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7(轉摘自西北大學)

中國古代史7(轉摘自西北大學)

第十八章 明朝(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滅亡元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永樂時,明成祖遷都北京。1449年發生"土木之變"後,明朝逐漸由盛轉衰。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推翻。

第一節 明前期的政治和經濟

  一、明初皇權的高度膨脹 中央機構的變化 明初,中央設中書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廢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明太祖廢丞相後,挑選文臣擔任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及東閣等殿閣大學士,協助他批閱奏章。明成祖以後,閣臣權力漸重,形成了內閣制度,事實上擔負了宰相的職權。 明朝中央機構的變化還有: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專職彈劾百司;設立六科給事中,負責稽查各部。還設立錦衣衛,進一步加強對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組織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廢行省,在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財政;另設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揮使司管軍隊。布政司之下則為府、縣。 軍制 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節制諸軍。後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都督府僅管兵籍和軍政,不直接統軍。兵部掌握軍官的選授權,而軍隊最高指揮權則由皇帝掌握。 在軍隊編製方面,則實行衛所制度。府縣各衛歸各省都指揮使司管轄,各都司又歸統於五軍都督府。京都的衛軍則為四十八衛軍(後增到七十二衛)、三千營和神機營,合稱"京軍三大營"。 刑法 明政府編定《大明律》,加強了維護君主集權的內容。但《大明律》對保護社會生產,穩定社會秩序,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明太祖又親自編撰了《大誥》三篇,彙集大量嚴懲官民貪污索賄、逃稅抗租等案例。 明代還實行廷杖制度,以震懾官員,維護皇權。 科舉與學校 明朝科舉考試,三年一科。分鄉試、會試和廷試三級。答題必須以朱熹註解的四書五經為依據,文章格式則定為八股文。 明代學校包括中央國子監、府縣學和民間社學。學習內容主要有四書、五經及《大誥》、《大明律》等。 文字獄 明朝建國後,還大行文字獄,以血腥手段摧殘知識分子,維護專制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打擊豪強、貪官的措施 明太祖多次下令將地主豪富從本鄉遷徙到外地,使他們失去原有的社會基礎和政治實力。 明太祖非常重視吏治,嚴禁官吏蠹政害民。他對貪官的懲治尤重,甚至剝皮梟首示眾。 殺戮功臣 為了防止功臣對皇權造成威脅,朱元璋採取了無情殺戮的手段。一時獄案迭起,其中最大的獄案是"胡藍之獄"。 "靖難之役" 明太祖時,實行分封制,企圖"慎固邊防,翼衛王室"。但卻造成藩王勢力膨脹的後果。建文帝即位後,採取了削藩的措施。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經過史稱"靖難之役"的戰爭,朱棣奪取帝位,是為明成祖。明成祖繼續實行削藩的政策,剷除了威脅中央的藩王勢力,加強了君主集權。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加強對邊防和北方廣大地區的控制。 二、明初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明初恢復生產的措施 朱元璋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了積極鼓勵、保護生產的政策。明初,政府多次下令釋放奴隸,禁止庶民之家存養奴婢。明政府還頒布法令,提高佃戶的地位。 明政府除了鼓勵墾荒之外,還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明代的屯田主要有民屯和軍屯兩種。以後,又出現了商屯。 明初,封建政府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多次組織農民大規模興修水利。明太祖還採取了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等措施,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明初雖保留匠戶制度,但工匠比元朝有較多的自由。明代工匠基本上分成住坐和輪班兩種,輪班和住坐匠在服役之外,都可以"自由趁作"。 明前期的賦役制度 明朝建國後,編造了魚鱗圖冊(因圖冊上所繪土地方位若魚鱗,故名魚鱗圖冊)。魚鱗圖冊上載明田畝位置、土地等級及戶主姓名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明太祖還採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辦法,在南方地區創立了糧長制。即挑選地主充當糧長,負責徵收本地稅糧。 明初,以110戶為一里,其中丁糧多者10人為里長,余百戶分為10甲,設甲首一人。明政府同時編造了《黃冊》。即經過里、縣、府和布政使司幾級組織,對本轄區民戶情況層層登記造冊,最後上報戶部的戶口總冊封面用黃紙,故稱黃冊。它是政府徵收賦役的依據。 明初,農民所負擔的徭役有三類,即均工夫役、里甲正役和雜役。均工夫役是明中央政府向各地攤派的徭役;以里甲為單位所服的徭役,為里甲正役;雜役則指地方各級衙門的差役。 明初經濟的恢復、發展 明初,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無論是耕地數量,還是糧食、經濟作物的產量,都明顯提高。其中棉花的種植比宋元時更加普遍,已成為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明初,手工業以棉紡織業、制瓷業、礦冶業和造船業等的發展最為突出。紡紗織布已成為農村的重要家庭副業。 與此同時,制瓷業也進入鼎盛時期。如當時的江西景德鎮,瓷器生產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在制瓷工藝方面取得許多新的成就。其中尤以宣德時的青花瓷、祭紅最著名。 明前期,官營礦冶發展遲緩,而民營礦冶卻穩步發展,反映了社會的進步。 明初的造船業曾居世界前列,製造了如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各種巨大、先進的海船。 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明前期的商業和城市經濟很快繁榮起來。當時的南京,人煙稠密,店鋪、住宅連廓櫛比。其餘如蘇州、杭州、成都等等城市也相當繁榮。明政府在京師和各地設立宣課司、稅課司及稅課局等機構,徵收商稅;並於濟寧、淮安(今屬江蘇)、揚州等運河七個口岸,按船收稅。 明初,鑄"洪武通寶錢",又發行"大明寶鈔"。但大明寶鈔很快貶值。

