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母的6大忠告
給父母的6大忠告
如何解決孩子成長中的這些缺失呢?盧勤結合近30年的兒童教育經歷,給父母提出了6大忠告。Maria為大家分析整理如下:
1、成人比成功重要
2、成長比成績重要
3、經歷比名字重要
4、付出比給予重要
5、對話比對抗重要
6、激勵比指責重要
一、成人比成功重要——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康德有一句名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一是滿天的星空,二就是道德的力量。
層經有個學生問:「有位記者發現井蓋掉了,終於有一個自行車掉下來,拍攝了一張照片,你們怎麼看?」顯然,這是一個缺德的記者,首先是人,才能做記者,哪能把你的照片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太沒道德了。白岩松說,曾經有一個記者拍攝了一張震撼世界的照片:一個巨大的老鷹追捕非洲挨餓的孩子,老鷹把孩子吃掉了。這張照片獲得國際大獎,人們卻譴責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救孩子,他說沒救下來。最後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自焚而死。這是道德的力量,成人比成功重要。
家庭教育主要靠道德的影響,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脊背長大的。父母為人處世的原則,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很多父母送孩子這樣那樣的禮物,其實道德的禮物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曾經有個少年犯,在回憶自己的第一次犯錯時說,是母親的不良指引導致他今天的惡性。他記得5歲時,和媽媽一起做公車,因為身高超過1米線,被媽媽一摁腿上車了。媽媽得意地說:「今天真好,沒買票。」以後不用媽媽摁,他自己腿一曲就上去了。從此學會了貪小便宜,以後盜竊犯罪。正因為媽媽從小不道德的行為,葬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曾經也有個農村來的小姑娘到城裡打工,有一天收拾桌子發現凳子上有100元錢。她忽然想到爸爸自己說的一句話「人窮志不窮,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所以,她把錢交給了老闆。老闆告訴他,錢是他放的,就是誰懂得誠信。後來只有這個姑娘被留下來工作,還成了大堂經理。相信這個老闆的眼光一定是對的,一個有道德有誠信的人,一定是可用之人。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有一個中國人在歐洲街頭過馬路,紅燈亮著但沒有汽車開過,一個老奶奶就站在那裡等綠燈。中國人問她:「沒有車子你什麼不走?」老奶奶說:「你怎麼知道沒人看見?你看後面的大樓,說不定有一個孩子正透過窗戶往外看,他一定會說連老太太都可以闖紅燈,我為什麼不闖?」所以,歐洲街頭的標語都是「為了孩子請遵守交通規則」。原來,所有的成人都應該為孩子做出好榜樣。
所以,父母要先做個好人,做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受大家尊重的人。社會的安定團結,離不開道德。孩子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長比成績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乎孩子的結果,卻忽視孩子的過程。其實,孩子的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和尚住在廟裡,有一天,廚師叫小和尚去打油,並對他說:「好好打油,別灑了,灑了回來揍你!」小和尚手捧油瓶,嘴巴里念叨:「別灑了別灑了。」可一緊張,手哆嗦,到廟門口油灑了一半。身子一斜摔了跤,油全砸了。廚師大怒罵起來。老和尚看到了,吩咐小和尚再去打一次油。小和尚說「不要了!我不是打油的料!」老和尚笑眯眯地說:「我就讓你出去看看外面的風光有多好,油少沒少無所謂。」小和尚又去打油了。看看外面的風光,哇!樹都綠了,花都開了,小朋友們在玩耍,老人們在下棋,遠處的農民在耕地,哼著小調回了寺廟,低頭一看:手裡油一滴沒灑。廚師關注孩子打油,油灑了一半,老和尚關注孩子見識,手裡油一點沒灑,心態決定了成敗。路還是那條路,小和尚還是那個小和尚,心態不同,結果完全不同。
