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家的三綱四維五倫五常八德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的基本道德原則和規範。「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四維」一日禮,二日義,三日廉,四日恥;管子日:「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五倫」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八德」孝者,敬順長輩之心。 弟者,兄友弟恭之心。忠者,赤誠盡己之心。 信者,敬慕不欺之心。禮者,辭讓節制之心。 義者,公道端正之心。廉者,堅定高節之心。 恥者,慚愧懺悔之心 關於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思考  摘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浩瀚淵博,但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範表現出來,其基本思想是天下為公、為政以德、德教為先、修身為本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具有歷史悠久、良莠雜陳等特點。  關鍵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基本內容;基本思想;特點  中圖分類號:B82-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07)03-0 006-05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則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國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把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問題,其前提是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進行揚棄。中華民族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凝聚一個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紀新階段,理應充分發揮中國傳統道德積極進步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範;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範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範,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聖、義、忠、和的提法。  在我國,傳統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他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於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①無「仁 」更談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邏輯地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於徵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封建主階級的政權得到鞏固後,如何保持社會的安定,成了統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此時,孔子道德觀因具有統一人民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視。到漢武帝的時代,董仲舒根據孔子的道德教義,在提出「三綱」、「五常」的同時,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強硬手段,將儒家道德觀念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倫理。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範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道德比喻為一張網,那麼規範作為網的經緯線必然是豐富而具體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逐步積累與形成了一些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其內容的道德規範,比如:仁、恕、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中的規範非常之多,每一個規範都有其獨特內涵,另一方面規範更主要地又是對行為的規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聖、義、忠、和六個規範;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道德規範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政治倫理的規範;戰國時期,孟子上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德說,並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原則。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春秋繁露》,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舉賢良對策》說。宋元時期,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範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範: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傑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範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規範,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範,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範,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於親子關係的規範,關於夫妻關係的規範,關於長幼關係的規範;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範,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範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範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範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第一,天下為公。其實質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整體意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天下,既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也有以仁義為內容,以社會道德風氣為主要表現的天下。如顧炎武「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顯然,這兩個天下有不同的內涵和階級屬性。但它們或把統治階級的利益,升華為一種神聖的、必須普遍遵守天命的整體意識,或超越個體的、局部的利益,形成統一的、具有社會性利益的整體意識。  因此,出現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核心規範——公忠。什麼是公?「背私之謂公」《韓非子?五蠹》、「公者通也,公正無私之謂也」班固:《白虎通?爵》。即是說與私相背、相反,就是公。而「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忠經?天地神明章》,忠就是「盡己」,是對人、處事的一種態度。一個人為人處事能盡心儘力,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保留。「忠者,中心而盡乎己也」 《譚嗣同全集?治言》。這樣「忠」外延就很廣,「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教人以善謂之忠」《孟子?滕文公上》。以身報國,儘力幫助別人,並且 始終如一,都謂之「忠」。  「公忠」則兼有公與忠兩個字的含義。講的是對於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的忠誠。它強調的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以公滅私」、「至公無私」,強調的是為社會盡責、為天下盡忠的獻身精神。實際上包涵了愛「君」之國家和愛「大家」之國家這兩種內容和性質的愛國主義。其中雖然具有局限性,卻也形成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之類政治倫理觀念。  第二,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是孔子的觀點,他認為道德教化是為政的基礎,而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自覺則是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子繼承並深化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    如何才能實現「為政以德」呢?那就是執政者率先垂範。「政者,正也」,為政者應先正己。從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同時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特別重視執政者的道德示範力量對於保持政治廉明的重要意義,認為國家政權的決策者和各級官吏的品德好壞,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治亂。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政治道德,體現為官員從政須加強道德修養和以「仁義」為政紀的要求。這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其階級的局限性,但它畢竟是歷代統治階級或集團對於治理國家實踐經驗的理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清正廉潔、開明政治的出現。實事求是地說,「為政以德」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文明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德教為先。「德教為先」與「為政以德」是儒家政治倫理思想遞進的上下兩層。「德教為先」並不僅僅在說道德教育為先,同時還明示了道德在儒家的政治藍圖中的核心地位,即把道德視為治國安邦的最根本的手段,視為立國之本。  德教是否是可能的呢?孔子通過「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回答了這個問題。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這一思想,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原來並不大,即「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並進一步分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即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主要是因為有道德,道德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標誌,「德教」當然就是人成為人的基礎。反過來說,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所以,孟子回答別人「『人皆可以成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荀子雖然持性本惡的觀點,但其德教思想卻和孔孟殊途同歸,認為人性本惡,但後天教化卻可以成善,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塗之人可以為禹』,易謂也?……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  正因為如此,兩千多年來儒家學說教育並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無論是在地主階級上升和發展時期,還是在沒落時期,都有許多士大夫從儒家學說中汲取了營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並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德教為先的思想下,形成了中國十分注重道德的倫理文化,被譽為倫理之邦。  第四,修身為本。修身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在孔子那裡被稱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發揚光大之「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NB175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而 荀子講得更清楚,「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身後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從內容上講,修身就是要正其心,整飾自己的心情慾念,保持心地平和,凈化、純化自己的意念,不自負,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解剖自己,不掩飾自 己的「不善」,逐步達到至善的境界。  