蚯蚓為餌,它才會上鉤。一個施恩惠於人的人,不要將此事記掛心頭,也不要張揚出去讓別人讚美,那麼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斗的回報。一個以財物幫助別人的人,而總是要求別人回報他,那麼即使付出萬兩黃金,也難有一文錢的功德。有這樣一個經典的公式:慾望-實力=痛苦程度。當慾望遠遠超過實力,無論如何不能實現時,就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就容易走火入魔。一個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第一章 鋒芒太露容易沒飯吃好東西不要一個人獨吞,要分給大家一些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樂法。在道路狹窄時,要留一步讓別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吃。這是立身處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小時候,爸爸經常告誡我說:「好吃的東西不要一個人獨吞,要適當分給大家一些,否則小夥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別人就嫉恨你,有了好處也會把你擠到一邊。」那個時候,我對這些話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總因小事與人爭個你死我活。等我長大踏入社會,現實的磨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徹底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一個人只有懂得了這個道理,才能頓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遊戲,其中一個孩子肚子餓了,就從包里拿出好吃的糕點,正好被大家看到。這時,他有兩種選擇:分一些給大家,或者自己獨吞。選擇是瞬間做出的,但卻能導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結果。1.分給大家。小夥伴因為得到美食,都很喜歡他、擁護他。從這一刻起,他在這群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個小團體中當之無愧的領袖,將來成為號召力很強的人。2.自己獨吞。旁若無人,全塞進自己嘴裡吃掉。糕點是他的,這沒問題。但大家都拿他當小氣鬼,以後沒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個在團隊中當頭狼的機會,而且失去了團隊的信任,拐進的是另一條狹窄的衚衕。順著這個軌跡成長,他將來很可能就是普通人。一個不經意的選擇,就決定人的一生。明白了這個道理,你還會輕視必要的分享嗎?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恰當時機懂得與人分享,可以讓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後自己也會戴上贏家的桂冠!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並不是單項選擇題——有你沒他,而是多項選擇,可以雙贏。有些人不明白,他們只知道魚死網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爭名奪利打得頭破血流、同歸於盡的例子,我們身邊經常上演。這種人永遠沒能體悟到,在必要時讓一步,反而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好處。有個年輕公務員,畢業於名校,才華橫溢,走到哪兒都帶著一股指點江山、捨我其誰的氣勢。他覺得別人都如無用螻蟻,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強,所以理應得到最多。」他總是這麼想,得到好處不與同事分享,事事都獨佔頭功。結果怎麼樣呢?部門裡的同事聯起手來,結成同盟,跟這位「優秀人才」較勁,合力拆他牆角、拖他後腿,處處給他麻煩,任你多麼大公無私、盡職盡責,我等就是不配合。一個人處在這種環境下,要想做成點事情,那真是比登天還難!最後,這位年輕人的工作當然做不好,走到哪兒都碰壁,一身才華困在腹中無法施展,甚至沒處訴苦!於是,領導痛責,同事不憐,他在每個人面前都沒落下好印象。到這地步,單位分給他的那把椅子就該收回去了。只想好處獨佔卻落個一無所有,你說可憐不可憐?有句話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表明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根本問題其實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實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質、社會的真相。《菜根譚》中有話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間世情反覆無常,人生之路崎嶇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過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給予人家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風順。留一步讓三分,不僅給別人留一條活路,也是拓寬人際資源的絕妙之策。今天你讓了他一步,明天他會還你兩步,等於交了一個好朋友,在社會上打開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門。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則,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驚世的才華也只能是無用的白紙!如果學點分享主義,好處利益分給眾人,讓每個人的心理得到平衡,這樣大家肯定會通力合作,協助你順利成功。大凡成功的「牛人」無一例外都懂得這一點。他們大都是一擲千金,讓跟隨自己的人得到實惠,從而死心塌地、赴湯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這一理念。比如,一個大項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夥伴一起開發,以此展現自己「路留一步,味讓三分」的氣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種斷人財路、獨佔福源的人。事實正是如此,唯我獨尊最危險,大家都有湯喝才是王者之道!這一處世法,是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奉行的「潛規則」。是否懂得這一處世法,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還是順風順水!鋒芒太露容易沒飯吃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雄鷹站立的樣子好像睡著了,老虎行走時懶散無力彷彿生了大病,實際上這正是它們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聰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顯露才華,這樣才有能力干大業做大事。鋒芒太露容易沒飯吃——這是跌過跟頭的老祖宗們用鮮血和腦漿寫下的忠告!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認為自己聰明過人、能力超群,看誰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麼都不放在眼裡。這種人最容易沒飯吃,甚至會為此丟掉性命。大家都聽說過「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句話,意思就是,真正的聰明人身懷絕技而深藏不露,絕不到處炫耀,而是等待時機一鳴驚人。有才華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強,也不能整天頂在頭上到處去炫耀。就像財富一樣,有錢當然是好事,但你會每天都穿金戴銀、提著錢箱子到街上去顯擺嗎?才華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一個有才華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現機會,一個無能的人,即使再張揚表現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個有才華的人過於炫耀自我,壓制了他人的表現空間,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眾人的一致嫉恨。如果發展到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業就非常危險,隨時可能被人拉下馬來!三國晚期的諸葛恪,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的兒子。名門之後,家教嚴格,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才思敏捷、天賦過人的特質,大家都認為他的才能超過了其父諸葛瑾。不過,諸葛瑾不為有這麼一個好兒子感到高興,反而覺得諸葛恪會給家族帶來不幸。為什麼呢?諸葛瑾說:「恪性格急躁、剛愎自用,而且太喜歡錶現自己,鋒芒過於外露,終將引來禍端。」果不出父親所料,諸葛恪長大掌權後,獨斷專行、以才壓人,認為自己什麼都最好,目中無人,最終引起眾怒,被大臣們設計害死,牽連家族也遭到誅滅。在這個世界上,才華出眾卻被排擠的人隨處可見。他們才華在手,就像擁有一把傳世名劍,逢人就要吹噓一番,拿在手中四處揮舞,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的驚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樹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們看不見自己腳下的火坑,就這樣不知不覺掉了進去。才華猶如一把雙刃劍,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運用起來應當小心翼翼,平時應插在劍鞘里。很多時候,鋒芒太露都會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業的人,都應該修鍊「藏露」之功。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文章做到好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應如此,用至好處,只是恰好。當智則智,當愚則愚,愚也是一種智。必要時,裝一裝「低能兒」,做一做「糊塗人」,都是明智之舉。當一個人遭遇挫折的時候,或許會抱怨吶喊——我這麼有才華,為什麼卻落了個窮困潦倒、一事無成的下場?蒼天真是不公!蒼天真的不公嗎?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緣故。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當他面臨人生敗局時,是否應該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過分了?是否目中無人,過於突出自己,忽視了眾人的感受?是否自以為聰明絕頂,別人都愚不可及?一個人如果這樣反思一番,就能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對症治療,等頓悟明澈之後,也就真正成熟起來了!翻開《二十四史》,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被小人運用陰謀詭計殺害的忠臣良將不計其數。一方面是因為小人過於奸詐殘忍,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因為被害者不懂玉韞珠藏的智慧呢?他們風頭過於張揚,才華過於橫溢,同時又目空一切,不把身邊的同僚放在眼裡,這樣的人不掉腦袋才怪。西方世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法蘭西人的聰明藏在內,西班牙人的聰明露於外。」前者是真聰明,後者是假聰明。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自作聰明,要學會真聰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進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現,不知韜光養晦。這樣的話,我們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樣兩手空空!在社會上行走,我們每個人都要掌握這種低調隱忍的做人絕學。多一些深思熟慮,少一些鋒芒畢露,千萬不要把肚子里的「寶貝」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拿出來。若不懂這一道理,肚裡有再多的寶貝,也終將成為別人的囊中之物!兔子急了會咬人,千萬別把對手逼到絕路上鋤奸杜倖,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剷除邪惡、杜絕小人,有時應給他們留一條改過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對方無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夠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把一切好東西全都給你咬壞。為什麼說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來是溫順的動物,不到萬不得已它一定不會反擊。但如果被人逼到絕路上,就必然會孤注一擲!正因這個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會竄上來跟你拚命。窮寇不要追,是因為困獸猶鬥、垂死掙扎,會對你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做人做事要懂這個基本常識。給對方留條活路,你也受益無窮。有些人就喜歡落井下石、斬盡殺絕,結果呢,對手永遠殺不絕,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來越窄。東漢年間,大將竇固率軍攻擊匈奴。這支匈奴騎兵只有500人,從大漠深處飛奔而來,為的就是趁秋收期間搶奪老百姓的糧食。但他們剛入關不久,就被竇固的兵馬圍在了一座山谷中。漢軍把山谷兩側的出口堵個滴水不漏,然而連續向內攻擊了十幾次,都沒能把這區區500人殲滅。匈奴人組成一個圓陣,躲在石頭後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滿了漢軍士兵的屍體。竇固見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側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側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將軍,敵軍陷入重圍,就是插翅也飛不出去啊!何況只有區區幾百人!只要再攻數日,一定能將他們全殲!不知您為何要放他們逃生?」「當然不是放他們逃生。」竇固說,「現在他們沒有退路,必然個個向前,奮勇死戰。何況谷內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們也困不死。長時間這樣耗下去,就算我軍最後大獲全勝,也已經傷亡慘重,所以才要放他們出來,在追逐中斬殺他們。」情況果然就如竇固所料,這支匈奴部隊從山谷里逃出來之後,眼見有了生路,拚命地向北逃跑,猶如驚弓之鳥,隊形散了,人心亂了,沒有人再想著回頭跟漢軍拚命。