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繁體字通俗演義 第5-8回(簡體版)

繁體字通俗演義 第5-8回(簡體版)

第五回

古時蒙昧貨貝寶龜秦朝一統廢貝行錢

大型播客視頻系列節目《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簡體字版)

繁體字可以巧記

簡化字只能死記

————張北冥

註:以繁體字為基準,括弧中的為今之簡化字

本回我們暫時先把人體器官放一放,講一下與「」有關的漢字。本來這一類漢字應該放到「生活用品」一類字中。可是由於上一回結尾我們已經提到了繁體字「贜」(贓物)的「贜」。所以我們就順帶講一講「」。雖然我一直認為這樣安排有些不妥,無奈事以至此,再加調整恐不易為也,故只好將就了。

我們先來說「」字。

(貝)

象形字。說實話,這個所謂繁體的「貝」字已經夠簡單了。上半部的「目」像貝類動物的外殼,中間的兩橫表示貝殼上的花紋。簡化的貝,仿照草書改造,以其取代「貝」字大可不必。

中國早期社會,人們用貝殼作為通行的貨幣,把龜甲當作寶物,正如《說文解字》所云:「古者貨貝而寶龜。」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貝殼這種東西因為太廉價了,很容易找到,所以人們就選用其它一些東西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和符號。

比如布匹。

幣(幣)

貨幣的「幣」是一個形聲字。從「巾」「敝」聲。而且這個「敝」的本義是指舊衣服,後引申為衣服。因此漢字中凡是帶「敝」的字大都與衣服有關係。這個「幣」就是指送給別人作為禮物的絲織品。後來就引申為財物,因為尤其是先秦時期,絲布不是一般人穿的起的,普通人能穿麻就不錯了。正所謂「以珠寶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因此「貨幣」「人民幣」的「幣」字就是從這兒來的。

當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布匹也變得廉價了。因此金屬是最適合作為貨幣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使用的錢幣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是鏟形,有的是刀形還有圓形,條形等等。

比方說兩

兩(兩)

「兩」就是指兩個長條形的的錢幣相併。我們平常都說「一兩等於二錢」。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因為一錢就是指一個長條形的錢幣,那麼一兩就是兩個長條形的錢幣加起來。從繁體字「兩」這個字的字形上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兩個長條形的錢幣合起來,就表達了「一兩等於二錢」這個意思。所以說學習繁體字的確能夠使我們理解很多的生活常識。後來「兩」就用來指「並列成對的兩個事物」。

那什麼是「錢」呢?剛才我們說,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使用的錢幣形狀都不一樣。所以這個「錢」字是指鏟形或刀形的貨幣。

錢(錢)

「錢」本來是指一種鏟形的農具。注意,「錢」的右半邊是「戔」(戔),這個字我們以後也會細講,它的意思是殘害。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由兩個「戈」會意。「戈」最早也是一種鏟形的生產工具,後來演變為一種兵器。那麼「錢」的本義就是指這種鏟形的農具。早期社會,農具也是一個人非常珍貴的財物。所以,人們也用「錢」這種農具當作等價交換的物品,也把它當作貨幣使。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直接用農具經行交易,而是用金屬模仿「錢」的形狀來鑄造,比如說我們熟悉的鏟形幣,刀形幣。人們就稱這種東西為「錢」。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廢貝行錢」,刀鏟幣才停止使用。但是「錢」這個名稱一直使用至今。知道了「錢幣」的造字來源,我們以後還用「死記」漢字嗎?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希望大家明白,中國早期社會是以「貝」為貨幣的,所以,含「貝」的漢字基本上都和貨幣,經貿,財產,寶物有關。

質(質)