第二節 明中後期的政治與與張居正改革

  一、明中葉社會矛盾的加劇 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 明朝自宣德以後,吏治漸趨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激烈的鬥爭。明英宗即位初,太后委政內閣,出現了明朝內閣的"票擬"制度。從此,為爭奪大學士,特別是首輔之職,官僚之間展開激烈的爭鬥。 明武宗死後,明世宗在尊生父興獻王為帝的問題上,與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官員發生衝突。即所"大禮議"之爭。結果,楊廷和罷官,大批官吏受到懲罰。以後,張璁、夏言和嚴嵩等先後為首輔,鬥爭更加激烈。嚴嵩當政時期,政治極為黑暗。隆慶以後,徐階、高拱和張居正互相鬥爭,先後入為首輔。 明成祖時,開始對宦官委以出使、監軍等大權,又由太監掌管東廠特務機構。明英宗以後,宦官逐漸控制了朝權。其中司禮監宦官掌奏章機要,代皇帝用紅筆批寫奏章,稱"批紅"。史稱:"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於是,先後出現了明英宗時的王振、明憲宗時的汪直以及明武宗時的劉瑾等諸多弄權太監,其中又以劉瑾氣焰最為薰天。正德時,特務組織廠、衛合勢,人民深受其害。宦官在專權的同時,還大肆貪污受賄,搜括民財。 土地兼并的劇烈 明代中期以後,土地日益集中。明代皇帝帶頭兼并地產,藩王、外戚、宦官以及官僚都憑藉權勢瘋狂兼并田地。在此形勢下,縉紳、地主也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兼并大量土地。於是,出現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嚴重後果。 在土地兼并劇烈發展的情況之下,不僅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而且衛所屯田也逐漸破壞。從而影響到明朝的財政收入,並削弱了國防力量。 賦役和地租的加重 明代進入中葉後,農民的賦稅負擔日益加重。正統初,明政府將江南諸省田賦改徵銀,稱"金花銀"。以後,折銀率改變,農民賦稅負擔增加了三倍。為了應付與北方俺答汗和東南倭寇戰爭的需要,明朝對田賦多次實行加派。 明代中期,江南官田賦稅過重的現象極為突出。農民佃種地主的土地,受到的剝削更為繁重。地租常占收成的一半以上。除了高額地租之外,地主還對農民進行額外榨取。 伴隨著土地兼并,官僚、地主又把賦稅轉嫁給窮苦農民,造成嚴重的賦役不均後果。 財政危機 明武宗以後,由於大地主隱匿賦稅,明政府財政收入逐漸減少。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卻與日俱增。明世宗時,已出現財政虧空。明穆宗即位後,更形成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二、明中葉的農民起義 明代中期,隨著大土地所有制高度發展,階級矛盾日趨激化,各地農民遂奮起反抗地主階級的統治。其中在正統時,爆發了閩、浙、贛三省的葉宗留、鄧茂七起義;天順、成化時,在荊襄山區又爆發了劉通、李原領導的大規模流民起義;正德年間,在河北又出現了楊虎、劉六等領導的起義。此起彼伏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對明朝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三、張居正的改革 萬曆初年,在統治危機日益加重之時,出現了張居正的改革。在政治上,張居正對腐朽的吏治進行了整頓,"用人唯才",同時,裁減了許多冗官。 在邊防上,張居正加強了與蒙古的政治聯繫,開展中原與蒙古族之間的貿易往來。他還調戚繼光、李成梁等鎮守北疆,增修長城沿線防禦工事。 在經濟上,張居正實行了賦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即所謂"一條鞭法"。其一,賦役合併,並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其二,農民出錢代役;其三,除政府需要徵收的米麥以外,其餘田賦一律征銀;其四,賦役徵收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  一條鞭法的實行,簡化了賦役徵收的手續,改變了賦與役分開徵收的辦法,並出現"攤丁入畝"的趨勢。它是中國賦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一條鞭法還鬆弛了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張居正改革以後,明朝的政治、財政形勢都有所好轉。但是,這場改革因觸動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此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張居正死後,改革措施逐漸遭到破壞,明朝的統治遂日趨衰落。

