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釣中釣小鯽魚的浮釣技巧
我們打過比賽的釣友們都要經歷一項比賽,那就是就是釣鯽魚,掌握釣鯽魚的基本技法在競技釣圈內也叫基本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競技釣中釣小鯽魚的浮釣技巧
在過去多年前的沉墜底釣被稱之為傳統釣法,後來與經過國際交流和台灣釣友赴大陸推廣逐步演化到懸墜底釣,也成為台釣。隨著近十幾年國內釣魚水平的日益提高和 釣魚技術的不斷更新,從而衍生出多種釣鯽魚的方法,其中浮釣打快魚是各種釣魚比賽中司空見慣的技術之一。高手過招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出奇制勝的法寶就 是一個「快」字,而體現出「快」應有以下幾要點。
一是上餌快。過去手搓餌時要求釣手每分鐘要把雙鉤掛上最少5-7對餌料,後來發展出拉餌就加快了掛餌的速度,目前拉餌最快每分鐘高達10次以上,超過手搓餌用時達一倍之多。再後來由於糊餌的出現,釣手們使用掛餌就更省時間了,這都是餌盤下磁鐵分鉤器的作用。
二是拋竿的頻率快,釣手在遇到大密度魚時通常採取浮釣,有從離底釣到半水抽浮,後來發展到打水皮,這時的拋竿頻率要在每小時最少達到四五百次,如果沒有一副過硬的身板是不行的。
三 是中魚後起竿回魚抓線摘魚快。由於打水皮時通常魚體的個頭都不是很大,一般長約10厘米左右,重在40-50克的鯽魚居多,要求釣手中魚後起竿時用力不要 過猛,只需輕輕回拉釣竿,等吃上力後再將釣竿往回拉,然後稍將釣竿往上一挺,魚自然飛出水面,順勢拉到魚護前,這時釣手應及時伸手抓住腦線,在摘鉤器上一 刮使魚入護。說起來慢,但在實釣中也就幾秒鐘的時間,全套動作就是上餌——拋竿——起魚——回魚——抓線——摘鉤。看似簡單快捷,如沒有一定的基本功是很 難做到一氣呵成的。
基本要領掌握了還不行,釣具、釣組也是關鍵。首先是釣竿的選用,浮釣打快魚時由於拋竿頻率高,會耗費相當大 的體能,在選擇釣竿時應該將重量較輕且重心靠後的釣竿作為首選,這樣能夠節省體力:再有使用調性較硬的並一定具備很強腰力的釣竿,有利於起魚和回魚,釣竿 的手把不宜過粗,釣手握竿舒適為佳。
比賽時選擇釣線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針對40-50克的鯽魚, 又是浮釣打快魚,選用0.4號主線,0.2腦線較為合適;或者將腦線加大到0.4號甚至更粗一些改為「倒拉牛」也未嘗不可。因為打快魚最忌諱頻繁地更換腦 線,影響垂釣頻率和比賽成績。使用偏軟的釣竿時,主線長度就可以比釣竿短一些:使用偏硬的釣竿主線可齊竿,同時腦線不易過長,在15厘米之內,以一拳以外 1-2厘米為最佳。這樣飛魚抓線、摘鉤入護時沒有多餘動作,從而提高了垂釣頻率。
釣手在面對水面瘋搶餌團吞食的生口魚魚情時,選用釣鉤上也要適宜,針對不同的魚種選擇不同大小的魚鉤。一般對瘋搶的鯽魚用鉤要大一些,從1號3號的袖型都可以使用。當然別的鉤型也可,主要是要用大點的鉤子,刺魚後不易脫鉤。
餌料在垂釣中是必不可少的,打快魚時餌料狀態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其味道,也就是說物理功能要比化學功能重要得多。釣手要注意在開拉餌時首先在選料上搭配得 當,一般在釣水皮兒時應選擇比重較輕的粉餌,餌料開好後先試著拉一下,看餌團是否形狀圓潤,大小均勻,入水時霧化效果怎樣,出水後鉤尖是否留有殘存餌料, 在比賽中可根據不同的魚情及時調換餌料。
最後要說的就是釣魚人的眼鏡——浮漂,平時在垂釣比賽中浮 漂體現出的中魚動作是釣手致勝的關鍵。在每小時魚獲達到300尾以上時(一般說「抽水皮」才能有此收穫),有些人認為浮漂的重要性似乎淡了。其實不然,要 想「抽水皮」(也叫一漂深)創出佳績,大多釣手選用浮漂時不妨使用短腳短身浮漂(也稱葫蘆漂或叫冰釣漂),其特點是自身短小,翻身快,迅速到位,魚訊信號 快,對中魚後釣手摘魚影響小,這種方法有出奇制勝的功效。
推薦閱讀:
※乾貨 | 英語新聞標題翻譯技巧簡析
※神奇的慢速攝影技巧分享
※早讀 | 脊柱X片的診斷技巧
※一加3技巧教程有哪些?
※家庭養花施肥和澆水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