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為什麼大家習慣把東北三省當做一個整體?

傑落清東

寫在前面!「東北人」這個名詞,自稱和他稱都很常見,這種超越省級行政區劃的高度認同,在我國境內的確絕無僅有。我國的確沒有「東南人」、「西南人」、「華東人」、「華南人」、「華北人」、「華中人」等習慣叫法,不過會有「客家人」、「山陝人」等少數跨省的民系泛稱。另外,西北地區以外的人可能會把西北五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的人稱為「西北人」,但是西北五省內部互相之間認同度並不高,他們也很少會自稱「西北人」。當然,所謂漢民族內部的「民系」或「族群」的劃分,以及族群內部認同度問題,本質上是一種主觀認識。所以,各位讀者對我這條答案中部分看法有異議,也純屬正常,請不必較真。

另外這個答案的第四部分也是我的省級區劃邊界形成系列之一(介紹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其他幾部分在此順便做廣告:

(1)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台灣:各個省份是如何形成現在的形狀的? - 傑落清東的回答

(2)甘肅、寧夏:省與省的界線是怎麼劃分的? - 傑落清東的回答

(3)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湖北省河南省的分界線歷史形成? - 傑落清東的回答

話歸正題!我這裡所說的「東北」,主要指黑吉遼三省,也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通遼、興安盟和呼倫貝爾市等地。東北之所以內部高度認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東北民系形成較晚;(2)東北大區級政區歷史上較為統一,而東北內部政區變動頻繁,現東北省級格局形成很晚;(3)東北地理上具有一定封閉性。

一、東北民系的形成

今天的我們所說的「東北人」或「東北民系」形成於「闖關東」之後,「闖關東」的歷史大家可以在維基或百度上查詢到:Chuang Guandong。在清朝統治中國的前中期,滿族統治者通過修築柳條邊維護「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重地」,因而禁止關內民人在柳條邊以北開墾,到乾隆年間這一政策的貫徹達到巔峰,以致東北大部形成無人區。在多重內外因素的影響下,從 19 世紀中葉開始,大量內地移民偷偷湧入東北墾殖,清政府隨後於光緒年間放開禁令,「闖關東」隨之形成風氣,一直持續到 1931 年「九一八」事變。移民主要來自山東、河北兩省,部分來自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下圖為柳條邊示意圖

今天,除了遼東半島等東北南部地區操「膠東方言」之外,東北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北部個別方言島除外)均操東北官話。東北官話,其實就是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混雜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種相對簡單的「普通話」,且越往北越接近今天的普通話發音,說明這些移民越遠離祖籍地,混合的程度就越高。原熱河省(承德、赤峰、朝陽等地)境內主要是河北移民,使用「北京方言」。北京方言被認為是廣義上的東北方言,但比東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話,因而原熱河省並不符合「越往北越接近普通話」規律。下圖黃色部分顯示的是 1870-1880 年間關東墾殖人口密集的地區(本土出自Historical Atlas of Northeast Asia 1590-2010

東北南部的移民則大多是山東半島渡海而來的,和中北部的移民突破「柳條邊」闖關東的路徑不太一樣,於是這些移民在聚居地相對較好地保留了祖籍地的方言。由於東北南部膠東方言人口數量、所佔面積,以及文化影響力都明顯不如東北官話區域,所以我國其他地區的人常常將「東北官話人」等同於「東北人」。膠東方言的大城市——大連,其市民對外自稱「大連人」偏多,但通常也認可「東北人」的叫法。以下為東北官話分布示意圖,可以看到東北官話內所謂的「分片」與省級行政區的劃分大相徑庭。(該圖出自《中國語言地圖集(第 2 版)漢語方言卷》)

東北(官話)民系的形成也就一百年時間,且在「九一八」之後人口結構相對穩定,延續至今。相對國內其他民系而言,東北民系是最晚形成的民系之一。東北官話「入派四聲」很紊亂,而且東北人大部分都知道自己祖籍地所在(甚至鄉、村級別都能搞清楚),就是民系形成較晚的兩大表徵。

