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四十二(文字 視頻)

《感應篇彙編》第42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了凡四訓?積善篇》之七,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146頁第5行,我們看經文:

  【何謂大小。昔衛仲達為館職。被攝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比至。則惡錄盈庭。其善錄(一軸)僅如筯而已。索秤稱之。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筯者反重。仲達曰。某年未四十。安得過惡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問軸中所書何事。曰。朝廷嘗興大工。修三山石橋。君上疏諫之。此疏稿也。仲達曰。某雖言之。朝廷不從。於事何益(無補)。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少(小)】。

  那這一段,我們來看字句解釋,這位【衛仲達】是宋朝時候的人,他的故事,老法師說:「在中國古人著作裡面用得很多」。那麼這一篇故事,《了凡四訓》這一篇裡面講,「衛仲達」他擔任【館職】的時候,他的魂被抓到陰司去,閻王審判他善惡的紀錄。那麼他的善反而是重,那重的原因在哪裡呢?就他曾經寫一個奏章給皇帝,這個故事主要是講這樣。

那「館職」是在翰林院裡面的一個編制(宋朝時於昭文館等處任職),這個職務不是很高的官。第六行這個【比至】呢?「比至」就是等到。那【其善錄僅如筯】,這個「筯」,就是我們吃飯所用的筷子,就一捲【而已】。那麼接下來,最後一行【三山石橋】,「三山石橋」是在福建,福州城裡有三座山:一座叫九仙山、一座叫閩山、一座叫越王山,這三座山之間要蓋一座橋,稱為「三山石橋」。

  好,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那麼接下來,這些儒生跟中峰禪師討論,什麼叫【大小】?那「善」也有分大善、小善。這裡跟你講的大善、小善,不是說你布施了很多錢叫大善,或者說你布施了很少錢叫小善,不是的。「善」的大小,它在這個地方講,是對天下的影響,或者是只有你個人,以衛仲達的故事來做這樣的一個判定。

  它說宋朝衛仲達擔任「館職」的時候,有一次他的魂被鬼差抓到陰間去了,那麼【主者】呢?「主者」就是閻羅王,也可以講說鬼王或是閻王,這個叫「主者」,也有翻成主審、判官。那麼【命吏】,「吏」就是鬼王旁邊的書辦,就辦文書的,我們一般講,比方陽間的秘書、科長、組長,那在陰間呢?我們叫文判官和武判官。

    

祂就呈上衛仲達在陽世,他所做善跟惡的「善惡紀錄」這兩個冊子。那麼「比至」,就是等到「善惡紀錄」拿到的時候。那麼【惡錄盈庭】,那個做惡的紀錄,可以鋪滿整個庭院,就表示說他做惡的事情很多。

那麼「其善錄僅如筯而已」,做善的事情,就像是只有一雙筷子、一捲這樣而已。那閻王就跟書辦說:「好吧!拿秤來稱一稱。」結果一稱下去呢?這個【盈庭者反輕】,就是鋪滿整個庭院的惡錄,反而比較輕。【而如筯者反重】,而只有像一雙筷子這樣的善錄反而比較重。那衛仲達就說:【某年未四十,安得過惡如是多乎?】他說:「我還沒超過40歲啊!怎麼我惡的事情這麼多呢」?

那閻王就說:【一念不正即是】,他說:只要你一個念頭不正,就是你一個念頭不清淨,你的一個念頭有惡念,我們佛法上講叫貪、瞋、癡、慢、疑,五欲六塵,你只要一個念頭、妄想,不對了,那就是了。

所以,我們佛法裡面講有身、口、意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啊!「身三」就是殺生、偷盜、邪淫。那「口四」呢?就是惡口(罵人)、兩舌(搬弄是非)、妄語、綺語,這「口四業」。那「意業」它也算是業啊!那有業就必須要受報啊!「意業」,就是貪、瞋、癡。

所以這個「一念不正即是」,你看「意業」,閻王那邊也有資料、也有紀錄。【不待犯也】,就不用等到你去做,你起了這個念頭,祂就算了。那麼,衛仲達就問了:「那個捲軸裡面所寫的是什麼東西呢」?

閻王就說了,他說:【朝廷】想【興大工】,就是想做一個大工程,想【修三山石橋】。那麼可能這座三山石橋,事實上是不需要建的。所以這個【君】就是衛仲達,他就【上疏】,就寫疏文、奏章,向皇帝勸【諫】說不要蓋。

那這位衛仲達,他官當得不大,但是他敢這樣寫疏文、奏章給皇帝,表示衛仲達他有菩薩心腸,而且為國為民。他不是為了自己的官職,他也不怕丟官,所以他寫這個「疏文」。因為古代跟現代不一樣啊!古代皇帝高高在上,你稍微一得罪皇上的話,就可能遭受意外的風險和災禍啊!大禍會臨頭啊!

所以,閻羅王跟他講說:「這個就是你當時寫給皇帝奏章的底稿」。那衛仲達說:「我雖然有說,可是朝廷它不接受,對這個事情也沒有幫助,它還是蓋啊!我也阻止不了啊!」所以上天、佛菩薩看我們的善惡,跟我們看善惡不一樣。他起了善念,他本身這個因地是真,那「因地是真」,他本身功德就完成了。

那麼世間人有執著,所以佛菩薩跟上天是看「心」,看你的心念。他說:「我有建議啊!可是它沒有接受啊!那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呢?」因為它超過那個惡的。那麼,閻羅王就說了:「朝廷雖然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他說:「朝廷雖然沒有接受,但是你的這一念善心,已經是在全國人民了,那麼假使聽從的話,這個善的力量更大了」。

所以如果你的心念,志在天下國家,你是為蒼生著想、為天下著想、為全民著想,那麼善雖然少,但是功德大。如果你只是為你自己一身,就是為你的官位、為你的前途打算,那麼雖然你做了很多,但是它功德卻是很少。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下面會探討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他衛仲達的魂被勾到陰間去。那麼在還沒有講到這個勾魂的探討以前,我來跟各位講說,各位一定要相信,對我們眾生來講,我們造善、造惡,造善我們感得的是三善道,我們造惡感得的是三惡道。

所以地獄裡面的情形,在《地藏經》裡面所講的,那是千真萬確,你只要造業就會受報。我常常講一句話,就像世間一樣。我們比如說,臺灣的桃園有一座龜山監獄,那在北京來講的話有秦城監獄。如果說你活在臺北,你不造業那法律跟你無關,警察也不敢來抓你,法官也不會跟你判刑。

  

  淨空老法師說:「鬼差就像刑警一樣,你只要一犯法祂就抓你,你不犯法祂不會抓你。」所以如果你不造業、你不犯罪,那你不會到龜山監獄去。你每天經過法院,法院跟你無關,你住在龜山監獄的旁邊,你不犯罪,它也不會抓你進去關,那道理是一樣的。

你雖然不造業,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因果不空」。我講一個,我蓮友夢見鬼王的故事給各位聽。所以老法師說:「心性幻現虛空法界」,是沒有錯的。對我們執著的人來講,這有人間啊!有九法界啊!當然了,四聖就已經出三界了,那對我們凡夫來講,就有三善道跟三惡道,所以就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臺北縣(新北市)平溪,那邊常常放天燈。那平溪鄉公所有一位管公墓的承辦人,他是政大(政治大學)畢業的碩士。他學佛,所以他很慈悲,他雖然是一位碩士,但是他卻去做這個工作,就是管理平溪鄉的公墓。

那有一天他來找我,蓮友跟他介紹的,他說:「黃警官,聽說你都在助念,你有修地藏法門,你對幽冥界眾生都很慈悲,那我想請你幫忙一件事情,好不好?」我說:「什麼事啊?」他說:「我一直想去超度平溪、九份、瑞芳這三個地方的鬼魂」。

我父親是九份人,是瑞芳那邊的人、九份的人,就是我的祖先,從大陸過來落戶在這個臺北縣(新北市)的瑞芳。那九份呢?如果是臺灣或是大陸的觀光客,很喜歡去那邊觀光。那他說:「我想發一個願,超度這三個地區的鬼魂,從這個有史以來(在臺灣400年來),只要還沒有去超生的,都把祂超度」。

那我就問他,我說:「那總共有多少眾生呢?」我們講說亡魂眾生,他說:「50萬人」。我一聽到50萬,我兩腳就軟掉,我就頭皮發麻,我不敢,我不是法師,我不敢,你不要找我啦!這個事情找我以後,當然就是責任落在我身上,一定有因緣。

這我一一道來,你們就會感覺說,這真的是佛菩薩在叫我去。後來我不敢去,我就去找我老師(佛陀教育基金會的簡豐文老師)。我就請示他,我說:「老師啊!突然間平溪鄉公所一位科員,學佛的這位科員叫我去辦超度,我不敢去怎麼辦」?

我老師說:「唉!那一道眾生也是很可憐的啦!你要知道,這些孤魂野鬼到處飄蕩,沒有人供養、沒有人超度,也是很可憐,你就發一個慈悲心去幫助他們吧!」老師跟我講完,我就說:「好吧!那我就去吧」!

