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五  釋有餘無餘偈義 論施闡提無福義  大眾問品之第二  世尊一切契經說有餘義(至)亦有餘義亦無餘義  案。僧亮曰。昔說契經。具二種。如法華中。說一解脫。是無餘也。復倍上數。是有餘也。其餘皆爾。法瑤曰。謗法犯重五逆罪等。初無改悔。護法之心。必斷善根。向一闡提。此謂亦魔道也。若能常懷慚愧。起護正法之心。以此因緣。戒還如初。謂亦天道也。從此竟棄捨破戒。如除稊稗。答此問也。智秀曰。此下訖第四八戒齋法。正答第十問。云何為眾生。廣說於秘密也。而先訖除棄破戒。如除稊稗。答第十六問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也。所以爾者。向辨難施有餘。仍顯離病之法也。破戒之罪。能壞身心。謂之為病。經力能滅。故致此問也  純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至)餘一切施皆可讚歎  案。僧亮曰。闡提者。無信等善根。名為闡提。殺之則無從地之罪。施之亦無從地之福。故除之也  純陀問言云何名為(至)一闡提者其義云何  案。僧亮曰。問已成闡提未成闡提之間也。純陀意謂。雖未成闡提。此既重惡業人。雖有微善。要與無善根同。是以重問也  佛告純陀若有比丘(至)亦名趣向一闡提道  案。僧亮曰。成其問也。說四種惡人。永無改悔。趣向闡提也  若復說言無佛法眾(至)施其餘者一切讚歎  案。僧亮曰。謂法相無邊。不可一人知盡無佛法眾。雖有因果。亦向闡提也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至)如是等人名為破戒  案。僧亮曰。三逆謗法。不必有戒。其言破戒。此義云何。若犯四重。至名為破戒者。明比丘害親謗法。其罪則重於在家。今云何但說破戒也  純陀復問如是破戒(至)我說是人不為破戒  案。僧亮曰。舉二因緣。一生重悔。二勤護法。具此二善。不障解脫。名不破戒  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至)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案。僧亮曰。上雖說受學大乘。未明能救重罪。是涅槃經也  又善男子犯重罪者(至)施是人者得勝果報  案。僧亮曰。法有深淺。作罪之心。有輕有重。重心作罪。輕心不能滅也。乃廣說其相也  善男子譬如女人懷妊垂產(至)有如是等無量果報  案。僧亮曰。譬重心護法。法由人弘。弘法在行。謂戒定智慧。次第相生。今日慧解。藉戒定為因。因譬女也。今解譬子。昔日戒定甚凈。必生勝慧。譬垂產。遇值惡緣。而犯重禁。譬國亂也。舍凈之穢。譬之他土。以本因力。聞涅槃經。譬天廟也。信常樂凈。以譬生子。又聞經說護法功德。能除犯重。譬聞舊邦安隱豐樂。勤加護法。譬攜持其子也。欲令本戒清凈。譬還本土也。末法耶惑。執偏教者。不受常說。譬水暴急不得度也。遂執常解。沒命不舍。譬命終也。雖有破戒本惡。以護法之功。起登大道。為天中也。法瑤曰。為改悔護法者。設譬也。明昔善已有今解之萌。譬懷妊也。天廟者。講法之處也。聞法改悔。生護法之心。譬生一子也  純陀復言世尊若一闡提(至)一切所施非無差別  案。僧亮曰。庵羅菓者。菓能生菓。譬善能生善也。種果之法。破核除肉則難生。全核因肉則易生。而犯重罪之人。以譬食菓肉也。吐核置地者。核生雖難。猶自可為菓種。明雖犯重罪。而猶有微善。可作善種也。破而嘗之者。以貪甜故。滅菓種也。譬愚痴重故。斷征善根也。心生悔恨以下。明菓種已斷。雖欲將護。果不可生。譬善斷不悔。安得生哉。不名闡提者。以不悔故。名闡提耳。非以悔故。名闡提也。法瑤曰。此譬不改悔一闡提之徒。初受戒為食果。破戒為吐核也  純陀復言何故如來(至)捨棄破戒如除稊稗  案。僧亮曰。是佛弟子。未得清信。亦事尼楗。為說唯施尼楗有福。余則無福。疑以問佛。佛因事答之耳  複次善男子如我昔日(至)一切自在必受安樂  案。法瑤曰。上來所明。無餘之義。一周已畢。今次明昔說皆亦有餘不盡義也。行者若能了此有餘法性。則無八倒之苦。唯受於法樂耳。從此竟品。答云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廣問如來如是偈義  案。僧亮曰。女無實德。男不自在。世間無樂。不應起慢。不受佛法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子(至)如是之人則我弟子  案。僧亮曰。有罪求悔者。須受悔者歡喜也。故但隨不逆。必因受悔者而得清凈也。故不觀作以不作。要內懷重愧。知不悔為惡。悔之為善。故但自觀身善不善行  爾時世尊為文殊師利(至)咨問如來如是密教  案。僧亮曰。若羅漢以己譬彼者。凡夫須護。羅漢亦應須護也  爾時文殊師利復說是偈(至)則墮無間獄  案。僧亮曰。無明是眾惑之主。譬父也。貪愛性染。譬母也  爾時如來複為文殊師利(至)問於如來如是密語  案。僧亮曰。屬師義不成者。制命由師。眾義斯備。苦義不成也。不屬師義不成者。不從師訓。愚闇無知。樂義不成。若得自在。不成就者。不屬師故。愚闇無知。不名自在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至)我於爾時為說此偈  案。僧亮曰。二偈說八戒功德。八戒以齋為本。釋所以齋也。生死之本。食與嫉妒。難卒除也。齋以損食。是厭生死之義也。是以佛訶帝釋。漏盡之人。應說此偈。偈在論文。一切有大力者。釋不令斷食。為斷嫉妒。外道厭生斷食。身無力故。不能思道斷嫉妒也。多病苦者。苟是漸損。不制中前。而制中後者。夜食不消。多得病苦。於道亦妨。一切凈行。是八戒也。處中是凈。安樂是涅槃也。汝若得病。我亦如是者。明中後齋法。本為凡夫。不為聖人也。第四八戒者。十戒具戒。此二戒是出家戒也。五戒八戒。此二戒是在家戒也。故云第四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云何複名一切義乎  案。僧亮曰。無餘之義。經經皆有。但從始至終。事事皆實也。智秀曰。由佛說法。有今昔兩異。願聞定說也。請答第八問云何說畢竟不畢竟耶。如令今教。定能斷疑者。昔何以作不定說  善男子一切者唯除助道(至)汝今所見微妙甚深  案。僧亮曰。欲以一釋兩遣也。先說無餘。其外是有餘也。正因緣因。相助斷惑。因名助道。說因盡也。果名常樂。說果盡也。所以言善者。常則非善非果。以差別之因果無遺。謂一切也。說皆是實。謂無餘也。智秀曰。亦名無餘者。正出定教。顯佛圓果。因此言是也。其餘諸法者。出不定教體也。