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方劑學19講銀翹散(二)、桑菊飲、麻杏石甘湯[概述]

方劑學19講銀翹散(二)、桑菊飲、麻杏石甘湯

方劑學 19講

銀翹散

上節課討論了銀翹散的主證分析,它的功效歸納,和方義分析。從它用藥分析來看,銀翹散的配伍上有這兩個明顯特點。

1. 它是辛涼解表方,中間配伍少量的辛而微溫之品,指的荊芥、淡豆豉,體現一種去性取用的方法。這是配伍中的一種技巧。在後面將要學到的一些方劑里,還有很多去性取用這種方法。這去性取用方法來增強君葯,它的辛涼發散作用。

2. 整個方是以辛涼透表為主的,但是它配了清熱解毒的藥物,辛涼透表與清熱解毒相配伍,體現了整個方清疏兼顧,以疏為主。疏是疏表,解表。清是清里,包括清熱解毒,它是表裡兼顧的,是照顧了溫熱病邪發病急,傳變快,容易蘊結成毒的特點。但是全方要注意,還是以疏為主,以辛涼解表為主。

應用

辨證要點

初起發熱重,惡寒輕。

從開始感受風熱病邪,或風溫初起,可以有微惡寒,但以發熱為主。初起發熱重,惡寒輕,後面可以但熱不惡寒,這是一個動態的。

咽痛、口渴

它重要的兼證是咽痛,常見的。口渴是根據溫熱病邪,入里的一種不同程度,反映的明顯程度不同。

脈浮數

這是使用它的一個辨證的要點。使用的基本依據。

使用注意

風寒和濕溫病,夾濕的不適合使用。 服用方法

不宜久煎。《溫病條辨》的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香氣大出,即取

1/11頁

服,勿過煮,肺要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也〞。這段話的意思,前面的好理解,即取服,不能過煮,肺要取輕清,非輕不舉~做為衛分,上焦為主的,是〝上焦如羽,非輕不舉〞這個原則。過煮味厚入中焦,是什麼意思?入中焦指的是氣分。味厚相對辛涼來講,就是裡面往往以苦寒為主。辛涼的成份,芳香辟穢成分,過煮則揮發了,味厚就是剩下來的、苦寒類的,那個清氣分的,清里的這個為主了。所以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是必須重點掌握的。它是保證這個方療效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當然做為劑型選擇上也應該注意,這個方本身用的是煮散劑。為杵散以後要煎服,煎一下,時間很短。他原來說沸三五沸,開三五開,形容它很短,香氣大出,即取服,當然你做成丸劑以後會影響療效。丸者緩也。尤其是證情較重,那更應該做湯劑,湯者盪也,因為它主散劑帶有湯劑特點,藥力布散快,發揮作用,吸收快。

隨證加減

傷津 加天花粉

熱毒重 加馬勃、玄參

熱傷血絡 去荊、豉,加白茅根、側柏、梔子 肺氣上逆 加杏仁

兼夾穢濁 加藿香、鬱金

隨證加減就是圍繞著溫熱病邪侵犯人體,有可能產生的一些方面,我們說溫熱病邪發病急,傳變快,傷津快,兼夾穢濁,容易蘊結成毒,以及它劑傷及到肺衛又傷及到肺系,所以這幾個方面是常用的加減方法參考。傷津都加天花粉,《溫病條辨》傷津很多地方也喜歡加天花粉;熱毒重加馬勃、玄參,不僅清熱解毒,還能利咽喉,因為銀翹散證體現出來的熱毒,咽喉是很重要的,是常見的;熱傷血絡就是說它發病急,傳變快,很快影響到出血,傷血絡是指的傷血的淺層,所以叫血絡,這種時候有一定的出血現象,要加白茅根、側柏葉,或者炒梔子這一類,這種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那當然這時候里熱重了,辛而微溫的發散來說,荊芥、淡豆豉減少了,當然這時候一般來講也不惡寒了,所以入里程度多,深入血分,荊芥、淡豆豉不宜使用。這也說明一個動態的,荊芥、淡豆豉是不是減量,甚至於不用,要看它

2/11頁

入里的狀況,用它往往都是比如口不渴,還有微惡風寒明顯,這種時候使用。要充分反映出一種動態性使用。當然你要用像過去銀翹解毒丸這一類呢,肯定效果就差了,你就沒有辦法針對性的來加減使用。它藥物針對不同階段了。

如果肺系病變,引起咳嗽可以加杏仁,杏仁苦平,平性的,用來降肺氣止咳。兼夾穢濁,有穢濁容易蒙蔽心竅,穢濁本身首先體現它兼濕,用藿香,有芳香化濕作用、鬱金芳香能化濕,還能開竅,保護心神。鬱金也能使這一寒涼葯涼而不郁,這都是常用的加味方法。

桑菊飲 (《溫病條辨》)

主治證候的病機分析

風熱犯肺輕證

表熱輕證

邪傷肺絡 風熱輕證 身熱不甚,脈浮數

邪傷肺絡 咳嗽

邪熱傷津 口微渴

辛涼解表代表方,一般都是以銀翹散和桑菊飲兩個做為代表治法的兩個方面。銀翹散是肺衛病變為主的。,發熱重,邪正相爭於體表,這個為主的。桑菊飲呢,它是一種風熱犯肺的輕證。從程度上,(1)這個風熱犯肺的輕證。(2)它直接傷損到肺。風熱犯肺,那是肺系病變,所以它肺衛證癥狀不突出,因為病邪比較輕,但是它影響到肺系(呼吸道)。所以總的病機歸納是風熱犯肺,銀翹散是風熱犯衛,提法上是有區別的。風熱犯肺但是輕證。