短短一百年的光景,大東北地區想要像中國其他大區那樣,在其內部孕育出按照行政區劃或其他因素劃分的「亞區」,難度是比較大的。後面我要介紹的兩個原因,也阻攔了東北內部「亞區」的形成。另外,東北民俗文化及方言內部差異較小,及文化上較為強勢的對外影響力,也加速了東北(官話)區內部認同。這就是東北官話區的人至今仍非常認同東北這個「大區」的第一個原因。

二、東北行政區劃頻繁的變化

東北地區在歷史上政治、經濟相對獨立,而內部行政區劃混亂、多變,也使得東北人的省籍認同不如大東北地區認同。我們從第一部分裡面曬出的東北方言示意圖,也能看出東北方言內部分片幾乎與省級區劃無關。相對穩定的行政區,對省籍認同的成型有很大幫助。如福建省,自古就是一個相對於獨立、完整的行政區,即便今天內部方言仍大相徑庭(閩方言內部差異很大的說),但福建各地居民都十分認同「福建人」的稱呼,也會把自己和周邊的廣東、浙江、江西區別得很清楚。(有福建知友指出他們並不認同「福建人」的稱呼,但是我倒是沒怎麼遇到過這種情況;另外,福建這個例子的確不如浙江、山東、四川這些內部更抱團的省份要好,但是後三者內部文化差異沒有福建那麼大,不夠極端)而潮汕地區雖然多是福建移民後裔,但由於自古屬於廣州為中心的嶺南行政區,所以潮汕人也相對更親近、認同廣府文化主導的廣東。在「闖關東」以來的一百多年時間,東北省級行政區劃變更非常頻繁,幾乎一二十年,甚至一兩年就會有一個變化,大大削弱了東北人的省籍認同。

與內部紛繁複雜的行政區變化不同,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自清朝起在政治、行政、經濟上就與中國其他地區有所區別,不管是清朝前中期封禁的「關東地區」,還是 1907 年後的東三省總督轄區,還是北洋時期的奉系軍閥控制區,再到後來「偽滿洲國」、「東北九省」、東北行政區、新中國在東北的產業布局、「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等,東北相對於中國其他地區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實體或經濟體。這些政治實體、高級行政區、經濟區及有關的統一規劃規劃有助於東北人形成跨越省際的認同。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你今年四十歲,你家自闖關東以來,世居牡丹江,你的曾祖應該是吉林省人,祖父變成了濱江省 / 牡丹江省人,你父輩出生時是松江省人,你自己則是黑龍江省人,請問你家到底算是世居在哪一省?所以,你也就只能說:「我是東北人」。

當然,如果現有的東北省級區劃保持不變,那麼各省居民的省籍認同會進一步加強,相信未來也會有省籍認同壓倒東北整體認同的一天。私以為就東北目前的人口數量、經濟發展狀況,東北目前的省級行政區劃沒有什麼調整的可能性。

三、東北的地理

東北在地形上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主體是被大興安嶺、黑龍江、長白山包圍著的縱貫南北的大平原(當然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區是一個例外,這塊土地還能留在中國也是不容易),只有西南面有一個小開口連著華北平原。

雖說如此,東北南部的遼寧一帶自先秦時期就已經進入了「中國」的版圖,此後一直享受著中央政權的郡縣待遇。到了明朝,由於明長城走向和山海關城樓的修築,遼東與關內的自然隔絕的特點被人為強化了,軍事上互相馳援難度較大,明末「關寧錦防線」就是應對這種「青黃不接」問題的產物。進入清朝後,清政府起初禁止內地漢人前往東北定居,再度人為強化了這種地理隔絕。如果沒有 19 世紀開始「闖關東」運動,東北現在屬於哪國還尚不可知。下圖形象展示了明代遼東都司和北直隸僅靠一條狹窄的通道相連的情況(本圖著作權人為方輿論壇「hqq」,僅供學習交流,不得用於營利性行為)

民國初期,外蒙古從中國實際獨立出去,是中國地緣政治巨大損失。北部領土的缺失,使東北在地緣上進一步被隔絕。北洋舊軍閥中,為什麼奉系軍閥最後「倒台」(東北易幟)?為什麼日本會在全面侵華前會先選擇控制東北?為什麼新中國的重工業項目大量安排在東北?這都與東北相對封閉的特點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另外,東北經過幾代人的墾殖,在農林牧副漁方面都能自給自足;東北自然資源豐富,再加上偽滿洲國的工業化,使其具有了傲視全國的資本。因此,在 20 世紀大部分時期,東北在工農業方面對關內的依賴都不強。這樣的地理和歷史背景限制了東北人與外界的交流,而有利於區域內部交流,為統一的「東北民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四、以下從清朝開始介紹東北的行政區劃變更