但為什麼要「修身為本」呢?關鍵之處就在於「本」。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克己」的目的在於「天下歸仁」。孟子說「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為本」與「德教為先」是相貫通的,它們是實現「為政以德」的兩翼。只不過「德教為先」的著力點在社會、在統治階級整體或集體;「修身為本」的著力點在於從天子到庶民的個體。  《大學》中有這樣一段家喻戶曉的文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誠意,誠意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可見「修身為本」的本就是「修」、「齊」、「治」、「平」。  修身為本的思想影響了封建社會兩千餘年,不僅知識分子多形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安貧樂道的氣節,而且一切志士仁人把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作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基礎和前提,畢其一生去追求、去踐行。這種重視修身的道德思想,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不僅在知識分子群體當中,而且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中間都表現出重視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品格。    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特點    第一,歷史悠久,良莠雜陳。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但主要形成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生活在這一時期,他在這新舊制度交替的大變革時代,形成了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置於其下的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雖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我們不能接受的內容,但總體上是積極開明的。孔子的道德學說經其弟子,特別是孟子的繼承發揚,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但儒家學說在孔孟在世時並不被統治階級所認可,僅僅以一種學術思想存在著。  經秦始皇統一中國,到了漢武帝的時代,統治者不能再把武裝力量作為維護自己統治的首選工具,而是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統一人民的思想,穩定社會秩序。在這時,孔孟的道德觀,作為文化遺產,受到了統治階級的推崇。漢代董仲舒應運而生,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綱」。所謂「三綱」,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這三種最重要的倫理道德關係。同時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治路線。這標誌著,孔孟的倫理道德文化上升為「御用」的政治倫理文化。  這一階段,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顯增強,它必須服從並服務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當然,此時中國地主階級處於上升時期,他們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社會的方向,作為政治倫理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也同樣具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先進性。不可否認的是,統治階級也根據自身的需要對之不斷地進行整理和改造,使之服務於小農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中國封建社會到宋代開始走下坡路,地主階級在上升和發展時期的勃勃生機逐漸窒息,它狹隘的階級私利日益膨脹,與此相應,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們適應這一時期的社會需要所提出的道德觀念也趨於僵化並走向極端。朱熹認為「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朱子語類》卷十二程頤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程頤《遺書》(卷二十四)。這種所謂「存天理,滅人慾」並導致「禁欲主義」和「苦行僧」的價值觀,使得先秦以來的道義論走向了禁欲主義。這種變了質的思想在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更顯其反動性。南宋孝宗時,驅逐外敵,收回中原成為時代的主要任務,而朱熹卻對孝宗講他「平生所學,唯此四字」的「正心誠意」。同樣地,明末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理學家劉宗周對崇禎皇帝講的依然是「陛下心安則天下安矣」。這時的道德文化已經是腐朽的、反動的文化,在歷史上起了束縛人民活動的嚴重的消極作用,應該受到嚴肅的批判。第二,緊密結合社會政治,服務於宗法等級制度。與社會政治緊密結合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另一基本特徵。這一基本特徵,反映了先哲們所具有的自覺為社會政治服務,為社會的安定和諧服務的務實精神,希望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實行合乎道德要求的「仁政」,反映了先哲們反對「以道學政術為二事」《張載集?文集佚存?答范巽之》強調學術理論研究必須與社會的客觀現實密切結合的學風。而統治階級也看重了「德治」,常常借用國家力量,把符合自身利益的道德思想、行為規範賦予政治和法律的權威。在這一點上統治階級和思想家們真正地達到和諧統一。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有兩個基本特點,一個是宗法制度,一個是等級制度。在中國社會中,家庭是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和社會細胞,在一個「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之間的血緣關係,還有主人與奴僕之間的社會政治關係。社會治理得如何,從一定意義上說,其關鍵在家。  孔子有差等的愛,就是承認尊卑、親疏的存在。封建社會的親疏關係就是與社會生產生活相聯繫的,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形成的,近親的關係和疏遠的關係。例如:處於首位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其次是兄弟姐妹的關係,其次是親戚關係,其次是鄰里鄉親關係,其次是國人關係;從尊卑關係上說,既有家庭內部的尊卑關係,也有國家和社會上的尊卑關係。在家庭內部,是以父為尊,以男性為尊,以嫡長子為尊。宗法制度不可能不影響到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如嫡長子為尊的宗法倫理觀念,在社會政治領域就有非常鮮明的表現。  這樣一種宗法等級制度,要求有適應自己並為自己服務的倫理道德。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這種宗法制度里,維護其存在的道德價值觀的核心和根本導向是重視個人對家庭、宗族和國家的道德責任,強調個體利益服從家庭、宗族和國家利益,遵循整體主義的利益原則,不允許把個人利益放在宗族和國家利益之上。封建倫理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孝悌忠信」都非常集中地體現了其為宗法等級制度服務的性質。  第三,入世尚仁,重義輕利。任何社會都需要用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來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形成社會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引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在社會中共同生活。然而,道德的這些超越性和理想性的根據在哪裡呢?外域的道德學說更多地是從「彼岸」或「來世」中尋找道德的合理性,表現為出世的特點。中國則相反表現出入世的性質,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就是對自己學說的入世性質的最好詮注。  「仁者,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以及「恭、寬、信、敏、惠」等都是人情世故。孟子堅持了孔子的入世原則,說「親親,仁也」《孟子?盡心上 》、「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強調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而且還要仁愛百姓、愛萬物。而且孟子還進一步把孔子的道德規範,上升為倫理原則,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從邏輯結構講,仁的邏輯起點為孝、梯,進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要求人講忠、恕、恭、讓,並通過修己、推己、克己,使天下之人歸於「仁」,從而達到調和人際關係,清除社會矛盾的理想的道德境界。這樣,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就從社會現實中獲得合理性,從而使這一道德思想根植於現實的社會生活,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滋養和營養而經久不衰。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堅持其入世性質的同時,卻又在世俗生活中尚義不尚利,提倡先義後利,以義制利。孔子告誡人們要「見利思義」,見到利益要想到道義。同時,孔子根據對義利的不同態度劃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倡導要做講究大義的君子,而不做只講利益的小人。孟子更進一步,認為「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更概括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書傳》的命題。「重義輕利」這種道德觀念是 「君子」追求的道德觀念,因為「君子」只有通過節制人對利慾的追求,自覺「存義去利」,才能保持國家清廉和公平。  這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特有的義氣:對國家民族——盡忠義,對父母長輩——行孝義,對親人——重情義,對朋友——講信義。人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施行道義直致捨生取義。「為義」已成為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信條,「捨生取義」的高尚境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捐軀、為民獻身。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及其文本是一種歷史性存在,不同時代、不同精神歸宿的人會解讀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不同的價值。本人認為,解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甚至簡單地重複和張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歷史上的某種解釋是不夠的,繼承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要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面向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實踐。然而,我們曾經全面地否定過這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至少兩代人的精神中形成斷層。正如羅國傑先生所說「一旦一個民族拋棄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或者被別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麼,這個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羅國傑:《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傳統》,《道德與文明》1998年第1期,第 8頁。。在這樣的情況下,解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就既是一種學習宣傳,又是一種承襲和弘揚。    〔參考文獻〕  〔1〕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嶽麓書社,1987.  〔2〕羅國傑.中國傳統道德(多卷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3〕瞿振元、夏偉東.中國傳統道德講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4〕魏英敏.當代中國倫理與道德[M].崑崙出版社,2001.  〔5〕王殿卿.東方道德研究(第三輯)[C].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  〔6〕王殿卿.東方道德研究(第四輯)[C].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  〔7〕賀笠.論道德[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袁國友〕

