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歷史,中國的三大戰略家

 縱覽歷史,中國三大戰略家:一是范睢,向秦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二是張良,被漢高祖劉邦稱為「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他的戰略使得漢朝繼秦朝之後再一次成為中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三是毛澤東,他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總戰略,以及抗日戰爭中的持久戰戰略、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決策,締造了全新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秦國的大戰略家范睢    范睢是戰國時期一位重要戰略家。是他為秦國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戰略,也是他力主加強中央集權,罷免四貴,為秦統一六國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悲慘遭遇    據《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記載,范睢是魏國人,由於奸人陷害,魏相魏齊令舍人毒打他,肋折齒斷,然後用席子一包將他丟在廁所里,眾人在他身上拉屎拉尿。後秦昭王使謁者王稽於魏,聞其賢,才將其偷載出境,入秦。從此范睢得見天日,施展才華。    秦國現狀    此時的秦國,穰侯、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四貴擅權,「私家富重於王室」。穰侯、華陽君都是秦昭王的叔父,穰侯為相國。涇陽君、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母弟弟。秦昭王已被駕空。而且,穰侯正欲越過韓、魏伐齊國的綱壽,目的在於擴展他的封地陶。    遠交近攻    范睢先是寫信給秦昭王,請求一見,並說:「一語無效,請伏斧質。」意思是,如果我跟你的一次談話無效,我請求伏罪受死刑。以引起秦昭王的重視。    范睢有了在離宮見秦王的機會,卻假裝不知此為何地,表現隨便,左右宦者要趕他走。這時,秦王來了,隨從說:「王至!」范睢則故意說:「秦國哪裡有什麼王,秦國只有太后、穰侯。」用以激秦王。直到秦王屏退左右,室中虛無人,才開始交談。秦王半跪著問:「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總應對「唯唯」,不作具體回答。秦王連問三次,范睢知秦王有誠意,才入正題。范睢先講呂尚遇文王,實際上自比,然後說:「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願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問而不敢對者也。」意思是,我只是個外來的臣民羈旅貴國,與王交往不深,所願意向你陳述的都是匡扶國家的大事,是遷涉到國君親情骨肉間的深層次的事,我雖願效忠於王卻不知王的內心是怎麼想的的,所以剛才王三問,我都不敢應答。這是范睢在表達自己忠於秦王的心跡,但又點出了秦國存在問題的深度。接下去范睢講了伍子胥、箕子忠而被殺的事,意思是我是忠貞的,即使死也不怕。在作了上面的鋪墊以後,下面就轉入正題了: 「足下上畏太后之言,下惑於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阿保之手,終身迷惑,無以昭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所以恐者。」意思是,你上怕太后,下被奸臣迷惑,總是在別人的保護包圍之中,不能分清忠奸。這樣下去,大者國家滅亡,小者你大王身危。這是我所擔心的。    秦王吃驚不小,說:「先生奈何而言若是!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意思是,先生你怎麼說得如此之嚴重。國中不論事之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願先生全部教給我如何去應對。不要懷疑我。    針對穰侯越韓、魏而攻齊,范睢先說其危害:「秦國少出兵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兵如不能取勝對秦將是極大的傷害。」「越過近鄰的國家去進攻遠的國家,能行嗎?這是極差的一條計策。」然後話鋒一轉,說:「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為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你不如對遠方的國家結交,而對臨近的國家實施進攻,這樣得到一寸就是一寸,得到一尺就是一尺,逐步地擴大地盤。「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霸之,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意思是,韓、魏之地是中原地帶,天下南來北往的樞紐,大王佔有這個地方必定尊臨天下,直接威脅到楚、趙,最終統一六國。    范睢進一步對秦王講了攻韓的策略:「王下兵而攻滎陽,則鞏、成皋之道不通;北斷太行之道,則上黨之師不下。王一興兵而攻滎陽,則其中斷而為三。夫韓見必亡。」意思是,你出兵進攻滎陽,那麼鞏與成皋之間的一條道路就不能暢通,向北又切斷了去太行的道路,駐守上黨的軍隊也不能來營救。只要你興兵攻滎陽,使它們斷為三截,韓就會被滅亡了。    鞏固中央集權    范睢與秦王日益親密之後,就開始對秦王談治內的政策了:「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尤其是穰侯「戰勝攻取則利歸於陶(穰侯的封地)」「戰敗則結怨於百姓,而禍歸於社稷。」    