(1)東北三將軍轄區

清朝定鼎中原後,一開始只有駐防盛京的「昂邦章京」負責整個東北的防禦。清順治十年(1653 年),清廷決定將盛京昂邦章京所轄柳條邊以外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劃為單獨的行政區,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初駐舊寧古塔城。康熙元年(1662 年),盛京昂邦章京改稱「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寧古塔昂邦章京改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二十二年增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管轄寧古塔將軍轄區的西北部,初駐璦琿。至此,清朝在東北軍事政區基本定型。乾隆年間,奉天將軍改稱盛京將軍,寧古塔將軍改稱吉林將軍。下圖為三將軍轄區(該圖出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由於仍有一部分民人在柳條邊以南開墾,因此清朝在盛京將軍轄區設了奉天府,管轄東北諸縣衙署。於是,東北形成了將軍與府尹分管旗民的行政管理格局。至雍正末年,奉天將軍轄區共有盛京、蓋州、廣寧、義州、錦州、開原、金州、遼陽、復州、岫岩、興京、牛庄、鳳凰城、熊岳 14 個駐防城,其中前 9 處設有同城設治的州縣衙署。乾隆年間又出現了「廳」這一地方政權處理兼理旗民之間的事務。總體而言,闖關東以前,由於墾殖民人極其,東北的地方建制發展也很緩慢,大多縣、州、廳設置在盛京將軍轄區,柳條邊以外的吉林很少,黑龍江則完全沒有。下圖為 1850 年前東北的行政設治情況,出自東北師範大學姜艷的碩士畢業論文《清末東三省行政設治與社會變遷》。

(2)東北省制的萌發

從 1850 年到 1910 年,東北人口由 290 萬人增長為 2100 多萬人,60 年間凈增人口 1800 多萬人。清政府出於適應變化,籌措糧餉,加強邊防的需要,逐步放開了封禁,並在民人聚集之地大批量設置府、廳、州、縣,構成了東北設省了基層建制基礎。在設治過程中,三將軍轄區也發生了略微的變化,盛京將軍轄區擴展到柳條邊外,如昌圖廳早在嘉慶年間就已經設置,管轄範圍已經到了哲里木盟科爾沁牧區;再如同治年間開始的宋三好起義,清廷為穩住盛京東境於光緒初年先後設鳳凰城、興京兩個直隸廳後,設通化、桓仁等縣隸之,通化、桓仁均在柳條邊以外;20 世紀初開放「蒙禁」後,柳條邊以西的哲里木盟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開發,這部分地區設治(洮南府)後也劃入了盛京將軍轄區。吉林、黑龍江的設治明顯慢了一拍。州縣設置較早,是日後奉天省管轄區域明顯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1907 年,在徐世昌的推動下,東三省設省,廢除旗民分治制度,採用一元化的民政統治手段。三省各設一名巡撫,徐世昌為三省總督。下圖為 1908 年的東三省(該圖出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3)「關東州」與「滿鐵附屬地」

1898 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續訂旅大租地條約》,沙俄獲得了在旅大地區設立租借地的特權,租期為 25 年。旅大地區在俄國統治時期就已經叫「關東州」。州是沙俄邊疆地區的行政建置,與省同級。下圖為旅大租借地的沙俄統治時期地圖(該圖出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日俄戰爭後的 1905 年,雙方在完全沒有清政府參加的情況下,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在旅大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後中日雙方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中國政府承認日俄和約中俄國讓給日本的各種特權,為期 25 年。日本在 1915 年強迫袁世凱政府簽訂了「二十一條」,將「關東州」租期延長 99 年。1932 年「滿洲國」的成立使日本通過偽「滿洲國」之手將「關東州」的主權交給日本政府,使中國脫離了對「關東州」的所有權。旅大成為了「日本本土」。下圖為 1906 年關東州地圖,出處不明