欲令樂法諸善男子者。釋其後意辨不定之說。皆為時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讀誦通利書寫經卷  案。法瑤曰。向明知法性。今明所得功德。即是受法樂矣。智秀曰。次答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明持經得功德。自然趣向無上果也  爾時諸天世人及阿修羅(至)諸菩薩等得住初地  案。僧亮曰。初地具檀波羅蜜。佛現身密。受其供養。功行如此。故稱初地也。智秀曰。略說中。第三略附囑也  爾時世尊與文殊師利(至)及與純陀而授記莂  案。僧亮曰。未得位者入位。已入位者受記。第三菩薩事記也  授記莂已說如是言(至)右脅而卧如彼病人  案。僧亮曰。第五現涅槃事訖也。智秀曰。就付囑中。有五重。第一天人請。第二佛答。第三天人設供養。第四為受記。第五付囑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五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  (現病品第十八)  出無病因謂憐愍眾生施病者葯 釋五種人謂須陀洹八萬劫得菩提乃至辟支佛十千劫得菩提義  現病品第十八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病在前品已明。而未釋無病。是則示現之義未彰。此品顯也。法瑤曰。因佛現病。迦葉得廣顯無病之因。明菩薩地時久已離病。豈況今耶。是則因病以顯不病也。僧宗曰。上來所說。當宗雖舉。未有微實。將顯至人。患累斯盡。是以先示病相。因請更起光儀顯勝。以表無病之旨也。因答第二十九問也。智秀曰。此下是經之第二段。廣明義也。又有二別。第一廣正說。第二廣流通。廣正說中有三科。第一廣果。即此品也。第二廣因。即五行也。第三廣佛性。即師子吼迦葉兩品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患苦悉除無復怖畏  案。僧宗曰。此下舉八事。仰推如來不應有病也。智秀曰。此下有四翻。第一迦葉舉七複次事。推佛無病。第二佛以神力現三種相。第三群生蒙益。請佛說法。第四廣述無病以遣時情  世尊一切眾生有四毒箭(至)汝等當為大眾說法  案。僧宗曰。第一明有病之因。莫過此四箭。如來已離。不應病也  有二因緣則無病苦(至)何緣於今自言有病  案。僧宗曰。第二無病之因。莫過此二。世尊所行。故無病也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卧(至)云何默然右脅而卧  案。僧宗曰。第三明如來既無篤病之相。云何有病耶  諸菩薩等凡所給施(至)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案。僧宗曰。第四明自昔已來。外化事曠。善功還已。不應有病也  複次世尊菩薩摩訶薩(至)乃於今日唱言有疾  案。僧宗曰。第五明修因之日。備有諸願。略舉九願。顯無病之要旨也  複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案。僧宗曰。第六明世人臨終之時。不能有所誡敕。高推如來。不應同此  複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默然右脅而卧  案。僧宗曰。第七苟有此跡。必為外道所誚  複次世尊世有病者(至)利益於眾生摧伏諸外道  案。僧宗曰。第八藉以身力推。比佛必無有病。仍說偈以勸也。智秀曰。此七複次。是第一翻。推佛不應病也  爾時世尊大悲薰心(至)修行惡法除一闡提  案。僧宗曰。前偈請雲。大悲今何在。是以經家以佛起故。故云大悲薰心也。智秀曰。此第二翻放三種神力。以利益也  爾時一切天龍鬼神(至)遍至凈居悉皆聞之  案。智秀曰。第三翻大眾蒙益。廣設供養。請說法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便謂如來真實有疾  案。智秀曰。第四翻佛先廣顯久離病也  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師子(至)亦不畢竟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既廣如來永無病理。若言有病。是密教也。因此復得廣宣秘密。次答。云何為眾生。廣說於秘密  迦葉是大涅槃即是諸佛(至)非是聲聞緣覺行處  案。法瑤曰。此下訖云何當有諸病苦耶。次答問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汝上所問如來何故(至)云何當有諸病苦耶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至)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也。先說病行者。大眾請佛治病。說先治病之行也。葯以對病為名。依涅槃修行。無病不治。欲顯病行之能。先說諸經。有不治之病也。此三種人。契經所不治。是說畢竟二乘之病。聞余方等。雖發心。不知佛常終。不成佛不名畢竟者。如上諸人。聞涅槃生信。不須外治。自能成佛。斷疑說也。得病行之名。事盡於此也。法瑤曰。是大涅槃。即是諸佛甚深禪定。非是二乘所行之處。入此深定。故曰畢竟入於涅槃也。非永盡滅入涅槃故。不名畢竟入於涅槃也。畢竟不畢竟義。存於此也。僧宗曰。畢竟不畢竟。各有其旨。非不定也。但執言失旨。以為不定之說。疑網是生。得旨則知定說。疑網斷矣。又一義昔教皆說畢竟永盡。今因現病。以表無病。得顯病是密語。因廣說如來之密語也  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至)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上雲自然得成。今轉近為得。但說五人者。以斷結定故。凡夫定位。無劫數之限也。八萬劫者。後雲得菩提心。亦云八萬劫住處。是小涅槃。似是菩提心成就耳。思惟煩惱。小乘斷之。不必在菩薩。劫數如此。故知偏愛易斷。等悲難成也。法瑤曰。因表如來無病得命病者。心之義也。二乘有病。不能發心。要從佛聞法也。夫利根雖不從佛聞法。而自發心。知此二人。所以得近無上道也。曇讖曰。五種人者。從須陀洹。乃至緣覺。以一果准兩地。如是以初地二地准初果。