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

(皇太極畫像)

皇帝聰明不聰明,並不是說他本人智商有多高,而是說他能不能使天下優秀人才盡為我用,進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按照這個標準衡量,清朝的皇太極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公元1643年),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稱天聰汗,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族,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皇太極招降明朝的洪承疇,就充分說明了皇太極絕頂聰明。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是明朝有名的能臣、幹將。1636年,洪承疇俘虜著名起義軍首領高迎祥,並將其解京磔死。1639年,洪承疇又在潼關設伏,將後來滅亡明朝的起義軍首領李自成打得大敗,使李自成僅餘18騎逃入陝南商洛山中,農民起義陷入低潮。由於洪承疇治軍有方,鎮壓農民起義軍連連勝利,因而他在明朝統治階級內部得到很高評價,洪承疇的軍隊也被稱為「洪軍」。因為清朝軍隊多次南下,直接威脅到明朝京城安全。兩面受敵的明朝,把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崇禎為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1639年初,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率明軍與清軍展開決戰。在朝清進行的松山之戰中,因明軍將驕兵惰,明軍戰敗。在松山城中時,有人勸說洪承疇投降清朝,被他堅決拒絕,後來洪承疇被叛將獻城而被俘。清兵把他帶到主帥面前,強迫他下跪,洪承疇輕蔑地說:「我乃天朝大臣,豈能在小邦王子面前下跪!」表明自己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那麼這個錚錚鐵漢為何後來又改了主意呢?關於洪承疇之所以投降清朝有多種說法:

一是皇太極贈貂裘感動說。松山之戰結束後,皇太極派席賴、查塔、鍾古、商吉圖等前往松山,諭請圍困松山的皇太極長子、多羅郡王豪格,代善的孫子、多羅郡王阿達禮,努爾哈赤的十五子、多羅貝勒多鐸等,並說:松山所獲總督洪承疇、總兵祖大壽之弟祖大樂,可送入盛京。洪承疇被押解到盛京後,關在皇宮內的三官廟裡。因為已經下了必死的決心,所以洪承疇每天披頭散髮,光著腳,不吃不喝,對皇太極罵不絕口。皇太極不僅不生氣,還動員了盛京城中所有能動員的力量前去勸降,這其中大部分是洪承疇以往在明朝的同事們,讓他們現身說法。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范文程。在大多數人勸降無效的情況下,范文程出場了。他面對洪承疇的暴跳如雷不但不惱怒,反而和風細雨與之談古論今。恰在這時,積在房樑上的灰塵飄落下來,落在了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不由自主地用手輕輕撣去。這個細微的動作被范文程看在眼中,他暗自一笑,隨即告辭出來,徑直向皇太極稟報:「洪承疇不會死!這種時候,他連衣服尚且愛惜,何況生命呢。」後來皇太極親自來到三官廟勸降洪承疇,並脫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親切地說:「這樣,先生就不會感到冷了吧?」對皇太極的這一舉動,洪承疇望了皇太極許久,終於長嘆了一口氣,說:「你真是真命天子啊!」於是歸降了清朝。洪承疇投降後,皇太極大悅,即日賞齎無算,陳百戲作賀。對皇太極的這些做法,清朝諸將皆不悅:「洪承疇僅一羈囚,何待之重乎?」皇太極曰:「吾儕所以櫛風沐雨者,究竟欲何為乎?」眾曰:「欲得中原耳。」太宗笑曰:「譬之行者,君等皆瞽目,今得一引路者,吾安得不樂?」眾乃服。