第三節 明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一、商品經濟的發展 農業的發展 明中葉以後,農業生產除了在耕作技術上有所進步外,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有顯著的增加,如棉花、茶葉、甘蔗、花生、番薯、玉蜀黍、煙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都相當普遍。 手工業水平的提高 明中葉以後,手工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景德鎮的民窯生產有很大的發展;冶、鑄鐵業形成了佛山(今屬廣東)、陽城(今屬山西)、尤溪(今屬福建)等中心;絲紡織業出現了構造複雜、先進的織機,可以織造各色花紋;棉紡織業技術進步,產量大為提高。其餘如印刷、造船等業,也都有較大發展。 明中葉,手工業工場內分工更加細密,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改進了產品質量。 商品經濟的活躍 到明代中葉,由於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田賦、力役的折銀,促使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於是,農業、手工業產品大量湧進市場,甚至遠銷海外。 明中葉後,出現了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原料和手工業品生產的地域分工趨勢。如江南湖州(今屬浙江)普遍種桑養蠶,山東、河南廣泛種植棉花;蘇州、杭州等地成為絲織業生產中心,松江(今屬上海)地區則是著名的棉紡業中心。這就促進了各地區間的商品交換。 明中葉以後,商業資本十分活躍。全國各地有許多商人和商業資本集團。最著名的有徽商、晉商、江右商、閩商、粵商、吳越商及關陝商等。 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明中期以後城市經濟日益繁榮。當時的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都市;廣州、泉州、漳州(今屬福建)、福州、寧波(今屬浙江)等地是對外貿易港口;武昌(今屬湖北)、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天津(今天津)、臨清及淮安既是交通要津,又是貿易中心。當時還產生了五大手工業區域: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的絲織業,蕪湖(今屬安徽)的漿染業,鉛山(今江西鉛山南)的造紙業和景德鎮的制瓷業。在南方地區,市鎮迅猛發展,特別是長江三角洲,除集中了蘇、杭、湖、嘉、松等最繁榮的城市外,又湧現出大批新興的工商業市鎮,如蘇州的盛澤鎮、嘉興(今屬江蘇)的濮院鎮和松江的楓涇鎮等。 明中葉以後白銀的廣泛使用,也是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例證。 二、明代的資本主義萌芽 農民人身依附關係的鬆弛 到明代中期,除某些地區存在落後的佃仆制外,大部分佃戶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都有所鬆弛,可以自由遷徙。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永佃制」,即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 明代中葉,江南農業生產中也出現了大量的僱工。其中的短工,通常計日受值,與凡人一樣自由。 班匠制度的改變 在工匠反抗官府奴役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刺激下,明朝逐漸改變了對工匠的剝削方式。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政府宣布輪班匠不願服役者,可出銀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下令班匠一律以銀代役,每名每年納銀四錢五分,稱"匠班銀"。於是,班匠對封建政府的人身隸屬關係大為削弱。 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明中葉一些手工業部門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其中又以江南紡織業最為明顯。 隆慶、萬曆年間,蘇州紡織業中出現了"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的現象。作坊主與僱工之間形成"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僱傭關係。當時,在松江暑襪業中還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暑襪店商人向分散的家庭勞動者提供原料,生產者最後將成品交給商人,計件取酬。於是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勞動者成了暑襪店的廠外工人。但是,明代中葉以後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尚處於萌芽階段,它不僅弱小,而且僅僅發生在少數地區和少數行業中,並帶有明顯的落後性。 三、萬曆時工商業者反礦稅監的鬥爭 萬曆時,明神宗派遣大批太監充當稅使、礦監,四齣瘋狂搜刮。一時"天下蕭然,生靈塗炭", 許多城鎮的作坊和商家破產、倒閉,工商業發展受到嚴重的摧殘。終於激起了許多城鎮手工業工人和工商業者的暴動。其中蘇州織工葛賢倡導的反對稅監孫隆的鬥爭,又最為突出。

