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架子
很多人又談到架子規範的問題,每個人打的多少都有自己的東西。所以什麼才是規範,就是立身中正 ,才有後面的一些說法,包括---虛靈頂勁,尾閭中正,才能百匯與會陰垂直,才能做到中正安舒。『中』是中心,圓的的中心。圓的中心不會偏移;在人身體,中是丹田,是脊椎和尾閭成一線。安 是安靜 只有內心安靜,坐卧行走,人的動作,呼吸才能順暢,所以說 中正 是大原則 但凡看看太極拳就知道要中正。從外形上說 中正 本身就意味著 頭、肩、跨 膝的具體要求,能達到內外三合。關鍵是要練的人體會到身,要不然,你說了他也搞忘了,下次還按照自己的方式練流了。談何規範。架子無人能及,又能怎樣?你的技擊無人能及,才是正道。架子就是汪洋里的一條船,到岸了,你還被著船走路嗎?所以不要迷信架子,功還是要練。不然就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很多我們看不上的架子,但人家偏偏功夫就那麼好。南湖小架,你看的上嗎?但你敢去跟人家搭搭手嗎?還有有的人一輩子都沒練過架子,但推手還是一流的,因為他天天練功。架子是先人根據自己的喜好發明的,適合他自己練的功。套路也就是架子,不能代表一切。就像武術套路運動員和散打運動員,能打嗎?散打運動員沒練過架子,甚至打得不倫不類。你敢說他沒功夫嗎?
架子就是訓練我們對「動」的把握。太極拳講陰陽互根,因此要弄明白「動」,就要從「靜」裡面去找。反過來說,要弄明白「靜」,又得從「動」裡面去找。所以煉樁功與盤拳走架是互為促進的,體悟到動靜合一,就會感覺煉的東西是一樣的。雖然一樣,卻又有區別。樁功好比煉一個字,走架好比煉一幅字,雖然都是鍊字,後者顯然比前者要求更高。前輩們又說:文人練字,武人練勁。架子就是運動著練勁,也就是運勁。可想而知,當一個人連單個字也寫不好時,又如何寫好整幅字呢?同理,當一個人連勁都沒有體認、沒有摸到時,他又如何去運勁呢?如此打架子,根本就是無勁可運,其動作無論做得多麼優美、多麼高難度,皆與拳道毫無關係。
反觀當今之世,教拳的教架子,學拳的學架子,殊不知架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勁道的體認以及學習運勁。欲體認勁道,須修習定式樁,樁功得力後,須進行樁法慢練,亦即是單式練習,單式練習不講究姿式好醜,不講究招式繁簡,也不講究標準動作,唯求周身一家,動靜一如。除此之外,同時進行推手練習亦是上策,但不可按固定程序化去推手,四正手也是有一定功夫之後才適宜去學的,故應採用散推,尤須有高師帶領,不可與一般人瞎推。摸到勁才能談得上體認,由靜中體認進而動中體認。法有多途,本可不用架子,但單式多了,連起來自然就成了架子,故架子是被動產生的,用不用它操之在我。可惜的是,訓練定式樁功,以及樁法慢練,對一般人來說很是枯燥乏味,這一關不認真面對,就匆匆越級去練架子了,練到驢年馬月也沒東西。
但你想教學員就必須要架子,架子,推手,樁功的目的都是一個,為了早日出功夫。架子是高級練法,是每個人的追求。他是載道的載體,什麼是拳,拳比架子的範圍大,以拳入道,總不能以架子入道。用太極的理論練拳,就是規範,人的體型體質不一樣,不可能練得跟老師一模一樣,有明師的指導不一定能練出功夫,而沒有明師的指導想練出一點功夫是不可能的。
能找到明師是萬幸的,找不到也不管緊。天道酬勤,努力去尋找,總會找到。世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你只能練你適合的拳,而不是你想的拳。練功夫不僅是因為它的招式,而是因為它的內涵,它的精神和心法。尤其出於爭名奪利、爭強好勝,更是誤入歧途。而在塵世中,也有許多大道修鍊的高人是不會顯擺的。「師訪徒,徒訪師」。一個好老師想找一個好學生,一個好學生想找一個好老師,都是很難、很難的。老師和學生都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期協調一致。 太極拳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做學問的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天長日久,堅持不懈去升華、提高。我們要時常警惕,把這麼國粹傳承下去。
太極拳的拳架不同,理法都是相通的。不要老認為自己的架子最好,好的已經成為先人的傳說。沒事亂侃,笑笑而已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架(三)
※永年教蓮堂太極拳譜(楊班侯)
※練太極拳時膝蓋彎曲勿超過腳尖
※(3)十六式太極拳
※太極拳母勁之我見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