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竅決:修行人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把握分寸?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在聞思修等善法方面應該親近如理如法行持的人,並且使自己的所作所為盡量和他們保持一致,和睦相處,這即是智者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切切不可與那些纏綿世間法、說是道非、背離解脫道的低劣士夫「親密無間」,當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對待他們。修行人若能追隨高僧大德,精進修持而不離左右,無論你學識是否淵博、修行是否有成,別人都會認為你是一個很不錯的修行人,也很願意與你交往。反之,一個具足慈悲心、有學問的人如果常常和一些行為不軌或頭腦有問題的人交往,別人都會認為他也人格卑劣,沒有修行,甚至懷疑他是否也是個神經不正常的人。猶如吉祥草扔到糞坑中,臭不可聞,人見人厭,然而放在檀香木中,卻能自然生香,增上吉祥。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看見別人的過失時,不要認為這是別人的過失,其實就像照鏡子一樣,由於自己心不清凈的緣故,見到外面的一切都是有過失的;如果自己的心很清凈,見到外面的眾生也都是佛菩薩,非常清凈。由此可以了知,自己所見到的一切過失,都是自己的缺陷,是自己心不清凈造成的,根本不是別人的過失。」

交友竅訣

不管你的修行好還是不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會經常接觸很多人,有人知道交友的竅訣,與任何人接觸時都會和睦相處;有些人卻根本不知道,自己經常生起煩惱的同時,也造下了許多惡業。

我們如果結交一位對上師與正法具有虔誠的信心和恭敬心,能吃苦耐勞、意志堅強、悲心切切、利他心大的道友,久而久之,自己的功德也會與他並駕齊驅或者勝過他(她)。

真正好友的法相,就是對上師三寶有信心、對眾生有悲心、自己的所作所為也願意苦行。

我們應該觀察一下,自己接觸的道友具不具足這些法相?如果已經具足的話,那依止這樣一位道友,即使原本沒有功德,久而久之,自己的功德也會與他相同,甚至超勝他。

與此相反,倘若交往一位秉性惡劣、心不入法、與眾同修道友格格不入的友人,那自己甚至很有可能會變成一位比他更下劣的罪人。

反之,接觸的人性格不好、與任何道友都格格不入,到頭來,你也會變成與他同等甚至比他更下劣的人。

寧瑪巴、噶當派等很多高僧大德都要求我們,接觸的人一定要是個好人,不是好人的話,凡夫人非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漸漸地,你自己也會墮落為非常下劣的一個人。

我們這些人善妙的習氣可謂少之又少,而罪惡的習氣多之又多,所以從賢德的好上師、好道友的身上吸取善妙的功德難之又難,而從凡夫惡友的身上沾染不良的過患可謂易之又易,就如同破衣爛衫投在塵屑中,它不會粘上優質的金銀之粉,反而卻會粘滿污穢不堪的毛髮、灰塵等。

凡夫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非常嚴重,善妙的習氣少、惡業的習氣多,想要獲得上師、道友的功德很困難,但接受不良習慣卻非常快,不需要接觸很長時間,他身上所有的不良習氣就會全部沾染在你的相續當中。

就好像破爛的衣服放在地上時,雜質、灰塵很快就會沾到上面,但金粉等根本不會沾上。人的習氣也是這樣,社會中不好的習氣很容易染上,然而學習善妙的高尚行為時,卻像爬山一樣非常困難。

《因緣品》中云:「何時何地交,如敵凡愚苦,不見不聽聞,不依凡愚妙。」

《因緣品》中說:何時何地都不要結交像怨敵一樣的凡愚之人,否則一定會非常痛苦的。對於這種惡友,既不見面也不聽聞,更不應該依靠他們。

又如《入行論》中云:「剎那成密友,須臾復結仇,喜處亦生嗔,凡夫取悅難。」

所謂的惡友,一剎那對你特別好,視你為最親密的朋友,但一會兒就開始不高興,跟你變成仇敵一樣,對於值得歡喜的對境,他反而生起嗔恨心,像這樣的凡夫愚人,想讓他高興非常困難,因此修行人最好不要與他們接觸。

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如何棄離作惡多端的惡友以及結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同修摯友。