日俄戰爭後,日本還控制了俄國擁有的長春至旅順口之間的「南滿鐵路」和附屬煤礦。日本隨後在鐵路沿線強佔了大片中國領土,稱之為「滿鐵附屬地」。1907 年滿鐵「附屬地」面積為 149.7 平方公里,經過不斷擴張,至「九·一八」事變前,面積大約 482.9 平方公里,「九·一八」事變後的 1936 年增到 524.34 平方公里。此時的滿鐵附屬地也由最初鐵道用地的擴張轉向長春、安東、撫順、鞍山、奉天、營口、公主嶺等城市鐵路附屬地的新設和擴大上。附屬地的寬窄不等,從大連到長春的南滿線最寬處近 427 米,最窄處近 43 米;安奉線最寬處有 36.1 米,最窄處有 16.8 米。由於設立鐵路附屬地並非為了滿足鐵路用地,所以附屬地的面積不斷擴大,其中大部分成為市街用地,甚至是農田、礦區和練兵場。今天瀋陽、長春等很多「南滿鐵路」沿線城市都能看到滿鐵附屬地的建築、規劃痕迹。日本在鐵路附屬地內建立一整套完全獨立於中國行政體系和司法制度之外的殖民制度,使其成為實際上的殖民地。聰明的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日本能在東北製造「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了吧!因為鐵路沿線本來就有關東軍駐紮的。下圖為滿鐵附屬地佔地在一平方以上的地區,單位為平方公里(參考自《滿鐵附屬地經營沿革全史》上冊)

(4)熱河特別區與熱河省

熱河地區(今承德、赤峰、朝陽一帶)的「闖關東」移民主要來自河北省,口音更接近於北京(從學理上說北京和東北均屬於東北方言,兩者除了聽感略有不同,其實質差距不大)。為抑制蒙古王公分裂勢力,1914 年北洋政府在清末原擬建省的熱河地區設置相當於省一級的熱河特別行政區域,轄卓索圖盟 7 旗、昭烏達盟 12 旗及原直隸省熱河都統所轄 14 縣,當年轄 14 縣、1 設治局(經棚)、2 盟 19 旗。下圖為 1925 年熱河特別區(本圖著作權人為方輿論壇「周釜俊」,僅供學習交流,不得用於營利性行為)

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後,為抑制愈演愈烈的蒙古分裂勢力,加強中央對熱河的控制,於 1928 年將熱河行政區改為省。雖然熱河成功建省,但是中央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並沒有完全達到,在熱河省省長的人選上也不能不受東北軍影響,只能把省主席的位置交給屬於東北軍的原熱河都統湯玉麟。考慮到熱河地區民繫上、行政上與東北的聯繫,通常熱河省也被視為東北地區。1933 年,日本關東軍發動熱河戰役,將佔領後的熱河省併入偽滿洲國。下圖為 1933 年時的熱河省(本圖取自 1939 年出版的《本國分省精圖》)

(5)東省特別區的設立。北洋政府時期,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省界變化不大。除了「滿鐵附屬區」的擴張之外,主要就是東省特別區的設置。中東鐵路原來和南滿鐵路一樣都是被沙俄所控制。從 1917 年起,北洋政府逐漸收回對中東鐵路附屬地的管轄權,但沙俄殘餘勢力仍控制著中東鐵路。1924 年中蘇簽訂《中俄暫行管理中東鐵路協定》,同時北洋政府批准設立東省特別區獨立於吉林、黑龍江兩省區域之外,成為與省並行的特別行政區,管轄西起滿洲里中經哈爾濱東到綏芬河,以及哈爾濱至長春原中東鐵路沿線一帶地方(不含哈爾濱市),總面積 1017.3 平方公里。1929 年,張學良想改變中蘇共管中東路的局面,收迴路權,引發「中東路事件」,結果以失敗告終。事件中,蘇聯侵佔了黑瞎子島。東省(北滿)特別區一直延續到 1935 年,時日本、偽滿洲國與蘇聯簽訂了協議,購買了中東路的路權。下圖為東省特別區管轄範圍,摘自郝赫的碩士論文《近現代東北政區沿革述論 1907-1955》