竇固率領的漢朝騎兵就在後面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斷用弓箭進行射殺,不到一天,就消滅了這股入侵之敵。兵者,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把敵人逼到絕路,看不到一點希望,他們反而會破釜沉舟,跟我們來個魚死網破。此時的敵人個個是猛虎,個個背水一戰。我們要想打勝仗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即使最後贏了,也已經付出巨大的代價,得不到任何好處。在歷史上,像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例子屢見不鮮。春秋時,燕將樂毅出兵攻打齊國,只有即墨城沒有攻打下來。他們就圍得死死的,猛攻緊打。這時齊軍已到垂死的邊緣,突然齊國名將田單振臂高呼:「國就要亡了,我們怎還會有家?」於是士兵人人有誓死報國的決心,竟然一戰收復全部失地。請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燕軍在攻到即墨城時能放對方一條生路,他們必將爭相逃命,哪有士氣可言?就算換個地方再戰,對方因為有了失敗經歷,如同驚弓之鳥,也是最容易對付的敵手,可謂最薄弱的環節。照準這個環節一刀砍去,哪有不勝之理?生意場上也是如此。蒙牛總裁牛根生說:「不要把你的競爭對手逼到絕路,也不要輕易激怒他……損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當我們咄咄逼人,把對手逼得無路可逃的時候,往往自己發不了財,甚至會賠個精光。因為對方無路可走的時候,必定會像兔子蹬鷹一樣,以瘋狂的策略給我們致命的一擊!這樣一來,即使我們擊敗了對手,自己也傷得不輕。這樣的話,就算不上什麼勝利,反而是不敗之敗了。上海有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做生意特別厲害,運用「大魚吃小魚」的吞併策略,將當地大大小小的十幾家企業全都吃進了肚,形成了一個局部壟斷的大集團。他最喜歡的一句詩,就是毛澤東的「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出手毒辣,不留餘地,因此擴張得很快。可是,此舉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當前財路、又沒有機會另尋生路的人。就在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聲達到頂峰的時候,一些被他打敗的對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項投資中官商勾結、暗箱操作的證據,舉報給了經偵部門。這個霸道十足的商業帝國,就這樣頃刻間轟然坍塌。為人處世,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我們總會碰見形形色色的人,許多人或許會露出弱點和錯誤,這個時候如果你步步緊逼,抓住別人的錯誤打擊到底,不給一點面子,也不給對方一點台階下。如此一來,對方就會跟你針鋒相對,撕破臉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們之間不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說不定會成為世代的仇敵。這對你人脈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將嚴重影響你未來事業的發展。我們一定要懂得「千萬別把對手逼到絕路上」這一處世法則。對於那些無傷大礙的小錯誤,應該大度地給對方一個調整糾正的空間,必要時甚至可以幫對方遮掩一下。這樣一來,你收穫的不僅是衷心的感激,還有眾人死心塌地的支持!誠實不當傻瓜,坦誠而不幼稚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對沉默寡言、表情陰沉的人,不要輕易地推心置腹;碰到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人,則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大嘴巴。凡是吃過虧、栽過跟頭的過來人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忠厚是無用的別名。」也許太刻薄了一點,但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句話絕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教人作惡的不良言辭,而是無數過來人在屢屢碰壁之後,歸納總結出的人生警句——他們都曾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你過於忠厚和實誠,別人套什麼話都一一作答,但等你問別人的時候,他卻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給予推託。過後的感覺就像被人扒光了衣服,而別人卻穿戴體面地坐在車廂里笑你傻瓜!確實如此,在現實中到處可見被騙了還幫人數錢的人,他們回頭還不忘說句「謝謝」。我的朋友林立就是一個特別忠厚老實的人。在外地生活了二十年後,卻怎麼也學不會社會上人的狡猾,更不會辨別他們的虛偽。林立曾經做過電器生意,總是因為過分地相信別人,不是被客戶拖欠貨款,就是被員工勒索盜竊。這種忠厚老實,在親友們看來其實就是懦弱,經常被指責和埋怨。幾經挫折之後,再加上患有心臟病,林立終於放棄做生意的念頭,踏上去東北的火車,在黑龍江一家農場幫人打工,一直艱苦地生活著。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為生存而奔波。我們逃避不了這個板上釘釘的現實。為了生存下來,為了生活得更好,我們有必要讓自己智慧起來,有必要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之間遊刃有餘。因此我們要牢記的一條就是——做人不可太老實,否則很可能一輩子拚命奮鬥而一無所獲。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勤奮一生而仍然不能富有起來?相信在這裡能找到正確答案。做人不可太老實,並非教人學壞的言辭,而是痛心教導世人在為人處世時要懂得彈性和技巧。要知道,歷史上很多人就是因為過於忠厚實誠,輕易交心而泄露底牌,最終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漢文帝劉恆是個忠厚坦誠的長者,平易近人,為人大度,深受百姓們喜愛。在其晚年的時候,太子劉劭急於篡權,把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詛咒他快死,好快點繼位。剛開始,漢文帝蒙在鼓裡不知道。但是不久,劉劭的奴僕陳天興與婢女王鸚鵡私通被發現,讓劉劭給殺掉了。與他一起埋文帝玉像施行詛咒的太監門慶國嚇壞了,誤以為自己肯定也要被滅口,就向文帝坦白告發了事情的真相。文帝得知以後,又驚又氣,派人搜查王鸚鵡家,獲得太子的罪證。當夜,文帝與尚書僕射徐湛之密謀,準備廢太子,還要賜死太子的同黨小王爺劉浚。眼看兩個陰謀家就要完蛋了,因為皇帝只要一下令,這個局面也就定了。可是,這個輕而易舉的勝局,竟然壞在皇帝自己身上。胸無城府的漢文帝一時暈了頭腦,把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潘淑妃。潘淑妃是什麼人哪?小王爺劉浚的養母!她愛子心切,秘密通知小王爺劉浚。劉浚馬上派人速報太子劉劭。他們連夜起兵,進入皇宮,把文帝給殺了。如果漢文帝能事先想想潘淑妃與劉浚的關係,以及劉浚與太子的交情,參透其中的利害,又怎會輕易泄露這麼重要的機密呢?所以,仁慈誠實可以,但切莫在任何關鍵問題上都胸無城府、毫無戒備。這就告訴我們在說話做事之時,一定要看清對方是誰,了解他是什麼性格,平時做事的特點是怎樣的……這一切事先都要有個基本的分析,千萬不可對誰都忠厚老實,動不動就掏心窩子!特別是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他的城府往往很深,心機也比較多,與之交往過程中就更需要注意——千萬不能太急著把自己的信息暴露給他,因為你不知道他是善意還是惡意。如果說話做事太倉促、太缺乏考量,很容易被他抓住弱點,反過來利用你!相信被欺騙利用的滋味沒人願意品嘗吧?為了避免這樣的下場,我們就要讓自己「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一忠告聽起來好像很滑頭,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一種謹慎的處世態度。我們跟人交往時,應該牢記一個原則——誠實但不當傻瓜,坦誠而不幼稚!誠實但不當傻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保證自己說給別人聽的話大都是真實的,不含欺騙成分。但如果把自己的全部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那你就是傻瓜了。比如做生意,你不弄清合伙人是什麼人,不十分了解他的用意,然後就將客戶信息泄露給他,這時他就會甩開你,直接去跟客戶做生意。坦誠而不幼稚,又怎麼講呢?世界上總有人心險惡的一面,我們要懂得把握分寸。如果總是懷疑一切,拒人於千里之外,說明你不夠坦誠。但如果不管對方是什麼人,都傻呵呵地跑過去掏心窩子,一廂情願地以為會收到對方善意的回應,這就相當幼稚。誠實與傻瓜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此。這要求我們,對待不同的人,說話做事一定要有區別!逢人只說三分話,這三分都是真話,那七分不說的,也是真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拋出來的是真心,藏在心裡的當然也是真心!所以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我們可以忠厚,但絕對不能當傻瓜,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是可悲的,這種醜事千萬不要落到自己身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的餡餅別亂吃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耳,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不該得的福分、從天而降的意外之財,即使不是上天故意誘惑你,也肯定是讓你上鉤的機關陷阱。如果不睜大眼睛,就很難逃過這些詐術圈套,很少有人不上當受騙的。幾百年前,一個老國王交給他最聰明的臣子一個任務:「你去給我編一本書,叫《各時代的智慧錄》,以傳給我們的子孫。」這個臣子接到任務之後,就帶著一批人去編書了。他花費了很長時間,整整編寫了十二卷,幾百萬字。老國王看到他編好的書說:「我相信這是各時代的智慧結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怕後人不能認真地看完,最好把它濃縮一下。」臣子又精簡了很多,最後將十二部書精簡到一卷。但是,國王還是認為有些長,又命令臣子去壓縮。臣子無奈,把這卷書濃縮到了一篇文章。老國王還是覺得有些長。臣子不得不又進行濃縮,把一篇文章濃縮到一頁,後來又把一頁濃縮到一段,最終,濃縮到一句話。老國王看到這句話,十分高興:「各位愛卿,這可是各時代的結晶啊!只要大家抓住了這句話,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這句經過千錘百鍊的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磕磕絆絆成長到現在,許多騙子給善良的人們上過昂貴的「人生課」,這些都是血淚經驗。我們要牢牢記住一個信條——天上不會掉餡餅,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不是互有利益關係,誰也沒有義務為你提供免費的午餐,就好像糖衣炮彈,蜜糖下包裹的可能是致命的毒藥。收下免費的午餐,就得收下伴隨而來的諸多麻煩,這就叫「吃不了兜著走」。是的,誰不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呢?這樣就省得自己辛苦拚命了。但是這怎麼可能呢?別人憑什麼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午餐送給你?換句話,你會把自己辛苦掙來的午餐給別人么?如果覺得不可以,那麼為什麼相信別人可以做到呢?所以,與其把這些毫無根據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掙自己的午餐。母親曾跟我講過一次自己受騙的經歷。一天,她走在繁華的馬路上,突然看到路邊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裡放著一個錢包。錢包的拉鏈敞開著一半,裡面露出幾張百元大鈔。母親頓時就動了心,上去把它揀起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五千元錢。這下可發財啦!母親正想揣進兜里,旁邊過來兩個人,警告說:「這不是你的錢,我們也都看見了,要想不讓我們告發你,就得分給我們一半!這樣吧,你先把這個錢包藏起來,別讓人發現了。現在你口袋裡有多少錢,隨便給點就行!」母親心想也可以啊,我口袋只有幾百塊錢,堵住他們的嘴巴,這些錢都全歸我了!於是想都沒想,把口袋裡的錢全部掏給他們。等這兩人走後,母親越想越不對勁,重新把揀到的錢拿出來,對著太陽仔細一瞧——全是假鈔!騙子就是這麼成功的。他們利用了人性中貪圖非分之財的弱點,跟鳥兒和魚兒被誘餌引上鉤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小人慾有所圖,就會抓住你對財富的貪慾,讓你主動跳進他們事先設計好的陷阱。社會是一個大林子,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在這個騙子林立的世界上,我們必須懂點明哲保身的學問。正因於此,凡是電話、網路通知中獎,手機簡訊告訴領錢的,我們都應該一律不當回事。要知道,世上哪有這麼美的事,都讓你一個人趕上了?其實,每個人身上本來就有別人可能有所圖的地方,只是受害者本人也許不清楚自己到底能付出什麼。這樣的人在警惕性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上當。免費的午餐會以很多形式出現,比如善意的面孔背後往往藏著噁心的要求,比如赤裸裸的交易,比如送上門的好事,然而接下來卻麻煩不斷……記住,沒有人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好處,除非是陷阱。因此當遇到「免費午餐」的時候,一定要繼續往前看看,是不是還有好大一個圈套在等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地送午餐給你,一定要動腦筋想想這午餐里是不是有毒?如果有個陌生人無緣無故將一隻大包裹送給你,你也一定要懷疑,包裹裡面是否裝有毒品、炸彈?總之,雖然騙子的圈套和陷阱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牢記兩句話,保你安全無虞。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要做功高蓋主被誅殺的那個人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權勢不宜太盛,否則會帶來危險;做事不要總想一下子做完,等做完人也累個半死;言行舉止不可標榜過高,否則會惹來誹謗和詆毀。讀過《二十四史》的人,不禁生出感慨:「開國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後,都免不了要殺戮功臣!」這似乎已成了一條鐵律。即使英明君主如漢高祖劉邦,如唐太宗李世民,如明成祖朱元璋等,無一例外。這一規律是如此殘酷和血腥,令功臣名將們稀里糊塗地就掉了腦袋。這一鐵律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曾經無比英明的君主們為何突然變得如此糊塗,如此殘忍絕情、忘恩負義?一言以蔽之,功高蓋主是也!正所謂:「樹大招風,官大擔險。」就是因為你的能力太強、勢力太大,而且又不懂得收斂和低調,這個時候就成了老闆或上級眼中的刺,弄不好就刺得他滿手是血。只要事情到了這一地步,哪怕原來是光屁股一起混的夥伴,你們之間的關係離破裂也不遠了。歷史上許多開國大臣,都是因功高蓋主而又不知進退最後丟掉性命的。