會意字。由貝,斦會意。「質,以物相.贅從貝,從斦。」本義是以財物作抵押。「斤」是一個會意字,就像一個小斧頭在砍木頭,所以「斤」的本義就是「斧頭」。後來人們借用這個字表示計量單位。那麼「斦」(讀"銀』)就表示兩把小斧頭。而「質」就是指兩把斧頭相交換相抵押,就是原始的商品交換。而「人質」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古代社會,包括外國也一樣,一個國家的君主為了得到敵方的土地,或者求和來保住自己的國家,往往會把自己的太子或公主送到敵方陣營中,換取自己想得到的土地,這些被送走的太子公主就是「人質」,同樣表達了一種「交換」的意思。那麼,我們繼續來說,從這個國王的角度來看,太子和領土,他最想要什麼呢?顯然是想要領土,否則他怎麼捨得兒子呢?因此領土是這個國王原本想要的東西,他用自己的兒子為「人質」去換自己原本想要得到的東西。因此這個「質」就引申為原來,原本,本體的意思。比如本質,質量就是如此。你看,只要你理解了這個繁體字的字形,理解了為什麼這個字要這麼造。你就能明白這個漢字的「本義」,也就是最早的意思。知道一個漢字的「本義」對我們學習漢字有什麼幫助呢?我們知道,許多漢字它往往都含有許多看似不同的意思,比方說「質」,它含有「交換」「人質」「本質」這幾個看似不同的意思,由這些看似不同的意思又可以分別造出不同的詞語。所以說漢語能不複雜嗎?可是,不要怕,這些意思看似不同,實際上我們細分析一下,這些看似不同的意思之間都是有聯繫的,都是由這個字的「本義」引申而來的,都是「本義」的「引申義」。所以只要我們理解了這個字的「本義」,所有看似不同的引申義我們就都能理解了。尤其是學古文的時候,古代的許多字和我們現代的意思不太一樣,但是只要你會繁體字,理解這些不同意思就不成問題。因此學習繁體字對我們學習漢字幫助多大啊,能夠大大降低我們學習漢語的難度。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小學生們,由於都是學簡化字,所以一旦有些字詞不同意思比較多,就只好照著字典,照著老師講的「詞語本」狂記,死記。根本理解不了為什麼一個字會有那麼多意思,因此可以說我們這幾代中國人沒有幾個「懂」漢字。所以我們還用的著感嘆「中國文學已經死了」之類的話嗎?想拯救中國文學,想拯救中文,大家想想應該先拯救誰?

賣買(買賣)

這兩個字就沒有什麼好講的了。做生意,做買賣怎能沒錢?沒有「貝」沒有錢如何做生意?簡化字是模仿草書改造而成的,面目全非,根本無法理解。沒有「貝」還買個頭啊。所以簡化字還真是「買個頭(頭)」。當然「買賣」的上半部分我們此回先不展開討論。後面的章節自然會解釋。

價(價)

《說文解字》:「價,物直(值)也,從人,從賈。賈亦聲。」本義就是一個物品的價值。「賈」就是「商賈」,就是做買賣,都是和做生意,和商品交換有關。而今天簡化的「價」(讀"介』)其實是另外一個字,意思是身穿鎧甲的小兵,供役使的人。「介」和「價」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價」 和「價」這兩個字完全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

寶 (寶)

形聲字。從「王」(玉),「貝」。「缶」聲。也可作為會意字來理解。整個字由「宀」(讀"棉』),「王」, 「缶」(裝酒的陶器),「貝」,組合而成。本義是屋中有玉器,陶器,金錢,這些東西就是珍寶。又因古人發「缶」音與「寶」接近,故以「缶」為聲旁。而簡化的「寶」僅以玉來概括,實在有些淺薄。寧可沒有玉,缶,也不能沒有貝。我們看這個「貝」字在整個字中所佔有的空間最大。因為貝是財富的象徵,簡化字非要把「貝」刪除,敢問不值錢的東西,沒價值的東西怎能稱作「寶物」?

實(實)

本義就是富裕。《說文解字》:「實,富也。從宀,從貫。貫,貨貝也。」上半部的「宀」表示屋子,下面是「貫」。貫在古代表示貨幣。因為古人把銅錢(貝)用繩子穿成一串,這一串錢就是「一貫」。比方說《水滸傳》楊志賣刀,他的喊價是「三千貫,不還價。」這個「貫」就是這個意思。「宀」和「貫」組合起來就是說屋裡充實著一串串貨幣,你說它能不充實,能不富裕嗎。然而簡化後的就很可笑了,是現代人改造的字。居然改成了「頭」,還是簡體的「頭」。難道是說人頭腦比較實誠嗎?

虜(虜)

客觀的說,繁體字「虜」已經發生了一些訛變了。因為早期這個繁體字中「男」中間的一橫是要出頭的,就和「貫」是一樣的。意思是形容打仗以後,士兵們把那些戰俘的兩隻手捆起來,然後用一根木條從中穿過去,使其無法脫身。而「虍」就是指看押戰俘的人像猛虎一樣兇惡。可惜的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男」字中間的一橫由於誤傳誤寫,就沒有出頭了,就訛變成了現在的「虜」字。所以說我一直都強調,繁體字也並非十全十美,無懈可擊,它仍然有一些失誤的地方。但是首先,這些失誤的數量不是很多;其次,大家注意,這叫做「失誤」,是在漢字流傳過程中的誤寫造成的,就如同剛才說的「虜」。它絕不等同於我們現在的簡化字是大規模的,「故意」亂寫亂改。有些人說繁體字也有許多失誤嘛,所以簡化字出現了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可以原諒的嘛。這種說法只能是「狡辯」。通過我剛才的講述大家能夠明白,繁體字之錯乃是「無意犯罪」,而簡化字之錯乃是「故意犯罪」。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記得《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之作者王干先生提出「漢字的發展應是擇優而非簡化。」這一點非常正確。我們對繁體字中出現的錯誤應該是去糾正,使其更加完美,更有利於大家學習漢字,而不是像簡化字一樣「一錯再錯」,最終只能是把漢字改得越來越糟,越來越難學。比方說這個「虜」字,我們現在如果恢復它以前的寫法,這是上上策,因為「男」字出頭最有利於人們理解,學習以及記憶這個漢字;繼續保持「虜」的寫法是中策,雖然有些訛變,但是整體差異不大,仍然有辦法解釋;那麼簡化為「虜」則是下下策,這樣一來完全無法解釋這個字為什麼要這樣寫了,只能死記,是最不利於人們理解,學習以及記憶這個漢字的。因此,簡化字必亡。