但是我沒有什麼功德力,也沒有開智慧,結果要去前,我就做一個夢(但是現場我還沒有去看過)。我就夢見我在二樓拜佛,那二樓有一張佛桌(我們臺灣叫做紅桃木那種,就是紅色、棗紅色的那種),那張佛桌很大,那上面我沒有看到佛像,上面有一層灰塵。

那我就在拜佛的時候,看到窗外一山一山重疊,那就很漂亮,就有雲、青山,層層重疊上去。我還看到那個拜佛的地方,那個起來的地方,那個下來的地方,它前面有一個迴轉道,有一個噴水池,那前面是一個圓的車子的迴轉道,我大概夢境看到這樣。

所以佛菩薩就會讓你先去看到這些境界,我們講說佛菩薩,他有這個「業自在」。因為佛菩薩業盡情空,業障已經消了。他可以讓你看到過去,也可以讓你看到未來,你還沒有去,他可以先讓你看到未來,這個是不思議的,沒有辦法去解釋的。

結果我醒來、起來後,第二天早上我還問我家人說:「誒!我們有沒有一間房子在山上?」我家人說:「你發什麼神經啊!我們就住在這裡,哪裡山上還有房子呢?」結果後來我想說:必需要到現場去看一下,布置會場啊!那我就帶馬居士去現場看。結果才發現它是一座納骨塔,就是我們講的靈骨塔,都是(供奉)往生者的。

那我去看那個現場的時候,它那裡面有一尊阿彌陀佛,很高的佛像,還沒有開光,那前面有一個我們臺灣叫天公爐,就是大的那個香爐,很大,裡面都沒有插一柱香,那裡面都是一排一排的放骨灰的地方,那它是在二樓。那一樓和三樓,還有放一些好像是日據時代的骨灰,日本統治臺灣那段時間的骨灰,它是很大的那種骨灰罈。

我那時候轉一圈以後,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境界,昨天晚上在夢境我已經看過了。那佛桌還在,新的,那爐呢?我晚上做夢的時候沒有看到。那個外面呢?倒是有一個噴水池,還有一個迴轉道,清清楚楚都跟夢境一模一樣。那我就到地下室和樓上去看,我必須找一個會場,可以容納蓮友,還有法師要坐的地方啊!

結果我想到:樓下有放10幾個骨灰罈,蓮友老菩薩一定會怕的,他只要繞過去看到幾個骨灰罈,他佛就念不下去了。後來我想一想,就在這個二樓,這個蓋好一間一間的骨灰罈。因為骨灰罈你看不到,它是用蓋子蓋起來的,每一個罈都是盒子蓋起來的,所以你看不到,我就把這個地方布置成壇城。

這個每一層,我都掛一幅阿彌陀佛聖像。那中間本身已經有一尊金色的阿彌陀佛。然後我外面再搭帳篷,那大概可以容納五、六十位蓮友。那我大概動員七、八十位蓮友上去,現場還準備了臨時的廁所,還把香積團隊帶上去,然後還買「蒙山施食」的供品。

那要找哪幾位法師去作呢?後來人家跟我介紹,臺北市有一位法師,修得非常好,他常常在作「蒙山施食」,還有作「甘露大法」,那麼他戒律持得非常地精嚴。這位法師現在也在我門內湖這邊清修,他戒律持得非常好,他「不捉金」,他不碰金錢,而且他「日中一食」。

我去拜訪他,他那時的道場在政大,在臺北市的木柵,我親自去拜訪他。外面看不出它是一個道場,裡面進去好像別有天地、別有洞天一樣,那我跟那位法師就很虔誠的講我的心願,他就跟我講一句話,他說:「你的誠心我非常感動,那麼這堂佛事,你不要擔心供養,我全部幫你做。我請三師來主這個壇,三師來主法,做這個大蒙山施食」。

那麼上午我會場布置好以後,一般的蓮友就在外面大概坐了50幾位,膽子比較大的,我就叫他們到裡面去,早上就先請法師開光,誦《大悲咒》,然後誦《彌陀經》,跟阿彌陀佛開光。那下午誦《地藏經》,還沒有誦《地藏經》以前,我就為這些眾生講《地藏經》的大意。到晚上的時候,我們「蒙山」作到晚上的九點。

那麼到九點的時候,我們就比如說,我們這個主壇在這個地方,蓮友在這邊,這邊作超度。焦面大士的這個牌位,我就設一尊很大尊的地藏王。我早期的時候,都有印那一尊的地藏王,現出家相的地藏王,站的。那因為下雨,我就用大雨傘把他撐著,像寶蓋一樣,所以到晚上的時候,我看其他地方都黑丫丫的一片,只有這個地方非常地亮。

那為什麼知道佛菩薩要找我去﹖因為這個地方的公墓雖然納骨塔蓋好了,但是不能夠啟用。那為什麼不能夠啟用呢?因為隔壁山有一個建築公司,買那座山,因為它要填土,這邊原來的住民抗議,不給它填土。

那麼不給它填土,那個建設公司膽子很大,他說:「好!那你們平溪鄉的人不讓我填土,那通往公墓的地,我把它封起來。」他就用兩塊大石頭,把那個路封起來。因為那條路屬於那個建設公司的,沒有人敢去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我就去找那個派出所所長,我就跟他講說:「我師父要來做佛事,希望建設公司把那兩塊石頭暫時搬開一天,給我作佛事。」那麼那個建設公司剛好在現場有個工地,那位經理就答應,那一天把石頭搬開,讓我進去作佛事。那個旁邊進去,石頭是鵝卵石,一條路這樣進去。然後兩邊的那個蘆葦草高高地,然後你可以想像,我們講說:「黃泉路上,荒煙漫漫」,就是那個境界。

那我現在講這個意思,就是後來我們的這個佛事做得很殊勝,我也沒有什麼錢啊!結果蓮友有幾位,有一、兩位蓮友知道我要做這個事情,就說:「沒問題,我支持你,搭帳篷我跟你負責,那電燈我跟你拉。」後來蓮友就大家捐錢買供品,供養得非常地豐富。

那這個事情,各位你要知道,我想說:有人間就一定有餓鬼道、有地獄道、有畜生道。那麼當時在作的前兩天晚上,我的蓮友連師姐做夢,就是跟我一起誦《地藏經》打木魚的那位連師姐,她做夢。夢到什麼?她看到很多墳墓,那墳墓裡面有的是空的,有的亡魂在那邊哭泣。

那這是什麼意思?就是雖然你看是墳墓,但是因為臺灣早期都是土葬,那個亡魂可能已經超生了。所以她在夢境裡面,看到墳墓旁邊有亡魂在那邊哭泣。那有的墳墓已經是空的,那可能他已經超生了,他可能超生到人界,可能超生到天界,可能到極樂世界去。

那後來她就看到鬼王,用我們早期臺灣鄉下挑米的米簍,那個用竹編的米簍,用扁擔挑,然後兩邊各盛很多的飯跟菜,要挑進去,挑到那裡面進去,她在夢境裡面就這樣看到。那我們連師姐好奇就看,這是誰?怎麼把米、菜挑進去,結果她動一念祂就知道了,鬼王就知道了,鬼王就回頭一看,瞪著我那位連師姐,用綠色的光瞪著我的連師姐,我連師姐在夢中就驚醒了。

這什麼意思?你在那邊作蒙山施食,你那邊做供養,鬼王都會分配。所以我們「三時繫念」以後,都會作「蒙山施食」,這是確有其事,各位一定要記得。所以古代要做法會的時候,那個大佛寺裡面(在叢林裡面),會用那個竹竿(很高的竹竿),打得高高地,上面打一盞燈,然後會有「幡」在那邊飄,那是招魂的,就是讓眾生知道說:我這邊要啟建佛事,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地方、這一段裡面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勾魂」,一個是「意惡(一念不正)」。這個地方,這位衛仲達的魂被抓到陰司去,真有這個事情嗎?衛仲達他擔任這個「館職」,他可能是在午睡的時候,或是午休的時候,或是晚上的時候,他的魂被抓去了。

所以,我們人命其實是在呼吸間,我們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所以我們以前常常看到,報紙登說:這個人看電視,坐在搖搖椅上看電視,看看看睡著了,睡著了就往生了,往生了以後,他太太也去睡覺,不以為意啊!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他已經冰冷了,原來昨天看電視時已經走了,有這種情形啊!

那也有人睡覺睡到晚上半夜,他魂就不見啦!也有這種情形,可能一下子呼吸急促就走了。我上次提到我那位蓮友(長壽山老菩薩),黃老菩薩,他先預告在阿彌陀佛聖誕,11月17日要走,他在11月11日就先預告說:七天後他要往生啊!他真的在11月17日的凌晨兩點,他就捨報了。到11月16日的晚上,他還可以跟人家講說,他還很歡喜的說他要走了。

所以各位,我們學佛人就是不斷的要精進用功,不斷的要精進念佛,希望能夠自己「所作已辦」,最起碼你煩惱可以伏住,功夫成片。你善根、福德、因緣都累積俱足,那就是說:你有把握,你準備好了。那如果是禪宗裡面講的,就是「你會麼?」就是你契入嗎?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了嗎?