第四節 明朝的邊疆管理和民族關係

  一、蒙古地區 「土木之變」 正統十三年(1448年),瓦剌部首領也先以「通貢」賜賞減少等為借口,分兵四路內犯。次年七月,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倉猝親征。不久,明軍慘敗於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發生後,兵部尚書于謙等愛國官員支持景帝即位,加強北京防衛力量,打敗了瓦剌軍的圍攻。以後,瓦剌與明廷議和,放回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通過"南宮復辟"重新複位,于謙等慘遭殺害。 明朝後期中央與蒙古的關係 明朝成化、弘治期間,達延汗一度統一全蒙古。達延汗死後,蒙古又陷於分裂。其中以土默特部領主俺答汗最為強大,多次對明朝發動進攻。 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俺答死後,明朝封其妻三娘子為忠順夫人。三娘子繼續執行與明廷友好的政策,加強了蒙古地方政權與明中央的關係。 為了防備蒙古地方統治者的襲擾,明政府在長城沿線上先後設置遼東(在今遼寧遼陽)、宣府(在今河北宣化)、大同(在今山西大同)、延綏(在今陝西榆林)、寧夏(在今寧夏銀川)、甘肅(在今甘肅張掖)、薊州(在今河北遷西)、太原(在今山西偏關)、固原(今寧夏固原)九個要鎮,稱為"九邊"。同時,又沿各鎮修繕長城,加強了防衛能力。 二、畏兀族地區 明朝建國後,天山南北畏兀族聚居的地區分裂成許多割據政權,其中最大的是于闐和別失八里,其次是哈密、吐魯番。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朝進兵哈密城,哈密從此歸順明中央。明朝還冊封哈密統治者為忠順王。明朝先後設立了哈密衛、蒙古赤斤衛、安定衛以及沙州衛等等,以畏兀、蒙古貴族擔任長官,保持與中央的朝貢關係。16世紀,吐魯番勢力強大,控制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封建割據勢力。但畏兀族各部與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繫。15世紀後期以後,畏兀族逐漸改信伊斯蘭教。 三、烏斯藏地區 明朝初年,明太祖對烏斯藏(今西藏)攝帝師喃加巴藏卜予以封賞。又封地方政權首領章陽沙加監藏為灌頂國師。不久,章陽沙加監藏遺使入貢,恢復了西藏與明中央政治上的從屬關係。明政府還冊封西藏其他地區政權的領袖為闡教王、輔教王、護教王和贊善王等,他們與明中央都保持著朝貢關係。此外,明朝還在西藏建立指揮使司、宣慰司、元帥府、萬戶府及千戶所等機構,任命當地上層為長官進行管理。明中央還與西藏進行茶馬互市,修通了從雅州到烏斯藏的驛道,加強了西藏與內地之間的聯繫。 14世紀末,宗喀巴在西藏創立新教派--格魯派。明成祖時,宗喀巴命弟子赴京朝見。按照其教規,宗喀巴死後由他的兩大弟子世世轉生。這兩大弟子後被追認為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萬曆時,達賴三世上書中央請准認他在西藏所取得的地位,得到了明政府的批准。 四、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明代,中央政府在雲南、貴州設立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之下,比較進步的地區廢除了土司,改派流官管理;在落後地區則保留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命當地少數民族的上層人物為土官進行統治。 六、滿族 女真三部 明初,女真族分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大部。明朝先後設建州衛、左衛及右衛,授建州女真首領為指揮使。 明政府為加強對東北的統治,又建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其管轄範圍包括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抵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的廣大地區。 女真的統一與建國 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活動。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努爾哈赤還創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規定:300人為一牛錄;5牛錄為一甲喇;5甲喇為一固山。各級首領分別稱牛錄、甲喇和固山額真。每固山一旗,為正、鑲黃、白、紅、藍共八色。它是兵民合一的組織,八旗兵丁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後金的發展與對明的戰爭 努爾哈赤建國後,開始與明朝發生激烈的戰爭。1619年二月,爆發薩爾滸之戰。結果,努爾哈赤以少勝多,打敗明軍。從此,後金髮起了更大的攻勢。 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兵圍攻寧遠(今遼寧興城),被明將袁崇煥用炮火擊成重傷。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此後,後金大軍不斷入關。 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皇太極仿明朝建制,設置六部和內三院等機構。又在原滿洲八旗外添置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到17世紀30年代後期,皇太極統一東北各地,還征服了蒙古各部,為此後清軍入關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第五節 明代的對外交往