--------------------------------------------------------------------------------------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仁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義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禮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智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信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孝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局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悌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節 氣節和節操。1、社會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鬥爭。乃至獻出個人生命。《荀子.君子》:「節者,死生此者也。」2、又稱「貞節」。為封建時代約束婦女的道德規範。即要求婦女謹守閨門,不與男子接觸,婚後要「從一而終」,夫死不得再嫁,要為丈夫終身守節,甚至殉夫。《二程遺書》卷二二下:「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魯迅《墳.我之節烈觀》:「我依據以上的事實和理由,要斷定節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願身受。然而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於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的行為,現在已經失了存在的生命和價值。」恕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因「恕」而得 「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又《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勇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果斷、勇敢。孔子把「勇」作為施「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而且不能「疾貧」,才能成其為勇。《論語.憲問》:「仁者必有勇。」又《陽貨》:「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讓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十二德目淺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中國古聖先王強調「修身齊家,格致為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修身、教學之內容首重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並總結出十二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十二德目淺釋 孝悌

孝是孝養父母,順其心意,悌是奉事師長,廣修禮敬。聖賢之道以孝親尊師為根本。孝屬會意字,上是老,下是子,說明上一代與下一代同屬一體,十方三世無二無別。聖人教學,孝道落實應始於父母,並擴展至法界眾生。大乘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即圓滿孝道。悌,明於家中敬愛兄長,於學校、社會奉事師長、禮敬大眾。家中兄友弟恭,則父母歡喜;團體相處,禮敬和順,則社會和諧;尊師重道,則學問、德行成就。