於是,秦王採取斷然措施,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外。拜范睢為相。    由於范睢為秦制定的內政外交政策的日益成功,最終使秦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漢朝的大戰略家張良    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曾得到一本《太公兵法》,但這《太公兵法》卻一直沒有能傳下來,這就不得不使人懷疑這本書的真實性。不管怎麼說,張良的謀略卻是真實的。在推翻秦王朝的鬥爭中,張良更多地表現為戰術上的成功,從下面兩例可以看出:    宛城之戰:    彭城會議上作出決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率領一支起義軍從碭郡出發西進,在白馬(河南滑縣南)、曲遇(河南中牟)以東大破秦將楊熊軍。接著攻洛陽失敗,又轉軍向南,大敗秦南陽郡守呂齮。呂齮退守宛城(河南南陽)。劉邦企圖放過宛城,率領部隊向西,這時張良說:「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而且佔據險要的地形。今攻不下宛城,宛城的秦軍就會從後方打擊你,又有強秦在前,此危道也(這是最危險的用兵方法)。」於是劉邦半夜率兵,偃旗息鼓,從另外的一條道路返回,到黎明時分,圍宛城三匝。南陽郡守怎麼也想不到劉邦會殺個回馬槍,急得要自殺,好在門客陳恢相勸,才沒有死。    腹背受敵,為軍事之大忌。在世界戰爭史上亦如此,我們都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諾曼底登陸,美英聯軍開闢了歐洲的第二戰場,從西側打擊德國軍隊,第一戰爭是蘇德戰場,蘇軍從東側打擊德國軍隊。腹背受敵的德軍,怎得不敗?    奪取武關:    《高祖本紀》中說劉邦在攻下宛城之後,一路西進,「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引誘)以利,因襲武關,破之。」在《留侯世家》中寫得更為具體:沛公欲以二萬人擊秦饒下軍,張良說:「秦兵尚強,不可輕敵。我聽說其將屠者子和賈豎,容易被利益所動,願沛公暫且留在大營,你派人先行,準備五萬人飯食,並且將旗幟布滿諸山,作疑兵,再令酈食其持重寶收買秦將。」秦將屠者子和賈豎果然叛秦,欲帶部隊與劉邦的軍隊一起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張良說:「不能,這只是將軍欲反叛秦朝,恐士兵不從。不能做危險的事,不如乘其不備擊潰秦軍。」沛公率兵擊秦軍,大破之。    這裡我們有必要理解張良的對敵人的重金收買計策,收買的只是少數將領,不可能全部收買,目的只在於瓦解敵軍,更不能把敵軍當成自己人。敵人在瓦解了之後,群龍無首,亂了陣腳,就便於殲滅了。這種計策與我們現在收編投誠的部隊以及俘虜政策是不一樣的。但在當時收到了好的效果。    劉邦先入咸陽,張良對劉邦能建立一個新的朝代充滿信心,此後,他的謀略多從戰略高度來考慮:    還軍霸上:    沛公先入咸陽,進秦宮,看到宮室帷賬狗馬重寶婦女千數,意欲留居此處,盡情地享受。樊噲勸沛公出舍,沛公不聽。張良說:「正是由於秦殘酷剝削壓迫老百姓,沛公才能到這裡。為天下除殘賊,宜儉樸為要。今始入秦,即貪圖享受,這就是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的話。」沛公終於清醒了,還軍霸上。

為什麼要率領一支農民軍起義出生入死地戰鬥?為什麼要千方百計先入咸陽?不都是為了一個戰略總目標,奪取全國政權嗎?但劉邦畢竟是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動,幾個美女,幾堆金銀財寶,幾間華麗的宮室就蒙住了劉邦的眼睛,這叫做「目光短淺」,忘乎所以,或者叫做「當局者迷」,當然這也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兵家之大忌。    張良認為目光鎖定戰略目標,不貪戀小利,才能成就大事。    燒絕棧道:    劉邦逃過了鴻門宴,卻不可能消除項羽對自己的猜疑,再加上謀士范增「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推定,因此項羽在分封天下時,把劉邦趕到巴蜀漢中去當漢王,都南鄭。劉邦對此心懷不平,但是還要裝作誠心擁戴。張良在去韓之前向劉邦獻了一計:「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讓項王相信你(以固項王意)。」劉邦立馬行動,燒去所有棧道。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榮,首先在齊地反抗項羽。項羽因劉邦燒絕棧道,無西憂之心,而發兵擊齊。劉邦乘機進兵關中,以韓信為大將暗渡陳倉,在三個月之內就消滅了三秦王,建立了關中根據地,接著揮師東下出武關,奪取彭城。    張良出計燒絕棧道是一次心理戰,以消除項羽對劉邦的疑心。正是由於項羽的疑心消除了才北去平定齊亂,劉邦才能乘機進兵關中。心理戰是諸戰術中成本最少而收效最大的戰術。在楚漢戰爭中還有一次成功運用心理戰的範例,垓下之戰,項羽部隊雖然被圍,但不可小視它的戰鬥力,這時漢軍唱起了楚歌,「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史記》中沒有說明「四面楚歌」是誰的計策,此時在劉邦左右的謀士只張良、陳平兩人,從前面燒絕棧道推斷,很可能是張良的計策。    聯黥韓彭:    劉邦兵敗彭城,失敗得很慘,退至下邑,「下馬踞鞍」而問:「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這時張良提出三個人,一是九江王黥布,楚之梟將,與項王有郄,可以與之聯合;二是彭越,他與齊王田榮配合在梁地反項王,也可與之聯合;再一個已是漢王手下的大將韓信,可屬大事,獨擋一面。張良說「即欲捐之,則楚可破也」。