韓信是秦末漢初的軍事奇才,年輕時忍受胯下之辱,終於得到機會,輔助劉邦擊敗項羽,建立了漢家四百年江山。但是權勢通天、位極人臣的他,卻失去了年輕時的睿智與警醒。他明知自己功高蓋主,已是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對劉邦的統治造成了巨大威脅,但仍然不懂得急流勇退,甚至連低調一點的態度都沒有。不僅於此,韓信還幻想著劉邦把山東等地分封給他,建立一個世代存續的國中之國,永遠不向朝廷納稅。到最後,甚至有了將劉邦取而代之的想法。結果可想而知,在劉邦的默許、蕭何的精心策划下,他被騙進京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誅殺。凡事做得太過、力量用到極點,風頭蓋過上司,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就無法保護自己。越是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越會招來君主的猜忌,擔心這些人垂涎自己的位置,自然要先動手除去他們了。所以人們總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共享福。朱元璋為太子摘刺的故事,又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為了讓太子接位,能夠鎮服滿朝大臣,朱元璋採取個個擊破的辦法,逐一將過去一起打天下的丞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等人以各種罪名滿門抄斬,剪除了對太子的威脅。看到朱元璋如此殘忍地殺人,性情仁厚的太子前去勸阻。朱元璋一句話都沒說,只是扔到地上一根帶刺的木棒:「把它撿起來!」太子一摸,頓時刺了滿手鮮血,趕緊扔掉了。這時朱元璋拿起木棒,用劍將上面的利刺全部削掉,然後交到太子手中,冷笑道:「這些刺,如果我不替你除去,你拿得了嗎?」在朱元璋眼中,功高蓋主的開國大臣們就像這些扎手的刺,嚴重威脅了皇權未來的統治。政治家功高蓋主、得意忘形會掉腦袋,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思考不夠審慎,在現實中也會樂極生悲。掉腦袋不會,摔跟頭倒大霉卻是一定的。網路上有位功高蓋主的中層經理這樣寫道:「現在我遇到了許多像朱元璋這樣的人,他們攻擊並且誣陷我,我被整得好慘、無奈至極。我慶幸沒有出生在封建社會,出生在了法治社會,否則我肯定會被那些小人殺了。」在現實中,如果你有翹尾巴的嫌疑,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了。第一,態度上要端正。你要認清形勢,無論你的上司多麼無能,他就是上司,你就是下屬,你不能改變就必須面對。第二,行動上要低調。將心比心,你也不希望下屬的鋒芒蓋過你吧?所以,不論在公共場合或者私底下,你都要給足上司面子。比如寫個報告,做好後可以給上司審閱,讓他做些無傷大雅的修改;有上司在的話,別人表揚你的工作不要忘了附帶一句,謝謝上司的支持。在大家討論工作問題時,不要和上司發生激烈的爭執,有話可以私底下好好說。第三,千萬不要越級彙報和邀功。這在很多公司都是非常忌諱的。我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銷售員王凱在銷售經理肖金指導下,出了一個20萬的單,該業績理所當然算做兩個人的。但是王凱覺得所有工作都是自己做的,肖金只是在旁邊指點一二,根本就沒參與!憑什麼把勞動成果佔為己有?於是,在憤憤不平之下,王凱給老總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情況,證明這個單100%是自己做的,跟肖金沒關係。老總信了他的話,追加了提成。儘管他的提成增加了,但還是在經理肖金手下幹活,從此他的噩夢開始了,肖金動不動就給小鞋穿,最後不得不辭職了事。我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親戚朋友之間大多只能同患難,不能共享福。老闆和員工之間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難。」創業為什麼難?就是因為缺少能一起衝鋒陷陣的人,大多員工都期望坐享其成。但也有少數員工忠心耿耿陪老闆一起創業,不怕吃苦受累,終於把公司做大做強。這個時候,面對老闆的春風得意,功勛員工的心理不平衡了。對於功勛員工的心理變化,老闆們當然察覺得到。一般來說,功勛員工的下場無外乎三種:繼續做企業的奴僕,另立山頭,或者被取而代之。《黃石公兵法》中有一項「推恩施惠」的主張很值得現代人參考。推恩施惠即有功勞的時候要懂得將功勞向上推;有利益的時候要懂得將實惠分給下面的人。如果你能夠做到推恩施惠,相信不僅可以避免功高蓋主的定時炸彈,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卓越的領軍人物,因為你抓住了為人處世中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說,這是千百年來秘而不宣的潛規則之一。有很多聰明人,因為不明白這一點,最後稀里糊塗地掉了腦袋。也有很多看起來很傻的人,因為明白了這一點,從而在人生中遊刃有餘,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和一世的美名!伸出去的拳頭只能被人打,收回來的拳頭才能打人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即使再聰明靈巧,也要顯得笨一點;即使再清楚明白,也要顯得糊塗一點;人格再高潔,也要顯得世俗一點;即使再有能力也不激進,寧可以退為進。這才是立身處世的救命法寶,明哲保身的狡兔三窟。拳頭,只有收回來打人才能打得疼!年輕人往往不懂這一智慧,總是喜歡用憤青思維去做人做事,一廂情願地將個人的意志強加於別人,這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自我主義。如果一個人不明白藏巧於拙、以屈為伸的道理,就必然會急於求成,不講策略與方式,這樣必將限制才華的發揮,影響一生的前途和命運!記得我的大學同學H君,當年剛畢業時,雄心勃勃地想做一番大事。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最終被一家公司錄用。到了這家單位僅半個月,H君就洋洋洒洒給領導寫了一封意見書,大談公司內部問題,上至領導的工作作風,下到員工的薪酬福利,將現有的弊病全部列舉,並且還提出詳細的改革建議。H君的意見都很正確,但是結果怎麼樣呢?領導很難堪,雖然口頭表揚他「精神可嘉」,卻沒半點採納他建議的意思,而且沒過多久,就找借口辭退了他。之後,H君又換了不少單位,都沒辦法長久幹下去。該裝傻時裝傻,該聰明時絕不含糊!這才是智者處世的原則。凡是真正聰明的人情老手,大都懂得藏巧於拙、以屈為伸的道理。他們不管說什麼話、辦什麼事,都會給自己留有餘地,同時韜光養晦,積累爆發的能量。想想看,你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過這樣的智者呢?他們平時看起來不怎麼顯眼,好像什麼本事都沒有,但關鍵時刻總能一鳴驚人,讓眾人刮目相看。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智若愚,即智慧的人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實則大智在其內心。這並不是讓我們去當傻瓜,而是告訴我們懂得隱藏自己,冷眼觀物,默默努力。不要咄咄逼人、聰明外露,這並不是讓你變成藏頭縮尾的「膽小鬼」,而是為人處世要分清主次,懂得方法和技巧。時刻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具有與時俱進的敏銳和靈活。如果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顆木頭疙瘩,那就真的變成傻蛋了!赫蒙是美國著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的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赫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闆會樂不可支,沒想到赫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裡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回答說:「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赫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塗地混過來一樣。」想不到赫斯特聽了笑嘻嘻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以屈為伸方為真英雄!才華在沒有兌現之前,是一文不值的糞土!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智慧起來,懂得隱藏自己的拳頭,在關鍵時刻才能猛力打人!要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做許多事,不可能每件都勞心費神、張揚冒進,我們應該輕舟漂水、進退自如。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景象——很多人四處折騰、喊來喊去,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聰明,他很忙,他在做事情……結果到頭來,沒見他做成一件大事,還是慷慨激昂卻一無所有的老樣子。歲月一天天地流逝,別人都變得越來越富有,他依舊朋友很少、收入很低,一大堆的理想等著實現。即使這樣,他還在到處宣揚著自己的某個計劃,恨不得讓全世界都聽見。在這個世界上,拚命窮忙而不得要領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清楚該怎樣去做人做事。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慧、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理解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也是失敗。他並不缺少才華,更不缺少勤奮,但每天的工作仍然毫無效果——因為不懂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付出很多卻得到很少。而那些在轉眼間就能飛黃騰達的人,他們總能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成功——這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四兩撥千斤改變命運的神奇手段!所以,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不是釋放自己的能量,而是以屈為伸,隱藏自己的才華。我們當然需要表現自己的聰明才華,但在表現之前最好把它包裝一下,做到進退自如,給自己留有餘地!切記,收回來的拳頭才能打人,伸出去的拳頭只能被人打!第二章 風光時的朋友是鐵,落難時的朋友是鑽石攀龍附鳳是人的天性飢則附,飽則翱;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窮困潦倒時投靠別人,吃飽了就遠走高飛;對富貴的人巴結,對貧窮的人鄙棄。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通病啊!窮人沒有親戚,「親戚」這個詞就是專用於富人的。有句話說得一針見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確實如此,當你春風得意之時,人人都想跟你交朋友,在眾人眼中,你的缺點也很可愛。當你落難遇險之時,昔日的親朋好友呼啦啦跑掉大半,一下子跟你徹底劃開界限,即使優點也變得一文不值。這時你才發現,在風光時巴結你的,幾乎全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困難時留在你身邊的,才真正拿你當朋友!明代富商沈萬三,原籍吳興南潯鎮。小時候特別窮,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起,全身上下都是補丁,走起路來不是後面露屁股,就是鞋子前面露腳趾。街上討飯賣唱的都不搭理他,在他面前都感覺特有尊嚴,用嘲笑的口吻叫他「光屁股」。有一次,他實在餓極了,看見鎮上一個店老闆的兒子正坐在店門外吃甜糕,就笑呵呵地問:「兄弟,能不能給我吃兩口,我實在餓壞了。將來我一定會加倍還給你!」店老闆的兒子斜他一眼,說了一個字:「滾!」然後放狗咬他,追得沈萬三滿街跑,在人們的鬨笑聲中飛快地逃走。後來,沈萬三在外打拚,混出了名堂。他是中國明代的大富豪,富可敵國,連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出資幫助朱元璋營建首都南京,而且出資建了明城牆正陽門、三山門、通濟門和聚寶門等處。當年那些不理他的人,現在都想跟他攀上關係,他家宅子的大門都快被擠破了。人們不惜重金賄賂看大門的家丁,都希望能見他一面。可沈萬三是怎樣做的呢?他在街上擺了上百桌酒席,宴請當年和自己一樣貧苦的鄉親,讓大家都來吃個飽。一貧如洗、沒米下鍋的人,吃完飯還能分到五斤糧食加二十文錢。這時眾人都豎起大拇指,誇讚他是全天下最有魅力的好心人!如果你成功了,一定有人巴結你、討好你;但你可千萬別失敗,一旦失敗他一定會像避瘟疫一樣避開你。每個人都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霉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愛或最愛你的人,也無一例外!這是世之通病、人之常情,符合人性趨利避害的特點。從古到今,人人都喜歡跟有錢人交往,不願跟窮人做朋友,因為前者有便宜可占,後者沒油水可撈。《菜根譚》中說:「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富貴之家比貧苦人家更顯得明顯;嫉妒猜疑的心理,在至親骨肉之間比外人表現得更為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用冷靜的心態來看待,那就會天天處在煩惱的困境中了。從全新角度來看,其實嫌貧愛富的人性推動著社會發展。如果人都喜歡窮、崇尚落後,那麼還有誰願意從事體力勞動?還有誰願意進行腦力創造?哪兒來得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哪兒來得新生活?這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窮人大都喜歡說「人窮志不窮」這句話。他們認為只有貧窮才能使人更虔誠,信仰只有在貧窮那裡才有最完美的表現,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害怕有錢就變壞,而不敢去掙錢,這是無能的表現,當你沒錢時,可以罵金錢是糞土;當你急需用錢時,才發現自己是糞土。如果因為害怕老鼠,就說不能打老鼠,那是膽小、懦弱的表現。在人類攀龍附鳳的本性下,是否還有真正不摻雜任何功利的朋友存在?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時間能考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你失去往日的財富權勢,突然從高位跌到低處時,你們之間的友情還在不在?還真不真?是不是因為你對他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他就不理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能準確地判斷出誰是廢銅爛鐵,誰是你人生中真正的鑽石!對於人的本性,我們沒什麼可抱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更何況是這種千年不變的人性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不是好人與壞人的關係。我們不應為此憤慨和不平。在現實人生中,我們除了挑選真正的鑽石級朋友外,更應該全心拼搏,奮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同樣多的人進行交換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違背自己的心意討好有權有錢人的歡心,乞求他們的恩賜,不如保持正直,並積極提高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資源,讓別人去嫉妒;沒有值得稱道的善行卻讓人讚頌,還不如沒做壞事卻遭小人誹謗。