賓(賓)

由「宀」,「止」,「貝」會意。本義是敬重的客人。

「貝」表示禮品,是客人送給主人的。

「止」也就是「賓」中間的部分是「止」的變體。比如「步」這個字,是會意字,由兩個「止」組合而成。表示人的兩隻腳一前一後。因此「賓」字中間的部分就表示人腳。

「宀」(讀"棉』)就是房屋,主人的房屋。

整個一個「賓」字就是比喻一個人走到主人的屋下,手上再拿些「貝」送給主人,這個人就是「賓客」。

讓我們再看看簡化後的「賓」。真是嚇死人啊,下半部竟改成了「兵」,究竟是主人手握兵器下逐客令呢,還是客人手持武器強行入室呢?除了迎合形聲原則,一點意義也沒有。可怕,可怕。所以我們現在的許多「賓館」用這個「賓」字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你要走進去住宿,肯定要向賓館「送錢」的嘛。但是「賓館」 二字充滿殺氣,八成是「龍門客棧」,肯定是黑店,相當不吉利。所以還是改成「賓館」比較恰當。

以「貝」為部首的漢字我們就講完了。下一回我們還是言歸正傳,重新回到「人體」上來。剛才我們說,「賓」中間的部分實際上就是「止」,而「止」就是指人的腳。所以下一回我們就來講與人的腿腳有關的漢字。第六回

衛(衛)

形聲字,從「行」,「韋」聲。也是會意字。「行」是行走。「衛」的本義是兩個士兵繞著城池巡邏,就是守衛,保衛。簡化字是現代人改造。但是「韋」為什麼表示巡邏呢?

韋(韋)

本義是環繞。這個字中間是一個「囗」(讀"圍』),注意,「囗」不同於「口」,這個問題我們以前也說過,「囗」表示一座城市。「韋」上下的形狀比較像人的兩隻腳,本義是一個人繞著一座城巡視。它是「圍」(圍)和「衛」(衛)的本字。後來才分別加了「口」和「行」加以區分。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這樣一來就無法解釋了。尤其是「衛」,完全與「韋」(韋)斷絕了聯繫,破壞了漢字之間的規律性,學起來就沒有系統,非常凌亂。

說道「囗」,我們順便說一說「圖」。圖也是以「囗」為偏旁。

圖(圖)

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圖,畫計難也。從口,從啚。啚,難意也。」也就是說「圖」的本義是出謀劃策。外面的「囗」意思是規劃,裡面的「啚」(讀?塗』)意思是困難。大家可以想像這個「圖」的含義了吧,所謂「有機可圖」,「圖謀不軌」。後來,這個字才引申出圖畫,地圖這些意思,因為做地圖也需要仔細規劃的。

但有學者認為恰恰相反,「圖」中間的「啚」實際上是「邑」的變體,表示城市,邊邑。因此,「圖」的本義就是繪地圖,謀劃反倒是由此引申的。無論哪種解釋正確,簡化的「圖」 是仿照草書改造的。竟把裡面改為了「冬」,實在是既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

「術」和「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術」,形聲字,從「行」,「術」 聲。這個字是外形內聲字。《說文解字》:「術,邑中道路。從行,術聲。」它的本義是供人行走的道路。後來逐漸引申為某種學問的門道,比如藝術,武術,法術等等。所以,簡化後的「術」沒有了「行」,藝術,武術沒了可以行走的道路,就走不通了,如果這樣,藝術,武術又怎能成為一門體系,一門學問呢?