也就是說,如果你要裂土封王,從而破楚,可考慮以上三人。這裡特別說到韓信,此人並非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等心腹之人,這是一個本領很大又離心力極強的人,必須要用聯合的政策對付他,不然,生變。    彭城之敗的劉邦面對項羽這樣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作戰能力非常強的頑敵,十分無賴,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想到與他人聯合,打組合拳。只有聯合才有力量。而張良對上述三個人早已考慮過了,與劉邦一拍即合。於是漢王立即派隨何去勸說九江王黥布,派人與彭越聯繫。這個時候魏王豹反,就派韓信將兵擊之,從而平定了燕、代、齊、趙地。事實證明,最終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張良聯合三股力量的計謀,在今天講就是建立統一戰線。    銷毀印章:    漢三年,漢王退守滎陽,項羽重兵包圍,酈食其為劉邦謀劃:「陛下如果能夠復立六國後世,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沒有不仰慕你的高義而聽從你的召喚的。」劉邦表示贊同,隨即刻了印章,打算由酈食其下去授印。張良得知此事立即加以阻止,對劉邦說了八點不可施行的意見,其中第八點是「今復立韓、魏、燕、趙、齊、楚六國之後,天下游士各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還與誰去奪取天下?」「況且,楚國在六國中是最強的,六國新立者會重新跟從楚國,如果真的如酈食其所謀,陛下大事去矣!」張良一眼看出,這是一種拱手讓權、自取滅亡的「統一戰線」。劉邦醒悟,因要急於說話,把嘴裡吃的食物都吐出來(輟食吐哺),罵道:「豎儒,幾乎壞了我的大事!」令立即銷毀印章。    對付強敵當然可以聯合眾多的人,但是千萬不可以走回頭路,倒退到把秦王換成一個楚王的分封時代。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特有的戰略家的氣魄與膽識,與庸才酈食其的天壤之別。    只有向前看了,劉邦也才可以發揮自己這一支新興的農民起義軍的作用,從而取得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最終取得楚漢戰爭的勝利。    封王韓信:    楚王急圍漢王於滎陽時,漢王作戰多失利。韓信卻很成功。他先後擊敗了魏王、趙王。劉邦使酈食其勸說齊王歸漢,已下齊七十餘城,但是韓信卻不以為然,向齊地大舉進攻,收齊五十餘城,「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烹之」。漢四年,齊皆降。韓信使人言漢王:「齊地詭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有楚國,如果不假封一個王來鎮守這個地方,其勢可能發生變化。請假封我為王。」漢王看到這封信大怒:「我困於滎陽,早晚望你來助我,現你卻要自立為王,太不應該。」張良獻了一計:「漢方不利,你能禁韓信自立為王么?不如順勢而立他為王,友善地對他,使他守好齊地。不然,生變。」漢王醒悟,又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爾,何以假為!」真封就真封吧,又何必說什麼封個假王。於是派張良前往,立韓信為齊王。    張良考慮的與劉邦有什麼一樣?有什麼不一樣?這兩個人內心對韓信的認識是共同的,都認為韓信是一股離心的力量;但處理方法不一樣,劉邦比較直白,而張良就不同了,明明知道是一股離心力,但還要利用他,既然韓信提出封王的要求,那就滿足他,「不然生變」;心靈深處劉邦與張良又是一致的,只要是在自己撐控範圍內,以後慢慢地處理他,也不遲。 張良正是實行了統一戰線的用人政策,使得韓信為漢朝建國立了汗馬功勞。而國家建立以後,只要有人密報韓信謀反,韓信的結局就不是自己能掌握的了。    回師滅楚:    楚漢相持,項羽的優勢逐漸被削弱。此時,彭越兵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道。田橫也緊隨彭越擊楚。項羽雖多次反擊彭越,但韓信又從另一面擊楚。項羽感到恐懼,與漢王相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項王歸漢王父母妻子,軍中皆呼萬歲。    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兵西歸,這時張良、陳平突然向劉邦獻計:趁項羽東歸,站立未穩,殺他個回馬槍。於是大軍調轉頭而東,猛追項羽,直至陽夏南,又調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三路兵馬夾攻楚軍。項羽雖有萬夫不擋之勇,但怎耐漢軍調集的各路人馬如潮水般湧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垓下之戰,最終項羽自刎烏江。歷時4年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獲勝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就劉邦回師滅楚這件事分析,張良的計謀顯然違反了「楚河漢界」的相互約定,但是否承擔違約責任,要看違約的一方有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因為歷史是不批評勝利者的。樊噲在鴻門宴上說過一句話:「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意思是只要能取得戰爭大局的勝利,不要顧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家都要把你當成魚肉剁成碎末了,你還有什麼不能做的?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君子協定是自取滅亡,所以歷來有「兵不厭詐」之說。    