下圖為「九一八」事變前的東北格局,取自 1939 年的《本國分省精圖》

(6)偽滿洲國 1931-1937 年行政區劃變更

偽滿洲國成立後,以省、特別區、特別市為第一級地方政權機構。在成立早期,滿洲國並未對過去沿襲的行政區划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只是在西部蒙古族聚居地區設立興安省,下設興安北分省、興安南分省和興安東分省。當時偽滿洲國的省級地方行政政權包括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興安省、北滿特別行政區和新京、哈爾濱兩個特別市。1933 年 5 月,日軍侵佔熱河後,又增設了熱河省

下圖為 1933 年 5 月的偽滿洲國行政區劃(地圖為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藏)。

(7)這一階段東北迎來了行政區劃的大手術。中東鐵路由蘇聯完全交給了偽滿洲國,因而東省特別區(北滿特別區)被撤銷。原有的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東北四省改劃為十個省,興安省後來又劃分為興安東、西、南、北四省。偽滿洲國形成 2 個特別市、14 省格局。1935 年 1 月 -1937 年 7 月的偽滿洲國行政區劃(地圖為東北淪陷史陳列館藏)。

(8)1937 年 7 月 -1939 年 6 月偽滿洲國行政區劃。1937 年,哈爾濱特別市撤銷,滿洲國政府新設通化省和牡丹江省。偽滿洲國為 1 個特別市、16 省格局。

(9)1941 年 7 月 -1943 年 10 月偽滿洲國。偽滿洲國自 1939 以來先後新設北安、東安、四平三省,省份數量達到最多時的 19 個。新京仍為特別市。滿洲國末期仍有不少省級區劃調整,不再詳細討論。

(10)中國收復東北後,曾一度設置經典的「東北九省」格局,加上熱河一共是十個省,另外設有大連、瀋陽、哈爾濱三個行政院院轄市。實際上南京國民政府並未完全控制「東北九省」;1947 年,中共領導下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已經率先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

(11)新中國建國前夕,中共主導下的東北整合為六省,設有瀋陽市、撫順市、本溪市、鞍山市、旅大行署區(後改為「旅大市」)、長春市(1953 年升格)、哈爾濱市(1953 年升格)等直轄市,這些省市隸屬東北行政區。另外單設有不屬於任一大行政區的內蒙古自治區。這一格局從 1949 年維持到 1954 年。

(12)1954 年到 1955 年,新中國經歷了一次省級行政區劃大調整。東北行政區撤銷,其所屬的六個省先後整合為黑吉遼三省,與現在的黑吉遼三省管轄範圍幾乎一致。另外,東北所有的直轄市撤銷,併入臨近省份。

(13)文革時期,受「內人黨」事件影響,1969 年內蒙古自治區被拆分,東部的昭烏達盟劃入劃歸遼寧,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南部兩縣劃入吉林,呼倫貝爾盟大部劃入黑龍江。這一局面維持到 1978 年,原屬內蒙古的地區回歸該自治區。可見,1978 年至今,是東北省級行政區在這一百年中最穩定的時期。

五、為什麼沒有「東南人」、「西南人」、「華北人」

(1)為什麼沒有「東南人」:1、首先,歷史上漢人南下批次不一樣,不同批次南下的漢人構成了吳越、客家、閩南、廣府、瓊雷等不同民系的祖源;2、這些不同批次抵達東南沿海的族群,因東南沿海地理上多有山川隔絕,互相之間的溝通交流有限,因而保持了民系各自的特色。

(2)為什麼沒有「西南人」。很奇妙的是,西南地區有中國最龐大方言區,不僅覆蓋面積最大,而且使用人口也最多,方言覆蓋的連續性也比較好,內部差異也不算大,但就是沒有形成統一的民系認同。一方面,西南官話成型較早。雖然「湖廣填四川」與西南官話形成的關聯在學術界仍有不少爭議,但西南官話有 200 年以上的歷史是廣為認可的事實。清中期以後,西南地區沒有再遭遇人口結構的劇烈改變,有助於西南地區「亞文化區」的形成。另一方面,西南地區省級行政區定型較早。四川自元代以來就一直是佔據獨立地理單元的省份,其盆地核心區的向心力、排外性一直較強。雲南自元代設省以來邊界體量大致也比較固定;貴州比較特殊,明代設省,清代雍正又大調了北界,但此後政區一直比較穩定。前面提到,長時間穩定的政區是有助於省籍認同的產生和發展的。最後,西南地區的地形也非常不利於大西南內部互相的認同,這點不用多說。