實際上簡化後的「術」讀「竹」,是另一個字。「術」是個象形字,像一種草的樣子,它就是「白朮」。中藥「人蔘白朮」我們很多人念成「人蔘白術」;還有《說岳全傳》中的「金兀朮」,我們很多人也念成「金兀術」,都是受到簡化字的誤導。

與之相同的情況還體現在「後」與「後」二字。

後 後

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後」,《說文解字》:「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按許慎的說法,「後」是指君主。但這是其實是引申義。根據現代專家的考證,「後」的本義是指懷孕的婦女。由於人類早期處於母系社會,女人是整個族群的領袖,因此「後」就引申為君王,君後。後來人類進入父系社會,男人成為一個族群的最高領袖,所以「後」就不表示君主,而表示國王,皇帝的配偶,比如王后,皇后。

「後」,《說文解字》:「後,遲也。從彳,幺,夂者,後也。」意思是說,「後」就像是一個人的腿腳(夂)就好像被繩子(幺)拴住一樣,無法行走(彳),走不動,走不快,落後了。所以「後」表示「前」的反義詞,「後面」「落後」之類的意思。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簡化字隨意將兩個字形字義毫不相干的字合併,確實毫無道理,因為二者意思毫不相干,你根本無法解釋簡化字「後」為什麼既表示「王后」又表示「後面」。而且這種被隨意合併的字數量還非常多,我們以後還會陸續講到。

講了這麼多以「彳」為偏旁的漢字之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受簡化字的誤導,把「彳」讀作「雙人旁」,應該讀作「赤」;更不能理解為「兩個人」。當然,對於這個「彳」字的本義,無論它是指「人的腿腳」,還是指「街道小路」。有一點是共同的,也就是這兩種解釋都是為了表達「彳」的意思是「人在走路」,都是和走路有關係。

說了「彳」,我們順便說一下「亻」。「亻」確實就表示一個人,它是「人」這個字的變體。我們來看這麼一個字。

備(備)

會意字,本義是小心謹慎,引申為戒備,準備。右半邊是象形字。像許多箭插在箭桶里。加「亻」作偏旁,意思是說士兵的箭筒里已經裝滿了箭。準備好了。簡化的「備」,上面的部分我們馬上要講,它表示人的腿。所以這兩個部分合併,怎麼也表現不出剛才我所說的意思。

現在我們就來看「夂」。「夂」(讀"止』)這個字前面已經出現過多次,它很像人的兩條腿,所以它的意思就是人的兩條腿。

處(處)

會意字,由「虍」,「処」(讀"楚』)會意。也是形聲字。本義是靜止,休息。「処」也是會意字,由「幾」,「夂」會意。「幾」表示是凳子(註:"幾』只能表示供人休息的桌椅板凳,它和"幾個』的"幾』完全不一樣),「夂」表示人的腿。因此這個「処」字的意思就是「得幾而止」也表示靜止,休息。而且「処」是「處」的早期寫法。但為什麼後來要在「処」的上面加「虍」呢?有專家通過對金文的研究發現,「虍」是指古人頭上帶的虎皮冠。因此「處」的本義是一個頭戴虎皮冠的人坐在凳子上休息。「虍」作為偏旁就表示「老虎」。提到「虍」我們說一些題外話,「虎」這個字也是會意字,王筠《釋洌》:「謂其通體皆象虎蹲踞之形也。」「虎」字上半部的「虍」是象形字,像老虎面部的條紋和牙齒。下半部也是「幾」,表示老虎蹲踞休息時的樣子,與「處」的意思很接近。

但是簡化的「處」就沒道理了,你要非簡化不可,改為 「処」到還說的通。怎麼也不該把「幾」簡化為「卜」啊,難道是一邊走路一邊算卦?當然,有人發現,「咎」這個字上面好像有一個「處」,這怎麼解釋?實際上,這個「咎」字是由「各」和「人」會意。《說文解字》:「咎,災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本義是災禍。「各」表示與自己的意願不同,所謂「各自」正是此意。與自己的意願不同,當然就是這個人的災禍。因此,「咎」中並不包含「處」。

還有一類字是以「舛」(讀"喘』)為偏旁的漢字。「舛」的左半邊是「夂」,右半邊就是把「夂」倒過來寫。因此「舛」也是指人的兩條腿。漢字當中帶「舛」的字也都跟人的腿腳有關。比如「舞」「舜」「粦」等等。

說到「舞」,我們就應該說說「無」(無)。其實「無」就是「舞」,兩個字早期的字形字字義完全一樣。表示一個人手上拿著野獸的皮毛跳舞。後來隨著漢字的發展,人們在「無」下面加一個「亡」表示沒有,加一個「舛」表示跳舞。楷書分別寫作「無」和「舞」。

還有一個字是「粦」。《說文解字》:「粦,兵死及牛馬之血為粦。粦,鬼火也。」本義是被兵器所殺的人流的血以及死去牛馬的血化作了鬼火。我們知道古人認為「鬼火」是人的靈魂,它是會走動的,所以它有一個「舛」字。不過老實說,這個「粦」字的上半部應該是兩個「火」。但由於兩個「火」連起來寫,看起來很像「米」,因此後來就逐漸訛為「米」。所以這個「粦」就引申為光亮的意思。