所以,蓮池大師講:「三藏十二部,饒給他人悟」;蕅益大師講:「一千七百個公案,都是生死岸邊事」。他這個在講什麼呢?在講你能不能夠,你自己自在有把握。就像老法師說的,他要走,隨時都可以走;就在去年(2012)12月21日,我們所謂的世界末日,老法師說:他已經準備好了。

劉素雲居士,我在香港參加「淨土大經解分享大會」(淨土大經解學習心得分享報告會),她講說:她要表法,她要表法什麼?她要做給人家看,她真的活著走啊!她那個就是準備好了。我們現在就是沒那個功夫,都不敢講。

  不敢講,講坦白,就是貪生怕死啊!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要深入經藏。如果你沒有把握,那你就看《印光大師文鈔》就可以了,或者聽老法師的《淨土大經解演義》、《科註》,你學劉素雲,你就用十年功夫。

老法師說,真正用功,你要真幹、聽話、老實,老法師說三年就夠了,最慢五年,你就有把握了。那個把握,所謂的把握,就是你至少「功夫成片」,你煩惱可以伏住,你的貪、瞋、癡可以伏住。所以這個「人命呼吸間」,我們要有這種覺悟,無常,所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早期我在學佛的時候,我很喜歡這一首頌,是雪峰禪師寫的。這位雪峰禪師是唐朝唐懿宗時的一位開悟聖僧,他的道場是在福州。雪峰,他又叫雪峰義存,道義的義、存在的存,雪峰義存禪師。他的師父是德山宣鑒禪師,都是六祖大師這一脈傳下來的。雪峰禪師這一首偈寫得非常好,「一盞孤燈照夜臺,上床脫了襪和鞋;三魂七魄夢中去,未委明朝來不來。」各位如果上床去睡覺,就是這個樣子啊!

所以人家說,死掉是什麼?是睡著了醒不過來,叫死掉。那你現在晚上睡覺是「小死」,是第二天可以醒過來;如果你真的捨報了,那就是「大死」,你不會再醒過來。等醒過來,應該下一世再投胎轉世了。那投胎也許是汪汪汪!可能是小狗了,對不對?也可能當鬼了,中陰身了,也可能是鐵鍊枷鎖帶著走,可能到地獄去了。那也可能是天人,天樂鳴空,天人就接走了,當天神了。

我們睡覺不都留一盞燈嗎?「一盞孤燈照夜臺」,就是我們簡單的床鋪旁邊的一個小桌臺,「一盞孤燈照夜臺」。有時候你睡覺,能不能這樣去覺照啊?「上床脫了襪和鞋」,睡覺都要脫鞋子跟襪子嘛!「上床脫了襪和鞋」。道家講「三魂七魄」,「三魂七魄夢中去」,你就做夢了。「未委明朝來不來」,沒有講明天能不能醒過來啊!如果醒不過來呢?醒不過來就走了,就變成冰冷的身體。

所以,這位「衛仲達」魂被抓走,如果你對照雪峰禪師講的這個偈語,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前面有提過王立轂,「明天台王璧如大師」,他要到京城去見皇帝,他的船停在蕪湖,在午夜的時候,魂就被抓走了。被抓到陰間去的時候,要去見鬼王,經過很多山、很多水,然後就被帶到一間像廟一樣的大殿,就抓進去了。

閻羅王就跟他審問了,給他看生死簿啊!他說:「你丙辰年八月以後就空白了。」那閻羅王就問他了,他說:「你有延壽你知道嗎?你從小就持五戒,你為什麼要把五戒毀掉呢?不做呢?」他說:「因為我當縣長(新淦縣長)啊!我忙啊!我沒有辦法,身不由己啊!」那後來,閻王就看看說:「好吧!那就看他破戒以後的紀錄。」跟這位衛仲達一樣,有善跟惡的,那就看看他做什麼事情啊!

結果他一看,他有青色的、有黑色的、有紅色的、有白色的,都是一堆一堆的。後來紅色那一堆就很亮,他用眼睛稍微斜著看一下,原來是他以前刻的《金剛經》和《好生編》。後來閻羅王就說:「啊!他還懂得做好事,還懂得修福培德。好吧!那就給他一條活命,但是毀他五官」。

就在地獄裡面,叫鬼把他兩個眼睛抓出來。抓出來以後,他就跌了一跤,他看到他兩顆眼睛在柱子上,他說:「誒!我眼睛怎麼還會再看?」這麼一動念以後,他一直走,就回到他那個五蘊的色身,那種色、受、想、行、識就恢復了。

然後,鬼差就拍他肩膀說:「快走!快走!」他趕快跑的時候,就跌了一跤。他在蕪湖的船上就醒過來,眼睛就瞎掉了,眼睛就看不到了。後來他就這樣精進用功,後來到「雲棲」和「博山宗門」,真參實證,有禪悟、有實證功夫;換句話說,他有悟,業障有消。後來,觀世音菩薩給他灑大悲咒水,恢復他光明,後來他就多延壽了十二年。這是我們前面有研討過的,「天台王璧如大師」。

所以,你要曉得怎麼樣才可以滅罪?功德才可以滅罪。那功德是什麼?功德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那功德在哪裡呢?功德在法身中求;法身在哪裡?法身在我們這一念覺性。所以,你要「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你要去悟這個自性。禪宗裡面講「念佛的是誰?」你參看看,念佛的是誰?

以前禪宗裡面講的「拖死屍的是誰?」你把這個身體當成屍體,你死掉以後不就變成屍體嗎?那你平常在走路、在吃飯、在喝咖啡、在看電影、在講話,你也在走路啊!所以禪宗裡面說「拖死屍的是誰?」那個身體是死屍咧!是一個屍體咧!是誰在拖它呢?就你這一念覺性。迷的時候,叫阿賴耶;悟的時候,就是我們這一念覺性。

所以,我們以前有探討過「福報、福德、功德」。那戒、定、慧是功德,所以跟戒、定、慧相應的,那就是功德。那麼怎麼樣才可以跟戒、定、慧相應?你要做到《金剛經》裡面講的:沒有「四相」,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黃念祖老居士講的:「什麼叫無相?離開一切虛妄之相」。

  所以,我們大乘經典裡面講,「實相」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老和尚常常講的「根本智」;運用在你的日常生活,叫「後得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們這一念覺性,無上菩提,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真如。

所以,衛仲達他的魂被抓走,在古代,我們剛才講明朝的王璧如大師。近代的倓虛老法師,他也去過陰間啊!他在十七歲的時候,他東北的同學,金德勝得時令病,結婚的當天,結婚完(四天)就死掉了,那個(新娘)禮服都還來不及脫,就死掉了。倓虛老法師那時候叫王福庭(他還沒有出家叫王福庭),他覺得很難過,他說:「人間怎麼會這樣呢?」怎麼突然間結婚,突然間喜事變喪事呢?他覺得很難過。

結果他回去的時候,因為他十七歲嘛!他回去的時候,他就發高燒,他也就昏睡了。昏睡以後他就死掉了,他死過一次啊!他的魂就被兩個鬼差帶走了,就跟衛仲達一樣。帶走以後,就飄飄飄,飄過很多山和水,就到一個大廟,然後把他丟進去。丟進去他開始緊張,他就慌張了,看到一個管帳的,好像鬼差在那邊記帳,他想跟祂套交情,攀這個緣。就問祂了:「哎呀!鬼差先生哪!請問一下,那個陽間超度、招魂,到底有沒有用啊?」祂說:「此事不假,是真的」。

祂就跟他講,祂說:「你看吧!這個就是牌位,拿出來的木牌啊!上面有寫名字啊!王阿三啊!李阿貴啊!這都是名字啊!」祂說:「這是陽間的眷屬在給祂超度,我們這邊牌位就請出來了。你看上面就有那個煙就飄出來,那上面有經卷,經卷就是你誦《金剛經》、誦《彌陀經》、誦佛號,它就有那個經卷的香氣就出來了。」祂就給王福庭看,就是倓虛老法師看。

那接下來他說:「那我能不能轉生呢?」祂說:「我也不知道,等一下過堂,你要問閻王啊!」閻王在剃頭,閻王還在剃頭啊!祂在戴那種古代皇帝的「冕旒」,「冕旒」就是皇帝戴的板子,上面有珠珠垂下來的那種,這個叫做冕旒,以前這是皇帝在戴的。他有稍微瞄一下,閻王是戴這個冕旒、皇冠。

他就跟祂對話了,他說:「閻王啊!我能不能回去啊?」閻王說:「你死了,你不知道嗎?」他說:「我媽媽會想我啊!」他就跟閻王對話。我想,那位閻王一定是特地要嚇一嚇這位倓虛老法師,祂知道他是未來天臺宗的祖師啊!