首先要捨棄惡友,之後了知如何接觸志同道合的善道友。

假使自己對結交摯友一竅不通,那麼即便是一位賢良的好朋友,也難對你有任何利益。

如果對結交道友的方式和竅訣一點兒不懂,那你的朋友即使戒律、智慧各方面非常好,對你來說也得不到絲毫利益。

會不會交友的差別就在於是觀察朋友的過失還是注重對方的功德。

應該了知,觀察朋友的功德,對自己有利;觀察朋友的過失,那不管什麼人都不會對自己有利。

無論與任何友人交往,如果總是以審視的目光觀察他的缺點過失,對他的優點功德卻熟視無睹、視而不見,並且在其他人的面前也是口若懸河地說他有如是如是的缺點,談論朋友的許多過失。這種人就根本不懂得如何交友。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你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的到底是功德還是過失?如果經常將目光放在別人的過失上,那是不合理的。

人還是有一種差別,有些人雖然修行不是很好,但對於說別人的過失特別不喜歡;有些人一開口就是別人的過失,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功德,也有一些過失,我們不應該對別人的功德視若無睹,對他的過失卻津津樂道,假設別人根本沒有這種過失,那你隨便誹謗會產生很大過患,而且你的清凈心也會逐漸退失。因此希望各位道友最好不要說別人的過失,聽者也不要聽,這對你來說沒有很大意義。

札嘎仁波切說:這些經常口若懸河說別人過失的人,根本不懂結交道友的方法。我們畢竟生存在人群當中,應該與人和睦相處,不要經常到處宣揚別人的過失。一些人根本不懂這個道理,跟這個不和、跟那個不和,最後自己生存的天地越來越狹窄了,這樣唯一是在危害你自己,因為到一定時間,所有人都看不慣你的行為,人人都把你當成敵人,人人都對你恨之入骨,那時你肯定會特別苦惱的。

所以,希望大家不論在學院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尤其作為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與其他人和合共處,這一點非常重要。

擅長交友的人則與之恰恰相反,即使明明看見對方的過錯,也會立即想到這不是別人的過錯,而是我自己的錯覺。

真正比較好的、擅長交友的人,雖然親眼目睹了別人的不如法行為,但是他認為這根本不是別人的錯,而是自己的過錯。

舉個例子來說,自己照鏡子時,面容會清清楚楚地現於鏡中,如果看到眼睛瞎盲、滿面皺紋等缺陷,理應知道那顯然不是鏡子的錯,而是自己面部的缺陷。

這個比喻的意義非常深。札嘎仁波切在這裡的很多比喻與以前很多經論中的說法不太相同,因為他老人家對這些比喻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作了解釋,真正思維時,感覺確實是受益匪淺。

這裡說,看見別人的過失時,不要認為這是別人的過失,其實就像照鏡子一樣,由於自己心不清凈的緣故,見到外面的一切都是有過失的;如果自己的心很清凈,見到外面的眾生也都是佛菩薩,非常清凈。由此可以了知,自己所見到的一切過失,都是自己的缺陷,是自己心不清凈造成的,根本不是別人的過失。

這樣觀清凈心,對你具有非常大的利益,不會產生任何危害。但我們很多人一開口就說:「這個人是壞人、那個人是壞人……」好像全世界除了他老人家以外沒有一個好人,這時候口才、辯才等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但是讓他解釋《入菩薩行》或者《大圓滿前行》的時候就開始結結巴巴,好像舌頭已經用繩子系住了一樣。不要這樣,大家應該打開有關經論方面的智慧,如果提到別人的過失,就應該關著嘴巴、閉著眼睛,什麼都不知道了。

如若自己從不去尋視朋友的過患,而唯一觀察他的功德,那麼就決定不會出現不恭敬的態度,如此也就會避免惱羞成怒、生競爭心以及瞧不起對方等類事情的發生。

如果整天觀察別人的功德,就不會出現對別人不恭敬的態度。

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當懂得如何才能使自己與摯友的情意長久、始終不渝。

這個道理,只要是稍微有點兒知識的人就應該懂。但是,本來很多人從人格、智慧各方面還算不錯,可在交友過程中,跟任何人都合不來,隔壁的人都不願意跟你說話,這樣的話,你的修行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呀!

