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薩特的存在主義
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 列印 發布: 2011-2-07 12:45 作者: 網路轉載 來源: 中國現象學網 查看: 235次
一般認為,在對待傳統哲學的問題上,歐陸哲學不同於英美分析哲學,後者把傳統哲學問題一概視作無意義的"形而上學"問題,而把它完全排除出哲學之外。但"反形而上學"是整個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共同口號,存在主義同樣有反形而上學的特徵。它與分析哲學的不同在於,它並不把傳統的哲學問題一概排斥,而是在新視野、新方法中重新處理這些問題。存在主義所理解的"形而上學"是指那種抽象思辯的"理論"態度和方法,以及由此導致的使"形而上"的、終極性的、根本性的哲理思想與整個現象世界相脫離,與生活、人生相脫離,成了孤懸的、現成化的"形而上者"。存在主義把傳統哲學的一些根本問題,比如存在問題放到人的生活和人生當中,實現"存在"與生活的充分打通和交融,在原發的生活之中體驗存在,在原本的、本真的人生之中實現存在的意義。這就遠離了傳統的思辯的"形而上學",而明顯有著現象學的特徵,存在主義往往也被視為廣義的現象學運動的一部分。
存在主義首先產生於德國,而後傳入法國,並逐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十九世紀的尼采、克爾凱郭爾的非理性主義哲學對於存在主義的產生有重要的影響。二十世紀初的德國出現了一股思潮,它重視生活意義的追尋,嚮往那種原初原發的、本真態的生活。海德格爾的成長期正是生活在這樣一種氛圍之中,這對於他的哲學風格特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的巨大破壞使人們普遍有一種傳統信仰的破滅感,使人們普遍感受到痛苦、焦慮、迷茫,甚至造成對於人生意義的懷疑,同時又產生了對於探求人生意義問題的興趣。存在主義的流行正適應了這樣一個時代的要求。
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國戰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05年6月21日出生於巴黎。薩特兩歲時喪父,與其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生活到十歲。薩特自幼聰穎,酷愛讀書。十歲時母親改嫁,薩特與其繼父關係並不好。薩特的獨特經歷與其思想和性格的叛逆特徵有密切的關係,使他很早就有"上帝不存在"和沒有父權統治的思想體驗,以及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對抗性的體驗。另外,薩特年幼時還懷疑自己是個私生子。沒有父權統治意味著自由,然而與此同時(再加上私生子的體驗)又意味著沒有依託、沒有保障、沒有可靠的依賴,不能融身於現行的、公認的"社會標準",這使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餘的、偶然的。自由總是與無依託性、偶然性相伴隨,這是薩特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徵。
薩特於1929年畢業於被稱為 "哲學家搖籃"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1933至1934年間到柏林的法蘭西學院研究現象學,學習期間寫了兩篇論文:《自我的超越》和《胡塞爾現象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意向性》。1938年出版小說《噁心》。二次大戰爆發以後,他於1938年應徵入伍,1940年被俘,在集中營渡過了十個月後獲釋。1943年發表了他的最重要的哲學代表作《存在與虛無》。1945年創辦了著名的《現代》雜誌。1946年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文。戰後他思想左轉,信奉馬克思主義。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與共產黨分道揚鑣,但仍堅持左派立場。1960年發表《辯證理性批判》。此外,還寫了大量劇本和小說。1964年他拒領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不接受官方的任何榮譽","不願意被改造成體制中人"。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中,他支持學生運動,甚至親自上街叫賣報紙。薩特與他的同學、著名的女哲學家西蒙·波伏娃是終生伴侶,但始終沒有正式結婚。薩特逝世時,巴黎五萬群眾參加了他的葬禮。
一 薩特對於現象學的理解薩特的主要哲學著作是《存在與虛無》。海德格爾哲學的核心是對於前反思的生存狀態的現象學分析,他認為胡塞爾從"純粹意識"出發是不能揭示生活的意義的,生活的根本狀態並不是反思性的意識。而薩特則又回到了胡塞爾式的意識分析,這似乎頗不同於海德格爾的"生存分析"。但是薩特與胡塞爾有兩點不同:第一,他不同意胡塞爾把"存在"懸而不論的態度,而認為人的實際存在、人的現實存在與生存是絕對不能被"懸置"、被還原掉的。第二,他去掉了胡塞爾的"先驗自我",而把自我看作是在生存之中被構成的,這也是"存在先於本質"這句名言的一層含義。實際上薩特講的意識恰恰是指"前反思"的意識,他也很關注胡塞爾意向性學說中的非對象化的維度,並加以轉化與深化。他還從《存在與時間》中吸收了大量的東西。因此薩特的意識分析也有近于海德格爾的此在現象學的一面,是對人的生存處境如何構造意義的一種揭示。1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的一開始就談到他對於現象學的理解。"近代思想把存在物還原為一系列顯露存在物的顯象,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某些使哲學家們陷入困境的二元論,並且用現象的一元論來取代它們。"2例如,"力"就是各種效應(加速度、偏差數等等)的總體,而並沒有什麼藏在這些效應"背後"的形而上學的"本體"。現象是什麼,就絕對是什麼,並不表明它背後有一個"真實"的、絕對的存在。潛能與活動的二元論也消失了,活動就是一切,在活動背後,既沒有潛能,也沒有"潛在的持久性質"。我們說普魯斯特是天才,或者說他是"有天才"的,這隻能表現在普魯斯特的一系列活動和作品之中。並不存在在這些表現"背後"的天才"本質",一種不變的概念本質。一個人不能說我雖然沒有天才的活動和天才的作品,但是我有天才的"本質",只是這種本質沒有表現出來而已;--這種借口是不成立的。我們可以看到,這的確是現象學,但它與胡塞爾的本質現象學已經有所不同。
