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馮小剛與他那些差點被槍斃的電影

文丨鐵任《芳華》上映了,故事中有滿滿的情懷,絢爛而又傷感,而影片在銀幕之外的征途也是如履薄冰,波折不斷,經歷了定檔、換檔、再定檔,中間夾雜著等待和惶恐,幾乎是複製了去年《我不是潘金蓮》的整個過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正常的。在這個時代,凡是涉及到歷史和反思的作品,都會獲得格外的「關照」,畢竟這種深度觸及現實的作品,容易左右年輕人的世界觀,慎重一點沒有問題。《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最終能夠上映,也是好事多磨,終究沒被斃掉,以完整的面貌出現在銀幕上,事實也證明了觀眾非常喜歡這兩部影片,並做出了積極正面的解讀。有些觀眾之所以對兩部影片的波折過程感到不解,多半來源於對馮氏賀歲喜劇片的印像太根深蒂固了。一位拍出《甲方乙方》《沒完沒了》《大腕》《手機》《非誠勿擾》等一系列國民喜劇的導演,似乎與禁忌和限制毫不相關,怎麼突然就成了被嚴防死守的重要對象了呢?其實這並不奇怪,哪怕是在馮小剛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時期,他的喜劇也一直沒有脫離現實,包括讓觀眾笑得肚子痛的那些賀歲喜劇,其實也是基於濃濃的草根情懷,只不過是用歡快的笑料,淡化了犀利的諷刺和批判,這也是馮小剛和王朔最擅長的遊戲,通過玩世不恭的自嘲,稀釋掉對社會的批判,以至於看起來上那麼的輕而易舉,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然而實際上,馮小剛和他的電影這一路過來並不容易。早在2000年,他和王朔玩了一把換崗遊戲的《冤家父子》就被禁了。擅長文學的王朔跨界執導,馮小剛領銜主演,電影質量很不錯,在內容上也不涉及到什麼紅線,講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父親和叛逆期的兒子達成和解的故事,只不過就是可惜了,年輕氣盛的馮小剛私自把電影送到國外參展,違反了規定,成為了禁片。馮小剛作為一個被崗位耽誤了的影帝,一共就主演過兩部電影,第一部被斃了,第二部就成了影帝,有點可惜,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你不按規定辦事呢。有了被斃掉的經歷,對馮小剛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在以後的賀歲喜劇創作生涯里,馮小剛非常重視按章辦事,所以一直是順風順水,不過有追求的導演一樣,拍著拍著膽子就大了,《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唐山大地震》,題材一部比一部敏感,終於成為重點整改對象。例如《天下無賊》,據說當時上面給出的修改意見是「賊不能做主角」,而馮小剛卻認為按規定一改,主題就變了,電影就不成立了,經過漫長的一次又一次被駁回,後來還是王朔出了一個妙招,讓劉若英扮演的女賊懷孕,一下子豁然開朗,人心向善,順利過關。《集結號》同樣也是題材非常敏感,從這樣一個角度去反應戰爭,從前別人都不敢想,馮小剛不僅想了,而且拍得很好。大概是後來的《一九四二》挑戰民國官場太過容易,馮小剛又和劉震雲合作了《我不是潘金蓮》,把現代官場眾生相描寫得栩栩如生,從小官員到大官員,各個都放下官冕堂皇那一套,現出了原形,成為了馮小剛導演作品中上映歷程最艱難的一部。有了《我不是潘金蓮》在前,其實所有人對《芳華》的推期有了心理準備,畢竟是涉及到英雄和戰爭,慎重一點也是沒關係的。數了數馮小剛這些年的電影,發現他也真是不容易,在第五代都轉行拍大片賺大錢,第六代紛紛上岸的時候,他卻越來越犀利,越來越有追求了,從純粹的娛樂片票房大導演,變成現在具有鮮明風格的創作者,這一路真的來之不易。而這所有命運,都是由性格決定的,馮小剛原本就不是喜歡附和的人,眾所周知,他是娛樂圈最有名的「小鋼炮」,脾氣來了不管不顧,見誰轟誰,上轟領導高層,下轟雞鳴狗盜,中間轟各行各業。《明星周刊》的狗仔,「跑來跑去」的綜藝節目,批評自己作品的影評人,還有「垃圾觀眾」也一併成為開火的目標,正是因為經常開炮,馮小剛在不拍電影的時候也經常成為網友們的熱門談資。有些人的性格隨著時間的打磨,失去了梭角,而馮小剛卻恰恰相反,年紀越大,性格也越來越不合群。對於他本人來說,這樣的性格會多生很多氣,遇到更多的阻力,但是對於中國電影和觀眾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希望馮導打起精神,別怕壓力,多拍出一點有骨氣又斃不掉的好電影出來。
推薦閱讀:

張藝謀對手已非馮小剛?中國導演權力榜將重新洗牌--中國政協新聞網--人民網
有一種兄弟叫王朔與馮小剛:就連出軌都爭先恐後!
馮小剛等導演20年前雷人舊照曝光(圖)
馮小剛20年
溫故|演員馮小剛 被挫敗的人才能成功

TAG:電影 | 馮小剛 | 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