讓他先見到地獄什麼樣子,將來可以說法給人家聽,這是因果教育啊!然後他就說:「那佛經上講說,我舅舅死掉的時候,我唸那個《高王觀世音經》,我兩天就唸完,唸了一千遍。」大概是他怕死,趕快就把它唸完,就唸一千遍。兩天唸一千遍,不簡單啊!

所以怕死是個好事,不怕死才糟糕,你怕死才會用功。坦白講,我早期也很怕死,我很怕死也很怕鬼。而現在在作「臨終關懷」,對不對?作臨終關懷,都要看死人、看亡者啊!再不好看的臉都要看他,「看我最後一眼」,我都會看哪!不管他臉色是發黑,我照看啊!

我有一次去助念,在三峽。他住在山上,本來跟他兒子住在一起。媳婦就吵吵吵,不要跟爸爸住在一起,吵著要下山。就到城裡面去買個房子,老公就帶下去了。老先生就很難過,養了這麼一個兒子,跟著媳婦跑了。後來吃安眠藥死掉了。蓮友叫我去,也沒有跟我講:他吃安眠藥死掉,我也不知道啊!

我去就開始跟他念佛啊!說法啊!因為他的名字,我現在一時也想不起來,我用他的名字寫偈語,因為他的名字取得很好。我就用他的名字寫七字一句的偈語來讚歎他,希望他能夠往生極樂。寫完我還唸給他聽,唸給這位老先生聽。那我也不知道他兒子不孝、媳婦不孝,我還讚歎他能夠壽終正寢,善終,在床舖上往生不是壽終正寢?我哪知道他是吃安眠藥往生、死掉的!

我跟你講,人都是這樣。你要說好話,讚歎、隨喜、鼓勵、提拔,都有用的。跟人一樣嘛!你講好話給他聽,他聽了很高興,他執著放下來,解脫了嘛!我就是用這個妙法,什麼都不知道,也沒有人跟我講他是自殺,什麼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媳婦不孝,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是好事,我們會「住相生心」,真的是挺麻煩的。

結果講完以後,我給他寫偈語,用他的名字寫偈語。結果陀羅尼被一掀開,他兒子嚇得…,他說:「啊!我爸爸怎麼變這個樣子?」因為他爸爸剛死掉的時候,他看得很清楚,臉色發黑,眼睛瞪得大大的嘛!嘴巴開開的,自殺死掉的,他會有多少好相可以看呢?經過這樣八小時助念,說法、安慰、說偈語、讚歎他,呵!這位老菩薩真聽進去,一掀開,眼睛閉起來,臉色整個黑的全部都退掉,不思議啊!所以我們這個心性真的很不思議啊!

我以前常講一句話,常常去臨終關懷,看到一位禪宗的法師在跟亡者開示:「我本不來,你偏要愛;一念不生,超生淨土。」就是這個意思啊!所以,倓虛老法師跟這位鬼王對話,鬼王真的是想去引導他。

  後來他就跟鬼王講說:「我誦《高王觀世音經》,我也沒有延壽啊!」那鬼王知道你的壽命啊!鬼王說:「有啊!你那時候十七歲啊!你現在二十二歲,不是延五年了嗎?怎麼沒有延你的壽呢?」他想:「也對哦!延五年了」。

他想:「那唸《高王觀世音經》有用,那我再繼續發願啊!」他說:「這樣好不好,我再一天唸十遍《金剛經》,你再放我回去好不好?」閻王都是菩薩示現的,只要是菩薩,他已經破我執、法執,有些還是法身大士的,他當然知道,他能夠有六通,能知道宿命通,還有他心通。說:「好吧!你要唸十遍」,好了!就放他回去了,那鬼差又把他抓回去了。

經過原來的路,又走回去了。經過很多山、很多水,到他家前面,他媽媽在那邊哭,他躺在炕上。快到他家門口的時候,看到他自己的屍體,他看到他自己人躺在那裡。所以你在死掉的時候,你魂飄上去,你會看到你屍體躺在下面。結果鬼差就從他後面把他一踢,說:「好吧!你還陽吧!」他下去就活過來了,還魂了。

講一個明朝的,講一個近代的,我再講一個現代的。就發生在我們桃園地方法院,一位查姓的書記官。這發生在1979年的五月二日,臺灣聯合報登出來,登出來的這位記者姓邱,他對這個事情很有興趣,他就去探討,他就到桃園地方法院去訪問相關的當事人。這位當事人,主要是在1979年的四月份的時候,他們桃園地方法院死掉一位查姓的書記官。

在查姓的書記官還沒有死掉的前一個月,三月份的時候,跟他長得體型和臉相,還有樣子很像的一位劉姓的書記官,跟他長得很像。在三月份的時候發生一件鬼差抓人,大概是,兩個因為太像了,有一點我們講的抓錯人。那一天發生的時候,就是1979年三月份的時候,那位劉書記官在辦公室一直咳嗽。因為他這邊已經被鬼差扣上了,繩子已經把它綁上去,所以他一直咳嗽、一直咳嗽。

那咳、咳、咳,想說吃飯時間到了嘛!就自然而然走到往餐廳的方向,會經過那個桃園地方法院的大廳。到那邊的時候,他就倒下去,就昏迷了。昏迷以後,剛好有一位林姓的檢察官經過,那位檢察官經過,就趕快找一位法警(姓陳的)說:「趕快用車子把這位劉書記官送去桃園敏盛醫院急救。」送去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他指甲都發黑了,罩了氧氣罩,就開始打強心針急救,換句話說,也差不多接近死亡了,因為只要指甲發黑,就接近死亡了。

所以你看,我們只要魂被抓走,這個人就不行了,你就沒有呼吸了。所以一氣不來,冥陽兩隔了,你多強、多壯?你只要一氣不來,就躺在旁邊了。所以《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講:臨命終的時候,一切國城、車馬、妻子、眷屬都離你而去啊!國城如果以你家裡來講,你的房子、你的田宅、你的家產、你的妻子兒女。你的車馬就是賓士車、這些交通工具,全部離你而去。唯有「願王相隨」,「願王」就是你的菩提心,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這位劉書記官,他在那邊昏倒以後,他人躺在敏盛醫院,他事實上魂已經走了,被抓到陰間去了。就跟剛才這位衛仲達,還有王璧如,還有倓虛老法師一模一樣。後來就急救,但是抓去以後,後來記者問他說:「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他說:「我被放回來時候,感覺脖子還痛,肚子很餓」。

  那記者就問他說:「抓你的那兩個人長得什麼樣子呢?」他說:「兩個長得很高。然後到一個地方,門一踹開(那個門很高很大),一踹開以後,被丟進去以後,剛好上面一個穿黑袍的、很高大的」,那應該是鬼王。

鬼王一看就知道,說:「啊!你怎麼抓他來?放回去!」「不是你叫我抓的嗎?」「不是,你放回去!放回去!」因為,劉書記官跟查書記官長得很像,個性又像、體型又像、長相又像嘛!怎麼有那麼巧的事情呢?就放回來。他三月份發生的事情哦!四月份查書記官就死掉了,五月份記者去問這個事情。你說可怕不可怕?四月份還沒有死,三月份就要來抓人了。所以,「閻王三封信」,信絕對是限時掛號先送出去。

那他放回來以後,他還在半路跟兩位鬼差說:「你們這是妨礙我自由,我要告你哦!」因為他是個司法人員,他還懂得法律,他想告祂。兩個理都不理他,祂們都是六親不認的啦!然後到那個門那邊,把它踹開以後,又把他丟出來。丟出來以後,他人就從敏盛醫院那邊醒過來。

  總共三小時,急救三小時。他到陰間,感覺很長,但是陽間只有三小時。後來他到醫院去檢查,他只有一點點心律不整,其他什麼病都沒有,到現在還活著。這是聯合報邱姓記者寫的,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說,第二個問題是,衛仲達惡事「盈庭」,善事像一雙筷子這樣,可見「真善」是最重要的。他功德很大啊!他只不過是寫一個奏章給皇帝,「不要蓋三山石橋」而已哦!但是他是為全民著想。所以,我們發心要發大心。

  像我在作法布施,不管是我跟我同學翻譯《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註解》,我當時跟我同學在翻的時候,我同學他本身文人的個性都在,他不喜歡人家給他改啊!我也拿給其他教授看啊!我們中文系博士的教授看,他也不敢改。

我同學翻得也不錯啦!可是那時候我就是成就他,我說:「好!你翻,我來給你做建議。」我如果覺得這一段不妥,我告訴你說:「這一段可不可以用這樣去翻?但是你來決定,我不做決定。」我負責去張羅怎麼印經,我負責去校對。光校對就校對一年了,一個字一個字這樣看,我記憶裡面最少看七遍以上,從頭看七遍。

  其實我最辛苦的就是,比如說我整理法寶,我最辛苦的就是還要校對,這個東西一定要自己親自來,很辛苦,但是辛苦是值得的。為什麼?為天下蒼生,為了未來,這個東西是值得做的,就是我們修這個「隨喜功德」。