小米家裡很有錢,所以在小玩伴中,他的玩具是最多的。然而,大家一塊玩的時候,他是最不開心的。我很好奇地問:「你有那麼多的玩具,為什麼還不開心呢?」小米說:「正因為我的玩具最多,所以常常有人搶我的來玩,可是他們卻沒有什麼玩具給我玩。」我繼續問道:「在小夥伴中,你覺得誰是你真正的朋友呢?」小米回答:「只有一個,他叫小雲。」「為什麼跟他關係最好?」「只有他從不搶我的玩具,每次都是跟我交換。」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朋友的原則了——都想跟比我們玩具多的人交往。換個說法,就是「攀龍附鳳」。我們攀的是什麼龍,附的又是什麼鳳呢?說白了,是那些資源多的人。而那些資源多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好了,現在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小故事。一個玩具多的小孩,會把一個玩具數量跟他差不多並且經常跟他交換玩具的小孩當作真正的朋友。我們成人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資源多的人,更願意跟那些資源同樣多的人交朋友。那些資源少、常常依附於他的人讓他心裡不舒服——就像幼兒園小米說的那樣「他們常來搶我的玩具」,世界上又有誰喜歡自己被「搶」呢?所以,當你開始盤點自己的人脈關係之前,請先冷靜地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利用價值嗎?每個人都期望找到有利用價值的朋友。你手裡的資源越豐富,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證明你越具有價值,而當你越有價值,就越容易建立強大的人脈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人脈的真相。曾經有人認為,保羅·艾倫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年輕時就與蓋茨在一起,他們志趣相投,一起幹事業。當初他們將一家名為微軟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公司在波士頓註冊,總經理比爾·蓋茨,副總經理保羅·艾倫,這就奠定了他的未來。現在微軟公司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巨無霸,總經理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副總經理在總經理的巨大光環下,雖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個人資產達210億美元。也許,在世人的眼裡,保羅·艾倫是被蓋茨利用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利用,他未必能夠像今天這樣有錢。「利用」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不舒服。在這裡我們需要脫離其表層意思來理解,比如我們在公司工作,其實便是一種利用關係。因為我們身上有可利用的價值,像知識、技術、聰明的頭腦、有力的雙手等,於是就可以通過出賣自身的資源獲得勞動報酬。這便是一種交換關係,也是一種利用關係。這種交換也是一種公平交換,你具備的資源越多,獲得的報酬也就越高。在一個主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有一個人說:「請大家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然後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從他們的收入我就知道你的收入。為什麼?因為你的收入就是這6個人月收入的平均數!」大家都說他這是在胡言亂語,怎麼可能呢?但經過測驗,基本應驗了這一「真理」。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這個人總結說: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容易理解,正是因為世人都偏愛公平交換,你交往的人資源都比較一般,所以你們之間互惠互利的資源十分有限,通過互利交換之後,你們大體上總的收入也就看起來相差無幾了。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隱形法則——我們看不見它,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在起著作用。猶太經典《塔木德》中說:「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句話的確是人類社會的「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們要與那些資源多的人、優秀的人交往,這樣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然而這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理想模式。社會上只有少數才是資源多的人,大部分都是資源一般的人。這個時候,資源多的人對那些蜂擁而來的「朋友們」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態度。如果前來交往的人擁有同樣多的資源,他會滿心歡喜、引為知己。如果前來拜會的人資源太過一般,那麼他就會不屑一顧,表現得十分不樂意。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並不是你主動跟優秀的人交往,別人就會接受你。假設你幾乎認識世界上所有重要人物,比如比爾·蓋茨、馬雲、張藝謀等,這個時候你的人脈夠牛吧?但如果你這個時候的身份只是一?乞丐,你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就是說,雖然你認識這麼多一流人物,但他們根本不睬你!你每天過的仍舊是窮困潦倒的三流生活!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沒有任何一個總經理級別的人,會熱情地和一個乞丐稱兄道弟。如果有的話,這也一定是一個思維有些另類的怪人!換句話說,你認識優秀的成功牛人容易,但要利用到人家手裡的資源可就難了!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數量、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才能實現。如果我們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索取方」,完全成為對方的負擔。如果你想與那些資源多的人交往,並且希望跟他們之間的友誼穩定持久,那麼請先豐富你的資源。當你擁有的資源與他們大致對等時,他們就會非常樂意跟你打交道。請牢牢記住這一點吧!別總是妄想一個資源多的人無償為你服務,只有當你的資源與之相當,他才會真正把你當做朋友!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如果偽裝成一個善良君子,和恣意作惡的小人就沒什麼區別;君子如果改變自己好的操守志向,還不如小人痛改前非。在這個世界上,庸碌小人並沒什麼真才實學,卻憑著能把鹹魚說得游水、讓死人開口說話的本領,從而春風得意、前途無量。中國有句古話,叫「學做事必須先學做人」。自古以來,會做事的終究不如會做人的,四處碰壁、歷盡坎坷的必定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君子;飛黃騰達的則多是左右逢源的人情老手。我參加工作以後,爸爸經常在電話里告誡我不要得罪小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得罪小人,不要讓小人抓住把柄,才不會在陰溝裡翻船。經歷過因為戒備小人而寢食難安的太多,於是古人傳下來一句話,以告誡後人——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有些人在這句話上添油加醋,又成了另一句話——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可見說這些話的古人吃過小人的苦頭,所以他們才說得罪不起。為什麼「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呢?這是因為君子會反思自己,不和你計較;小人卻會長久地記恨你,絕不會饒了你。君子一言不合拍案而起,小人卻善於背後報復。得罪了君子,我們還知道因何得罪,如何補救。得罪了小人,卻讓我們如墜雲霧之中,哪天遭害了也想不起是誰。得罪了君子,反倒結識了一位朋友,君子只認理、不記仇,事情過了便雲淡風清。得罪了一個小人,便多了一個敵人,從此一刻也不得安寧。與君子相遇,足夠幸運。君子的謙恭、忍讓,使得得罪君子變得很困難,因為他通常對你的所作所為一笑置之,甚至,給你真誠的意見和建議。如果與小人相撞,就非常不幸了。他們造謠生事,挑撥離間,有仇必報,拍馬奉承,落井下石,往往帶著偽善的面具。他們是善於製造陷阱的工廠,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能讓你寢食難安。然而我們最需警惕的,倒還不是小人,而是偽君子。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偽君子往往隱藏最深,他們要麼沉默寡言,以胸有城府的形象出現,要麼就是假裝熱情真誠,好像跟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為了你可以兩肋插刀、萬死不辭。殊不知,這正是最欺騙你的地方。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千萬別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笑傲江湖》中偽君子岳不群的形象一定讓你印象深刻。岳不群行走江湖20多年,處處行為周正、為人坦蕩,博得了「君子劍」的美譽。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偽君子的一面逐漸暴露出來:打著救人危難的旗號,將林平之收歸門徒,默認甚至促成女兒與林平之的婚姻,目的卻是為了得到《辟邪劍譜》,最後竟置女兒的終身幸福於不顧,將林平之置於死地;對結髮之妻巧言令色、百般蒙蔽,可謂費盡心機。到後來,君子劍的形象轟然倒塌,露出了偽君子的嘴臉。像岳不群這樣的虛偽之人,卻要時時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表現有著巨大的反差,甚至矛盾。某種程度上講,偽君子比真小人更高一級。真小人是低檔的無賴,偽君子則是高檔的小人!跟這樣的人打交道,還不如跟那些痛改前非的真小人做朋友。劉志浩是一家公司的策劃總監。有一次,他在上司那裡受了莫名其妙的批評,心裡覺得冤屈,就跟自己的同事黃春明倒起了苦水。黃春明善解人意,一邊對他表示理解,一邊痛陳這位上司的斑斑劣跡,說得志浩心裡暖洋洋的,於是兩人熱乎得就像一對親兄弟。幾天後,劉志浩剛進公司就被上司叫去,宣布免去他策劃總監的職務,改由黃春明擔任。劉志浩實在接受不了這樣的決定,就懊惱地離職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黃春明在背後偷偷告了他一狀,把他們那天的談話添油加醋告訴了上司。這位上司又恰巧喜歡偏聽偏信,於是就決定讓黃春明取代他在公司的位置,這個位置黃春明眼紅很久了!在名利與心機面前,友情竟是如此不堪一擊!黃春明是一個標準的偽君子,表面上跟人打得火熱,好像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但突然就會背後一刀,讓你死得非常難看。這說明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真小人容易分辨,他們或不講道理,或刁鑽潑辣、蠻橫粗暴,赤裸裸的卑鄙無恥,讓我們未見其人,先聞其味,有足夠的時間事先提防。偽君子就不同了,掛著正派的面具,說話做事挺有「道理」,讓你難辨真假,極容易上當受騙。所以,在交朋友的時候,以下這幾種人需要提高警惕,對其不可掉以輕心。一、陰險的人陰險的人沒有明顯的標誌,一般情況下,短時間內不容易辨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露出蛛絲馬跡。陰險之人的表現大體有以下幾個特點。喜歡造謠生事。他們把造謠生事當成家常便飯一樣,樂此不疲。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誹謗別人,詆毀別人的名譽。喜歡挑撥離間。他們為了達到謀取個人利益的目的,通常會使用離間法挑撥朋友之間的感情,好從中坐收漁利。擅長拍馬奉承。這種人嘴甜如蜜,善於恭維別人,拍馬屁,無中生有說別人的壞話。具有勢利眼病。他們對有權有勢的人關懷備至,一旦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所依附的靠山,調離此處或出現問題轟然倒塌,他們就會落井下石,迅速拋棄對方,另尋高枝。二、吹牛的人社會上有不少虛榮心強的人喜歡吹牛,妄圖通過吹牛抬高自己。吹牛的人是虛偽的,因為吹牛等同於謊言,而謊言很容易被人戳破。如今的社會,弄虛作假是長久不了的,最終還是需要真本領。面對吹牛的人,你如果不得不和他打交道,那就贊同他,並且表示出對他的欣賞。比如在他的朋友面前稱讚他,可以當著他的面說,也可以當他不在時說。或者少說話,就靜靜聽,適時地點頭應聲。如果並不是非要和他交往,那麼就盡量少接觸吧!三、嫉妒心強的人在生活中,那些對別人的榮耀和成功過於在乎的人,都可能會產生嫉妒心理。在嫉妒心理的驅使下,犯下滔天大罪都有可能。忠告那些嫉妒心強的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擺正心態,勇於奮鬥,你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榮譽和成功!四、不孝的人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那他對待朋友的態度也一定不會好到哪去。儘管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意識越來越強,但是父母親情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吧。對那些不孝而不知恥的人,要記住「不孝父母,不堪為友」的說法。因為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你別指望他會對朋友付出真情,即使對你目前不錯,那也是因為有他的利益所在,遲早有一天,會讓你痛悔今日之交!永遠不要瞧不起看起來很俗的人,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魚大肉並非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只是粗茶淡飯;超凡脫俗的人,算不上世間真正的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可能就是那些看起來很俗的人。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瞧不起那些現在看起來很俗的人,若干年後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也許,現在的你處於一個優越的位置,很多人都不如你,在你眼中,他們是那樣的俗不可耐、平庸之極!但請你收斂起清高孤傲的心,因為若干年後,你或許會發現一切都改變了,那些看起來很「俗」的人個個都成了大人物,而自己很可能還在原地踏步。這絕對會是心理上的一種刺激。在古代,那些隱居山林的智者大多都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並且大都有怪癖,其中之一就是清高孤傲、曲高和寡,只和自己相知的人來往,對其他人更是不屑一顧。《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才和有卧龍之稱的諸葛亮見上一面,古人的清高孤傲在這裡表現得就十分明顯了。