十二德目淺釋 忠信

忠是負責盡職,信者,人言為信,遠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四過。曾子每日自省不離忠信二字。忠即中、心二字,一心中正名為忠,心存偏邪則不忠;一念不生名為忠,心存二念則不忠。故知真誠恭敬至極,即是忠使深義。不忠之人必不誠,表露以外,則言行輕薄,多失厚重。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人若無信,則於社會無立足之地。北宋大儒司馬光稱「事無不可對人言」。世出世法,德行、學問之成就應從不妄語始。誠實守信,眾德之基。

十二德目淺釋 禮義

卑己尊人名為禮,盡心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求回報,即是義。中國自古稱為禮義之邦,人人守禮循義,社會自然和諧。禮是人與人往來的法則。曲禮曰「毋不敬」,強調為人應能承受委屈,處處尊重他人。傳統小學教育,即是教導待人接物的規矩。行禮應有節度,過與不及皆不合理。社會有禮,則秩序井然。禮雲「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義是求盡義務,不講權利,言行思慮合情、合理、合法之謂義。真正認識自己所處身分、地位,負責盡職,恪守本分。佛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本為一體,凡見他人所需,無條件盡心竭力提供協助,亦是克盡為人之義務。遵禮守義,則無處不受歡迎。

十二德目淺釋 廉恥

廉是廉潔,絕不貪污受賄;恥為恥辱,知恥辱、知錯誤,則能奮發精進。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廉潔有守之人,生活再苦,也不願意問人要一分錢。如此為官,無欲則剛,為國為民,處事才能公正嚴明。南宋名將岳飛雲「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太平」。中國歷朝選拔官員,均以孝廉為準則。子曰「知恥近乎勇」。常懷慚愧,知錯能改,自能勇猛精進,克服一切煩惱習氣,圓滿成就。不知恥、不改過之人,則肆無忌憚,任意而為,佛雲「一闡提」,意即無善根之人,佛亦不能救。

