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說吳三桂5 一叛再叛之謎

演講人:紀連海

內容簡介:北京陷落、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宣布了大明王朝的滅亡。面對此情此景,吳三桂很快就做出了一個令人感到驚訝的選擇!而更讓人感到震驚的事情還在後面,僅僅幾天以後,他又以實際行動徹底打碎了這一選擇!

1644年5月3日,吳三桂在永平(今河北盧龍縣)西沙河驛站決定,迅速殺回山海關!5月9日(四月四日),他的軍隊就從大順軍隊的手中奪回了山海關!大順政權的軍隊被殺得僅剩八騎逃還北京。而這個時候吳三桂的兵力已達五萬人之多,號稱十五萬。他在演武場閱兵誓師,將李自成的使節李甲斬首,陳乙割兩耳後放回!同時,他還親自給父親吳襄寫了回信,表明與李自成徹底決裂!在給他父親的信中,他說到:「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明季北略》)  吳三桂的這封信,明裡是針對父親,實則也是針對大順政權而寫的。他直斥父親隱忍偷生投降,對他訓以非義,斷然表示拒絕,並宣布自寫信之日即與父親斷絕關係,即使李自成將父親置於油鍋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動心,義無反顧。這封信不僅與父訣別,而且也是同農民軍的徹底決裂。當然,這封信也有變相保護自己的父親的意思。  與此同時,吳三桂還下令收攏關外各地漢民速轉移到山海關內各州縣駐紮,準備抵抗大順軍隊。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將會做出什麼樣的下一步的動作呢?  吳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上,也曾經為了大明王朝的安危而浴血奮戰、出生入死,他的忠誠與勇敢一直被明朝朝廷視為年輕將領的楷模,但是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昔日勇冠三軍、精忠報國的忠勇大將,卻在明朝生死存亡的時刻投降了李自成。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吳三桂在投降李自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又投降了多爾袞所統率的大清王朝,成為了大清王朝開國的得力幹將。然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還是這個吳三桂,竟然在投降清朝三十年後,卻又突然舉起了反清復明的旗幟,再次背叛!他的反叛次數,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是創造了紀錄。那麼,吳三桂究竟是怎麼了?這個曾經極其重視氣節的人,難道不會知道這樣一再叛變所招來的身後罵名嗎?難道這樣一個一貫精明的吳三桂不知道,這一次次地反叛,會招來殺身之禍嗎?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級教師紀連海,將為您揭秘吳三桂《一叛再叛之謎》!

全文:

  然而,就在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權力和聲勢都達到頂點的時候,他與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卻開始激化起來。而這些矛盾的激化,恰恰最後促成了吳三桂的降而復叛。

一、「三藩之亂」發生的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天下之賦,三藩耗其二」:

  就大清王朝而言,他們之所以任用漢人吳三桂,是為了消滅大順政權余部,是為了消滅南明王朝余部,是為了建立大清王朝對全國鞏固的統治。為了這個目的,大清王朝的幾十萬八旗兵和吳三桂等人的幾十萬綠營兵,經過十多年的時間,才將各地農民軍余部和南明王朝余部武裝逐一消滅。但是,我們知道,戰爭實在是太能耗費錢財了,戰爭對於錢財的花消,實際上是個無底洞。當時,政府在財政上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以康熙即位前一年為例說明。1660年,清朝政府全年正賦收入銀875萬兩,而雲南一省支出就達900萬兩——竭盡全國之財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到康熙即位以後,情況稍有好轉,但也是「天下之賦,三藩耗其二」。因此,這個時候,政府財政上的壓力的確很大。

  這裡的「三藩」實際上是指:平西王吳三桂,駐防雲南,兼管貴州(對付南明永曆政權);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駐防廣東(對付張獻忠余部);靖南王耿仲明(其子耿繼茂,其孫耿精忠)先駐防四川(對付張獻忠余部),後改駐防福建(對付鄭成功)。如果財政支出不加以削減,很有可能造成全國的農民再度造反的情況。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清王朝很有可能被迫退回關外。

  1662年,隨著鄭成功的隊伍收復了台灣,在大陸,大規模的對於滿清王朝的抵抗,實際上已經基本結束了——也就是說,大清王朝的外部環境已經安定下來了。1669年,隨著鰲拜集團的下台,大清王朝的內部環境也已經安定下來了。至此,我們可以說,大清王朝進入了基本穩定時期。國家下一步的任務就應該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因此,此時的大清王朝急需做到以下兩點:  (1)在政治上實現對新佔領地區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樹立中央的權威;(2)在軍事上裁減軍隊,以減輕財政上的壓力。這樣,政府必定會採取以下兩方面措施:第一、由中央向地方——包括吳三桂實際統治的雲貴地區——派出行政官員管理地方,以加強中央集權;第二、裁減在地方——包括吳三桂實際統治的雲貴地區——的滿洲八旗兵和漢人綠營兵。大清王朝的這些措施,無疑是和當時整個社會都需要休養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也就是說,康熙皇帝「撤藩」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我認為卻是錯誤的。