乃至九地准緣覺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七  (聖行品第十九)  出求戒方便 釋菩薩五支戒 釋世教戒正法戒 釋性重戒息譏嫌戒 釋不折戒等九戒 結持戒果  聖行品第九  案。僧亮曰。次答問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須為說甚深微妙諸行等也。前品已說病行。請其餘者。故名等也。五行者。上雖說病行對治煩惱。未說行相及行次第。今說之也。何者要自無縛。能解人縛。故聖行在初也。若解人縛。功由四等。故次說梵行。四等廣濟。事須神通。神通之道。四禪為勝。故次說天行。神道接物。或愚或智。故次說嬰兒行也。如是四行。若在學也。對治煩惱。名為病行。若在無學名如來行。以如來能說能行故也。法瑤曰。所以次明五行者。前二乘凡夫。發無上道心。此心非不遠行五行。即前問中。微妙諸行等也。師子吼廣明佛性。即前問中。安樂性也。安樂性為正因。微妙行為緣因。非此二因及前發心。何由而得近無上道。是以此答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行雖無量。五實總也。聖行慧照。以談內也。梵行彼物。以論外也。以此二行通十地矣。嬰兒行病行者。是權智方便之所示同也。此行唯八住以上耳。又病行者。苦行也。唯菩薩能行。二乘有病。而不能行。為病行也。天行經不說。故不說也。僧宗曰。前來所辨。論因論果。結經名字。顯流通。皆前略後廣。經體所明。文理圓備。除惑滅罪。功勝余經。是以從未發心以下十九問。廣嘆經力。亦備訖前文矣。從此已下。明依經造行。終期極果。即答前第三十三問也。寶亮曰。此下竟十功德。通答第三十三問也。五行正明行體十功德。更廣行以理有。此兩明立行之方法也。夫萬行雖眾。而以自行化他兩門收矣。令離之為五。就聖行之中。出天行也。梵行中。出嬰兒行也。唯病行無體。不的有所屬。智秀曰。猶是廣詶現病品中迦葉及諸天等。所謂因果之義。上已廣果。果由因得。因宜更顯。自此以下。訖十功德。重明因義。即是廣因義之中第二意也。由業趣果。亦乘果接化。皆是行之義也。言五行者蓋一方之數耳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所謂大乘大涅槃經  案。法瑤曰。大判辨聖行始終。有三翻。第一從出家已下。明修戒也。第二從不凈觀已下。明修定也。第三四諦已下。明修慧也。僧宗曰。就辨五行之義。前三各有體也。從二就功用立義。若通而為論。三行之名。皆可名聖也。若別談功用。取偏顯立稱。余義則沒而不說也。聖者正也。戒定慧為體。謂正直之路。無邪曲也。夫自行化他。乃行之通也。今就戒定智慧。自行之體中。出化他之德。謂天行梵行者也。天者言凈。梵亦凈也。云何為異。此二名者。就果立稱。下文言天者。謂第一義天。又經論並雲。各有旨也。梵以對欲界重粗得名。天者以對人為稱。經雲梵名涅槃。是道欲到也。雖從果立稱。而天行以四禪為體。廣前定也。梵行以四等為體。廣前慧也。戒用淺劣。略而不廣。以此三行能治病故字之病行。示同嬰兒。即稱嬰兒行也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得聞如是大涅槃經  案。僧宗曰。大分聖行可為六段。第一明戒。第二明定。第三明慧。此三段明體既竟。第四嘆經。第五辨弘通。第六佛引昔日苦行。為證也。寶亮曰。大判聖行。有四段。第一明戒。第二明定。第三明慧。第四嘆經辨流通也。智秀曰。大分聖行中。為兩段。第一至無垢藏王。正明聖行體。第二訖品。以行由經立。故嘆經也。前已列五行名。此下辨聖行。行由經得。故顯聞經。以為根本  聞已生信信已應作(至)復有方等大乘經典  案。僧亮曰。戒定智慧。以信為始。故先顯信也。思惟者。金剛長壽。以善業為因。善業所說。自歸身中未來三寶也。諸佛世尊者。謂等為眾生。作歸依處。說自歸也。無上道者。經雲。知法名佛。知離名法。知無為名僧。僧法自悟者。無上佛大正法。離非法也。眾善普集。體是無為。諸佛同得。故名大眾正行僧也。復有方等者。謂大乘之中。廣說此義也。僧宗曰。說明戒中。有八科。第一明出家戒。即為戒體。第二明非但具出家戒。亦具五支諸戒。備十善等也。第三明從此漸勝。乃至能得上住無漏道共戒也。第四明非但止得道定共戒而已。亦於微細律儀。精持不犯者。既備前四科諸戒。然有行而無願。則烝生退沒故。第五廣明諸願。下有九重願也。雖有行願。若非善巧方便。則留住生死故。第六明迴向。以我之善。回與眾生。共向佛果也。既備上眾德。功行轉深。必登初地。第七有三翻。釋不動名也。第八結釋所以得聖行之名也。寶亮曰。辨戒中有六段。第一辨求戒方便。第二正明戒體。第三論戒之深淺。第四發願以防戒。第五明迴向。第六結果也  我今當為愛樂貪求(至)牛羊雞犬豬豕之屬  案。僧亮曰。求欲出家之方便也。此下有三思惟。此第一就聞慧中思惟也  復作是念居家逼迫(至)剃除鬚髮出家學道  案。僧亮曰。第二就思慧中思惟。應出家也  復作是念我今定當(至)護戒之心猶如金剛  案。僧亮曰。第三修慧中思惟。決定出家也。寶亮曰。第二正明持戒體  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至)敬重堅固等無差別  案。僧亮曰。海譬生死。浮囊譬戒。羅剎譬煩惱經文自合也。僧宗曰。第一科  菩薩若能如是豎持(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案。僧亮曰。戒有五分身業口業。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是根本三乘通行也。餘四者。是菩薩戒也。覺者。覺三善也。念者。念無相念也。正法戒者。無漏由其內解不可師授也。僧宗曰。第二科也。寶亮曰。五枝戒者。戒體也。根本業戒者。小乘四重戒也。菩薩雖心為先。亦不遺身口也。前後眷屬者。從第二篇以下也。是四重之餘也。覺清凈者。三毒等。悉犯菩薩戒。此明不起也。正念者。謂四十輕戒。亦不犯也。迴向者。即上四戒也  迦葉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至)白四羯磨然後乃得  案。僧宗曰。第三科明前二戒。猶是有漏。此發無漏心邊道共戒也  複次善男子有二種戒(至)與性重戒等無差別  案。僧亮曰。性重戒者。以犯四重。譬如拆石。不可還合。退失聖照。亦致世譏。但內障重故。從重受名也。譏謙戒亦如是也。僧宗曰。第四科明乃至微細不犯也。寶亮曰。第三明或淺深也。夫有作罪者。運三毒而起也。豈有一罪而非性。若雲。俗人違法而無罪者。便是聖人為出家者。作罪因緣。理豈然乎。此皆是性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  案。僧亮曰。