所以老法師說:「為什麼衛仲達可以命被放回來?他為什麼那個善事的功德那麼大?」他本來惡事已經「盈庭」了。所以這個告訴我們一個方向,你做善事不要為自己,你就是為公、為天下、為宇宙,那麼這個功德就大。功德,你要記得,功德是可以滅罪的。你不要為你自己的家親眷屬,為你自己的福報,為你來世,那這樣功德力不夠,不能滅罪。

所以老法師說:「我們的心要為全民著想,那這個善就大。」他說:「你不要為自己,要為一切人民。」他說:「衛仲達這個工程,他希望幫老百姓省錢,為什麼?因為這個錢是老百姓繳的納稅錢,你這樣隨便給他花掉,很浪費。」所以他就向皇帝諫諍、勸諫,希望為全民著想。那朝廷當然沒有採納,朝廷如果採納,那善更大了,這是第一點。

老法師說:你【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小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少】。所以這個對大陸的蓮友來講是最好的。為什麼?大陸的人口十幾億呢!地這麼大,你只要發一個大願,那全大陸都可以得到庇蔭;那流通到國外,全世界都知道。我一位蓮友,他最近從美國回來,他也拿劉素雲的光碟到美國去啊!它就到美國去了,這個法布施就到美國去了,就到天下了。

所以老法師說:「你不要只顧你自己個人,你的家庭利益;你做得再多,做得再大,那是小善。」這個道理,老和尚說:「佛法裡面講的『境隨心轉』」。境就是你的依報,是隨著你的正報轉,正報就是你的心念。

  所以,老法師說:「我們存心一定要為眾生,你為眾生,境界愈大,你善的力量愈大。」那境界也可以講說是你的福德。老法師說:「我們這些善對佛菩薩來講,對法身大士來講,我們只能算『半善』,我們不能算『滿』」。

他說:「法身大士他不是為一個星球,不是為一個地球;他是為所有天下,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眾生,他不是只為地球。所以法身大士他點滴的善,都是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他說:「我們要學古聖先賢,要學佛菩薩修積大善」。

  那麼這是第二個問題,老法師講說:「要學衛仲達的善,要做真善」。第三個問題,衛仲達說:「我未滿四十歲,為什麼我的惡會這麼多呢?」閻王跟他講:「你一念不正就是啦」!一念不正就是「意惡」。「意惡」就是我們的妄想,妄想如果斷了,你就成佛了,對不對?

  我們的無明煩惱習氣,各位不覺得嗎?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直來、一直來啊!好像才剛把煩惱伏住,怎麼又跑出一個煩惱出來,我也會啊!妄想真的很多很多。有時候明明在讀經,就想到別的地方去,我也會!對不對?我們在讀《無量壽經》、在讀《地藏經》,也會有妄想一直跑進來,怎麼跑進來?不知道。所以古德跟我們講:妄想來不要理它,就一直念下去呀!

「不怕妄起,只怕覺遲」,我們念佛、誦經、拜佛,這都是訓練我們的覺照能力。妄想、無始劫來的習氣,我們說:「罪業如有體相」,佛菩薩跟我們講,普賢菩薩跟我們講:「虛空不能容受」。所以我們才會變成凡夫啊!如果你功夫成片,你就可以往生淨土了;你如果執著放下來,你就可以出三界了;如果你分別離了(沒有分別),那你就離開九法界了;如果你妄想放下來,那你就入一真啦!

  所以這個「意惡」,真的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老法師上次有跟我們講:「意惡其實比身、口還可怕」,為什麼?我常形容它「滴水可以穿石」。你不要看它「意惡」,累積就變成大惡啊!你動一個小念、一個中念、大念,大念就去做壞事,對不對?所以想去自殺的,他動個念頭就想自殺,剛開始想自殺、自殺,一直想想到後來,他就真跳下去,就死掉了。

  

  所以《地藏經》裡面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菩薩跟我們講得這麼清楚。四大部洲,我們南瞻部州的人是最剛強的,罪特別多,尤其是意業。他說:「我們閻浮提眾生,一念來,一念去,一日一夜,可知者無數,不知者更多」,而且惡念多過善念。

  不要去拿別人比,就拿我自己就好,常常會起貪、瞋、癡、慢、疑。佛菩薩跟我們講善惡都有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啊!意業也有意業的果報啊!為什麼得人身的時候短,失人身的時候長?原因在這個地方。善念還可以,惡念就障礙我們修道。所以「意惡」就是這裡講「一念不正」的原因,「意惡」就是我們的貪、瞋、癡三毒,那怎麼辦呢?我這裡提兩個方法,跟各位共勉。

第一個就方便法,第二個其實也是方便法但也是究竟法,印光大師說的。第一個方便法,我們學祖師大德教我們的,就是你「先伏妄念」,把妄念伏住、去習氣,這個地方講方便法,我就用「黑豆白豆法」。

我們西天的祖師,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他向他的老師商那和修求道。他老師說:「你年紀還小,要求道,怎麼去明心見性?怎麼去悟大道?那還早。你先把你的習氣拿掉,你先把你的心念端正,我再教你悟大道」。

  他老師就親自教他,說:「你觀你這一念心(用觀心),你起一念惡,你就拿一個黑豆放在袋子裡面;如果你起一念善,就拿白豆放到袋子裡面去。」他就這樣放放,放到晚上睡覺,結果發現黑豆比白豆多。剛開始做的時候,絕對是惡多於善。

優波鞠多尊者是祖師呢,他也跟我們一樣,是這樣示現過來的呀!後來就這樣精進用功,到後來天天這樣觀心,天天這樣做。這「黑豆白豆」有點像東北《太上感應篇》共修網的「功過格」,道理其實也是一樣。

  你今天這個也沒有做,那個也沒有做,你就寫下去了,對不對?像趙閱道「焚香告帝」,敢跟天帝報告的都不敢去做,那不敢報告的就表示你去做了,對不對?理論上是不是這樣說?跟我們一樣啊!跟佛菩薩講也一樣,有做壞事都不敢報告啊!所以只能靠「懺悔」,我覺得:覺照、懺悔、觀照、精進都可以提升境界,都可以幫助我們。

  

  優婆毱多尊者就這樣用功,不知不覺裡面,到最後的時候他純白無黑。他就問他老師啦!他老師商那和修尊者(西天的三祖),商那和修是誰?是我們佛陀滅度以後,把衣鉢傳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給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就傳給商那和修第三祖。後來商那和修就教他這個弟子修行的方法,不久他這個弟子就證阿羅漢果,而且度人無數。

  因此修行,先要除掉自己的惡念,還有不清淨的念,叫穢念,污穢的穢,才開始走上修行這條路。否則的話,你雜毒攻心,很困難、障礙很多。所以地藏法門裡面,在《地藏三經》裡面,蕅益大師有著作《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就是告訴你懺悔的方法。

  你拜到清淨的時後,再去占「木輪相法」,看你的業清不清淨,也就是說你的心念清不清淨,再去學大乘佛法,再去學習了義的佛法,那就很容易相應,很容易契入,再去學定慧。你業障沒有消,你學定慧,無有是處,障礙很多,困難重重。但是你業障如果消了,你學定慧會相應、會契入。

  

  剛才講說「黑豆白豆法」,是一個方便。接下來是怎麼把意惡伏住,最少要伏住,最後就把它拿掉,斷除意惡,提起正念。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唯一念佛攝心,即可令惡念不生。」印光大師跟我們這樣開示,他說:「至於念佛,心難歸一」,我們就是沒有辦法得一心,一心就是清淨心。

  到一心的時候,就不會起心動念,就不會心隨境轉。一心的時候,妄想一定斷,所以印祖說:「心難歸一」。我們念佛,念一念我們還會想其他的,我也會呀!念念念念念又想到別的地方去了,嘴巴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在想別的事情。誦《無量壽經》也是一樣啊!誦《地藏經》也會啊!所以這個心(妄想心)像猴子一樣,跑得很快呀!你根本抓都抓不住,跑很快,什麼時候跑進來你也不知道,跑掉你也不知道啊!對不對?

  

  印光大師就說:「心難歸一,你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至誠懇切,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念或是默念,你都要「念從心起」,你要發這個心。「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我們所謂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用耳根最容易修持,耳根來修,因為耳根可以聽十方,六根裡面、二十五圓通裡面,我個人還是覺得:耳根最容易得到定功,把煩惱伏住。

  印祖這個方法是教你聽自己的清淨念佛聲音,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句句分明,你要聽得很清楚,用這種方法去攝住你的心。他說:如果能夠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妄念自己就息掉了。

  他說:「如果還是沒有辦法,猶湧妄波」,妄想像大海的波濤洶湧一樣,一波又起、一波又來,我們這個心叫「性海」,妄想像波浪一樣,一波一波的來。印光大師說:「如果還伏不住的時候,你就用十念計數」,全心的力量放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上。

  他說:如果你能用十念計數,妄想「雖欲起妄,力不暇及」,妄想沒有空隙可以插進來。「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因為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屢試,不斷地去實驗,「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不是隨便說說的。

  印光大師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我們都是鈍根,什麼叫鈍根?不是說你腦筋很笨,不是,鈍根就是執著很不容易放下來。印光大師說:「這樣的話,用十念計數法,可以令萬修萬人去」,所謂「十念計數」,就是說你不用拿念珠,你念佛的時候,從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念到十句,就以十句為止。

  你必須念得很清楚,每一句都念得很清楚分明,到第十句的時候又從頭開始,又第一句到第十句,你不能夠十句以後,再二十、三十,這樣不行,就是只有十句。「隨念隨記,不用念珠,唯憑心記」。如果你覺得十句,一次念十句會忘記,不然你念看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像念到十一句去了,對不對?

