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的愛

有人說佛沒有愛,我想他是指的俗世的情愛。其實佛在出家之前也曾有過心愛的女人——耶輸陀羅,但是佛戰勝了情愛的困擾,毅然離家出走,選擇了出家修行,並且徹悟了人生的真諦。記得曾經看過一部鍾麗緹飾演的電影《色戒》,講述一個喇嘛愛上了女人,為了心上人而還俗娶妻生子,但是結局還是沒有獲得期待的幸福,因為世間有太多的慾望和誘惑,而我們作為俗人能有幾個擁有佛陀般的智慧?所以佛教說人生充滿了痛苦,只有看清這些,才能不迷戀這夢一般的生命。還有一種說法,佛沒有經歷過愛情的考驗,就不能成佛。好像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就是這樣獲得了覺悟,但是倉央嘉措不是佛陀,對於他所作的情歌世人尚褒貶不一,所以也不能作為普遍的定論。不過我們知道因為愛情而頓悟的人少之又少,因為愛情容易使人沉淪,唯因其銷魂、纏綿愈加使人不能自拔。因此佛家對於眾生的情慾看得非常可怕,好像洪水猛獸一樣不可碰觸。而因此犯戒還俗的人還大有人在,這倒不必一一列舉。因為人首先具有一種自然的動物屬性,老祖宗說過:「食色性也」,可見古人早就知道飲食男女,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有人想要超越自己,戰勝情愛,那麼他一定具有佛陀一般的智慧和定力。佛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佛也是人,他不像西方的上帝,佛是戰勝了自我才獲得了成就!我們知道世間情愛都是為了自我的滿足,因為情愛都是自私的,是男女兩人專屬的情感,如果一方變心,因愛生恨,往往導致另一方痛苦絕望。而愛情的自私已經達到了一種最高的境界,我愛你就愛,我一旦不愛你,就不愛。都是因為一個「我」,因為人類是嬗變的感情動物,所以由愛別離導致人生無盡哀痛,自然也催發了無數催人淚下的文學作品,也不知毀滅了多少美麗的生命;鑄就了多少哀怨的靈魂。都是因為一個「愛」字!真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我們既然看清了愛情這極度自私的一面,也就可以想像愛情的美好充其量也美麗不到哪去!如果有一方為了愛人的幸福而甘願放棄,譬如金岳霖和林徽因,我們在讚歎他的同時也一定為他暗自神傷這一生只有一次的花樣年華。可見愛情雖給人以幸福和快樂,但往往痛苦和悲傷更加使人迴腸盪氣。所以因為愛情看破世情的人不在少數,但那只是一種心灰意冷的絕望,不是戰勝自我的大智大慧! 那麼佛法到底有沒有愛?到底排不排斥愛?我們說佛法有愛,不僅有愛,還是一份人間的大愛!這份大愛沒有疆界,無止無盡,因為眾生一體,所以這份愛充滿了深深的慈悲和關懷。因為愛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他人,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慾望的滿足,而是為了他人的幸福而默默付出。所以愛超越了單相思,超越了世間情慾的範疇。這份愛就是地藏菩薩的精神:「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把自己的享受和幸福放在最後,先考慮的是他人的幸福。其實這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情懷,中國文化里就包含這種民胞物與的奉獻精神。它和佛家的慈悲是相通的。佛陀正是了悟到這種慈悲濟世的普世精神,才走向了覺悟!誰說佛陀沒有愛,那個愛不是小我的、自私的愛,而是大我的、慈悲的愛!只有佛陀的愛才是永恆,而我們俗世的愛情只不過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短暫戀曲,雖然銷魂,卻足以傷身。由此了解,眾生其實是一體的幸福,一體的安樂,沒有眾生的幸福也就沒有我的幸福可言!佛法的愛無遠弗屆,延伸到時空的每一處;佛陀的愛沒有止境,他照出了自我的渺小。我們都是漂泊的浮萍,只有依賴佛法的指引才能找到彼岸;我們都是迷路的小孩,只有依靠佛陀的關懷才能擁有光明。

在心中有一份愛 那是佛陀的關懷 他指引著我的心 讓我更堅定去面對每一天 在心中有一種愛 來自佛陀的關懷 讓我們把這份愛用心來灌溉 一起去散播開 讓每個人都分享這份愛 讓每顆心都能夠平靜 用這份愛感動每顆心 將這世界變得更有情

在心中有一份愛 那是佛陀的關懷 他指引著我的心 讓我更堅定去面對每一天 在心中有一種愛 來自佛陀的關懷 讓我們把這份愛用心來灌溉 一起去散播開 讓每個人都分享這份愛 讓每顆心都能夠平靜 用這份愛感動每顆心 將這世界變得更有情 讓每個人都分享這份愛 讓每顆心都能夠安寧 用這份愛撫平每顆心 將這世界變得更和平


推薦閱讀:

佛陀三轉法輪的主要內涵
中國哪裡有比較好的農禪院?
五、佛陀教育之入門——地藏經
佛陀成道日法寶節的臘八粥
吃三凈肉,屬不屬於殺生?《楞嚴經》

TAG: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