  一、鄭和七下西洋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受命先後七次下西洋,對亞非各國進行貿易和訪問。鄭和率領船隊,先後去過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馬爾地夫、波斯灣、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索馬利亞、肯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船隊的規模很大,人員眾多,使用了當時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船隊滿載中國的瓷器、茶葉、鐵器、農具及絲綢等各類商品,與各國交換如象牙、香料、寶石等珍寶。鄭和的遠航,對加強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 鄭和的七次遠航,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比義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 二、華僑對南洋經濟開發的貢獻 在明代,由於江浙閩廣等省土地兼并激烈,賦稅繁重,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得不遠涉重洋,到南洋地區謀生。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對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華僑的活動也促進了中國與南洋各地的貿易。 三、抗倭鬥爭 明朝初年,中日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繫有了發展。但是,明初以來,日本一些失意的封建諸侯為了掠奪財富,組織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經常到中國沿海從事掠奪和騷擾活動,給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壞。史稱"倭寇"。 嘉靖時期,明朝對日益猖獗的倭寇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擊。民族英雄戚繼光及俞大猷等將領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在掃除沿海倭寇的戰爭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五、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入侵 從16世紀開始,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等國殖民者先後來到東方,搶佔殖民地,與中國發生了聯繫和衝突。 明武宗正德時期,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在中國沿海進行騷擾。在明朝軍民的反擊下,葡萄牙殖民者企圖在中國沿海建立據點的活動遭到失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通過行賄明朝官吏的手段,佔領了澳門。 天啟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佔了台灣北部。以後,荷蘭殖民者曾一度侵佔了澎湖,但被福建軍民所驅逐。崇禎十五年(1642年),荷蘭打敗西班牙,佔據了台灣島。 在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擴張的同時,西方傳教士也相繼到明朝境內從事宗教活動。當時來華的著名耶穌會士有義大利人羅明堅和利瑪竇等。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他們曾進京朝見明神宗。此後,傳教士來華人數不斷增加。他們除傳播宗教外,還暗中從事於測繪地圖、調查中國物產等活動。與此同時,他們也介紹了一些西方有關歷算、水利、測量等方面的知識,增進了中國對西方科學技術的了解。