  有時候,誒!剛才是念九句還是八句?你會弄不清。我也曾經實驗過,誒!我剛才是念五句還是…?尤其是八句到九句、九句到十句時最會忘記,稍微一個東西給你乓一聲,你就忘記了,誒!剛才念到九句還是十句?不然你試試看,我就實驗過。這個心真的很難調伏,你在念佛,外面只要電話聲一響,誒!剛才念到第幾聲?又忘記了。

  所以印光大師說:「如果你覺得十句記起來很困難的話,那就分成一到五、六到十」。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五句。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方法。

  你如果覺得費力的話,定弘法師那天在這邊演講時有這樣教我們:3、3、4。你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十句。

誒!我給它實驗過,真有用!真有用!我不敢保證說,我大概給它算一下,我用我的速度就這樣,早課晚課你這樣念的話。你用老法師那個方法也可以,早上用餐前、中午用餐前、晚上用餐前、中午上班前,…你用老法師那方式都可以,看你用什麼方式,你要早、中、晚也可以。

那我就這樣給它實驗過,大概頂多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一千聲。十句的話,我現在給它念的話,十句大概一千聲,可以一千個佛號。欸!你如果這樣子念下去的話,你一天少則四千到五千,一個月十五萬呢!一年的話一百多萬呢!十年就一千多萬呢!一到三、四到六、七到十,做「三氣念」也可以。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落腳,「著腳」就是落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你那個定功就會出來。其實一切萬罪的根源來自於妄想,來自於煩惱習氣,我們講煩惱、習氣、毛病,其實就是妄想,只要你把妄想伏住了,你功夫成片入場券就拿到了。

所以印祖說:「大勢至菩薩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個「三摩地」是什麼?三昧也,就是定慧等持,他說:「利根就不用說(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像我們這種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印祖跟我們點出來,像我們這種執著很重的,你想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太難,真的太難,那不要講開悟啦!根本不要講開悟啦!對不對?那開悟都沒有,那往生淨土沒有,那就到六道了,壞的話就到三惡道。

所有東西都沒有用的時候,《無量壽經》有用,這句「阿彌陀佛」有用。不一定要認識字,你只要會說話,就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鍋漏匠就是一個例子啊!這是佛的大慈大悲啊!所以印祖說:「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

各位你看起來好像很淺喔,一到三、四到六、七到十啊!你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喔,你試試看,看你的心能不能伏住?所以「即淺即深」。為什麼「即深」呢?它可以讓你「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等同實報莊嚴土,法身大士欸!

「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你不要說你自己有多聰明,就懷疑:這有用嗎?以致於多劫以來的善根,從此斷掉了。「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

我以前有講過,我吃素學佛,第一遍到素食館吃素的時候(大概是十六、七年前),到士林的素食餐廳吃素(那時候我在士林分局服務當組長),大概是在1986年,到現在也差不多十七年,對不對?那時候我開始受戒去吃素。

那個書架的書一大堆,我抽出來一本就是《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而且人家還是看了幾十年了,那個書皮都變黃了,裡面還做眉批欸!那一本我現在還在,那是印祖接引我啊!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對《印光大師文鈔》,就非常地喜歡。

我在佛陀基金會也開過「印光大師文鈔研討班」,還請老法師去跟我們開示啊!老法師那時候跟我講。我說:「師父,怎麼講這個《文鈔》呢?我都沒有智慧啊!」那十幾年前,老法師離開臺灣到新加坡,回來臺灣。第一次回來,離開臺灣大概五、六年,六年左右。老法師說:「要有悟處,再來看《印光大師文鈔》,那境界不一樣」,老法師當時跟我這樣講。

我記得那時候剛好華藏衛視的陳彩瓊,要請老法師回來第一場的演講弘法,是在我們臺北的國際會議中心,那一場我有去,五、六千人。那麼陳總裁就進來我們研討班教室,跟老法師對話,那我請老法師跟我們開示,我在那邊也跟老法師全體合照。陳總裁說:「師父師父!明天要弘法的題目在哪裡?我要趕快做看板,那個布幔都還沒有出來啊」!

師父就很輕鬆地說:「好,那就用印祖這十六個字吧!『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我也很高興,師父剛好蒞臨我們的研討班,師父就在那邊說:「好吧!那明天弘法的題目就訂這個題目」。

我們知道:李炳南居士(李老師)得法於印祖,那淨空老法師他也跟李老師參學過,可以講說我們都是淨土宗這些祖師的子弟兵;我們要學習祖師的精神,學習蕅益大師學習蓮池大師的《蓮池大師全集》。老法師說:「現在末法,你要找到好師父,不好找,那麼以古德為師」。

  所以憑良心講,我比較偏向喜歡看《印光大師文鈔全集》、蕅益大師的著作《彌陀要解》,還有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淨土大經解》。你要去看那個原文的味道,特別的好,那不一樣。而且黃念祖老居士的國學底子非常地好,儒家的底子非常地深。我很佩服這些歷代的祖師,他們傳統文化的底子,都非常地好,老法師也不例外,李炳南老居士也是這樣。他們孔孟思想儒家的底子非常地深厚、非常地紮實。

所以我們現在研討《太上感應篇》,你常常一天給它朗誦一段,你不要求快,現代人的毛病就想快,馬上成佛,反而障礙很多。你就學古代小沙彌的精神,「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以時節因緣,終必花開見佛。

一步一步來,每天紮實的去用功,每天把它讀一遍,每天背,把它背下來。我也很希望說:將來《感應篇彙編》裡面這些嘉言美句,把它一段一段的背下來,這個都入到你的阿賴耶裡面,生生世世,下一世你到人間來,你都可以朗朗上口。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面這一段,【何謂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必如江西舒翁。捨二年僅得之束修。代償官銀。而全人夫婦。與邯鄲張翁。捨十年苦積之錢。代完贖銀。而活人妻子。皆所謂難捨處能捨也。如鎮江靳翁。雖年老無子。不忍以幼女為妾。而還之鄰。此難忍處能忍也。故天之降福特厚。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為。是謂自暴。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

這一段裡面,我們先來解釋字句解釋。各位看第五行這個「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什麼叫「先難」呢?如果用簡單的解釋,就是從最困難的地方開始做,解釋是這樣。

那麼這個「先難」從哪裡出來的呢?從《論語?雍也篇》,有一位叫做樊遲的人想去當官,他去問孔子兩個問題,一個問「知」,一個問「仁」;「知」就是智慧,「仁」就是慈悲。那麼孔子怎麼答覆他呢?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怎麼樣才可以有智慧呢?孔子在敎他的時候,說:「務民之義」。

那什麼叫「務民之義」呢?在《論語講要》裡面講,「務民之義」的意思就是說:你做一個政府官員,你怎麼去「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呢?你怎麼去領導你的子民、你的鄉民呢?你怎麼為他們服務呢?我們現在的官員,其實大部份都忘記這個事情,尤其現在經濟掛帥,什麼都是全部向錢看。

老法師跟我們講一句話,說:「現在科技發展快速的結果,什麼都變成不安全。」你看食物也是一樣啊!黑心食品那不就是科技產品嗎?基因改造那不就產生問題一大堆嗎?所以老法師說:「傳統文化好,科技文明對我們現代人並不好,反而造成不安寧、不安全感。」你看現在就好,網路學太多了,殺父殺母、殺妻殺子的,每天屢見不鮮,很可怕!

所以做一個官員,你要知道你的責任是什麼?就是「務民之義」,你要教導人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教學」,倒不是叫他讀很多書,你要怎麼樣把老百姓敎好?這才是重要。

《禮記?禮運篇》裡面講得很簡單啊!「人倫十義」把它做好就好啦!《禮運篇》怎麼講:「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就是兄友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十樣做好,你「人」的資格就保住了。樊遲就問孔子這個問題,孔子告訴他說:「你必需要敬鬼神而遠之」。

  那麼什麼叫「敬鬼神」呢?倒不是叫你一直去拜鬼神,正事不做,一天到晚去求神問卜的。你不會懂得怎麼去愛人民,你怎麼讓老百姓得到利益?你一天到晚去訪問神仙啦!訪問什麼廟比較靈感啦!那這樣的話都走到邪知邪見去了。

孔子教你什麼?他不是教你不要尊敬鬼神,不是教你離開鬼神,敎你要尊敬鬼神,我們叫「敬天畏地,慎終追遠」。他說你「敬」鬼神,他又告訴你必須要「遠」鬼神,這個字唸「願」。孔子舉夏、商、周三代的做法,夏朝那還可以,它有「敬鬼神」,它也有「近人而忠」,有「務民之義」。那麼商朝就不行了,統統迷信去了。

周朝,孔子說最好,為什麼呢?他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近人而忠」是什麼?對老百姓有利的,這是「務民之義」。所以孔子說你若要學周朝對鬼神有尊敬,但是他先教老百姓《周禮》,用禮敬心,是要老百姓有禮敬心。有禮敬心但是要遠鬼神,你「敬而不侮慢」。

   所以孔子是說,政治的目的,就是你把「人倫十義」來化導民眾。教民眾「敬鬼神」的目的,是要他們能夠報德,但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去求鬼神。有些政治人物就會這樣,所謂的「不問蒼生問鬼神」,迷信哪!卜卦啦!求神問卜啦!你要問老百姓想什麼?老百姓要什麼?