就是這樣一個無視約定的計策最終使得劉邦得了天下,而慘敗的項羽只留下一個歷史教訓:「不可沽名學霸王」。「沽名」者是為了「釣譽」也,並不可取。    先有約定,使得對方心理上喪失警惕;然後在對方軍隊後撤,混亂不堪之時,一舉殲滅之。項羽在最重要的時刻失敗了,從此消失於世。    讀懂張良    筆者認為,張良主要的還是一位戰略家,這是一位協助劉邦打天下的難得的謀略人才,他的每一步棋都是瞄準得江山這個總目標的,從西進咸陽的宛城之戰、奪取武關,到楚漢戰爭的還軍霸上、燒絕棧道、聯黥韓彭、銷毀印章、封王韓信、回師滅楚,張良志在高遠,沒有一步是不得力的,難怪漢高祖劉邦在立國後論功封賞的時候,盛讚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人們多崇拜諸葛亮,諸葛亮的總體戰略是聯吳滅魏,為了對付魏已經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而最終滅亡得最快的恰恰是蜀國自身,這就不能不反思諸葛亮的總體戰略是否有問題。作為戰術家,諸葛亮當之無愧,但作為戰略家還是不如張良的。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朝代,秦朝的時間很短,「漢承秦制」,如果沒有漢朝實際上對秦朝制度的繼承,中國會重回小國林立的戰亂時代,中國的版圖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的了。正因為一個統一的漢朝延續時間長達426年,才將中國的漢民族、封建制度和版圖確定下來,此後的歷朝歷代雖有變化,但統一是主流,民族融合是主流。    當代偉大戰略家毛澤東    歷史向前演進了兩千年,封建社會制度走向末路。1840年以後,中國逐漸變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鴉片戰爭中國失敗,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還是中國失敗,戊戌變法不成功,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國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五四運動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但年幼的共產黨還只會照搬蘇聯的一套,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第一次國共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就在大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時刻,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被殘殺殆盡。    井岡山道路    中國向何處去?1927年的八七會議雖然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但如何根據實際情況來實行這個總方針,還有許許多多未曾得到解決的問題。南昌起義打的是「國民黨左派」的旗子,而毛澤東堅決主張:湖南秋收起義時「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不能再照八七會議規定的那樣打「國民黨左派」的旗子。    秋收起義以後,毛澤東沒有按原先的計划去打大城市長沙,而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毅然將部隊帶到井岡山。這裡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介於湖南和江西之交,總面積約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時期這裡的幾個縣都建立了黨組織和農民赤衛隊,群眾基礎比較好;山上的有水田和村莊,周圍各縣農業經濟可供部隊籌措給養;這裡離中心城市較遠,交通不便,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又山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這裡確是一塊理想的落腳點。    在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的部隊與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井岡山會師後,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在三灣改編時毛澤東就提出了軍隊要在黨的領導之下「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在井岡山毛澤東進一步提出了革命軍隊的三大任務:第一,打仗消滅敵人;第二,打土豪籌款子;第三做群眾工作。自古以來,人們總認為軍隊的任務是打仗。提出軍隊的任務不僅僅是打仗,而且要做群眾工作,這是毛澤東對人民軍隊學說的重大貢獻,使初創的人民軍隊一開始便在這樣明確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建設,影響十分深遠。    工農紅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部隊接連打勝仗。毛澤東根據作戰經驗總結了游擊戰的十六字決「敵進我退,敵疲我擾,敵駐我打,敵退我追」,使得戰果不斷擴大。軍隊直接參与井岡山的土地革命,帶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社會大變動。它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廣大農民分得了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土地。