對於意識的分析,薩特引用了胡塞爾的一句名言:"一切意識都是對某物的意識"。3但他的解釋與胡塞爾不同,不認為意識的內容就是由意向性所構成的"意向對象"。 "一張桌子,即使是作為表象,也不在意識中。桌子在空間中,在窗戶旁邊,如此等等。事實上桌子的存在對意識來說是不透明的中心。......因此,哲學的第一步應該把事物從意識中逐出。......我的現實意識中所有的意向,都是指向外面,指向桌子的;我的所有判斷或實踐活動,我此刻的所有情感,都超越自身,指向桌子,並被它所吸引。"4這就是說,意識本身是沒有內容的。意識只能在投向、投入體驗之中存在。意識在知覺它的對象時,是超越了自身而完全投入或融入這個體驗的,它與這個體驗或這個被體驗的對象是無法從存在論上分離的。這就是薩特的前反思的意識觀,這是理解薩特思想的一個關鍵點。只有把意識的根本狀態看作前反思和非反思的,才能通往生存狀態和人生形態的哲學分析;而反思意識只能通向近代式的認識論哲學。然而與此同時,這又意味著世界與人生的牢固的根基破裂了。在外在與內在之中都不存在理性的、邏輯的連貫性的支撐。在生活之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說,一切都是偶然的、沒有必然性的理由支持的。
薩特用一些常見的例子來說明意識的前反思性。比如我在數盒子里的香煙,這時我只是專註地完全投入於這個活動,這裡並沒有"反思"。只有當人問我:"你在那裡做什麼?"我這時候才有"反思",我才明確意識到我剛才的數數這個活動,我回答:"我在數"。因此反思一點也不比非反思的意識更優越,恰恰相反,前反思性的意識是在先的,是更為原本的,並且使得反思性的意識成為可能。連笛卡爾的我思也要以前反思的我思為條件。5在前反思意識中已經潛藏著反思意識的可能,它使我們可以在必要時以反思的方式意識到那剛剛過去的前反思意識。前反思意識本身就是一個原本的、完整的意識,反思意識不過是它的一種變樣。
二 虛無意識本身沒有自己的實體性內容,"意識是對某物的意識,這意味著超越性是意識的構成結構;也就是說,意識生來就被一個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撐著。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本體論證明。"6 正因為意識本身空無內容,它才可以是一種"使......生成"的構成性的虛無。而它所涉及的是對於意識不透明的"自在存在"。 對於還未被意識的虛無化所浸染的"自在存在",我們只能說這麼三句話:"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7這是一種鐵板一塊的、"實心"的、密不透風、密不見光的固定存在。薩特只在"導言"里對這種自在存在作了簡短論述,《存在與虛無》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對於"虛無(化)"意識的分析,薩特稱之為"自為的存在",它與自在存在正好相反: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就是說,意識永遠都可以使它所已經"是"的或被認定為"是"的變成"不是",永遠可以使它現在不是的或被認定為不是的變成是。意識永不固定,也永遠不能抓住某種固定的東西而讓自己可靠地信賴於它、依託於它。正因為意識是這種"虛無",它有這種無化的能力,意識才能給世界帶來虛無,使鐵板一塊的世界有了裂縫,有了"存在的洞孔"。8因此薩特說"人是使虛無來到世界上的存在"。9
比如說,如果沒有人的意識的參與,我們甚至不能說地震和風暴造成了"毀滅"。"地震和風暴並不造成毀滅,或至少不直接地毀滅:它們只是改變存在物團的分布。存在在風暴後並沒有比風暴前有所減少。"10隻是相對於我們的意識而言,我們才說某些東西從前是有的,是存在的,現在"不存在"了,成為"虛無"了。反之亦然。這樣世界才是鐵板一塊的,而有了"虛無","把世界理解為世界,這是一種虛無化。"11
又如,我到咖啡館找皮埃爾。這座咖啡館本身,以及它的顧客、桌子、椅子、杯子,說話聲、茶盤碰撞聲、紛亂的腳步聲等等,構成了一個"存在的充實"。似乎我們只能遇到"充實"。但是我在找皮埃爾,所有的東西都在我的眼光下相繼消逝,尤其是一些人的面孔,它們在一瞬間吸引了我:"是不是皮埃爾?"但它們"不是"皮埃爾的臉,於是又立即消逝了。"如果我終於發現了皮埃爾,我的直觀就會被一個固定的成分充滿,我會一下子執著於他的臉,整個咖啡館將在他周圍組成不引人注意的在場物。"12但是皮埃爾卻"不"在這裡,整個咖啡館在我附帶的注意之中逐漸地引退,"進行著它的虛無化"。而皮埃爾的"虛無"也糾纏著這個咖啡館。這樣一個生活當中常見的例子說明,我們的感知方式決不是如經驗主義那樣,只是對於外部"印象"的機械複製,而是有著"使......虛無化"(和"使......呈現")的活的、發生性的虛無化功能的。如果到處都只有存在,那麼"否定"就永遠不會從存在中產生出來。我們能夠說"不",就是因為非存在永遠在我們之中和在我們之外出現,"虛無糾纏著存在"。13
TAG: 存在主義
41/41234>
推薦閱讀:
※腦癱、重度殘疾兒童有沒有必要在這個世界上存在?
※生命的存在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土夫子 旱魃 都是真的存在的
※理想伴侶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