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能中和者必長壽

——中醫養生中的儒家思想
□ 劉朝聖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

  傳統文化對中醫學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其中,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當以道家和儒家最為重要。道家崇尚自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和「仁」,兩者均對中醫養生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醫養生首重養神

  以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體系為底蘊的中醫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中醫養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飲食、生活、氣功、導引、方葯、功法等,但歸納起來不外三方面,即養神、養形、養精。其中精神養生(養神)在養生中佔有重要地位。

  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平。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先哲們已經認識到精神調攝在養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攝養方法,如孔子提出了「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強調道德修養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

  以中和之德養生

  「中和」一詞首出《周禮·大司樂》,後經孔子注入中庸之道普遍和諧觀的豐富內涵,而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

  怡情養性修德是養生長壽的根本,孔子早於《內經》幾百年就提出「仁者壽」的觀點,即養生要從養德開始,要修身發揚人的善性,清除心理障礙,取得心理平衡。《呻吟語·卷三養生》曰:「仁者壽,生理完也」。《申鑒·俗嫌》指出:「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咎徵不至,而體嘉集之,壽之術也。」仁者壽的觀點得到了充分的詮釋。

  儒家注重以中和之德養生。程頤說「中和可常行之道」,即不存偏見,不走極端,無過無不及,於時則得中。「據於德」是養生之本,「致中和」則是攝生之要,衣食居行不過其節,立身行事合乎中道,方可益智延壽。「從其性,適其宜,而致中和,即為達道」(朱應皆《吳醫匯講》)。

  養神包含養神志和養情志

  精神養生包括神志養生和情志養生兩個方面的內容。情志養生法,主要是指通過對外界客觀環境或事物引起的情緒反映的自我調節,將心情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健康長壽的方法。

  神志養生法,是指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調節,排除貪念,保持心態平和,從而健康長壽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少私寡慾。是指對自己的「私心」和「貪慾」要進行自我剋制並清除。為人要質樸,不要私心太重,慾望太多。只有私慾少和沒有「貪慾」的人才能處世豁達,性格開朗,這樣就會有助於心神的清靜內守,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平時恬淡虛無,與世無爭,自然會精神內守,陰陽平和,氣血旺盛,邪無所容,百病不生。

  知足常樂。是指對自己所處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要有充分的滿足感。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無憂」和「知足」即是自我內心世界的自我體驗和感覺,是情感世界自我調節的結果。「知足常樂」就是要這種滿足感通過自我的內心世界的調節使之達到最高值。魚兒不必羨慕鳥兒能夠在空中飛翔,鳥兒也不必羨慕魚兒能夠在水中遨遊,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東西。

  心胸豁達。是指性格開朗,心胸坦蕩,氣量大。一項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長壽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質而在精神。長壽老人能夠長壽的原因與其心胸豁達,性格開朗,知足常樂,衣食隨緣,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精神狀態有關。

  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為樂的好事,從中體驗到幸福感和滿足感。所謂多行善事,古人稱「積德行善」,現在稱「助人為樂」,都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能力貢獻出愛心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獻千百萬元以救災或助學,小者可為迷路人指點道路,無論大小愛心是一樣的。行善事者從助人行善中體驗出自身價值的快樂,會有益於心身健康。

  從以上精神養生的要點看來,最終體現的是儒家「和」的思想。歷代養生家把順應自然、有動有靜、勞逸結合、陰陽平衡、形神共養所形成的最佳境界稱之為「和」。養生貴「和」,能中和者必久壽。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提出:「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在身心和調的前提下,精神養生特別注重道德與健康的聯繫,認為道德是否高尚,是決定健康與疾病的重要因素。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人,可以延年益壽;反之,那些好利忘義,荒淫無度,妒賢嫉能之徒則更易患病、天壽。此即「仁者壽」。

推薦閱讀:

10種長壽的「超級食品」
「洗腸」長壽?洗出人命!
(53)黃柏霖警官:長壽山兩位大德的故事
研究顯示身材略胖的人最長壽(圖)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