雖然沒有「西南人」這一習慣稱呼,但川滇黔渝居民互相之間仍很親近、友好,特別是文化更為接近的川(渝)黔兩省。雖然如今有成渝民間的齟齬,但這些毛刺不會影響西南友好的大局~

(3)為什麼沒有「華北人」。燕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直到長江下游所包圍的區域也是一塊大平原,地理上與東北有相似性,但沒有形成統一的民系認同。想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是很不容易的,我這裡總結幾點,全當拋磚引玉:1、歷史上開發較早,有助於人口在歷史長河中進行文化亞區的分化;2、長江、淮河、黃河形成一道道天塹,阻擋人口交流,且黃淮還經常泛濫、改道;3、淮河和長江,包括黃河多次作為南北政權對峙的分界線,限制了南北人口流動,強化了各自政權所在區域的獨特性。

六、其他民系簡介

(1)江浙人

本答案回復裡面出現了「包郵國」一詞,這是對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合而共有的「昵稱」。不知道在某寶包郵區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這個昵稱會維持多久。其實「江浙」這個概念形成很早,一般認為「江浙」意指長江和浙江(錢塘江)合圍的中間地帶,這個名詞在宋代、元代大量出現,用於正式行政區劃始於元代,時「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包括今天的蘇皖兩省江南地區、江西東部,以及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明清時候,「江浙」為一個文化上、經濟上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地理範圍突破了江南(南直隸)、浙江的省界,尤指蘇、松、常、湖、嘉五府,這五府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模式、社會結構等都比較一致;這時期「江浙人」概念也已經出現,不過是非官方的稱呼。

「江蘇」作為行政區的概念雖然在康熙年間出現,但起初「江南」作為政區的存在感仍強於「江蘇」,報籍貫的時候仍習慣說「江南 XX 縣」,這與蘇皖兩省科舉始終不分闈有關。但是江蘇作為行政區的概念在民國時期得到了強化,由於省級行政建制的統一化,江蘇民間的「江蘇省籍」的概念陡然上升。後來「江浙」中的「江」也慢慢訛用在江蘇身上,「江浙」遂成為江蘇、浙江兩省的民間俗稱,也有不妨有些人繼續以江浙人自居。甚至有些比較官方的場合,也開始使用「江浙」指代兩省,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江浙戰爭_百度百科

新中國建國後,對「江浙」和「江浙人」的看法延續了民國人的觀點,現在不少兩省網民仍喜歡在網路上使用,但據我觀察還是蘇南、浙江人用得多。由於江蘇的簡稱後來確定為「蘇」,所以官方場合習慣使用「蘇浙」代指兩省。

(2)山陝人

「山陝人」概念的形成歸功於明清時期山陝商人群體。明清時期,山西商人與陝西商人的經營存在著諸多的交集,比如有鹽、茶、布等共同的經營項目、共同的商品來源地、共同的商品銷售市場、共同的經商路線這些交集,再加上地理上和文化上的親近,使山陝商人在遠離家鄉於異地經商時,出於集聚效益而可能相互聯合。在山陝商人活躍的商業城市、商運要道、手工業城鎮幾乎都有會館,他們或聯手共建,或獨自興建,根據需要,有分有合。到清代山陝會館已經遍布全國,其中在河南、湖廣、山東、江南、江西、福建、廣東等省份山陝商人聯合得較多。而這些省的居民就將這些山陝商人及其定居者稱為「山陝人」。近代以來,隨著山陝商幫的衰落,「山陝人」這個名詞也就逐漸消失了。