行願相助。成持戒也。僧宗曰。第五科行。必須願也。寶亮曰。第四發願。以防戒也  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至)具足成就波羅蜜戒  案。僧亮曰。第六明若方便。故不滯生死也。善戒者。異外道也。不缺者。不犯輕微戒也。不折者。謂不破四禁也。大乘者。離小心也。不退者。若得八住。備三不退也。隨順戒者。菩提戒也。畢竟者。成佛乃得也。又言畢竟不起心相也。波羅蜜者。到無相彼岸也。寶亮曰。第五列諸戒。願物同我。終不獨隮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修習聖行  案。僧亮曰。初地也。說聖行果。明戒分所得非直一戒。便獲此地。下雲。四魔不能動。明戒始終之能耳。僧宗曰。第七科結果也。今初地實雲歡喜。而稱不動者。正言不為怖畏所動。不墮者。既登初住。無還凡理也。不退者。不起二乘心也。第二釋不動雲。不為貪恚所動也。第三釋不動雲。不為四魔所動。理推不應爾。但菩薩舍壽之時。不以死苦移念故耳。寶亮曰。第六結果也。戒定慧悉結在初地。夫不修則已。修則俱修。豈容但戒而無定耶。所以結有前後者。逐義勢耳。爾時戒心堅固。所以結之不動耳。定以靜攝安忍。即結堪忍也。慧以照了離畏。即結無畏也。戒是定因。因定發慧。以次第也  善男子云何名為聖行(至)以是義故須名聖行  案。僧宗曰。第八科結聖行名也。有聖法舉無漏法體也。常觀空者。舉法界之境。以成聖義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七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  釋觀三十六物 釋四意止觀 結定果 出仙豫王殺 婆羅門事 釋四諦義 釋三苦義 釋四諦有漏無漏義 釋八苦義  聖行品之第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除去皮肉唯觀白骨  案。僧亮曰。第二明定門也。有八段。第一總觀身。有三十六佛。第二移觀。觀四色覓我不得。第三觀手足支節相柱。為觀轉明。第四見一切皆青也。此觀始成故。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第六觀心。是則前觀身後觀心具三。意止二。既已具。則四亦具也。故第七結堪忍地。第八明既得勝定。必能為物破戒也。此先明身意止也。以人人多於身中計有凈也。此即第一觀也。寶亮曰。第二門有五段。四念觀即四也。第五結果。此下觀身無我  復作是念骨色相異(至)即得斷除一切色慾  案。僧亮曰。伏斷鮮凈之欲也。因色起欲未盡下形貌等三。皆因色起也。僧宗曰。第二移觀四色。覓我不得也  復作是念如是骨者(至)二姿態欲三細觸欲  案。僧宗曰。第三觀也  菩薩摩訶薩觀青骨時(至)青黃赤白鴿等色光  案。僧宗曰。為觀轉明。是以第四觀青。則一切皆青也  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至)光中諸佛忽然不現  案。僧亮曰。抱疑來久見像。便問。忽然不見者。觀道未明。不答而滅也。僧宗曰。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也。寶亮曰。第一身念處觀也  復作是念或識是我(至)猶如流水亦復非我  案。僧亮曰。第二心念處觀  復作是念若識非我(至)當於何處而生貪慾  案。寶亮曰。第三法念處觀  若被罵辱復於何處(至)則墮地獄畜生餓鬼  案。僧亮曰。領佛不答之旨。乃觀識求我。又不可得觀出入息。或是我者。有息則生。無息則死。觀之直是風性。亦復非我息。以風多風。乃四大合成而一性。非我和合。亦無復作是念。悉無有我者。得無我空。見第一義。則見世諦也。僧宗曰。或息是我者。第六即是心意止觀也。但見生滅念念流謝。豈有一神常而不滅耶。何處當有受罵辱者。此明無我。但見眾法我心自息也。寶亮曰。第四明受念處觀也  菩薩爾時作是觀已(至)是故名為住堪忍地  案。僧亮曰。結定果也。僧宗曰。堪忍地者。第七結果。謂三地也。三地菩薩。修十二門種。得忍度成就。既能安心忍理。故能於事不起嗔也。寶亮曰。第五結果  迦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至)菩薩摩訶薩得毀凈戒  案。僧亮曰。上浮囊之譬。輕重不犯。而菩薩護法。應化隨緣。二言相食。宜項會也。未得不動地者。明未得。猶尚不犯。何況已得。若為攝取眾生得毀戒也。僧宗曰。第八明得深定已。能隨緣益物。得破戒也。寶亮曰。問意定初依人位也。所以不待辨慧後。而此中問者。以戒定之位。本居五方便中無相行已上。是聖人位也。初依人雖複信根永立。要未得真解。欲為利益之道得破戒。不解言菩薩寧當自墮地獄。不令眾生退菩提心。以此因緣。可得破戒而不名為犯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至言實須以事證也  爾時佛贊文殊師利(至)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案。僧亮曰。為法斷命。即是護法。況直爾出入無期。心同虛空者乎。寶亮曰。引本行為證也。下梵行中。明三無量。當復廣其事也  複次迦葉又有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  案。僧亮曰。說慧也。慧緣真諦。辨真諦有三種。初明四諦。中辨二諦。後略明實諦也。此下盡八字五翻。說四諦也。僧宗曰。慧生由境故寄境以明慧也。有四科明義。第一明四諦。第二明二諦。第三明實諦。第四嘆經也。就四諦中有四翻。第一以五重略辨四諦。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第三寄菩薩觀行。驗其所以。是可厭之法。第四略會通二教也。寶亮曰。第三門明慧也。有六段。第一就四諦辨慧。第二就真俗。第三就實諦。第四遣執。第五結慧果。第六明登初地。後進修二十五三昧。進得不動自在。地上至金剛心也。就四諦門中。分為三章。第一有五重。此第一重。略辨四諦也。苦來逼心。心則生惱。謂逼迮相也。煩惱結業。能生來苦。生長相也。生死因盡。寂滅相也。緣中忘相之知大乘道也  迦葉苦者逼迮相(至)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  案。僧亮曰。逼迫眾生也。僧宗曰。第一重以十四種色是苦具。心為苦體。言不起則已。起則為緣所逼。故言逼迫相也。十惡為因。無明為緣。以能生長未來故。故名集也。偏教以三心滅處為滅。