當今很多的家長心態多像那個廚師,要求孩子好好考試,考不好就回來揍。孩子一考就緊張,一考就考砸。有個孩子風趣地說:「我們家過去是單打,現在是男女混打。我爸說我給多考一分,等於給咱家省三到五萬塊錢。自從我上學,我爸成了賺錢的機器,我成了賺分的機器。我們家從此沒了快樂,變成站場。」一個孩子說「我爸爸最愛看的書就是鋼鐵怎麼煉成的,他們只在乎孩子的結果。」其實,家長不需要總是盯著成績不放,要想孩子成功,在乎的應該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奧運會冠軍陶璐娜,當年獲得第一名的時候最想感激自己的心理老師,因為心裡老師早在半年前就告訴她:「別想金牌,金牌在你的心裡,在這個過程。想什麼呢?閉上眼睛,想怎麼上場,怎麼射槍,怎麼瞄準」果然,他上去一槍就獲得了冠軍。
但是,50年代有個雜記嚴管叫瓦倫達,走了一輩子鋼絲沒出事,但有一次卻走了一半掉下來。為什麼?走一輩子沒出事,因為他每次只想「下一步怎麼走,下一步怎麼走」,認真走完了全程。最後一次失敗了,想什麼?他在想「如果掉下去了,別人會怎麼看我?」所以,一緊張,掉下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認真走好腳下每一步」成為瓦倫達心態。
所以,今天我們的孩子去參加比賽、考試,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放鬆。孩子進考場,千萬不要輕拍孩子肩膀叫他別緊張,這麼說等於提醒孩子緊張。父母要放鬆,平時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說「考好了怎麼樣,不考好怎麼樣。」別想!孩子只要儘力就好!
曾經有一位上海郊區的女孩考上北大,在她的回憶中就提起人生最重要的幾次考試,媽媽是如何幫助她放鬆。第一次是中考,她靠得很差。可是媽媽卻說:「太好了!中考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有後面3年的時間可以努力!」後來,高考前的一次模考,她有考砸了,媽媽又樂觀地說:「太好了!現在是小考,你知道哪些不會,大考就能考好了!」後來,這個北大的女生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當老天爺給你關閉了一扇窗口時,一定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有家長的收穫。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要注重孩子的心態,心態不好的孩子不要去上重點高中。因為重點高中,競爭激烈,孩子進去不一定在前列,會受不了,變得消極。這樣的孩子去普通高中,可以考得很好,度過了青春期就好了。成績很好,心態又好的孩子,可以進重點高中。你問他「怎麼才考80?」我告訴你「還有考60的呢!」這種孩子想讓他自殺都不會自殺。一個贏得起,輸得起的孩子,一定不會悲觀。相反,如果家長一味地追求成績,孩子就會去弄虛作假。
三、經歷比名次重要——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因為家長不給孩子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所以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挫折。
生活中,我們應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幫忙。家長不要喊孩子起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到點睡到點醒,一旦醒來就不要再躺下。多教孩子多家務,會收拾房間、會做飯,大家的事情搶著干,在集體生活中的事更要搶著看,這樣的孩子到哪都不吃虧。
嬌生不能慣養,要讓孩子經歷風雨多見世面。比如孩子哭鬧著要買某一個玩具,說好給買小的,他看上大的,無理取鬧,就不要滿足他,讓他哭鬧,直接走,讓孩子自己追上來。如果孩子在外面打人,讓孩子自己去道歉,不要幫孩子道歉。
獨立必須自主,從小身中苦中不知苦,將來才能少吃苦。今天的孩子將遇到巨大的適應社會的問題,教育的問題就凸現出來,研究生拿在家吃膨化食品,什麼都不幹的很多。還有膽小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就是從來沒有自己做事的感受,他就變得膽小。讓孩子自己的做事,不要不放心!