二是皇太極犧牲愛妃「色誘」洪承疇說。在三官廟裡面,洪承疇一動不動地躺在光板床上,忍受著饑渴的煎熬,只求速死。他忽然聞到一股奇香撲鼻而來,瀰漫在整個囚室中。他精神為之一振,微微張開雙眼,面前竟站著一位滿洲貴婦人,裊裊娜娜,一頭烏黑油亮、光可鑒人的秀髮,挽著高高聳起的雲髻,衣袖下腕似嫩藕,手如蔥白,窈窕的身材如風擺楊柳、出水芙蓉。洪承疇只覺得整個囚室變得亮堂起來,似乎連饑渴也忘了。這人其實就是皇太極最寵幸的妃子庄妃。庄妃對洪承疇說:「聽說洪將軍有年過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誰來孝敬她?聽說洪將軍閨房中有結髮的妻子,偏房中有嬌美的愛妾,你捨得讓她們獨守空閨嗎?」洪承疇聽後酸楚萬分,一言不發。庄妃覺得時機來臨,連忙從帶來的竹籃中取出玉壺,兩隻酒盅,倒滿人蔘湯說:「洪將軍已決心一死,我不敢讓洪將軍壞了名節,這是送行酒,請將軍飲下。」洪承疇沉默良久,一口喝了下去,誰知「酒」剛一入口洪承疇便覺出這不是酒是人蔘湯,心中不由一喜,不禁連飲數杯。庄妃又說:「洪將軍已數日未進飲食,身子虛弱,再多飲幾杯吧!」說著雙手按住洪承疇的雙肩,洪承疇似乎被雷電擊了一下,不由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庄妃的手。庄妃故意嬌滴滴地說:「洪將軍還有什麼話嗎?」庄妃的所言所行,喚起了洪承疇對女人的思念,對生的留戀,他決心不再去死……這個聽來荒唐的傳說之所以能夠流傳開來和歷史上滿蒙部族在對待兩性關係上的觀念、風俗不無關係。在那些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部族中,如果一位女性能夠把一個英雄收服過來的話,不但不會受到族人的鄙視,相反,她也會像英雄一樣受到大家的愛戴與尊敬。

對這兩種說法,至於哪一種說法是真實的,並不重要,但最終都說明:為了勸降洪承疇,皇太極是費盡心機。眾所周知,在亂世,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士者興,失士者亡」!「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誰佔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並發揮其才能智慧,誰就能戰勝對手。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集團間的競爭、國家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一流的人才,就擁有了一流的戰鬥力;誰吸引了眾多的優秀人才,誰就會獲得成功。不論是自己求賢若渴的表現還是派自己的愛妃去色誘洪承疇,都說明皇太極很有心計、很聰明:他知道洪承疇富有文韜武略,作為明朝的人才,他更知道明朝和清朝的軟肋在哪兒,這些恰恰是自己最需要了解掌握的內容。如能爭取洪承疇歸順清廷,對清朝徹底戰勝明朝將會發揮出令人難以想像的作用。後來的事實證明,誘降洪承疇,皇太極是做了一筆很划算的買賣。洪承疇給清朝出了很多好的計謀,加速了清朝統一中國的步伐。對此,我舉一下例子來驗證我的觀點。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王朝,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在這時的中國大地上,對抗的不再是明清兩軍,而是變成了清軍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直接對抗。在這新形勢下,洪承疇向南下跟李自成起義軍作戰的清軍主帥多爾袞建議:「我兵之強,流寇可一戰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於滅賊,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之意。仍布告各府縣,開門歸降,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誅,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內應者,破格封賞。此要務也。」多爾袞採納他的建議,于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後,向明朝官民發布出師告示,結果清軍所過州縣及沿邊將吏皆開門款附,收到極大的政治效果。在這之前,清軍都以兇悍殘忍著稱於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如果清軍在這個時候仍執行過去那種燒殺搶掠政策,那麼清軍就會面臨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清軍跟農民起義軍作戰時,廣大百姓站在起義軍一邊,因為起義軍跟廣大百姓都是漢人,從心理上講,廣大百姓跟起義軍更親近一些;第二種情況是,在廣大明朝「遺民」眼裡,起義軍、清軍是一丘之貉,都是對老百姓燒殺搶掠,那麼在清軍跟農民起義軍作戰時,廣大百姓採取中立態度。正是洪承疇的這一建議,使本來是掠奪明朝地盤的清軍變成了替明朝百姓復君父之仇的正義之師,贏得了廣大百姓特別是以「明朝遺民」自居的群眾的好感,所以清軍在華北、中原地區與李自成的起義軍作戰中,清軍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積極支持。也可以說,正是洪承疇的這一建議,才加速了清朝統一中國的步伐。而李自成的起義軍在洪承疇的對策面前,卻處處碰壁,遭到廣大群眾的強烈反抗,最後李自成的起義軍被清軍徹底消滅。

重用人才,是聰明;積極從敵對營壘中搜羅人才,那是絕頂聰明。金庸先生如此評價皇太極:「皇太極的智謀武略,實是中國歷代帝皇中不可多見的人物,本身的才幹見識,不在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國歷史家大概因他是滿清皇帝,由於種族偏見,向來沒有給他以應得的極高評價。其實以他的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後,中國曆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皇太極的軍事天才雖不及父親,政治才能卻猶有過之。」這種評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推薦閱讀: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55)
神秘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怎麼回事?2040年9月五星聚會中國更加繁榮富強?
最新中國十大名茶排行榜,你愛喝哪種茶?
【中國歷代帝王傳奇】 順治帝福臨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周易八卦之六親發動,六親變化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聰明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