(3)西北人

「西北人」這個概念雖不如「東北人「一般內外部認同度那麼高,但是相對「華北人」、」西南人「這樣的偽概念而言,還是有一定市場和存在感的。究其原因,與西北地區在近古時期同屬一個省級行政區的歷史淵源有關。明代在今天的西北範圍內,只存在一個陝西布政使司,屬於「南七北六十三省」之一,包括今天的陝西、寧夏、甘肅大部和青海一部。到了清代,雖然甘肅布政使司(含寧夏和青海一部)從陝西布政使司分離出來,但是陝西和甘肅很長時間被被當作「大陝西」的範疇。所以在清代的官方文件中,甘肅長期仍被視為「北五省」中陝西省的一部分。加上新疆、青海、寧夏的省建制脫胎於甘肅,其漢族人口也大多遷居自陝甘(當然新疆的河南、山東、江蘇移民也很多,這是後話),風俗相近。西北地區省級區劃的變化詳見:省與省的界線是怎麼劃分的? - 傑落清東的回答

因此,在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們看來,西北地區的居民從體貌特徵到生活習慣上有一定的「統一性」,於是也就有了「西北人」這樣的叫法。

(4)客家人

客家的認同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經過數百年播遷,無論走到哪裡,離祖籍地有多遠,所處環境有多麼惡劣或孤立,天南海北的客家人總能強烈地認同自身客家身份。從江西到廣西,從四川到台灣,從唐山到南洋,客家人形成了可怕的跨區域民系認同,在中華文化圈可謂絕無僅有。客家人超強族群認同,與其較晚抵達南方有關。

在與較早抵達的相鄰廣府人、潮汕人、閩南人等的歷史互動中,各類資源的激烈爭奪強化了客家的內部的自我認同。19 世紀開始,隨著客家人不斷南下西進,廣東一帶的土客械鬥之風不可遏止,在許多發生土客械鬥地區的非客家地區的地方志文獻中,客家人都被當作「匪賊」。日益邊緣的地位促使客家人意識到闡明族群歷史和淵源對於族群地位的重要性。20 世紀初,這種客家人自我論證、自我認可的風氣達到了高潮,客家學應運而生,而這一學說根基之一就是「客家人系中原正統」的觀念。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客家學步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客家人的身份認同的構建,存在民間與政府兩個推動力,其中政府的推動力尤為重要。雖然一開始的客家聯誼是以民間組織的形態出現,但政府處於經濟發展、文化搭台的考量,很快從一開始的默許態度轉為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和鼓勵。為了調動海內外客家籍人士的族群認同意識,吸引海外客家人回鄉投資,客家人分布區域紛紛打出「客家牌」,各種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遺產經過政府的精心包裝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梅州的「世界客都」的稱號、贛州的客家懇親大會、福建客家土樓申遺等都是這一波浪潮的重要表現。龍岩本身是閩南語,三明是普通話城市,贛州是西南官話城市,如今都已「客家搖籃」的姿態自居,可見客家文化對這些城市有著巨大政治、經濟意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客家人內部認同進一步強化就不足為奇了。

(5)上江人、下江人

1891 年,重慶開埠之際,就已經有了「下江」的叫法,用來指代重慶下游的地區;「下江人」的叫法在 20 世紀 20 年代在四川開始出現,到了抗戰時期,發展成為指代一類特殊族群的名詞。「上江人」是重慶本地及周邊地區本土居民的自稱,而「下江人」則是重慶一帶居民對跟隨國民政府遷居四川的外省居民的統稱;由於逆江而上的移民居多,因而才以「下江人」這個名詞指代;並可以特指國民政府統治核心區域的上海、江蘇、浙江一帶的移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下江人」本身並不這麼自稱,反而會認為這是四川人強加給他們的侮辱性稱呼,而重慶警察局曾為此特別通令查禁呼喊「下江人」的稱謂。下江人往往具有較好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因而在大後方自恃高人一等,有意地將自己和本地人區別開來,並以下江的生活習慣來改造上江城市。上江人和下江人的族群隔閡反映出抗戰初,沿海發達文化和內陸保守文化的衝突。隨著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批下江人亦跟隨重返故土,上下江人的這種區分也就慢慢被人淡忘。然而,即便今日抗戰勝利已有 70 載,但重慶仍有不少上年紀人的人仍常常使用「下江」或」下江人「的表達。

查看知乎原文(123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個有行動力的人?詳解迷你習慣
散文:咖啡的習慣
陳春花:你效率低是因為你不會管理時間
重複記憶的冪定律
習慣打敗愛情

TAG:習慣 | 東北 | 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