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當下,幸福從不曾遠離
不要吝惜時間去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它們可能微不足道,它們也無法帶你走出困境,但是它們卻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幫助你積蓄力量,笑對人生。
感受當下,幸福從不曾遠離
接受它,一切才有可能好起來
那麼如何才能感受到幸福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感受當下,接受當下。這絕對不是一碗雞湯,而是一種能力。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就是因為我們習慣去追逐。上學時,這次考了班級第一,下次就要考年級第一。好不容易工作了,這個月工資五千,就想著什麼時候能賺一萬。等到結婚生娃了,就想著自己家的娃怎麼才能成為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習慣了期待未來,習慣了追逐我們以為的更美好,我們也就很難因為現在而感到幸福。因為當我們把眼光鎖定在我們以為的更美好的事物上時,現在的一切自然就不那麼美好了,而我們本能地就會去抗拒,也會因為這些不如意而否定全部生活,導致我們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小幸福。
所以,也許生活很好,但是我們為了更好,而拒絕接受當下的很好,生活並不會因為你的拒絕就變得好起來。不論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逃不掉甩不開,唯有接受。正如積極心理學的主張一樣,我們並不否認生活中的不滿意或消極方面,相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者更願意承認人類有痛苦、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但是這些卻並不妨礙我們去感受幸福。接受它並不代表你向它妥協,恰恰相反,接受它你才會去了解它,感受它,正視它,然後也許是欣賞它,也許是解決它。
查爾斯·狄更斯有句話說得好:「思考你當下的幸福,而非過去的不幸。幸福,每個人都有很多;而不幸,所有人都有一些。」
幸福是一種源自內心的感受
要想獲得幸福,我們首先就要改變對幸福的態度。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內心的一種感受。許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主觀幸福感,而不是客觀幸福感,可見幸福並不是由外界環境或實際發生的事情所決定,就像有的人家財萬貫卻鬱鬱寡歡,但有的人「白菜豆腐保平安」卻其樂融融。幸福取決於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做出的情緒反應以及對它的評價,只要你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就沒有人有資格說你是不幸的。
以往,我們總是喜歡討論「習得性無助」,其實,我們更應該學習「習得性樂觀」,因為樂觀不但能幫你抵抗抑鬱,還能幫助你提升健康水平。當你遇到快樂的事情,可以把它記錄下來,因為寫的過程就是對這次經歷的再一次體驗,大腦會幫助你重新回到當初的場景中,在你不快樂的時候你也可以拿出來看一看,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而不是只記住悲傷,讓快樂悄悄地溜走。相信我,樂觀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而實現的。
想要什麼,就去找什麼
「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為我正有意找它」。你期待什麼,就會發現什麼,這也正是積極心理學的意義所在。當你明白了幸福的來源,就可以出發去尋找幸福了。
也許是和家人的一次散步,也許是和朋友的一場聚會,也許是失意時的一句關心,也許是落魄時的一個擁抱,它們都是你人生中的一種體驗。而人生就是體驗的集合,積極心理學認為物質會在消費完的一瞬間讓我們感受到享樂,但是它不會再產生幸福。但是體驗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讓我們變得更加積極,而且體驗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也是獨一無二且不會消失的。就像是我們度蜜月的美好感覺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但是新婚鑽戒帶來的喜悅卻有可能因為朋友的鑽戒更大更閃而大打折扣。
所以,不要吝惜時間去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它們可能微不足道,它們也無法帶你走出困境,但是它們卻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幫助你積蓄力量,笑對人生。
文:於瑛琦
編輯:張士國
校對:閔青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感性的解析度?
※有什麼回答會讓你有一種「這都能黑」的感覺?
※便秘和拉肚子哪個更痛苦?
※暈香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
※有臍釘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