十二德目淺釋 仁愛

仁即二人,起心動念想到自己,同時想到他人;愛從心、從受,善用其心,感受他人所需,理智的大愛即是慈悲。儒雲「推己及人」,我不希望被人傷害,則不應傷害他人;我希望得到幸福,則應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幸福安樂。心存仁慈者,絕不與任何人對立,永遠沒有冤家對頭,故雲「仁者無敵」。世間之愛,不離感情、五欲六塵的染污;佛菩薩之愛,以理性智慧為基礎,清凈平等,故名慈悲。真誠愛心之落實,首應表現於尊重他人,愛敬存心,自然謙卑有禮、和顏悅色,常能成人之美、與人為善。

十二德目淺釋 和平

和從事相上講,平從心地上說,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若不能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則面和心不和,非真和合。俗雲「家合萬事興」。凡有爭執則易生禍害,無論有理無理,應以和為貴,有理尚且不爭,何況無理?聖賢教人凡事包容,事事忍讓,絕無所爭。常思退步,則能冷靜反省,開啟智慧。大眾同心同德,則無事不成。古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經雲「萬法平等,無有高下」。所有不平等,皆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若知眾生自性本為一體,種種幻相皆隨緣變現,則平等心油然而生。平等心現前,落實於生活中,即一切恭敬,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子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佛雲「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故知聖賢教學,皆自性流露,非由何人發明創造。即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亦為一切眾生自性本具。覺悟者處世待人接物,自然如是。以上德目雖分十二,究其根本,均不離五倫中「父子有親」之親愛,而予以發揚光大。若將此十二德目落實在現代施政理念,孝悌忠信,即民族主義精神之基礎;禮義廉恥,為民權主義精神之體現;仁愛和平,則是民生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精神之落實。中國傳統教學,自小教育,特別重視經、史二門,經是經典,為聖賢學問根本,史是歷史,為先輩經驗累積。不讀經,則德行、學問不長;不讀史,則見識經歷不豐。另有子、集二門,子屬哲學,集屬文學,行有餘力,則可加以學習。現代人忽略經史,捨棄宗教。左傳雲「人棄常則妖興」,若人捨棄倫理道德,則社會亂象叢生。此等警語,足以令人長思深省。

八三叟凈空學

諸惡莫作 歲歲平安 眾善奉行 年年如意

信願持名 福慧圓滿 至誠唸佛 光壽無量

學生學習、記錄老法師講話錄音,恐有失誤之處,誠望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指正,學生萬分感激,誠敬頂禮。

-------------------------------------------------------------------------------------------

和諧復興--十二美德之歌

仁義禮智信,塑魂德為先,和諧要復興,美德當在前。在下根據馮忠華總幹事的和諧復興12個美德的豐富內涵,每一個美德都用一首五言詩演繹。意在通俗順口,可作兒歌童謠,易於傳誦。歡迎斧正,歡迎讀者參與和諧復興12個美德的詩歌創作。詩云:

容忍。一聲「對不起」,干戈化玉帛。人生難盡善,容忍最美德。

接受。施恩不圖報,接受品亦高。入心本良善,互助人稱道。

尊重。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即敬己,胸懷坦蕩蕩。

愛心。愛心貴自覺,心動加行動。五洲皆兄弟,世界見大同。

寬恕。偉人顯氣度,智者重寬恕。自身得升華,他人痛苦除。

謙卑。恃才不自傲,得理把人饒。古來流芳者,謙卑始得道。

溫柔。溫柔乃力量,柔軟勝剛強。春風撫煩惱,雨露潤心房。

耐心。樹人需百年,意志靠磨鍊。代代育英才,德智體健全。

平等。陰陽需平衡,國家宜平等。和諧注外交,從此不戰爭。

非暴力。提倡非暴力,全球可安寧。彼此都節制,人類享太平。

綠色生態。生態最重要,污染誓減少。自覺加科技,只盼後人笑。

自然保育。動植水土人,共組大自然。育林保水土,萬物皆平安。

(世界和諧組織理事:林光前)


推薦閱讀:

准媽媽最關心的大排畸,史上較全的四維彩超知識和經驗貼!
懷的男寶還是女寶?教你從四維彩超單看性別
如何求R^n維的超立方體下R^i(i=1...n)維超平面的個數

TAG:儒家 | 四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