自作必須自受,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不要為孩子擔責。不要讓那些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讓他學會和你好好商量,好商才有好量。比如孩子以「絕食」要挾,你只喊他「三聲」。他還不來,把所有剩飯剩菜處理掉,把冰箱清空掉!孩子餓了喊你給他做飯,不要滿足他!等他去冰箱自己找吃的,什麼都沒有。就餓到第2天早上吃!沒有任何理由去嬌慣孩子,孩子以後會無法無天。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爸爸如何讓孩子懂得什麼叫責任。說的是,有個男孩因為調皮打破了學校的玻璃。爸爸來學校說「玻璃是你打破的,應該你自己賠!我先借你錢,你必須還給我。」孩子說「等我長大了還。」「不可以,必須短時間內還給我。」孩子沒辦法,只要給鄰居割草賺錢,爸爸總是催「快點還錢,快點還錢!」他說「再等等,還沒夠。」後來,終於把錢還給了爸爸。這個孩子就是美國總統——里根。從小,爸爸就教會裡根,什麼叫責任。
四、付出比給予重要——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如何讓孩子來愛你?很多家長發現,你給了孩子很多的愛,可是孩子依然不愛你。這樣的事例很多。
有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快吃完了,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可見,過分溺愛、無限的給予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其實這樣的事情一直在發生。一個男孩說,晚上寫作業,看爸爸媽媽看電視很投入,就給爸爸媽媽喝茶。原本以為爸爸媽媽會誇他兩句。可他們卻說:「別想借著倒茶的機會看電視,我們自己不會倒啊。去念書,考一百分比什麼都強!」小孩子跟我說「再給他們倒茶,我就不是人。」
父母都知道要培養孩子愛心,培養孩子責任感。可則么做,才能讓孩子有愛心,有責任感呢?有兩句話很重要:1、享受你的兒子。對兒子說:「有兒子與沒兒子不一樣。」2、欣賞你的女兒,對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
1、培養男孩,要享受你的兒子,有事沒事對兒子說:「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這樣,兒子給你夾個菜、揉個肩就特別有積極性。兒子是什麼?是男人!「男」字怎麼寫?一個力量的「力」,頂一個田地的「田」,男人要有陽剛之氣。頂天立地,就是男人。所以,從小培養男孩的男人意識,媽媽一定不要太強,你太強孩子就弱了。
你要做高山,孩子做小草,孩子就是小草;
你要做大傘,孩子做小雞,孩子就是小雞;
你做小草,讓兒子做高山,孩子就能長成高山。
你做小雞,讓兒子做大傘,孩子就能頂天立地。
這就是培養兒子的方法,培養男孩只能放養,不能圈養,只能使用,不能溺愛,慣子如害子。
2、培養女孩,要欣賞你的女兒,對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
女兒是明天的愛心需要欣賞,在賞識中長大的女孩,愛人愛己。在指責中長大的女孩,勾心鬥角。所以,當女兒給你夾一口菜的時候,請和她說:「有女兒真好!」
會愛孩子,會用孩子,會誇孩子。會誇孩子的老人有孩子,會挑剔孩子的老人沒孩子。你們家想要幸福,老人一定要快樂。老人怎麼快樂呢?給老人一句話:「日出東海入西海,愁也一天,樂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這就是全家的快樂經。
五、對話比對抗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著干」,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孩子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諒解父母。家長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要偷看孩子的隱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成長就有秘密,有隱私很正常。誰都有成長的過程,誰都有青春期的秘密,這個過程特別需要重視。