第六節 明末農民大起義

  一、明朝末年社會矛盾的激化 政治的黑暗、腐朽 明朝後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貪污腐化,朝廷黨爭不已。先後出現了"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事件。天啟時,東林黨人展開了與閹黨勢力的鬥爭,但遭到殘酷的打擊和迫害。一時宦官專權,朝政極端黑暗腐敗。 土地兼并的劇烈和賦役的加重 明代後期,地主階級拚命兼并土地,其中又以皇族、外戚及宦官最為瘋狂。如萬曆時,明神宗的皇莊佔地214萬餘畝。明熹宗賜給惠、瑞、桂三王湖廣、陝西莊田每人三萬頃。大宦官魏忠賢佔有土地一百萬畝以上。 大批農民喪失土地後,淪為佃戶和奴僕。他們除了受到地主殘酷的地租剝削外,還遭受各種額外的勒索,從而陷於極其悲慘的境地。 明代後期,賦役越來越重。如"遼餉",每畝加派銀至九厘,其數額相當於全國總賦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天啟時,又有關稅、鹽課及雜項等加派。地主將這些負擔轉嫁給小農,使廣大農民家破人亡。 黑暗的政治統治和殘酷的經濟剝削,使明末社會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於是各種災荒連年出現。甚至於產生"民相食"的現象。在此背景之下,明朝後期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 二、明末農民大起義 大起義的爆發 天啟七年(1627年),王二在澄縣(今屬陝西)率領饑民造反。隨之,陝西各地農民紛紛響應起義。其中較為突出的有陝北王嘉胤、高迎祥及張獻忠等起義軍。李自成投奔"闖王"高迎祥,號稱"闖將"。 崇禎八年(1635年),為了打破明軍的圍剿,十三家七十二營起義軍領袖聚會河南滎陽,採納了李自成"分兵定向"的戰略。會後,起義軍分兵五路,迎擊官兵。其中高迎祥、張獻忠起義軍向東連破城邑,直搗中都鳳陽,並毀皇陵,極大地震撼了明朝的統治。 起義的低潮 崇禎九年(1636年),高迎祥戰敗被殺,李自成繼續領導這支隊伍。1637年(崇禎十年),明朝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軍事圍剿計劃。1638年春,李自成遭到明軍伏擊,傷亡慘重。在農民軍受到挫折的情況下,張獻忠及其他一些起義軍接受了明朝的招安。 但此時,隨著"剿餉"、"練餉"等加派增多和災荒日益嚴重,階級矛盾更加尖銳。 起義的再度高漲 1639年五月,張獻忠於谷城(今屬湖北)再度起兵,羅汝才等也在房縣(今屬湖北)響應。經過艱苦的運動戰,張獻忠起義軍不僅拖垮了明軍,而且攻陷襄陽(治所在今湖北襄樊),粉碎了明朝的軍事圍剿。 崇禎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部進入河南,成千上萬的饑民參加了起義軍。李自成針對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受到農民的熱烈擁護。次年,李自成破洛陽,殺明福王。接著,李自成連破明軍,三圍開封城。從此,起義軍展開了戰略反攻。 三、農民政權的建立和明朝的覆滅 大順政權的建立和明朝的覆滅  1642年冬,李自成進軍湖廣。次年三月,李自成稱"新順王",以襄陽為襄京,建立了新順政權。不久,李自成起義軍再度北上。九月,李自成大敗明軍。十月,李自成佔領西安(今屬陝西)。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國號大順,建元永昌,改西安為長安,稱西京。又進一步完備農民政權的組織機構。 二月,李自成率部北上,沿途紀律嚴明,得到各地人民的支持。三月,大順軍攻佔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 李自成進京後,進一步加強了中央政權的建設。同時,大順軍在各地建立的府、州、縣各級政權也愈來愈多。起義軍還對貴族、官僚及大地主嚴加鎮壓。如設"比餉鎮撫司",以暴力手段迫使貴戚大臣、貪官污吏交出資財。在"均田"口號的推動下,一些地區的農民還奪取了地主的土地。 大西政權的建立 1643年五月,張獻忠攻佔武昌,殺明楚王。張獻忠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今屬湖北)為天授府,建立了大西農民政權。不久,張獻忠轉攻湖南,克長沙(今屬湖南),再進軍四川。1644年十一月,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 四、農民戰爭的失敗及其意義 1643年,皇太極死,福臨嗣位。多爾袞攝政,做好了入關的準備。但大順政權的領導者卻滿足於已有的成果,追求享受。同時,軍紀也逐漸鬆懈。就在此時,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投降了清朝。 1644年四月中,李自成率軍討伐吳三桂。但在清軍參戰的情況下,大順軍戰敗。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稱帝。次日,大順軍撤出北京。不久,清兵進入北京。 李自成率軍經山西撤到西安。次年初,清軍分兵兩路攻打陝西。李自成再撤退到湖北。四月,李自成被地主團練襲殺。清軍隨之向大西政權進攻。1646年十一月,張獻忠在西充(今屬四川)遭到清兵襲擊,張獻忠兵敗犧牲。 明末農民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的歷史意義。其一,起義軍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擊了地主階級,調整了生產關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其二,起義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均田"的口號,將農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問題上,表明農民戰爭進入了以反對封建土地所有製為鬥爭目標的更高階段;其三,起義軍提出"公平交易"的口號,反映了工商業者的利益,順應了商品貨幣經濟發展的要求。