圓教以常住之體絕眾相。為滅也。破彼三因。以大乘常住之因為道  複次善男子苦者現相(至)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  案。僧亮曰。現惱切故。言現相也。僧宗曰。第二重謂法顯現者也。眾之為力。能[廷-壬+(同-(一/口)+己)]轉行人。受六道苦果。轉相也。圓果之體。除一切惡。謂之除也。無漏之體性。能除戒五方便。雖是伏除。未是永斷。亦相從為道。取其感果之義。猶集諦攝也。寶亮曰。第二重也。粗著易知。為現相也。因謝果起。轉因得果。轉相也。滅者。據所除為論也。道者。據除為論也  複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至)道者修戒定慧  案。僧亮曰。三相者。苦受性苦。能苦眾生。謂苦苦也。不苦不樂以求。須為行苦也。樂受滅時生。苦為壞苦也。僧宗曰。第三重釋苦義。具在中也。集謂二十五有者。此乃舉於所集。以明能集也。寶亮曰。第三重也。昔化下愚。開三受教門。次以三苦。點壞三受也。苦之重者。為苦苦。以果來壞因。明樂受之體。即是苦故。稱為壞苦也。通前二心。行緣動求。名為行苦也二十五有。因為集諦。果為滅諦。修戒定慧為道諦  複次善男子有漏法者(至)無漏因者則名為道  案。僧亮曰。有為是苦諦。無為是滅諦。有漏業為苦因。天漏業為道因也。僧宗曰。第四重明有漏因果者。義與毗曇相應也。寶亮曰。重也。指就雨廂易見也  複次善男子八相名苦(至)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  案。僧宗曰。第五重明四諦也。十力乃至大悲為道者。金剛心為無礙。佛心為解脫。有雙道之義。故假稱道也。寶亮曰。第五重廣三苦為八苦也。生苦具二。謂苦苦及壞苦也。以潤生之愛從樂受而來。因中說果。即壞苦也。取出生之生。則有苦苦。心即苦體。墮地獄。為苦苦也。怨憎求不得。亦苦苦攝。其餘五苦。悉應壞苦攝也  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謂五種(至)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案。僧亮曰。所以總七苦。更作一苦名者。人謂七苦異陰而有。今說即陰是也。僧宗曰。此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出功德天黑闇女譬 釋死苦  聖行名之第三  迦葉生之根本凡有如是(至)觀於所生已見過患  案。僧亮曰。以凡夫顛倒貪生。而惡老死。明菩薩不爾也。僧宗曰。第三寄觀行門。明八苦相也。此中有六譬。皆明凡夫貪生。而菩薩見過。棄而不樂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觀過也。有六譬也  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舍(至)散華供養恭敬禮拜  案。僧亮曰。為菩薩作譬也。菩薩愛生情薄。見生死過。則俱厭也。生是貪悅之本。譬女。五陰是生所住處。譬舍。乘因得果。譬之他也。生理可樂。譬之端正。智以御身。譬之舍主。名以表實。譬問名也。生是善果。其因凈故。譬功德也。果非不凈譬也。考名責實。問所作也。有生有實。譬能與也  復於門外更見一女(至)汝若不去當斷汝命  案。僧亮曰。捨生名死。譬門外也。反生易顯。不須辭費也。即持利刀者。醫藥救生。譬持利刀。以防死也。僧宗曰。死是人之所惡。悲情內故。譬之門外也  女人答言汝甚愚痴(至)我皆不用各隨意去  案。智秀曰。生在報前。譬姊。死居報後。譬之妹也  是時二女便共相將(至)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案。僧宗曰。凡夫也。無法財。故喻貧也  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是故貪愛生死二法  案。智秀曰。雙合譬也。寶亮曰。此第一以二女譬凡夫。與菩薩相對也  複次迦葉如婆羅門(至)如彼童子取菓還棄  案。僧亮曰。幼稚童子。譬始業菩薩見苦不深。未全忘生。如取菓已舍。若智行俱深。則不取不舍也。僧宗曰。菩薩是高行之族。以譬婆羅門子。曠劫為地獄所苦。絕人天食也。糞譬陰身。菓譬生也。欣生之情。譬欲取也。生之為過。聖之所說。譬智訶也。知貪生之患。譬[赤*皮]然有愧也。為生天中有五欲樂。譬凈洗也。終不愛者。譬還棄也。寶亮曰。此第二以童子譬小菩薩。與大菩薩對也  複次迦葉譬如有人(至)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案。僧亮曰。四衢道。譬佛四無量無齊限也。器譬經藏。食譬施戒定。佛為在家之人。初贊施戒。生死之樂。後說無常。贊涅槃樂。此法始終。皆佛說。凡夫貪生。不見後過。聖人見過。不生貪也。又四衢譬四辨。器譬名味句身。食譬施戒定也。賣之譬勸行也。遠來飢虛。譬經三途久也。此是何物者。稱其所求。問以定之。食主答言者。戒定能得天人之樂。後必無常也。是人聞已者。不為菩薩說也。多與我價者。生天不受四趣之苦也。僧宗曰。說法聚人之處。譬四衢也。化主說人天因果。取人利養如賣也。菩薩雖知天中報妙。見有死患。不欲生故。喻如彼人雖欲買食。為一惡故。所以遂舍也。寶亮曰。此第三以賣食譬釋教也。謂若生死之果如此者。聖人何意。說此五戒十善。受人天報耶。此是善不受義之誠證也。此教本接下愚。若不聞人天之樂。凡夫豈背行道耶  複次迦葉譬如毒樹(至)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案。僧亮曰。此二譬同顯有生有死。修短無異耳。寶亮曰。第四第五二譬。偏據生死果報。唯苦而無樂  複次迦葉如譬嶮岸上有草(至)大涅槃經觀於生苦  案。僧亮曰。譬菩薩尚不貪天上報。況復欣此人中果耶。僧宗曰。險岸譬五陰身也。草覆譬無明也。岸邊甘露。譬妙藥報也。大坑譬死苦也。即便取者。貪樂果故。修善因也。腳跌者。永淪生死也。寶亮曰。為外道作譬也。險岸譬非想也。草覆譬彼生死果報。而外道不知計為涅槃也。甘露者。譬禪定樂也。壽千年者。八萬劫也。貪其味者。著禪定也。深坑者。生死苦也。腳跌者。外道以非想為涅槃。失理故墮三塗也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案。僧亮曰。皆與衰壞作譬也。王譬壯色。敵國譬老。他土人民以譬憶念少盛之事也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病苦  案。僧亮曰。端正譬健色。