在漢字當中,很多字都是由「粦」加偏旁延伸出來的。比如「磷粼磷麟鱗」等等,這些字都含有光亮的意思。

還有幾個字,「鄰」(鄰),「憐」(憐),「磷」,「燐」都是互為通假,有些時候是通用的。這裡我們要指出,「憐」和「憐」也是兩個不同的字,我們今天又按照那條非常不科學的「讀音相同,用筆畫少的代替筆畫多的」簡化原則,以「憐」代「憐」。「憐」是形聲字,表示可憐,憐惜。而「憐」讀作「伶」,意思和「伶」一樣,表示一個人非常機智靈敏。

鄰居的「鄰」(鄰)也是由「粦」加「阝」(讀"父』)造的一個形聲字。有時候也和「磷」「燐」通用。這些字都屬於一類字。

請注意,「阝」也和「彳」一樣,被我們現代人亂念,瞎解釋。絕大多數人受簡化字的誤導,把「阝」說成「耳朵」。可是大家可以翻翻字典,找一找以「阝」為偏旁的漢字,絕對和耳朵沒有任何關係,那麼這個「阝」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下回再說。

第七回

五行相剋黃土居中陰陽相生二氣為道

大型播客視頻系列節目《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簡體字版)

學習繁體字,可以使大家很容易就能記憶和理解許多常用詞語和成語

————張北冥

註:以繁體字為基準,括弧中的為今之簡化字。

上回我們說,「彳」讀作「赤」,表示人走路。它絕不讀作「雙人旁」,更不能理解成雙人。同樣的道理,上回末尾我們說的「阝」也絕不讀作「耳朵旁」,也絕對不能理解成耳朵。我們現在把很多偏旁亂稱呼,平常大家隨便亂讀也就罷了,可是我們的兩大「權威」字典也帶頭如此。這樣一來對大家學習漢字是一個極大誤導。因此我的《繁體字通俗演義》不僅僅是希望大家能夠熱愛繁體字,同時更是希望我們的漢字教育能夠有所改革,一定要講清楚這個漢字為什麼要這樣造,這樣寫。如此才能便於人們理解和記憶漢字,才是真正的「減負」啊。

下面我們就具體說說什麼是「阝」(左邊)。這個「阝」讀作「父」。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像一個土堆的樣子。因此這個「阝」的意思就是土堆,大陸。就和「阜」的意思是一樣的。引申為土地,領土。

(陸)

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說文解字》:「陸,高平也。從阝,從坴,坴亦聲。」本義是又高又平的土地。但是現代專家根據甲骨文金文中的陸認為,「陸」的本義應該是很高的樓房,是「樓」(樓)的本字。引申為又高又平的土地。但是簡化字把它的右側簡化為簡化的「擊」,這與陸地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大家今後看到帶「阝」的漢字,往往都和「土地」「大陸」這些意思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精髓的「陰陽」二字。我們過去總認為什麼「道家」「陰陽」「五行」都是什麼迷信,說得好聽點,頂多也就是一個「樸素唯物主義」。但實際上,「道家」的「陰陽」觀是對世界哲學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陰「和」陽」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負」和「正」。「陰」主要形容物質隱晦,衰落的一面,「陽」則是形容相對而言顯達,強大的一面。用我們的現代科學來解釋,任何一種物質都存在「負」和「正」,世界就是由「正物質」和「反物質」構成。這和我們中國古代的陰陽觀是非常接近的,中國古人也認為世界就是由「陰陽二氣」構成。而且,中國的「陰陽」思想早已超越了哲學的層面,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天文,地理,農業,甚至政治,軍事等等,可謂無所不及。我們大家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中醫」了,可以說,沒有「陰陽協調」的思想,就不會有中醫。還有我們大家熟悉的指南針,中國人發現指南針的秘密,也是與「陰陽」思想密切相連的。所以我們不要再認為「陰陽」就是封建迷信,要知道如今西方的很多科學家們也都是熱衷於研究中國道家的「陰陽五行」,老子在老外心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孔子。因為「陰陽」思想的確對我們現在的尖端科學有非常大的啟發作用,何況這種理論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既然「陰陽」觀如此偉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漢字的當中的「陰陽」二字呢?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很多人認為簡化字「陰陽」造的很好。因為古人把「日」稱為太陽,把「月」稱為太陰。因此,「日」就是「陽」,月就是「陰」。但是為什古人要把「日」稱作「太陽」,把「月」稱作「太陰」呢?如果你說不清這個問題,你也就無法讓人明白「日月」和「陰陽」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而且我們道教所說的「陰陽二氣」以及中醫當中所說的「陰性陽性」,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什麼「陽物」「陰險」等等這些辭彙和「太陽」「月亮」有關係嗎?好像沒什麼關係吧。所以我們必須從這兩個字的繁體說起。搞明白「陰」和「陽」究竟指的是什麼。我們首先看「陽」。