人民群眾從分得土地這個活生生的事實中,看清了紅軍確實是為他們的利益奮鬥的,就從各個方面全力支持紅軍的發展。 由於紅軍的發展、地方工作的成績,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的第一塊紅色根據地。與此同時,在中國大地上還有眾多的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開創的「井岡山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的一條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革命的道路。舍此,中國革命不可能有第二條道路。    論持久戰    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中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的歷史轉折,開始由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轉變。毛澤東在陝北延安先後寫下《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矛盾論》、《實踐論》等重要著作,指導中國革命。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說:目前的政治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那麼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領導方式,也要跟著轉變。「黨的基本的策略任務是什麼呢?不是別的,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    抗日戰爭開始後,國民黨正面戰場多連續失利。在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後,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11月12日,日本攻陷上海。一個月後,十二月十三日,又佔領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6月,武漢會戰,國民黨再一次戰敗。與此相反,中國共產黨在敵後戰場由於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斷地有力打擊敵人,抗日根據地得到蓬勃發展,八路軍、新四軍也發展壯大起來。    這時候,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天天渴望戰爭早日勝利。然而,戰爭的過程究竟怎樣?怎樣才能取得勝利?許多人還沒有找到答案。有些人感到迷惘,「亡國論」、「速勝論」等錯誤觀點仍在到處流傳。1938年5月,毛澤東以特有的戰略眼光,作了《論持久戰》的長篇報告。毛澤東指出:日本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它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人的國力雖然比較弱,但它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又有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都很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人多,能夠支持長期戰爭。這一場持久戰將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時期。」毛澤東著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然而,它又是敵強我弱形勢轉變的樞紐。「在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毛澤東還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戰作戰中的外線作戰。 形勢的發展正如毛澤東所料,抗日戰爭經過八年時間,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近百年來反侵略戰爭的首次勝利,洗刷了百年雪恥。    戰略決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向何處去?是建立一個光明的中國,還是建立一個黑暗的中國?1946年6月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進攻中原解放區,再次把中國拉向了內戰的深淵。但是這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1927年大革命時期年幼的共產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決心用革命武裝對付反革命的武裝。在毛澤東的戰略步署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進攻是從1947年7月開始的。它以劉鄧(劉伯承鄧小平)、陳粟(陳毅粟裕)、陳謝(陳賡謝富治)三路大軍挺進中原,開創新的中原解放區為主要戰略重心,分別在南線和北線逐步展開,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的核心地區。1947年底毛澤東高興地宣布:「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這是蔣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統治由發展到滅亡的轉折點。」    