  2.直接原因:康熙皇帝錯誤的「撤藩」決定:

  因為,對於大清王朝來說,這些十分正確的措施,對於吳三桂來說,卻完全不是一個好的消息。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錯誤的。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從吳三桂這個方面來分析:實際上,通過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到,吳三桂這個人有兩個問題我們必須看到:(1)他的最大特點——他是個投機者(換句話說,他是個賭徒):正因為他是個投機者、是個賭徒,他才可以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順,當然,他還可以背叛大清。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對於投機者或賭徒來說,促使他們出手的情況一定是下面兩種情況中的一種:或者是形勢一片大好,此時出手對於自己非常有利;或者是背水一戰,如果不傾其全力的話,自己必將滅亡。也就是說,從吳三桂這個角度來說,他是不會輕易動手的。如果出現他動手的情況,或者他有必勝的把握,或者將給對手帶來巨大的災難。(2)他這個人一生經歷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經無所謂了,不需要顧及什麼臉面的問題了。我們說,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畢竟他辛辛苦苦為了大清王朝耗費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人的全部生命的一半時間啊!他認為,這個時候,如此的撤藩,對他來講,實際上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說,撤藩是可以的,關鍵在於撤藩之後如何安撫這些為打天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要先出台這些政策。如果,你沒有什麼這樣的政策的話,人家必然就會覺得你有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之嫌。因此,這個時候的吳三桂,他可不想激流勇退,他需要享受長期征戰、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他的屬下更加需要享受這些勝利果實。我們說,康熙皇帝的錯誤做法把吳三桂逼上了絕路。被逼上了絕路的吳三桂絕對不會束手就擒。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開始了。

  第二、如果從中國歷代強盛王朝撤藩的歷史來看,康熙皇帝此舉,也是十分冒險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讀一些歷史書,他就會發現,大清以前的歷代強盛王朝,其實都存在著如何撤藩的問題。這些王朝面對強藩,主要的方法有兩個:(1)武力撤藩:一般來講,會引起對手的反抗。反抗的結果,無外乎成功和失敗兩種: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敗者如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的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會給國家帶來重大的損失,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2)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這是最好的抉擇。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康熙皇帝能夠以史為鑒,認真吸納歷史的經驗教訓,首先制定一個比較完整詳細的撤藩計劃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歷史不可假設,「三藩之亂」還是無可避免的發生了。就在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漢人親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請加劇了雙方矛盾的激化。

  3.導火線:平南王尚可喜急流引退:

  1673年4月28日(陰曆三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謀士的建議,決定急流引退,回遼東養老。康熙皇帝早就對三藩盤踞江南和西南地區心懷不滿,一直準備尋找機會撤藩。這個時候,尚可喜自請撤藩,康熙皇帝真是求之不得,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準備自己帶領部分兵丁和家口回遼東老家,而讓長子尚之信繼承平南王的爵位,繼續鎮守廣東。尚可喜的撤藩申請給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個難題。同年8月14日(陰曆七月三日),吳三桂懷著試探的心情,給康熙皇帝上了自請撤藩的奏疏;8月20日(陰曆七月九日),耿精忠也懷著同樣的心情,上了同樣內容的奏疏。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呢?

  4.可供康熙皇帝選擇的五種方案:

  面對三藩同時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和屬下的大臣們也明知他們中有自願有被迫的複雜情況,應當慎重地估量當時的客觀形勢和撤藩可能產生的後果,多設想幾種方案以供選擇,防患於未然,是完全必要的。歸納起來,可有五種方案選擇:

  (1)恪守皇太極以來多次許下的諾言,要三藩永遠鎮守南疆,「屏藩王室」,永不撤藩,子子孫孫世襲王爵,與清朝相始終。當然,這在實際中是很難辦到的。

  (2)將吳、耿、尚三王調到北京,以覲見為名,敘君臣之樂,藉機把兵權收回。此法頗類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自編自導自演的「杯酒釋兵權」。和平解決問題,逐除藩鎮之禍,君臣相安無事。誠然,歷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歷史經驗足以作為借鑒。我推崇這第二種辦法。