另外,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用菊花表現自己的清高孤傲,這是因為他隱居深山,不和官宦同流合污。不過,到了現代,智者的清高孤傲早被打擊得七零八落了,因為在當今社會,想找幾個有能力甚至在某方面是天才的人根本不費什麼事,當大家都是能人的時候,就不要奢求自己還能清高孤傲起來了。才華橫溢而又年輕帥氣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就不要以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本錢」孤高自傲了,因為這可能正是你失敗的原因。從小學到大學,陳佳一直是別人羨慕的對象,他不僅長得英俊而且成績好,並且文藝、體育上也能捧上幾個大獎回來。畢業後,陳佳被聘到一家跨國企業做總經理助理。第一天工作時,陳佳發現原來經理助理並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另外一個同事,從總經理介紹看來,這個人絕不遜色於自己,一向十分自信的陳佳感到了壓力。雖然對方總是笑眯眯地對自己說話,但陳佳總會感到一絲寒意。雖然總經理有兩個助理,但是並不意味著陳佳的工作就會輕鬆許多,帶著對同事的「寒意」,陳佳開始了職業生涯。一次會議結束後,總經理對兩個助理說:「最近和外商有一個談判,你們之中有個人要和我一起去,但是我現在還不能決定誰可以勝任。所以現在進行一個小型的資格考核。題目是,在一周內了解這幾個人的性格和家庭情況。我會把你們安排在兩個不同的部門之中,前提是你們不能「泄密」自己是總經理助理,並且不能向你已經了解的人打聽你想知道的人。」很快,陳佳被安排到市場部,而那個人被安排到財政部。一向自信的陳佳被這個題目難倒了。因為他始終找不到一個叫林雲的人,更無法去了解他了。一周的考核時間很快結束了。總經理看完兩個人的調查結果,吃驚地問陳佳:「你怎麼沒有找到林雲?」陳佳一時無語。「他就是我們公司門口的保安,我記得他還帶著你的朋友去市場部找過你。這次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考查你們的交際能力和信息總結的能力,所以,這次你落選了。」陳佳十分懊惱。為什麼陳佳沒有找到這個叫林雲的人?因為他根本沒有料到一個公司的保安竟然和許多公司經理級人士一起排列在名單之上。而沒有想到的根本原因,是陳佳骨子裡存在那點不合時宜的「孤高自傲」。陳佳開始審視自己的性格,他打電話問朋友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得到的結果幾乎一致:有點清高。這時,陳佳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嘗試讓自己「俗」起來,於是他發現原來自己的眼界是多麼狹隘!沒有誰比誰高雅多少,每個人都是俗人。生活在滾滾紅塵之中,即使是神仙下凡也註定無法躲開世俗的追擊!說到底,我們都是常人,即使身居高位,即使擁有萬貫家財,即使聲名遠播,即使眾人仰慕……我們都應該記住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世俗之人,沒什麼了不起。世界上幾乎所有具備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都是在不動聲色中實現著自己的理想。一代思想大師孟子,擁有無窮的智慧。儘管如此,他仍是平凡依舊,看起來跟一個老農沒什麼區別。一次,齊國的一個人與孟子相遇,問孟子說:「國王總打發人去探視先生,想必您一定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吧?」孟子回答說:「我能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即使堯舜禹也同一般人一樣啊!」每個人都是大同小異,我們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過於鶴立雞群、清高孤傲,這樣做的後果只有被世人孤立,從而無人與你交朋友,真正變成孤家寡人。《菜根譚》中有這樣的話:「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讓自己表現得與一個常人無異,哪怕你身懷絕技以及興趣愛好都很突出,也要做出一副?混沌沌的俗人模樣。這才是悟透世間三味的聰明人!從今天開始,千萬不要因自己的那點優點而對人「另眼相待」,否則只能讓你成為一個自負的孤獨者,被排斥在眾人之外。長此以往,你的人脈就會被自己束縛,出現溝通的障礙,所經營的事業自然也是進展緩慢。因此,你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我跟人一樣,人跟我一樣,聖人和我也沒什麼不同。一個人只有在平凡之中保持純真本性,進而才能顯出英雄本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地至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污物之地往往滋生眾多生物,極為清澈的水中反而沒有魚兒生長。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應當有容人度量,絕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賞。《漢書》中有句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就是說,河水太清澈了,魚兒就沒法生存;一個人太苛刻了,就很難交到朋友,沒人敢跟他打交道。凡事都有利弊,從一方面來說,水清本來是個好事,因為混濁的水會讓魚窒息。但水太清了,就不是好事。這需要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大魚需要吃小魚,小魚需要吃更小的水生物,最小的水生物需要吃水藻,而水藻類的微生物存在是不會讓水非常清的,也就是說如果水非常清了,就沒有水藻,而作為上級食物鏈的魚也就沒有食物吃了,沒有食物自然也就無法生存了。在這個世界上,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犯一點錯呢?人與人之間總會有看法和思想的區別,對方不可能跟你的行為舉止一模一樣。畢竟,誰也不是誰肚子里的蛔蟲!我們不能抱著自己那套標準嚴苛地去要求他人,總得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物。美國的喬布和沃茲是「蘋果Ⅱ」微電腦的開發者,他們的一個重要的合作者是馬克庫拉。其實,最初光顧喬布和沃茲兩位年輕人的並不是馬克庫拉,而是喬布的老闆介紹來的一個名叫唐·瓦爾丁的人。當唐·瓦爾丁來到喬布的家中,看見喬布穿著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長發,蓄著大鬍子,不管怎樣看都不像是一位企業家。於是,唐·瓦爾丁就把這兩位奇怪的年輕人介紹給了另一位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先生。馬克庫拉原來是英特爾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對微電腦十分精通。他並沒有被喬布和沃茲的樣子「嚇壞」,而是先考察了喬布和沃滋的「蘋果Ⅱ」樣機。最後,馬克庫拉問起了關於「蘋果Ⅱ」電腦的商業計劃,而喬布和沃茲只精通於技術,對商業買賣一竅不通,所以二人面對馬克庫拉的提問,一下子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但馬克庫拉並沒有因此失望,而是決定和這兩位年輕人合作,並出任董事長。唐·瓦爾丁,就因為對喬布和沃茲的外表形象過於求全責備,而喪失了一個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機會。而馬克庫拉卻與他相反,沒有對喬布和沃茲求全責備,而是與他們進行了深度的接觸了解,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人生中重要的機會。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很多肯定和我們不是同路人,無論是志趣還是性格都與我們不合,甚至格格不入。但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對我們的事業發展是不是有用。在這個時候,苛求完美不是一種正確態度。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須知「方便有多門,根機有多種」;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順從自己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職,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帶有各種各樣的殘缺,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地方。確實如此,你必須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如果你過於追求完美,對人求全責備,那一定嚴重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就會沒有一個人敢跟你交朋友,你也將因此錯過成功和幸福的機會。有這樣一個禪學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古代有位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里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過了一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一個人的心能包容一個家庭,就能成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個城市,就能成為一市之長;能包容一個國家,就能成為一國領袖。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容人的雅量,從而交到各個層面的朋友。當他遇到麻煩時,到處都有人主動幫忙,從來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就告訴我們——朋友的缺點,你要寬容;伴侶的缺陷,你要容忍;同事工作能力低下,你要有一顆激勵之心。要知道,世間並無絕對的真理,沒什麼東西一定就是對,或者一定就是錯。所謂的對錯,只不過因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觀點也就有所區別罷了。我們眼中看到的缺點或不可理解的事情,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很可能就是理所當然的。朋友對你說了謊,應先思量他是不是有什麼為難之處?或許就能體諒他了。若是不加思考就把醜話說出口,朋友想必是做不成了。對你,對他,都沒好處。芸芸眾生,性格各異,你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也無法讓所有人喜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或敬而遠之,這種做法其實是過於偏頗的行為,勢必對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朋友,就不要過於苛求完美,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對朋友生活、工作中的習慣要給予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息方式、家庭背景,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習慣也不可能與你相同,所以,尊重別人的習慣應當是最起碼的要求。二、不念人惡。就是說不要對朋友過去的錯誤耿耿於懷。朋友之間的矛盾,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減淡,抓住過去的恩怨不放是不明智的。忘記以前的不愉快,以後還會是朋友。三、不責人過。就是不要責難對方犯下的小錯誤。《菜根譚》中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這句古語告誡我們,攻擊別人的錯誤不可太嚴厲,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否則雖然泄了一時之憤,但也破壞了人際關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對於別人的過失和錯誤應該採取寬恕的態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那麼就不能寬恕;對於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應當盡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別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觀,忍心不顧。記得我上小學時候,教室牆上掛著這樣一幅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當時每天見它那樣掛著,並沒想這句話的深意。在以後的成長中,我發現這幅字就像神奇的法寶,運用得當,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許多成功人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這一處世法則。某位著名的IT經理,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在我看來,人生其實很簡單,歸根結底就是八個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許多事情就能豁然開朗!」這位經理所說的,正是《菜根譚》所推崇的處世之道——待人要寬,律己要嚴。待人為什麼要寬?為的是給人自新的機會。律己為何要嚴?因為不嚴會放鬆自我約束,讓小錯誤發展成大錯誤。這是一種規範的待人之道,也是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原則。它的核心是強調自悟,對事物的標準,要有一個超然的體悟,對是非的判斷,要有一個儘可能客觀公正的把握。一個具備這種高貴品格的人,他的成功將是水到渠成的。明王朝的建立,大將軍徐達功不可沒。兒時與朱元璋一起放牛,長大後一起打仗。有勇有謀,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人,卻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律己甚嚴。徐達處處跟士兵同甘共苦。遇到軍糧不濟,士兵填不飽肚子,他主動少飲少食,把口糧節省下來分給他們;大軍還沒紮好營寨的時候,他從不提前進帳休息,一定會等到大家都安頓好了,他才放下心來;士卒傷殘有病,他親自慰問,端葯治療;如遇上兵士犧牲,他會更加重視,籌集棺木葬之。所以,明軍將士對他無不既感激又尊敬。在生活方面,他也無聲色酒財之好。史書記載說:「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曾經賜給他一塊好地皮,但正好處於農民的水路必經之地。家臣看到有這個好處,於是用這塊地皮謀取私利,向農民徵收「過路費」。徐達知道後,馬上將此地上繳官府。朱元璋用嚴刑重刑,殺了包括功臣在內的十多萬人,可是徐達卻得善終。他病逝於南京之後,朱元璋為之輟朝,悲慟不已,追封他為中山王,並將他的畫像陳列於功臣廟第一位,稱之為「大明第一功臣」。能逃過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屠刀,不得不說,這跟徐達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處世之道是分不開的。在現實中,我們往往又是怎樣做的呢?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許多人採取的方式恰好相反,他們把這句話顛倒了一下,變成了「嚴於待人,寬以律己」。對自己很寬鬆,什麼都能做,做了壞事也從不感到羞愧,但對別人卻要求極嚴,犯一點錯誤就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一點小事對不起自己就喋喋不休。