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跟小朋友玩兒,不會是得了「自閉症」或「社交恐懼症」吧

合群的寶貝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人緣好,性格也會大好,長大後,孩子們的情商也會高。可是,好多媽媽們反映——孩子到了外面或幼兒園,總是喜歡一個人玩兒,顯得「不太合群」,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社交恐懼症」?

|建議在WIFI環境下打開|

寶寶不合群的原因1、孩子缺少和小夥伴接觸的機會

有的孩子不僅在幼兒園膽小孤僻,在其他所有的場合也都如此,這和父母本身不善交際,很少與外界接觸有直接的關係。有的媽媽在孩子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就不願和那些一起抱著寶寶曬太陽的媽媽們接觸。如果孩子是老人帶,更容易出現這樣獨來獨往的情況,因為有些老人本身帶有地方口音,即使有和其他人接觸的渴望也無法很好地交流,或者找不到同樣說得來的帶孩子的老人。孩子因為從小就缺少與同伴們的接觸,到了幼兒園就會產生膽小、不合群的表現。

2、在家太以孩子為中心,對TA並無益

孩子在家被嬌寵慣了,是全家人的「小太陽」,可是到了幼兒園,孩子成了眾多「小星星」中的一顆,一下子被關注度降低了,這讓孩子很不適應。在家的時候,爸媽的讚揚聲不絕於耳,可是到了幼兒園,自己卻不再突出,甚至真切地感到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同伴,因而喪失了自信心。這類的孩子,在家都挺活躍,可是到了幼兒園卻不聲不響。如果媽媽發現了這種情況,就要和幼兒園老師配合,讓老師發現和利用孩子的某一長處並多多讚揚,當孩子自信心提高了,和小夥伴們也就能友好相處了。同時也要牢記對孩子的誇獎不能泛濫,重要一個原則是:只誇獎孩子做出的努力,而不要誇獎他與生俱來的天賦。

3、家長太溺愛,出門易被小夥伴排斥

同樣是因為溺愛,父母在家裡什麼事情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動輒哭鬧,慾望得不到滿足就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到了幼兒園也保留了這樣的習慣,與小夥伴相處時不肯吃虧,動不動就哭鬧打人,最終也會受到小朋友的排斥,成為孤家寡人。從這個情況可以看出,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平等、民主的家庭中是多麼重要,溺愛孩子最後都是害了孩子。

寶寶不合群怎麼辦

當然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變家庭模式不是一天兩天能辦到的,那麼,媽媽在有意識地將家庭向開放、民主和平等的方向上建設之外,有沒有相對快捷的辦法能幫孩子解決不合群的現狀呢?下邊,竹兜給媽媽們提供幾個方法:

1、從一到多建立夥伴關係

對於害羞、膽小的孩子來說,即便是媽媽再鼓勵他參加集體活動,恐怕都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應該從一對一的交往方式開始,這樣不僅讓孩子能感覺安全,出現問題也好協商和解決。如果一下子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這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膽量,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的感受。

另外,媽媽可以在接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主動和孩子班上的小朋友以及家長搭訕,讓孩子感覺媽媽也在他的生活圈子裡,縮短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心理距離。同時,媽媽要注意尋找那些活潑開朗的孩子,盡量創造機會讓孩子和這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一同回家或者周末相約一起到公園或者遊樂場玩,這樣,孩子慢慢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在幼兒園就會不再感到孤單。

2、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即便是孩子再孤僻,但是他內心也有與人交往的意願,也都有被人喜歡,被人接納的渴望。但是,孩子不好表達或者不敢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利用機會,加強孩子與小朋友的親密關係。如在小區一起玩的時候,你可以鼓勵孩子邀請其他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很多小朋友都有這個好奇心的,如果對方父母不反對,一般都能接受邀請,或者在孩子生日時,和孩子商量請他認為要好的朋友來家裡做客,孩子在自己的家中,感覺到熟悉和放鬆,就有一種主動性,也會比較容易和小夥伴融合到一起,當然,這要有媽媽的引導和協助。

3、強化孩子接受「邀請」

一般在邀請別人到自己家裡後,別的小朋友也會提出這樣的邀請,這時候,媽媽一定要及時鼓勵孩子接受邀請,對其他小朋友進行「回訪」,這時候還要對孩子多多讚賞,讓他感覺到在小朋友社交中的地位,對孩子在別的小朋友家的禮貌表現更要不吝誇獎,以便強化好的行為。

孩子之間的互相帶動作用是非常大的,當孩子懂得享受交朋友的樂趣後,就會慢慢地融入幼兒園的圈子裡了。

最後,如果媽媽不能親自帶寶寶,一定要看帶寶寶的老人或者保姆的性格,如果撫養人性格孤僻或者有嚴重的方言無法和周圍的人交流和溝通,那麼寶寶的性格就會受其影響,到了幼兒園也會出現嚴重的不適應。從這個角度說,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最好由媽媽來帶,而且媽媽要經常和其他照看孩子的媽媽們廣泛建立友誼關係,以自己的社交來影響孩子的社交。

推薦閱讀:

有些恐懼源於無知,有些恐懼源於知道得太多
社交恐懼症福音:別再把天聊死了,一招讓你不再尬聊!
親子 | 上學恐懼症
幽閉恐懼症是因為你沒有安全感
催眠是可以療愈恐懼症的一種方法

TAG:孩子 | 朋友 | 恐懼 | 社交恐懼症 | 恐懼症 | 自閉症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