  (3)等待老一輩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權時,再行撤藩。

  (4)區別對待,分期撤藩,各個擊破。

  (5)三藩同撤,一次性解決。

  當時,多數大臣們主張區別對待,分期撤藩,各個擊破。應該說,這一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因為尚可喜主動提出撤藩,確是出於誠意,吳、耿要求撤藩實非己願。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冷靜、慎重地制定一項穩妥的政策。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康熙皇帝就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先撤尚,暫緩撤吳、耿;二是撤吳、耿,不撤尚。都可以達到分散力量,各個擊破的目的。但是,康熙皇帝採取了最後一種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決。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清史稿·吳三桂傳》)。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經理撤藩事宜。吳三桂原先還想朝廷會拒絕他的撤藩請求,不料康熙皇帝卻同意了,這是他始料未及的。歷史又一次讓他選擇,是老老實實按照朝廷安排,到關外做一個空頭王爺,還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舉起反叛的大旗?這一次的選擇甚至比上一次降清還是降李自成更難決定,這又是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

  5.撤藩之後可能出現的結果分析:

  其實,康熙皇帝可能真沒仔細研究撤藩的利弊,他沒仔細研究這個撤藩不是一個開玩笑的事兒。康熙皇帝既沒有認真研究吳三桂,也沒有認真研究歷史。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他讀的書太少了。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他太年輕氣盛了,對於下面的內容,他太一無所知了。按道理說,歷史上關於撤藩的經驗教訓是多的。這些經驗教訓,文的也有,武的也有。比如說武力撤番,必然會造成一種後果,把人家給逼反了,把人家給逼反了以後會有兩種後果:一種結果是反了的人贏了,比如說明成祖朱棣就把他的侄子弄的不知所終了,然後自己做了江山,這是一種,反了的人贏了,皇上輸了。另外一種結果是這個反了的人輸了,但是給國家造成了重大的災難,比較典型的比如說西漢的7國之亂。這都是教訓,歷史上也有一些經驗,比如說典型的文撤,事先想像了後果,比如說最典型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你康熙皇帝按照人家趙匡胤的思路,把人家吳三桂請到北京來,跟人家好好談一談,有什麼可化解不開的?吳三桂早晚還是要死的,錢帶不了棺材裡面去。吳三桂的兒子又是駙馬爺。何苦來造成這前後長達年的三藩之亂?給國家、給民族帶來多麼大的災難?所以我們說,這部劇裡面就有這麼個意思,就是通過孝庄太皇太后的嘴來說康熙皇帝的做法是有問題的。

  撤藩雖只二字,卻對吳三桂屬下數萬人的命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吳三桂割捨不下雲南的宮殿、財產、美人、權勢;吳三桂的部下也難以捨棄他們在雲南得到的一切;吳三桂與他屬下數萬人都不願離土重遷,他們害怕回到遼東生活受到影響,他們更離不開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雲貴高原。利益的驅動與民族情感交織在一起,吳軍上下呼出一個聲音,用武力反對撤藩,用武力反抗清廷。此時,吳三桂還有一個顧慮,即他的長子皇駙馬吳應熊還在北京,他派心腹赴京去接吳應熊,吳應熊卻不贊成父親輕舉妄動。吳三桂的心腹無奈,只得偷偷帶了吳應熊的庶子吳世璠返回雲南。吳三桂見孫子來到,更堅定了起兵的決心,他已經要為自己和屬下奮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經得到的一切,誰要奪走這一切,他便會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國沒有什麼人可以擋住他吳三桂的道路。

  二、「三藩之亂」的過程:

  1.「三藩之亂」的開始——1673年12月28日:

  大清王朝同時撤去三藩的決定,粉碎了吳三桂「世鎮雲南」的美夢。吳三桂氣急敗壞,暗中指令死黨向撤藩使者請願,要求停止撤藩,繼而又拖延時日,與心腹將領密謀發動叛亂。在經過一陣短暫的準備後,1673年12月28日(陰曆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召集了四鎮十營總兵,正式下令起兵。為了給自己的反叛活動披上名正言順的外衣,吳三桂在「矢忠新朝」接近三十年後,再度扯起了「復明」的旗號。吳三桂率三軍拜謁永曆帝陵,去滿裝、易漢服,重新蓄髮,宣布與清朝完全決裂,他自任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然後,他又發布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吳三桂檄》)。一場大規模的叛亂活動就這樣開始了。第二天,吳三桂以62歲的高齡親自披掛上校場,三箭皆中目標,他騎在馬上,雄心壯志,銳氣一如往昔。1674年1月7日(陰曆十二月一日),吳三桂自雲南出兵北伐,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貴州全境。可以說,吳三桂的叛亂,開局一切順利。

  2.「三藩之亂」的高潮——1676年春夏之交:

  就在這個時候,吳三桂卻在貴州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1674年起,吳三桂建國號「周」,自己改稱周王。這時有人勸他用大明年號,立明崇禎皇帝的後裔,如此可以號召一切反清復明的人都參加這場兵變。吳三桂沒有聽從,這在後來看來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復明人士的支持,這顯而易見是不智的。1674年4月,吳三桂的軍隊又迅速佔領了湖南、湖北、四川、廣西全境,吳三桂起兵三月,便擁有雲、貴、川、湘、桂五省,聲勢震動全國。與此同時,1674年4月20日(陰曆三月十五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與清朝脫離關係。耿精忠與吳三桂約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為耿精忠的起兵,開闢了第二戰場,減輕了吳軍的壓力,形勢對吳軍有利。1675年1月,吳三桂的部下陝西提督王輔臣起兵造反,1675年2月28日(二月五日)攻下西北重鎮蘭州,西北震動。稍後不久,平南王尚之信在吳三桂的利誘下,於1676年4月3日(陰曆二月二十一日)在廣東發動兵變,炮擊清兵大營。到這個時候,叛亂的三藩已經佔領了雲、貴、川、陝、甘、湘、粵、桂、閩、浙、贛南方和西南方十一省的地盤。至此,吳三桂發動的叛亂,終於擴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三藩之亂」。而且,這個「三藩之亂」,已經達到了高潮——最盛時期。

  3.吳三桂的戰略性錯誤:

  在這樣大好形勢下,吳三桂卻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飲馬長江,本當痛飲黃龍,直搗京師,吳三桂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吳三桂的謀士劉玄初在重要時候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萬一這時他揮軍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變色,而他卻頓足不前。缺少進取精神,是吳三桂最後失敗的重要原因,歷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4.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和吳應熊的妻子建寧公主:

  說到吳三桂發動反清的叛亂,就必須要說到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當中,孝庄太皇太后對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不錯,她還想把三格格嫁給吳應熊。吳應熊是吳三桂的兒子這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這個三格格是個什麼人呢?她與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歷史上是否成親了呢?

  歷史上,確實有孝庄皇太后下命令,把皇太極的第14個女兒,也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也就是順治皇帝最小的妹妹,嫁給了吳應熊。不過,這件事情是發生在1653年的時候——這個時候,距離吳三桂發動反清叛亂的1673年,前後相距整整20年;而且,順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也並不排行在三,而是排行在十四;更為重要的是,順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吳應熊的妻子的名號叫做建寧公主。說起建寧公主,大凡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的朋友們都很熟悉。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當中,這個建寧公主是後來韋小寶的7個老婆之一。金庸對於當時的情況有這樣一段描寫:孝庄皇太后確實是下命令把建寧公主嫁給吳應熊了,建寧公主也確實還真的跟隨吳應熊到了雲南。可是後來建寧公主卻是非常的不喜歡這個吳應熊,就喜歡這個韋小寶。於是建寧公主就在新婚的時候就把吳應熊的陽具給閹割了,吳應熊就事實上成為了太監。

  歷史上,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當建寧公主嫁給吳應熊的時候,吳應熊是一個二、三十歲的英俊小夥子,建寧公主是一個12歲的小孩子。怎麼可能出現前面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當中所說的那種事情呢?當時的建寧公主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呀,她怎麼會想到、怎麼會做出《鹿鼎記》當中所說的那種事情呢?何況,在歷史上,事實上建寧公主跟吳應熊的關係的確是很好的,兩個人還生了孩子。在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現在成了駙馬爺。駙馬爺不能跟著自己的父親到雲貴高原去生活,皇帝家的駙馬爺都只能倒插門,都只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吳應熊也不例外。以後的事情就非常的遺憾了,後來就發生了吳三桂造反的事情。

  但是,吳三桂造反之前,曾經來到北京,他企圖秘密的接自己的長子吳應熊回到雲南,然後再發動叛亂。結果,沒有想到,吳應熊不同意自己的父親企圖造反的計劃,也沒有隨同接他的人前往雲南。最終,接他的人只能接到了吳應熊的兒子,這個兒子不是吳應熊與建寧公主共同生養的孩子,而是吳應熊在與建寧公主結婚之前吳應熊與另外的妻子生下的孩子。不過,雖然吳應熊反對自己父親的計劃,雖然吳應熊沒有前往雲南,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止康熙皇帝殺掉吳應熊的企圖。吳三桂一造反,康熙皇帝就下令殺掉了吳應熊。康熙皇帝不但殺掉了吳應熊,還殺掉了吳應熊與建寧公主兩個人的孩子。從此,吳應熊的妻子建寧公主就成了寡婦,建寧公主後來活到了1704年,終年六十多歲。


推薦閱讀:

陳圓圓被稱為「紅顏禍水」,其實她才是苦命人!
吳三桂的最優抉擇
吳三桂背叛忠孝 貪戀女色
李自成的部隊使用大刀長矛還是火器,吳三桂愛妾陳圓圓被誰霸佔?
吳三桂降闖:以假亂真的欲加之罪

TAG:吳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