「以聖人望人,以常人自待」,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用常人的標準對待自己。像這樣的人,他交不到幾個朋友,做起事情來,也很難跟別人順利地合作。因為他不懂得什麼叫做「恕人」,只知道用最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用最寬鬆的標準對待自己。這是一種嚴重自私自利的體現。為什麼不想想,你有什麼資格這麼要求別人?又有什麼資格如此放任自己?一個這樣的人,往往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一旦境遇不順,就會抱怨別人對他怎麼不好,社會如何不公。受到一點委屈,就會大呼小叫。社會上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覺得全世界都是兇手,全都對不起他。他們永遠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眼睛盯在別人身上,從來不反思,到頭來吃虧的,肯定還是他自己——長此以往,將沒有任何人喜歡他。即使是一個深愛他的人,也終將離他而去。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嚴格要求,凡事身體力行,那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攻不克的難關!另一方面,當我們遇到別人陷入困境中,而自己又可以舉手幫助的時候,切不可袖手旁觀、做冷冰冰的無情路人。如果自己確實有能力,就盡量伸手扶一把;沒能力幫,也儘可能分擔他人精神上的痛苦。今天我們能感同身受,給予別人最大的支持,明天當我們落難時,他人就會慷慨解囊,以同樣的真情回報我們。為人處世的要點就在這裡——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很多過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可以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不應該總是去抱怨別人。如果你總是抱怨別人,就請先想想自己又是怎麼做的?不要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而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橫木!請將心比心,對別人多點理解與寬容之心!記住別人的好處,忘記別人的壞處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給別人的恩惠和幫助,不要掛在嘴上念念不忘。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時時反省;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能忘記,而對不住我們的地方,需要有一顆體諒之心。他是一個孤兒,曾經先後被三戶人家收養。第一戶人家從五歲到八歲共養了他三年,後來他們因為有了自己的兒子,便將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結果被養父母打得渾身是傷。實在挨不過了,痛不過了,才斷了回去的念頭。第二戶人家養了他五年,到十三歲那年,還是被狠心的養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們收養了自己親戚家的一個兒子,好過這個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人。他還是不想走,哭著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別趕我走,我一定會聽話的,我會做很多事來養活自己的,只求你們別趕我走。最終他還是沒有被留下來,又去了第三戶人家。第三戶人家只養了他一年,就因為不願意拿錢供他上學,而將他趕出了家門。已經習慣了被人拋棄的他,居然再也沒有了哀求的慾望,只想早點逃出牢籠。才十四歲,他就成了街頭的一名流浪兒。剛開始,他只能從垃圾桶里撿些剩飯吃,後來他結識了一些流浪兒,於是便跟著他們一起賣花,給人擦皮鞋,還四處撿破爛。困了就睡在下班的商店門口,第二天天不亮便被商店的主人用腳踢醒。過了六年流浪生活後,他去了一家建築公司當泥水工,算是有了一份正當工作。他用那點可憐的收入報考了夜校,獲得自考文憑的那年他已經22歲,順利進入一家公司當起了推銷員。還有什麼苦他沒有吃過呢?正是由於他能吃苦,他的業績很快便排在了所有推銷員的前面。他當上了銷售部經理。再後來,他開起了公司,當上了老闆。有了錢,也就有了房子、車子,凡是應該有的也都有了。他什麼也不缺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父母親情。他決定將他的三對養父母都接來與他同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完全能夠住下來。他還叫他們爸爸媽媽,給他們好吃好住。他的助理,也是曾經跟他一起流浪過的朋友說:「你瘋了,你的養父母曾經那樣對你,你還想給他們養老送終啊?他們拋棄你、虐待你的事情,難道你都忘記了嗎?」他說:「是的,我都忘記了,我為什麼要記住呢?我的苦難已經夠多的了,我不想全都記在心裡。」他接著說:「我只知道,他們曾經給過我一口飯吃,給過我睡覺的地方,我才沒有被餓死凍死。如果沒有他們,我很難活到今天!」在如此環境長大的孩子,一般有兩種人生走向:一種孩子心理嚴重失衡,對世界和別人充滿仇恨,長大後淪為罪犯,報復社會;另一種則由於看盡世態炎涼,以超強的心理素質化解全部委屈。他們或許沒有上過幾天學,但在社會上早把人情世故這本無字天書讀得滾瓜爛熟。他們在社會大學的學歷已經是博士後級別!像這樣的人,一旦出手亮劍,就意味著無往而不勝!就這樣,他們從一無所有到腰纏萬貫,從窮困潦倒到飛黃騰達。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與這個世界達成了和解,不僅懂得如何操縱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複雜遊戲,更懂得寬恕和感恩的深刻含義!在某種意義上說,第二種人不僅是名副其實的成功者,更是一位智者!一個人的境界高低決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如果只記住別人的壞,而全部忘記別人的好,那麼必定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這樣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放不開,錙銖必較必定一事無成!記得我在上海工作期間,公司招過一名大學生帥哥,可謂相貌出眾、一表人才。初次跟他見面的人,都覺得這人很不錯。但是相處久了,才發現他是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在公司給同事幫了忙,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也要把這個人情討回來,非得找機會讓同事幫他一次不可。誰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他就會長久地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有次在工作討論會上,有位同事對他的方案提出反對意見,他便把對方視為仇敵,立即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他進入公司不到一年,上司就開始忍無可忍,藉機把他調到西部城市的分公司。臨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為他送行。到了這地步,他仍然沒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還給每個同事都發了電子郵件,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痛陳上司的「八宗罪」。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心理?凡是別人得罪自己的地方,總想找機會報復,以取得心理平衡?凡是對方幫過自己的事,卻轉眼就忘了,好像從來沒有這回事兒?像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恩將仇報等成語,說的就是這些人。我們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的人!阿里、吉伯和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個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拚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條河邊,吉伯與馬沙為了一件小事爭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就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當旅遊歸來,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灘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我會忘得一乾二淨。」著名詩人薩迪說:「誰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記住別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樂而有意義。我認識一位搞編劇的朋友,在一次喝酒時他說:「我只記著別人對我的好處,忘記了別人對我的壞處。」因此這位朋友受到大家的歡迎,擁有很多至交。事實上就應該如此——別人給我們的幫助切不可忘,而別人有愧於我們的地方,應該樂於忘記。樂於忘記其實是一種心理平衡的辦法。要知道,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致瘋狂的報復。樂於忘記是成大事者的一個特徵,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前進。樂於忘記,也可理解為「不念舊惡」。人要有點「不念舊惡」的精神,況且在許多情況下,人們誤以為「惡」的未必就真的是「惡」。退一步說,即使是「惡」,對方心存歉意,誠惶誠恐,你不念惡,以禮相待,進而對他格外地親近,也會使為「惡」者感念其誠,改「惡」從善。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別人幫過你的,一定不要忘記,要懂得報恩。而如果你幫助過別人,就不要奢求回報了。如果你刻意要求回報,你先前的這份情感投資就成了注水的豬肉!你最終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別人得罪了你,本是一件芝麻大的事,笑一笑就過去了,你卻氣憤難平,好像對方在故意刁難,就會把小火星燒成衝天大火。到那時,你的人際關係會糟糕得不可收拾,大家見了你就繞道,唯恐避之不及!等你遇見困難、摔了跟頭,誰還會幫你?第三章 世界上到處都是「聰明」的傻子你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剛踏入社會時,閱歷較淺,沾染不良習慣的機會就比較少;經歷的事兒多了,城府就會越來越深。其實,我們與其過於圓滑,還不如對生活保留樸實的態度;與其事事委曲求全、謹慎小心,倒不如豁達開朗地去做事,依據自我的本性去待人接物!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到處可以看見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閃動著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精明地計算著什麼。在他們面前,有時候你會感到自己為什麼這樣笨?最終你會有個疑問——這些貌似聰明的人難道真的很聰明嗎?而那些貌似很笨的人是否真的很笨?真聰明和假聰明混雜在一起,讓人不知道究竟誰是聰明人誰是傻瓜。但是沒關係,一切都可以用事實來證明。你只需要看看最終的結果就明白了:看似很聰明的人每天四處折騰,到最後仍然是一無所獲,而那些看似很笨的人不動聲色卻擁有了一切,人生中的權勢、地位都是水到渠成。他們絕對擁有自己的獨門手段,但他們又深藏不露,從表面上你看不出絲毫蛛絲馬跡。他們彷彿笨蛋,但事實證明,他們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不怕不聰明,就怕太聰明。一個人聰明一過頭便會陷入盲目,便會目中無人,便不知天高地厚,這個時候看似很聰明的人其實就已經等於半個傻子了!這只不過比笨蛋多了一分膽量,比傻瓜多了一分虛偽,比白痴多了一些花樣。其實,這種「聰明」並不比笨蛋、傻瓜、白痴強到哪裡去,而是更可憐、更可厭、更可悲。他們的這種心計是一望而知的,他們成了眾人口中的小人,但事實上,他們雖然落了個小人的罵名,最終並沒有得到什麼實惠。他們依然窮困潦倒地狼狽著。《菜根譚》中有句話說:「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意思就是,聰明有才華的人應該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處炫耀張揚,那麼他的言行就跟愚蠢無知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他的事業哪有不失敗的道理?這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一定要牢記的座右銘。在這個世界上,處處可見小聰明者的身影,大智慧者卻寥寥無幾。小聰明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有種別人都是笨蛋,唯有我最聰明的炫耀。這種聰明是表面上的,就像漂在水面的一層油,看似光彩亮麗,其實並沒有深入水的內部去。但真正的聰明是什麼呢?是一種大智大勇的謀略和遠見——不動聲色,大智若愚,運籌帷幄,有種水滴石穿的堅韌,有種任你千變萬化,我早已將你看穿的沉穩。這就像一個貌似沒啥了不起的風險投資人,到投資項目的關鍵時刻,一投就是幾個億,而且出手必中!如果說大智慧是深刻,那麼小聰明則是膚淺;如果說大智慧是戰略,那麼小聰明是戰術;如果說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那麼小聰明看到的是芝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一個是一飛幾萬里,一個則是跳躍幾十步;一個是說句話掀起暴風驟雨,一個則是整天嘰嘰喳喳卻討人嫌!真正聰明的人都懂掌握「度」,太聰明了反倒不如不聰明。《呻吟語》中說了一段十分精闢的話:「精明也要十分,只需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譯成今天的話就是:精明還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渾厚中悄悄地運用。古往今來得禍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精明的人,沒有因渾厚而得禍的。現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極點,這正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真正聰明的人從不炫耀才華,只有蠢材經常賣弄學問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君子的內心像青天白日一般明朗,光明正大,沒有一絲一毫的陰影與黑暗。但他的才華和能力卻應該像珠玉一樣深深地藏起來,不可輕易向世人炫耀。世間往往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越是有本事的人,他們往往越低調,看上去就像什麼都不會一樣。而那些經常顯擺自己無所不能的人,到了關鍵時刻就腿軟,其實什麼都做不好。《道德經》中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聽起來好像是讓人裝笨裝糊塗,其實不然,其中有著很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隱藏自己的聰明,不做挨打的出頭鳥。