夫人譬愛結。王譬病也。挑一目等。譬壞盛色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住於大乘大涅槃咒  案。僧亮曰。唯除二禪者。凡死苦一至。無不惱亂。故以災為譬。菩薩死至。心不亂也。摩羅毒蛇其色黑。若觸人衣。戒人衣觸其行處。皆死。故名觸毒。阿竭多星。八月出也。因星結咒。消四毒也。僧宗曰。病之為苦。破壞浮囊。實為最苦也  複次迦葉譬如有人(至)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案。僧亮曰。上來說死。而未說苦。今言於險難處。無有資糧者。諸受根滅。不受根起。名曰死也。不受根起。則生塗斷絕。譬險難也。受根不起。不起則無法。無法則不可資用。譬無資糧也。來塗茫茫。莫知所之。譬懸遠也。五根皆滅。意識獨行。譬無伴侶。業風所飄。求生不住。譬常行也。五道未分。譬不知邊際也。遇得生緣。乘痴受生。譬無燈明也。上來諸譬。說欲受生之苦。自此下譬死之苦也。說一切苦。皆由受生。心滅名死。滅不由戶。譬無門也。不受根起。譬有處所也。不覺苦樂。譬無痛處。醫藥不加。譬不可治也。諸根漸滅。強力所不制。譬無遮止也。受根已滅。不可更生。譬不得脫也。生滅根異。外相不改。譬無破壞也。人不喜見。譬愁毒也。不能害人。譬非惡色也。人懼其禍。譬怖畏也。是根皆滅。譬在身也。滅不可見。譬不可覺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  出頂生王緣起 會通今昔五盛陰苦義 舉昔為釋摩男說色有樂義 舉昔說善法得樂受義 舉昔所說樂受偈 釋於下苦生樂想義 釋三受苦義 釋二乘不知常住樂因是故為說以下苦為樂  聖行品之第四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愛別離苦所謂命終  案。僧亮曰。生為五陰之本。愛是眾結之本。引先偈為證。羅漢所以無憂無畏者。以愛盡故也。所謂命終者。說其重者耳。此中說一切苦。皆由愛生也  善男子以別離故能生種種(至)現在之世愛別離苦  案。慧朗曰。出緣起顯其重者也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  案。智秀曰。辨怨憎會苦。即就所受之身。是則常與怨會也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大乘(至)迦葉是名苦諦  案。寶亮曰。夫未足之境。所不免也。除佛已還。無非此苦也。五盛陰者。更無別體。即指七苦也  爾時迦葉菩薩摩訶薩(至)五盛陰苦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謂五陰皆苦。與昔教相違。以昔證今也。僧宗曰。此下第四引昔征今。會通二教也。寶亮曰。第三會通今昔兩教也。教有因果。昔已會果。今會因也。昔已點三受悉苦。令物情厭背而進德。其義雖然。竟未及壞因。若使因果俱會。眾生何肯修善。唯得且抑福而置。故四時經教。但勸修善以滅惡。於生死身中。習學成聖也。而一切智體。未免無常。但樂果未現。不得壞因。今常住教。與樂果義彰。始得壞因也。我本雲。修善乃是菩提之因。非生死之法。有人解言。今教由會果。恐非佛意。昔已會畢。今何得重。故知理不應。然今者將欲會因。故迦葉先捉果。以作難。佛既先遣果。唯苦竟。然後正言。我於昔云何善得樂者。乃是菩提道樂。但此義未明。今始會也  何以故如佛往昔告釋摩男(至)若有求者則不名苦  案。僧亮曰。凡舉五據。此第一舉樂緣。以有求故。不應無樂也。寶亮曰。迦葉先作五難。第一以人天五欲中有樂不應苦也  如佛告諸比丘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案。僧亮曰。第二舉三受明若無樂者云何有樂受耶。寶亮曰。第二難以三受中有樂受故不應苦也  如佛先為諸比丘說若有人能修行善法則得受樂  案。僧亮曰。第三舉所修善因也。因既是善。理有樂果。故以因為證。寶亮曰。第三難以善是樂因。故知不應無樂  又如佛說於善道中(至)意思好法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第四舉善因。今舉六觸。即是善果。且以樂因。而得樂果。云何無樂耶。寶亮曰。第四難如樹伽於人中。受天報故。知六根所對。無不樂也  如佛說偈持戒則為樂(至)所作眾事辨是名為最樂  案。僧亮曰。第五舉因果。諸偈通證有樂也。寶亮曰。第五難舉昔誠偈為難  世尊如諸經中所說(至)云何當與此義相應  案。智秀曰。總舉上事。以求會通也。寶亮曰。難雖有五。不出二途。第一第二第四就果報上作難。第三第五以因征果也  佛告迦葉善哉善哉(至)所說苦想與本不異  案。道生曰。無苦者。體既非苦。而能無苦。而眾生以微代重。以為無苦。是曰橫計也。僧亮曰。答第一第二第四。謂橫樂者。眾生猶以下苦。橫生樂想。因以為教耳。昔所說樂。約彼橫情。終是無樂。今雲。皆苦亦無違也。僧宗曰。總答五難也。以眾生不識真相故。於下苦中。橫生樂想。將恐起此。必墮三塗。且說人天是樂。令修十善五戒。以背惡道。所謂以屑出屑者也。寶亮曰。此下訖三受以來。先答第一第二第四果。報上難也。下苦者。三惡重為上苦。人天輕為下苦。凡夫不覺下苦。橫生樂想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至)上生者所謂天上  案。道生曰。生是生者所貪苦。是苦者所惡。貪則為勝惡。則為劇下生。自是三塗下苦。自是人天而生即是苦。似若下苦。是彼下生。故致問也。僧亮曰。承聲為難耳。乃更與三關問也。佛所言下者。輕微為下也。如迦葉所言。以尤重為下也。此第一關也。寶亮曰。物情一往未悟。迦葉今更作二難。佛意以人天為下苦。迦葉以三塗為下苦  若復有人作如是問(至)生於樂想當云何答  案。道生曰。對下苦橫生樂想。以為難也。僧亮曰。第二明顧反答。下苦故說樂。知一切皆苦物。今亦以下樂故說苦。當知一切皆樂也。寶亮曰。第二倒並如來向義也。若以三受盡苦者。今以三受盡樂。但以樂微故苦耳  世尊若下苦中生樂想者(至)於下苦中而生樂想  案。道生曰。難意不許下苦生樂。故以此為征也。僧亮曰。第三關若果於輕下之苦而生樂者。一罰北千。千為甚重。一為極輕。而未見應受重苦於輕苦之上。而生樂想者也。故知不以輕苦為樂想也。寶亮曰。此就理為論也。若以人天輕苦。為下苦者。應以一罰輕苦為下苦。若爾者。應緣此一罰。而生樂也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以是義故無有樂想  案。道生曰。答最後難。前兩難自解也。如是一下。不生樂想。