如果在與道友相處的過程中,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功德上,那麼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倍加慎重、格外嚴謹,處處小心翼翼而不敢毫無顧忌為所欲為,因為深怕同修道友恥笑譏諷。

將全部注意力放在觀想別人的功德上,你也就會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對於所作所行了知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樣一來,對自己的修行會產生極大幫助。

真正的好朋友能解除自己三門罪業的酷惱,好似妙樹的涼蔭一樣,給自己帶來受之不盡的利益。

真正的好友可以遣除自己三門的煩惱,如同妙樹一般,能夠給自己帶來暫時和究竟不可思議的利益。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目光總是盯著道友的毛病,那即便自己的朋友是一位慈悲為懷的大菩薩,他也不會對你起到一絲一毫的有利作用。

相反,你的目光一直盯在別人的過失上,如同善星比丘一樣,依止釋迦牟尼佛25年卻沒有見到佛陀絲毫的功德,這樣一來,即使佛陀對你也不會有任何利益。

因此,見到別人的過失或不良行為,應該了知:「這是我自己的眼根不清凈、意根不清凈,這都是我自己的過錯。」由此馬上觀清凈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自己只是一味地用刻薄的語言羞辱譏笑好友,而內心從來未顧慮過如此也同樣會遭受對方的羞辱。

他一直肆無忌憚地說別人的過失,從來沒考慮過自己也會因此受到別人的羞辱。這是非常愚笨的做法,稍微有一點智慧的人就應該考慮到:在這個世界中,任何人都無法獨自一個人生存下去,所以我不應該對其他人百般指責。

確實,每個人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我們也是這個生存大環境中的一分子,因此不要經常與同修道友產生矛盾、抵觸。雖然凡夫人相續中有很多世俗的習氣,但自己要盡量改正,不要讓大家都認為你這個人很壞,不然,不管做什麼事,可能每個人都不願意與你合作。一般人有一種習慣,某某人做了一次好事,大家都認為他真是個好人;如果做了一次壞事,大家都會覺得他就是個壞人。因此作為修行人,不要將以前社會上各種不好的習氣帶到學院里來,這樣非常不好。這是我對你們好心好意的勸告。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若是一位精通與道友和睦相處、關係融洽的修行人會常常將自己看作是有缺點過錯之人,而將道友視為是有優點功德之人。

從另一個角度,能夠與道友和睦相處、關係融洽的人,經常會把自己看作有過錯、有缺陷的人,而其他道友都是有優點、功德的人,這就是交友的真正竅訣。

如何將自己看作有過失的人呢?心裡應當如是觀想:自己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每一天煩惱的熊熊烈火都是彌天漫地,焚燒了所有善業的妙樹,罪惡滔天的毒海洶湧澎湃,淹沒了通向解脫與佛果的大道,如此下劣的我每一日里各種煩惱惡業接連不斷地紛紛湧現,長此以往,毋庸置疑後世必然會下墮惡趣,哪裡還有像我這樣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無所事事惡貫滿盈的人呢?

心裡經常觀想:我相續中的煩惱如同熊熊烈火,已經焚燒了自己所有善妙的善業;罪業也是非常深重,就像洶湧澎湃的大海,已經完全淹沒了自己暫時、究竟的解脫大道,像我這樣的惡人,整個世界都無法找到,我每天煩惱如是的嚴重、惡業如是的深重,行為也是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沒有任何實義,像我這樣惡劣的人,還有什麼資格去說別人的過失呢?

假設能經常如此內省自己的過失,那麼自相續中的貢高我慢、驕傲自滿的情緒就會崩潰瓦解,也不會對好朋友輕視怠慢。

經常這樣反省自己,那在朋友面前不會出現輕視怠慢的態度,自己貢高傲慢的心態也會全部土崩瓦解。

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煩惱,這一點別人不一定知道,但你自己肯定非常清楚,在自己生貪心、嗔心或者痴心傲慢等煩惱時,有智慧的人在審察自己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現:像我這樣惡劣的人哪裡還有呢?看看我的行為如是的不清凈,我的內心如是的骯髒,我怎麼還有權力說別人的過失?