  所以在〈述而篇〉裡面,孔子給我們作一個示範。孔子有一天生病,那子路就去祈禱,祈禱什麼?祈禱孔子趕快病好起來啊!孔子一定要住世人間教學,利益蒼生哪!所以子路就很乖去求神,希望保佑我師父孔子,能夠長命百歲啊!比如說這樣。

  那孔子後來知道了,就跟子路講,他說:「子路啊!丘之禱久矣。」你在幫我祈禱對不對?「丘」就是孔子他自己,我祈禱很久了呢!他這個什麼意思呢?孔子一心為蒼生、一心為萬民。他教學三千弟子,對不對?他為了什麼?傳承文化嘛!

  所以孔子說:「你不造惡事,所行皆善,無愧於天地神明,那就是祈禱啊!」所以這個我們用佛法的意思,你平常把「五戒」作好,你把「十善」作好,把「淨業三福」作好,把戒、定、慧「三學」作好,把「六和敬」作好,你就把資糧存好了。

  他說:「你如果不造惡,所行皆善,無愧於天地神明」,那麼如果你能夠這樣去作,這個就是智慧啊!所以我們平常在利益眾生,我們在發願,我們在作早晚課,我們在精進六度,我們在利益別人,我們在做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在累積這些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在累積我們的資糧。

  那這是什麼?這是自己最大的祈禱。所以周安士居士要往生的時候、要涅槃的時候,他含笑而終。周安士居士他有寫了《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那我們知道,人家往生的時候,都要「香湯」啊!什麼叫「香湯」?我去助念的時候,我會跟蓮友這樣教,陰陽水啊!就是熱水加冷水。

  我們一般都會教他,因為要給他沐浴嘛!要把他擦乾淨再更衣嘛!助念完了以後,你助念十小時、八小時、二十四小時完了以後,你要把他更衣嘛!有些可能要穿居士服,有些可能要穿海青,那要入殮嘛!你就必須把他全身再擦一遍,再整理一下他的遺容,然後再幫他穿衣服進去。

  周安士居士要往生的時候,我們知道他從年輕到老,就是在行菩薩道。所以他家人就跟他問,說:「需不需要煮香湯呢?」香湯就是剛才我講,要沐浴的時候,要把他擦身體的時候,你煮一桶水,裡面一般,我都會教蓮友放檀香木下去,那個水煮開以後,就變得香香地。

  然後再加一點冷水進去,新的毛巾沾起來,就可以開始給他擦,我們一般事相上講,這叫「香湯」啦!周安士居士他家人就問他說:「老菩薩,我們需不需要給你煮香湯?」你猜周安士怎麼講呢?周安士菩薩說:「哎呀!我沐浴香湯已久矣」,跟孔子講的一樣啊!

  他天天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五分法身香」,每天都是「香雲蓋菩薩摩訶薩」,每天都沐浴在「香雲」裡面,他怎麼沒有「香湯」呢?他心中無雜念,心中無妄念。六祖大師說的「心地無非自性戒」,你沒有起妄念是最大的戒,你的戒德就出來了;我們所謂的戒、定、慧,五分法身香,那個戒德就出來了。

  「心地無亂自性定」,你心不亂,你看到順境、逆境,任何境界你心都不亂,你「自性定」就已經出來了,自性的定就出來了,戒、定、慧裡面那個定功就出來了。「心地無癡自性慧」。所以周安士居士說:「我沐浴香湯已久矣。」他天天、時時刻刻、念念都不離戒、定、慧,那不就是沐浴香湯了嗎?臨命終還需要人家再給你煮香湯,來給你擦拭嗎?

  那麼接下來孔子再說,他說:「仁者」。剛才問他(孔子)說:「問仁」,樊遲問仁。「仁者先難而後獲」,獲就是收獲的獲。他告訴樊遲說:「你先去做難的事情,得功則在其後」,自然而然那個果報就會現前。

  那孔子說:「世間好事難成,仁者辦仁德之事,先忍耐其困難,一直做去,衝破種種難關,而後得其成果,此謂難行而能行。」所以《中庸》裡面講「力行近乎仁」,什麼叫「力行近乎仁」?力行就是「銷歸自性」。

  我們講普賢菩薩是「大行」,那是什麼?落實!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你的日常生活,在你的行住坐臥,在你的根塵接觸,你做到了,那個叫「力行」。你心做到了,所以「力行」就是你真做到了,老和尚講的用語叫「真幹」。

  你真幹了,那就是真的做到大慈大悲,這就是慈悲了。那「束修」呢,這裡面各位看,【兩年僅得之束修】,「束修」古代的學生要去見老師,會用十條乾肉,把它綑成一束,用這樣去拜見老師作見面禮,這叫「束修」,現在講叫薪水。

  這一段,我們來解釋。【何謂難易】,我們來把它解釋成白話,什麼叫難行、易行的善呢?以前有學問的讀書人都說,【克己】,就是你要克服自己的私慾,【須從難克處克將去】,那麼你要從最難克服的地方,去把它克服、去做起。

孔子,【夫子】就是孔老夫子,在跟弟子討論如何能做到「仁」,「仁」用我們佛家的用語叫「慈悲」。孔子也說:要先從最難的地方下功夫,【亦曰先難】。孔老夫子所說的「最難」是什麼呢?最難不是做事情,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個習氣最難拿掉,是習氣難除啊!

  所以孔子說:最難就是去掉你的私心;老和尚講的自私自利,就是我執,還有我們講的貪、瞋、癡、慢、疑。那麼這裡接下來舉這三個例子:一個像江西省的一位舒姓老先生,把自己兩年來教書僅得的微薄薪水,代替一戶窮人家,因為他們欠官府的錢,而讓他們夫婦可以團圓,不然他要賣掉太太,去籌這筆錢,免除這一對夫妻被官府拆散的悲劇。這位江西的舒翁故事,我比較完整把它講出來。

  他是在當老師,那麼有一次,他就在湖南和廣東這個地方,他大概在那邊教學了兩年。有一次,他跟他們這些老師都要回家鄉去,坐了(同)一艘船,那麼船停在港口邊,在岸邊稍事停留,他們就下來一起散步。這位舒翁就聽到有位婦人在哭,他問她說:「妳為什麼哭?」她說:「我丈夫欠官銀十三兩(大概欠稅),他說要把我賣掉來償這筆錢。我走了,小孩誰養呢?一定死掉的,所以我就傷心啦」!

  這位舒翁就說了,他說:「沒有關係,我船上那邊老師一個人出一兩(十三兩大概十三個人),十三兩等一下就湊齊了。」他說:「沒有關係,妳不要擔心,我叫每一個人都出一兩。」結果那位舒翁就回到船上,就跟那幾位老師講。

  他說:「那邊有一位婦人要自殺了,要被賣掉,她在傷心,你們可不可以捐一兩?」沒有一個人理他。那他就把他自己這兩年,教學所得的薪水,總共十三兩銀子全部給她了。那也不多啊!他的「束修」就全部給她了,【二年僅得】,盡與之。

  那他還沒有到家,到他家還要三個晚上,沒有東西可以吃,沒有錢可以買飯菜,後來人家就給他飯菜吃,他也不敢吃得很飽。他回到家以後,他就告訴他太太,他說:「趕快煮飯給我吃,我肚子很餓啊」!他太太說:「沒有米,沒有菜」。

  他說:「沒有米向隔壁借啊」!她說:「隔壁已經借得差不多,借得太多已經不好意思再去借了。」那這位舒翁就跟太太說:「啊!我束修也都用完了。」她說:「為什麼用完了?」他說:「因為有一位婦人被賣掉,我就給她了」。

  他這個太太還滿賢慧的,沒有罵他兩句。有些馬上就生氣跳起來:「我都快餓死了,你沒有給我,你還給對方?」好太太!菩薩道侶。那她就說:「好了,那沒有關係啦!沒有飯沒有菜,那我到山上去拔苦菜。」她就去山上拔苦菜,回來洗一洗以後,兩個夫妻就吃苦菜,連根都把它吃完,兩個就趕快去睡覺,明天再想辦法了。

  睡覺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在外面說話,祂說:「今宵食苦菜,明歲產狀元」,就是今天晚上吃苦菜,明年讓你生一個狀元。結果兩夫婦聽到這個聲音,那天神來告訴他;趕快衣服穿起來,出去外面向老天拜謝。第二年,他真的生一個兒子叫舒芬,芬芳的芬。這位舒芬後來真的當狀元。舒芬是明朝的經學家,正德十二年當狀元。這是舒翁的例子。

  所以老法師他說:「這個不容易,有錢的人做這個事情不難,沒有錢的人兩年辛苦教書的收入,全部拿去幫助別人。又像河北省邯鄲的張老先生,他把十年的積蓄,代替一個窮人家償還贖金,這個窮人家的妻兒才能保住性命。舒、張兩位老先生,都是在一般人最難捨的地方,能夠捨得」。

  那麼這位【邯鄲張翁】,他的情形是這樣,他沒有兒子,就用一個瓷器在存錢。總共十年才把那個瓷器、那個盆子存滿。那剛好隔壁鄰居犯法,要把他妻子賣掉,他妻子生了三個兒子都還很小。這位「邯鄲張翁」就覺得說:他們家很可憐,就把他所有存的錢,十年才存這一罈的錢,全部送給他,說:「好吧!拿去把你的贖銀贖回來吧,家人贖回來吧」!