是都無樂之驗也。僧亮曰。實無樂者。案句解也。是人當受千罰。脫余多苦。於一罰上。橫生樂想。曇愛曰。是以不以一下為樂。以脫重為樂。緣脫重之心。實是行苦。凡夫以之為樂。以此一答。並答三難。何者一罰之與千罰。俱是重苦。既不一下為樂。云何而言。於底下之苦。而生樂耶。即答第一難。又是人緣於脫重苦。而橫生樂想。云何而言。於下樂生苦想耶。即答第二關。寶亮曰。即此答三難也。今先釋橫生義。若一下而脫者。到緣一下安之為。豈非妄樂耶。非是受一罰時生樂也  何以故猶如彼人當受千罰(至)於無樂中妄生樂想  案。道生曰。脫千受一。便妄生樂想。無樂信矣。前言於下苦橫生樂想。此之謂也。僧宗曰釋橫義也  迦葉言世尊彼人不以一下(至)以得脫故而生樂想  案。寶亮曰。迦葉雲。實無九百九十九。故緣此無。故實有實眾也  迦葉是故我昔為釋摩男說五陰中樂實不虛也  案。僧亮曰。受責既不以一下為樂故。樂故樂非橫也。佛言樂實不虛者。以免受為樂。不可空中說樂也。曇愛曰。迦葉領解非難也。佛即述成也。寶亮曰。釋第三實樂義也。三塗中苦。人天實無。無處與佛何異。故知非虛說也  迦葉有三受三苦(至)餘二受者所謂行苦壞苦  案。僧亮曰。昔以輕重義。故說三受。今以三苦。故說一切苦所為事異。不相違也。苦受名為三苦者。性攝三苦也。餘二受乃苦性之別義也。寶亮曰。答向第二難也。佛前雲。三受悉苦。迦葉難雲。三受悉樂。佛今舉三受唯苦而無樂。豈得難言三受皆樂耶。既於下苦。微故不覺。橫生樂想。即答初難。謂於尤重之下苦。生樂想也。苦受具三苦者。若如昔解。直點三受為三苦。是則苦受為苦苦。樂受為壞苦。舍受為行苦也。今明苦受具三苦者。義旨小異於昔。何者若刀杖緣中生心。亦是苦受。失壞緣中生心。亦是苦受。今取刀杖緣中生苦受者。為苦苦。失壞緣中生苦受者。為壞苦。即此苦體。是動求行緣。便是行苦。故言苦受具三苦。非是苦苦具三苦也。餘二受各具二苦者。樂受起時。因中說果。即是壞苦。即體是動求行緣。故是行苦。亦得言樂受具二苦也。舍受具二苦者。四禪以上是舍受。然彼眾生。捨命之時。亦愛壽命。便是壞苦。其體豈非行緣動求。若爾則舍受具二苦也  善男子以是因緣生死之中(至)是故說言一切皆苦  案。僧亮曰。以輕重因緣也。苦樂性不相離者。三苦不相離也。寶亮曰。實以無三惡苦。故有實樂。苦樂性不相離者。十住無漏之解。從初住至金剛心以來。當分除惑。於無惑邊。恆是實樂。而無漏之體。未免世諦。故舉體是苦。故言苦樂性不相離也  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至)隨順世間說言有樂  案。僧亮曰。將說樂因。為答第三第五難。故說有為天樂也。寶亮曰。五欲之中。實無熙怡樂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今作是說其義云何  案。僧亮曰。上義未顯。問以成之也。曇讖曰。領解也。寶亮曰。第三第五兩難未被答。此重舉以請答也  佛言善男子如上所說(至)一切皆苦無有樂想  案。僧亮曰。亦生苦因者。明外物非苦苦因。故說苦也。寶亮曰。答其二難。明此並是因中說果有何虛妄耶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乃能知是苦因樂因  案。道生曰。二乘不知常住。故不知樂因。僧亮曰。解苦者。解三苦也。無苦者。說下苦為樂。樂非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一  廣釋集諦以愛為體 釋二種愛一愛己身一愛所須 又釋二種愛一者善愛一者不善愛 舉九種事譬愛 釋菩薩無苦有諦聲聞有苦有諦 廣釋見滅諦義 廣釋道諦義 廣釋道義是一隨法有異  聖行品之第五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分別挍計無量無邊  案。僧亮曰。還愛於有者。謂三有也。僧宗曰。前已略說。今是廣說。次會通。後明觀行也。是陰因緣者。由業煩惱。得未來陰果也。還愛於有者。昔由業煩惱故得身。今復愛三有。復應牽生也。業因緣愛者。宿業故起愛。隨所習也。煩惱因緣愛者。如人多嗔。常愛兵器。苦因緣愛者。如人遇病。愛針艾也。寶亮曰。次解集諦明業。及煩惱能構未來生死果報續起。稱之為集也。就此辨集諦中。亦有三意。然文中小自左右。不如苦諦中之次。第一解集諦相。第二會通。第三觀過。今此中辨集諦。悉據愛使為原。何以然。後能潤生。得生由已。故非愛不成業。是以就愛而收集。錄感陰之緣盡。然愛性染累。事無不由。故文中廣彰述愛。為眾緣之首也。愛己身謂正報愛。所須名依報也。如工巧業等。事成保著。玩適在心。稱業因緣愛也。若違境起心。復稱昔含怒。還修此心。為好為煩惱。因緣愛也。患苦而欲背。若離我而稱情。無此苦。而心悅謂苦因緣愛也  善男子愛有二種(至)求大乘者是名為善  案。僧亮曰。結集八苦者。重倒也。愛佛功德輕。故除之也  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至)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案。僧亮曰。此經以智知集。名為諦。凡夫以不識集故。集而非諦。菩薩諦而非集。何以故者。釋所以。諦而非集也。寶亮曰。夫立愛之名。名生二處。如向所辨。儘是凡夫不善之愛。若興心樂法。崇善為理。悅情願求。稱之善愛。名雖同。義自兩殊。名同心別。各自有歸。然善愛雖同。復有二別。若菩薩位懷發軫。不存於緣中離染。稱大乘愛。聲聞小道。雖欲樂善。但解不稱境。每心有存於求善之略乖。遂落不善愛門也。故知二乘行道。不稱道。不改心。不得出。何以知之。下句即會凡夫愛者。名之為集。得知二乘執相在懷。未免生死。無有諦用。菩薩造行發家。不以生死為患。既識生死過。於保著之情悚。是以雖愛不名集。若須現生而應物。則不名為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獨以愛性為五陰因  案。僧宗曰。此會通之文也。昔說不同。請釋其由也  佛贊迦葉善哉善哉(至)能生一切業煩惱牙  案。智秀曰。雖復業及煩惱。為辨果之因。然愛為愛生之生也。寶亮曰。第二會通難也。明雖復說有招陰之因不同。然非愛不辨。以三譬顯之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大乘(至)是名如責有餘  案。僧亮曰。此下觀門也。此但說愛過。不明是集。不集故不除。菩薩不愛而是集。故除也。僧亮曰。觀愛之過患也  善男子云何如羅剎(至)觀察愛結如是九種  案。僧亮曰。拔舍利弗無上根本者。則有緣起。載彼釋論也。又相承釋雲。於時已至第六住。未得第七住心。