這樣一來,別人的功德自然而然會顯露出來,自己的過失也就逐步得以認識,你的修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如果發現道友的缺點毛病,也要如此想:我的這位善良仁慈的法友菩薩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過失,肯定是由於自己的心不清凈所造成的一種錯覺。

在看到別人做壞事或者不如法的言行時,自己心裡這樣想:他是真正的菩薩,是真正的佛陀,他根本不會出現這類過失,這完全是我自己的錯覺,我的分別念是完全迷亂的,依此判斷的事物也肯定不會客觀,根本不是真正的實相。

只憑自己的主觀感受妄自斷定事物的本質就該如此,那比方說,一千個僧人的團體里,單單憑據他們的身體全部是濁骨凡胎的血肉之軀,說起話來也是大聲嚷嚷並且所說的儘是些世間庸俗嘈雜的閑言碎語、無稽之談,心中也具有貪嗔痴的煩惱,那麼很顯然,在這些人當中讓你用手指一一來點,說這位是大慈大悲的菩薩、這位是功德圓滿的佛陀、這位是大名鼎鼎的聖者,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

比如說,在一千個僧人當中,依靠你的分別念想要看到佛和菩薩的化身也很困難,他們念經也好說話也好,似乎全部都是閑言碎語、無稽之談;貪心、嗔心、痴心的煩惱異常嚴重;他們的身體也是一般的血肉之軀,結果一千個人中連一個真正的聖者都找不到。

你們也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會想:從學院整體來看,確實可以讓人生起很大信心,但是接觸每個人的時候,每個人只是普通僧人,這個不如我、那個也不如我,好像根本沒法與我相比一樣。其實這完全是自己的錯覺,是自己的心不清凈,對這一點一定要認識。

這是現量可見的事實。

這是很多迷亂分別念前現量可見的。

如果說千數的僧眾當中一個佛菩薩也沒有,那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口業嗎?

但事實上,一千個僧人中一個佛菩薩也沒有,這從因果方面來講也是最大的一種口業。

以前阿底峽尊者說:「三個僧人當中,肯定會有一個菩薩。」古人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沒有觀清凈心的時候,認為別人身體不清凈、語言不清凈,甚至對於真正佛菩薩化現的金剛上師,你沒有接觸的時候:「某某上師真是了不起!」但真正接觸的話,可能認為:他還不如我吧……

我都經常想:我們這些人,即使在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身邊住下來,可能也觀不起清凈心,認為他怎麼會是文殊菩薩的化現呢?其實這完全是我們自己的一種過失,對金剛上師和道友一定要觀清凈心,像法王如意寶,他就是真正的佛陀在世,對他的每一句金剛語都應該牢牢記住。

同樣的道理,即便是親眼目睹了好朋友的過失,也無法完全斷定有這樣的過失。如此一定要滅盡觀察別人過失的分別念。請你好好想想:我們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那些暴露在外、顯而易見的缺點也不能發現,怎麼能一眼就看出別人含而不露、隱藏在內的優點呢?

人都有一種毛病,別人一個小小的缺點都可以馬上發現,自己很大的過失也絲毫不能察覺。其實仔細想一想:我自己身上有非常多的過患,卻一點都見不到,那我怎麼能看到別人隱藏的功德呢?不可能的。

怎麼能妄下斷言一口咬定說他人無有功德呢?

因此輕易說「某某人無有功德」等話語沒有任何理由,尤其是一些高僧大德,他真正內在的功德根本不會在人前輕易顯露,那怎麼能輕易下結論說他沒有功德呢?

我們必須確定自己已能夠做到只見其德、不見其過,方可與道友進一步相互往來。

我們應該以「只見功德不見過失」的方式與道友交往。

了解了如何交友以後,無論與任何法友交往,關係也不能過於親密,甚至密切到依依不捨、難解難分的程度。

不管是哪一個人,與他關係不能過於密切,甚至依依不捨、難解難分。

倘若如此,在所有的法友中,就必然會有一位特別親密的摯友,隨之而出現的狀況就是將道友分為和睦密切的一方與互不和睦的一方,以偏袒之心將法友分裂開來。

因為這樣必定會出現與自己關係特別緊密的一位道友,你也會對他非常執著。這時,與他關係特別好的緣故,即使他做了很多的壞事你也不承認;但某人與你關係不好,即使行為非常如法,你還是一直看不慣。如此一來,所謂的道友已經被你分成了兩派——如同親友般貪執的一派和如同怨敵般嗔恨的一派。