炫耀自己的人,從來都是優點打折,而缺點卻暴露無遺。這個道理看看孔雀開屏就全明白了——孔雀在開屏的時候,在炫耀自己絢爛羽毛的時候,往往也露出了最醜陋的屁股。如果你炫耀自己的聰明,你最愚蠢的一面就呈現在眾人面前了。有一個師父去非洲旅行,他和門徒們來到一家客店過夜。客店的老闆前來請教問題,他說自己有兩個妻子,一個很美,另一個很醜。「不過,問題是,我愛那個丑的,而討厭那個美的。」老闆說。師父問:「怎麼回事?」「那個美的太炫耀她的美了,這使她變得很醜,而另一個意識到自己很醜,變得十分低調、謙虛,這使她變得很美。」那個美的一直在想自己是美的——她變得驕傲了。當你驕傲的時候,怎麼可能美麗呢?她變得十分自我,自我是不可能讓一個人變成美麗的天鵝。另一個丑的,當她意識自己是丑的,她變得謙遜了,而謙遜有它自己的美。所以那個老闆說:「我很困惑,我愛那個丑的,而我恨那個美的,請你解決我的困惑。」師父叫來所有的門徒說:「不要驕傲你是聰明的,否則你就是無知的。如果你認為你是無知的,你就是聰明的。」幾年以後,這個師父再次訪問這家客店,老闆對他說:「令人困惑的事情又發生了!上次你來我這裡,我向你提過這個問題,你把它解決了。但是,從此以後,一切都改變了。那個丑的變得以她的謙遜為驕傲,變得自以為是,現在我不愛她了。不僅她的身體是丑的,現在她的本質都變醜了。而那個美的,她知道對美麗的驕傲破壞了自己的美麗,慚愧不已,變得謙虛了。現在我開始愛她,不僅她的身體是美麗的,她的本質也變得很美麗了。請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師父說:「請讓我保持沉默,如果我說了什麼,那麼這個故事又會發生一次轉變。所以,保持沉默!」世情就是這樣奇妙,當一個美麗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麗時,她就開始變得醜陋!當一個聰明人炫耀自己的聰明時,他就開始變得愚蠢。我們可以繼續延伸——一個本來很有才華的人,當炫耀自己的才華時,才華就開始變得一文不值了!一切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彷彿其中有魔鬼在控制一般。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這樣的控制,這就是人心的複雜之處。你的態度可以創造一種美麗,也可以毀掉一種美麗。聰明是可以創造和修鍊的,而自作聰明也可以變得像糞土一樣廉價和令人生厭。《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利慾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意思就是說,名利和慾望未必都會傷害自己的本性,而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偏見才是殘害心靈的毒蟲;淫樂美色未必會妨礙人對真理的探求,自作聰明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礙。在現實中,許多人正是因為急於表現才智,才導致四處碰壁、舉止維艱。有家公司老闆,帶著三個得力部下去打高爾夫。前兩個部下先打,都表現得十分差勁,第一位把球打出了只有20米,第二位甚至把球打到了水塘里。老闆拿起桿問第三位部下:「你能把球打到80米對面的那座斜坡上嗎?」這位部下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能!」說罷啪地一桿,球飛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足足有100米遠,完成得十分出色。他得意洋洋地望著老闆,可是,看到的卻是老闆的一張苦瓜臉。第三位部下根本不理解老闆的弦外之音。這種場合,本來是讓老闆滿足自己虛榮心,展示領導權威的機會。他卻賣弄聰明,還以為能在老闆面前討個頭彩,留下好印象,為今後在公司的發展增加籌碼。不料正好撞到槍口上,倒霉也是活該!與其說這是聰明有才,倒不如說他蠢笨如牛。在這種場合,他越賣力表現,就越給自己在公司的前途帶來不利。在現實生活中,自作聰明的人到處都是,但成功的人卻沒有幾個。他們炫耀自己的才華和聰明,結果卻只落了個顆粒無收的下場,可以說腹內學富五車,但口袋裡卻空空如也。這是否是上天給予世人的一種警告?說到這裡,你還敢輕視這樣的處世法則嗎?完全不是聳人聽聞,這樣的處世法則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深諳其中密碼的人,往往能夠在不知不覺間獲得成功,而不明白其中真相的人,往往一敗塗地又不得要領,直到臨死的那一天,還處於懵懂狀態,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問題出在哪裡。千萬不要做這樣的無知者!從今天開始,讓自己真正低調起來,從內心裡謙遜起來,而不是假裝的樣子。要知道,假裝的低調沒用,因為它是一種更加炫耀的姿態。世界上沒有誰是傻瓜,沒有人是看不出來的。我們需要做到真正的不張揚,真正的謙卑和努力。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夠慢慢變成一個最明智的人,一個有能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但是,不張揚並非讓你不作為,內斂也不是讓你將自己鎖進大箱子,而是等待最佳時機,然後一鳴驚人。況且,如果沒有前期大智若愚的鋪墊,一鳴驚人的效果也不會達到,整天忙著表現自己的人,其實永遠也不會驚人。聰明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才會有爆發力,才能引起眾人足夠的關注,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平時聰明過度的人,他的心思全用在如何吸引大家的眼球上,輕浮衝動、沉不住氣,到了緊要關頭,反而拿不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東西,於是也就現了原形。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在工作中,這個道理都是適用的。「立名者,所以為貪」,到處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人,肚子里裝的其實全是草;到處賣弄小聰明,顯得自己智商很高的人,往往就是我們正在「尋找」的那個超級大笨蛋。碰到這些眉頭上刻著「我很聰明」的蠢材,要趕緊離他遠點!真正聰明的人都懂推功攬過這一招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完美的名聲和榮譽,不要一個人獨佔,應該跟人分享,才不會招來嫉恨,被人算計;不好的名聲和錯誤,不可全推給他人,自己也要承擔幾分,這樣才可以保全功名獲得美德!有個幽默故事,說一隻黑貓好不容易捉到一隻老鼠,把玩了一陣,卻把它給放了。黃狗見了,不解地問:「辛辛苦苦抓到的美味,你為何放了它?」黑貓回答說:「你當然不會明白,我是同上司一起被派到這裡抓老鼠的。現在,上司連一根老鼠毛都沒撈到,我怎麼能搶它的風頭呢?所以,我把它放掉,讓上司來抓它!」這隻黑貓就是一隻聰明的黑貓。它知道身為下屬,有時為上司做出一份恰當的「犧牲」,是一種值得的投資。它先把老鼠追得筋疲力盡,再把它放掉,讓上司輕而易舉地抓到它。上司得到了功勞,心裡肯定也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黑貓雖然沒有捉到老鼠,卻得到比一隻老鼠更大的實惠,那就是上司的信任和提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幹部在做彙報的時候,將功勞和業績都歸於上級的英明領導,把自己置於一個執行者的角色。他們抓住的恰恰就是上司對於虛榮的心理需求,把功勞推給上司,並不意味著你就沒有功勞了,大家對事實心知肚明。一個合格的上司,他也不會真的搶你的功勞。相反,他會對你的做人處事的風格非常讚賞。如此看來,「推功攬過」實在有百利而無一害。在這個世界上,凡是成功的牛人,大都懂得與別人分享美名。在他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懂得與人一起分享利益,所以朋友幫助了他。當他成功以後,又懂得推功攬過,認為都是大家的功勞,失誤自己承擔。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親人、朋友聚集在他身邊,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成功!某地產集團運營經理,與下屬群策群力,歷經半年,完成了一個項目。上級過來檢查工作,他夸夸其談,將功勞全扣在自己頭上,好像全靠他才完成了如此壯舉。上級大喜之餘,當然將他好一頓表揚,許諾給他各種獎勵。但下屬們卻不樂意了,對這種陰險的自私鬼非常失望,從此跟他離心離德,不管做什麼都不再配合他,還有許多人給上級寫檢舉信,揭發他的錯誤,暗地發誓,不打倒他決不罷休。為了貪圖一個美名而葬送未來的前程,又是何苦呢?看看瞬間就站在他敵對面的龐大的同事陣營,你就能明白——不懂得推功攬過這一潛規則,何其危險?《菜根譚》中說:「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安樂則相仇。」意思就是,應該有和別人共同承擔過失的雅量,不應當有和別人共同享受功勞念頭,共享功勞就會引起彼此的猜疑;應該有和別人共同渡過難關的胸襟,不可有和別人共同享受安樂的貪心,共享安樂就會造成互相仇恨。每個人都難免在工作上有失誤,這很正常。但就有這麼一類人,出了事就把責任往同事或下屬身上推,先把自己撇乾淨,生怕上司責怪到自己,嘴裡說著「全賴你全賴你!」好像全是對方的錯,自己成了不吃五穀雜糧的大聖人。這麼做的結果,只會讓自己失去信任,前途岌岌可危。老闆正與客人談話,市場部的負責人小李敲門進來,告訴老闆,一位重要客戶發來了一份電報。老闆談興正濃,只是點了點頭,不耐煩地說:「我知道了。」結果兩天以後,老闆把小李叫到辦公室,怒氣沖沖地質問他,為什麼不將客戶打來電報的事情向他彙報,以至於差點耽誤了一筆大生意。如果你是小李,你會怎麼說?下面是三種答案:A、這不是我的錯,我接到電報就告訴你了,當時你正與一位客戶談話,你還說知道了呢!B、我沒有責任,請不要怪我!C、對不起,我沒有及時地讓您知道,請原諒!很顯然,A和B講述的都是事實,小李絲毫沒有責任。但是真正聰明的人,一般都會選擇答案C,馬上將錯誤歸結到自己頭上。因為這正是老闆期望看到的,他並非不知道錯在自己,而是因為自己的身份是不允許出錯的,所以,必須找一個替罪羊。此時你非常配合地站出來,讓他發泄一番怒火,給他一個台階。雖然他嘴上責怪你,內心其實會感謝你!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會出現疏忽和漏洞,決策的失誤、指揮的不當,經常會有發生。作為下屬,你絕不要放大他的窟窿,甚至想牆倒眾人推,取而代之。而是最好主動出面,幫助上司適當遮掩差錯,往自己身上攬些責任!上司都喜歡可以為自己「補台」的下屬,如果你在關鍵時刻對他落井下石,或對他的「落難」不聞不問,冷漠置之,那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他很快就會「報復」你。當你跟朋友或愛人發生爭吵時,也可以這樣去解決問題。即使你沒有錯,如果也能主動地說一句「不好意思,可能是我搞錯了」,而不是一味地糾纏於「一定是你錯了」,是不是更有利於儘快地化解糾紛呢?有時候,兩個人吵來吵去,爭的不過是個面子,是一個彼此都能擺脫尷尬的台階而已。當同事有些工作做得不到位,領導正要訓斥他,你過去幫他解圍:「對不起,剛才我請他幫我做了一份圖表,所以耽誤了他的時間,導致他的工作沒有及時完成。」你看,這個理由既能助他擺脫尷尬,又不會把你陷進去。領導不會再深究什麼,同事也會對你充滿感激,這可是一筆無形的投資!但「分享」與「擔責」,還不同於普通的哥們義氣,而是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與他人共同分享美名,共同承擔過錯。無論是公司的管理者,還是生活中的我們,都需要體悟和運用這方面的智慧。第一,攬過要適度。小過小錯可以由你來承擔,挨幾句批評,甚至罰一些獎金的損失,都無關緊要。但絕非什麼過錯都可以攬,比如你上司貪污腐敗,你若還站出來代人受過,豈不是自尋死路?所以,攬過的時候,要眼明心亮。第二,推功要巧妙。別輕視你上司的智商,不要赤裸裸地把功勞強加到上司身上,造成張冠李戴的尷尬場面。那樣只會弄巧成拙,招致上司的怨恨。而且,當你把功勞讓給上司的同時,萬不可到處宣揚。否則,會讓人誤以為你別有目的。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自私自利的底限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世人只因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有各種嗜好和煩惱。古人說:「假如不知道有自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事物的可貴呢?」又說:「既然能明白連身體都不是自己能永遠佔有和控制的,世間還有什麼煩惱能侵害我呢?」這些話真是一語中的,切中要害。當自身利益和別人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選擇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就是人類自私本能的充分體現。世人喜歡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為自己的自私自利開脫,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呢?在佛家用語中,為是修為的意思。其義就是,人不修為自己,天理難容!而很多人卻解釋成:人不為自己牟私利,那麼天地就會誅殺他。這個意思明顯不通,要知道,老天爺在中國人眼中可是公平的化身,怎會如此糊塗?中國古人的處世哲學,強調無我無欲,反對突出自我與自私。以現代文明的視角來看,古人宣揚的滅私慾存大義,不允許人有絲毫的自私心,當然有不可取的一面。因為自私是人類的天性之一,沒有自私自利就沒有熱火朝天的幹勁,每個人都會喪失積極性。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任憑自我意識泛濫,將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主要標準,這樣必然被人不恥,在生活中難有朋友,工作中難尋合作者。退一步來說,即使我們承認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但也要掌握一個度的問題。中國人做什麼事都講個「度」,一旦突破這個度,就會物極必反。如果你在現實中過於自私,就必遭眾人的一致排斥和反對,這樣的話,不僅私利追不到,反而連自己已有的利益也要原樣吐出來!自私自利的底限是不應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和損失之上,而是以人之常倫的做法去實施,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覺得,就算是出於個人的私利目的,那麼至少也要以「互惠互利」為前提才可以,只有這樣才能受到世人的支持和推崇。所以,現代人自私自利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事,但一定要注意掌控底限,坦坦蕩蕩地去努力奮鬥,光明正大地打拚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具體的處世中,我們務必堅守以下兩點:1、自私的底限是不要傷害到他人如果我們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之上,就會被人唾棄和鄙視。某公司的一位經理,為了討好總經理,也不徵求大家的意見,就自作主張地宣布國慶假期取消,讓部門的所有員工都留在公司加班。這種行為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他人的正當權益,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所以切記,自私的底限必須是維護自我的正當利益,不可傷害他人。2、自私的容忍度是不要影響團隊合作「一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三個人都不想吃虧的自私心理,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一個和尚時,他只能自己挑水,所以有水喝;兩個和尚可以一起抬水,誰都不能偷懶,也能喝上水;三個和尚時,都盤算著讓另兩位到山下受累,自己留在廟裡休息,結果就是三個人都不想動屁股。