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的常用成語

老子的成語,有的在歷史上常被引用,而今生疏了;有的至今仍鮮活地被我們不時運用。如「與時俱進」、「內聖外王」、「相濡以沫」、「螳臂擋車」、「薪盡火傳」等等。

還有一些成語,古今的意思已經有變化了,如「功成名遂」,原指成就了功業,才有聲名,後引申為功績和名聲都已取得。「吐故納新」原義為吐掉故 氣,吸收新鮮空氣,今天多用於人事組織方面的更新。意思上的差異,正是古今語言的發展。原創是古人,發展是後人,但還仍然是有源的成語。

老子成語,是他的思想及其生活的一部分。古人的思想與經歷,與今人仍還有許多相通之處的,現選出一部分,供讀者體會:

1、玄之又玄

幽昧深遠,不可測知。後泛指事理非常奧妙難懂。

出處:《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功成不處

成功以後而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3、功成不居

任其自然存在,不佔為己有。後用來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

《道德經》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4、和光同塵

本意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隨俗而處,不露形跡,不顯鋒芒。

出處:《道德經》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多言數窮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比喻話說多了就會影響、限制和羈絆自己的行動。政令繁多反而更加讓人困惑,難以施行。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6、天長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7、功成身退(功遂身退)

大功告成以後,自身引退,不再做官。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目迷五色

「五色令人目盲」,是說五色紛呈,使人眼花繚亂。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9、寵辱若驚

君王以居下為道,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恐。

出處:《道德經》第十三章:「寵物若驚,貴大患若身。」

10、虛懷若谷

意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

出處:《道德經》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11、見素抱樸

現其本真,守其純樸。謂不為外物所牽。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12、絕仁棄義

一說: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二說:不樹立仁義的典型、不倡導仁義的標準,放任人的本性做出獨立的判斷和取捨。絕、棄:消滅、摒棄。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

13、道法自然

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知白守黑(知雄守雌)

知白守黑,是意在教人處世之道,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對錯,而外表要裝成愚鈍,對世俗之流既不讚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塵世,與「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實乃大隱於市之道。韜晦自處的處世哲學。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15、去甚去泰

事宜適中,去其過分。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16、佳兵不祥

好用兵是不吉利的。

出處:《道德經》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詳之器,物之惡也 」

17、將奪固與

軍事或外交上常用的一種策略,要想奪取佔有,暫時先放棄。

出處:《道德經》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18、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到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終究逃脫不了天法的懲處。

出處:《道德經》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9、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謂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21、金玉滿堂

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22、哀兵必勝

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23、被褐懷玉(被褐懷珠)

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24、小國寡民

國家小,人民少。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25、雞犬相聞

現指人煙稠密。(其實與原文相甚遠)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6、老死不相往來

指彼此不聯繫,不交流情況。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7、安居樂業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28、上善若水

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9、少私寡慾

指慾望很小。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30、餘食贅行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

31、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32、大器晚成

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道德經》四十二章:「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32、大音希聲

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出處:《道德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33、多藏厚亡

指積聚很多財物而不能周濟別人,引起眾人的怨恨,最後會損失更大。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34、知足不辱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5、知止不殆(知足不殆)

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6、大直若屈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亦作「大直若詘」。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37、大巧若拙

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38、知足常樂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處:《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9、出生入死

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40、福倚禍伏(福禍相依)

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1、深根固柢(根深蒂固)

使根基深固,不易動搖。比喻基礎穩固,不容易動搖。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42、報怨以德(以德報怨)

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報怨以德出處:出處:《道德經》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以德報怨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3、輕諾寡信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處:《道德經》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44、得寸進尺

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45、委曲求全

勉強遷就,以求保全。也指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

46、不得已而為之

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恬淡為止。」

47、富在知足

有了財富之後,要知道滿足,不要貪得無厭。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48、雖死猶生

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49、淡而無味

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50、欲益反損

原想有所得益,結果反受損害。形容事與願違。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

1、回復9,查看道教之音官方微信關鍵詞回復簡表,了解你必須知道的道教常識。

2、回復35,查看道教之音舉行的線下活動。

3、道教之音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讚美母愛的成語
成語中的心理學之十三·「 談虎色變」和「 亡羊補牢」
帶 仇 字的成語
學習成語:寸草春暉
早安成語|雲錦天章 夏日茶語皆情語

TAG:道德 | 道德經 | 成語 | 老子 |