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白皮書震動香港 反對派對號入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這是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的第一次。香港媒體稱,白皮書發表之際,正值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話題熱議,而兩周後的6月22日,「佔中」運動將發起「全港對政改的投票」。香港特首梁振英則表示,白皮書經過1年時間的策劃和撰寫,並非針對香港未來幾周將要發生的公投和遊行。
這份2.3萬字的白皮書涵蓋了有關「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方方面面,其中「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防範和遏制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的部分尤其引起關注。近兩年來,「拉布」、「政改爭吵」、「佔中」等新聞不斷纏繞香港,許多人都在問,曾以「繁榮」、「開放」、「民主」形象示人的香港到底怎麼了?香港的路在何方?現在,人們開始在這份白皮書中尋找答案。
白皮書在香港激起千層浪
「北京一國兩制白皮書,激起港島千層浪。」香港《南華早報》10日如此描述白皮書發表後的香港。當天的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網站上,從11時17分刊登「國務院突然發表香港白皮書」一文開始,近兩小時間推出了23篇報道。
《南華早報》強調,這是香港回歸17年以來,北京首次發布針對「一國兩制」的白皮書,詳細闡述有關制度安排,強調北京對香港享有「全面管治權」。報道說,白皮書指出,在特區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的同時,「一國兩制」在港的實踐也遇到了新情況新問題。白皮書稱,香港社會還有一些人,沒有完全適應這一重大歷史轉折,特別是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有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目前香港出現的一些在經濟社會和政制發展問題上的不正確觀點,都與此有關。白皮書建議,面對內外經濟環境的深刻調整和變化,香港需要不斷提升競爭力。香港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化解。
10日下午,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梁振英在記者會上說,白皮書對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進一步認識「一國兩制」有積極作用。他說,白皮書不但對香港發放,而且通過7種文字向國際社會發放。梁振英表示,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與香港的高度自治沒有矛盾。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網站報道說,白皮書共2.3萬字,但最令人關注的是最後3000字,在這個以「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為題的部分,從法理上對「一國兩制」進行了更詳盡的闡釋,並且把重點從《基本法》時期的「兩制」轉移到「一國」。報道說,參與白皮書起草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10日受訪時表示,白皮書最明顯的就是提出「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針對目前香港出現的「在經濟社會和政制發展問題上的不正確觀點」,白皮書強調了「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他說,這意味著中央對香港的主權不僅落實在國防、外交上,更多的是落實對香港的管治權。
BBC稱,香港「佔領中環」的一名組織者稱,白皮書針對的是「6·22公投」和「7·1」遊行。該組織者稱,過去一段時間,北京退休高官、商界重量級人士都分別對「佔中」行動「發炮」,這次發表白皮書也是一系列行動之一。親近反對派的香港網路媒體「852郵報」稱,白皮書有「一箭三雕」之效。第一、由國務院發表白皮書,形成權威性的白紙黑字,再非個別領導人的意見,代表性極高,同時又免卻人大釋法的「震撼」;第二、「外部勢力」不斷發表干預香港的言論,以白皮書斗白皮書,正好作「政治對沖」;第三、「6·22公投」在即,形勢緊迫,國務院一錘定音,明確指出香港沒有剩餘權力,特首必須愛國愛港是有法律依據的,好讓更多香港人「知道怎麼做」或「死心」。
《星島日報》10日稱,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認為,白皮書只是就香港回歸以來如何落實「一國兩制」作總結及回顧,同時重申黨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權力,並非要向港人施壓。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說,白皮書內容豐富,能令各方更了解國家方針。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譚耀宗認為,中央對香港的立場並沒有改變。他同意香港擁有的自治權是中央授予的觀點,認為中央重申「一國兩制」的安排和含義具現實意義,因中央見到香港有人公然否定《基本法》。