這種自私不但自己撈不到好處,還大大地影響了團隊的利益。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雙贏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為人處世懂得謙讓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為退讓往往是更好的進步的基礎;待人接物能夠寬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為便利別人是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在美國農村,住著一個老頭,他決定讓兒子成為不平凡的人。於是,他找到美國當時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洛克菲勒說:「對不起,我沒有時間考慮這件事情。」老頭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後,老頭又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總裁先生說:「不可能,這裡這麼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銀行總裁爽快地答應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生意就是這樣談成的,因為給對方提供了利益,所以到最後自己也收穫大利。人際交往的實質是什麼?就是利益交換,這和人要吃飯雞要啄米一樣簡單。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我們一定要拋開「個人利益就是所有」的陳舊觀念,當然你可以「利己」,但利己卻不一定非得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很多的合作模式,最後都能得到雙贏的結果。中國人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人忌諱將利益和朋友聯繫起來,以為如果承認了利益是友誼的前提,就會被貼上「勢利」的標籤。其實人生中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謀取共同利益的過程中結交的,利益越一致,關係越深厚。儘管人與人之間有各種矛盾,但利益的凝聚力會使雙方去磨合、修復,自動尋求平衡。對每個人來說,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先利人再利己,最終做到既利人又利己,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只有懂得捨棄小的利益,讓人一步,惠及他人,才能迎來別人對你的回報。當我們對別人讓利的時候,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實惠!庄吉集團的創始人之一鄭元忠是改革開放初期溫州有名的「電器大王」,後來,他選擇了服裝業,成立了一家服裝公司,但卻一直沒有做出大成績。一次偶然的機會,鄭元忠認識了同樣搞服裝的陳敏,兩人一談,相見恨晚。於是,兩人在商量後成立了溫州庄吉服裝有限公司。不久,吳邦東也加入其中。三人在公司各司其職,各有所長,被業界稱為「黃金三角」。當時,對於誰當董事長的問題,三人都看得很開。按股份,鄭元忠是理所當然的董事長。但是,鄭元忠卻選擇讓陳敏來當董事長。正如他日後所說:「服裝該由懂服裝的人來做,陳敏是當時溫州服裝界數得著的少帥,又是服裝商會副會長,三個人中肯定他最行,而且也年輕。」三人從一開始組合就達成一致:庄吉的權利在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裁負責制。公司絕對不安排任何人的家族成員。有一次,陳敏的侄子大學畢業後,想到庄吉來工作,被陳敏拒絕了。如今的庄吉,股權清晰,事事由董事會集體決策,已經創造了許多第一:全國第一家利用品牌做質押貸款的民營企業;溫州市第一家民辦服裝文化研究所等等。庄吉還與中國美院、杭州絲綢學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合作,成功地把庄吉定位於高層次的服飾品牌。有人說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型的社會,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可以表現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也表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互利和雙贏應該是經營者始終要牢記的最高準則和追求目標。尤其是創業的時候更需要藉助別人的力量,這就需要合作。尋找一個好的搭檔,才能夠迸發出無限的能量,才能各得其所。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全能冠軍」,任何人都得憑靠身邊的朋友和關係才能做成事情,比如一件複雜的工作憑藉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此時就必須有一種團結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在生意場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一個普通人只有放進團隊中才能彰顯力量,做出不一般的成績,所以要想讓自己更好的發展,就要有跟人合作共贏的決心。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大批人在幫忙。那些電影明星,都有製作群;而那些歌星,也都有幫他們作詞、作曲的人,以及幫他們推廣的唱片公司,這些人的成功不僅僅憑藉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團隊的力量,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個「合謀的時代」。成功者都深諳這個道理——成功是靠組織、靠團體,而不是靠個人。他們一旦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會是自己單槍匹馬地去解決,而是找他們的夥伴一起來商量,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如此,大家都得到了實際的利益,而成功也變得更加容易。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沒有知己,但是一定要有很多互利的朋友。你們不一定在生活中很談得來,但是在?意上你們一定要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你想贏得朋友,那就必須在你們之間有種互利關係,這是穩固你們關係的一個根本。有了互利的朋友,你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華人首富李嘉誠說:「如果利潤10%是合理的,本來你可以拿到11%,但還是拿9%為上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後續的生意源源而來。」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互利的經營觀念。互利的目的是尋求更多的機會、財富以及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這正是人際交往與生意場上的最高境界。做人要真誠,處世要變通做人無點真懇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段圓活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做人沒有一點真誠,就成了一個老滑頭,無論做什麼事都讓人感到虛假。為人處世如果不懂靈活變通,也會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木頭人,無論做任何事都會處處碰壁。我有個當公務員的朋友,跟我講過一件小事——他們單位有個同事,模樣忠厚老實,長得特別有「欺騙性」,不管誰看到他,都覺得這個小夥子很實在,一臉善相。所以,他剛進政府做文職工作的時候,跟同事相處得很好,聊得也投機。大家一高興,幾個同事湊了點錢,就給他舉行了一次歡迎宴。在酒宴上,年輕人豪爽地連干數杯,在感謝眾人美意的同時,許下承諾:「第一個月的薪水發下來之後,我一定請諸位去省城最好的飯店大吃一頓。」眾人也都豎起大拇指,說他前途一定光明。兩個月很快過去,薪水都發了兩次,同事們數次對他進行暗示,這位年輕人充而不聞,當初答應的還請一事,早就拋到腦後了。在他看來,原來的承諾不過是隨口應酬的客套話而已,不足掛齒。但是在別人眼中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初來乍到就一點不真誠,竟敢玩虛的、說話不算數!同事們黑了臉,認定這小子是個大滑頭,就開始整他,讓他負責最煩心的工作。做人不真誠,總是華而不實,朋友就會疏遠你。時間久了你會被帖戴上騙子的標籤,後果嚴重。事實就是這樣,真誠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最重要的一項品質。但是,如果一個人固執呆板,處世不懂得變通,同樣會到處撞牆。因為開車需要拐彎,為人處世同樣需要轉動方向盤。有位推銷員跟某老闆約好了,坐了五個小時的車去向他推銷公司的產品。到了目的地,老闆的秘書把他攔住了,說老闆有事出去了,今天沒辦法見面。這名推銷員眼珠一轉,抬起一腳就把門踹開了,老闆果然就坐在裡面,見他踹門,站起來吼道:「你怎麼這樣?」推銷員也生氣瞪著眼,說:「我坐了五個小時來給你談生意,幫你掙錢,你卻這麼拒絕我,難道平時你就用這種態度對待自己的客戶嗎?」老闆哈哈大笑,立刻變得友好起來,說:「不錯,跟我對脾氣。」兩個人坐下促膝長談,很快就談妥了合同。全世界沒有一本銷售教材會讓人伸腳把客戶的門踹開,他不但這麼做了,還成功地搞定了一宗大生意。因為他知道,銷售的雖然是商品,但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他在來之前,仔細查看了這名老闆的資料,發現他是一個江湖氣很足的人,講義氣,不按規矩出牌。所以,當秘書拒絕他入內時,他馬上就明白,這可能是老闆有意試探他。於是他調整策略,破門而入,果然大對老闆胃口。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一個人不懂變通,那就是一個獃子。我們都知道刻舟求劍的故事,這就是一個學富五車的人不懂變通的活例子。船已經走了,那個所刻下的印記自然也變化了,靠這樣的死腦筋又怎麼能夠找到自己的寶劍?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不懂變通就會變得迂腐不堪,如同沒有生命的雕像和傀儡,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會不得要領,做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傻事來!雖然處世需要變通,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丟掉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成了隨風而動的牆頭草。或許剛開始給人一種聰明伶俐的好印象,但決不會長久。太滑頭了讓人討厭,太死板了也沒人喜歡。針對不同的人與事,善用變通之法。比如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富有幽默感、擅長調動氣氛的人,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嚴肅得像一個領導,字字講究、枯燥無味,大家都會對你敬而遠之。做人就像種田,最後收成才是評定的標準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歌姬、舞女如果在晚年嫁人做良家婦女,那麼曾經的風塵生涯對後來的正常生活不會有什麼妨礙;一生堅守貞潔的少婦,若在晚年耐不住寂寞而放縱自我,那前半生的清苦也都白費了。所以俗語說:「觀察一個人的節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後半生。」這真是至理名言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本來很牛的成功人士,在壯年時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美名遠揚,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的。但是,好不容易熬到快要回家養老的時候,他撐不住了,幹了一樁罪大惡極的壞事,因為這件事落了個名聲掃地,甚至被砍了腦袋。這樣的人其實是最愚蠢的,本來眼看著都活到人生的最後了,為什麼偏在這節骨眼上憋不住,拉泡屎搞臭自己的一生?一個人的名聲怎麼樣,往往不看他的從前,而是看他現在和今後要做什麼樣的人。晚節不保的例子,最著名的當屬大漢奸汪精衛。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孫中山鬧革命,為推翻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還曾冒死刺殺攝政王。那時的他,可謂知名人物,有著很好的名譽,受天下人的推崇與敬佩。豈料到了後半生,他卻不顧民族大義,甘為日本人的走狗,落一個遺臭萬年的漢奸罵名。一個人混到這步田地,再輝煌的過去又有什麼價值呢?完全化為糞土,變得一文不值!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需謹記這一忠告,尤其是那些在官場混的人,更需要處處小心、時時注意。哪怕你榮耀了一輩子,如果最後犯個大錯,可能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哪怕一個以前做盡錯事的人,但如果他痛下決心洗心革面,仍然是浪子回頭金不換,能夠獲得大家的原諒。如果他再做一些善事,就能夠獲得眾人口中的美名。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是讓人尊敬的老領導,眼看就要退休了,卻被查出貪污受賄,接受國法的審判。中石化集團原總經理陳同海因受賄1.9億餘元,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陳同海犯事並突然辭去中石化領導職務是在2007年,當時已59歲,距離功成身退的60歲大限不過幾個月時間。晚節不保,是每個人最懊惱的事情,因為明明離功成身退只有一步之遙,卻在最後關頭一失足成千古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類似的話:「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意思就是說,對於在事業上遭受失敗、事事不順心的人,應當體諒他當初的本意是為了奮發上進;對於事業成功感到萬事圓滿的人,要看他在以後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節。這就告訴我們不要為一時失敗而懊惱,更不要為一時的得意而忘形,因為還未蓋棺定論,遠不是喝慶功酒的時候。有一些人,以前毫不起眼,我們都覺得他沒什麼能力,也就是個普通人,最後卻突然像吃了激素一樣勇猛無比,連連發力。接二連三完成艱巨的任務,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當具體到某項工作,道理亦如此,只有最後的結果可以證明一切。不管前期有多少失誤,別人不理解、競爭對手的冷嘲熱諷,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堅持努力,做出好的結果,一切的非議都將煙消雲散!由此可見,做人做事就像種田一樣,最後的收成才是評定的標準,那個時候勝負才見分曉!


推薦閱讀:

如何變得通曉人情世故,圓滑世故呢?
「精闢」讀完《紅樓夢》,才明白什麼叫人情世故?
怎樣才能變的成熟,但不世故(我討厭太世故的人,所以不想做一個世故的人)?
人情世故,要懂得看透而不說透
如何擁有不後悔的人生?

TAG: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