病機把它分開,包括兩部分:(1)表熱輕證,是比較輕的。因為邪較輕淺,但做為口鼻而入,傷及肺絡,絡也是輕淺的意思,風熱犯肺輕證,傷肺絡。

主治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風熱侵襲較輕,體表邪正鬥爭不重,加上風熱本身輕,發熱不重,身熱不甚。脈還是歸於浮數的,因為它性質畢竟是風熱。由於它側重反映在邪傷肺絡,所以肺氣不宣的咳嗽是它的主症。《溫病條辨》里講桑菊飲的主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咳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但咳,說的當然是絕對的,

3/11頁

它只是咳,他把咳當作一個主證,身不甚熱,發熱較輕,也就是惡寒或者本身比較輕淺,有風熱特點,所以惡寒更不明顯,微微有點發熱,以咳嗽為主證,肺氣不宣,有個程度不同的口渴,所以一般熱邪不重,口微渴,甚至於做初期可以不渴,因為溫熱病邪較輕,就算有些入里,它也傷津程度不重,脈一般還是浮數,所以從這個主治證候的病機分析來看,

病邪?風熱,風溫初起,這是輕證,所以表證不重。

侵犯部位?肺絡為主。就是肺系,呼吸道。(所以出現了肺氣不宣,咳嗽為主,發熱不重。)

這是病機和主治方面,銀翹散和桑菊飲的區別。這一對是外感風熱常見的兩個趨向。一對辛涼平劑,辛涼輕劑,這是指的辛涼程度,指它針對的溫熱病邪的程度。常做為兩個代表。

方義分析

君 桑葉、菊花

臣 杏仁、桔梗

佐 連翹、薄荷、蘆根

使 甘草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前面講配伍技巧時提到過,桑葉、菊花雖然我們教材都說它歸肺經,實際都是肝肺兩經。幾版教材沒有提到使用它以後為什麼肝肺兼顧?當然這類部分的一些看法呢,不適宜做為一般規律寫進去,教材有個延續性的考慮的,當然在這裡,比如我們有一些體會,講給大家了解,有些不了解的,有些教材寫,別人不會講,那也不好辦。但桑葉、菊花既歸肺經又歸肝經,既能清肺肅肺,又能清肝平肝。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來平肝的方里,今後會講到羚角鉤藤湯,肝經熱盛動風,那就要清熱涼肝,熄風。包括一些清肝平肝,所以也配桑葉、菊花為輔助葯。這個方哩,它是風熱犯肺,引起的肺氣上逆咳喘,我們葯清肺,肅降肺氣,清肺肅肺。由於我們前面講到肝肺,它是氣機升降中間,升降之外輪,相反相成,相輔相成的。既在升降上有分工,同時相互

4/11頁

制約保持正常的肅降或升發。所以這兩個用在這裡呢,既能清肺肅肺,又能清肝平肝。在這裡清肝平肝呢,能夠幫助肺氣正常肅降。

風熱以後病人都會有頭痛目赤,有一種肝經風熱,或者肝的升發太過這種特點,肝升發太過,肺氣降不下來,你選擇清肺肅肺葯的時候,正好這兩個葯它偏偏又有清肝平肝,多好,一舉兩得。這樣使肝升發不至於太過,肺氣更容易降下來。所以方里的考慮是很恰當的。這個是配伍技巧了。

臣葯,杏仁、桔梗是我們常用的一宣一降。宣降肺氣、止咳的常用組合。這在桑菊飲里反映很突出。桑菊飲理基本的配伍組合技巧,這兩組是體會理解的一個重點。因為很多方哩,這些基本配伍組合理解了,將來在臨床上組織新方,加減化裁等等使用的時候,可以減少隨意性,提高療效。

佐葯,三味葯,連翹、薄荷、蘆根,在這裡連翹量根銀翹散里連翹量相比,這裡小多了。少量連翹考慮什麼?溫熱病邪容易入里,蘊結成毒,儘管主治里還沒出現熱毒證,但是要考慮先安未受邪之地,少量的。薄荷也能清熱解毒,同時能夠清利頭目,配合桑葉、菊花能清利頭目,增加透表作用。因為整個方辛涼透表作用力量不大,因為這種風熱輕證。用蘆根生津止渴,清熱生津,它微渴,防止發病急,傳變快,傷津快,而從桑菊飲來講,它的繼續發展入里也可以形成大熱,所以加味方法里也可以加石膏、知母,由衛分進氣分,氣氛熱甚高,所以用蘆根本身可以清熱生津,這三味都是佐葯。

用甘草作使葯,調和藥性。它相應的比如和桔梗相配,輕利咽喉,這個作用還是存在,但這個方里充分體現了一種辛涼透表,宣散作用比較平和,宣降肺氣力量較大,針對咳嗽的。因為從桑葉、菊花也能清肝平肝,杏仁、桔梗宣降肺氣,是治療肺氣不宣咳嗽,風熱引起的咳嗽,這是主證的。

銀翹散與桑菊飲比較

兩方皆為辛涼解表方劑,組成中桔梗、連翹、薄荷、蘆根、甘草五葯相同。其不同之處是:銀翹散解表清熱之力強,為「辛涼平劑」;桑

5/11頁
推薦閱讀:

第三單元 月經病 細目一 概述
唐詩 宋詞概述
情緒心理學要點概述
β受體阻滯劑概述
小說概述

TAG:方劑學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