結果他錢還不夠,他太太還把她的一些首飾賣掉,也順便把它加進去。那麼這一夜,夢見神人抱一個兒子給他;後來就生出一個兒子叫弘軒,子孫相繼登科。張弘軒是張彥國,明朝的大臣,他官當到什麼呢?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還有刑部尚書(司法部長),還有太子太保,這個是「邯鄲張翁」。

  又像江蘇鎮江的靳老先生,雖然他沒有兒子可以傳宗接代,但是他也不忍心,娶鄰居窮人家的年輕女兒【為妾】,把這個女孩子再送回給鄰居,這又是一般人難忍的地方,【難忍處能忍】。那麼這個故事是這樣,【鎮江靳翁】他五十歲了,沒有兒子,靳翁他是在當老師,在金壇這個地方當老師。

  他的夫人把她的首飾賣掉,去把隔壁鄰居的女兒買回來,要當「鎮江靳翁」的妾,因為他沒有兒子嘛!那她就在房間擺個酒席,請她先生跟這位妾一起用。結果門關起來,那麼靳翁就覺得面紅耳赤,就很尷尬。他酒也沒有喝,菜也沒有吃,到半夜的時候,他就把那個窗戶打開,就跑出去了。

  跑出去跟他太太講,他說:「妳的好意我明白,我感恩我也心領,我的祖先也感謝妳,但是這個小女生,是我從小抱她長大的,我不忍心把她娶回去,應該送回去讓她嫁人,而且我年紀大了,我也多病,我不可以這樣」。

  結果他這樣的一個「難忍處能忍」,就得到一個好的果報,他的夫人到第二年,生出一個兒子叫「貴」,叫靳貴。十七歲的時候就考鄉試第一名,會試第二名,殿試第三名,後來當到翰林院的編修,官到文淵閣的大學士,而且當太子少保,還有戶部尚書,武英殿的大學士。

  以上用這三個,來做例子。我們接下來,【故天之降福特厚】,所以上天特別以優厚的福報給這些人。那接下來,【有財有勢】的人,他想去建立這個善德,都會比平常人容易。但是容易而不去做,這個叫【自暴】自棄。那【貧賤】的人、貧窮的人,他沒有機會、沒有金錢修福;但是沒有金錢修福,他還要修福,這叫【難而能為】,是非常可貴的,那麼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

  老法師對這一段,有三段的開示:第一個,「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第二個,「孔子論為仁,亦曰先難」;第三個,就是「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那我們就先講第一段,老法師說:「要怎麼去『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呢?我們修行要有成就,我們要從最難克服的毛病習氣先斷掉」。

比如說,你自己煩惱習氣哪一個最重?比如說有些人好名,有些人好財(喜歡貪財),有些人喜歡女色(貪色),你哪一個地方(習氣)最重,你從那個地方去改、去懺悔、去改過、去精進,這個習氣把它斷掉、把它拿掉,那麼你業障就會消,你修行就會成就,這是「克己」。

  那麼第二個,孔子論仁。這個「仁」,老法師有講,他說:「孔老夫子說『為仁』,也說到『先難』。怎麼樣做到慈悲呢?要從最難改的地方先去把它改掉,把自私自利改掉。」老法師說:「把自私自利改掉,就可以做到孔子講的『仁』。」但是老法師也說了:「自私自利拿掉很難哪!但是你如果有自私自利,『仁』就沒有了,也就是沒有慈悲了」。

那「仁」這個字呢,老法師說:「它是『會意』,一個『人』旁邊是一個『二』,這是什麼?自他不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推給別人,你要感同身受。那這是什麼?這叫自他不二。」如果你真正的慈悲,你就不會推給別人了。

  所以老法師說:「這個『仁』是自他不二。」那怎麼樣可以做到「不二」呢?你沒有我執、沒有四相,你就可以做到自他不二。什麼叫自他不二?自己和別人是一樣的。那就是什麼?平等心就出來了。所以你要做到自他不二,你一定要把執著斷掉。

所以這個「仁」呢,老法師說:「我們佛法裡面講,菩薩叫『仁者』,為什麼菩薩叫仁者呢?因為菩薩已經做到自他不二,他已經平等,所以叫『等視眾生』。」你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你自然而然自他不二,那這樣菩薩叫做仁者,他這四相已經都破了。

  就這個標準很高,那孔子說要把這個先做到,那麼這個是「克己」,要從這個地方克服,就是自私自利這個地方拿掉。所以我們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都是要做什麼?我們要做到把這個自私自利拿掉。那你怎麼把它拿掉呢?你剛開始也許是「著相」,你做到「無相」,離相布施,那個自私自利就拿掉了。

所以老法師說:「從無我相下手」。你不要說:「我認為這樣,我要這樣,我覺得這樣」,你那個「我」還很強。你一定要這樣、要這樣,那個「我」一直在,「我認為是這樣」,那個「我」都很重。從這個地方開始做,你從這個地方可以做到了,那自私自利就越來越淡了。

  (第三個,)那麼「難捨能捨,難忍能忍」,老法師說:「本身已經很窮了,他還能夠布施,全部拿出來布施給別人,解決別人的苦,這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果報也殊勝」。

那老法師跟我們講十六(字)箴言,說:「一定要曉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這十六個字必須克服。這十六個字如果不克服,你惡斷得不乾淨,善做得不圓滿。」所以為什麼我們行善,我們業障不能夠改,命運不能夠改,不能夠像袁了凡一樣,為什麼?因為我們惡斷得不乾淨,我們善做得不圓滿。

  所以為什麼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這十六個字沒有做到。這十六個字就變成障礙,所以你明心見性也障礙了,大徹大悟也障礙了,往生極樂世界也障礙了。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什麼地方?在這十六個字我們沒有做到。所以這個地方,我就講一個老法師的故事,我們來學習老法師。

  老法師他都是用身教,他也用言教、也用身教,但是我覺得他的身教,更值得我們來學習。每次我跟隨師(父)的時候,他每到比如說華藏衛視,或者是佛陀教育基金會,甚至我們這次到斯里蘭卡,他跟強帝瑪法師坐在一起,弟子們跟師父告別,大家給他的供養,師父全部都給強帝瑪法師。

到佛陀基金會、到華藏衛視,人家給他供養,他也全部轉給佛陀基金會、華藏衛視。老法師這個是什麼呢?老法師做給我們看,這個就是老法師,他破「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

  所以老法師在華藏景美圖書館,韓館長示現菩薩,老法師說:「我不管錢,我不管人,我不管事」,他只管講經。韓館長護持他三十二年,老法師說:「韓館長是菩薩,我要感謝她。她讓我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把我的貪、瞋、癡斷掉了,把我自私自利斷掉了,把我名聞利養斷掉了,把我的五欲六塵斷掉了。」所以老法師得大利益啊!韓館長護持他三十二年,老法師得到的是什麼?忍辱波羅密,一切法得成於忍。

  定弘法師現在在持戒,「日中一食」,「不捉金」(不拿錢),跟這個一樣啊!要破「自私自利」啊!要破「名聞利養」,要破「五欲六塵」,要破「貪瞋癡慢」,從這個地方開始做,這才是根本修啊!否則你怎麼去修,成就這個菩提?你怎麼往生淨土?怎麼去明心見性呢?所以老法師給我們作一個典範,定弘法師也在學習老法師這個典範。

  那麼你要往生,一定要善根、福德俱足,但是這十六個字要做到,做到了你往生就會順遂,往生就一定有希望。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如果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53集 黃柏霖警官 文字版
002 - 漢天合寫小測試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二集)
One Impulse from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凈空老法師推薦】《凈修捷要報恩談》(五)文字版(共八集)

TAG:視頻 | 文字 | 四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