(陽)

《段注》中說,「陰陽」的本字就是去掉「阝」的「侌昜」。「」右半邊的「昜」(讀"陽』),《說文解字》:「昜,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強)者眾兒。」這個「昜」的本義包含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意思。因為「日」表示太陽,「一」我們講過,最初表示地平線。組合起來就是「旦」。「旦」是指示字,本義是一部電影的片名,叫做《太陽照常升起》,就是指日出。所以明亮,飛舉,生長的意思都是由此引申而來的。「勿」的本義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是一個象形字:「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也就是說「勿」像古代的旗子。我們看很多古裝劇,中國古代旗幟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有很多「游」。

旗幟是用於催促百姓集結的信號。所以許慎所說的「強者眾兒」表示強大的意思估計是由「勿」體現的。不過現代的專家學者認為許慎對「勿」的理解並不恰當,他們認為「勿」實際上是指從雲彩中射出的強烈光芒。這樣一來「昜」的意思就非常好解釋了,就是指早晨太陽升起時從雲間射出的強烈光芒。那麼「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意思就從這個「昜」字的字形體現出來了。

當然,為什麼後人要在「昜」字旁邊加一個「阝」呢?因為像「」(楊),「」(揚),「」(煬),等等這些字都是由「昜」的意思加偏旁發展而來的漢字。古人在「昜」字旁邊加一個「阝」,最早是用來表示朝陽的一片地域。所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實際上「山南水北」就是形容某片地域出於朝陽的地勢。比如中國的很多城市,「襄陽」「貴陽」「南陽」等等。因此這個「」的本義是指一個物體朝陽的一面。那麼如果一個物體朝陽,它必然會表現出「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狀態。所以,古人後來就用「」來指代某種物體具有「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樣子。而「昜」後來就不單獨使用了。

當然我知道肯定有人不服。你說了半天,「」還是和太陽有關嘛。好,那我們來看看「」,「就絕對和月亮沒有一點關係。

(陰)

最早有兩種寫法,「霒」或「侌」。在繁體字中,「」表示天空中的雲彩,而「雲」一般作為偏旁,是形容雲彩的花紋,也表示彩。因此無論是是「霒」還是「侌」都表示「今天多雲」,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就是「雲覆日也。」形容天空中布滿了烏雲,見不到陽光。這就是「」。同樣的道理,後來人們用「」(表示一個物體背光的一面)代替了「霒」和「侌」,用來形容一個物體「黑暗」「幽暗」「冰冷」「隱秘」的樣子。所以 「陰冷」「陰天」「陰性」「陰險」這些詞語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總結一下。繁體字「陰陽」二字我們只要通過它的字形就能夠體會出:

」表示像天空中布滿烏雲一樣,形容某種物質具有「黑暗」「幽暗」「冰冷」「隱秘」的屬性。

」按照現代專家的解釋,表示像日出時太陽射出的強烈光芒一樣,形容某種物質具「明亮,飛舉,生長,強大」的屬性。

陰陽

明白了這個意思,中國文化中無論是醫學,哲學,天文學,政治學中的「陰陽」概念我們就都能夠很容易的理解了。所以要想理解中國文化中最偉大的「陰陽」思想,就必須首先明白繁體字「陰陽」二字。要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首先弘揚繁體字。

講完了陰陽,我們再來看看其它一些和「阝」(右邊)有關的漢字。

(鄭)

甲骨文和金文當中,「」都寫作「奠」。所以「」的本義就是「祭奠」。我們知道一個成語叫「重其事」,就是形容對待某件事情像對待祭奠一樣隆重而嚴肅。因此我反覆強調,學習繁體字的好處太大了,可以使大家非常容易記憶和理解很多詞語以及成語,根本用不著死記硬背。如果用我們現在的簡化字簡(仿照草書改造)「鄭重其事」,你看出它是什麼意思嗎?只能死記。不過有人會問,「」為什麼要以「阝」為偏旁呢?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國」,金文當中「」就寫作「奠」。但是為了和「奠加以區分,人們就在「奠」旁加了一個「阝」(城池領地)表示一個諸侯國的名字「」。因此「奠」後來就繼續表示祭奠,而「鄭」一般多用於國名以及姓氏。

郵(郵)

由「邑」(阝)「垂」會意。垂,通陲,是指邊陲。《說文解字》:「郵,境上行書舍。從邑,垂,邊也。」古代邊陲邑站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發送文書郵件,所以說這個字已經很簡單很明白了,完全沒有簡化為「郵」的必要。因為「郵」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指古代高陵縣一座亭子的名字,和傳遞文書郵件沒有任何關係。