關於孩子早戀,家長不用太擔心。交往是學來的,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有交往,一接觸異性,就容易出事。所以,要鼓勵孩子異性間的正常交往,並為孩子做好交友的指導,這很關鍵。知心姐姐和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兒子上中學,有一天班主任和我說,你兒子真有眼力,看上一個女生,個高,學習又好,就那女生沒看上他,你兒子挺痛苦的。回家挺苦惱。我回去想了想,兒子有苦惱沒跟我說,不好問,想了半天留了紙條,三句話:「一個國家強大,別的國家跟你交往;一個人強大了,別人都願意跟你交往;一個男人強大,好的女人自然會來找你。」雖然只是表達了一個女人的觀點,我就是女人是崇拜一個人才愛一個人,你不被人崇拜,你沒有本事,沒人愛你。所以今天孩子都27了,還沒結婚,先立業,後成家,我告訴你,你30歲以後,滿地都是金子。
幫助孩子理解選擇人的問題,孩子就會有獨立的見解,不要強加給孩子選對象的條件,找對象是一門學問。人生有四大選擇:擇校、擇友、擇偶、擇業。其中,擇偶至關重要。
怎麼擇偶呢?這裡有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三個兄弟走上一個田埂,沒人只能選一個麥穗。老大走了幾步,看到個大的麥穗就拔了下來,走到中間忽然發現還有比它更大的,很遺憾地走完了一生。老二接受了老大的教訓,上去就看這個不大,那個不大,走到最後發現只剩最小的了,也很遺憾地走完了一生。老三很聰明,上去後發現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並找到了規律,在中間找了個比較大的,走到最後發現手裡拿的都是比較大的,很得意得走完了一生。
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當漫天的星斗,有一顆流星飛到你的胸口時,不要以為她就是最亮的那一顆。要慎重選擇,哪顆星才是最適合你的。人生這課很難學,爸爸媽媽一定要教孩子怎樣與人交往,怎樣做出正確的選擇。擇友、擇偶、擇業都是這個道理,擇校方面,父母可以和子女一起商量。如果一個人學會與人正常的對話,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好。
六、激勵比指責重要
孩子的大腦是如何發揮的?科學證實,人的潛能一般只被開發了4%,最多的也只開發了10%。潛能開發很大一部分靠環境。
曾經有這樣一個洋蔥頭的實驗,對著第一個洋蔥頭說:「你真美!我好愛你。」對第二個說:「你真丑!我好討厭你."對第三個置之不理。結果是,第一個被誇獎的洋蔥頭長勢茂盛,第二個被詛咒的洋蔥頭幾近萎縮,第三個不被惦記的洋蔥頭早就死了。可見,一個人對生命的影響都如此之大,所以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你對孩子說什麼,是至關重要的。
大人請不要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請給孩子一個鼓勵、相互激勵的環境。我一直和別人說,誰生下來都是最棒的。爸爸有千萬個精子,在和卵子結合中都壯烈犧牲了,只有1個最棒的那個精子和卵子結合才創造了生命,那個生命就是你!今天來的都是最棒的。給孩子激勵=給孩子一個生存的理由。
知心姐姐用切身感受,為我們解讀激勵、消極語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我小時候有兩大愛好,一是畫畫,5歲時畫了一隻大公雞,我母親說:「太好了!我早就說過,你畫的公雞比我養的還漂亮!」孩子從小生長在「你不行」的環境中,慢慢地會把「你不行」內化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其實對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蹟!於是,我更愛畫了,黑板報從一年級畫到高三,到農村插隊給農民辦報,後來就辦了《中國少年報》;二是愛跳舞,五年級那年北京市舞蹈學校來招收小演員就有我一個。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當我穿著小褲衩、背心,手背後、腳站直後,有個老師從我身邊走過,瞟了我一眼說「哼,腿都不直還跳舞呢!」從此之後,我一跳舞就想起那話,後來就不敢再跳了,再後來乾脆不跳了。所以我對父母說,
別把孩子看扁了,每個孩子都有亮點,要看到孩子的亮點。阿里巴巴打開40多個寶藏的大門,用的是一句話「芝麻開門」,今天我們也可以打開孩子的寶藏,也有一個秘訣,叫「孩子你真棒!」當你從內心裡相信孩子棒時,他一定會棒給你看的。
推薦閱讀:
※春節為什麼要回家?
※父母控制欲很強,而且不順意就哭訴我讓他們身體不舒服了怎麼辦?
※父母到底能偏心到什麼地步?
※起個好名:父母送女兒的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