有言在住三十心之二十心中  善男子以是義故(至)菩薩摩訶薩有道有真諦  案。僧亮曰。為觀不同。而說昔之苦集。唯有三人。因論四人觀有差別。語次及之也。菩薩能觀苦觀。愛無上八患。因論觀人差別。以顛倒為苦。三人皆倒。有苦也。以見苦名諦。三人皆見苦。故有諦也。下須跋之。觀欲界無常。如病得出色界。是凡夫見苦也。以三人於佛有苦倒故。於諦不得稱真也。解苦者。生死也。無苦者。涅槃也。於二不倒。是謂無苦。而有真諦。苦粗集細。凡夫不見集。故無諦也。有集諦者。於佛有倒。受變易之苦。故是集也。識分段因。故有諦也。上但言凡夫是集。不說變易之苦也。寶亮曰。上既說苦集諦竟。今且結成諦用。不成諦用者。課凡夫識非而離過。雲凡夫人有苦無諦者。凡愚但粗知逼惱事苦。不諦解苦之所以。故無諦用也。二乘有苦諦者。有逼惱事苦。非不粗解除於苦因。所以得言有諦用也。無真實者。不知佛無苦。由合佛作苦觀。故無真實也。諸菩薩解苦無苦者。昔日解苦無苦性空。今日解金剛以還有苦。佛果是無苦。互明辨兩廂。所以有真諦也。下餘三諦。義例可知。大士雙明兩輪安法得所。故有真也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滅聖諦  案。僧亮曰。次觀滅諦。大般涅槃是滅諦也。備二義。第一但滅煩惱。第二滅一切相也。法瑤曰。三諦皆不言有二見。此獨雲。見滅見諦者。何耶。以滅有二種。一佛地滅。二菩薩地滅也。佛滅而非諦。菩薩滅而是諦。諦者。用照審境之謂也。佛息照廢審。是則佛無諦而滅也。菩薩有諦有滅者。佛上無道。亦無諦苦。習亦然。又經自明文如此。故唯滅諦。獨雲見滅見諦。余諦不也。僧宗曰。滅諦文中。闕無會通。可得廣義。有觀門義也。斷除一切煩惱者。昔滅為分滅耳。今滅者。斷無明住地以還斯盡也。斷則名常者。以有惑未斷。則流動遷謝。今惑盡照周。所以常也。寶亮曰。次第三解滅諦上苦集二理。是有漏法。為患處多故。開別觀之。今滅道兩諦。既是無漏無性。非染累。唯解相會通。有二門之說。滅諦中乃無別會通文。然義推有二。道諦文中。其事自別。今初見滅見滅諦。此兩句作章門下相對旨。八句來釋。見滅者。見昔滅。見滅諦者。見今日常住真如理。此即會通。亦可得言。上句為滅諦相也。謂斷除一切煩惱者。釋上見滅句也。煩惱滅故則名常者。釋見滅諦句也。滅煩惱火則名寂滅者。釋上見滅句也。煩惱滅故得受樂者。釋見滅諦句也。菩薩求因緣故名為凈者。先釋見滅諦句也。永斷一切煩惱故名出世者。釋見滅句也。以出世故名之為我者。釋見滅諦句。下去釋見滅句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案。僧亮曰。此下明道諦。先觀道。即是出相。不因苦集。因八聖也。見一切法者。八道亦諦。道諦觀道也。滅是果。但觀無學。道是因。通觀學地也。從常無常。至凈觀。因果也。無常是因。常是果。下就因果別觀。陀羅驃真實主義。求耶是衣。亦莊嚴義。僧宗曰。先明廣義。兼明觀行。後明會通耳。所謂常無常者。舉道所照之境。以明觀體也。常者佛果。無常者金剛以還。是眾生數也。金剛為累中物。佛果非累物也。陀羅驃者。借依諦主諦。以釋正義也。佛居宗體極。為陀羅驃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諸佛如來久離錯謬  案。僧亮曰。不相應者。今說八是道。昔不說八應非道也。欲聞說道。或略或廣。皆是道也。僧宗曰。此下會通今昔也。寶亮曰。佛答諸經悉入道諦。就三因緣辯入也。一者因門。二者緣門。三者道體。不出此三也  爾時世尊贊迦葉菩薩(至)能作如是種種說法  案。僧亮曰。廣說道相也。能佐助菩提者。釋本義。菩提是智道之政體。以信為本。說信一事。後類可知也。僧宗曰。如是諸經。悉入道諦者。昔說雖可不具。然而莫非道也。隨化之所宜。致名不同耳  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至)隨良醫教所患得除  案。僧亮曰。並葯所禁水不在例者。草石有用。舍藏不俱。而水無礙也。施有行止之異。道則唯通。何者。如經說。世有五人。不贊五事。謂不為慳者。讚歎施等也。僧宗曰。此下有六譬。前三譬明道。是一以應後三譬。後三譬前說廣顯道。是一也。此譬意明道雖可是一。以眾生之病不同。致為葯亦異也。寶亮曰。諸葯者。譬種種說法不同也。水一種者。譬道也。藥性不均。譬一時之宜進道之良荃。取無為之要資  複次善男子如有一人(至)從信根等至八聖道  案。僧亮曰。小異上譬也。從信根等至八聖道者。說一法為信。乃至八道互作其名耳。僧宗曰。第二譬意。明道雖是一。隨方施名不同耳  複次善男子譬如金師(至)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此以隨用作異。為譬也。如來一道。隨大小乘根。廣略為別耳。從一至九。是三乘雜說。下言大乘一道無二者。三世諸佛。有同見有。無同見無。大乘道也。定慧者。以戒遠不說也。見智慧者。推求名見也。了真名慧也。審定名智也。見道者。如得果以初見。為名重。更修習進求上果。名修也。結盡不修。名無學也。五種因利鈍。得滅盡定。為名六種。因人因道也。念佛三昧者。唯佛念佛。真得佛相。可名為定。僧宗曰。第三譬明道雖是一。以善巧故。種種說異也。一道者。此明如來隨根緣故。致教不同。應前譬也。信行法行道者。此經意與數論為異。論釋信行法行。是五方便以還。尋此文意。乃至見諦道中也。信解脫見得。猶是前二。以入思惟。通三果制也。身證者。此二人俱能作身證也。說十力無畏為道者。無進求之義。以其有解脫道義。亦可是緣中說道也。後三譬義可知  複次善男子譬如一火(至)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能除是道。此譬同所除也  複次善男子譬如一識(至)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色隨所依。名有差別。道隨小大乘。根殊異者也  複次善男子譬如一色(至)無量眾生得度生死  案。僧亮曰。依見者。為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一
推薦閱讀: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伍
《涅槃經》第08品 梵行(2)
大般涅槃经集解 (21卷---40卷)(大正藏1763部)
《大般涅槃經》絕妙施食祈禱文(轉) - 地藏占察
【大乘正法佛陀正法眼藏】大般涅槃經(全文完整版)第三十六卷至第四十卷 | 佛陀正法網,佛教音樂,佛教...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