上述我們講的「阝」絕對和耳朵無關,都是和土地,領地之類的意思有關。而且,在漢字當中,所有與「耳」有關的漢字都是以「耳」為偏旁。

聽(聽)

聽是由耳,壬,直,心四字會意。「壬」我們講過,是人直立的樣子。整個一個聽字的意思就是聲音通過耳朵直達於心,用心領悟。所以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強調「聽」的啊。用「心」啊。而我們今天所謂簡化的聽(讀"引』)《說文解字》上說:「聽,笑貌。從口,斤聲。」表示人笑的樣子,和「聽」完全是兩個字。所以我們現在教育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講,試問,用「聽」字來教育學生,學生怎能不嬉皮笑臉,無動於衷?

廳(廳)

《集韻》:「廳,古者治官處謂之聽事,後語省,直曰聽,故加廠。」本義是官府辦公的地方。我在播客視頻中將此句話的出處錯寫成《說文解字》,實際上《說文解字》上並沒有這個「廳」字。當時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疏忽,錯打為《說文解字》,特此更正,請大家原諒。也就是說,「廳」字產生時間很完,許慎之前都寫作聽到的「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平時拿著材料到領導的辦公室給領導彙報工作,領導要聽你講述;反過來,領導給你指示工作,你又要聽領導給你講述,雙方都是在「聽事情」。所以官員的辦公室就被稱為「聽事」。後來在「聽」上加了一個「廣」(讀"眼』,表示房屋)和「聽」加以區分,用來表示機關里某些辦事機構的名稱,比如「辦公廳」,「財政廳」。同時也表示很大的房子,比如大廳。簡化字「廳」除了無法理解意思以外,其最不應該的地方就是把「廣」改為「廠」(讀"緩』)。因為「廠」的意思是山崖或者石洞,怎麼能以它作為偏旁呢?「廣」 「廠」二字後面有一回專門來細講,本回就點到為止。

聖(聖)

形聲字,從耳,呈聲。《說文解字》:「聖,通也,從耳,呈聲。」本義是指聽覺靈敏。引申為明達事理,無所不通。具有極高的人品和智慧。因此我們再次通過繁體字證明了東方哲學認為五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耳」,只要一個人耳朵好使,能夠明辨是非,就是「聰慧」就是「聖人」。正所謂「上帝給人一張嘴,兩隻耳朵,是要人們少說,多聽。」所以大家想一想為什麼人們要說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

可是簡化的「聖」(讀"哭』)由「又」和「土」會意。《說文解字》:「聖,汝穎之間,謂致力於地曰聖。從土,從又。」本義是用手(又)挖土。和「聖人」的「聖」字完全兩碼事,而且讀音都不一樣。以「聖」代「聖」真是虧您老人家想得出。但是有人會問,為什麼「又」的意思就是「手」呢?請看下回。

第八回

人之初五指開天地談勞作一議手字旁

大型播客視頻系列節目《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簡體字版)

推廣繁體字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依靠「死記硬背」來教授漢字的教學模式。因為繁體字重在理解,可以巧記。

————北冥

上回末尾,我們說「聖」和「聖」完全不同。「聖」讀作「哭」,表示用手挖土。但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又」就表示「手」呢?這裡我們還是要重提以前反覆說過的一句老話了。中國漢字是以象形字為基礎的,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樣子可能不一樣。這也就造成了同一個事物用很多不同的符號來表達。「手」恰好如此。很多符號看似不同,其實都表示手。「手」「又」 「爪」「寸」等字皆像生物爪子的形狀,只是寫法不太一樣,因爲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又」就像爪子的形狀,有時也寫作ヨ而且往往形容人的右手。

(燦)

形聲兼會意字。《說文解字》:,燦爛,明凈貌也。從火,粲聲。」而「粲」的意思就是用手拿著一個工具來搗米。因為我們知道,水稻收割完後上面是有殼的,必須把殼去掉,去殼之後剩下的光亮鮮明的精米就是所謂「明凈貌也」。所以這個「就引申為潔白,光亮,光彩耀眼。還有一個字是「璀璨」的「璨」,和「意思差不多。現代人既然把「減為「燦」,怎麼就不把「璨」也簡化呢?所以簡化字真是一個字——亂,相當亂。

啟)

楷書當中原本有三種寫法:啟」,「戶夂」和「」。

「啟」由「戶」和「口」會意。表示像開門一樣用語言來教育人。

「戶夂」表示用夂(我們以前講過,"夂表示用手抓東西)。把一個門打開。

」就是將前兩個字合併,這樣一來既能表達「教育」「啟發」的意思,又能表達「開門」「開啟」的意思。所以後人就以「」作為正體。簡化字強行用「啟」兼并後兩個,的確是非常不理智。