第七節 明朝時期的文化

  一、哲學思想 玉守仁及其"心學" 在明前期,程朱理學在思想界占統治地位。明中期以後,王守仁的"心學"影響逐漸增大。 王守仁受到先秦思孟學派和佛教禪宗思想的影響,又繼承了南宋陸九淵的心學。其學術的核心命題是"心外無物"。他認為人心是萬物的本源,沒有人的意念活動,就沒有客觀事物。王守仁還認為"心外無理",所謂"心即理"。他要求人們自覺地以封建倫理道德規範自己的行為。 王守仁的主要哲學著作為《傳習錄》和《大學問》。 李贄及其進步思想 李贄是明代著名的進步思想家,著作有《焚書》、《續焚書》、《藏書》及《續藏書》等。 在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明代,李贄敢於打破對孔子的迷信,表現出離經叛道的批判精神。李贄還對封建禮教和等級制度提出了質疑,對工商業發展給予肯定。李贄反對封建束縛的主張,反映了要求平等和發展個性的朦朧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二、文學、藝術及大型典籍 小說成就 明代的小說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產生了大量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話本、擬話本。其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的"兩拍"及《金瓶梅》,最為著名。 詩文 明代前期,以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台閣體」詩派把持文壇。明中葉以後,先後崛起了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對台閣體發起了進攻。 明中期以後,文壇上又出現了以王慎中、歸有光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與復古派的主張相左,提倡文學的發展與變革。 戲曲 明代中葉以後,隨著城鎮經濟的活躍、繁榮,戲曲出現了迅猛發展,產生了康海的《中山狼》、王世貞的《鳴鳳記》和徐渭的《四聲猿》等有影響的作品。而最負盛名的則是湯顯祖的《牡丹亭》。 明代時期,在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以弋陽腔和崑腔為突出,而又以崑腔影響最大。 繪畫 明朝時期,繪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前期著名畫家有趙原、邊文進、王紱及戴進等。其中王紱以善畫墨竹出名。明代中葉以後,畫壇名家輩出。張偉、林良、呂紀等各具所長,而"吳門四大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充分吸取了前人諸派之長,取得了突出的藝術成就,被後世稱為"明四家"。嘉靖時的徐渭,自辟蹊徑,創潑墨花卉。明末的董其昌、陳洪綬等人,在繪畫上也有相當大的成就。 《永樂大典》 永樂年間,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縉,組織大批人員,編纂了《永樂大典》。它輯入了明以前圖書七八千種,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戲劇、平話、天文、地理、醫卜、農工技術以及道教、佛教等各方面的著作,全書共22937卷,約三億七千萬字,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三、科學技術 徐光啟和《農政全書》 徐光啟廣泛吸收當時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又總結中國傳統的科技發明,在天文、數學、生物學和農學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光啟的主要成就,則是《農政全書》。《農政全書》包容了與農業有關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術知識等等,不僅是17世紀以前中國農學的總結,而且還介紹了一些外來的農業知識。 宋應星及《天工開物》 宋應星是明代傑出的科學家,其名著《天工開物》是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成就的總結。《天工開物》對農作物的種植、加工,對各種手工業產品的製造技術,都有詳細的記述,圖文並茂。宋應星不僅總結了以往的發明創造,而且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改進。 李時珍及《本草綱目》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批判繼承以往"本草"的基礎上,總結吸取了勞動人民的寶貴經驗,經過自己的長期實踐,寫出了《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收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300多種。書中還附有處方11096個,插圖1000多幅。李時珍對每種藥物都作了詳細的說明,訂正了一些歷代相沿的錯誤。它是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經驗的總結,是中國醫藥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徐霞客遊記》 徐宏祖(號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以畢生精力有計劃地考察了大半個中國。在三十餘年實地考察的基礎上,他完成了包含豐富科學內容的《徐霞客遊記》。其中有關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記錄,是研究民族和歷史地理的珍貴資料。 建築 明代建築領域成就輝煌,其中的北京皇宮是當時建築的突出代表。這座皇宮由幾百座不同的建築物組成,布局合理,氣勢恢弘,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中的奉天殿(今太和殿)、華蓋殿(今中和殿)和謹身殿(今保和殿)是中心建築,極其巍峨壯觀。其土木建築技術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它是世界上保存至今規模最大的皇宮。 在明代,佛塔和陵墓改用磚石建築,出現了許多著名磚石建築。而明代的園林建築,也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如蘇州精巧秀麗的拙政園、留園等,就是突出的代表。

推薦閱讀:

大家怎麼看待王寶強馬蓉事件,對西北大學造成的影響?

TAG:中國 | 大學 | 古代 | 西北 | 中國古代史 | 西北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