如何攻克國民黨重兵據守的大城市、如何對付國民黨軍幾個兵團增援這兩個人民解放軍面對的新問題,毛澤東一直十分關注。在周密布置後,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9月發起濟南戰役,經過八天的戰鬥,全殲國民黨守軍10萬人,攻克濟南城。蔣介石的增援計劃胎死腹中。    濟南戰役實際上是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的序幕。    1948年秋,國民黨仍然統治中國四分之三的地區和三分之二的人口,但毛澤東不僅看透這個表面上的龐然大物其實已經異常虛弱,無法擺脫戰略上全面被動的地位,並且敏銳地察覺他正在打算實行戰略撤退而一時還舉棋不定,難下決心。正是在這種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毛澤東依據對客觀形勢的冷靜分析,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抓住時機,發動了這場人民解放戰爭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戰略大決戰。    這場大決戰,是從遼瀋戰役開始的。那時,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共55萬人,而且被分割和壓縮在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塊互不聯繫的據點和地區內。東北人民解放軍加上地方部隊已經超過一百萬人。在兵力上人民解放軍已佔有顯著優勢。在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指示下,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向錦州發動進攻,只經過三十一個小時的戰鬥,就攻克了錦州。在錦州東西兩側進行阻援的部隊,以英勇頑強的戰鬥,打退了分別從瀋陽和葫蘆島增援的企圖,保障了攻錦的勝利。錦州的解放,對於遼瀋戰役的勝利具有決定意義。它就像關上了東北的大門,把國民黨的東北戰場和華北戰場這兩大戰略集團分割開來。長春和平解放。然後揮師東進解放了瀋陽和營口。遼瀋戰役歷時52天,共殲滅東北國民黨軍隊47萬餘人。遼瀋戰役以後,人民解放軍在總數上已經超過了國民黨軍隊。 遼瀋戰役一結束,准海戰役便開始了。淮海戰役的總方針是毛澤東親手制定的,「隔斷徐蚌,殲滅劉峙(徐州「剿總」總司令)主力」。第一階段,華東野戰軍用一半以上的兵力打援,殲滅了黃伯韜兵團。同時,中原解放軍一舉切斷徐蚌線,完成了對徐州的包圍。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第三階段,華東野戰軍將放棄徐州逃跑的杜聿明集團合圍於徐州西南,解放軍採取南面阻擊,東西北三面攻擊的方針,逐步縮小包圍圈。至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10日,杜聿明集團全部被殲,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淮海戰役共殲敵55萬餘人。國民黨在南線的主力已被消滅,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上海和長江中游的武漢已處在人民解放軍的直威脅之下。毛澤東稱讚前線指揮員們: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敵人還沒有完全煮熟,就被你們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平津戰役從1948年11月29日開始。在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部署下,東北解放軍入關作戰,將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主力分別包圍或吸引在北平和張家口地區,使天津、塘沽、唐山各只有一個軍,造成東北野戰軍主力可以切斷平津、津塘之間聯繫的有利形勢;華北野戰軍加強對張家口、新保安的包圍,作好攻擊的準備。隨後,東北野戰軍和華北第七縱隊在12月21日完成了隔斷平、津、塘之間的聯繫。到這時,傅作義集團已被分割包圍變成籠中之鳥,欲逃無路了。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國民黨守軍拒絕和平解決後,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15日攻克天津,殲滅守敵13萬人。17日塘沽守軍南撤,人民解放軍於當日解放塘沽。這樣,傅作義集團的北平守軍已完全沒有退路,促成了對他們的和平解決。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    由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為主的戰略大決戰勝利結束後,中國的政治形勢已經十分明確;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在全國範圍內的勝利已經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了。1949年4月21日,作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聯名,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蔣介石南京政府垮台。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推薦閱讀:

宇宙大爆炸是如何演進到太空殖民的?大歷史告訴你答案
【元素家族——連載143】青銅時代(一)潘多拉的魔盒
從毛澤東最高興的事感受他始終不變的初心
你知道清明的來歷嗎?

TAG:中國 | 歷史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