說完了又,我們再來看「寸」。通過剛才的圖片,我們可以得知,寸也表示手。不過,這個「寸」最早的意思是指「寸口」,也就是一個人動脈的位置,它是一個指示字。《說文解字》:「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我們通常用「寸」表示長度單位,而「一寸」有多長呢?我們大家看看自己的手,從人手腕的橫紋到動脈的位置,就是一寸長。後來,「寸」也泛指人的手。

(尋)

我們今天簡化的「尋」古體字中也存在,是由「又」("尋』的上半部分是"又』的變體,像手的樣子),和「寸」會意。表示長度單位「一尋」。所謂「一尋」就是將人的兩隻胳膊伸開,從右手到左手的長度,約八尺。後來人們在「尋」下加了一個工具「工」 和「口」表示丈量和探求長度。因此這個「」就體現出「探」「尋求」的意思。

專(專)

會意字。「專」的上半部分就像紡錘的形狀。本義是用手轉動紡錘來紡線。引申為繞著某個東西旋轉,又引申為集中於某事物,進而引申為專門,專長。所謂「文字專家」就是指這個人的一切精力和興趣都是圍繞文字「旋轉」的。簡化字模仿草書改造,就完全無法理解意思了。

團(團)

和「」的意思一樣,就是「圓」或「旋轉」以及「以某一事物為核心的一個集體」。以「」為聲旁道理非常清楚。簡化為「團」實在是太讓人費解了。

(導)

《說文解字》:「引也。從寸,聲。」本義是引導,帶領。「寸」表示手,「道」就是指引方向,指一條道路。非常好理解。

(幫)

形聲字,從「帛」,「封」聲。《集韻》:「幫,治履邊也。」本義是鞋幫,也指鞋的兩側面。後來引申為物體的兩邊或周圍立起來的部分。比如船幫,桶幫。由於船幫,鞋幫起輔助作用,所以又引申為幫助,幫忙。而「封」是會意字,由兩個土,寸會意。表示用手堆起一個土堆,上面種上一顆樹,本義就是邊界。「帛」是會意字,由巾,白會意。本義是白色的絲織品,也是各種絲織物的總稱。簡化的雖然注意了形聲統一,但字義就不太清晰了。

還有一類字是以「扌」為偏旁。同樣也表示人的手。

(揀)

形聲字,從扌,柬聲。《廣雅》:「,擇也」。本義是選擇。也可將它當作會意字。「柬」是個會意字,它是在「束」這個字中加一個「八」。數字「八」的本義就是「扒」,表示把一個物體分開。「束」為會意字,是用「囗」把「木」捆綁起來。所以「柬」就是把若干個捆綁好的木條(束),用手(扌)進行區分和選擇(八)。這樣一來「和「」(撿)就很好區分了。我們的小學生經常做「揀」和「撿」的辨析。簡化字都是模仿草書的樣子改造的,很難從根本上讓學生明白這兩個字究竟有什麼區別,只能依靠死記。「」(僉)我們以前講過,引申為「集合」或者「合」的意思。那麼「起來」的「」就是形容一個人用兩隻手合起來去拿東西,這就是「」。所以我們通過繁體字很容易就能區分「」(揀)和「」(撿)。繁體字難道就沒有實用價值嗎?

同樣的道理,(煉),(練)等字都是以「柬」為聲旁。

舍(shè)為象形字,像一座小房子。因此「舍「表示房子。比如「宿舍」,「房舍」。多用作名詞。

shě)為形聲字,是「舍」加「扌」旁的分化字。表示丟棄,不要。如「得」「 掉」。多用作動詞。

所以古人把這兩個音義不同的字寫作不同的形狀,實際上是有利於人們區分和理解漢字的。現在我們又把它倒回去,統統合併,又回到了先秦「通假字」的時代。使很多字的讀音和意思過多。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倒退。

(擁)

形聲字,從「扌」,「雍」聲。也為會意字,本義是擁抱。而「雍」的本義是形容鳥的聲音像環繞城池的流水一樣婉轉和諧。後來引申為和諧,也引申為環繞。而且「」最早就寫作「雍」。意思也是擁抱,環繞。後來為了區分,才添加了「扌」。簡化是現代人改造的形聲字。

手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漢字當中和手有關的字數量非常多。下一回我們繼續來說另外一些表示手的文字元號。


推薦閱讀:

明明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我看到就能認出來?但又不會寫……
再談繁簡字的使用和繁體字教育--周元昌
你知道有多少個繁體字在內地合法復活了?
逸白:漫談繁體字

TAG:繁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