對親密的一方貪執愛戀,對不和的一方恨之入骨,與世間人的護親伏怨無有任何差別,這實在是修行人最大的過患。

在道友中肯定會有與自己性格、脾氣和得來的人,但與他過分親密並不合理,保護親友、降伏怨敵是世間人的特徵,修行人不應如此,否則就與世間人沒有任何差別了。

此外,也不應滿懷厭惡地說我與這位法友合不來,便與此人老死不相往來,拒彼於千里之外。由於對興緻勃勃地觀察揣摩與自己不和睦法友的過失,才造成這種格格不入的現象,結果對道友僧眾也會吹毛求疵,尋視過患,從而態度上大為不恭。

有人說:「我對某某人特別看不慣,既不想見到他,也不想跟他說話。」而且,他也特別喜歡觀察與自己不和的這位道友,只要有一點點過失就馬上添枝加葉擴大好幾倍,就像用了放大鏡一樣。

有些人反映問題也是這樣,希望不管是誰,反映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公正,如果不公正的話,上師也會覺得有點兒為難,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對任何問題,原先怎樣就是怎樣的,不然已經習慣說別人的過失了,這樣不好。

我們除了僧眾之外哪還有其他的皈依處可尋?

作為佛教徒,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如果如此對待每位僧人,你的皈依境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對法友僧眾應當一視同仁、和平共處,對他們滿懷敬意、彬彬有禮,自己舉止應當莊嚴穩重,始終如一。

這一點非常重要。

誠如久負盛名的大智者吉貢巴曾說:「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於誰相觸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所以,與任何人都長久保持一種不即不離的關係,也就是既不過於親近也不過於疏遠。

這是全知無垢光尊者《三十忠告論》中的一個偈頌。寧瑪巴當中沒有聽說無垢光尊者的名字叫吉貢巴,白瑪朗巴說無垢光尊者有八種名號,並將八種名號做成祈禱文,但裡面並沒有出現吉貢巴的字樣。無垢光尊者在自己的論典後面,有時說慈誠多傑,有時說龍欽繞降,也沒有見過吉貢巴。但吉貢巴的教言在《修行入門》和《札嘎山法》當中都引用了。

無論住在寺院還是村落,或是寂靜深山,都不要與朋友交往太過密切,修行人最好獨來獨往,即使與人接觸,關係也不要太親密,更不應產生怨恨,應該自己穩重地安住在禪房裡。

這是無垢光尊者給我們的教言。作為同修道友,能幫助時盡量幫助別人,不能幫助就以無親無怨的方式安住,這一點非常重要。以前我剛來的時候,學院人比較少,當時外面有個小喇叭,上師如意寶經常在中午11點左右放《三十忠告論》的磁帶。上師如意寶經常對我們說:「無垢光尊者的《三十忠告論》非常殊勝,對我們修行人來講至關重要。」尤其這個偈頌,上師如意寶特別特別重視。

那麼怎麼掌握這種關係的分寸呢?如果你沒有任何關於佛法上的問題要研討,只是心血來潮想和言語投機的人漫無邊際地談論些無聊的話題、為了尋開心而和別人玩耍嬉鬧,就不要到任何一位道友那裡去;

假設有佛法上重要的問題需要請教,也可以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道友相互探討。如果是為了開心、為了散亂,就最好不要到別人家裡去。

有些人不願意呆在自己家,一直跑到別人家裡去散亂,這樣不好。希望大家自己修自己的,不要打擾別人,有些人修行非常好,每天看書、背誦等很多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你去的話,不但別人的修行受到影響,對你來說也有一定過失。

即便是有關於教言引導等佛法上的問題要請教或研討,解決完正法上的事情後也應當毫不遲疑地立即回到自己的禪房裡。

解決完佛法上的問題之後,也不要一直留在別人家裡,非得吃上一頓中午飯,甚至連晚飯也在別人家裡一起解決,這樣沒有必要,你應該立即回到自己的禪房專心致志修行,或者睡懶覺也是可以的。


推薦閱讀:

如何策劃一場成功的單身聯誼活動?
有一個幾乎可以無條件信任的朋友給你提供建議是什麼體驗?
如何成為同學同事出去聚會玩耍時會首先想到的人?
當你邀請別人打球的時候,別人笑著說我很坑的時候,如何回答才是高情商,好口才的提現?
不必討好,也無需悔恨

TAG:人際交往 | 交友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