被認為親政府的香港網路媒體「巴士的報」10日撰文說,中央政府希望利用白皮書來作為治港理念的系統論述,與佔領中環運動打對台,但並不是為了打「6·22」公投而作。至於白皮書的內容,除了反佔中,也對外國勢力干預香港,以及本土主義,顯示中央政府不怕和不同勢力過招。香港電台10日援引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的話說,國新辦發表這一白皮書的意義非比尋常,中央意識到香港的「一國兩制」發展到達轉折點,到底會朝著中央的方針、抑或走向與中央對抗,甚至成為顛覆基地,威脅國家安全。他估計,中央對港政策不會再採取容忍及姑息的態度。
「外部勢力」與「極少數人」
「中國白皮書: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內政。」關於香港「一國兩制」的白皮書發表後,BBC對這部分內容尤其敏感。報道稱,白皮書強調,要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網站10日援引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的話說,中央擔心外國勢力搶奪香港管治權,希望排除外國勢力,但過去的字眼沒有這次來的這麼直接,反映出北京憂慮香港現狀。10日下午,香港特首梁振英就此回應記者提問時說,「關鍵是防範」,因為香港有特殊歷史背景,在國際政治中比較複雜,每個人都應有這個防範及警惕。
「852郵報」稱,所謂的「外部勢力」,自然主要指美國,但這段話需要留意之處卻在「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這15個字上面。對於「極少數人」,北京不但會防範於未然,更會遏制於已然。換言之,北京已經將「極少數人」的活動「定性」為已經策動,而必須「遏制」。由此可見,「佔領中環」的3名發起人處境極危險。
香港《文匯報》8日的一篇文章聚焦「台獨」。文章說,香港激進反對派「佔領中環」曾多次赴台會「台獨」分子「求援」,並邀請他們來港,向對方「求教」,而「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都曾承諾支持「佔中」。文章稱,「佔中」和「台獨」勢力合流勢將為香港帶來嚴重毒害。
香港《南華早報》2日曾刊文報道稱,英國駐香港總領館發言人公開稱,「總領事經常見議員和其他相關方,討論廣泛的問題,包括政改」。報道說,英國外交官這是對中國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宋哲的回應,此前宋哲發表一份聲明要求英國不要干預香港的政改。報道援引香港理工大學時事觀察家鍾劍華的話說,英國的回應出乎意料的「直接」,「通常,總領事會繼續不動聲色地做他們一直在做的。」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在中國的地位很特殊,是中國通向世界的門戶。西方一些外來勢力盯著香港是必然的,他們在香港推動西方式民主,而香港發生的一切會給內地一些地方帶來示範效應,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不過,他認為,中國的凝聚力足夠大,香港肯定會在中國軌道上運轉。
香港怎麼了?
「國務院每年都會發表多份白皮書,就各個範疇闡述權威立場、方針和政策,涉及議題都被視為是當時中央最為重視、認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香港「now新聞台」10日報道,國務院發表的白皮書,涉及的議題可分為國情、外交、國防、人權和地方問題五個種類。今年香港正進行政改諮詢,愈來愈多出現所謂本土派聲音,國務院在這時候發表關於「一國兩制」的白皮書,可見中央對問題有多重視。
霍爾特曼教授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香港正在發生變化,一些民主派變得日益極端,北京現在看來要用法律等手段扼阻這種趨勢。他尤其對香港的「佔中」表示擔憂。
對抗了亞洲金融危機,戰勝了非典疫情,經濟增長年均5%,保持世界金融中心一極的位置,在奧地利《新聞報》看來,1997年回歸之後,香港成績斐然。報道同時稱,在政治上一些香港人感到沮喪,貧富差距和腐敗也是問題,最重要的是,香港人擔心自己在中國的地位變得渺小。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5月12日題為「為什麼香港不高興」的文章說,香港主流擔心被上海和深圳取代,香港想確保特殊性。
但事實上,香港只是一個中等(雖然重要的)中國城市。文章還說,一些中產階級香港人認為,快樂的關鍵是「選舉權」和更大的「獨立於」北京。但這種希望可能既不現實,也是錯位的。香港「已經實現了像一個運行良好的民主國家那樣的多數好處」,而且,「即便得到更多民主和主權,香港人現在抱怨的——高房價、排長隊等——也不會消失」。
本周六,香港將上演一場特殊的演習:各銀行要確保中環一旦癱瘓,銀行業運作不致受損。香港《成報》10日報道說,最近街頭政治運動「佔中」的目的就是要癱瘓中環,以爭取他們心目中的政改方案,而一些激進示威者最近不斷發起各類「變種版佔中」,上周五就發生了「佔領立法會大堂」。在這種背景下,香港的金融界、醫學界、警方及中環商戶嚴陣以待,紛紛研究應急機制。香港《成報》評論稱,近段時間香港政壇熱門話題不外乎「佔領中環」和終將告一段落的立法會「拉布」。文章稱,這兩項看似獨立的反社會行動,當中其實有一共同點,就是發起人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可以凌駕一切,「犧牲香港滿足一己政治目的」。報道稱,這不是彰顯民主,而是對民主的侮辱。
(責任編輯:UN654) 原標題:「一國兩制」白皮書震動香港 反對派對號入座推薦閱讀:
※周恩來鐵腕反對建政府樓堂館所
※港媒:中央堅決反對「暴力亂港」
※反對派要的不是民主 而是選票
※「港獨」與反對派串聯 鼓吹引入外國勢力為選舉鋪路
※反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